❶ 现在很多触屏电脑和触摸手机都能滑来滑去的,别人说上面有电路,那这些电路到底是怎么弄上去的
就说电容来屏吧。
电容式触摸屏是一自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注),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为工作面,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注:ITO导电玻璃是在钠钙基或硅硼基基片玻璃的基础上,利用磁控溅射的方法镀上一层氧化铟锡(俗称ITO)膜加工制作成的
❷ 多触点触摸屏属于哪一个类型的触摸屏原理与普通触摸屏有什么不同
多点式触摸屏大部分是电容式,其他类型的也应该会有
多点式触摸屏
多重触控的任务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采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义进行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手势识别。与只能接受单点输入的触摸技术相比,多重触控技术允许用户在多个地方同时触摸显示屏,以便能够对网页或图片进行伸缩和旋转等操作。苹果iPhone仅允许两个手指操作,所以又可以称作“双重触控”,而微软即将发售的Surface电脑则可对52个触摸点同时做出响应。
为了实现多点触控功能,多重触控屏与单点触摸屏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结构。从屏幕的外部看,单点触摸屏只有很少几根信号线(一般为4Pin或者5Pin),而触多重触控屏有很多引线;从内部看,单点触摸屏的导电层只是一个平板,而多重触控屏则是平板上划分出许许多多相对独立的触控单元,每个触控单元通过独立的引线连接到外部电路,所有触控单元在板子上呈矩阵排列。这样,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到屏幕上的某个部位时,会从相应的检测线输出信号。手指移动到另一个部位时,又会从另外的检测线输出信号。
苹果公司为iPhone申请了两种多重触控面板的专利—自电容(self capacitance)型和互电容(mutual capacitance)型。从使用角度看,自电容和互电容型两种触摸屏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内在结构—互电容型触摸屏有相互隔离的驱动线和检测线,而自电容型触摸屏里只有一层透明电极。
我们已经知道,iPhone可以用2个手指头同时触摸,Surface则最多允许有52个触摸点。同样都是多重触摸屏,触摸点为什么不同呢?
大家知道,在围棋的棋盘上横竖各有19道线,最多可以放得下19×19=361个棋子。我们的问题与此相似,多重触摸屏上纵横交错的检测线有许许多多的交汇点,照理说每个交汇点都可以作为触摸点。仅从触摸屏方面来看,确实可以支持非常多的触摸点。实际能支持几个触摸点,最终还由DSP芯片以及软件来决定。
在对多路输入技术有所认识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手势识别的问题。手势是一种非语言的高效沟通方式,在电脑、手机中许多操作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足够了。然而,对于一些较为抽象和复杂的操作(如图片的伸缩和旋转),单点手势实现起来会比较困难。虽然通过应用程序(如Photoshop等)可以完成这些操作,但会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而且效率极低。反过来说,借助于DSP芯片(或其它处理器)对多重触摸屏的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计算,使之具有手势识别的能力,就可以极大地简化操作者的动作,提高用户的效率。例如,你可以直接用手指绘制一条直线或者画一个圆,你还可以方便地浏览网页,观看图片等等。
与多路输入技术相比,手势识别已经算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了。在触摸板、写字板上很早以前就开始普及,联机手写体识别就是一个手势识别技术的典型应用。所以在多重触摸的基础上加上手势识别技术并没有遇到更多的障碍,而是水到渠成。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为了操作上的方便,人们用触摸屏来代替鼠标或键盘。工作时,我们必须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❸ 触摸屏【电气控制方面】 触摸屏就一个屏和后面有块电路板 它是直接将触摸命令转成
是的,电路板是嵌入式系统来的,处理放大后给信号PLC
❹ 触摸屏工作原理
TP触摸屏由lens(面板)、 Sensor(接触性传感器)、FPC(柔性线路板)、IC(触控芯片)和其他辅料组成。触摸屏的本质是传感器,它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送给CPU,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要分辨触摸屏的性能、质量好坏,则需要对其进行测试,用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进行电流导通和连接,可达到的电流最高有50A,电流传导于同一材料体内,基本不会出现电流衰减的情况,过流和连接都十分稳定。在小pitch领域的测试,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也有着可靠的解决方案,应对的pitch值最小能达到0.15mm,性能稳定,它的平均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w次以上,在好的操作、环境、保养下可以达到50w次,且母座测试良率高达99.8%。
❺ 请问有模仿或代替人手指点击触摸屏的装置或电路吗
现在的触摸屏基本上是电容屏,使用电容笔可以替代手指直接接触屏幕。电容式触控屏专是利用人体的电属流感应工作的。其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即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在电容屏的感应当中只要有微弱的电流就可以被屏幕感应到,所以带有导电性和微电流的东西都可以控制电容屏。
❻ 触屏的原理
摸屏附着在显示器的表面,与显示器相配合使用,如果能测量出触摸点在屏幕上的坐标位置,则可根据显示屏上对应坐标点的显示内容或图符获知触摸者的意图。触摸屏按其技术原理可分为五类:矢量压力传感式、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表面声波式,其中电阻式触摸屏在嵌入式系统中用的较多。电阻触摸屏是一块4层的透明的复合薄膜屏,最下面是玻璃或有机玻璃构成的基层,最上面是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从而光滑防刮的塑料层,中间是两层金属导电层,分别在基层之上和塑料层内表面,在两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导电层在触摸点处接触。
触摸屏的两个金属导电层是触摸屏的两个工作面,在每个工作面的两端各涂有一条银胶,称为该工作面的一对电极,若在一个工作面的电极对上施加电压,则在该工作面上就会形成均匀连续的平行电压分布。如图1所示,当在X方向的电极对上施加一确定的电压,而Y方向电极对上不加电压时,在X平行电压场中,触点处的电压值可以在Y+(或Y-)电极上反映出来,通过测量Y+电极对地的电压大小,便可得知触点的X坐标值。同理,当在Y电极对上加电压,而X电极对上不加电压时,通过测量X+电极的电压,便可得知触点的Y坐标。电阻式触摸屏有四线和五线两种。四线式触摸屏的X工作面和Y工作面分别加在两个导电层上,共有四根引出线,分别连到触摸屏的X电极对和Y电极对上。五线式触摸屏把X工作面和Y工作面都加在玻璃基层的导电涂层上,但工作时,仍是分时加电压的,即让两个方向的电压场分时工作在同一工作面上,而外导电层则仅仅用来充当导体和电压测量电极。因此,五线式触摸屏的引出线需为5根。
2.还有一种取巧的办法,不需要用到传感器,适合电脑。在手指上绑一个红外发射电路,把摄像头改装成虑可见光通红外光,再用摄像头控件做成像点扑捉就可实现 假触屏。
❼ 工控触摸屏是什么
工控触摸屏就是工业用的触摸屏适用于工业机械设备等等,分为整机设备人机界面和触控板。
触摸屏(touch screen)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
❽ 89s51单片机控制电路上显示电路改成触摸屏,怎没办
显示不用变,只是需要增加对触摸屏的触摸位置检测,这应该有现成的供应商提供的程序模块吧,稍微改改就可以嵌入到你的应用程序中了,就好比键盘的键值检测一样。
❾ 电容屏和触摸屏的区别
1、是否有来凹槽
电容屏和自触摸屏区别在于触摸屏有凹槽,怕强光。这台机器又厚又重,但价格便宜。电容屏一体机更美观,更美观,更轻薄,它是纯平面,易于实现。
2、稳定性不同
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
由于电容随温度、湿度或接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故其稳定性较差,往往会产生漂移现象。
3、接收方式不同
红外技术触摸屏由安装在触摸屏外框上的红外发射和接收传感元件组成。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探测网络。任何触摸物体都可以改变触点上的红外,实现触摸屏操作。红外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类似于表面声触摸屏。采用红外发射和接收传感元件。
这些元素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探测网络。通过触摸操作的物体(如手指)可以改变电击的红外,然后转换成触摸的坐标位置,实现操作的响应。在红外触摸屏上,设置在屏幕四面的电路板器件为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对应形成纵横交错的红外矩阵。
❿ 电容式触屏主要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电阻触屏俗称“软屏”,多用于Windows Mobile和塞班系统的手机,如5800;电容触屏俗称“硬屏”,如iPhone、G1、X6等。 一、室内可视效果 两者不相上下,但在室外电容屏看不清楚(特别是诺基亚的) 二、触摸敏感度 1、电阻触屏:需用压力使屏幕各层发生接触,可以使用手指(哪怕带上手套),指甲,触笔等进行操作。支持触笔在亚洲市场很重要,手势和文字识别在哪里都被看重。 2、电容触屏:来自带电的手指表层最细微的接触也能激活屏幕下方的电容感应系统。非生命物体、指甲、手套无效。手写识别较为困难。 三、精度 1、电阻触屏:精度至少达到单个显示像素,用触笔时能看出来。便于手写识别,有助于在使用小控制元素的界面下进行操作。 2、电容触屏:理论精度可以达到几个像素,但实际上会受手指接触面积限制。以至于用户难以精确点击小于1cm2的目标。 四、成本 1、电阻触屏:很低廉。 2、电容触屏:高档手机基本都是电容屏,不同厂商的电容屏价格比电阻屏贵10%到50%。这点额外成本对旗舰级产品无所谓,但可能会让中等价位手机望而却步。 五、多点触摸可行性 1、电阻触屏:不可能,除非重组电阻屏与机器的电路连接。 2、电容触屏:取决于实现方式以及软件,已在G1的技术演示以及iPhone上实现。G1的1.7T版本已经可以实现浏览器的多点触摸特性。 六、抗损性 1、电阻触屏:电阻屏的根本特性决定了它的顶部是柔软的,需要能够按下去。这使得屏幕非常容易产生划痕。电阻屏需要保护膜以及相对更频繁的校准。有利的方面是,使用塑料层的电阻触屏设备总体上更不易损,更不容易摔坏。 2、电容触屏:外层可以使用玻璃。这样虽然不至于坚不可摧,而且有可能在严重冲击下碎裂,但玻璃应对日常碰擦和污迹更好(推荐买手机的时候顺便买个机身保护套) 七、清洁 1、电阻触屏:由于可以使用触笔或指甲进行操作,更不容易在屏幕上留下指纹、油渍和细菌。 2、电容触屏:要用整个手指进行触摸,但玻璃外层更容易清洁。 八、环境适应性 1、电阻触屏:具体数值不得而知。但有证据表明使用电阻屏的Nokia 5800可以在-15°C至+45°C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对湿度也没什么要求。 2、电容触屏:典型的操作温度在0°至35°之间,需要至少5%的湿度(工作原理所限)。 九、阳光下可视效果 1、电阻触屏:通常很糟,额外的屏幕层面反射了大量阳光。 优缺点 电容屏缺点: 1、不稳定。耦合电容的方式直接受温度、湿度、手指湿润程度、人体体重、地面干燥程度影响,受外界大面积物体的干扰也非常大,带来了不稳定的结果。 2、次品率相对电阻屏较高。最外这层极薄的玻璃,正常情况下防刮擦性能非常好,但工艺上要求在真空下制造,这层极薄的玻璃有5%的概率碰上有破洞的产品。 3、使用寿命相对电阻屏一般来说较短(电阻屏3年,电容屏2年)。 优点: 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电阻屏。 电阻屏优点: 1.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也很好,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稳定性能较好。 2.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电阻屏缺点: 1.电阻式的触摸屏由于需要一定的压力,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表面材料的磨损,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寿命; 2.电阻式的触摸屏它的灵敏度不容易调整,容易出现灵敏度的不均衡,A点灵敏,B点迟钝的现象常会发生 3.电阻式的触摸屏对付干扰的能力较弱,防止误动作的能力较差。任何东西碰到都会引起动作。 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是电容屏,所以推荐你买电容屏的手机,不过上手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推荐楼主买三星I8910,除了CPU只有800MHz,其他的都满足要求,而且价格也只有3000多,本人也有意入手这款手机,再说说它的其他优点: 1、采用塞班第五版操作系统,支持软件众多。 2、是第一款支持720P高清视频的手机哦,出门可以不用带摄像机了。 3、支持重力感应、3D加速,电池容量有1500毫安。 4、I8910的屏幕是1600万色,色彩好,重要的是AMOLED材质的,对眼睛有较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