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实现多路信号采集(模拟电路)
一般是多路模拟信号用采样保持器同时采样保持,再用 A/D 分时转换,输入计算机。
2. 光电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
Q1在有光时导通,则Q1的发射极高电平,BG3060导通(感觉输出应该在BG3060的集电极,而不应内该在发射极)容;
假设输出在BG3060集电极,则Q1有光导通时,BG3060集电极输出低电平;如果Q1无光截止时,BG3060集电极输出高电平
3. 哪一种信号采集电路用的是电阻串联分压原理实现的
电阻分压电路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一个电阻与用电器串联就行,电路简单.但这个方法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当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输出电压不稳!
方法二、用两个电阻R1与R2串联接电源,而从R2两端引出两根线做为输出电源,在这两根线上接负载.只要R2的阻值比负载电阻小得多,输出电压就很稳定.
两种方法比较,第二种方法较好(输出电压很稳定),但它付出的代价是多消耗了电能.
4. 求温度信号采集电路及原理,求详细
要用热电偶测量温度,那就先说说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在两种不同导电材料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个接点温度不同时,回路中产生的电势使热能转变为电能——温差电动势(Seebeck电压),这就是塞贝克效应。
热电偶Seebeck电压如果直接连到测量系统上连接到测量系统上会产生附加温差电路,因此不能通过简单地同电压表或者其他测量系统连接而进行测量。
热电偶需要一个特定的温度基准来补偿该冷端产生的误差。最常用规定方法就是使用可直接读取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参考端温度,减去寄生端电压分量。这个处理方法被称为冷端补偿,
现有两种实现冷端补偿的技术——硬件补偿和软件补偿。硬件补偿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每种热电偶必须拥有一个分开的能够附加修正补偿电压的补偿电路,这样就会大大增加电路的成本。通常情况下,硬件补偿在精度上也不及软件补偿。您可以选择使用软件来进行冷端补偿。在使用可直接读取传感器测量得到基准端温度后,软件能够在被测电压上附加一个适合的电压值来消除冷端电压的影响。
图三为某种热电偶采集模块内部框图,温差电动势从右侧IN**输入,具体接法见图二,经过ADC(模数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入存储器(EEPROM)经由RS-485接口输出到计算机,计算机上要有采集模块相应的驱动程序,通过相关软件进行显示(一般模块厂商会提供,或者可以借助驱动程序自己写)。
5. 请教个传感器信号采集的硬件电路图
这里的三极管不是用作放大的作用的 是起到开关的作用 D1就是起到一个单项导电性 当overtemp-input为高电版平时权 三极管基极为Vcc 即为高电平 三极管导通 overtemp-output为高电平 当overtemp-input为低电平时 三极管基极电压约等于0 即为低电平 三极管截止 overtemp-output通过R3连接到地 即为低电平 说了这些你应该明白了 还有C1不接都可以 但是不能接电阻
6. 信号采集及放大电路求解 急急!
同学,你好奢侈啊,用3个AD620仪器放大器来搭这个电路,用仪放的话一个就可以了(内部有3个普通运放),最多再加个跟随,而且1和8之间你接个变阻器干什么?调增益?AD620的1和8之间接个精密电阻就可以控制增益.建议你先把仪放和普通运放资料学习下.
由于输入电压信号为毫伏级,如果你用普通运放搭的话需要2~3个,3个运放的结构较常见,第一级需设置大增益,第二级需设置小增益或1:1跟随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和带宽!提供一个标准三运放结构供你参考.
7. 怎样设计一个微弱信号采集处理电路
我大致给你所一下,给个图是不可能的。微弱信号能弱到什么程度?
mv级别的。用放大器将微弱信号放大就可以了。看看输入是电流信号,电压信号,然后用放大器放大。什么正向放大,反响放大等等。需要什么,上网找资料,去21世纪电子网找。
8. 采集信号电路问题
D302是一个钳位二极管抄,说明sensor的信号电平可能超过5V,如果R302、R301阻值比较小,电流可能会从sensor通过R302、R301灌倒5V电源,加一个二极管截止可以防止电流反灌,这样即使sensor高压过来,只能通过电阻R303再通过D302进入5V,由于R303高达10K可以很好的起到限流作用,不会导致过流。
具体的可以咨询导师,解铃还须系铃人。以上是个人分析猜测。
9. 电压信号采样电路的设计
电压信号采样电路的设计:
电压采样电路:电压输入通道也为差分电内路,V2N引脚连容接到电阻分压电路的分压点上,V2P接地。
电压输入通道的采样信号是通过衰减线电压得到的,其中R11、R13、R47~R49、R55、R60、R75~R78、R80、R81为校验衰减网络,通过短接跳线S5至S13可将采样 信号调节到需要的采样值上,当电能表为基本电流时,电压采样值为174.2mV,为了允 许分流器的容差和片内基准源8%的误差,衰减校验网络应该允许至少30%的校验范围,根据图6的参数,其调节范围为168.9 mV~250 mV,完全满足了调节的需要。这个衰减网络的-3dB频率是由R80和C33决定的,R54、R73、R74确保了这一点,即使全部跳线都接通,R54、R73、R74的电阻值仍远远大于R80。 R80和C33的选取要和电流采样通道的R57、C21匹配,这样才能保证两个通道的相位进行适当的匹配,消除相位失调带来的误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