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拟集成电路的经典书
从师兄那转载的几部宝典: 1. 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我们研二模电课的教材,汪宁老师把这门课讲得可圈可点。当时没意识到有其他书,于是我就把此书读了好几遍。此书内容多摘自较新的论文,还未得到工业界的实践论证,所以一大特点就是pitfalls较多。但不失为为大家提供很多深入研究主题的sourcing。 2. Phillip E. Allen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第二版》,此书工程性很强,适合有一定CMOS模电理论基础的人读。当时由于毕设想做ADC,于是接触了此书。读后感觉Phillip通篇都是为了写ADC而写此书,值得一提的是5、6、7章把OP-AMP写得非常精彩。 3. 强力推荐的是Paul R. Gray的《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堪称模电之Bible,鄙人最近正钻研此书,惜得宝书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是上瘾甚至有点欲罢不能。此书是UC Berkeley的EECS系为EE140和EE240专门指定的教材,可以说是汇聚了berkeley的精华,berkeley之精华乃silicon valley之精华,siliconvalley之精华乃IC之精华。阅读此书(英文版),你一定能体会到Paul这位Godfather思维之严谨、论证之严密,条理之清晰,该书的一大亮点就是把bipolar和CMOS作为counterpart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讲,能带给读者一完整的transistor级IC的概念。推荐必读。EE140在Berkeley是由大牛Rorber R.Broderson(全哥以前的boss)在教,comic上有他的视频,我坚持上完了他整个一学期的课,感觉收获相当大,似乎感觉自己身体里的血液都是Analog做的,你不可能不喜欢上他。 4. Alan Hastings的《模拟电路版图的艺术》,该书连同Paul那本一起作为在Berkeley的 EE240的教材,它帮助你从一个电路 designer的角度来看工艺,又能从工艺的角度来反哺你设计的circuit, 是一致公认的优秀后端教材。 5. Robert F. Pierret的《半导体器件基础》相比于施敏的那本上手来得更容易,相信研一的诸位大多读过此书。Berkeley 的EE130是由Prof. King(Tsu Jae)来教,有志投身analog或者device的同学最好把energy band,pn junction, BJT和 MOS的基础打牢。顺便提一句,有关"信号与系统"和"控制"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特别当涉及到高频和稳定性设计时就显得格外必要。 6. 可能有部分同学打算投身RF,那么推荐Thomas H. Lee的《The Design of CMOS Radio-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econd Edition》,绝对权威。此书我还没研究过,就暂且不发表评论了。个人觉得,能够有机会多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学者对某一subject的讨论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拜读这些大师们(Paul Gray, R.G. Meyer, S.H. Lewis, Paul J. Hurst, Thomas H. Lee, Alan Hastings, R.Broderson等等, 特别是Berkeley的五人组)的著作能帮助我迅速打开自己的思路,提升对这一学术领域的认识。此外,UCBerkeley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典范,代表了那种出身贫寒但却不畏权贵、勇于抗挣、挑战特权和精英(Harvard, Yale,Stanford)的精神,令人钦佩。朝去朝来,日月轮回,对于我们这里的每个人来说,也都不过只是这个学校的匆匆过客,带走的是我们的知识和理想,留下的是我们宝贵的"学脉"。
⑵ 请大师帮助。嵌入式、模拟电路之类的迷惑
1.最初看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的挺好.重要的是基础知识.对经典电路进行分析很重要.
2.电类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只有通过尽量多的项目经验来逐步增加自己的知识。
⑶ 跪请大师帮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 应变传感器 求解求解
这里前面没有滤波,没有回滞电压比较器,没有积分器。
全桥-高输入阻抗低温漂的平衡放大电路-平衡-不平衡转换(放大5倍)-带0位调整的,有高频滤波的(低通)放大器。
⑷ 怎么样成为一名出色的模拟电路工程师,需要从哪里开始学习,希望大师指点!
我去,我是学IC设计的,你这情况突然让我想起我们学院的一个传说:
据说我前几届有一个师兄,高中毕业没考大学,去家电维修部做了几年,后来觉得没意思,就发奋读书一年考到了我们学校(211+985),历任我们学校IC科协会长,大牛人物。
你的情况跟他挺像的,我建议:
1 系统的学习是一定要的。
2 如果有条件可以考研,系统学习基础知识,而且研究生可以做项目,经验增长的快。
3 如果没时间,可以自考,按照课程表系统学习,效果会很好。
4 维修和设计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建议先夯实基础。
5 一般的课业顺序
(1)大学数学大学物理(2)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 (3)模电基础数电基础(4)设计软件
(5)模电设计数电设计
教材就N多了,不推荐了。
以上,供参考。
⑸ 硬件设计大师们,求模拟电路的学习方法和常见应用
模拟电路(Analog Circuit):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 。“模拟”二字主要指电压(或电流)对于真实信号成比例的再现,它最初来源于希腊语词汇ανάλογος,意思是“成比例的”。
特点
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
3.初级模拟电路主要解决两个大的方面:1放大、2信号源。
4、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
一.半导体器件
包括半导体特性,半导体二极管,双极结性三极管,场效应三极管等
导电性介于良导电体与绝缘体之间,利用半导体材料特殊电特性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
二.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1.原理: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双极性三极管的三组态---共射 共基 共集;场效应管放大电路--共源极放大。分压自偏压式共 源极放大,共漏极放大,多级放大,2方法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的分析;微变等效电路法;图解法等等。
三.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响--下限频率,上限频率和通频带频率失真波特图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四.功率放大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OTL(省去输出变压器),OCL(实用电路)
五.集成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amplification circuit)能够将一个微弱的交流小信号(叠加在直流工作点上),通过一个装置(核心为三极管、场效应管),得到一个波形相似(不失真),但幅值却大很多的交流大信号的输出。实际的放大电路通常是由信号源、晶体三极管构成的放大器及负载组成。
偏置电路,差分放大电路,中间级,输出级。
六.放大电路的反馈
正反馈和负反馈
负反馈:四组态——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负反馈。(注意输出电阻和输入电阻的改变)
负反馈的分析:Af=1/F(深度负反馈时)
七.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理想运放的特点(虚短虚地);
比例运放(反向比例运放,同向比例运放,差分比例运放);
求和电路(反向输入求和,同向输入求和)
积分电路,微分电路;
对数电路,指数电路;
乘法电路,除法电路。
八.信号处理电路
有源滤波器( 低通LPF,高通HPF。带通BPF,带阻BEF)
电压比较器(过零比较器,单限比较器,滞回比较器,双限比较器)
九.波形发生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条件,组成,分析步骤)
RC正弦波振荡电路(RC串并联网络选频特性)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LC并联网络选频特性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
石英晶体振荡器
非正弦波振荡器(矩形波,三角波,锯齿形发生器)
十.直流电路
单相整流电路
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感滤波 ,复式滤波)
倍压整流电路(二倍压整流电路,多倍压整压电路)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
是涉及连续函数形式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与之相对的是数字电路,后者通常只关注0和1两个逻辑电平。“模拟”二字主要指电压(或电流)对于真实信号成比例的再现,它最初来源于希腊语词汇ανάλογος,意思是“成比例的.
功能
(1)放大电路:用于信号的电压、电流或功率放大。
(2)滤波电路:用于信号的提取、变换或抗干扰。
(3)运算电路:完成信号的比例、加、减、乘、除、积分、微分、对数、指数等运算。
(4)信号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或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将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或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将直流电压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频率……
(5)信号发生电路:用于产生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
(6)直流电源:将220V、50Hz交流电转换成不同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直流电,作为各种电子线路的供电电源。
分类
模拟电路可分为标准模拟电路和专用模拟电路(application spacific analog IC)两大类,前者占市场的37%,后者占63%,据ICInsight公司报道,2000年两者合计达310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40%,预计今年将续增23%,达380亿美元。又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2012年秋季最新预测,世界模拟电路市场2000年为306.3亿美元,2013年增长20%,达368.8亿美元,1999~2003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9.5%。标准模拟电路包括放大器接口电路、数据转换器、比较器、稳压器和基准电路等。2000年共计114亿美元,其中稳压器和基准电路比例最大,占整个模拟电路市场的13%,随后为放大器,占10%,接口电路8%,数据转换器6%,比较器1%。专用模拟电路市场是指在消费类电子产品、计算机、通信、汽车和工业其他部门应用的电路。2000年共计192亿美元在整个模拟电路市场上,通信用专用模拟电路占22%,消费类占16%,汽车用占9%,计算机占8%,工业和其他应用占7%。
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推动模拟电路快速发展的原动力,首先是产品数字化数字系统的不断发展,必须依靠模拟器件与人类相沟通,促使后者随之扩大。数字产品包括蜂窝电话、PDA、显示器、音响设备、键盘以太网和DSL产品,等等生产厂商有Linear Technology Maxim ST和TI等。在便携式产品等的驱动下,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增长也很迅速其次,加工工艺日益微细化,电路几何尺寸不断变小,例如,加工工艺从0.35微米缩小到0.25微米再到0.1微米,而优良品质的模拟电路很难集成进去因此,设计人员不得不把模拟电路另做在小封装里牵引分立模拟电路发展。第三,语音和数据通信的融合也对模拟电路产生积极影响。电视电缆语音传送(voice-over-cable),数字用户线语音传送(voice-over-packetprotocol)等都对模拟和混合信号电路有很大的依赖性。第四,随着设备电源从5V降到3V,有时甚至到1.8V,电源处理变得日益重要,由此推动了AC/DC转换器、DC/DC变换器、电源管理IC等的发展。便携性连接性和电源处理是模拟集成电路生产必须面对的三大技术方向。无源元件集成、性能保持和缩短上市时间则是模拟集成电路厂商生产经营中关注的三大主题。例如,RF模块上无源元件集成就很重要,一不留神,无源元件就可能在板上占有最大的空间。由于功能是集成的,因此在性能上很可能要作一番权衡,上市时间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会产生噪声,这是模拟集成电路厂商面临的又一大课题。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厂商还必须满足热插拔,在设备的重新配置和维修中,当一块板替换另一块时,通过热插拔整个系统就不用关掉。世界从事模拟集成电路生产最大的公司依次是TI(1999年的营收为28亿美元,市场占有率13%),ST(23亿美元,10%);Philips(19亿美元,9%),Infineon(17亿美元,8%),ONSemi(15亿美元,7%),NS(14亿美元,6%),AD(13亿美元,6%)。这7家公司共占有60%。
⑹ 先找几本模拟电路 数字电路的书籍 哪位好心人告诉我在哪里可以下载到
请推荐一本好的模拟电子技术 书籍
嘿嘿,要那些大师、博导、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用分立元器件搭建一个技术指标与LM741相同的电路、用国产3DG12三极管一个搭建的10MHZ高频功率放大器通过高频电容器耦合点亮一个电子管收音机、仪器指示灯6.3V工作电压的白炽灯、用全模拟电路搭建时序电路、不用电感器而用分立元器件搭建HBD3等等通信编解码电路,保证眼图理想、用国产3DD101三极管产生1微秒宽度300V幅度刚性调制的1安培脉冲电源、用FC-72国产运放完成惯性仪表的测量与控制、用35年前国产半导体器件实现全模拟计算机控制力反馈键盘????要有全部计算过程,有详细调试决策与方法,就直接从模拟电路延伸到高频电路。
这些基本的工作没有一项能迈过门槛,不都是些个学术ZPF!!
中国的出版社一概拒绝出版相关系统的书籍!!
以上基础装置,本人全部自费完成。具体请联系实名的HJ。
用全模拟电路完成时序电路的功能,可以吗? 用全模拟计算机解力学方程实时控制?用全分立元器件实现取样记忆保持电路?用模拟器件实现高速脉冲宽度鉴别,不使用积分环节,可以吗?实现高频功率放大器高效率、高可靠性?
评判模拟电路教材首先的刚性硬指标是有以上完整地设计和调试过程,全面的评价标准是有部分读者能请自完成相关功能的拓展设计与调试。
⑺ 哪位大师可以帮我用multisim模拟一下这个电路并标出反转电压输入和输出的幅值
仿真电路图
不知道你这个电路是不是要放大电压,反正完全没有放大效果
记得采纳
⑻ 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大师请进!菜鸟勿进。
变频器的电路一般由整流、中间直流环节、逆变和控制4个部分组成。整流部分为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器,逆变部分为IGBT三相桥式逆变器,且输出为PWM波形,中间直流环节为滤波、直流储能和缓冲无功功率。
⑼ 想了解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都是做什么的。
首先说说数字和模拟设计的问题。无外乎数字前端数字后端,模拟前端(设计)模拟后端(layout),因为本身是做模拟的,所以对模拟的流程更熟悉一些,但是因为经常整个项目一直到流片出来都参与到了,所以包括数字和流片封装都有些了解,在次简单根据个人的了解解释一下。数字前端:简单说就是算法代码综合成门级电路,当然还有仿真、FPGA验证等也算在数字前端。数字后端:主要就是布局布线了。因为数字电路大多是大信号,而且逻辑单元在版图实现上也比较有规律,而且动辄几十万门几百万门,所以版图的实现主要靠工具,其中ICC和SOCencounter是主要工具,但很多地方也需要手工修。模拟前端:主要就是原理图、前仿真,当然版图实现后后仿真也是你得任务。模拟后端:其实就是模拟版图,layout,模拟版图应该见过吧。
在集成电路中,千万不要有一种观念,做哪方面的一定很牛,哪方面的没技术含量,都是非常重要且需要研究的。有的人觉得前端比较需要头脑技术含量高,后端就是画画图,数字后端就是用工具,但实际根本不是这样的,拿模拟来说,你设计能力再强,没有好的layout工程师帮你实现,各种匹配问题寄生问题,烦也烦死你,到头来还做出一堆废柴,而且好的后端工程师那面积也省大发了,这在公司中就是钱啊。数字方面也是一样,不要以为后端仅仅是工具,很简单,告诉你,同样是后端用一样的工具做同一个电路,有经验的和没经验的差太远了,而且后端优秀的人才很珍贵的,如果有个好的后端工程师,你会发现做起来真的是太给力了!最简单的,去看看那些做后端的design service的开价你就知道重要性了。这个就说到这,有什么不清楚的和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再讨论一下,我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过的来说说。另外,楼上有个朋友说真正nb的都是模拟的,这个我还是不太同意的,虽然我也是做模拟的,知道模拟的重要性,但在做数模混合芯片以及SOC的时候,我只能说数字模拟同样重要,模拟方面性能确实是一大难度,但数字方面也不是只完成功能就可以了,记住最终做出来的是为了量产的,不仅仅只是实现那么简单,成本效率等同样是命脉。
关于看书的问题,数字方面的我就不多说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数字方面的,但都很肤浅(终归不是做这方面的,只为了了解流程)。主要说模拟:拉扎维 那本确实是宝典之一,这本中文翻译的不错,建议第一遍可以先看一下中文的,对于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和初步理解,中文的看的还是快,仅仅看一遍是不够的,这本书后边会经常用来参考,包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重中之重,拉扎维书中最重要的——课后习题,这可是这书非常宝贵的地方,千万别忽略),但我建议还是也看一下英文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掌握这个专业英文的名词,你后边查文献有用的基本都是英文的。另外,四个这方面的建议都看一下:一、艾伦-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英都可以。二、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三、格雷-《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格雷大师,鼻祖啊,不过这本书里bjt讲的比较多),英文的看过,没看过中文版,不知道怎么样。四、马丁、约翰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讲的真不错,但这本书一大遗憾,国内没有英文版,但是千万别看中文版,翻译的就是垃圾,去网上下吧,有扫描的英文版)。
⑽ 想要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请问哪个学校好(上海)
学校不过有几个大楼,其实关键是大师,最好的大师其实是上等模电书。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想要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请问哪本书好?
最适合国人学模电的还是中文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那我们就一起溜一下国内的模拟电子技术教科书。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2006年首发印行,童诗白署名第二,实际此时童老已经仙逝1年,所以第四版根本不是童老写的,把他署名第二是要借重他的威望来销书。过了四年,出版社觉着童老署名第二效果还是不尽人意,于是干脆把童老署名第一。权威模电教科书都堕落到如此地步,其内容可想而知。看看其中7805扩流电路的错误,就能知道其多么腐朽。
清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其中记载的双T网络振荡器振荡频率计算公式与实际竟然存在着30%的计算误差!
华中科大《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介绍基本共射放大器时,竟然把教学电路与实际电路穿插讨论,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