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这种电路有人见过吗
你好:
——★1、这是一个电源输入端的过电压吸收电路,只是画法出现了遗漏:压敏电阻 V1 与 电容器 CX1 的公共端,应该与中性线(N)相连就对了。
——★2、请看附图所示:
B. 这是一个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的电路图,请问这个电桥电路是用来干嘛的
这个电桥可以将CX1和CX2的差动电压解调出来,这种电路经常用在一对方向相反的电容类传感器的信号解出,起到了一定的差动放大作用。
C. 电路的一般工作原理
PWM控制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一般都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其特点是频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然而,由于其开关器件工作在高频通断状态,高频的快速瞬变过程本身就是一电磁骚扰(EMD)源,它产生的EMI信号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又有一定的幅度。若把这种电源直接用于数字设备,则设备产生的EMI信号会变得更加强烈和复杂。 本文从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出发,探讨抑制传导干扰的EMI滤波器的设计以及对辐射EMI的抑制。[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1 开关电源产生EMI的机理 数字设备中的逻辑关系是用脉冲信号来表示的。为便于分析,把这种脉冲信号适当简化,用图1所示的脉冲串表示。根据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法,可用式(1)计算出信号所有各次谐波的电平。[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式中:An为脉冲中第n次谐波的电平; Vo为脉冲的电平; T为脉冲串的周期; tw为脉冲宽度; tr为脉冲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开关电源具有各式各样的电路形式,但它们的核心部分都是一个高电压、大电流的受控脉冲信号源。假定某PWM开关电源脉冲信号的主要参数为:Vo=500V,T=2×10-5s,tw=10-5s,tr=0.4×10-6s,则其谐波电平如图2所示。 图2中开关电源内脉冲信号产生的谐波电平,对于其他电子设备来说即是EMI信号,这些谐波电平可以从对电源线的传导干扰(频率范围为0.15~30MHz)和电场辐射干扰(频率范围为30~1000MHz)的测量中反映出来。 在图2中,基波电平约160dBμV,500MHz约30dBμV,所以,要把开关电源的EMI电平都控制在标准规定的限值内,是有一定难度的。[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2 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电路设计 当开关电源的谐波电平在低频段(频率范围0.15~30MHz)表现在电源线上时,称之为传导干扰。要抑制传导干扰相对比较容易,只要使用适当的EMI滤波器,就能将其在电源线上的EMI信号电平抑制在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要使EMI滤波器对EMI信号有最佳的衰减性能,则滤波器阻抗应与电源阻抗失配,失配越厉害,实现的衰减越理想,得到的插入损耗特性就越好。也就是说,如果噪音源内阻是低阻抗的,则与之对接的EMI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应该是高阻抗(如电感量很大的串联电感);如果噪音源内阻是高阻抗的,则EMI滤波器的输入阻抗应该是低阻抗(如容量很大的并联电容)。这个原则也是设计抑制开关电源EMI滤波器必须遵循的。 几乎所有设备的传导干扰都包含共模噪音和差模噪音,开关电源也不例外。共模干扰是由于载流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位差产生的,其特点是两条线上的杂讯电压是同电位同向的;而差模干扰则是由于载流导体之间的电位差产生的,其特点是两条线上的杂讯电压是同电位反向的。通常,线路上干扰电压的这两种分量是同时存在的。由于线路阻抗的不平衡,两种分量在传输中会互相转变,情况十分复杂。典型的EMI滤波器包含了共模杂讯和差模杂讯两部分的抑制电路,如图3所示。[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图中:差模抑制电容Cx1,Cx20.1~0.47μF; 差模抑制电感L1,L2100~130μH; 共模抑制电容Cy1,Cy2<10000pF; 共模抑制电感L15~25mH。 设计时,必须使共模滤波电路和差模滤波电路的谐振频率明显低于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一般要低于10kHz,即[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设备所产生的共模和差模的成分不一样,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滤波元件。具体电路的调整一般要经过EMI试验后才能有满意的结果,安装滤波电路时一定要保证接地良好,并且输入端和输出端要良好隔离,否则,起不到滤波的效果。 开关电源所产生的干扰以共模干扰为主,在设计滤波电路时可尝试去掉差模电感,再增加一级共模滤波电感。常采用如图4所示的滤波电路,可使开关电源的传导干扰下降了近30dB,比CISOR22标准的限值低了近6dB以上。 还有一个设计原则是不要过于追求滤波效果而造成成本过高,只要达到EMC标准的限值要求并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可控制在6dB左右)即可。 3 辐射EMI的抑制措施 如前所述,开关电源是一个很强的骚扰源,它来源于开关器件的高频通断和输出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很强的电磁骚扰信号通过空间辐射和电源线的传导而干扰邻近的敏感设备。除了功率开关管和高频整流二极管外,产生辐射干扰的主要元器件还有脉冲变压器及滤波电感等。 虽然,功率开关管的快速通断给开关电源带来了更高的效益,但是,也带来了更强的高频辐射。要降低辐射干扰,可应用电压缓冲电路,如在开关管两端并联RCD缓冲电路,或电流缓冲电路,如在开关管的集电极上串联20~80μH的电感。电感在功率开关管导通时能避免集电极电流突然增大,同时也可以减少整流电路中冲击电流的影响。 功率开关管的集电极是一个强干扰源,开关管的散热片应接到开关管的发射极上,以确保集电极与散热片之间由于分布电容而产生的电流流入主电路中。为减少散热片和机壳的分布电容,散热片应尽量远离机壳,如有条件的话,可采用有屏蔽措施的开关管散热片。 整流二极管应采用恢复电荷小,且反向恢复时间短的,如肖特基管,最好是选用反向恢复呈软特性的。另外在肖特基管两端套磁珠和并联RC吸收网络均可减少干扰,电阻、电容的取值可为几Ω和数千pF,电容引线应尽可能短,以减少引线电感。实际使用中一般采用具有软恢复特性的整流二极管,并在二极管两端并接小电容来消除电路的寄生振荡。[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原始图片] 负载电流越大,续流结束时流经整流二极管的电流也越大,二极管反向恢复的时间也越长,则尖峰电流的影响也越大。采用多个整流二极管并联来分担负载电流,可以降低短路尖峰电流的影响。 开关电源必须屏蔽,采用模块式全密封结构,建议用1mm以上厚度的镀锌钢板,屏蔽层必须良好接地。在高频脉冲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加一屏蔽层并接地,可以抑制干扰的电场耦合。将高频脉冲变压器、输出滤波电感等磁性元件加上屏蔽罩,可以将磁力线限制在磁阻小的屏蔽体内。 根据以上设计思路,对辐射干扰超过标准限值20dB左右的某开关电源,采用了一些在实验室容易实现的措施,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在所有整流二极管两端并470pF电容; ——在开关管G极的输入端并50pF电容,与原有的39Ω电阻形成一RC低通滤波器; ——在各输出滤波电容(电解电容)上并一0.01μF电容; ——在整流二极管管脚上套一小磁珠; ——改善屏蔽体的接地。 经过上述改进后,该电源就可以通过辐射干扰测试的限值要求。 4 结语 随着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日益受到重视,抑制开关电源的EMI,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使之符合有关标准或规范,已成为电子产品设计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是在分析干扰产生机理、以及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抑制措施。
希望采纳
D. 线路板上CX、IC、D、Q分别代表什么电子元件
CX电源输入端抗干扰电容,IC集成电路模块,D二极管,Q三极管
E. 各位师傅给看一下,这是什么电器元件,在电路板上面符号是电容符号!
绿色的是涤纶电容,型号是CL11;棕色是瓷介电容,CX1。容量都用3位数字标记,末一位代表零的个数。涤纶的一般标有耐压,如63V。希望对你有用。
F. 电路图各部分代表什么
1. Rv1和F1共同组成防雷电路。
Rv1为压敏电阻,当Rv1两端电压低于其阈值电压是它的电阻非常大,相当于断路;当Rv1两端电压超过其阈值电压时它的电阻变得非常小,相当于短路。 当发生雷击时候,交流输入电压瞬间会变得很大超过其阈值电压,此时Rv1相当于一根导线,它将保险丝F1和输入电源短路,保险丝烧断,从而保护后面的电路。
2. 后面的R10,R11,Cx1,L2,L3,R12,R13为交流输入滤波电路
3.在后面的四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
4.最后的C1,C6为直流输出稳压电路
G. 如何维修等离子电视的电源板
等离子彩电电源板电路解析与检修技法一、PDP 彩电电源板电路解析1.电源板电路的基本组成PDP 彩电的电源板电路十分复杂,令不少PDP 彩电维修初学者望而生畏,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并非“十分复杂”,而是由几个简单的开关电源组合而成,如图1 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PDP 彩电的电源板电路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电路组成:图1 PDP 彩电的电源板电路的基本组成框图(1)待机电源电路待机电源电路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要作用是为MCU 提供工作时所需的电压(一般为5 V),并为其他几个开关电源提供启动电压。只要打开电源开关,待机电源就会工作,PDP 彩电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电源也应工作,否则,MCU 将因失电而无法“唤醒”。(2)PFC(功率因素校正)电路PFC 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谐波对交流电网的污染,提高有用功率,减小无功功率消耗。此部分电路可有可无,不过,目前大部分PDP 彩电电源板均设有此部分电路。(3)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一般由多个简单的开关电源组成,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为PDP 彩电显示屏驱动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和主板电路供电。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PDP 彩电,其电源板电路虽然基本组成相同,但输出电压可能有较大差别。PDP 彩电的电源电路一般安装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电路板上。例如,康佳PDP4218 彩电的电源电路就安装在两块电路板上,其中,一块电路板安装在为主板(模拟板和数字板)供电的开关电源电路,称为小电源板(也称副电源板);另一块电路板安装在PFC 和另外几个开关电源电路,称为大电源板(也称主电源板),如图2 所示。图2 康佳PDP4218 彩电的大电源板和小电源板实物图图3 所示是LG 102 cm(40 英寸)PDP彩电的电源电路元器件安装示意图。从图3 可以看出,该电源电路安装在一块电源板上。图3 LG 102cm(40 英寸)PDP 彩电的电源电路元器件安装示意图2.开关电源的分类开关电源因其控制器件工作在导通(ON)和截止(OFF)状态而得名,其实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控制器件的导通时间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达到维持输出电压稳定的目的。开关电源示意图及输入/ 输出波形如图4 所示。图4 开关电源示意图及输入/ 输出波形图在图4 中,Ui 为整流后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压;UO 为经过斩波后的输出电压;K 为开关控制器件;RL 为负载;T 为开关启闭周期;Ton 为开关闭合时间,即导通时间;Toff 为开关关断时间,即截止时间。开关电源的类型很多,而且可以按不同的方法来分类:(1)按开关控制器件的连接方式分。按开关控制器件的连接方式,开关电源可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串联式开关电源的开关控制器件和脉冲变压器串联在输入电路和负载之间。这样会导致开关电源的底板带电,不方便安装接口电路。因此,PDP 彩电不采用串联式开关电源,而全部采用并联式开关电源。并联式开关电源结构示意图如图5 所示。图5 并联式开关电源结构示意图并联式开关电源的控制器件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并联。通过不同的脉冲变压器“二次”绕组抽头,产生几组不同的直流电压输出,以满足不同的电压要求。图5 中的光电耦合器有的电路采用,有的电路则不采用。并联式开关电源优点:①开关变压器的一次侧、“二次”侧是完全隔离的;“二次”电路与一次电路不共地。这不但提高了安全性,而且方便安装接口电路;②稳压范围宽,只要略微改变一下开关脉冲的占空比,便能达到输出电压的稳定。并联式开关电源存在的缺点:①开关管(控制器件)截止时,其集电极承受的最高峰值电压为Ui+Uo;开关管饱和时,“二次”侧整流管承受的最高峰值电压也为Ui+Uo,所以对电源开关管及开关变压器“二次”侧所接的整流管的耐压要求较高。②负载发生短路时,开关变压器各绕组呈现低阻。这有可能导致开关管因开启损耗大而损坏。③开关管饱和时开关变压器储存能量,开关管截止时开关变压器向负载释放能量。所以要求开关变压器的电感量要足够大,才能满足负载在一个周期内所需要的能量。④在开关管饱和期间,开关管集电极电流几乎是线性增长的,开关管基极电流随着电容C 的充电而逐渐下降。为了保证截止前瞬间仍能饱和,正反馈脉冲电压必须达到规定值,否则在开关管饱和后期,开关管会因激励不足而损坏。 鉴于以上缺点,并联式开关电源除了由启动电路、振荡电路、误差取样放大电路和脉宽调节电路组成的常规电路外,为了保证开关电源和负载电路可靠地工作,还设置了许多附属电路。例如:①为防止开关管因开启损耗大或关断损耗大而损坏,设置了开关管恒流激励电路;②为防止负载短路使开关管因过电流损坏,而设置了开关管过电流保护电路;③为防止开关管和负载元器件因过电压损坏,而设置了过电压保护电路;④为防止开关管因“二次”击穿损坏,而设置了尖峰吸收电路;⑤为防止市电过低,使开关管因开启损耗大而损坏,设置了欠电压保护电路。这些附属电路的加入使电源电路工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大大提高,但同时也使电路的结构更加复杂,元器件数量大大增多,从而导致检修难度加大。(2)按激励脉冲产生方式分不管何种开关电源,开关管必须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开关管基极所加的激励电压是脉冲电压,按激励脉冲的产生分类,有自激式和他激式两种。自激式开关稳压电源是:利用电源电路中的开关管、高频变压器构成正反馈环路,来完成自激振荡。这种振荡电路虽然简单,但不易控制,因此,PDP 彩电一般不采用自激式开关电源,而采用他激式开关电源。图5 所示的并联式开关电源采用的就是他激式振荡电路(图见上期),因此,也称为他激式并联开关电源。他激式开关稳压电源电路的开关管不参与激励脉冲的振荡过程,必须附加有启动电路和振荡器。振荡器产生开关脉冲,来控制电源开关管的导通与截止,让电源电路开关工作而有直流输出电压。在实际电路中,振荡器一般集成在电源控制IC 中(电源控制IC,一般具有:振荡、脉宽调制、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等功能;有些还集成有开关管)。专家点拨:对于开关管激励脉冲,要求有足够的驱动功率。也就是说,在开关管饱和期间,要求有足够大的基极电流,以维持开关管的饱和导通,这时基极电流应满足Ib>Icp>β(Icp 为开关管集电极的峰值电流)的条件,否则,开关管就会因激励不足而不能完全饱和,而压降增大,功耗增大,开关管过热,容易造成损坏;而在开关管由饱和变为截止时,基极必须加反向电压,形成足够的基极反向电流,使开关管急剧地截止,以缩短开关管截止转换时间,减小其关断损耗。( 3) 按稳压控制方式分一般开关电源都要经过稳压措施,来保证开关电源输出端电压的稳定。否则,当市电电压或负载电流发生变化时,将导致输出端电压发生变化,稳压控制电路最终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来实现稳压控制的。按稳压控制方式分,开关电源可分为脉冲调宽式、脉冲调频式、脉冲调频调宽式三种。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开关电源输出电压UO 的计算公式为:由公式可知,改变Ton 或T,就可以控制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若只改变Ton,而保持T 不变,称为“脉冲调宽式调制法”;若只改变T,而保持Ton 不变,称为“脉冲调频式调制法”;若同时改变Ton 和T,则称为“脉冲调频—调宽式调制法”。上述三种稳压控制方式,PDP 彩电的开关电源都有采用,其中“脉宽式调制法”应用较多。3. 并联式开关电源基本原理图6 所示为PDP 彩电并联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图。当激励脉冲为高电平时,使V 饱和导通,则T 的一次绕组的磁能因V 的集电极电流逐渐升高而增加,由于“二次”绕组感应电压的极性为“上负、下正”,所以整流二极管VD 截止,电能便以磁能的形式储存在T 中。V—开关管(NPN型晶体管或N沟道场效应管);T—开关变压器;VD—整流二极管; C—滤波电容; RL—负载电路。图6 PDP彩电并联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图。当V 截止期间.T 各个绕组的脉冲电压反向,则“二次”绕组的电压变为“上正、下负”,整流二极管VD 导通,T储存的能量经VD 整流后,向C 与负载释放,产生了直流电压,为负载电路提供供电电压。由以上分析可知,并联式开关电源是反激励式开关电源,即开关管导通期间,整流二极管VD 截止;在开关管V 截止期间,整流二极管VD 导通,向负载提供能量。所以,不但要求开关变压器T 的电感量、滤波电容C 的容量大,而且开关电源的内阻较大。4. 开关电源组成电路介绍PDP 彩电的开关电源主要由交流抗干扰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多数机型有此电路)、启动和振荡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稳压电路、保护电路等几部分构成。(1)交流抗干扰电路开关电源两根交流进线上存在共模干扰(两根交流进线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相对参考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如电磁感应)和差模干扰(两根交流进线上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相对参考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电网电压瞬时波动)。两种干扰以不同比例同时存在。开关电源中,整流电路、开关管的交流电压快速上升或下降,电感、电容的电流也迅速变化。这些都构成了电磁干扰源。为了减少干扰信号通过电网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也为了减少干扰信号对本机音、视频信号的影响,需要在交流进线侧加装滤波器电路,即交流抗干扰电路。常用交流抗干扰电路如图7 所示。图7 常用交流抗干扰电路图在图7 电路中,LF1、LF2 是共模扼流圈,在一个闭合高导磁率铁心上,绕制两个绕向相同的线圈。共模电流以相同方向同时流过两个线圈时,两线圈产生的磁通是相同方向的,有相互加强的作用,使每一线圈的共模阻抗提高,共模电流大大减弱,对共模干扰有强的抑制作用;在差模干扰信号作用下,干扰电流产生方向相反的磁通,在铁心中相互抵消,使线圈电感几乎为零,对差模信号没有抑制作用。LF1、LF2 与电容CY1、CY2 构成共模干扰抑制网络。在图7 电路中,L1 是差模扼流圈,在高导磁率铁心上独立绕线构成,对高频率差模电流和浪涌电流有极高的阻抗,对低频(工频)电流的阻抗极小。电容CX1、CX2 滤去差模电流,与L1 构成差模干扰抑制网络。R1 是CX1、CX2 的放电电阻(安全电阻),用于防止电源线拔插时电源线插头长时间带电。安全标准规定:正在工作中的电气设备电源线拔掉时,在2 s 内,电源线插头两端的电压(或对地电位)必须小于原电压的30%。专家提示:电容CX1、CX2 为安全电容,必须经过安全检测部门认证并标有安全认证标志。CY 电容一般采用耐压为AC 275 V 的陶瓷电容,但其真正的直流耐压高达4000 V 以上,因此,CY 电容不能随便用AC 250 V,或DC400 V 之类的电容来代用。CX 电容一般采用聚丙烯薄膜介质的无感电容,耐压为AC 250 V 或AC 275 V,但其真正的直流耐压达2000 V 以上,故不能随便用AC 250 V或DC 400 V 之类的电容来代用。(2) 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电转换成300 V左右的直流电压。开关电源电路中通常采用桥式整流和电容滤波方式,典型电路如图8 所示。图8 整流、滤波电路图电路中,VD1~VD4 是整流二极管,C 是300 V 滤波电容。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可以将交流电压转换成单向脉动的直流电压。通过电容滤波,可将单向脉动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平滑的直流电压。(3)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①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作用长期以来,开关型电源都是采用桥式整流和大容量电容滤波电路来实现AC/DC 转换的。由于滤波电容的充、放电作用,其两端的直流电压出现略呈锯齿波的纹波。滤波电容上电压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纹波峰值)相差并不多。根据桥式整流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只有在AC 电路电压瞬时值高于滤波电容电压时,整流二极管才会因正向偏置而导通;而当AC 输入电压瞬时值低于滤波电容电压时,整流二极管因反向偏置而截止。也就是说,在AC 电路电压的每个半周期内,只是在其峰值附近,二极管才会导通(导通角约为70°)。虽然AC 输入电压仍大体保持正弦波波形,但AC 输入电流却呈高幅值的尖峰脉冲,如图9 所示。这种严重失真的电流波形含有大量的谐波成分,会危害电网正常工作,使输电线上的损耗增加,功率因数降低,浪费电能。图9 未加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时输入电流与电压波形图为了提高功率因数,PDP 彩电的开关电源一般采用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加入此部分电路后,可以不断调节输入电流波形,使其逼近正弦波,并与输入电网电压保持同相。因此,可使功率因数大大提高,减小了电网负荷,提高了输出功率,并明显降低了开关电源对电网的污染。②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分为无源和有源两种。无源校正电路,通常由大容量的电感、电容和工作于工频电源的整流器组成。电路较简单,但效率低,因此PDP 彩电中一般不采用。有源校正电路,一般由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为核心组成。工作于高频开关状态,可以得到高于0.99 的电路功率因数,并具有低损耗和高可靠等优点。输出不随输入电压波动变化,因此可获得高度稳定的输出电压,但有源PFC 电路较复杂。在PDP 彩电中,有源PFC 电路应用比较广泛。有源PFC 电路框图如图10 所示(图见下期)。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储能电感L、场效应功率开关管V、二极管VD2 构成的升压式DC/DC 变换器。整流输入电压由R1、R2 分压后,经输入电压检测电路后,送到乘法器;场效应开关管的源极电流经输入电流检测后也加到乘法器;输出电压由R3、R4 分压后,送到输出电压检测电路,经与参考电压比较和误差放大后也送到乘法器。在较大动态范围内,模拟乘法器的传输特性呈线性。当正弦波交流输入电压从零上升至峰值期时,乘法器将三路输入信号处理后,输出相应电平去控制PWM比较器的门限值,然后与锯齿波比较,产生PWM 调制信号,加到MOSFET 场效应管V 的栅极,调整场效应管漏、源极导通宽度和时间,使它同步跟踪电网输入电压的变化,让PFC 电路的负载相对交流电网呈纯电阻特性。结果,使流过一次回路的感性电流峰值包络线紧跟正弦交流输入电压变化,获得与电网输入电压同频、同相的正弦波电流。在开关电源实际PFC 电路中,除场效应管V 和几个分压电阻外,上述的大部分电路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上。这块集成电路称为功率校正集成电路,如L6560、SG3561、NCP1650、ICEPCS01 等。
H. 如何维修等离子电视的电源板
步骤如下:
1、等离子彩电电源板电路解析与检修技法一、PDP 彩电电源板电路解析版,电源板电路的基本权成PDP 彩电的电源板电路十分复杂,令不少PDP 彩电维修初学者望而生畏。
I. 电路板中cx1,cy1什么意思
那都是位号,是最初设计的人自己定义,作用是表明器件在板子上的位置,有一些约定俗称的定义方法,例如电阻用R,电容用C,电感用L。
CY1在集成电路中代表晶体振荡器;
J. 有没有大佬知道这个51单片机EEPROM中的CX1是多少还是买回来的AT24C02芯片中自带
有没有大佬知道那些51大名几个wish递还有恢复买卖ABC d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