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F97式93毫米单兵云爆火箭的原理
云爆的主装药为云爆剂,又称为燃料——空气炸药。云爆剂是一种高能燃料,而不是炸药。在一定起爆条件下云爆剂被抛洒开,与空气混合并发生剧烈爆炸、称为云雾爆轰。由于爆轰长几十倍,对目标的破坏作用大。云雾爆轰对目标的破坏作用主要是靠爆轰产生的超压和温度场效应,以及高温、高压爆轰产物的冲刷作用。由于云雾爆轰会消耗周围的氧气,在密闭空间内会造成人员因缺氧而窒息,爆轰波在墙壁之间反射叠加,超压值远高于开阔空间,所以云爆弹的杀伤作用在密闭空间内效果更大。因此单兵云爆弹特别适用于打击房屋建筑物和掩体内的有生目标。该云爆弹的威力与120毫米榴弹的威力相当。
B. 南京安居防火教育培训中心是什么单位可以做免费消防培训 是不是讲差不多的时候顺便推销消防产品啊
1、省消防协会的下属会员单位,可以做免费的消防培训。
2、讲课内容
主要讲一些消防知识,针对自救逃生比较多。理性来看,在讲课过程中会有强调家中备有消防产品的必要性的话,但我觉得还不算推销,因为家里备一个灭火器什么的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家里原本就有当然可以不买,又不会强制推销。
3、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
火三角是助燃剂、可燃物和引火源的简称,也叫火灾三要素。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则火灾燃烧不能发生和维持,因此火三角是火灾燃烧的必要条件。
C. 南京颐康养老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注册号:****所在地:江苏省注册资本:500万元法定代表:胡吉兵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状态:在业登记机关:南京市浦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北路9号旭日华庭金棕榈弘阳大厦1单元601室
法定代表人:胡吉兵
成立时间:2014-07-08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20111000177269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南京市浦口区大桥北路9号旭日华庭金棕榈弘阳大厦1单元601室
D. 南京有什么好看的地方吗
南京十大旅游风景区 钟山风景区 钟山,又名紫金山,位于东郊,为宁镇山脉最高峰,山势雄浑,有“钟山龙蟠”之誉。钟山风景区方圆31平方公里,是南京最负盛名的游览胜地。全区山水相依,城林辉映,塔阁棋布,园囿纷呈,是中外游客来宁的必游之地。主要景点:中山陵、藏经楼、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中山植物园、明孝陵、孙中山纪念馆、美龄宫、梅花山、红楼艺文苑、海底世界、灵谷公园、头陀岭公园、紫金山天文台、白马石刻公园、玄武湖公园、情侣园、台城、鸡鸣寺、九华山公园。 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及秦淮风光带,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处南京城南,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其范围东起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延伸到中华门,直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河两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那一带自古以来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主要景点有:夫子庙、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桃叶渡与吴敬梓故居、瞻园、李香君故居、王谢古居、白鹭洲公园、中华门 石城风景区 石城风景区贯穿钟山风景区,秦淮风光带、大江风貌区的南京明城墙内的景点,部分景点也在城外,如小红山等。城内的游览以人文景观为主,也不乏湖光山色。主要景点: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博物院、朝天宫、甘熙故居、鼓楼、红山森林动物园、清凉山公园、乌龙潭公园、莫愁湖公园、江苏南京广播电视塔、中华织锦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大江风貌区 长江,古称大江。南京地跨长江两岸,偕万里长江奔腾之势,形成壮丽的滨江景观,尤以山秀、洞幽、江深、叽奇为特点。主要景点:长江大桥和二桥、燕子叽、狮子山阅江楼、静海寺、渡江胜利纪念碑、岩山十二洞、江心洲。 栖霞风景区 位于南京市东北郊,以栖霞山为中心,自古即以“秋栖霞”红枫景观与栖霞寺千年古刹名闻遐迩。景区内还有众多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对象的南朝石刻,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主要景点:栖霞山、栖霞寺、舍利塔与千佛岩石窟、南朝陵墓石刻。 南郊风景区 主要指南郊雨花台,牛首山一线景点。六朝时这里曾寺庙林立,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的大报恩寺塔即在此区。该区自然风景优美,历史遗迹众多,还是古代墓葬的集中地。主要景点:雨花台风景名胜区、菊花台公园、牛首山弘觉寺塔、郑和墓、将军山风景区、南唐二陵、方山。 汤山风景区 位于东郊江宁区镇内,为全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一,集碑、泉、洞、湖、寺为一体,汇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于一身。区内有堪称世界之最的阳山碑材,举世瞩目的南京猿人亦发现于此。主要景点:汤山古溶洞、汤山温泉、蒋介石先生温泉别墅、阳山碑材。 两湖风景区 主要指高淳、溧水两县境内,亦即固城、石臼两湖周边的景点 。两湖水质清冽,水产丰美,每至夏日,菱荷飘香,渔歌唱晚,兼以淳溪古街,东坝戏楼,天生桥等人文景点,古人在此忘情山水,今人亦每每流连。主要景点:胭脂河与天生桥、无想寺风景区、固城遗址、淳溪老街、保圣寺塔、沧溪戏台、迎湖桃源、游子山与真如禅寺、双女坟。 珍珠泉老山风景区 主要指位于江北的浦口区的众多景点。该区毗邻闹市,文景交融,山峦耸翠,芳草如茵,既有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山林,又有汤泉温泉疗养、珍珠泉度假等诸多特色旅游项目。主要景点: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珍珠泉野生动物生态园、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求雨山文化园、惠济寺与古银杏、汤泉温泉。 金牛湖风景区 金牛湖风景区,主要指六合县境内的景点。风景区内以雨花石、石柱林为标志,是开展地质专项旅游、雨花石采石游、田园观光游、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主要景点:金牛湖、桂子山石柱林、灵岩山|、龙池、六合方山、芝麻岭自然保护区、文庙、六合清真寺。 来南京一定要去南京的中山陵和夫子庙。因为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是我国的唯一一座中西合壁式的陵墓,在这里可以了解孙先生的一生;为什么去夫子庙呢?因为第一,夫子庙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第二,在夫子庙广场的秦淮河畔,你可以看见一座全国最大的照壁,它建于1575年,长110米,高10米。它的长度是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的总长度,高度和秀丽的一样长,这也许是一个巧合吧。并且在夫子庙广场上的文德桥在每年的农历11月15,还可以看见一种奇景,那微十时毫 文德分月。在夫子庙的孔庙里有全国最大的孔子青铜雕像和最大的孔子画像;还有全国唯一座一“明德堂”命名的学宫;在夫子庙还有中国最大的古代科举考场—江南贡院。 除了这些还有总统府,这里有孙中山先生的办公室;有金陵48景的莫愁湖,还有包揽长江风景的阅江楼等等等等。 晚上可以去三西路看夜市;去外秦淮河看南京夜景,坐船夜游长江。这些活动都很有意思的。
E. 南京保卫战蒋介石在什么地方
南京保卫战的壮烈与遗憾
腾讯网·军事频道
今年2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著作已经汗牛充栋,但是大屠杀之前的南京保卫战却提及不多。
一、黑云压城
1937年11月中旬,为了商讨南京防守问题,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过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先后参加会议的分别有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主任(或称训练总监部总监)唐生智、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谷正伦、军令部副部长王俊、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斐等人。
第一次会议时,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斐提出南京不能守。因为南京位于长江转弯处,在地形上背水,属于绝地。一旦交战,日军会海、陆、空三方协同攻击南京。淞沪会战已损失惨重,为贯彻持久抗战方针,应避免再打一场大规模的南京保卫战。刘斐建议在南京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就主动撤退,使用兵力为12个团,最多不超过18个团。他的意见得到了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的认同,但蒋介石并没有同意。随后在17日召开的会议中,当时蒋介石再次问起关于守南京的问题时,唐生智主张固守南京,蒋介石比较支持唐生智的意见,但刘斐仍坚持原议。此次会议未作决定,但固守南京已经呼之欲出了。
次日即11月18日夜,蒋介石再召开第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唐生智再提出死守南京,蒋介石明确表示同意,并问:"谁负责固守南京为好?"无人应答,当时大部分高级将领都认为不该打这一仗,最后唐生智打破沉寂:"委员长,既然没人来守,我愿意勉为其难,我一定死守南京城,与城共存亡!"蒋介石听后,大为高兴,并说:"很好,就由孟潇负责。"然后对着何应钦说;"就这么办,有什么要准备的,马上办,可以让孟潇先行视事,命令随即发表。"当时蒋介石调集14个师附宪兵4个团,组成南京卫戍军,并命令唐生智为卫戍军司令官。卫戍军纸面上虽然有14个师之多,但其实只有10万来人,大部分部队刚参加过淞沪会战,减员严重。武器方面更是差的惊人,10万守军只有75毫米步兵炮、山炮、野炮32门,重型榴弹炮仅有8门。
经历淞沪会战后,守卫南京的各部均减员严重。
日军方面,由于基层日军尤其是第10军的强烈要求下,日军高层同意了华中方面军进攻南京的请求。在11月24日,日本召开大本营御前会议,当时日军统帅部一致认为,方面军只要休整好后,可以进攻南京等地。会后,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命令废除之前的制令线,并命第一部研究攻占南京的计划。此后几天,参谋本部给华中方面军发的电报内容,基本告知了进攻南京的作战指导,这样华中方面军在淞沪会战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地执行进攻南京的计划了。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命第八号命令》,正式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进攻敌国首都南京。当时日军华中方面军计划以第9师团攻占淳华镇一带,然后向光华门、中山门一带进攻;第16师团向句容方面进攻,占领句容后马上攻占汤水镇(汤山),随后占领紫金山、西山、并占领太平门、中山门。13师团的山田支队向镇江附近进攻,准备对扬子江左岸地区作战。第114师团进入潥水,向秣陵关进攻,然后进攻将军山一带。第6师团则以主力进攻牛首山和将军山一带,另一部则迂回进攻牛首山后方板桥镇。后两个师团一起并列进攻雨花台,并占领中华门、雨花门。国岐支队则远距离迂回到南京后方,占领浦口切断中国军队的后路。
虽然进攻南京的日军只有4个师团、2个支队,共约10万人,但装备精良,炮弹充足。据笔者统计,南京战役日军投入75毫米-240毫米级各类火炮413门(不包含掷弹筒、迫击炮、步兵炮、速射炮、高射炮)。
南京保卫战要图
二、外围激战
12月6日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日军精锐第16师团主力占领句容后,猛攻汤山、汤水镇一带。其第38联队进攻丁家山一带,企图包围第66军、第2军团第41师。但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迟迟攻不下汤山、汤水镇。在丁家山高地,第41师发动数次反击,以迫击炮击中日军第38联队本部,炸死炸伤日军数十人,联队长也差点被干掉。
防守淳化镇、方山、牛首山、将军山一带的第74军,遭到了日军第9师团一部、第114师团和日军头号王牌师团第6师团第13联队、第45联队的猛攻。面对3、4万日军的围攻,74军官兵奋勇杀敌,在方山的第306团,独力打退了日军第114师团第128旅团的数次进攻,迫使日军改变进攻方向。面对中国军队顽强的反击,日军陷入苦战之中。
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2月8日上午,为了打破僵局,日军第9师团集中师团主力,以淳华镇为突破口,调集30多门大炮轰击第74军阵地。第74军虽然是精锐部队,但毕竟刚从淞沪会战撤下来,整个军只有1万来人。重武器方面,大炮只有4门德制施耐德75毫米山炮,其余的就是40多门82毫米迫击炮。面对优势日军的猛烈攻击,74军官兵以血肉之躯实在难抵钢铁烈焰。战至下午14时30分左右,淳华镇被日军攻破,第74军第51师阵线变得混乱,日军第9师团第36联队趁机攻下管头、高桥门、七瓮桥,直逼光华门。
在南京城内的卫戍军司令官唐生智,得知淳华镇、高桥门、七瓮桥先后丢失,加上汤山一带的中国军队反击失利。他只好命令部队全线撤退,退守第二线阵地,即"复廓"阵地。而防守牛首山、将军山的第74军第58师,一直坚持到了第二天晚上才撤退。在战后第6师团第13联队第1大队本部座谈会上,联队副官有马敏雄少佐说道:"牛首山的战斗,打得异常艰难。山上的敌军,是我们迄今为止遇到的最强对手。"
日军轻型坦克中队参与了对淳化镇的攻击。
三、血战西山
12月10日,日军华中方面军对中国守军下达最后通牒。对此,唐生智置之不理,并命令各部死守阵地,做好与南京城共存亡的准备。
当天早上,日军第16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命令,第30旅团第33联队附野炮第8中队,进攻紫金山并牵制山上守军。佐佐木支队(30旅团)进攻紫金山以北地区并占领下关,企图切断中国守军退路。第19旅团配属野战重炮兵第12联队第1大队、独立野战重炮兵第3大队、战车第1大队,防守中山陵、西山等地发起进攻。
16师团的当面对手是中国军队的最精锐部队--教导总队。其中19旅团进攻中山陵的第9联队,遭到教导总队第3团、6团猛烈反击,日军伤亡惨重。进攻西山的第20联队第1大队,更是死伤颇多。战斗一直持续到11日上午,为了打破僵局,日军第20联队集中全部力量,在4门120毫米榴弹炮和4门150毫米榴弹炮的掩护射击下,猛攻西山高地。
面对日军猛烈的炮火,教导总队第1团官兵在团长秦士铨的激励下奋勇反击。步兵第20联队第1大队第4中队的板根照在《攻击南京》中写道:"尽管天上有战机,地上有战车,都在猛烈地攻击,但是不顾死活的敌人看上去不像要退却的样子。"战斗到12日凌晨,日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拿下了西山。由于西山的丢失,教导总队第1团、3团、6团不得不撤至到遗族学校、卫岗附近。
日军150毫米榴弹炮阵地
四、燃烧的紫金山
紫金山方向,日军在进攻紫金山各个高地时,遭到教导总队第3旅机枪掩体的猛烈扫射。面对顽强的中国军队,日军是寸步难行啊。面对这样惨况,日军第33联队的速射炮中队长中岛纯雄中尉,决定亲自带领一个速射炮小队,靠近前线协助步兵进攻。
战斗僵持到了晚上,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命令第9师团第35联队第3大队,火速增援紫金山上的第33联队。刚到紫金山的第35联队第3大队,同样受到中国军队猛烈反击,大队长菅原梅吉少佐、第9中队野田耕一大尉先后被打死。在随后的两天之中,教导总队第3旅拼死抵抗日军,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就连日军日后战史,也不得不夸赞中国军人的英勇。
"敌军不愧是精锐的教导总队的士兵,其抵抗无比猛烈,从山顶的碉堡和下方的水泥机枪掩体等处不断有迫击炮和机关枪的近距离反击,进行最后的挣扎。"--《步兵第三十三联队史》到了12日下午17时左右,而早已筋疲力尽的日军,已经无法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为了占领紫金山,丧心病狂的日军直接放火烧山,企图烧死山上的中国士兵。关于紫金山战斗最后的一场大火,日军战报和联队史不仅没说,对如何占领最高峰都写的十分含糊,有点故意隐瞒的样子。后笔者在翻阅日军新闻报道时,无意发现当时日军随军记者报道了关于日军放火烧山的信息。其中《东京朝日新闻》1937年12月13日的报道(如下):
"占领了紫金山的我军确认,在山顶及山腰的阵地内还有相当多的败兵,因此于12日下午5时30分钟在紫金山东麓一带放火,试图火攻敌兵。大火借东北风之势,转眼间燃遍了整个山坡,并进一步向西面的山坡蔓延。作为敌军炮兵观测阵地的天文台也被大火包围,其景象十分凄惨。"面对凶猛的大火,中国军人没有后退一步,而是死战到底,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来死守紫金山,捍卫国家的尊严!
日军部队史《第九师团战史》写道:"据守紫金山的敌军虽然是敌人,但的确很勇猛,他们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明知结果肯定是死,但还是顽强抵抗,一直奋勇地阻挡我军的进攻。"
教导总队第3旅官兵依托坚固工事阻击日军。
五、浴血雨花台
在进攻紫金山的同时,日军华中方面军集中第6师团、第114师团主力,配属轻装甲车2个中队、战车1个大队、野战重炮1个联队、独立山炮1个联队约4万余人,向雨花台发起猛烈进攻。
据守雨花台的是国军第88师,88师打满淞沪会战全场,此时人员、装备均不完整,仅靠着20来门82毫米迫击炮和4门75毫米山炮顽强死守。88师打退日军数十次疯狂的进攻,并组织数百人的敢死队,主动出击日军。日军战史《第6师团转战实录-南京篇》写道:"敌军自始至终非常顽强,自袭击开始已经3个小时,虽有时退向远处,可随着军号声起,敌兵又呜哇呜哇令人恐怖地呐喊着冲上来,即使被击中了仍向前冲过来。"
日军第6师团第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写道:"挡住了日本军不要命的一昼夜顽强进攻,敌人也是以"全体战死"为口号拼命奋战,一直打到最后,要么被日本军的枪弹击中,要么被刺刀刺死。战壕内步枪,机枪的弹壳堆积如山,下面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尸体……正是在这场中国军叫嚣"绝对不败"的首都防卫战中,这个战场的中国兵与华北作战时的对手判若两人。勇猛无比,而且他们的狙击技术不可小觑。如蛛网般纵横交错的阵地,每一个据点都在顽强地战斗。"
虽然第88师挡住了日军的数十次进攻,但毕竟兵力悬殊,武器装备也远远不如日军。在4万日军的疯狂进攻下,据守雨花台的第88师6000多名官兵伤亡殆尽。战至12日,第262旅旅长朱赤、264旅旅长高致嵩、第524团团长韩宪元、第527团团长李杰、补充旅第1团团长华品章先后阵亡。死守雨花台的13个步兵营中,战死营长多达11名,除了百余名伤兵外,其余官兵全部战死沙场。
在雨花台牺牲的264旅旅长高致嵩
六、巨炮轰击下的古城
日军攻下雨花台后,兵分两路,其中第6师团进攻水西门、中华门。第114师团进攻中华门城墙、雨花门。当时第74军第51师和88师第523团拼死反击日军,面对日军150毫米榴弹炮猛烈的轰击几下,中国军人不怕牺牲,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重炮、飞机、战车。
与此同时,光华门、中山门也受到了日军第9师团反复进攻。当时日军以24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150毫米重型加农炮,向光华门、中山门发起猛烈炮击。240毫米榴弹炮炮击发出的巨响,另整个南京城颤动,重达200公斤的爆破弹当场把中山门内一间房子夷为平地。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只能依托古老的城墙进行反击,南京卫戍军副司令官刘兴中将,亲自来到光华门指挥战斗。当时66军第156师、教导总队第2团、第87师一部,在光华门一带先后发起数次反击。日军第36联队第1大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队长伊藤善光少佐被击毙。但血肉之躯实在难挡日军的炮击,战斗到12日下午,光华门、中山门一带的城墙直接被日军240毫米重炮炸开了3个大缺口。
日军战报《第9师团作战经过概要》写道:"自12月11日以来,得到150毫米榴弹炮、105毫米加农炮、150毫米加农炮、240毫米榴弹炮等重炮部队的协助,得以在坚固的城墙上炸开了三处突破口。"在日军炸开中山门和光华门城墙的同时,日军第6师团第47联队第3中队敢死队偷袭中华门,并于12日上午12时20分占领城墙一角。其中第114师团第150联队、115联队于下午16时30分左右,在重炮掩护下,用炸药包炸开城门一角,并趁机攻入雨花门内,但遭到第87师523团和第154师拼死抵抗……
日军用于轰击南京城墙的240毫米重炮
七、撤退与崩溃
然而就在此时,南京卫戍军突然下达了撤退命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毫无疑问,唐生智的南京撤退组织存在严重的缺陷。数万将士没有死在战场上,却因为撤退安排不周,被遗弃在南京,成为日军屠杀的对象。但是追根溯源,造成撤退混乱的原因,要先从唐生智当上南京卫戍军司令说起。
前文已述,唐生智在会上表示的很坚决,公开说誓与南京共存亡。但他会后又对蒋介石说:"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退。"这意味着蒋介石如果下令撤退,唐也是不想与南京共存亡的。问题是蒋介石也犯了愁,几乎所有幕僚都反对死守南京,究竟是要维系面子,还是保全部队?蒋介石12月7日乘"美龄号"飞机离开南京,此后蒋人在武汉,遥控南京战局。随着南京外围阵地很快失守,蒋介石之前保卫南京的决心产生了动摇,嫡系部队还是要保全为重。于是蒋12月11日中午就下令南京守军撤退。但蒋介石耍了个手段,没有亲自下令,他让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通过电话转达蒋介石关于撤退的命令,要唐生智尽快渡江向津浦路转移,南京守军相机突围。11日晚,蒋介石亲自向唐生智连发两电,要求其相机撤退。当晚,唐生智决定用两天时间做撤退准备,于14日夜开始撤退。
但第二天一早蒋介石又改变了主意,电令要求在南京再坚守半个月。蒋前后矛盾的命令让唐生智陷入很大的犹豫之中……当天下午5时许,唐生智在铁道路卫戌司令部总部召集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行动。唐先说明战况,问大家认为是否还能守?与会将领无人发言。然后唐生智出示了蒋介石11日发的可以"相机撤退"电报,问大家该如何决定?也没有人表达反对撤退的意见。于是唐生智让大家都在会议记录簿上签字,表示对撤退的决定共同负责。然后参谋长周斓分发参谋处当天凌晨起草、已经油印好了的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人手一份,并决定将撤退时间提前到12日当天晚上11时候开始。
撤退安排的基本原则是:各部队从各自当面阵地方向日军进攻正面突围,然后向浙西、皖南等指定地点集结;教导总队继续坚守紫金山高地,掩护各部突围,应晚7个小时再开始突围;第2军团应尽可能长时间的固守乌龙山要塞,保持长江封锁线,掩护总部和36师北渡到皖东,万不得已时才渡江,向皖东六合集结。第36师维持挹江门、下关地区的秩序,掩护宪兵部队、卫戌总部直属队从下关撤离之后,再尾随总部从下关渡江,向皖东集结。对总部直属队和36师分批次从下关撤退,制定了分批渡江的计划表。
蒋介石的朝令夕改令唐生智非常犹豫,他最终让下属将领一起对撤退负责。
唐生智的这个撤退计划在战术上可行的,日军进攻南京的部队不多,包围圈并不严密,主力从日军正面突围是最佳选择。但问题是,发布撤退命令的会议在下午5时召开,然后要求各部在晚上11时就进行突围,时间上过于仓促。
更严重的是,书面命令下发之后,唐生智又补充下达口头指示说:71军(第87师)、72军(88师)、74军及教导总队,"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这一口头命令大大降低了书面命令的严肃性。
当唐生智下达了撤退命令后,各部慌张撤退。有的将领根本就没回部队,没有安排、组织部队撤离,自己就抢先逃跑了。例如守卫紫金山的教导总队在得到命令后,总队长桂永清竟擅自率领指挥部逃跑(当时仅参谋长邱清泉主动留下),丢下正在与日军激战的部队不管不顾。第72军军长孙元良在12日下午就已经提前撤退了。这些事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南京卫戍军下属各部队,根本就没有把唐生智放在眼里,大难临头各自飞。在一个有缺陷的部署下,各个部队长官不服从命令,有的甚至擅自丢下部队逃跑,这也是南京保卫战撤退过程中混乱的源头。
在挹江门,各路撤退部队受到了宋希濂的第78军(36师)阻拦。因为第78军根据原来的命令,是禁止任何人擅自撤退的。于是他们拼死阻挡撤退的人流。挹江门前,人马愈停愈多,堵塞无隙地,不独车辆不能进退,人与人之间已无法转动。渡江时,人多船少,秩序极为混乱,人人争渡,任意鸣枪,船至中流被岸上未渡部队以枪,击毁沉没者有之,装载过重沉没者亦有之。许多求船不得的官兵,拆取店户门板,自作木筏,或缘木以泅,冒险渡江。其淹没江中者,数以千百计。
逃生的官兵好不容易找到各种交通工具渡江,尚未靠近北岸,又受到来自浦口方面胡宗南第1军的射击。因为胡宗南部原来得到的命令和宋希濂第36师一样,禁止任何人擅自过江。南京的撤退命令没有及时通知到胡宗南,所以他们向过江的船只和人群开枪射击。等到得知了撤退令,但是已经有很多官兵死于自己人的枪下。
南京保卫战时期的挹江门
八、两支成建制突围的部队
10万南京守军,后来按照唐生智命令,从日军进攻正面突围的仅有广东部队66军、83军军部及156师,另外在上级提前撤离、失去联络的情况下,教导总队第3旅主动跟随广东部队突围。尽管广东部队的装备、训练比不上蒋介石嫡系部队,但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形下,官兵互不相弃,乡土情谊成为了关键。
在突围中广东部队以66军军长叶肇统一指挥,下面的师、团长率队冲锋,先后冲垮了日军集成骑兵部队和3个重炮中队。其中159师为突围前锋,代理师长罗策群少将身先士卒,挥动着手枪,边大喊"跟我来,几大就几大,晤好做哀仔呀!"冒着枪炮弹雨率部冲锋,不幸中弹殉国。广东部队在突围时阵亡的高级将领还有66军160师少将参谋长司徒非,83军156师少将参谋长姚中英。
66军突围到汤山一带时,还一度攻入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内,险些改写南京保卫战的历史。当时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王中将已亲自挥刀督战,可惜66军官兵并不知道他们攻入了日军司令部,加上日军第19联队和战车第1大队的火速增援,突围官兵迅速摆脱日军从另一方向转进。
尽管66军等部突围作战异常英勇,但组织仓促、加上日军火力优势,牺牲也非常大,还有许多官兵在突围途中失散。66军和87军从淞沪会战一路打过来,损失颇大,在南京保卫战中突围的估计有8000人左右,当成功突围后收容所得官兵只剩下3000左右。教导总队第3旅在突围后也只收容得官兵500多人。
南京守军成建制突围的部队,还有第74军约5000人在长官带领下向下关突围(因为军部控制了船只接应),74军战斗中打垮了日军第45联队第3大队,日军战死中队长、大队炮小队长各一名,重伤中队长一名。另外守卫乌龙山炮台的第2军团也乘船渡过了长江。但其它部队都挤到下关地区渡江,造成极大的混乱……
在率队突围时牺牲的159师代理师长罗策群
九、南京保卫战的是非功过
南京保卫战从最先公布南京卫戍军编成到南京陷落总共经历了18天,首先前文已经提到南京本来就没有打算坚守,所以评价南京保卫战的失败并不是以南京失守作为标准的,虽然在守城过程中,中国军队表现顽强,上演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战斗,但是日军主力并未受损,(据笔者统计从12月4日~12月14日,日军死伤6632人)而且并没有达到守卫1-2月,迟滞日军进攻的目标,而且在撤退过程中发生的很大的混乱,几万中国军队并没有死于和日军作战的沙场,却被长官抛弃,在混乱中被日军俘虏,屠杀。
而且真正意义的守城战只打了八天就放弃了,当时的大部中国军队并没有崩溃。雨花台虽然失守,但日军仍未攻入城内,12日下午日军一部曾攻破中华门与水西门之间的城墙,但被74军51师消灭。紫金山前沿阵地老虎洞、第二峰已失,但第一峰还在教导总队的手中。乌龙山要塞也基本未遭攻击。守军自行撤退,却因为组织不力而导致数万未能撤离的官兵遭日军屠戮,这是南京保卫战最大的败笔。
油画《南京大屠杀》
失败原因主要是蒋介石当时还在幻想国际干涉,希望九国公约会议调停中日战争,非唐生智个人所能左右。蒋介石特别对德国驻中国大使陶德曼所进行的"调停"抱有很大期望,当陶德曼转达了日本提出的十分苛刻条件,蒋虽然表示不能接受,但是接触还在进行。
蒋介石所采取的错误指导思想,导致了南京保卫战的惨痛损失。抗战爆发时,曾经作为反蒋派的唐生智已经没有自己的军队,只在国民政府内担任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总监、警卫执行部主任等闲职。从唐生智的反蒋经历和当时地位来看,他被任命为以蒋介石嫡系部队为基干编制而成的南京卫戍部队的司令长官,是不合理的。这一任命实际上是使蒋介石自己成为实际负责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而蒋介石前后两个矛盾的电文又说明,实际负责南京保卫战指挥的最高长官还是蒋自己,但又把可预见的南京保卫战失败责任让唐生智来背负。
但是唐生智的指挥责任依旧很多,首先是没有当机立断,布置撤退时间太晚,如果提前一天布置,日军还没攻克中华门,正面突围效果会更好。再次,号令传播不通畅,如果派遣得力传令兵或者及时用电台通知78军(36师)和第1军,至少撤退过程会畅快很多。最后唐生智在部署完成后没有主将殿后的觉悟,自己先上船逃跑,导致后来将领人心涣散,群龙无首。
总之,南京保卫战由于未能杀伤日军主力,较好地保存自己和争取到较为充裕的时间,从而没有实现这一战役既定的目标,因此是一个失败的战役。但南京保卫战失败原因主要是前述蒋介石、唐生智等高级将领的指挥失误,当年守卫南京的广大基层中国官兵,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F. 南京适合定居吗适合吗适合吗
南京是江苏省省辖市,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南京市300余公里。介于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之间。东邻镇江市,西邻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南接安徽宣州市,北连扬州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7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3平方公里。现辖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浦口区、大厂区和江宁县、江浦县、六合县、溧水县、高淳县等10个区5个县。总人口525.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64.9万人。居民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等42个少数民族。境内山峦起伏,河湖纵横,海拔20~25米。长江横卧城北,秦淮蜿蜒城南,钟山盘绕在东,清凉山雄踞于西,有龙蟠虎踞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面的固城湖、石臼湖、秦淮河,北面的滁河,城内的玄武湖等,构成丰富的水系。四周群山环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山、清凉山、狮子山、鸡笼山等聚散于市内,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1106毫米,无霜期237 天。南京市中心的房价远远超过两万了好么 现在连奥体那儿的房子都2万左右更别说市区了。 但是!南京人从来不会排外的 非常好相处 而且南京的人文气质很浓厚 各种博物馆 美术馆 图书馆 江宁织造府太多太多了 我觉得文化教育这一块南京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