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 已知企业某年1-6月份设备维修费与相应的业务量(以机器小时表示)
这里是考量成本性态方程y=a+bx
高低点法: b=(最高业务量成本-最低点业务成本)/(最高业务量-最低业务量)=(13200-6000)/(1800-600)=6
a=最高业务量成本-最高业务量*b=13200-1800*6=2400或
a=最低业务量成本-最低业务量*b=6000-600*6=2400
得出成本性态方程模型: y=2400+6x
2.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成本的分类有哪些
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它们的联系在于:第一,两者对象相同。不论是分析还是分类,都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第二,开展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明确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只有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结果,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特性,才有可能完成成本性态分析的任务。
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二者的性质不同。成本性态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成本按性态分类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二者的最终结果不同。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成本按性态分类的结果是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3. 简述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异同。
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终结果不同。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以企业的成本为对象,在一定的条件下,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基础。
4. 已知某灯饰制造公司2011年1-6月份修理费(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人工小时)的历史数据如下
已知某公司2011年1-6月份来修理费自(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人工小时)的历史数据如下:
直接人工小时(千小时)修理费(千元)
13840
24660
32440
41428
53036
64446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预测在直接人工为40千小时时,维修费总额是多少?
答:(1)高点坐标(46,60),低点坐标(14,28)
b=(60-28)/(46-14)=1(千元/千小时)
a=28-1×14=14(千元)
成本性态模型为y=14+x
(2)维修费总额=14+40=54千元
5. 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分析涉及哪些方法
高低点法,
是根据历史成本资料中产量最高及产量最低期成本以及相应的产量,推算单位产品的增量成本,以此作为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根据总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来确定固定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根据若干期历史成本资料,绘制各期成本点散布图,按目测所得成本变动趋势画出成本直线,在图上确定直线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后据以计算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回归直线法
回归直线法,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成本资料,用数学上的最小平方法的原理,计算能代表平均成本水平的直线截距和斜率,以其作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工业工程法
工业工程法,在这里是指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逐项研究决定成本高低的每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估计方法。
契约检查法
契约检查法,是根据企业签订的契约和合同、既定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以及支付费用的规定等估算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
账户分析法
账户分析法,是根据各个账户(包括明细账户)的本期发生额,通过直接判断或比例分配,对成本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
上述各种成本估计的方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不能指望使用一种方法解决全部成本估计问题,往往需要互相补充和印证。
工业工程法可能是最完备的方法,即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成本性态,但它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在进入细节之后要使用其他技术方法作为工具。
账户分析法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分析方法,在判定某项成本的性态时还要借助契约检查法、工业工程法或历史成本分析法。
契约检查法只能用于明确规定了计费方法的项目,而许多项目并不是这样的。
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直线法,都属于历史成本分析的方法,它们仅限于有历史成本资料数据的情况,而新产品并不具有足够的历史数据。
总之、应当把这些方法看成一个总体,根据不同对象选择适用的方法,并尽可能用其他方法进行印证。如果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距,则需要判断哪种方法更适合该对象。成本分解,实际上是一个对成本性态进行“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汁算过程。
6. 急求管理会计试卷的答案
计算题:1、变动成本=(3000-2200)/(2000-1200)=800/800=1
固定成本=3000-2000*1=1000
成本模型:Y=bX+1000(其中b=1)
2、7月份维修工时2300小时,维修费=2300*1+1000=3300 元
3、单位产品边际贡献=160-120=40(元/台)
边际贡献总额=10000*40=400000(元)
边际贡献率=40/160*100%=25%
变动成本率=1-25%=75%
营业利润=10000*(160-120)-180000=400000-180000=2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