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功放后级并管电路的问题
你具备挑选功率管的现实条件吗?
功放机末级功率管都是从众多的三专极管中选配出来的,要求两属只管子(双声道需4只)的性能参数相同,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失真!这在业余条件下很难完成的!除非你能接触到生产厂家或供货商。
最简单的方法还是降低电压、或是适当减小放大增益,保护末级功率管。
如果电源是环形变压器就更简单了,只要在变压器适当的位置上抽个头即可降低电压。
Ⅱ 功放机可以加装并联功放管吗
可以,这个图里没有基极电阻,就直接把几个管子的基极并联在一起,发射极也直接并版联,而集电极就要和图权中的单个管子一样,每个管子接上一个0.22Ω的电阻再接到电源。再相应地修改布线就行了。
不建议提高供电电压,如果真的想靠提高供电电压来提高输出功率,可以考虑把LM1875和大功率对管的供电分开,给1875加较低电压,给1943和5200加上较高电压。
1943和5200的耐压为230V,双45V供电不会损坏;但1875的耐压只有30V,要小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5200和1943必须配对,否则中点电压会很高。我曾经用完全没有配对的管子做功放,中点电压最高达到了28V,我果断把那个电路拆了。
Ⅲ 在功放电路中推动对管基级之间加一104电容作用是什么
是怎么加的?如果是串在基极和全级电路,那是耦合电容,如果是基极与地之间,就是滤波电容,滤除高频信号!
Ⅳ 如何做个大功率功放 集成电路加对管的 求电路简单高质量!
Ⅳ 这个2sc5200功放电路的功放管可以并联吗
可以,这个图里没有基极电阻,就直接把几个管子的基极并联在一起,发射极也直接并联版,而集电极权就要和图中的单个管子一样,每个管子接上一个0.22Ω的电阻再接到电源。再相应地修改布线就行了。
不建议提高供电电压,如果真的想靠提高供电电压来提高输出功率,可以考虑把LM1875和大功率对管的供电分开,给1875加较低电压,给1943和5200加上较高电压。
1943和5200的耐压为230V,双45V供电不会损坏;但1875的耐压只有30V,要小心。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5200和1943必须配对,否则中点电压会很高。我曾经用完全没有配对的管子做功放,中点电压最高达到了28V,我果断把那个电路拆了。
Ⅵ 5200/1943八大管功放电路图
电路如下图,先介绍一下吧
该机属纯后级功率放大器,图一是单个声道的前置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的卡侬插座和6.5大插座均采用平衡式输入方式,能与调音台进行标准的平衡配接。由三芯线输入的热冷端信号分别送到运算放大器NE5532的正反相输入端,放大后信号经音量电位器控制后送到OCL功率放大电路。该机把OCL的差分输入和电压放大部分与后面的推动输出分开,与前置电路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这是该功放的特点之一。这样设置能有效的减小后边大电流电路分布干扰和功率元器件温度升高的影响。
输入级采用双差分电路,正负电源稳压成15V后为差分电路提供恒流源,同时也为运算放大器提供双电源。电压放大采用复合管放大方式是又一特点,高倍率的电压放大为后级提供足够的驱动电压。左右声道这部分电路设置在同一块电路板上,用插接线与后级电路连接。两个声道各成一块电路板安装在各自的大散热片上。连接线把前置的正反相驱动电压送到功率板,又把功率板上的正负电源、接地线、末端反馈信号送到前置板。电流放大采用两级放大是它的第三个特点,先是一对中功率管,接着又是一对大功率管。推动级采用大功率的2SC5200、2SA1943可见其输出功率非同一般。功率输出使用六对2SC5200、2SA1943,供电电压是正负90V,最大输出功率应接近千瓦。
Ⅶ 功放电路为什么要用对管
用对管就是因为要“推挽”放大。就是信号的正半周用一个管放大,而负负半周用另一支管子放大。
如果你不大明白什么是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则需要系统理论的学习。
但这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Ⅷ 求a1941 c5198对管的简单的功放电路图 越简单越好
提供一个,因为A1941、C5198功率较大,前面必须要有几级推动,所以要很简单也难,只能相对简单些,如图这是一个声道的,要立体声必须还要重复做一个。
(下面的三极管打字错误,应该为2SA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