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器电路 > 电路子控制版

电路子控制版

发布时间:2021-02-23 21:49:51

⑴ 主板上的什么是控制电路板上电流流动的小开关,可用于设置CPU的频率、电压等参数

超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刃具,通过极大地提高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来提高材料切除率、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加工技术。 超高速加工的切削速度范围因不同的工件材料、不同的切削方式而异。目前,一般认为,超高速切削各种材料的切速范围为:铝合金已超过1600m/min,铸铁为1500m/min,超耐热镍合金达300m/min,钛合金达150-1000m/min,纤维增强塑料为2000-9000m/min。各种切削工艺的切速范围为:车削700-7000m/min,铣削300-6000m/min,钻削200-1100m/min,磨削250m/s以上等等。 超高速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高速切削与磨削机理研究,超高速主轴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进给单元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用刀具与磨具制造技术,超高速加工在线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等。 超精密加工当前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高于0.1μ m,表面粗糙度Ra小于0.025μ m,以及所用机床定位精度的分辨率和重复性高于0.01μ m的加工技术,亦称之为亚微米级加工技术,且正在向纳米级加工技术发展。 超精密加工技术主要包括:超精密加工的机理研究,超精密加工的设备制造技术研究,超精密加工工具及刃磨技术研究,超精密测量技术和误差补偿技术研究,超精密加工工作环境条件研究。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1.超高速加工 工业发达国家对超高速加工的研究起步早,水平高。在此项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等。 在超高速加工技术中,超硬材料工具是实现超高速加工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超高速切削磨削技术是现代超高速加工的工艺方法,而高速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则是实现超高速加工的关键设备。目前,刀具材料已从碳素钢和合金工具钢,经高速钢、硬质合金钢、陶瓷材料,发展到人造金刚石及聚晶金刚石(PCD)、立方氮化硼及聚晶立方氮化硼(CBN)。切削速度亦随着刀具材料创新而从以前的12m/min提高到1200m/min以上。砂轮材料过去主要是采用刚玉系、碳化硅系等,美国G.E公司50年代首先在金刚石人工合成方面取得成功,60年代又首先研制成功CBN。90年代陶瓷或树脂结合剂CBN砂轮、金刚石砂轮线速度可达125m/s,有的可达150m/s,而单层电镀CBN砂轮可达250m/s。因此有人认为,随着新刀具(磨具)材料的不断发展,每隔十年切削速度要提高一倍,亚音速乃至超声速加工的出现不会太遥远了。 在超高速切削技术方面,1976年美国的Vought公司研制了一台超高速铣床,最高转速达到了20000rpm。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联邦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生产工程与机床研究所(PTW)从1978年开始系统地进行超高速切削机理研究,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进行高速切削试验,联邦德国组织了几十家企业并提供了2000多万马克支持该项研究工作,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商品化的超高速切削机床不断出现,超高速机床从单一的超高速铣床发展成为超高速车铣床、钻铣床乃至各种高速加工中心等。瑞士、英国、日本也相继推出自己的超高速机床。日本日立精机的HG400III型加工中心主轴最高转速达36000-40000r/min,工作台快速移动速度为36~40m/min。采用直线电机的美国Ingersoll公司的HVM800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移动速度为60m/min。 在高速和超高速磨削技术方面,人们开发了高速、超高速磨削、深切缓进给磨削、深切快进给磨削(即HEDG)、多片砂轮和多砂轮架磨削等许多高速高效率磨削,这些高速高效率磨削技术在近20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及应用。德国Guehring Automation公司1983年制造出了当时世界第一台最具威力的60kw强力CBN砂轮磨床,Vs达到140-160m/s。德国阿享工业大学、Bremen大学在高效深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高水平成果,并积极在铝合金、钛合金、因康镍合金等难加工材料方面进行高效深磨的研究。德国Bosch公司应用CBN砂轮高速磨削加工齿轮齿形,采用电镀CBN砂轮超高速磨削代替原须经滚齿及剃齿加工的工艺,加工16MnCr5材料的齿轮齿形,Vs=155m/s,其Q达到811mm3/mm.s,德国Kapp公司应用高速深磨加工泵类零件深槽,工件材料为100Cr6轴承钢,采用电镀CBN砂轮,Vs达到300m

⑵ 转换开关和继电器,组成1电路图,一远程控制,一就地控制。

用继电器控制电路,无非是由外部的接点,或电源,给继电器线圈通电,或断电,使其接点动作,再用它的接点,控制其它电路的通与断。

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电路子控制版扩展阅读:

各品牌的变频器接线端子不一样,但原理都差不多。

接DI(开关量输入)驱动端子用于控制变频器启停/正反转;

接AI(模拟量输入)端子用于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或者做成PID闭环控制自动调节频率)

其他的DO(开关量输出)用于传输运行、故障等信号,AO(模拟量输出)用于传递电流、转速、转矩等实时数据。

某铅冶炼车间通风风机采用Y5-47锅炉引风机,Y280M-4-90KW三相异步鼠笼式电动机,ABB的ACS800-01-0100-3变频器,整个车间采用英国欧陆公司的NETWORK6000 dcs集散控制系统。

风机电机控制方式为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手动方式时,可以在设备现场控制箱上启、停风机,使用电位器调节风机转速,自动方式时,在控制室DCS控制系统计算机上启、停风机,调节风机转速。

⑶ 自动往返控制电路的接线图

电动机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作连续可逆的正反方向运转的自动控制电路。图中用时间继电器KT1、KT2作时间控制元件,中间继电器KA1、KA2起中间控制作用。合上电源开关Q和旋转开关S,这时时间继电器KT1得电,中间继电器KA1得电吸合。接触器KM1得电并吸合,电动机作正向限时运转。

待延时时间到,时间继电器KT1常闭延时断开触点断开,使中间继电器KA1断电,其触点KA1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断电,主触点KM1断开,电动机瞬时停止正转。

在时间继电器KT1常闭延时断开触点断开的同时,其常开延时闭合触点KT1闭合,反转中间继电器KA2暂时得电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自锁,并使时间继电器KT2得电,反转接触器KM2得电并吸合,电动机作反向限时运转。

待延时时间到,时间继电器KT2的常闭延时断开触点断开,使中间继电器KA2断电,接触器KM2断电,电动机瞬时停止反转。由于中间继电器KA2的断电,其常闭触点复位,时间继电器KT1得电,中间继电器KA1吸合,KM1得电吸合,电动机又处于正向限时运转状态。

这样周而复始重复前面工作过程,使电动机在规定时间内作连续可逆运转。若需使电动机停止,可扳开旋转开关S,待KT2延时时间到,电动机停转。

(3)电路子控制版扩展阅读

保护

1、电机保护

(1)电机保护就是给电机全面的保护,即在电机出现过载、缺相、堵转、短路、过压、欠压、漏电、三相不平衡、过热、轴承磨损、定转子偏心、轴向窜动径向跳动时,予以报警或保护。

(2)为电动机提供保护的装置是电机保护器,包括热继电器、电子式保护器和智能型保护器,大型和重要电机一般采用智能性保护装置。

2、差动保护

(1)电动机差动保护具备差动速断保护及带或不带二次谐波制动的复式比率差动保护,最大可用于三侧差流输入的场合(三圈变),具有对一次设备电压电流模拟量和开关量的完整强大的采集功能。

(2)配备标准RS485和工业CAN通讯口,并通过合理配置实现三圈主变差动保护、两圈主变差动保护、两圈配变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电动机差动保护及非电量保护等保护和测控功能;

3、过载保护

(1)微型电动机的线圈通常是由很细的铜丝绕成,耐电流的能力较差。当电机负载较大或电机卡住时,流过线圈的电流会快速增加,同时电机温度急剧升高,铜丝绕阻极易被烧毁。如

(2)果能够在电动机线圈中串接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则会在电机过载时提供及时的保护功能,避免电机被烧毁。通常的保护电路如下图。热敏电阻通常被至于线圈的附近,这样热敏电阻更易于感受温度,使保护更加迅速有效。

(3)用于初级保护的热敏电阻通常选用耐压等级较高的KT250型热敏电阻,用于次级保护的热敏电阻通常选用耐压等级较低的KT60-B、KT30-B、KT16-B及片状电机。

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

电动机的具体火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载

会造成绕组电流增加,绕组和铁心温度上升,严重时会引发火灾。

2、断相运行

电动机虽然还能运转,但绕组电流会增大以致烧毁电动机而引发火灾。

3、接触不良

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或者产生电弧,严重时可引燃电动机内可燃物进而引发火灾。

4、绝缘损坏

形成相间和匝间短路,因而引发火灾。

5、机械摩擦

轴承损坏时可造成定子、转子摩擦或电动机轴被卡,产生高温或绕组短路而引发火灾。

6、选型不当

7、铁心消耗过大

会使涡流损耗过大造成铁心发热和绕组过载,严重时引发火灾。

8、接地不良

当电动机绕组对发生短路时,如果接地不良,会导致电动机外壳带电,一方面可引起人身触电事故,另一方面致使机壳发热,严重时引燃周围可燃物而引发火灾。

⑷ 控制电路和主电路的区别

那肯定要根据原理图来接啊,把三相电分别通过电源开关,熔断器(如果有的话)接在接触器上如果有热继电器还要在接触器出线端分别接好,最后引到接线段子或直接到电动机等负载上~

⑸ 电机自动往返线路图(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电动机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作连续可逆的正反方向运转的自动控制电路。图中用时间继电器KT1、KT2作时间控制元件,中间继电器KA1、KA2起中间控制作用。合上电源开关Q和旋转开关S,这时时间继电器KT1得电,中间继电器KA1得电吸合。接触器KM1得电并吸合,电动机作正向限时运转。

待延时时间到,时间继电器KT1常闭延时断开触点断开,使中间继电器KA1断电,其触点KA1断开,接触器KM1线圈断电,主触点KM1断开,电动机瞬时停止正转。

在时间继电器KT1常闭延时断开触点断开的同时,其常开延时闭合触点KT1闭合,反转中间继电器KA2暂时得电吸合,其常开触点闭合自锁,并使时间继电器KT2得电,反转接触器KM2得电并吸合,电动机作反向限时运转。

待延时时间到,时间继电器KT2的常闭延时断开触点断开,使中间继电器KA2断电,接触器KM2断电,电动机瞬时停止反转。由于中间继电器KA2的断电,其常闭触点复位,时间继电器KT1得电,中间继电器KA1吸合,KM1得电吸合,电动机又处于正向限时运转状态。

这样周而复始重复前面工作过程,使电动机在规定时间内作连续可逆运转。若需使电动机停止,可扳开旋转开关S,待KT2延时时间到,电动机停转。

(5)电路子控制版扩展阅读

保护

1、电机保护

(1)电机保护就是给电机全面的保护,即在电机出现过载、缺相、堵转、短路、过压、欠压、漏电、三相不平衡、过热、轴承磨损、定转子偏心、轴向窜动径向跳动时,予以报警或保护。

(2)为电动机提供保护的装置是电机保护器,包括热继电器、电子式保护器和智能型保护器,大型和重要电机一般采用智能性保护装置。

2、差动保护

(1)电动机差动保护具备差动速断保护及带或不带二次谐波制动的复式比率差动保护,最大可用于三侧差流输入的场合(三圈变),具有对一次设备电压电流模拟量和开关量的完整强大的采集功能。

(2)配备标准RS485和工业CAN通讯口,并通过合理配置实现三圈主变差动保护、两圈主变差动保护、两圈配变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电动机差动保护及非电量保护等保护和测控功能;

3、过载保护

(1)微型电动机的线圈通常是由很细的铜丝绕成,耐电流的能力较差。当电机负载较大或电机卡住时,流过线圈的电流会快速增加,同时电机温度急剧升高,铜丝绕阻极易被烧毁。如

(2)果能够在电动机线圈中串接高分子PTC热敏电阻,则会在电机过载时提供及时的保护功能,避免电机被烧毁。通常的保护电路如下图。热敏电阻通常被至于线圈的附近,这样热敏电阻更易于感受温度,使保护更加迅速有效。

(3)用于初级保护的热敏电阻通常选用耐压等级较高的KT250型热敏电阻,用于次级保护的热敏电阻通常选用耐压等级较低的KT60-B、KT30-B、KT16-B及片状电机。

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

电动机的具体火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载

会造成绕组电流增加,绕组和铁心温度上升,严重时会引发火灾。

2、断相运行

电动机虽然还能运转,但绕组电流会增大以致烧毁电动机而引发火灾。

3、接触不良

会造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发热或者产生电弧,严重时可引燃电动机内可燃物进而引发火灾。

4、绝缘损坏

形成相间和匝间短路,因而引发火灾。

5、机械摩擦

轴承损坏时可造成定子、转子摩擦或电动机轴被卡,产生高温或绕组短路而引发火灾。

6、选型不当

7、铁心消耗过大

会使涡流损耗过大造成铁心发热和绕组过载,严重时引发火灾。

8、接地不良

当电动机绕组对发生短路时,如果接地不良,会导致电动机外壳带电,一方面可引起人身触电事故,另一方面致使机壳发热,严重时引燃周围可燃物而引发火灾。

⑹ 电路控制线路图原理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⑺ 我有一个电源供应器,它是交流220变直流24.15v.5v的,但是我把他接到一个电路板上(这个电路版是控制马...

是不供电了还是电路板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接到电路板上电源就损坏了,可以考虑电源跟线路板的需求是不是不匹配的,从功率或电流上应该分析出来的。

⑻ 控制电路设计

你需要的是一个双稳态电路 踩一下电路输出一种状态 再踩一下输出另一种状态。 搜索内一下 双稳态容电路 或双稳态触发器 电路图很多

另一种很简单的办法:把脚踏内的开关换成自锁式的,因为不知道你具体要求可以考虑一下,这样是最简单可靠的。

⑼ 三地开关控制电路图怎么画

电路图中,K1和K3就是普通的双控开关,中间的开关比较特殊,称为“中途开关”(或叫“中途掣开关”、“双路换向开关”)。在别墅、错层等大面积房型,或一些公共场所中,可能会有一个电器(常见为照明电器)需要在三个甚至更多位置进行通断控制。

中途开关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设计的。三个位置控制一个电器,需要两只双控开关加一只中途开关;四个位置控制一个电器,需要两只双控开关加两只中途开关;五个位置控制一个电器,需要两只双控开关加三只中途开关,以此类推。

(9)电路子控制版扩展阅读:

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装配图和印板图等 。

1、原理图

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实际工作时的原理,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工具。

2、方框图

简称框图,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

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详细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3、装配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些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就能够完成电路的装配。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初学者使用的。

装配图根据装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样,大多数作为电子产品的场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印刷线路板,所以印板图是装配图的主要形式。 在初学电子知识时,为了能早一点接触电子技术,我们选用了螺孔板作为基本的安装模板,因此安装图也就变成另一种模式。

4、印板图

印板图的全名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装配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装配实际电路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⑽ 如何看懂继电器控制的电路图

【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梯形图】
PLC使用与继电器电路图极为相似的梯形图语言。如果用PLC改造继电器控制系统,根据继电器电路图来设计梯形图是一条捷径。这是因为原有的继电器控制系统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考验,已经被证明能完成系统要求的控制功能,而继电器电路图又与梯形图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将继电器电路图“翻译”成梯形图,即用PLC的外部硬件接线图和梯形图有很多想似之处,继电器系统的功能。这种设计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动控制面板,保持了系统原有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员不用改变长期形成的操作习惯。
1、基本方法
继电器电路图是一个纯粹的硬件电路图。将它改为PLC控制时,需要用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来等效继电器电路图。可以将PLC想象成是一个控制箱,其外部接线图描述了这个控制箱的外部接线,梯形图是这个控制箱的内部“线路图”,梯形图中的输入位和输出位是这个控制箱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接口继电器”,这样就可以用分析继电器电路图的方法来分析PLC控制系统。在分析梯形图时可以将输入位的触点想象成对应的外部输入器件的触点,将输出位的线圈想象成对应的外部负载的线圈。外部负载的线圈除了受梯形图的控制外,还右能受外部触点的控制。
将继电器电路图转换成为功能相同的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的步骤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情况,根据继电器电路图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确定PLC的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交流接触器和电磁阀等执行机构如果用PLC的输出位来控制,它们的线圈在PLC的输出端。按钮、操作开关和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提供PLC的数字量输入信号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功能用PLC内部的存储器位和定时器来完成,它们与PLC的输入位、输出位无关。
3)选择PLC的型号,根据系统所需要的功能和规模选择CPU模块,电源模块和数字量输入和输出模块,对硬件进行组态,确定输入、输出模块在机架中的安装位置和它们的起始地址。
4)确定PLC各数字量输入信号与输出负载对应的输入位和输出位的地址,画出PLC的外部接线图。各输入和输出在梯形图中的地址取决于它们的模块的起始地址和模块中的接线端子号。
5)确定与继电器电路图中的中间、时间继电器对应的梯形图中的存储器和定时器、计数器的地址。
6)根据上述的对应关系画出梯形图。
2、注意事项)根据继电器电路图设计PLC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应遵守梯形图语言中的语法规定。由于工作原理不同,梯形图不能照搬继电器电路中的某些处理方法。例如在继电器电路中,触点可以放在线圈的两侧,但是在梯形图中,线圈必须放在电路的最右边。
2)适当的分离继电器电路图中的某些电路。设计继电器电路图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图中使用的触点的个数,因为这意味着成本的节约,但是这往往会使某些线圈的控制电路交织在一起。在设计梯形图时首要的问题是设计的思路要清楚,设计出的梯形图容易阅读和理解,并不是告别在意是否多用几个触点,因为这不会增加硬作的成本,只是在输入程序时需要多花一点时间。
3)尽量减少PLC的输入和输出点。
PLC的价格与I/O点数有关,因此输入、输出信号的点数是降低硬件费用的主要措施。
在PLC的外部输入电路中,各输入端可以接常开点或是常闭点,也可以接触点组成的串并联电路。PLC不能识别外部电路的结构和触点类型,只能识别外部电路的通断。
4)时间继电器的处理
时间继电器除了有延时动作的触点外,还有在线圈通电瞬间接通的瞬动触点。在梯形图中,可以在定时器的线圈两端并联储器位的线圈,它的触点相当于定时器的瞬动触点。
5)设置中间单元
在梯形图中,若多个线圈都受某一触点串并联电路的控制。为了简化电路,在梯形图中可以设置中间单元,即用该电路来控制某存储位,在各线圈的控制电路中使用其常开触点。这种中间元件类似于继电器电路中的中间继电器。
6)设立外部互锁电路
控制异步电动机正以转的交流接触器如果同时动作,将会造成三相电源短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事故,应在PLC外部设置硬件互锁电路。
7)外部负载的额定电压
PLC双向晶闸管输出模

阅读全文

与电路子控制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京东维修服务多久自动取消 浏览:705
全自动模板机维修视频 浏览:545
纸艺电路 浏览:969
电路布局中 浏览:868
疫情买家居 浏览:654
电路从A到B 浏览:308
机械革命上海售后维修 浏览:732
示波器怎么连接电路 浏览:65
家电清洗大概要多少钱 浏览:967
换下来的旧房子如何翻新 浏览:220
别墅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浏览:833
长安cs55维修多少钱 浏览:779
上门维修家电要具备什么资格证书 浏览:635
墙里电路 浏览:238
北京华誉家具 浏览:14
东莞图迈家具官网 浏览:826
锦州修家电上门维修 浏览:958
顾家家居年销售额 浏览:23
千万间家具 浏览:385
索爱热水器售后维修 浏览: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