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C电路中拉普拉斯变换的推导
其实很简单。根据拉氏变换倒数定理,dq/dt=sq(s)-q(0)[其中q(s)是q(t)作拉式变换后得的,s是一个转版换因数,你不妨把它当权常量],Vin=R*dq/dt+q/C作拉式变换后就变成9-4式,其中Vin和q都要作拉式变换,q的一阶导用导数定理变换。常微分方程的求解一般可以用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反演解决,具体的关于拉式变换的推导及运用你最好查一下相关资料。
Ⅱ rc电路有什么用途
★RC电路就是由电阻和电容构成的电路,其常见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一些:
●音频滤专波,构属成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
●构成文氏电桥,用于测量仪器或作低频振荡器
●不用变压器的高压交流变低压直流
●构成双T电路,用于构成带通滤波器或选频放大器
●在交流放大器中担任信号负载并起隔直作用
等等....
Ⅲ 什么是RC电路,原理是什么
rc串联电路在阶跃电压的作用下,从开始发生变化到稳态的过程叫暂态过程.
实验原理就是电容的充放电,利用暂态过程可以将矩形波变为锯齿波或尖峰波……
Ⅳ RL电路和RC电路都是指什么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电阻电容并联电路。
Ⅳ RC串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RC 串并联电路
RC 串并联电路存在两个转折频率f01 和 f02: f01=1/2πR2C1, f02=1/2πC1*[R1*R2/(R1+R2)] 当信号频率低于 f01 时,C1 相当于开路,该电路总阻抗为 R1+R2。
当信号频率高于 f02 时,C1 相当于短路,此时电路总阻抗为 R1。
当信号频率高于 f01 低于 f02 时,该电路总阻抗在 R1+R2 到R1之间变化。
RC电路,全称电阻-电容电路(英语:Resistor-Capacitance circuit),一次RC电路由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容器组成。按电阻电容排布,可分为RC串联电路和RC并联电路;单纯RC并联不能谐振,因为电阻不储能,LC并联可以谐振。
RC电路广泛应用于模拟电路、脉冲数字电路中,RC并联电路如果串联在电路中有衰减低频信号的作用,如果并联在电路中有衰减高频信号的作用,也就是滤波的作用。
最基本的被动线性元件为电阻器(R)、电容器(C)和电感元件(L)。这些元件可以被用来组成4种不同的电路:RC电路、RL电路、LC电路和RLC电路,这些名称都缘于各自所使用元件的英语缩写。
它们体现了一些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来说很重要的性质。它们都可以被用作被动滤波器。本条目主要讲述RL电路串联、并联状态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电容器(以及RC电路)而非电感来构成滤波电路。这是因为电容更容易制造,且元件的尺寸普遍更小。
Ⅵ 拉氏变换RC电路传递函数
就是拉普拉斯变换公式,如函数f(t)经拉氏变换后就是F(S),同理这里的u(t)只是一个变量,或者看成关于t的函数,拉氏变换后就是U(S)。
Ⅶ RC电路该如何设计
积分还是微分电路
Ⅷ 上拉电阻 下拉电阻原理图
需要用到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情况还蛮多的, 画图比较麻烦。
上拉电阻:就是从电源高回电平引出的电阻接答到输出
1,如果电平用OC(集电极开路,TTL)或OD(漏极开路,COMS)输出,那么不用上拉电阻是不能工作的, 这个很容易理解,管子没有电源就不能输出高电平了。
2,如果输出电流比较大,输出的电平就会降低(电路中已经有了一个上拉电阻,但是电阻太大,压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电阻提供电流分量, 把电平“拉高”。(就是并一个电阻在IC内部的上拉电阻上, 让它的压降小一点)。当然管子按需要该工作在线性范围的上拉电阻不能太小。当然也会用这个方式来实现门电路电平的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太大会引起输出电平的延迟。(RC延时)
一般CMOS门电路输出不能给它悬空,都是接上拉电阻设定成高电平。
下拉电阻:和上拉电阻的原理差不多, 只是拉到GND去而已。 那样电平就会被拉低。 下拉电阻一般用于设定低电平或者是阻抗匹配(抗回波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