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电三极管共基极放大电路
如图:所示5.5.6b是共基极放大电路的交流信号走向图,交流信号是通过地内做回路的传输。该电路不容描述直流供电,所以可能会觉得基极电压接地了三极管不会导通。
我们看所示5.5.6a是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原理图,在偏置电阻Rb1、Rb2的设置上,该三极管是工作在甲类放大电路模式上的,所以该三极管不但基极电位比发射极高,而且还有一定的电流通过,从而保证信号放大的正常。信号回路标注如下图:
② 为什么不采取共基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也可以放大电压啊
因为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如果不配其它阻抗转换接口电路的话实际放大倍数要大打折扣,因此一般不再运放IC的中间级使用。
③ 共基放大电路的用途
电容对高频信号有短路效应,会使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得很厉害,当增益小于1时就没有放大作用了,这个频率就是截止频率,宽频带就是指截止频率很高。
④ 共基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阻怎么计算
共基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阻很小,从微变等效电路来看,它的输入电阻就等回于Re与从答发射极向里看进去的发射结电阻rbe是共射极电路从基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rbe'并联。
rbe是共射极电路从基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显然共基极电路从发射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为共射极电路的(1+β),即rbe'=rbe/(1+β)。
一般情况下,Re>>rbe',故共基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阻:r'≈rbe'=rbe/(1+β)。
(4)共基放大电路扩展阅读:
1、共基放大电路频带宽可以从其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公式Aus≈R'L/rs来解释,电压放大倍数与β基本无关,故即使高频时β变低了,对电压放大倍数影响也不大,所以频带就宽了。
2、频带跟输入电阻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例如,射随器输入电阻很大,但是其频带也是比较宽的。
3、信号源电流İs=Ės/(rs+ri),输入电阻rs越大,信号源电流İs越小,自然对信号源衰减就越小。
4、负载电流İo=Ėo/(ro+RL),输出电阻ro越小,负载电流İo就越大,自然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就越强。
⑤ 共基极放大电路
三极管内电流来的关系式源:发射极电流=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1+β)基极电流。
共基极电路,是基极作为输入、输出的公共点(交流信号接地点),输入的是发射极电流,输出的是集电极电流。即输出电流小于输入电流,没有电流放大作用。输入信号是加在正偏的发射结上,电流大,故输入阻抗很低;输出信号是反偏的集电结,阻抗很高。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共集电极电路,输入信号是加在基极-集电极之间。由于集电结是加的反偏电压,阻抗很高;也可理解是100%、很深的串联电压负反馈,使得输入阻抗极高。输出电流是发射极电流,故输出阻抗是低阻抗。
⑥ 为什么共基放大电路适用于高频放大电路
这是来电路的特性决定的。共基源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小,输出阻抗高,稳定性好,可以在很高的频率上工作,低、中频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α(α=β/1+β)值通常在0.95以上,高的可达0.99以上,α值小于0.90的晶体管,这种电路的放大特性不十分好,但稳定性较好。而在这种电路中,高频晶体管的α值只要大于0.90就适合应用。综上所述共基极放大电路多用在高频放大电路。
⑦ 给出一电路图,怎样区分共集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
主要是看输入和输出端
如果输入和输出端地线都接在发射极,那就是共射极放大电路
如果输入和输出端地线都接在基极,那就是共基极放大电路
如果输入和输出端地线都接在集电极,那就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⑧ 共基放大电路只实现电压放大电流不放大什么意思
可以抄这么理解 不考袭虑直流偏置下 p = Ucb(Uo)/Ueb(Ui) 都相对于B极为正 因此为同相 电流Ii(Ie)=Io(Ic) 因此不放大电流 这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相反 Ui(Ub)= Ube + Uo(Ue) Ui = 0.7V + Uo 故称射极跟随器---电压不放大 电流 Ie = (1+p)Ib 因此放大电流 而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p = -Uce(Uo)/Ube(Ui) 电压放大 Ie = pIb 电流也放大 我开始也不怎么明白 多看书 慢慢总结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