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咪头与单片机的原理图与咪头的详细解释
咪头的工作原理 http://wenku..com/link?url=_Tz2yDlSgejsLVH82jjJGvGAU_
2. 咪头的结构和原理是什么
常见的咪头是种驻极体话筒
将电介质放在电场中就会被极化。许多电介质的极化是与外电场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驻极体
。也有一些电介质,受强外电场作用后其极化现象不随外电场去除而完全消失,出现极化电荷“永久”存在于电介质表面和体内的现象。这种在强外电场等因素作用下,极化并能“永久”保持极化状态的电介质,称为驻极体
声电转换的关键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它是一片极薄的塑料膜片,在其中一面蒸发上一层纯金薄膜。然后再经过高压电场驻极后,两面分别驻有异性电荷。膜片的蒸金面向外,与金属外壳相连通。膜片的另一面与金属极板之间用薄的绝缘衬圈隔离开。这样,蒸金膜与金属极板之间就形成一个电容。当驻
驻极体话筒结构图
极体膜片遇到声波振动时,引起电容两端的电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随声波变化而变化的交变电压。驻极体膜片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量比较小,一般为几十pF。因而它的输出阻抗值很高(Xc=1/2~tfc),约几十兆欧以上。这样高的阻抗是不能直接与音频放大器相匹配的。所以在话筒内接入一只结型场效应晶体三极管来进行阻抗变换。场效应管的特点是输入阻抗极高、噪声系数低。普通场效应管有源极(S)、栅极(G)和漏极(D)三个极。这里使用的是在内部源极和栅极间再复合一只二极管的专用场效应管。接二极管的目的是在场效应管受强信号冲击时起保护作用。场效应管的栅极接金属极板。这样,驻极体话筒的输出线便有三根。即源极S,一般用蓝色塑线,漏极D,一般用红色塑料线和连接金属外壳的编织屏蔽线。
3. 利用咪头和喇叭设计一个有线电话电路图
利用咪头和喇叭设计一个有线电话电路图
: 理应来说,做为仪表,应该用仪用运放,因为它的线性度比较好,但是,传统仪表对这样的器件要求可能更高一些,你用的是单片机
4. 利用咪头和喇叭设计一个有线电话电路图,注意,我要的是电路图和详细说明为什么这么设计电路
网络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对讲门铃”、或简单的有线对讲机电路介绍,以及具体的电路图。内有线电话其实有很多容类型,有很多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带不带呼叫等,不知道具体的要求无法说明为什么设计出这样的电路,或者自己费心搜索后找一款自己合适的。
5. 下面这个电路图里的压电陶瓷片B可以直接用咪头代替吗
不可以,三极管前需要加个电容隔直,然后加个电阻(1-2k)一端连接到电源,一端与咪头(驻极体)、及电容连接,咪头另一端接地即可。
可参考咪头电路。
6. 咪头接线方法
没有绝缘皮的线是接在0,红色接在1.绿色接2和3.【2和3要串连】
7. 驻极体麦克风电路图(采集声音)
一、工作来原理
驻极体话筒自MIC将拾取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经C2和W从U1的②脚引入,经U1音频放大后,推动喇叭发音。本机接成BTL输出电路,这对于改善音质,降低失真大有好处,同时输出功率也增加了4倍,当3V供电时,其输出功率为350mW。
二、元器件选择与调试
电阻R1、R2均选用1/4W金属膜电阻,W为小型碳膜电位器,C2最好选用独石电容器,如没有应选用质量好的瓷片电容,C1、C4、C3选用优质耐压16V,漏电电流小的电解电容,MIC选用高灵敏度驻极体传声器。K选用小型的按钮开关或拨动开关等,U1选用TDA2822M或TDA2822,也可用D2822代替。按图1中数值制作,一般无需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8. 这是一个简易麦克风电路图,详细讲解一下该电路原理,怎么工作的,谢谢!
这是通过二个放大电路来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第一级是mos管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第二级为三极管构成的共发电路.
9. 咪头的原理是什么
对于一个驻极体咪头,内部存在一个由振膜,垫片和极板组成的电容器,因为膜片上充有电荷,并且是一个塑料膜,因此当膜片受到声压强的作用,膜片要产生振动,从而改变了膜片与极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电容器两个极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一个Δd的变化。
这样初步完成了一个由声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由于这个信号非常微弱,内阻非常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还要进行阻抗变换和放大。FET场效应管是一个电压控制元件,漏极的输出电流受源极与栅极电压的控制。
由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是接到FET的S极和G极的,因此相当于FET的S极与G极之间加了一个Δv的变化量,FET的漏极电流I就产生一个ΔID的变化量。这个电压的变化量就可以通过电容C0输出,这个电压的变化量是由声压引起的,因此整个咪头就完成了一个声电的转换过程。
(9)咪头电路图扩展阅读:
咪头的分类:
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
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 Φ8系列产品 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 Φ4系列产品 Φ3系列产品。
3、从咪头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
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咪头
10. 求教咪头(MIC)放大电路的指点
之前有详细分析过一个MIC的放大线路
可以提供你参阅一下
http://hi..com/solank/blog/item/e2f4882bc1473a23d42af15f.html另外个人觉得你不应该设计回答2级,一级就足够放大了
一般Mic的电压输出=5~10mV
而你这个集电极的电压负反馈电路是三极管的放大倍数,9014根据型号不同可以60~1000的放大倍数
至于你测量的电压值,我觉得有些问题,你可以根据我空间里面的计算公式
结合你使用的9014的级别来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