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路问题
只有R1和R2是串联关系,R3是限流(或抑制)电阻。由于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流极小,可认为R3上不通过电流(没有压降),所以正输入端电压为19÷(80+20)×20=3.8V。电流如下图所示:
⑵ 电路问题。
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也是中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同学遇到电路类的题目,专首先不会属分析电路图,找不到电流的走向,分析不清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好多问题凑到一起只有一个结论——不会做!没关系,看懂这4招,解决所有电路障碍!电学综合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但是电路图复杂多变,部分同学可能会觉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简化电路的技巧。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有: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⑶ 高中电路难题
怎么高中就学基尔霍夫定理 了。
本题的KCL方程为:I1-I2-I3=0 (两个节点列一版个方程)
KVL方程二个:权
左边网孔: 40-10*I1-5*I3+30=0
右边网孔: 15*I2+-35+30-5*I3=0
⑷ 电路问题
电流源的输出电流恒定而电流源两端的电压还与外电路有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恒定,而电压源的电流还与外电路有关。
⑸ 电路问题,,,
常见的电路故障有以下几种: 1、短路:短路会把照明灯的熔丝熔断了,那照明灯就烧坏了。内其实就插座内两容根线相碰而造成的结果。 2、断路:断路会造成所有电器无法正常运行,就是线路短了,灯座,开关跟线之间断路了,要么是熔丝断了或是入户的线断了。 3、在安装线的时候,每条路线没有安装好,下路错乱了,所有的线连在了一起。 4、负载: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了,已经超出电路能承受的范围了,这种也会出现短路了。 5、接触不良 :就是接触不实, 挂线盒接触不良,熔丝接触不良,线路接头处接触不良等。这样会使电灯忽明忽暗,用电器不能连续工作。
⑹ 电路方面的问题
很有可能复是与插座相制连接的照明供电电路上的某个开关、电线连接部位或者是其它接头部位有异常情况。
电气线路存在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危险的,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用电器具烧毁、供电线路烧毁等问题,从而引发危险。
建议把相关的供电线路上的插座、开关等部件都拆开检查,确保内部接线没有异常。如果有部件异常损坏或接触不良,应更换相应的部件。
⑺ 电路难题!!!
a) 10V电压源的功率是 10*3=30W (吸收) 【因是关联 P=U*I=10*3=30W>0】
3A电流源的功率是 10*3=30W (发出) 【因是非关联 P=-U*I=-10*3=-30W<0】
b) 10V电压内源的功率是 10*1=10W (吸收)容 【因是关联 P=U*I=10*1=10W>0】
电阻4欧的功率是 1*1*4=4W (吸收) 【因是电阻 P=I*I*R=1*1*4=4W>0】
若 1A电流源的电压参考极性为上正下负,则根据KVL可得1A电流源的电压为14V
所以1A电流源的功率是 14*1=14W (发出)【因是非关联 P=-U*I=-14*1=-14W <0】
⑻ 复杂电路问题
这两道题本质上是求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
(a)解:因为端口a、b的断开,所以i=0,则受控电流源5i=0,相当于开路。
设右端30Ω电阻电流为I,方向向下;由KCL得到左端30Ω电阻串联40Ω的电流为:I-5,方向向右(上)。KVL:(30+40)×(I-5)+30×I=12。I=3.62(A)。
所以:Uoc=Uab=30I=30×3.62=108.6(V)。
将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从a、b外加电压U0,设从a流入的电流为I0。I0=-i。
右端30Ω电阻的电流为:U0/30。方向向下;左端30Ω电阻的电流为:I0-U0/30,方向向下。
由KCL得到40Ω电阻电流为:5i+I0-U0/30=-5I0+I0-U0/30=-4I0-U0/30,方向向左。
KVL:40×(-4I0-U0/30)+30×(I0-U0/30)=U0。
化简:U0=-39I0,所以Req=Rab=U0/I0=-39(Ω)。
所以最简单等效电路为:Uoc=108.6V电压源串联Req=-39Ω的电阻。
(b)解:使用节点电压法,设定图中两个节点1、2和公共节点O。列写节点电压方程:
节点1:U1/10+(U1-12u)/30+2i+(U1-U2)/40=0;
节点2:2i+(U1-U2)/40+5=U2/(40+30)。
补充两个受控源方程:i=U1/10,u=-(U2/(40+30))×40。
解方程组:U1=-17V,U2=29.92V,i=-1.7A,u=-17.1V。
Uoc=Uab=U2×30/(30+40)=12.8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