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三物理怎么看电路图
1、去表(电流表当导线看,电压表当开路看)
2、辨别串并联电路
3、还原电表,看电表作用(测谁)
(电压表测谁:正首负末,按电流方向,首末间为所测)
4、看开关作用(控制谁),滑动变阻器怎变化
电压表测谁的判断方法:
1、与谁并联则测谁
2、接在谁的两端则测谁
3、正首负末,按电流方向,首末间为所测
❷ 初中物理电路图的技巧
刚刚学很乱是正常的,按照实物图画一般是从电源开始,有什么零件就画上,注意实物图之间的串并联关系,能够在你的电路图上表示出来就可以了,我刚学的时候,是一样电路图画一个,弄明白也就没什么了
❸ 初三物理怎么画电路图求解释,详细
(1)电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点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直到电源的负极为止。不管电路如何弯曲,只要是电流不分路,即电流从一个用电器流向另一个用电器,一直流下去,那么用电器就是串联接法,组成的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路在某点出现分路,表明这个电路中既有干路,又有支路,那么电流通过支路上的用电器后将在另一点汇合,在回到电源的负极。当干路上没有用电器,而每条支路上只要一个用电器时,这些用电器就组成并联电路。
(2)节点法
对于具有串.并联电路初步知识的同学来说,从规范的电路中看出用电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当面对的是一个不规范的电路,特别是电路中的导线在多处交叉相连时,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困惑。
识别这种电路可采用“节点法”。所谓节点指的是电路中那些“导线交叉相连”的点,包括分流点和汇流点。
利用节点法识别电路的具体步骤是:
a.先找出电路中的所有节点,并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b.将所有用一根导线直接相连(不经过用电器)的节点视为同一节点。并改用同一字母(或数字)表示。
经过以上两步的处理,从图06-2中不难看出,灯L1、L2、L3的两端,都是一端接在电路的A点上,另一端接在电路的D(B)点上,因而灯L1、L2、L3是并联的。
连接电路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电学的实验技能。连接电路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电流流向法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实物,直到电
源的负极。连接串联电路时采用这种方法既快捷又准确。
(2)先支路后干路法
顾名思义,这是连接并联电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过程是:先从电路图中找出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视它们为各个支路的“头”和“尾”;把各个支路上的元件按电流流入方向连好,电流流入端是支路的“头”,电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并将各个支路
的“头头”相接,“尾尾”相连;再把干路上的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最后把各个支路的“头”和“尾”分别与分流点和汇流点相连。
(3)先通后补法
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将干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导线接通,先形成一条电流的路径,找出分流点和汇流点的位置;然后将其他各个支路中的元件连好,补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再形成所有电流的路径。
❹ 物理的电路图
先画出主框架,
比如看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先把主干路上的电源、开关、(电流表)画好。
先连上一个用电器构成回路,然后再从干路开关处分支路,
最后再画电压表,实物图在谁两边,就在谁两边就并上就OK了
❺ 电路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 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几种状态:
①、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 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电压值是 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 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 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千欧;1 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本身的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和电流无关
❻ 初三物理电路图画法!!!
1,注意电源的极性
2,导线尽量避免交叉
3,最好画成正方形
4,对于不常见的电路元件要标注名称
❼ 什么是物理电路图
电路图就是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元件连接的图
❽ 初中物理电路图
在电路中,电流不流经用电器,直接连接电源两极,则电源短路(Shortcircuit)
短路分为两种情况
1)短路就是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短路电流是指不接用电器时的电流,相当于直接找个导线把电池的正负相连接时的电流。(通常这是一种严重而应该尽可能避免电路的故障,会导致电路因电流过大而烧毁并发生火灾。)
2)在并联电路中,用导线或开关直接将某电路元件或负载的两端连接起来。(这是因需要并不会导致因电流过大而发生烧毁现象的安全连接,是一种局部或部分的短路。如用几十只小灯泡串联而成的节日小彩灯,为了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当其中某只灯丝断开而损坏后,其内部的特别结构会自动将其两端连接而使其他小灯泡正常工作。)
判断方法
1.看电流的流径,在电流的流过路径中,先找到一个分点,再找下一个合点,其间有几条电流流径,只要有一条没有用电器(没有电阻),就是局部短路。此分点中的几个支路中的用电器会被短路。
2.从用电器一端不经过其他用电器或电源到达另一端,则此用电器被局部短路
短路的话就是所有的电流都可以通过,这时用电器就可以看作是一根导线,没有电阻,电流表接到电路中可看作短路,所以电流表不可单独与用电器并联,用电器被短路,则一同串联的电流表示数变大,与用电器并连的电压表示数减小。
断路就是所有的电流都不能通过,连电压表的支路上可看作断路,无电流通过,断路的支路上的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变大。
短路后果
1.产生大电流:有时会产生上万甚至十几万安的大电流。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损毁设备,电弧会将许多元件短时间融化。同时,产生的电流还会带来一定的电磁力,它同样会损坏设备。同样可能造成重大火灾及伤害事件。
2.造成低电压:它会使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这种危害在医院矿山时会引起危险。
3.干扰抑制与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
4.线损,热损,无功功率等增大。
5.影响通信,通讯等。
开路也叫断路
当电路没有闭合开关,或者导线没有连接好,即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也叫开路)。
❾ 初三物理电路图技巧口诀是什么
电路的口诀
1、分析电路应有方法:先判串联和并联;电表测量然后断。一路到专底必是串;若有属分支是并联。
2、还请注意以下几点:A表相当于导线;并时短路会出现。如果发现它并源;毁表毁源实在惨。若有电器被它并;电路发生局部短。
V表可并不可串;串时相当电路断。如果发现它被串;电流为零应当然。
(9)元电路物理扩展阅读:
电路图主要由元件符号、连线、结点、注释四大部分组成。元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都和实际元件保持一致。
连线表示的是实际电路中的导线,在原理图中虽然是一根线,但在常用的印刷电路板中往往不是线而是各种形状的铜箔块,就像收音机原理图中的许多连线在印刷电路板图中并不一定都是线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状的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