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历届赛题
第一届(1994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简易数控直流电源
B.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第二届(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实用低频功率放大器
B.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
C.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D.简易电阻、电容和电感测试仪 第三届(199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直流稳定电源
B.简易数字频率计
C.水温控制系统
D.调幅广播收音机 第四届(199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测量放大器
B.数字式工频有效值多用表
C.频率特性测试仪
D.短波调频接收机
E.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 第五届(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波形发生器
B.简易数字存储示波器
C.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
D.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
E.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
F.调频收音机 第六届(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电压控制LC振荡器
B.宽带放大器
C.低频数字式相位测量仪
D.简易逻辑分析仪
E.简易智能电动车
F.液体点滴速度监控装置 第七届(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正弦信号发生器
B.集成运放测试仪
C.简易频谱分析仪
D.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E.悬挂运动控制系统
F.数控恒流源
G.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 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音频信号分析仪
B.无线识别
C.数字示波器
D.程控滤波器
E.开关稳压电源
F.电动车跷跷板
G.积分式直流数字电压表
H.信号发生器
I.可控放大器
J.电动车跷跷板 第九届(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A.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B.声音导引系统
C.宽带直流放大器
D.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E.电能收集充电器
F.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
G.低频功率放大器
H.LED点阵书写显示屏
I.模拟路灯控制系统 A.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B.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C.智能小车
D. LC 谐振放大器
E.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
F.帆板控制系统
G.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
H.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 A.单相AC-DC变换电路
B.四旋翼自主飞行器
C.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
D.射频宽带放大器
E.简易频率特性测试仪
F.红外光通信装置
G.手写绘图板
J.电磁控制运动装置
K.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
L.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 【本科组】双向DC-DC变换器(A题)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多旋翼自主飞行器(C题)增益可控射频放大器(D题)80MHz-100MHz频谱分析仪(E题)数字频率计(F题)短距视频信号无线通信网络(G题)【高职高专组】LED闪光灯电源(H题)风板控制装置(I题)小球滚动控制系统(J题)
㈡ 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既然已经学过模电,数电,看来基础已经具备了。队里一般会有三个人,一般来说,一个人负责电路系统的设计,包括原理图设计,PCB版图绘制;一个人负责程序编写;一个人负责论文。负责论文的同学当然要协助其他两名同学工作甚至负责大系统框架的定义,因为论文写不了几天,哪位同学需要协助就得去帮忙。你要根据你将要扮演的角色提前训练,不过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能分工太细致,每位同学得什么都要操作一遍(硬件,软件,文章)才行,最后三个月的时候再分工训练。
如果是负责硬件的同学,就要熟悉掌握相关绘图和仿真的软件,比如PROTEL(原理图绘制与PCB版图绘制),multisim(常用于模拟仿真),熟悉各类常用元器件,比如核心器件(单片机,DSP芯片,FPGA,CPLD),ADC(转换速度与精度……),DAC(转换速度于京都……),电容(电解,陶瓷,薄膜……;耐压多大……),电阻(功率,精度……),电感等等;负责软件的同学就要学习单片机实现控制的编程(汇编,C……),DSP相关的编程语言(C,MATLAB……),FPGA及CPLD(VERILOG,VHDL)。每一种器件选一家公司的开始着手就行,比如单片机选C8051F系列(SLICONLAB公司的,包含ADC,DAC等等),DSP选TI的,FPGA选XILINX的,并做好开发板,当然也可以购买(因为主要是联系编程,不过也可以自己做,锻炼硬件开发能力),比较常见的办法是自己设计一个最小控制系统,并预留接口,这样比赛的时候就可以拿来就用,得心应手。论文的话,就去搜搜以前竞赛的论文学习写作方法,突出亮点,这个不多介绍。
准备竞赛开始的时候,争取每个方向的小题目都做一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电源,机电控制,无线通讯,测量与信号产生等等),可以从制作最小控制系统开始训练。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之后,就要考虑针对这个方向的题目,作出一些可以到时候利用的小模块,以电源为例:最小控制系统(肯定需要),整流滤波模块,采样模块,键盘及显示模块,功率输出模块等等,即便不能做成实物,也要绘制出原理图并在万能版上测试通过,比赛期间只需要改变相关元件参数即可。
具体比赛时间要根据你参加的具体比赛确定,一般全国性大赛会在九月初或者中旬,请你们的老师帮忙留意报名时间和参赛时间。现在准备完全来得及,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祝你成功!
㈢ 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必备的知识和参考书~
你好!电子设计大赛一般是3人一组,可选一个课题,然后有指导老师。一般而言,至少内需要模电,数电,电路容分析设计等的知识,有些还会涉及单片机,ARM芯片等知识,这个需要有较强的动手分析能力,推荐的参考书是,电子设计入门,电路设计精析,还有就是电子设计的竞赛类书,不过一般不需要,很多在老师指导帮助下就可以完成的,并没有多大难题(这类大赛比较适合电子,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参加)!希望对你有帮助@
㈣ 超难初中竞赛电路。。。怎么分析电流流向
图画的不好楼主见谅,电路图可以变成这样,变阻器向上移动R2变大,R2上电压变大所以L1变暗L2变亮,R2L2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L2上电压变大电流变大R2是上电流变小R3上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读数变小
㈤ 历年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
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参赛注意事项
(1)2005年9月7日8:00竞赛正式开始,每支参赛队限定在提供的A、B、C、D、E、F、G题中任选一题;认真填写《登记表》各栏目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
(2)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随时备查。
(3)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
(4)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外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回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
(5)2005年9月10日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专人封存。
正弦信号发生器(A题)
一、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正弦信号发生器。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正弦波输出频率范围:1kHz~10MHz;
(2)具有频率设置功能,频率步进:100Hz;
(3)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4;
(4)输出电压幅度:在 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峰-峰值Vopp≥1V;
(5)失真度:用示波器观察时无明显失真。
2、发挥部分
在完成基本要求任务的基础上,增加如下功能:
(1)增加输出电压幅度:在频率范围内 负载电阻上正弦信号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opp=6V±1V;
(2)产生模拟幅度调制(AM)信号:在1MHz~10MHz范围内调制度ma可在10%~100%之间程控调节,步进量10%,正弦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自行产生;
(3)产生模拟频率调制(FM)信号:在100kHz~10MHz频率范围内产生10kHz最大频偏,且最大频偏可分为5kHz/10kHz二级程控调节,正弦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调制信号自行产生;
(4)产生二进制PSK、ASK信号:在100kHz固定频率载波进行二进制键控,二进制基带序列码速率固定为10kbps,二进制基带序列信号自行产生;
(5)其他。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1)项 12
完成第(2)项 10
完成第(3)项 13
完成第(4)项 10
其他 5
集成运放参数测试仪(B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台能测试通用型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试仪,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 能测试VIO(输入失调电压)、IIO(输入失调电流)、AVD (交流差模开环电压增益)和KCMR (交流共模抑制比)四项基本参数,显示器最大显示数为 3999;
(2)各项被测参数的测量范围及精度如下(被测运放的工作电压为±15V):
VIO:测量范围为0~40mV(量程为4mV和40mV),误差绝对值小于3%读数+1个字;
IIO:测量范围为0~4μA(量程为0.4μA和4μA),误差绝对值小于3%读数+1个字;
AVD:测量范围为 60dB~120dB,测试误差绝对值小于3dB;
KCMR:测量范围为 60dB~120dB,测试误差绝对值小于3dB;
(3)测试仪中的信号源(自制)用于AVD、KCMR参数的测量,要求信号源能输出频率为5Hz、输出电压有效值为4 V的正弦波信号,频率与电压值误差绝对值均小于1%;
(4)按照本题附录提供的符合GB3442-82的测试原理图(见图2~图4),再制作一组符合该标准的测试VIO、IIO、AVD 和KCMR参数的测试电路,以此测试电路的测试结果作为测试标准,对制作的运放参数测试仪进行标定。
2、发挥部分
(1)增加电压模运放BWG (单位增益带宽)参数测量功能,要求测量频率范围为
100kHz~3.5MHz,测量时间≤10秒,频率分辨力为1kHz;
为此设计并制作一个扫频信号源,要求输出频率范围为 40kHz~4MHz,频率误差绝对值小于1%;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2V±0.2 V;
(2)增加自动测量(含自动量程转换)功能。该功能启动后,能自动按VIO、IIO、AVD 、KCMR 和BWG的顺序测量、显示并打印以上5个参数测量结果;
(3)其他。
三、评分标准
项 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制作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1)项 30
完成第(2)项 15
其他 5
四、说明
1、为了制作方便,被测运放的型号选定为8引脚双列直插的电压模运放F741 (LM741、μA741、F007等)通用型运算放大器;
2、为了测试方便,自制的信号源应预留测量端子;
3、测试时用到的打印机自带。
附录:
参照GB3442-82标准,VIO、IIO、AVD 和KCMR参数的测试原理图分别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图3和图4中的信号源可采用现成的信号源。为了保证测试精度,外接测试仪表(信号源和数字电压表)的精度应比自制的运放参数测试仪的精度高一个数量级。
(1)VIO、IIO电参数测试原理图
图2
① 在K1、K2闭合时,测得辅助运放的输出电压记为VL0 ,则有:
② 在K1、K2闭合时,测得辅助运放的输出电压记为VL0 ;在K1、K2断开时,测得辅助运放的输出电压记为VL1,则有:
(2)AVD电参数的测试原理与测试原理图
图3
设信号源输出电压为VS,测得辅助运放输出电压为VL0,则有
(3)KCMR电参数的测试原理与测试原理图
图4
设信号源输出电压为VS,测得辅助运放输出电压为VL0,则有
附录说明
1、测试采用了辅助放大器测试方法。要求辅助运放的开环增益大于60dB,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值小;
2、为了保证测试精度,要求对R、Ri、Rf的阻值准确测量,R1、R2的阻值尽可能一致;IIO与R的乘积远大于VIO; IIO与Ri // Rf的乘积应远小于VIO。测试电路中的电阻值建议取:Ri =100Ω、Rf =20 k~100k、R1 = R2=30k、RL=10 kΩ、R=1MΩ;
3、建议图3、4中使用的信号源输出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5Hz、输出电压有效值为4 V。
数控直流电流源(F题)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数控直流电流源。输入交流200~240V,50Hz;输出直流电压≤10V。其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输出电流范围:200mA~2000mA;
(2)可设置并显示输出电流给定值,要求输出电流与给定值偏差的绝对值≤给定值的
1%+10 mA;
(3)具有“+”、“-”步进调整功能,步进≤10mA;
(4)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要求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输出电流值的1%+10 mA;
(5)纹波电流≤2mA;
(6)自制电源。
2、发挥部分
(1)输出电流范围为20mA~2000mA,步进1mA;
(2)设计、制作测量并显示输出电流的装置 (可同时或交替显示电流的给定值和实测值),测量误差的绝对值≤测量值的0.1%+3个字;
(3)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要求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输出电流值的0.1%+1 mA;
(4)纹波电流≤0.2mA;
(5)其他。
三、评分标准
项目 满分
基本要求 设计与总结报告:方案比较、设计与论证,理论分析与计算,电路图及有关设计文件,测试方法与仪器,测试数据及测试结果分析。 50
实际完成情况 50
发挥部分 完成第(1)项 4
完成第(2)项 20
完成第(3)项 16
完成第(4)项 5
其他 5
四、说明
1、需留出输出电流和电压测量端子;
2、输出电流可用高精度电流表测量;如果没有高精度电流表,可在采样电阻上测量电压换算成电流;
3、纹波电流的测量可用低频毫伏表测量输出纹波电压,换算成纹波电流。
㈥ 电子设计大赛,求一个新手能够上手的电子设计。
电路分析吧。
㈦ 想准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已经学习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
晶体管电路设计,铃木雅臣,这个系列你可以在网上下着,主要针对模电和电路分析,有具体实例
㈧ 电工技能大赛
我想分这几个部分:一、电工基础知识 二、电气图设计与分析 三、现场故版障排除与电气电路的组权装 四、电气安全知识与急救 五、动手能力与应变能力的考核 六、变频器程序的编制 七、电脑基本知识的考核
你的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我代表同行们谢谢你!!!!!!!!!
㈨ 有没有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的
我参加过,心态和实力很重要!
注意我把心态放在第一位!
附:电子设计竞赛入门的学习方法
一.学习硬件部分
1.制板软件和仿真软件。
制板软件主要是将电路图和PCB图在电脑上绘制,PCB图是我们使用制板设备进行电路板制作的必须图纸。制板软件包括Protel99、Protel DXP、Pads等,只要求掌握一种。其中Protel99功能较为简单,学习资料很多,容易上手,基本能满足比赛要求。
仿真软件可学习Multisim8或Proteus7.1,一般仿真纯模拟和数字器件使用Multisim8,仿真单片机等可编程器件的综合型电路采用Proteus7.1。
2.模拟、数字电路基础学习。
此部分可通过学习模电、数电教材,结合模电、数电基础实验,同时上网搜索一些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自己理解后制作成实物,并通过调试积累模拟、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和调试经验。
3.外围芯片及外围接口电路设计。
此部分大家可通过分析与理解别人的设计电路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要多查资料,多利用网络。初学者可从51单片机入手,借阅有关51单片机应用方面的书籍。很多不懂的问题只要往网络一搜,答案就有一大堆可供大家参考。
4.电路调试
电路的调试在于多动手。前期的学习大家可在书本上或网络上找到相应的电路原理图,基本看懂后自己用电路板制作成实物,再通过实物的调试达到实验现象与理论分析一致。大家也可制作某一个电路模块,通过可拔插的导线(杜邦线或排线)连接到购买的单片机开发板上,再通过编程控制自制模块的工作。总之,电路调试只有多动手制作才会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电路制作和调试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经验。也只有通过制作实物你才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你不断奋斗!
5.学习资料
图书馆7楼有关模电、数电教材、Protel99软件、制板软件、仿真软件、单片机、EDA、DSP、电路设计等方面的书籍。
上网搜索有关制板软件、仿真软件学习的电子书和视频学习资料并下载相关软件。进入51单片机论坛可搜到大量电子版本的接口电路(或51单片机外围电路及其应用)学习资料和视频录像。
二.学习软件部分
软件学习首先必须找准一种想学的可编程器件。可编程器件种类很多,有单片机、ARM、DSP、FPGA等,但其各有千秋。
1. 单片机
单片机相当于一台内存和硬盘较小、缺乏键盘和显示器的小计算机,通过单片机C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不同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便能让单片机去实现一些功能。比如,要制作一串彩灯(假设为8个),当硬件制作完后,我们给单片机编写不同的程序便能控制这8个灯从左至右循环点亮、从右至左循环点亮、每隔一个点亮一个灯、每隔一定的时间让灯闪烁等。同样的一个电路,只需改变程序便能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非常方便。
(1)单片机种类
市场主流的单片机包括AT89C51/C52、AT89S51/52、STC89C51/52、STC12C5A60S2、STC12XX系列、AVR系列、PIC系列等,其中红色部分标注的单片机内核完全一样(均采用51内核)、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基本兼容,只是他们自身所包括的资源有差别(类似于电脑的CPU速度、内存、硬盘大小不一样)。初学者建议从AT89S52、STC89C52或STC12C5A60S2入手(STC12C5A60S2是51内核单片机中资源最为丰富、性能最优越的单片机之一)。
飞思卡尔单片机大部分是16位总线。该单片机性能好,价格也不算太贵,公司每年8月左右还会举办全国性的智能车竞赛,要求参赛者的智能车都必须使用飞思卡尔公司的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有兴趣的同学也可学习该单片机。
凌阳单片机具有很强的语音功能,单片机内置了采集语音的AD,可以用来直接做语音识别。并且,公司推行“大学计划”,产品配套的资料和源代码较多,可直接移植。相关信息大家可上网查询。
(2)单片机开发工具
学习51单片机编程开发软件(Keil C51)、仿真软件Proteus7.1(在仿真软件上绘制原理图、程序可虚拟加载到原理图的单片机进行仿真,观看结果)或购买单片机开发板(包含单片机和部分外围电路的系统板)。一般来说,各类低端单片机价格相对都比较便宜(几元至几十元不等),其开发板也较为便宜(200元左右)。
(3)51单片机资料获取
图书馆7楼有关51单片机C语言方面的书籍。网络上51单片机C语言学习的电子书、视频学习资料等,上网搜索并下载Keil C51单片机开发软件及其使用方法介绍的相关电子书)。
2.ARM
ARM是一种较为高端的单片机,他的发展经历了ARM7、ARM9……到目前,市场上ARM10都随即可见。他数据总线较多,目前最高已达32位。其外部时钟高,可达60MHz,许多ARM芯片还内置倍频功能,可大大提高其工作主频,加快运算速度。其内部的RAM和Flash较51系列单片机和其他低端单片机都大得多,控制非常方便。同时,其开发语言也可使用ARM专用的C语言,从而使用户开发更为方便。ARM可根据其内部资源的不同嵌入不同的操作系统,组成嵌入式系统的操作平台(例如,手机里运行的各种版本的操作系统等。其实,手机内部的核心控制器就是一片ARM和DSP组合的芯片),能够方便用户的二次开发,方便进行产品的升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RM芯片为三星和飞利浦的。周立功公司开发了大量采用飞利浦ARM芯片的开发板,其所附学习资料也较为详细,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款中高端ARM入手(学习ARM原则上可以不再学习比他低端的单片机)。一般来说,ARM的价格相对低端单片机来说也要高上好几倍(几十元至上百元),其开发板价格就更贵(中端开发板在600元左右)。
ARM学习资料来源:1,图书馆7楼有关ARM嵌入式系统的学习资料。2,购买ARM开发板时所附资料。3,网上搜索ARM的学习资料。4,网上搜索不同公司的ARM开发软件。
3. DSP
DSP可视为更高端的单片机(资源丰富、主频率高、速度快)。其突出的优势在于他的结构决定了DSP在进行信号处理时的速度非常快,并且,他在控制方面用户使用起来同样也很方便。前面提到的单片机和ARM主要还是适合于控制,而DSP则集控制和数据高速处理于一体,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可编程器件。据往年竞赛情况来看,DSP在电源类题、控制类题中都很有优势。当然,在信号类题型中其优势也不小。往年的部分竞赛题可以说不使用DSP或FPGA这类高速处理器的话非常困难或无法完成其所有功能。这足见高速控制器在竞赛中的作用。DSP同样可采用其专用的C语言及专用开发软件进行开发。其价格较高(几十元至百元),开发板的价格视具体芯片而言差别较大。有兴趣的同学建议从中端DSP芯片(54系列,如5410等)入手。
DSP学习资料来源:1,图书馆7楼与DSP型号相关的学习资料。2,购买DSP开发板时所附资料。3,网上搜索DSP的学习资料。4,网上搜索DSP开发软件。
4. FPGA
FPGA是一种具有大量可编程逻辑门电路的芯片,通过相关的开发软件和开发工具我们可将设计思想用程序(VHDL语言或Verilog语言,建议学习Verilog语言)进行描述并编译后下载到FPGA芯片中去运行。FPGA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各模块之间是并行的关系,模块内部的执行时间极短,主频率较高。并且其端口大多为通用IO,编写程序时基本不需事先指定端口,只需在与外部器件相连时将信号端口在程序中进行定义即可,非常方便。目前,市场主流的FPGA为Altera和Xilinx公司生产,其价格较高,中端芯片一般在百元左右,开发板价格也达到了几百元(400元左右)。为能低价购买方便开发的USB开发工具,建议大家从Altera公司的FPGA入手。
FPGA学习资料来源:1,图书馆7楼有关FPGA方面的书籍,包括Verilog语言学习。2,图书馆7楼有关QuartusII(Altera公司FPGA开发软件)开发软件的学习资料和ISE开发软件(Xilinx公司FPGA开发软件)的学习资料。3,网络上可搜索大量的相关学习资源。
三.报告撰写
竞赛前期,书写报告的同学要适当的从网络上多找找往年的设计报告进行阅读。阅读的过程中多学习其书写格式(包括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字体格式及标题、段落等格式)。同时建议大家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上下载相应的论文格式。当然,负责报告的同学还要多学习软硬件知识,多与组内软硬件成员交流,多从组员中获取和积累写报告的有用资料。对于某一道赛题,在网络上找到的相关资料可能对写报告都有用,一定要分类及时保存。总之,写报告的同学任务也很艰巨,必须不断学习软硬件知识,尽可能多的去掌握软硬件知识,协调和分配组内成员的工作。
四.电子设计的一般步骤
1. 拿到题目后三个组员分头阅读,理解清楚题意,查阅资料,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2. 共同讨论设计方案,通过理论计算,仿真,查阅资料等确定最终方案。确定的方案应简洁、可靠、顾全大局,在确保基础部分或基本功能能完成的情况下,如需继续完成发挥部分应尽量做到硬件部分只需进行较少的改动或不需改动,而软件的改动则相对简单(能用软件完成的功能应尽量考虑用软件来实现)。确定方案要慎重,题目开始后一般没有时间允许你更换方案。
3. 分工合作。负责软件的同学和负责硬件的同学将能确定的接口商定好,并分头编程和设计、制作电路板,调试电路。负责报告的同学前期可帮忙准备硬件和软件。
4. 电路和软件完成后进行联调,报告编写的同学也应抓紧编写设计报告。联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组内成员应相互讨论(往往很多时候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问题),共同解决。
5. 包装,参数测量、记录、分析。作品自测后(完善设计报告)要统一评测,因此,电路连接必须可靠。每一个电子系统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制作完成后应将许多电路模块固定于一个结实的绝缘基板上,确保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