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如果做內窺鏡維修學徒或者工程師,有什麼危險嗎請有此工作經驗的人進來給些建議
當然沒有!而且很掙錢!內鏡多金貴啊!也不想想
② 目前檢驗類設備、生化、血透、呼吸、內窺鏡等維修方面人數較多,是否可以推薦醫療影像設備培訓的機構
你什麼專業畢業的,我們單位的工程師一開始是維修火車的,現在是維修CT機的,我覺得還是和公司的實力有關的,祝你找到心儀的工作
③ 現在內窺鏡行業壟斷嚴重嗎
嚴重。哪怕是現在,奧林巴斯依舊有著市場70%左右的佔有率。(但現在我們自己的民族企業也有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可以試著去跟奧林巴斯杠一杠,就是澳華內鏡,這個下面再細說)
這個問題突出主要是在軟性內窺鏡行業,在 CCD的年代,日本因為在光學和顯示屏上的技術優勢形成了長年的市場壟斷。中國進入的時間比較晚,市場已經被擠占,自己技術又還拿不出手,所以只能落後挨打。
但是跨入CMOS的時代,配合著中國工業技術的迅猛發展,雖然日本還存在著某些方面的技術壟斷,但卻不是那麼不可企及的了,我們逐漸展現出了自己的優勢,這也可以算是一個彎道超車。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是,以前人們一直以為,中國製造就是性價比高。這是個好詞嗎?
當然肯定有好的地方。人們肯定它一部分的功能,也肯定它的價格。
醫療這個行業,是一個「安全為上」的行業,我們在抱怨看病貴的時候可以看看醫院里觸目可及的醫療設備有多少是進口的,有多少存在著讓人驚詫的暴利。
所以回到題目,內窺鏡的日本壟斷,對中國人而言,其實是很不利的。
但慶幸,中國也還存在一些踏踏實實做科研,做產品的企業在。江浙滬是中國軟鏡的溫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企業在這里為國產內鏡做貢獻。代表性的就是一開始提到過的澳華內鏡。澳華內鏡起步在一眾兄弟里算早的,1994年在上海成立後就一直專注在內鏡的研發。這里不得不提的是澳華推出的AQ-200,可以說它是國產內鏡走進高端領域的第一塊敲門磚。雖然現在很多醫院里的設備依舊是奧林巴斯、賓得、富士,但很多都已經是非常老的機器了。如果你真的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無論是成像質量,屏幕大小,手柄操作,AQ-200其實已經遠超他們了。用了足夠的產品自信,從口碑做起,以質服人,啃下奧林巴斯70%的市場,也許千里之堤真的會毀於蟻穴。期待這一天吧,也許到那時候,做胃鏡會再便宜一些。
④ 內窺鏡工程師經驗為什麼要一般都是3、4年,怎麼才能進入這行呢!大公司對經驗有要求,有沒有代理商推薦下
所有內窺鏡用一次消毒一次。所有內窺鏡都裝有攝像頭,通過電腦來看的。圖像都是很大的。
⑤ 醫用內窺鏡的維修設備有哪些
內鏡維修需要很多設備的。其中部分檢測儀器,不對外銷售,只有生產型版企業才有。
並且光學內權窺鏡鏡子裡面零部件大大小小三百來個,不是我們隨便拆下來更換零配件就可以的。
修完畢後,還要進行光學檢測,滲水試驗等。
我們這邊可以維修的。有需要可以網路私信。
你要實在想自己動手修,需要准備一百多項工具,還有各種匹配的零部件。
可以私信我,我發維修清單給你嘗試一下。
因為光學內鏡損壞的原因各有不同,千萬別造成二次損傷。
要練手,建議最開始拿很破很破別人不要的鏡子嘗試拆裝。
⑥ 成都安凱內窺鏡維修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簡介:成都安凱內窺鏡維修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7年07月0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機械零部專件及設備維修等。屬
法定代表人:楊前鋒
成立時間:2007-07-03
注冊資本: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1010800017178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成都市成華區府青路東六街55-5-105號
⑦ 內窺鏡維修業務
內窺鏡維修應該是有的,但是一般情況下,國內的維修一部分由廠家維修,一版部分報廢了,因權為內窺鏡我接觸到的主要應用在醫院,過了期限他們該淘汰的就淘汰了,你可以弄一個內窺鏡維修公司,同時回收內窺鏡,這樣的化還能把修理好的內窺鏡賣給省錢的小診所。
在國內你要了解一下他們工廠一般保證多長時間的期限,因為工廠和醫院有很多業務關系,有的時候維修的事情他們上門直接就個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