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施工現場所採用的綠色施工技術有哪些
綠色施工技術措施有:
(1)制定有關室內外空氣品質的施工管理計劃。
(2)使用低揮發性的材料或產品。
(3)安裝局部臨時排風或局部凈化和過濾設備。
(4)進行必要的綠化,經常灑水清掃,防止建築垃圾堆積在建築物內,貯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
(5)採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築機械或生產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現場混凝土攪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塵污染。
(6)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盡量減少一些建築材料,如地毯、頂棚飾面等對污染物的吸收。
(7)對於施工時仍在使用的建築物而言,應將有毒的工作安排在非工作時間進行,並與通風措施相結合,在進行有毒工作時以及工作完成以後,用室外新鮮空氣對現場通風。
(8)對於施工時仍在使用的建築物而言,將施工區域保持負壓或升高使用區域的氣壓會有助於防止空氣污染物污染使用區域。
綠色施工需要結合氣候
承包商在選擇施工方法、施工機械,安排施工順序,布置施工場地時應結合氣候特徵。這可以減少因為氣候原因而帶來施工措施的增加,資源和能源用量的增加,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可以減少因為額外措施對施工現場及環境的干擾;可以有利於施工現場環境質量品質的改善和工程質量的提高。
承包商要能做到施工結合氣候,首先要了解現場所在地區的氣象資料及特徵,主要包括:降雨、降雪資料,如:全年降雨量、降雪量、雨季起止日期、一日最大降雨量等;氣溫資料,如年平均氣溫、最高、最低氣溫及持續時間等;風的資料,如風速、風向和風的頻率等。
施工結合氣候的主要體現有:
(1)承包商應盡可能合理的安排施工順序,使會受到不利氣候影響的施工工序能夠在不利氣候來臨時完成。如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土方工程、基礎工程的施工,以減少地下水位上升對施工的影響,減少其它需要增加的額外雨季施工保證措施。
(2)安排好全場性排水、防洪,減少對現場及周邊環境的影響。
(3)施工場地布置應結合氣候,符合勞動保護、安全、防火的要求。產生有害氣體和污染環境的加工場(如瀝青熬制、石灰熟化)及易燃的設施(如木工棚、易燃物品倉庫)應布置在下風向,且不危害當地居民;起重設施的布置應考慮風、雷電的影響。
(4)在冬季、雨季、風季、炎熱夏季施工中,應針對工程特點,尤其是對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礎工程、水下工程和高空作業等,選擇適合的季節性施工方法或有效措施。
② 汽車常見故障綠色保養維修方法
1、不良反應:車下滴漏出一攤莫名其妙的液體,且冷卻液的液面高度下降。汽車保養小常識「三分修七分養」雨雪天務必注意駕駛安全和汽車保養。
病情原因:通常情況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連接冷卻液箱和發動機間的橡皮管有裂縫。
綠色保養:變質的冷卻液防銹品質下降,不但容易導致散熱器、管路、軟管等部件的損壞,而且因冷卻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會造成環境和空氣污染。但我們很難通過目測判斷冷卻液是否變質,所以要定期更換冷卻液,切莫等到出現故障再去更換冷卻液。一般建議車輛每行駛4萬公里或兩年須更換新的冷卻液,另外每兩年須更換冷卻風扇皮帶。
2、不良反應:發動機點不著火。
病情原因:發動機的啟動是靠電瓶的電流推動火花塞點火完成的,因而啟動系統出現故障,很可能是由於電瓶生銹或者電瓶滴漏造成的。
綠色保養:每一兩個月要查看電瓶內的電瓶液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可添加蒸餾水至適當的高度。目前轎車大都採用免維護電瓶,則不可擅自加水。此外,每年都要檢查一下電瓶的正負端接點有無生銹或污濁的現象。如果有,要及時到4S店清除干凈,以保持電路的暢通。電瓶修復後,可延緩電瓶的報廢時間,減少資源浪費和廢棄電瓶對環境的污染。
3、不良反應:發動機排氣的雜訊增加,廢氣排放也超標。
病情原因:發動機的廢氣經高溫發生氧化作用,很可能導致排氣系統泄漏。
綠色保養:檢查排氣系統的管路、介面處是否被廢氣腐蝕,介面墊有沒有被沖壞。若發現排氣系統泄漏應及時修理或更換泄漏的部件。每年檢查一次不僅可以保證排氣系統正常運轉,更重要的是減少尾氣中有害物質對環境的污染。
4、不良反應:汽車油耗不斷增加。
病情原因:油耗增加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見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是對輪胎氣壓的檢查。輪胎胎壓不足不僅會導致行駛阻力增加,造成油耗上升,還會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
綠色保養:自備胎壓測量器,經常檢查輪胎氣壓。不要忘記備胎的檢查,以免急需更換輪胎時,才發現備胎已經沒氣了。氣溫高時胎壓會比平時高一些,因此在冷天或陰涼處測量胎壓比較准確。時常輪胎每行駛1萬公里要互換位置,避免前後磨損程度相差太大。如果需要更換磨損嚴重的輪胎,最好2個或4個一起換,紋路相同的輪胎可以前後交叉更換。另外,折線花紋的輪胎有助於節省燃油。
5、不良反應:發動機動力性能下降,油耗增加,噴嘴堵塞。
病情原因:這很可能是由於長時間未更換機油、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造成油料燃燒不充分,發動機積炭增多等問題引起的。
綠色保養:建議機油、機油濾清器,每行駛約5000公里就要更換一次,空氣濾清器和油濾清器每行駛1萬公里需要進行更換,否則空氣、燃油和機油中的雜質會造成零件磨損和堵塞油路,從而影響發動機正常運轉。來源:搜狐汽車
③ 綠色科技有哪些
綠色科技涉及能源節約,環境保護以及其他綠色能源等領域。高效、節約、環保專的綠色科技產屬業是拉動整個世界經濟最大的動力引擎。綠色科技將會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是發展綠色經濟、進一步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要技術保證。
綠色科技包括:
綠色產品
綠色生產工藝的設計、開發
綠色新材料、新能源的開發
消費方式的改進
綠色政策
法律法規的研究
環境保護理論
技術和管理的研究等
④ 綠色技術有什麼價值
綠色技術負載著一種新型的人與自然關系,強調防止、治理環境污染,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在現代,隨著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那種認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勝天」的觀念已經得不到多數人的支持。人是生物圈的構成要素,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結果不對稱的互動關系。無論人的作用多麼大,人對自然的影響只是改變自然的具體演化方式,不可能毀滅自然,更不可能消除自然的存在。但自然對人的巨大反作用就有可能毀滅人類,消除人類的存在。即使全世界所有的核裝置同時全部爆炸,毀滅的是人類,不是地球。因此,在最高意義上講,自然才是人的主宰,人只能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作為人的生存環境,人對自然的任何影響最終都轉化為對人自身的影響。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也只是相對人而言。離開了人,自然界無所謂污染和生態惡化問題。
自然界的各部分緊密聯系,地球表面不同區域之間相互影響。如果不加控制,點污染會發展為面污染,局部的生態惡化會逐漸影響到整個地球生物圈。綠色技術可以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態,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綠色技術的開發、應用,總是在具體的區域進行。那些應用綠色技術的區域,環境問題就得到解決。具體區域環境問題解決了,就是對比鄰區域的「生態支持」,對維護全球生態平衡作出了貢獻。如果現在所有區域都開發、應用綠色技術,那麼,困擾人類幾百年的環境問題就可望在不久的將來從根本上解決。我們將留給子孫後代一個美麗、富饒的地表自然。顯然,綠色技術的開發、應用是一種善的行為,綠色技術負載著倫理價值。
⑤ 綠色技術有哪幾個基本特徵
綠色技術抄有四個基本特襲征。首先,綠色技術不是只指某一單項技術,而是一整套技術。不僅包括生態農業、清潔生產,也包括生態破壞防治技術、污染防治技術以及環境監測技術等,這些技術之間又互有聯系。其次,綠色技術具有高度的戰略性,它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密不可分,綠色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再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進步,綠色技術本身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尤其是作為綠色技術根據的環境價值觀念會不斷發生變化,技術也就會隨之變化。最後,綠色技術和高新技術關系密切。高新技術可以在綠色技術中找到許多用武之地,兩者互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推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⑥ 綠色維修都有哪些實施策略及技術支持
實施綠色維修必須把環保意識貫穿於整個維修工作中,其主要策略有:
1、在產品設計中貫徹綠色維修
在材料的選擇上,盡量減少材料使用量,減少使用材料的種類,特別是有毒、有害材料,並注意材料的可回收性。在結構設計上盡量簡單,採用新型連接,對流程工業中的管線結構,採用快拆性設計。進行產品的可靠性研究,在權衡產品的整個壽命周期總成本的情況下,推廣綠色維修設計。
2、在製造過程中貫穿綠色維修
在製造方法上充分考慮到採用修舊利廢的再製造工程。再製造工程是解決發展生產和保護環境、節省資源這一矛盾的途徑之一,是一項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綠色維修」工程,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在維修過程中做到綠色維修
修前階段,進行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研究,實行狀態維修,延長大修時間間隔。修理階段,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提高維修效率,採取環保設施和手段降低維修過程中有害廢物的排放,並進行適當處理。修後階段,搞好維修現場環境。
在考慮以上三點的同時,還應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建立和實施故障的環境准則,把對環境的損害作為機械設備故障的主要判斷依據;二是通過各種技術方法鑒別、分析,採取措施消除維修過程可能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三是把對環境的影響作為維修質量及驗收的准則;四是加強綠色維修新工藝、新技術研究;五是建立綠色維修設計准則,綠色設計必須包含綠色維修性設計。
綠色維修的技術支持:
1、故障診斷技術
故障診斷技術是隨著電子測量技術、信號處理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逐漸形成的一門綜合性技術。故障診斷技術可以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或基本不拆卸的情況下,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況,預測設備的可靠性,判斷故障的部位和原因。因此,利用故障診斷技術能夠防止突發故障和事故的發生,減少事故性停機;較科學地確定設備修理間隔期和內容,降低維修成本,保證安全生產,節約能源。故障診斷技術已成為實現綠色維修的關鍵技術。
2、表面工程技術
表面工程是指對固體材料表面進行預處理後,通過進行鍍層、塗覆、注入和氧化等表面處理,改變固體材料表面的形態、化學成分、組織結構和應力狀態等,制備出優於本體材料的特殊功能薄層,使機件達到更高的耐磨損、防腐蝕、抗疲勞和耐高溫等性能,從而具有延長使用壽命、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的效用,是使維修工程達到優質、高效、低耗、低污染等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表面工程技術體系的發展研究及其在機械修理領域的應用,對於實現綠色維修、推動機械修理工程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再製造工程
再製造工程是以產品全壽命周期管理為指導,以優質、高效、節能、節材、環保為目標,以先進技術和產業化生產為手段來修復或改造廢舊產品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或工程活動的總稱,主要包括:一是修復,通過測試、拆修、換件、局部加工等,恢復產品的規定狀態或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二是改裝,通過局部修改產品設計或連接、局部製造等使產品適合於不同的使用環境或條件;三是改進或改型,通過局部修改和製造,特別是引進新技術等使產品使用性能和技術性能得到提高,適應使用或技術發展的需要,延長使用壽命;四是回收利用,通過對廢舊產品進行測試、分類、拆卸、加工等使產品或其零部件、原材料得到再利用。
綠色維修的意義:
綠色維修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最大限度地減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對環境和人類危害最小,對生產全過程進行科學的改革和嚴格的綠色管理,使維修過程中排放的污染達到最小,鼓勵使用環境無害化的產品,使環境危害大大減輕。所以綠色維修方式可以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維修過程中可以控制大部分污染,減少污染來源,具有很高的環境效益,同時綠色維修可以在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方面大有作為,能夠創造顯著的經濟效益,所以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從環境和社會角度來看均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綠色維修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綜合體系,推行綠色維修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綠色維修是可持續發展和清潔生產在維修行業中的具體體現,是現代維修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⑦ 綠色防控技術要點有哪些
綠色防控是在2006年全國植保工作會議上提出「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的基礎上,根據「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結合現階段植物保護的現實需要和可採用的技術措施,形成的一個技術性概念。其內涵就是按照「綠色植保」理念,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以及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葯的技術,達到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確保農作物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收的目的。
(1)生態調控技術
重點採取推廣抗病蟲品種、優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種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並結合農田生態工程、果園生草覆蓋、作物間套種、天敵誘集帶等生物多樣性調控與自然天敵保護利用等技術,改造病蟲害發生源頭及孳生環境,人為增強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蟲能力。
(2)生物防治技術
重點推廣應用以蟲治蟲、以蟎治蟎、以菌治蟲、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關鍵措施,加大赤眼蜂、捕食蟎、綠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蟲、蘇雲金桿菌、蠟質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牧雞牧鴨、稻鴨共育等成熟產品和技術的示範推廣力度,積極開發植物源農葯、農用抗生素、植物誘抗劑等生物生化制劑應用技術。
(3)理化誘控技術
重點推廣昆蟲信息素(性引誘劑、聚集素等)、殺蟲燈、誘蟲板(黃板、藍板)防治蔬菜、果樹和茶樹等農作物害蟲,積極開發和推廣應用植物誘控、食餌誘殺、防蟲網阻隔和銀灰膜驅避害蟲等理化誘控技術。
(4)科學用葯技術
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葯,優化集成農葯的輪換使用、交替使用、精準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術,加強農葯抗葯性監測與治理,普及規范使用農葯的知識,嚴格遵守農葯安全使用間隔期。通過合理使用農葯,最大限度降低農葯使用造成的負面影響。
⑧ 學維修技術有哪些項目內容
你好,如果你想學維修技術的話,那麼我建議你學習汽車專業,汽車專業近幾年非常的火爆,我院有汽車鈑金、汽車美容、汽車機修以及新能源還有智能網聯和軌道交通等課程的建設。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⑨ 綠色環保技術有哪些
綠色環保技術有:利用太陽能、風能發電,開發電動汽車等技術。
環保關鍵技術 :
1、膜處理技術用於污水資源化、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等,研發重點是高性能膜材料及膜組件,降低成本、提升膜通量、延長膜材料使用壽命、提高抗污染性。
2、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用於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重點是污泥厭氧消化或好氧發酵後用於農田、焚燒及生產建材產品等處理處置技術,研發適用於中小污水處理廠的生物消減等污泥減量工藝。
3、脫硫脫硝技術用於電力、鋼鐵、有色等行業及工業鍋爐窯爐煙氣治理。研發重點是脫硝催化劑的制備及資源化脫硫技術裝備。
4、布袋及電袋復合除塵技術用於火電、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重點是耐高溫、耐腐蝕纖維及濾料的國產化,研發高效電袋復合除塵器、優質濾袋和設備配件。
5、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控制技術用於各工業行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源污染控制及回收利用。研發重點是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及吸附回收工藝技術,新型催化材料,優化催化燃燒及熱回收技術。
6、柴油機(車)排氣凈化技術用於國IV以上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機和輕型柴油車。研發重點是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及其裝備、SCR催化器及相應的尿素噴射系統,以及高效率、高容量、低阻力微粒過濾器。
7、固體廢物焚燒處理技術用於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研發重點是大型垃圾焚燒設施爐排及其傳動系統、循環流化床預處理工藝技術、焚燒煙氣凈化技術、二英控制技術、飛灰處置技術等。
8、水生態修復技術用於受污染自然水體。重點研發赤潮、水華預報、預防和治理技術,生物控制技術和回收藻類、水生植物厭氧產沼氣、發電及制肥的資源化技術,溢油污染水體修復技術等。
9、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用於污染土壤修復。重點是受污染土壤原位解毒劑、異位穩定劑、用於路基材料的土壤固化劑以及受污染土壤固化體資源化技術及生物治理技術。
10、污染源在線監測技術用於環境監測。研發重點是有機污染物自動監測系統、新型煙氣連續自動檢測技術、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危險品運輸載體實時監測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