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交通事故造成對方車輛受損後逃逸,該怎麼辦
1、交通事故造成對方車輛受損後逃逸,如果沒有人員傷亡的話,按如下規定版處理的。權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50%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塗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後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並處15日以下拘留。
㈡ 對方肇事逃逸,交警知道對方,為什麼不去抓人,我車子都不能修理
肇事逃逸是你說的,需要警察進行偵查判定。
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版後,為逃避法律權追究而逃跑的行為。《刑法》規定,交通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有三個構成要件:主觀方面即行為人的主觀動機,交通肇事後逃逸的動機一般是逃避搶救義務以及逃避責任追究。客觀方面,行為人有沒有造成事故無法認定,或者造成事故對方傷害、損失加重。肇事後,有沒有故意隱瞞事故,逃避事故調查的情形。
要三個構成要件全部都有,才會追究行為人的肇事逃逸責任。構不構成犯罪是看逃逸後所造成的損失程度而定的。
㈢ 交通事故,我肇事逃逸了,無人員傷亡,對方車輛受損,我現在認全部責
如果交警裁定你是肇事逃逸,自然就是你的全責,保險公司還不賠償你回造成的損失,所有損答失都是你個人承擔,牽扯到對方的,就是你給對方修好車輛就完事了,但肇事逃逸的話,交警還要處罰你,就看交警怎麼處罰你了,一般是罰款、拘留、吊銷駕照。
㈣ 無駕駛證肇事逃逸使對方車輛損壞的怎麼處罰賠償
交通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回其他特別惡劣情節」是指:(1)死亡答二人以上或者重傷五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六十萬元以上的。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㈤ 肇事逃逸沒找到車輛,損壞的車維修費怎麼出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六條規定,同時投保機動車交強險、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損失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後,在未區分事故責任主體責任的情況下直接由保險公司在商業三者險限額內再賠償,還有剩餘的再由責任主體按責分擔。
辦交強險的可先找保險公司索賠!也可等待肇事司機進一步索賠
㈥ 對方車輛肇事逃逸,交警不開事故認定書怎麼辦
對方車輛肇事逃逸,肇事方應當承擔全部責任。交警不開事故認定書,可以向警務督察處舉報。
交通事故認定書,是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通過對交通事故現場勘察、技術分析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分析查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責任後所作的技術性結論,該結論不具有拘束力和執行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8條規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一種證據。
作為證據,當事人可以就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真實性、可靠性和科學性提出質疑,法院應依證據規則審查其效力性及證明力,若有其他證據證明其存在錯誤,法院不應採信該證據,而應以自己審理認定的事實作為定案根據。
(6)肇事逃逸後無責任方車輛如何維修擴展閱讀:
1、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責任認定
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認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條件是「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並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不應僅理解為「逃離事故現場」,對於肇事後未逃離(或未能逃離)事故現場。
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後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的,也應視為「交通肇事後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的情節的,屬於交通肇事罪的情節加重犯。構成該情節加重犯,首先要求行為人的肇事行為已經構成交通肇事罪,否則交通肇事逃逸行為只能作為定罪情節在確定其是否構成交通肇事罪時加以考慮;
其次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已經發生交通肇事行為,如果對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產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動機,也就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再次,對於雖然履行了對被害人的搶救義務,但是逃避責任查清認定的行為,仍然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後,所謂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現場逃離,但也可以將被害人送往醫院後逃離,甚至在現場躲藏的情形。
2、處罰力度
1)、一般來說,交通肇事時需要至少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傷才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
2)、但是依司法解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責任,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也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
3)、若構成犯罪,或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若積極賠償損失可能量刑時會得到從寬。
補充:若沒有逃跑,肯定不構成犯罪。現在只有盡量認錯了,處理好的話很有可能也不會被起訴。
3、關於逃逸行為的法律性質,刑法理論上認識不一,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是「罪後表現說」,認為交通肇事後又逃跑和受重傷的被害人後來又死亡,這二者之間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為的繼續,死亡是重傷後在特殊情況下的必然結果。
行為人對被害人可能進一步引起的後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這一心態沒有與進一步的行為相聯系,也就沒有獨立意義,或者說,逃逸的實質是行為人在趨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結果進一步加重的條件;
二是「獨立行為說」,認為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行為是獨立的犯罪行為,因此應實行數罪並罰或者按吸收犯處理;
其三是「分別情況說」,認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為人在犯罪後逃逸並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對待,如果是在過失支配下進行的,就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進行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
㈦ 肇事逃逸受害方車輛可以維修嗎
肇事逃逸受害方車輛,可以維修的。損失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後,在未區分事版故責任主體責權任的情況下直接由保險公司在商業三者險限額內再賠償,還有剩餘的再由責任主體按責分擔。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十六條規定,同時投保機動車交強險、商業三者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損失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賠償後,在未區分事故責任主體責任的情況下直接由保險公司在商業三者險限額內再賠償,還有剩餘的再由責任主體按責分擔。
㈧ 我車被撞後對方肇事逃逸,找不到逃逸車輛,我能自己修嗎
直接報警,現在天眼這么厲害,真要查也沒那麼困難。
看你的車受損情況,如果很嚴重那最好報警處理,如果就輕微剮蹭覺得無所謂,那就自己修下。
㈨ 交通 肇事逃逸後主動歸案,沒有人員傷亡,只是車輛維修,自行私下處理後,交警如何處理
情節嚴重的。會吊銷機動車駕駛證。如果情節不嚴重的。會扣分。讓你們私下解決。因為你中行為延發生了。屬於違法的。建議你主動的歸案。減少。懲罰。
㈩ 肇事逃逸後,對方的車輛維修需對方保險公司定審嗎
是的,肇事逃逸後,對方的車輛維修需對方保險公司定損的,但這屬於對方的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