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維修車間的危險源有哪些
汽修維修過程中危險源 :
1.千斤頂 使用千斤頂頂車時支架必須牢固,頂起和放下車輛專時用屬力輕以免車輛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傷害。 1、使用千斤頂作業時,必須選擇平坦、結實場地,用安全登按規定支撐點將車輛支撐穩固。 2、嚴禁單純用千斤頂頂起車輛在車...
2.舉升機 舉升機工作時,存在人員觸電、傷害、高空等危險因素。 1. 設備接地良好,電線無破裸漏,合理操作。 2. 舉升和下降舉升時...
3.砂輪機 砂輪機運行過程中容易濺起顆粒,造成人員傷害,同時
② 汽車維修過程中有哪些危險源
汽修維修過程中危險源 :
一、千斤頂
使用千斤頂頂車時支架必須牢固,頂起和放下車輛時用力輕以免車輛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傷害。
1、使用千斤頂作業時,必須選擇平坦、結實場地,用安全登按規定支撐點將車輛支撐穩固。
2、嚴禁單純用千斤頂頂起車輛在車底作業。
二、舉升機
舉升機工作時,存在人員觸電、傷害、高空等危險因素。
1. 設備接地良好,電線無破裸漏,合理操作。
2. 舉升和下降舉升時工作范圍內不得站人,應兩人配合工作,一人操作,一人觀察。
3. 定期檢查舉升機液壓管接頭的堅固情況,工作室觀察壓力表的壓力。
4. 舉升車輛時要按照車輛規定的位置進行舉升,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 車輛舉升時,車輛上的鬆散件和維修工件應取下,防止跌落傷人。
三、砂輪機
砂輪機運行過程中容易濺起顆粒,造成人員傷害,同時砂輪機及電纜必須絕緣良好,否則會出現人員觸電。
1. 工作時防護眼鏡等防護用品需佩戴齊全,不能正面打磨。
2. 開機前檢查砂輪是否出現裂痕和松動,及時更換砂輪機,砂輪防護罩齊全。
四、空氣壓縮機
空氣機使用過程中皮帶飛出容易造成人員傷害
定期檢查更換皮帶,定期檢查皮帶防護罩齊全有效,定期檢查皮帶輪固定螺母應緊固。
五、電瓶
充電時操作不當,易發生電瓶爆裂,電解液泄露事故
1. 電瓶充電時,保持通風良好,充電時打開電瓶蓋。
2. 加液時佩戴防護眼鏡,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品。
六、切割機
使用過程中易發生飛濺物、切割片傷人,人員觸電事故
切割機在切割物件時,物件必須夾緊。
在使用前必須檢查能否正常使用,電源線有無破損,切割片是否緊固,有無破損。
七、台鑽
操作不當造成機械傷人、飛濺傷人、鑽頭折斷傷人。
1. 鑽廠地墊安裝牢固。 2. 禁帶手套操作。 3. 工間必須固定加緊。
③ 汽車維修過程涉及的環境因素和危險源包括哪些
汽修維修過程中危險源 :
一、千斤頂
使用千斤頂頂車時支架必須牢固,頂起和放下車輛時用力輕以免車輛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傷害。
1、使用千斤頂作業時,必須選擇平坦、結實場地,用安全登按規定支撐點將車輛支撐穩固。
2、嚴禁單純用千斤頂頂起車輛在車底作業。
二、舉升機
舉升機工作時,存在人員觸電、傷害、高空等危險因素。
1. 設備接地良好,電線無破裸漏,合理操作。
2. 舉升和下降舉升時工作范圍內不得站人,應兩人配合工作,一人操作,一人觀察。
3. 定期檢查舉升機液壓管接頭的堅固情況,工作室觀察壓力表的壓力。
4. 舉升車輛時要按照車輛規定的位置進行舉升,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 車輛舉升時,車輛上的鬆散件和維修工件應取下,防止跌落傷人。
三、砂輪機
砂輪機運行過程中容易濺起顆粒,造成人員傷害,同時砂輪機及電纜必須絕緣良好,否則會出現人員觸電。
1. 工作時防護眼鏡等防護用品需佩戴齊全,不能正面打磨。
2. 開機前檢查砂輪是否出現裂痕和松動,及時更換砂輪機,砂輪防護罩齊全。
四、空氣壓縮機
空氣機使用過程中皮帶飛出容易造成人員傷害
定期檢查更換皮帶,定期檢查皮帶防護罩齊全有效,定期檢查皮帶輪固定螺母應緊固。
五、電瓶
充電時操作不當,易發生電瓶爆裂,電解液泄露事故
1. 電瓶充電時,保持通風良好,充電時打開電瓶蓋。
2. 加液時佩戴防護眼鏡,橡膠手套等防護用品。
六、切割機
使用過程中易發生飛濺物、切割片傷人,人員觸電事故
切割機在切割物件時,物件必須夾緊。
在使用前必須檢查能否正常使用,電源線有無破損,切割片是否緊固,有無破損。
七、台鑽
操作不當造成機械傷人、飛濺傷人、鑽頭折斷傷人。
1. 鑽廠地墊安裝牢固。 2. 禁帶手套操作。 3. 工間必須固定加緊。
④ 濕電檢修主要的危險源有哪些
1、帶電的設備、電纜觸電;
2、電氣火災燒傷;
3、搬運、吊裝設備砸傷;
4、高空作業摔傷;
5、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位夾傷;
6、工作場所其它危險。
電工崗位危險源的防護措施:
1、保持絕緣用具和使用工具齊全、完好,嚴格按規程操作;
2、保持消防器具齊全、完好,停在上風側,積極滅火;
3、捆綁牢靠,輕裝輕放,嚴禁在可能發生設備傾倒的地方走動;
4、穿戴好絕緣、防護用具;
5、加裝護罩或遮攔等防護設施,運轉時保持安全距離;
6、保護自身安全,杜絕意外傷害。
(4)維修工崗位危險源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從事電工作業的基本要求:
從事電工作業必須持有有效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掌握安全用電基本知識。維護電工對臨時用電的設置應符合現行行業規范標准和本工程臨時用電專項安全技術施工方案要求。
二、臨時用電要求: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採用TN-S接零保護系統、三級配電、二級漏電保護。安裝、巡檢、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設備和線路,必須由電工完成,並應有人監護。
2、使用電氣設備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和配備好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所用絕緣,檢驗工具。應妥善保管,嚴禁他用,並應定期檢查,校驗。
3、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與保護零線連接,PE線上嚴禁裝設開關或熔斷器,嚴禁通過工作電流,且嚴禁斷線。
4、電纜線路必須包含全部工作芯線和用做保護零線,需要三線四線制配電的電纜線路必須採用五芯電纜,電纜線路應採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並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架空線必須架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及其他設施上。
5、總開關箱應設在靠近電源的區域,分配電箱應設在用電設備或負荷相對集中的區域,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不是超過30m,開關箱與其他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m,每台用電設備必須有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嚴禁用同一個開關箱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用電設備。
6、暫時停用設備的開關箱內的開關拉閘斷電上鎖,移動電氣設備室時,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並做妥善處理後進行,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電,並禁止帶電操作。
7、做防雷接地機械上的電氣設備,所連接的PE先必須做重復接地,同一台進行設備的重復接地和進行的防雷接地可共用同一接地體,但接地電阻應符合重復接地電阻值的要求。
8、配電櫃應裝設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漏電保護器,電源隔離開關分斷時應有明顯可見分斷點。
9、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端正、牢固,固定式配電箱、開關箱的中心點與地面垂直距離應為1.4m-1.6m,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堅固、穩定的支架上,中心點與地面垂直距離應為0.8m-1.6m。
10、配電箱的電器安裝板上必須分設N線端子板和PE線端子板,N線端子板必須與金屬電器安裝板絕緣,PE線端子板必須與金屬電器安裝板做電氣連接。進出線中的N線必須通過N線端子板連接,PE線必須通過PE線端子板連接。
11、配電箱、開關箱的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電器正常不帶電的金屬底座、外殼等,必須通過PE線端子板與PE線做電氣連接。配電箱、開關箱的電源進線端嚴禁採用插頭和插座做活動連接。
12、開關箱中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於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大於0.1s,但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與額定動作時間的乘積應不大於30mAs。
13、對配電箱、開關箱進線定期檢查、維修時,必須將其前一級相應的電源隔離開關分閘斷電,並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嚴禁帶電作業。對混凝土攪拌機、鋼筋加工機械、木工加工機械等設備進線清理、檢查維修時,必須首先將其開關箱分閘斷電,呈現可見電源發斷點,並關門上鎖。
14、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與PE線相連接,照明開關箱內必須裝設隔離開關、短路與過載保護電器和漏電保護器。室外220V燈具距地面不得低於3m,室內220V燈具距地面不得低於2.5m,普通燈具與易燃物距離不小於30cm,聚光燈、碘鎢燈等高熱燈具與易燃物距離不小於50cm,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
15、有人觸電,立即切斷電源,進行急救,電氣著火,應立即將有關電源切斷,使用滅火器或干沙滅火。
⑤ 維修崗位存在哪些危險因素,如何防範
那要看維修什麼東西了,
如果維修機械設備,打開外殼,自然內部會有一定的危險,如觸電、機械傷害、燙傷、高處墜落等等。
如果維修化工設備,更有可能中毒窒息、火災等危險。
防範的話要針對危險源採取,事先要分析評估有哪些危險因素,要採取什麼措施才能安全維修,必要時需要防護用品,監護人員等。
小心總是沒有錯的。
⑥ 電氣焊維修工存在的危險因素有哪些並採取哪些措施
一、焊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觸電;
2、燙傷;
3、電輻射;
4、高處墜落。
二、焊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
1、焊工作業屬於特種作業。從事焊工作業的人員,必須是由通過國家安全部門專門培訓,取得合格上崗證的人員作業。禁止無證作業。
2、焊工作業人員,在作業時,必須穿戴與工作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按照安全操作規程作業。
3、焊工嚴禁酒後作業、疲勞作業。
4、焊工嚴禁不聽指揮、冒險作業、違規作業。
5、焊工作業時,在作業點的下方禁止有易燃易爆物品。作業場所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地點。
6、氧氣瓶與乙炔瓶的間隔距離不少於五米,乙炔出氣開關處必須設置回火裝置。
7、氧氣與乙炔使用完畢後,必須關閉閥門。
8、禁止氧氣瓶與乙炔瓶,在陽光下爆曬。
9、電焊機的電源,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10、焊工在2米以上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
11、乙炔發生器必須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並且要距離明火10m,乙炔瓶與氧氣瓶的水平距離不得小於5m。
12、在密閉金屬容器內施焊時,容器可靠接地,通風良好,並應有人監護。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
13、焊接物和金屬工作台同大地之間要有可靠的保護接地,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10Ω。保護接地必須有專用的接地線與接地體,不得接在管道或其他金屬物體上。
14焊鉗與把線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手套,在潮濕地點工作,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
15、壓力表及安全閥應定期校驗。
16、根據施工環境、施工現場的情況不同,其他安全防範措施。
⑦ 從事電廠檢修工作有什麼安全風險有什麼安全注意事項
摘要 電廠檢修安全注意事項
⑧ 叉車維修的風險點危險源
您好,在維修的時候應該是需要遠離明火的吧。主要是害怕在維修的時候有燃油泄露,會造成不必要的火災之類的。
⑨ 機修有哪些危險源,如何預防
一、 機械修理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 燙傷 2、 機械傷害 3、 壓傷 4、 高處墜落、 墜物 5、 油料妨害
二、 機械修理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
1、 機械修理工必須掌握本崗位操作技能, 熟悉安全作業規范。
2、 機械修理工作業人員, 在作業時, 必須穿戴與工作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3、 機械修理工嚴禁酒後作業、 疲勞作業。
4、 機械修理工嚴禁不聽指揮、 冒險作業、 違規作業。
5、 機械維修上下同時作業時, 必須由專人指揮, 協調作業。
6、 對電動設備的機械故障進行維修時, 必須切斷電源, 並派專人看守。
7、 機械的電氣故障, 必須由專業電工處理。
8、 對於運轉過熱的機械進行維修時, 必須待機械冷卻後方可拆卸部件和放油、 水等。
9、 拆卸機體時, 必須檢查支撐點是否安全可靠。
10、 在吊裝作業前, 必須檢查吊繩是否超負荷和是否掛好, 吊裝部件上是否有容易掉下的工具或部件。
11、 在機械下方作業, 必須防止機械上方拆卸後臨時存放的零件或使用的工具掉下傷人。
12、 在機械上方作業, 必須穿軟底防滑鞋防止在機械上滑倒。 在高於 2 米的機械設備上作業, 如沒有護欄應系安全帶。
13 多人操作的工作台, 中間應設防護網, 對面方向朝著時應錯開。
14、 清洗用油、 潤滑油脂及廢油渣及廢油、 綿紗不得隨地亂丟, 必須在指定地點存放。
15、 扁鏟、 沖子等尾部不準淬火; 出現卷邊裂紋時應及時處理; 剔鏟工件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板手不準反向使用; 打大錘不準戴手套; 大錘甩轉方向不準有人。
16、 用台鉗夾工作, 應夾緊夾牢, 所夾工件不得超出鉗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 機械解體要用支架,架穩墊實, 有回轉機構的要卡牢。
17、 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 支撐牢固。 使用千斤頂時, 須用直立墊穩。
18、 不準在發動著的車輛下面操作。 架空試車, 不準在車輛下面工作或檢查, 不準在車輛前方站立。
19、 檢修機械前必須先切斷電源, 鎖好開關箱, 應掛有「正在修理, 禁止合閘開動」 標志。 非檢修人員, 一律不準發動或轉動。 檢修時, 不準將手伸進齒輪箱或用手指找正對孔。
20、 嚴禁未拉閘斷電, 擅自檢修機械設備或機具。
21、 設備檢修後應先接零接地, 後接電源, 未接零接地前, 禁止送電試機。
22 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 聲響等, 發現不正常情況, 應立即停車
23、 根據施工環境、 施工現場的情況不同, 其他安全防範措施。
⑩ 機修工有哪些危害因素和危險因素
一、 機械修理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 燙傷 2、 機械傷害 3、 壓傷 4、 高處墜落、 墜物 5、 油料妨害
二、 機械修理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
1、 機械修理工必須掌握本崗位操作技能, 熟悉安全作業規范。
2、 機械修理工作業人員, 在作業時, 必須穿戴與工作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3、 機械修理工嚴禁酒後作業、 疲勞作業。
4、 機械修理工嚴禁不聽指揮、 冒險作業、 違規作業。
5、 機械維修上下同時作業時, 必須由專人指揮, 協調作業。
6、 對電動設備的機械故障進行維修時, 必須切斷電源, 並派專人看守。
7、 機械的電氣故障, 必須由專業電工處理。
8、 對於運轉過熱的機械進行維修時, 必須待機械冷卻後方可拆卸部件和放油、 水等。
9、 拆卸機體時, 必須檢查支撐點是否安全可靠。
10、 在吊裝作業前, 必須檢查吊繩是否超負荷和是否掛好, 吊裝部件上是否有容易掉下的工具或部件。
11、 在機械下方作業, 必須防止機械上方拆卸後臨時存放的零件或使用的工具掉下傷人。
12、 在機械上方作業, 必須穿軟底防滑鞋防止在機械上滑倒。 在高於 2 米的機械設備上作業, 如沒有護欄應系安全帶。
13 多人操作的工作台, 中間應設防護網, 對面方向朝著時應錯開。
14、 清洗用油、 潤滑油脂及廢油渣及廢油、 綿紗不得隨地亂丟, 必須在指定地點存放。
15、 扁鏟、 沖子等尾部不準淬火; 出現卷邊裂紋時應及時處理; 剔鏟工件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板手不準反向使用; 打大錘不準戴手套; 大錘甩轉方向不準有人。
16、 用台鉗夾工作, 應夾緊夾牢, 所夾工件不得超出鉗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 機械解體要用支架,架穩墊實, 有回轉機構的要卡牢。
17、 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 支撐牢固。 使用千斤頂時, 須用直立墊穩。
18、 不準在發動著的車輛下面操作。 架空試車, 不準在車輛下面工作或檢查, 不準在車輛前方站立。
19、 檢修機械前必須先切斷電源, 鎖好開關箱, 應掛有「正在修理, 禁止合閘開動」 標志。 非檢修人員, 一律不準發動或轉動。 檢修時, 不準將手伸進齒輪箱或用手指找正對孔。
20、 嚴禁未拉閘斷電, 擅自檢修機械設備或機具。
21、 設備檢修後應先接零接地, 後接電源, 未接零接地前, 禁止送電試機。
22 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 聲響等, 發現不正常情況, 應立即停車
23、 根據施工環境、 施工現場的情況不同, 其他安全防範措施。
三、 事故應急措施
1、 當出現異常情況或事故發生時, 危險區域內的作業人員要緊急撤離, 應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或現場管理人員報告, 並履行緊急救援。
2、 發生事故後, 首先確定有無再次發生事故的危險。 危險排除後, 本著「以人為本」 的思想, 全力搶險。 現場情況允許時, 應當做好現場救助。
3、 根據情況及時撥打 120 急救電話。 如條件方便可直接用車送醫院搶救、 治療。
4、 根據情況對受傷、 昏迷人員可採取人工呼吸或進行止血包紮以待專業醫生救治。
5、 配合相關部門執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 根據施工環境、 施工現場的不同情況, 制定其他相應的事故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