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項目需求說明書,怎麼寫
一,一般分為6點:
首先是引言:寫出該項目需求說明書的編寫目的、背景以及用處。
第二點是項目的任務概括:
寫的是編寫該項目的要達到的目的以及該項目適合的用戶,還可以適當的加上項目的一些展示圖片。
第三點是項目需求的細節:
這一部分寫的是對該項目的一系列規定,比如對功能的規定、對可維護性的規定、對項目過程的規定。說清楚一點就是對於將來要做的項目的一些需求都分層次的寫在這里。
第四點就是要寫出對運行環境的需求:
編寫之前所需要准備的東西,比如硬體設備、需要的平台等。這樣好可以預算出成本,雖然不是很准,但是這個是必須的,沒有哪個公司是不需要預算,要錢就給的。
第五點項目心得:
這個就是項目之後來寫的,將做這個項目時自己的感想寫進去,總結一下這個項目。
第六點分工:
這個是重點中的重點,要為每個參與這分配適當的工作,可以大大的節約時間,每個人都能有任務。做好分工就是充分利用資源,以及將個人擅長的部分給個人,使項目縮短製作時間的同時能提高質量。
二,項目需求說明書包括市場對此項目的需求和此項目對軟硬體等設施的需求。
(1)模具維修資源需求怎麼寫擴展閱讀:
技巧:
每一個項目都有不同的交付物,而每一件交付物需要經過不同的里程碑才能夠產生,同時每一個里程碑也需要經過不同的階段才能夠達到里程的目標。每一個階段需要經過不同的步驟去完成,而每一個步驟需要進行不同的工作。
每一個步驟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才能進行第二步驟,直至同一階段的步驟完成才開始第二階段,而直至全部階段完成後才能到達一個里程碑。有些里程碑內的工作可以同期進行,但有些里程碑內的工作得等另一個里程碑完成後才能夠開始。到最終完成全部的里程碑內的工作後才能夠交付項目中的某一件交付物。
利用 WBS技巧來建立交付組合架構,為每一件交付物建立本身的工作需求,可以讓很明確地說明每一件交付物所包含的工作。這個交付組合架構更可以讓在同一時間為項目建立有關的工作計劃。
② resource requirements怎麼寫
resource requirements
資源要求;資源需求
例句:
1
Applications share services and packages, which further reces resource requirements on devices.
應用程序可以共享服務和包,這會進一步減少對設備的資源需求。
2
Based on the model, we will design a methodology for computing resource requirements.
以該模型為基礎,提出一套分析資源需求的演演算法。
3
Select resource requirements for this device.
請為該設備選擇資源。
③ 模具維修需要哪些工具
模具維修需要工具有:電腦鑼,火花機,線割,銑床,磨床,鑽床.六角搬手,風磨內機,砂紙,油容石。
模具(mú jù),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為金屬模具和非金屬模具。金屬模具又分為:鑄造模具(有色金屬壓鑄,鋼鐵鑄造)、和鍛造模具等;非金屬模具也分為:塑料模具和無機非金屬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為:砂型模具,金屬模具,真空模具,石蠟模具等等。其中,隨著高分子塑料的快速發展,塑料模具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塑料模具一般可分為:注射成型模具,擠塑成型模具,氣輔成型模具
④ 設計的落料模具,凸凹模技術要求該怎麼寫啊
主要是要標註上尺寸精度、形位公差、材料要求、熱處理方法、凹凸模的結構形式、加工方法、與模架的結合方式等。可以用文字一行一行地寫,也可以列成表格。當然,必須考慮甲方提出的要求,如,該模具沖壓多少次,在什麼沖床上安裝、造價限制、環境要求等。
⑤ 冷沖壓模具裝配圖技術要求怎麼寫
1.一般技術要求:
零件去除氧化皮。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應有劃痕、擦傷等損傷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飛邊。
2.熱處理要求:
經調質處理,HRC50~55。
零件進行高頻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滲碳深度0.3mm。
進行高溫時效處理。
3.公差要求:
未注形狀公差應符合GB1184-80的要求。
未注長度尺寸允許偏差±0.5mm。
鑄件公差帶對稱於毛坯鑄件基本尺寸配置。
4.零件稜角:
未注圓角半徑R5。
未注倒角均為2×45°。
銳角倒鈍。
5.裝配要求:
各密封件裝配前必須浸透油。
裝配滾動軸承允許採用機油加熱進行熱裝,油的溫度不得超過100℃。
齒輪箱裝配後應設計和工藝規定進行空載試驗。試驗時不應有沖擊、雜訊,溫升和滲漏不得超過有關標准規定。
齒輪裝配後,齒面的接觸斑點和側隙應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規定。
裝配液壓系統時允許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膠,但應防止進入系統中。
進入裝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購件、外協件),均必須具有檢驗部門的合格證方能進行裝配。
零件在裝配前必須清理和清洗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氧化皮、銹蝕、切屑、油污、著色劑和灰塵等。
裝配前應對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別是過盈配合尺寸及相關精度進行復查。
裝配過程中零件不允許磕、碰、劃傷和銹蝕。
螺釘、螺栓和螺母緊固時,嚴禁打擊或使用不合適的旋具和扳手。緊固後螺釘槽、螺母和螺釘、螺栓頭部不得損壞。
規定擰緊力矩要求的緊固件,必須採用力矩扳手,並按規定的擰緊力矩緊固。
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釘(螺栓)緊固時,各螺釘(螺栓)需交叉、對稱、逐步、均勻擰緊。
圓錐銷裝配時應與孔應進行塗色檢查,其接觸率不應小於配合長度的60%,並應均勻分布。
平鍵與軸上鍵槽兩側面應均勻接觸,其配合面不得有間隙。
花鍵裝配同時接觸的齒面數不少於2/3,接觸率在鍵齒的長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於50%。
滑動配合的平鍵(或花鍵)裝配後,相配件移動自如,不得有松緊不均現象。
粘接後應清除流出的多餘粘接劑。
軸承外圈與開式軸承座及軸承蓋的半圓孔不準有卡住現象。
軸承外圈與開式軸承座及軸承蓋的半圓孔應接觸良好,用塗色檢查時,與軸承座在對稱於中心線120°、與軸承蓋在對稱於中心線90°的范圍內應均勻接觸。在上述范圍內用塞尺檢查時,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寬度的1/3。
軸承外圈裝配後與定位端軸承蓋端面應接觸均勻。
滾動軸承裝好後用手轉動應靈活、平穩。
上下軸瓦的結合面要緊密貼和,用0.05mm塞尺檢查不入。
用定位銷固定軸瓦時,應在保證瓦口面和端面與相關軸承孔的開合面和端麵包持平齊狀態下鑽鉸、配銷。銷打入後不得松動。
球面軸承的軸承體與軸承座應均勻接觸,用塗色法檢查,其接觸不應小於70%。
合金軸承襯表面成黃色時不準使用,在規定的接觸角內不準有離核現象,在接觸角外的離核面積不得大於非接觸區總面積的10%。
齒輪(蝸輪)基準端面與軸肩(或定位套端面)應貼合,用0.05mm塞尺檢查不入。並應保證齒輪基準端面與軸線的垂直度要求。
齒輪箱與蓋的結合面應接觸良好。
組裝前嚴格檢查並清除零件加工時殘留的銳角、毛刺和異物。保證密封件裝入時不被擦傷。
6.鑄件要求:
鑄件表面上不允許有冷隔、裂紋、縮孔和穿透性缺陷及嚴重的殘缺類缺陷(如欠鑄、機械損傷等)。
鑄件應清理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非加工表明上的澆冒口應清理與鑄件表面齊平。
鑄件非加工表面上的鑄字和標志應清晰可辨,位置和字體應符合圖樣要求。
鑄件非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砂型鑄造R,不大於50μm。
鑄件應清除澆冒口、飛刺等。非加工表面上的澆冒口殘留量要鏟平、磨光,達到表面質量要求。
鑄件上的型砂、芯砂和芯骨應清除干凈。
鑄件有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帶應沿傾斜面對稱配置。
鑄件上的型砂、芯砂、芯骨、多肉、粘沙等應鏟磨平整,清理干凈。
對錯型、凸台鑄偏等應予以修正,達到圓滑過渡,一保證外觀質量。
鑄件非加工表面的皺褶,深度小於2mm,間距應大於100mm。
機器產品鑄件的非加工表面均需噴丸處理或滾筒處理,達到清潔度Sa2 1/2級的要求。
鑄件必須進行水韌處理。
鑄件表面應平整,澆口、毛刺、粘砂等應清除干凈。
鑄件不允許存在有損於使用的冷隔、裂紋、孔洞等鑄造缺陷。
7.塗裝要求:
所有需要進行塗裝的鋼鐵製件表面在塗漆前,必須將鐵銹、氧化皮、油脂、灰塵、泥土、鹽和污物等除去。
除銹前,先用有機溶劑、鹼液、乳化劑、蒸汽等除去鋼鐵製件表面的油脂、污垢。
經噴丸或手工除銹的待塗表面與塗底漆的時間間隔不得多於6h。
鉚接件相互接觸的表面,在連接前必須塗厚度為30~40μm防銹漆。搭接邊緣應用油漆、膩子或粘接劑封閉。由於加工或焊接損壞的底漆,要重新塗裝。
8.配管要求:
裝配前所有的管子應去除管端飛邊、毛刺並倒角。用壓縮空氣或其他方法清楚管子內壁附著的雜物和浮銹。
裝配前,所有鋼管(包括預製成型管路)都要進行脫脂、酸洗、中和、水洗及防銹處理。
裝配時,對管夾、支座、法蘭及接頭等用螺紋連接固定的部位要擰緊,防止松動。
預制完成的管子焊接部位都要進行耐壓試驗。
配管接替或轉運時,必須將管路分離口用膠布或塑料管堵封口,防止任何雜物進入,並拴標簽。
9.補焊件要求:
補焊前必須將缺陷徹底清除,坡口面應修的平整圓滑,不得有尖角存在。
根據鑄鋼件缺陷情況,對補焊區缺陷可採用鏟挖、磨削,炭弧氣刨、氣割或機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補焊區及坡口周圍20mm以內的粘砂、油、水、銹等臟物必須徹底清理。
在補焊的全過程中,鑄鋼件預熱區的溫度不得低於350°C。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
補焊時,焊條不應做過大的橫向擺動。
鑄鋼件表面堆焊接時,焊道間的重疊量不得小於焊道寬度的1/3。
10.鍛件要求:
每個鋼錠的水口、冒口應有足夠的切除量,一以保證鍛件無縮孔和嚴重的偏折。
鍛件應在有足夠能力的鍛壓機上鍛造成形,以保證鍛件內部充分鍛透。
鍛件不允許有肉眼可見的裂紋、折疊和其他影響使用的外觀缺陷。局部缺陷可以清除,但清理深度不得超過加工餘量的75%,鍛件非加工表面上的缺陷應清理干凈並圓滑過渡。
鍛件不允許存在白點、內部裂紋和殘余縮孔。
11.切削加工要求:
零件應按工序檢查、驗收,在前道工序檢查合格後,方可轉入下道工序。
加工後的零件不允許有毛刺。
精加工後的零件擺放時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應採取必要的支撐、保護措施。加工面不允許有銹蛀和影響性能、壽命或外觀的磕碰、劃傷等缺陷。
滾壓精加工的表面,滾壓後不得有脫皮現象。
最終工序熱處理後的零件,表面不應有氧化皮。經過精加工的配合面、齒面不應有退火、發藍、變色的現象。
加工的螺紋表面不允許有黑皮、磕碰、亂扣和毛刺等缺陷。
比較全了
⑥ 需求書怎麼寫
一,一般分為6點:
首先是引言:寫出該項目需求說明書的編寫目的、背景以及用處。
第二點是項目的任務概括:
寫的是編寫該項目的要達到的目的以及該項目適合的用戶,還可以適當的加上項目的一些展示圖片。
第三點是項目需求的細節:
這一部分寫的是對該項目的一系列規定,比如對功能的規定、對可維護性的規定、對項目過程的規定。說清楚一點就是對於將來要做的項目的一些需求都分層次的寫在這里。
第四點就是要寫出對運行環境的需求:
編寫之前所需要准備的東西,比如硬體設備、需要的平台等。這樣好可以預算出成本,雖然不是很准,但是這個是必須的,沒有哪個公司是不需要預算,要錢就給的。
第五點項目心得:
這個就是項目之後來寫的,將做這個項目時自己的感想寫進去,總結一下這個項目。
第六點分工:
這個是重點中的重點,要為每個參與這分配適當的工作,可以大大的節約時間,每個人都能有任務。做好分工就是充分利用資源,以及將個人擅長的部分給個人,使項目縮短製作時間的同時能提高質量。
二,項目需求說明書包括市場對此項目的需求和此項目對軟硬體等設施的需求。
(6)模具維修資源需求怎麼寫擴展閱讀:
技巧:
每一個項目都有不同的交付物,而每一件交付物需要經過不同的里程碑才能夠產生,同時每一個里程碑也需要經過不同的階段才能夠達到里程的目標。每一個階段需要經過不同的步驟去完成,而每一個步驟需要進行不同的工作。
每一個步驟需要完成一系列工作才能進行第二步驟,直至同一階段的步驟完成才開始第二階段,而直至全部階段完成後才能到達一個里程碑。有些里程碑內的工作可以同期進行,但有些里程碑內的工作得等另一個里程碑完成後才能夠開始。到最終完成全部的里程碑內的工作後才能夠交付項目中的某一件交付物。
利用 WBS技巧來建立交付組合架構,為每一件交付物建立本身的工作需求,可以讓很明確地說明每一件交付物所包含的工作。這個交付組合架構更可以讓在同一時間為項目建立有關的工作計劃。
⑦ 怎麼寫需求說明書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
需求說明書
1 引言
對軟體需求完全理解對於軟體開發工作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需求說明的任務是發現、規范的過程,有益於提高軟體開發過程中的能見度,便於對軟體開發過程中的控制與管理,便於採用工程方法開發軟體,提高軟體的質量,便於開發人員、維護人員、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協作,並作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據,並且在向潛在用戶傳遞軟體功能、性能需求,使其能夠判斷該軟體是否與自己的需求相關。
1.1 編寫目的
1.1.1 為開發人員、維護人員、客戶之間提供共同的協議而創立基礎,對企業管理軟體功能的實現作使命描述。
1.1.2 本說明書的預期讀者為客戶、業務或需求分析人員、測試人員、用戶文檔編寫者、項目管理人員。
1.2 背景及范圍
1.2.1 工程的名稱: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 1.2.2 工程產品的名稱: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 1.2.3 工程的組織者:北京元易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產品的生產者: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開發課題組 產品的設計者: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開發課題組
1.2.4 產品的所有權: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開發課題組
1.3 定義,術語,縮寫詞和略語 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它是由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課題組完全自主開發的企業管理軟體,以企業各部門為基本元素的、用漢語編程來實現其功能的軟體。 需求:用戶解決問題或達到目標所需的條件或功能;系統或系統部件要滿足合同、標准,規范或其它正式規定文檔所需具有的條件或權能。
需求分析:包括提煉,分析和仔細審查已收集到的需求,以確保所有的風險承擔者都明其含義並找出其中的錯誤,遺憾或其它不足的地方。
模塊的獨立性:是指軟體系統中每個模塊只涉及軟體要求的具體的子功能,而和軟體系統中其他的模塊的介面是簡單的。 1.4 參考資料
《漢語程序設計語言》---- 沈志斌 編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 計算機系統導論》 ---- 劉瑞挺 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資料庫原理與方法》---- 鄭若忠 王鴻武 編著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軟體需求 》 ---- (美) Karl E.Wiegers 著
陸麗娜 王忠民 王志敏 等譯
2 項目概述
2.1 目標
本軟體的目標使企業管理電子化、簡單化,以節省企業管理方面的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對於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最終用戶為企業的管理人員。 2.1.1 開發意圖
目前中小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採用人工管理,因而存在著大量的浪費和多餘,本軟體根據此要求進行開發。 2.1.2 應用目標
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將解決企業管理人工化,工作繁余的問題,實現企業管理電子化。
2.1.3 作用及范圍
本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是應用於中小企業的。目前,中小企業管理比較落後,它將產生的影響將使中小企業管理從人力化到數字化進展,使管理人員思想上向數字化轉變,能使企業的管理在機制上轉換,人員上得到精簡。 2.1.4 背景
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以漢語編程為開發語言,各部門以模塊的形式完成。 2.2 產品描述
本產品開發語言核心為漢語編程語言,具體實現是漢語編程和VF資料庫技術相結合開發而成的。本產品面向中小企業,易懂好學,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從手工勞動向電子化、數字化轉變。 2.2.1 相關關系
本產品是一項獨立的軟體,全部內容自含。 2.2.2 子集說明
本產品分別有五個模塊組成,每個模塊各有不同的功能。但都能完成查詢和存儲功能,各模塊的數據都存放在資料庫中。數據的調用和連接都有程序來完成,硬體外部設備需奔騰133以上的pc機,內存需16兆以上。
2.3 產品功能 2.3.1 外部功能
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外部功能包括可視化窗口,查找存儲。 2.3.2 內部功能
企業管理應用系統軟體內部功能:過濾、定位、使用庫等。 2.3.3 功能表
2.3.4 功能表述圖
2.4 用戶特點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面向於中小企業,其使用人員應為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企業管理基本知識。而本產品的維護人員需要具備有漢語編程知識。
2.5 一般約束
a. 本系統開發人員為12人。
b. 有CPU133、16兆內存配置的計算機就可運行本系統。 c. 在管理方針、並行操作、安全與保密方面無約束。
2.6 假設與依據
本軟體在開發的過程中,分為技術實現與軟體工程兩大部分,兩部分都有側重點,若技術支持出現故障或疑難問題無法解決、程序開發出現偏差,會延誤工程進度,影響工程的按期完工。若軟體工程陳述出現問題,部分描述含混不清,
則會影響系統的完整性與可繼承性。在管理方面,如管理者沒有預見性,對出向的問題無法採用可行的解決手段,都會影響開發模塊之間的互動,從而影響工程的順利開展,導致工程無法按期完工。 3 具體需求 3.1 功能需求 3.1.1 使用庫
3.1.1.1 規格說明
3.1.1.2 引言
顯示所調用的資料庫。 3.1.1.3 輸入
指定的庫文件名。 3.1.1.4 加工
調用指定的資料庫。 3.1.1.5 輸出
顯示所指定的資料庫的庫結構。 3.1.2 編輯框控制 3.1.2.1 規格說明
生成編輯框。 3.1.2.3 輸入 編輯框名稱。 3.1.2.4 加工 生成編輯框。 3.1.2.5 輸出
顯示生成的編輯框。 3.1.3 為當前記錄 3.1.3.1 規格說明
3.1.3.2 引言
將指定的記錄置為當前記錄,下一步可以開始對此記錄進行操作。 3.1.3.3 輸入
指定的項名及庫文件名。 3.1.3.4 加工
將指定的資料庫里指定的記錄置為當前記錄。 3.1.4 建庫文件 3.1.4.1 規格說明
輸入庫文件名,使用"建庫文件"命令,建立一個新的資料庫。 3.1.4.3 輸入 庫文件名。 3.1.4.4 加工
建立新的資料庫。 3.1.4.5 輸出 新建的資料庫。 3.1.5 開始尺寸 3.1.5.1 規格說明
3.1.5.2 引言 在程序中,在"開始尺寸"前給出參數值,能確定指定的對象的開始尺寸的大小。
3.1.5.3 輸入 參數值。 3.1.5.4 加工
確定指定對象在窗體中的開始尺寸的大小 3.1.5.5 輸出
確定開始尺寸的四個參數 3.1.6 開始位置 3.1.6.1 規格說明
3.1.6.2 引言 在程序中,在"開始位置"前給出參數值,能確定指定的對象的開始尺寸的大小。
3.1.6.3 輸入 參數值。 3.1.6.4 加工
確定指定對象在窗體中的開始位置。 3.1.6.5 輸出
確定開始位置的四個參數 3.1.7最大尺寸 3.1.7.1 規格說明
3.1.7.2 引言 在程序中,在"最大尺寸"前給出參數值,能確定指定的對象在窗體中的最大尺寸。
3.1.7.3 輸入 參數值。 3.1.7.4 加工
確定指定對象在窗體中的最大尺寸。 3.1.7.5 輸出
確定指定對象最大尺寸的四個參數。
3.1.8 最小尺寸 3.1.8.1 規格說明
3.1.8.2 引言 在程序中,在"最小尺寸"前給出參數值,能確定指定的對在窗體中的最小尺寸。
3.1.8.3 輸入 參數值。 3.1.8.4 加工
確定指定對象在窗體中的最小尺寸。 3.1.8.5 輸出
確定指定對象最小尺寸的四個參數 3.1.9 查詞編輯框(編輯框控制) 3.1.9.1 規格說明
3.1.9.2 引言
主要是定義的一個編輯框,供用戶輸入一個詞名,為程序生成查找條件做准備。
3.1.9.3 輸入
在查詞編輯框中輸入要查找的詞名。 " 編輯框控制 查找編輯框 " 3.1.9.4 加工
用輸入的詞名以供程序生成查找條。 3.1.9.5 輸出
地址、長度。 。
3.1.10 內容編輯框(編輯框控制) 3.1.10.1 規格說明
3.1.10.2 引言
主要是定義的一個編輯框,將程序查找到的用戶所輸入詞的相關內容顯示出來,為用戶提供幫助信息。 3.1.10.3 輸入
資料庫中查找到的記錄的項的內容的地址、長度。 " 編輯框控制 內容編輯框 " 3.1.10.4 加工 置控制標題或值。 3.1.10.5 輸出
顯示用戶所輸入詞的相關內容(如該詞的格式、用法……)。 3.1.11 過濾
3.1.11.1 規格說明
3.1.11.2 引言
定義用戶輸入的詞名與內容庫中的詞名欄位中的詞名進行串比較,即定義詞名欄位為過濾欄位。 3.1.11.3 輸入 用戶輸入的詞名。 3.1.11.4 加工
把代碼寫入過濾條件指針之中。 3.1.11.5 輸出 查找條件。
3.1.12 執行過濾 3.1.12.1 規格說明
3.1.12.2 引言
將定義的過濾作為內容庫的過濾條件。 3.1.12.3 輸入 查找條件。
3.1.12.4 加工
與查找編輯框中的內容比較。 3.1.12.5 輸出 庫過濾顯 。 3.1.13 取低字 3.1.13.1 規格說明
3.1.13.2 引言
取數摞中的一個32位數的低16位放在數摞上。 3.1.13.3 輸入
調用WINDOWS API 函數。 3.1.13.4 加工 3.1.13.5 輸出 相應的執行功能 3.1.14 白線框 3.1.14.1 規格說明
3.1.14.2 引言
定義查看區一個白顏色的線框。
3.1.14.3 輸入
參數、顏色
3.1.14.4 加工
空心矩形: 設備描述表
3.1.14.5 輸出
線框。
3.2.1 動態數值需求
預處理的窗口正常情況下和峰值工作條件下為20個,一定時間周期中要處理的數據的數量:窗口開始尺寸2個數據,開始位置2個數據,最大尺寸2個數據,最小尺寸2個數據,編輯框位置4個數據,按鈕位置4個數據,平均處理的數據約為16個數據。
3.2.2 靜態數值需求
a. 支持的終端數為1台;
b. 支持並行操作的用戶總數為5位;
c. 處理5個文件及10條記錄;
d. 表或文件的最小為266位元組,最大為4位元組;
3.2.3 精度需求
在進行向資料庫文件提取數據時,要求數據記錄定位準確,在往資料庫文件數組中添加數時,要求輸入數准確。
3.2.4 時間特性需求
a. 響應時間應在人的感覺和視覺事件范圍內;
b. 更新處理時間,隨著漢語編程系統的版本升級,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系統將相應的進行更新;
3.2.5 靈活性
當需求發生某些變化時,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操作方式、數據結構、運行環境基本不會發生變化,變化只是將對應的資料庫文件內的記錄改變,或將過濾條件改變即可。
3.2.6 數據管理能力需求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需要管理5個文件和10條記錄,表文件的大小平均約為1.5k位元組,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基本約用10 M位元組空間,所有文件均放置在資料庫中,調用,查詢數據,文件,記錄時,通過庫文件名直接進行操作。
3.2.7 故障處理需求
無故障。
3.3 設計約束條件
3.3.1 技術約束
本工程產品的約束條件包括:
a. 資料庫、各種控鍵的使用和消息的調用;
b. 漢語資料庫過濾完成、編輯框的觸發等;
3.3.2 環境約束
運行本軟體需要奔騰133以上 PC,內存需要在16兆以上,對使用設備的速度、規模要求不高。
3.3.3 標准約束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完全按照北京元易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企業標准開發,包括硬體、軟體和文檔規模。
3.4 介面需求
3.4.1 用戶介面
本工程產品通過PC機進行運行、操作,對報表、菜單的列印將使用漢語編程編輯器或調入WORd進行列印。輸出、輸入的相對時間將由pc機本身處理速度來決定。對程序的維護,需進行必要的備份。
3.4.2 硬體介面
本工程產品不需要特定的硬體或硬體介面進行支撐。
3.4.3 軟體介面
本工程產品的軟體介面由漢語編程操作系統、漢語編程資料庫以及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的詞典和數據結構組成。
3.4.4 通訊介面
本工程產品的沒有特殊的通訊介面,通訊介面由所使用的pc機決定。
3.5 屬性
3.5.1 可用性
本軟體是完全由漢語程序設計語言開發的,漢語編程最大特點編譯解釋和一,它可以進行單步跟蹤。一旦出現錯誤就可以通過單步跟蹤進行查找處理,所以本軟體也可以通過單步跟蹤的操作進行檢查處理。
3.5.2 安全性
本軟體大量的參數及文本內容全部放於漢語編程資料庫中,所以參數不容易被錯改、破壞,萬一參數受到破壞也不會影響源程序。
3.5.3 可維護性
本軟體利用資料庫進行編程,系統結構由程序基本確定,大量的參數及文本內容全部放於漢語編程中。修改、更新數據只要在資料庫進行修改添加,而不需要對系統結構進行修改,這樣系統維護性、升級都十分方便。
3.5.4 可轉移、可轉換性
漢語編程的兼容性很高,在windows95/98 .windowsNT .windows1700 .操作系統都可以直接運行。
3.5.5 注釋
通過"看數摞"、"看內存"、"印字元"三條漢編基本指令,就可以將所有漢編
成程序進行調試和檢查。本系統的大量參數和文本全部放在資料庫中,通過"使用庫"、"庫顯"等一些漢編資料庫基本操作就可以查看、添加、修改系統。 4 支持信息
4.1 支持軟體
本軟體開發是使用漢語編程編寫,編譯系統為"32位漢語編程系統",版本號為2.01.0061。在庫調用時兼容Visual Foxpro 6.0英文版,源程序的測試是使用漢語編程自身含有的"看數摞、看內存、看詞"的方法進行測試,即支持測試的軟體也是漢語編程操作系統本身。由於漢語編程本身的特點,它的關鍵詞、命令等全部為中文,所以在使用漢語編程系統時需要中文輸入法的支持。
4.2 設備
a. 具有奔騰133、16兆內存配置的計算機;
b. Microsoft滑鼠或其它兼容滑鼠;
c. 最少15MB的硬碟空間,常規安裝需要100MB硬碟空間,完全安裝需要240MB硬碟空間。
d. 最少8MB的RAM存儲器。
e. VGA顯示器或更高。
f. Windows95中文版或Windows NT中文版或更高。
g. 一般計算機外設,如:列印機、掃描儀。如要配置網路環境,還需網路連接設備。
4.3 控制
本軟體是在漢語編程系統的支持下,展示界面由主窗口與子窗口嵌套而成,窗口操作通過按鈕控制,不同的按鈕進行不同的操作實現不同的功能。
4.4 介面
本軟體在庫的調用時兼容Visual Foxpro 6.0英文版的表結構文件,但不能與Visual Foxpro 6.0英文版在一個操作系統環境中同時運行。
4.5 文檔 本系統相關的文檔為: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可行性研究報告》 編號:MNQB01-QG-01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需求說明書》 編號:MNQB03-QG-01 《漢語編程企業管理應用軟體操作手冊》 編號:MNQB11-QG-01
4.6 附錄
a. 輸入輸出格式樣本採用IPO表逐項定量的敘述對本系統軟體提出的功能需求,如下圖:
b. 本系統軟體的背景信息如下:
漢語編程是本公司自行開發,自主版權的以漢語為描述語言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該語言絕非曾流行過的任何一種計算機語言的簡單漢化,或是為某種軟體製造一個中文環境。這是一個完全由本公司自行開發,由本公司掌握全部源代碼,從形式到內容全面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使用漢文字表達的計算機程序設計通用語言。Windows環境下的漢語編程,可以用於Windows窗口程序、多媒體應用、資料庫開發、網路傳輸、電子商務等應用領域。對於較初級計算機用戶,在極短的時間內,可以達到很高的編程水平。
⑧ 如何寫模具生產的畢業論文
摘要
本文討論分析了模具企業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信息化在提高模具企業生產率、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品質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並結合案例分析,進一步提出基於專業化管理系統iM3的模具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
引言
一般說來,模具企業都是中小企業,大都是從作坊式的企業成長起來,甚至目前仍有許多模具企業是作坊式的的管理,在模具交貨期、成本、質量的控制方面問題層出不斷。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落後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使模具企業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只有疲於奔命,企業投巨資引進的CAD/CAM系統和高檔數控加工設備也難以發揮出應有的效率和水平,企業缺乏活力和競爭力。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許多有志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的模具企業經營者的高度重視,如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已成為我國模具製造行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模具製造企業要提高管理水平,具備快速反應和及時調整的能力,沒有一套先進的管理系統實現管理的信息化是很難做到的。通過信息化建設,實現模具製造企業的集成化管理,是促進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一個有效途徑。
本文通過模具企業實際的案例,討論分析了信息化對提高模具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結合深圳市偉博思網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專業化模具企業管理系統iM3(inteMoldMakingManagement),給出了信息化解決方案。
一、信息化是企業與客戶信息交流溝通的橋梁
模具是典型的按定單單件生產的行業,每一個定單都要與客戶進行詳細的業務和技術方面的溝通,否則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下面是模具企業與客戶信息溝通不充分的兩個實例:
案例1.某大型模具廠承接了一個日本新客戶的模具定單,這個日本客戶習慣定單下達後,就與模具廠的設計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溝通,對模具提出很細致的設計要求,模具廠按此要求進行設計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確認設計圖紙。而模具廠設計人員完成設計後,卻仍按以往接美國客戶定單的習慣,等待客戶確認設計後再訂購模架和材料,一直等了10天,才知道客戶不需要確認圖紙。結果,該套模具延期10天,客戶很不滿意,從此不再下定單,為此失去了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客戶。
案例2.某模具工廠承接了一個新客戶的模具定單,該客戶的注塑工廠有一套嚴格的生產安全標准——多少噸的模具必須使用多大的吊環。由於缺乏詳細的技術溝通,這個問題被忽略了。模具設計人員按照本工廠的習慣選用吊環,結果比客戶的標准小了一個規格,致使模具交付客戶後,才發現不符合要求,只能把模具運回,重新加工吊環孔,整個過程的費用就超過萬元,同時還影響了客戶的生產。
由此可見,在與客戶及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方面即便是一個小小紕漏,都會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因此,解決好溝通問題,具有如下重要意義:
盡量一次把客戶業務與技術方面的要求了解全面,避免多次反復,從而節省費用和時間。
詳細了解客戶的模具技術要求,避免在試模後修改和返工。
對每一次溝通的內容進行記錄和總結,針對每個客戶逐步建立客戶業務和技術資料知識庫,在公司內部共享,以便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減少錯誤。
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將能夠幫助模具企業更好地與客戶進行信息溝通。例如,在iM3系統中,提供了詳細的模具技術溝通模板,模板整合了國內外多家優秀模具企業的經驗,完全與國際模具行業接軌。通過該模板,方便與客戶進行詳細的技術溝通,減少模具的修改工作。而且通過系統記錄的與客戶溝通信息,可以總結客戶業務和技術方面的習慣,分享給公司內部相關人員,避免犯重復的錯誤。
二、信息化系統可以幫助企業監控模具進度
客戶非常關注模具的試模及交付日期,往往根據模具的試模時間安排試產及生產計劃,尤其是海外客戶,往往把模具的交付期的重要性放在首位。因此,控制模具的生產製作工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一個重要指標。下面的案例可能是許多模具廠都出現過的問題。
案例.某大型模具工廠承接了美國客戶的模具定單,由於缺乏有效的模具生產進度監控和管理手段,不能按期試模。生產部門也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海外的市場人員,但市場人員由於不能了解生產的實際情況,擔心不按期試模客戶會不高興,於是抱著僥幸的心態,認為生產部門能夠加班加點搶回時間,仍然承諾客戶的既定試模日期。當客戶從萬里之外來看試模時,發現模具在一周內根本不能試模。客戶非常失望,從此不再下定單。
對模具進程監控不力的根源在於:
缺乏有效的模具生產進度監控手段,不能及時發現模具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早發現、及早解決。
模具生產過程的狀況不能得到有效反饋和記錄,往往憑感覺來判斷模具的進程,習慣用「差不多、差很遠、很快做完」等模糊概念來說明進度,數據不準確及時,往往產生僥幸心理。
公司內部缺乏信息共享的環境與平台。由於每個人的工作性質的不同,對每套模具的實際生產進程的了解程度有很大的差異,而且,通過台階式的層層信息反饋往往會造成信息失真,再加上人為的因素,問題就出來了。
人們往往比較注意重要和難的問題,忽視小問題,尤其是當企業同時有數十或上百套處於不同階段的在制模具時,管理人員很難堅持每天不厭其煩地檢查每一套模具的每一個任務進程是否在計劃之內。
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將為企業提供共享的、一致的、忠實的進程監控平台。例如,在iM3系統中,通過項目計劃與進程式控制制,可以對模具的整個生命周期(定單確定—設計—采購—生產—首次試模—模具修改—交付)進行管理。生產一線管理人員直接在系統中反饋模具實際進度,系統忠實地監控項目進程的每一個任務,當某一控制點出現延期時,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郵件給相關人員,以便及早發現、及早解決。而且,對於一些關鍵任務,還可以讓系統提前預警,以使有關人員及早准備和安排 。
三、有效的模具成本控制利不開信息化
成本控制是模具企業管理上的一個難點,模具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越來越突出地體現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模具行業面臨著模具價格越來越低的沉重壓力,模具增加幾次修改,模具利潤就消耗干凈,甚至要賠本。企業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將面臨淘汰出局的危險。
在專業化的模具企業管理系統iM3中,將通過如下途徑幫助企業控製成本:
在公司內部下達定單時,以報價的成本估算為基礎,為模具制定計劃成本;系統中設置成本預警,對模具生產中的成本要素進行監控,從而有效控制各項費用,確保利潤目標的順利達成。
在模具BOM下達時,比較設計物料總成本與計劃材料成本的差異,決定是否下達。在采購材料收貨時,比較交貨價格與計劃價格的差異,決定是否收貨,從而有效控制采購成本。
系統記錄和統計每一工件在每個加工工序中產生的加工工時,自動比較實際加工費用與計劃費用的差異,監控製造費用。當實際費用超過計劃費用時,系統會自動報警,通知相關管理人員。
案例.某模具廠在設計某客戶的電視機前殼模具時,採用四塊價格昂貴的鈹銅。供應商供貨時,將四塊鈹銅的邊角料也一起計價,送貨價格超出計劃價格6000多元,倉庫管理人員在為該物料收貨入庫時,模具公司採用的iM3管理系統警告此物料入庫價格嚴重超出計劃費用,拒絕入庫。經過采購主管與供應商交涉後,剔除不合理的6000元費用後,才收貨。
四、信息化有助於車間監控和管理
實時車間監控可以幫助生產主管監控每台設備的生產情況及模具的加工進程,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控制工件的生產進度。
例如,當公司管理人員需要檢查生產車間情況時,可以通過iM3系統查看各加工設備和工作組的的實時生產情況,系統通過不同的顏色標記,清晰反映各設備及加工組正在加工的工件和待加工工件的狀態,包括每台機床正在干什麼,機床目前的負荷情況,正在加工的工件是否延期,待加工工件是否已移交本工序,上道工序是否延期,物料是否到位等,大大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
當管理人員需要檢查某套模具的生產情況時,可以查看以甘特圖形式展示出來的模具加工進度,並通過各工序的計劃時間和實際的進程的對比,幫助管理人員跟蹤模具的生產進度。
而以往生產管理人員在檢查模具進度時,要到車間一個工位一個工位去看,而且只能看到主要的部件,小零件完成情況可能根本無法了解,甚至連車間的班組長也不知道小零件在哪裡。或者召開生產會議,把各班組長全部召集起來,花費很長的時間一一匯報模具的進度。由於班組長還不是第一線的加工人員,只能以自己的感覺和經驗來判斷模具的進度,具有很大誤差。對於經驗豐富的工人來說,可能判斷准確點,但一個工廠沒有辦法保證每個工人都是很有經驗、每時每刻都很有責任心。而只要一個定單中有一套模具不能按期完成,整個定單的交付就有問題,這也是許多模具廠在試模前經常要加班加點,甚至通宵加班趕制模具的一個主要原因。
五、信息化管理系統促進CAD工程數據在企業內部共享
由於工期短,模具企業的設計圖紙很難象批量生產模式的企業一樣做得很精細,而且由於更改頻繁、圖紙量大,也不可能把圖紙發給許多非生產部門,這為企業內部的設計信息共享帶來了障礙。生產或其他業務部門有時希望能夠測量一下圖紙中未標注的尺寸,有時需要查看一下3D模型以便對復雜的結構有更清楚地了解,這些需求都沒必要為此購買昂貴的CAD設計軟體,而且對非設計部門的人員來說,使用專業化的CAD軟體在操作和查找相關文件方面也很不方便。如果把管理系統與CAD工程數據鏈接,則會極大地方便生產或其他業務部門,使設計信息真正在全企業共享。
在iM3系統中,根據模具企業的運作特點,集成了設計模型瀏覽工具,可以在系統中方便瀏覽2D/3D文檔(包括AutoCAD、Pro/E、UG等)。這樣,可以在公司內部任何一台電腦中查看CAD模型。例如,工藝人員制訂某個工件的生產工藝路線時,可以直接點擊查看3D圖形按鈕,藉助瀏覽工具可以旋轉、檢查尺寸、做各種剖切面等操作,方便工藝人員制訂合理完整的工藝流程;車間工人在加工某一工件時,藉助車間生產終端,可以方便瀏覽正在加工零件的3D圖形,通過對比加工工件與3D圖形,檢查是否加工正確,判斷加工是否完全,避免返工和報廢。而以往數控和電火花加工操作人員只看2D圖形,很難判別工件的最終形狀,經常由於CNC程序遺漏或電極漏做而造成工件的返工,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模具工期。此外,這一功能對於市場報價、采購等部門的工作人員也都是非常有用的。
六、信息化在促進信息共享方面的其他作用
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提供的信息共享平台,將為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避免出錯,有效的保證模具質量和工期。
案例1.某廠模具裝配前,裝配鉗工經常因外購頂針到貨不及時,需要電話詢問倉庫和采購部門,甚至打電話給供應商,才能確認交付時間,非常麻煩。如果中間某個環節信息出現斷路,就無法確定準確的交付日期,那麼模具試模時間則因此不能確定。
案例2.某大型模具企業,每天晚上7:30—9:00要召開生產管理骨幹人員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是檢討模具的生產情況(進度、質量),當某套模具出現問題時,再研討如何改進。管理規范的模具企業都會定期組織類似的會議,但這需要很多人員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了解模具的生產狀況,查詢和記錄全部模具的生產信息,從中篩選出非正常的模具。這樣做,無疑將增加管理人員的壓力,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信息的統計和收集方面,且往往因收集的信息不準確而影響決策。
在一個具有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模具企業,通過系統與管理流程密切結合,將會為企業的各級管理和工作人員帶來信息查詢和統計的方便,使其准確的掌握最及時、最准確的各種信息。例如,在iM3系統中,生產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查詢生產或采購物料目前所處的實際狀態,不必一個一個部門電話查詢;當需要了解模具的進度時,除了系統可以自動為異常發出警告外,管理人員也可以主動進入系統,統計其關注的異常問題,如,統計截止目前設計拖期的模具或采購拖期的物料、統計計劃下周試模的模具、統計尚未按期付款的客戶、統計本月某供應商的應付帳等,這不但可以極大地減輕模具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而且能夠幫助管理者正確決策。
當然,管理信息化還可以在更多的方面幫助模具企業改進管理,因篇幅所限,這里不再一一列舉了。
結束語
通過管理信息化與管理改進緊密結合,可以促進企業的管理規范化,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把企業的管理人員從繁雜的、重復性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使高層管理人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關注企業的發展方向,加強與客戶的溝通,開拓更廣泛的市場,市場人員也可以進一步加強客戶關系的管理,尋找新的客戶資源,技術主管可以有時間關注模具新技術的發展,加強行業內技術的交流,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生產主管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考慮如何進一步提高工效,提升質量和降低成本,做到不斷改善。因此,模具企業應該把握住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機遇,為企業的長遠可持續性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⑨ 注塑模具裝配圖的技術要求怎麼寫啊
1.零件分別按GB/T4169.1-1984和GB/4170-1984中的1.1-1.9的規定進行檢驗.
2.動定模板或動定模座板間安裝平面的平行度按GB/T12555.2和GB/T12566.2的規定.
3.導柱導套與動模安裝面和定模座板面的垂直度按GB/T12555.2和12556.2的規定.
4.模具所有活動部分應保證位置准確,動作可靠,不得有相對歪斜和卡滯現象,固定零件不得有竄動.
5.圖紙中螺紋的基本尺寸按GB196,偏差按GB197,內螺紋按GB197,內螺紋按7H,外螺紋按6h.
6.導柱配合部位的大徑與小徑的同軸度公差按GB1184附錄-的5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