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對固定資產修理進行會計核算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由於各個組成部分的耐磨程度和使用條件不同,必然會發生局部的損壞而需要及時進行修理;此外,企業必須做好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工作,以保證固定資產在預定的使用年限內正常運轉。因此,必然會發生固定資產的修理業務。
固定資產修理按其修理范圍的大小、修理時間間隔的長短,有大修理和中小修理之分。
大修理一般是指固定資產的局部更新。其特點是修理范圍較大、修理次數較少、修理間隔時間較長、修理費用較高。修理間隔時間較長,說明每次修理的受益期較長、修理費用較高,對當期的成本費用影響較大。
中小修理是指為保持固定資產的正常生產能力而進行的維護保養性修理。中小修理的特點是修理范圍較小、修理次數較多、每次修理的間隔時間較短、費用較低,其費用的發生對企業的成本費用影響不大。
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固定資產大修理和中小修理的界限難以劃分,因此,在具體核算過程中不再區分大修理和中小修理,而是把發生的修理費用直接在當期費用中列支。
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應當設置「經營租人固定資產改良」科目單獨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裝修費用,如果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如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則應當予以資本化,計人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但增計後的金額不應超過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此時,企業應當在「固定資產」科目下設置「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單獨進行核算,並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餘額,則應將該余額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至於其他裝修費用,應當直接確認為當期費用。
⑵ 固定資產維修費怎麼做賬
固定資產維修是指為保持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和使用而恢復固定資產原有性能的行為。根據修理范圍、費用及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日常修理和大修理。具體固定資產修理費賬務處理如下:
1、固定資產日常修理費用,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根據費用歸屬部門計入對應科目,詳細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貸:銀行存款
2、確認為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其一是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的50%以上;其二是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應按長期待攤費用進行處理。
(1)企業發生長期待攤費用時:
借:長期待攤費用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原材料(修理領用原材料時)
銀行存款
(2)攤銷長期待攤費用並按照費用歸屬部門計入對應科目:
借: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貸:長期待攤費用
⑶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的會計處理怎麼做
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必須同時符合下列條件:
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專計稅基礎50%以上;屬
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由於大修理支出的發生不均衡,為了均衡成本負擔,公司可以採用費用攤銷或費用預提的方法。
⑷ 簡述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內容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日常業務處理內容主要包括:固定資產的采購入庫、領用出庫、資產新增、修改、轉移、借用、歸還、報廢、維修、計提折舊等日常管理工作。每個固定資產還可以附加一個資產照片,方便查看貴重物品的圖像。其中,資產轉移、資產借用、資產維修、資產報廢完全實現電子化審批流程。
按照條碼閱讀器中的數據與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核對,並對正常或異常的數據做出處理,得出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並可按單位、部門生成盤盈明細表、盤虧明細表、盤虧明細附表、盤點匯總表、盤點匯總附表。
(4)固定資產維修維護怎麼操作擴展閱讀:
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應用:
固定資產管理為企事業單位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何對不斷增加的固定資產和設備加強管理,是我國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面臨的重要問題。
由於盤點工作量大,信息反映不及時,經常導致資產重復購置,使企業成本大幅增加,影響企業效益。 為了加強資產管理,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更科學的決策依據,越來越多的單位引入條碼技術對固定資產實施條碼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條碼技術已經在零售、物流、製造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條形碼技術可以幫助機關和企事業實現對資產的信息化管理,解決資產管理中經常出現的實物與賬務賬目不符的情況,減少管理中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盲區,使領導坐在辦公室里就能了解企業所有資產的全面情況。
⑸ 固定資產維修
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屬於固定資產後續計量的范疇,是指企業為了維護或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而對資產進行維護、改建、擴建或者改良所發生的開支,如生產設備的日常維修、定期大修,房屋進行裝修等。《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是:後續支出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後續支出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在具體實務中,對於各項後續支出,通常的處理方法是:
固定資產修理。經常性的維修,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處理。
固定資產改良。改良固定資產通常能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應在發生時計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
混合型修改。如果後續支出不能區分是固定資產修理還是固定資產改良,或固定資產修理和固定資產改良結合在一起,則企業應當判斷該後續支出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如果滿足了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後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否則,後續支出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
固定資產裝修。如果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裝修費用應當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並在「固定資產」科目下單設「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進行核算,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與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如果在下次裝修時,與該項固定資產相關的「固定資產裝修」明細科目仍有賬面價值,應將該賬面價值一次全部計入當期營業外支出。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資本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計入當期損益。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裝修費用等,應在兩次裝修間隔期間、剩餘租賃期和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採用合理的方法單獨計提折舊。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修改。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等,不論是否滿足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均按費用化的後續支出處理。費用較少的維護或裝修等費用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費用較多的裝修或改良等支出,在停工裝修或改良過程中先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裝修或改良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交付使用時,再轉入「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攤銷計入每期損益。
⑹ 固定資產的修理怎麼做帳務處理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修理是恢復固定資產原有性能的行為。企業固定資產發生的經常性修理,在支出時作為當期的費用進帳。進帳的科目應和計提折舊所列的科目一致。如果修理支出數額較大或者發生不夠均衡,應該採用予提和待攤的方法,以便均衡各期的成本費用。現舉個例子說明:如某企業的大型設備計劃三年一大修,在修理之前要採用予提的辦法,每年予提5000元:借:製造費用5000,貸:予提費用5000。如果在第三年的6月份進行大修發生修理費用13000元,已經予提了12500元(2*5000+2500)所以:借:予提費用12500,借製造費用500,貸銀行存款
13000。例2:假如公司要對辦公樓進行維修,從倉庫領用材料165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修理人員的工資15000元,總額共180000元,在當年內平均攤銷:首先借:待攤費用180000,貸:原材料1650010貸:銀行存款:15000。按月攤銷時:借:管理費用15000(180000/12),貸:待攤費用
15000。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用原材料用作固定資產修理,這里還有個進項稅額轉出問題,由於篇幅有限,在這里不再贅述。相信我的回答對你能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你還有什麼異議可隨時和我聯系,以便繼續我們有意義的討論。
⑺ 鋼鐵企業固定資產修理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強國有鋼鐵企業固定資產的修理管理,使鋼鐵企業生產設備和工業建(構)築物保持完好的技術狀況,特製定本辦法。第二條 固定資產修理(下簡稱修理)是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工業建築,因其零件、部件、結構損壞而進行的一種實物補償,以恢復和改善固定資產的使用功能,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第三條 堅持結合修理進行技術改造更新的方針,廣泛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改造舊設備,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第四條 積極推進維修體制的改革,採用設備現代化管理理論與方法,實施設備的動態管理和適時維修,提倡修理的社會化、專業化。第五條 必須遵守國家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認真安排合理使用修理資金,並接受審計監督。第二章 修理性質劃分第六條 修理類別分為:大修、中修或年修、定修。
修理項目的性質分為:
1.凡改造項目費用占總修理費用30%及以下為恢復性修理;
2.凡改造項目費用超過30%為改造性修理;
3.由於特殊原因在原地進行修理有困難,易地修建後再將原固定資產進行報廢的為易地大修理。第三章 易地大修理第七條 對一代壽命周期長和修理工期長的設備,在修理期間該工序產品無法提前儲備,嚴重影響企業連續性生產、城市居民生活,在原地無法實施或很不經濟的關鍵成套設備和主要生產廠房(見93冶機字278),可以進行易地大修理。重點鋼鐵企業和基本原材料企業的易地大修理項目報冶金部備案。地方企業的易地大修理項目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冶金廳備案。其它設備及工業建築不得易地大修。第八條 易地大修凡屬增加產品產量,改變產品結構的技術改造性項目必須納入企業的技改發展規劃。第九條 易地大修理項目的設備或廠房投產達效後,原設備或廠房必須停止使用,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固定資產報廢和沖減手續。易地大修理過程中,企業必須保證原設備或廠房安全生產,發現險情應立即停產處理。第四章 修理計劃管理第十條 企業編制修理計劃的基本依據是:設備使用達到一代檢修周期;主要部件失效嚴重,或有較大隱患危及人身和生產安全;設備出力達不到設計的90%。工業建(構)築物檢修立項按(YBJ223—90)《鋼鐵企業工業建築大修理立項標准》執行。對能耗高、產品質量差、環境污染嚴重的設備,應列入更新改造計劃。第十一條 企業的生產安排應為修理創造必要的條件,在確定生產計劃的同時必須落實修理計劃。第十二條 重點鋼鐵和基本原材料企業的修理計劃須在上年度9月底以前,按要求報冶金工業部備案;每年3月底前將上年度的修理計劃執行情況報冶金工業部;地方企業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冶金主管部門按上述時間和內容匯總後報冶金工業部。第十三條 企業關鍵成套設備和相應的工業建築修理計劃的實施(含高爐中修計劃),實行分級管理的原則。重點鋼鐵和基本原材料企業的年度修理計劃由冶金部負責監督,地方企業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冶金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第五章 修理資金的使用管理第十四條 企業必須合理安排修理資金,保證固定資產適時修理,避免失修。修理資金的使用應嚴格執行(92)財工字第574號文,按《工業企業財務制度》的規定,計入企業產品成本。第十五條 結合修理(包括易地大修理)進行技術改造的工程,可將修理費與折舊費、企業籌集的更改編資金等統籌使用。使用折舊費與企業自籌資金等增加的固定資產價值部分,應辦理增值手續。第十六條 必須嚴格執行冶金部頒發的《鋼鐵企業檢修工程預算定額》和《費用定額》,切實加強修理工程預算和決算的審核和管理。第六章 修理工程的檔案、資料管理第十七條 檢修工程竣工後要做好資料歸檔工作,包括:開竣工日期、拆除安裝記錄、圖紙及變更通知單、採用新技術、裝備水平升級、工程實物量、施工單位、人數、工日數、質量驗收記錄及評定、工程預算、決算、安全文明施工及經濟效益等。第七章 附則第十八條 本辦法從頒發之日起施行,原(91)冶機字第408號文即行廢止。各企業應依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第十九條 本辦法由冶金工業部生產協調司負責解釋。
⑻ 固定資產大修理的賬務(稅務)處理
暈,俺來回答:
1、固定資產大修,如果維修價格沒有超過固定資產原價的版50%,可以將修理權費進到 待攤費用 在實際賬務處理中,一般在一年內攤銷完畢。
2、如果固定資產大修的維修費用超過了原價的50%或使該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延長兩年以上,可以將修理費進到 長期待攤費 里。 按照增加的年限攤銷完畢。
俺就不給樓主粘貼了,看看以下鏈接:
http://..com/question/111367464.html?fr=ala0
⑼ 固定資產大修理如何賬務處理
按你所描述,該項損失應該直接計入 營業外支出,保險賠款直接沖減 營業外支出。應為此項支出 沒有涉及到固定資產的性能提升。
⑽ 固定資產維護制度
法律分析: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是對公司項下的所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制度方法,它的制定可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掌握固定資產的構成與使用情況,確保公司財產不受損失,每個企業公司可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對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具體內容進行增刪,從而提高制度的可執行性。此制度一般都由財務部門制定並頒布執行。
法律依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第三條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第四條 固定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固定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五條 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第六條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本准則第四條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第七條 固定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
第十四條 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准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金額。預計凈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