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鏡頭的維修工具怎麼用

鏡頭的維修工具怎麼用

發布時間:2022-07-10 06:35:00

A. 照相機的鏡頭改怎麼維護呢

如何保護相機鏡頭

序言: 盡管現在數碼相機的價格日漸下滑,特別是近日起,高端消費機中有多款上演了高台跳水,但對每一位DC擁有者來說,付出辛苦攢下的積蓄娶回的DC都是珍愛的,特別是鏡頭,是DC最關鍵的部件,更是容不得上面有一絲的塵埃。如何呵護好鏡頭,有很多的DC愛好者,特別是初級的攝友對此並不很了解,我們將其總結為「吹、擦、洗、護、干」五要點:

1、吹
鏡頭上的灰塵,最好吹凈,而不是擦拭。我用「磨砂玻璃」來形容不經過吹塵而直接的擦拭,雖說誇張了些,但很形象的。因為很多鏡頭表面的鍍膜是很嬌貴的,小的灰塵顆粒散落在鏡頭表面,如果我們直接用鏡頭紙在上面擦,灰塵在紙與鏡頭膜面之間充當了砂紙上砂粒的角色,對嬌貴的膜面的損害不言而喻,而對於低端消費機的塑料鏡頭,損害就更嚴重。所以正確的做法是使用專用的氣吹子(見圖1,醫療器材店也有售,學名叫吸爾球;或到攝影器材城購買,樣子很多,不過攝影器材城有一些塑料的吹子,吹勁並不是很大,橡膠材質的才好),握於掌中對著鏡頭捏吹即可。

2、擦
吹凈灰塵後再做擦拭。一般是針對有水印、痕漬的,盡可能及時清理,像唾液或含酸、鹼性的雨水痕漬對膜有一定輕微的侵蝕,時間長了有可能損傷膜面。清理的辦法是對鏡頭哈一口氣,用鏡頭紙在鏡頭表面以順時針或逆時針一個方向擦,一定不要來回擦,擦拭的要點是:輕入、略重擦、再輕起為一個過程,而且擦過一個過程,一定要換紙的部位再擦,一張紙是很便宜的,不要省啊。麂皮是很好的鏡頭擦拭品,但人工麂皮質量不一,不要用的好。自然麂皮如果有部位變硬,一定不要再用了,易劃傷鏡頭。

目前消費類DC的鏡頭都很小,用鏡頭紙或麂皮都不一定能擦凈、擦全,推薦使用專用鏡頭筆(見圖2),一端為毛刷,用來拂去大一點的灰塵的;另一端為自潤麂皮頭,面積很小,但使用效果很好,能很好的用來擦去小鏡頭上的痕漬,而大鏡頭上的痕漬也不需做大面積的擦拭,惟一的缺點是價格貴了些,便宜的50元左右,質量好的要200元左右。

3、洗
如果鏡頭上的污漬面較大,或痕跡留下的時間較長,或有一點的粘性,單純的擦不能解決問題,這時就要對鏡頭做簡單的清洗。清洗的方法很簡單,找一根醫用棉棒,即脫脂棉球,在木棒一頭一定要有厚一點棉球,以防棉球過薄,木棒劃傷鏡頭表面。用綿球沾少許純凈水,並擠去水分,即濕潤狀態,在污漬處一個方向多次擦洗,污漬去除後用氣吹子吹乾,然後再用鏡頭紙按2的方式清潔。如果僅用水即可擦掙,那麼就不要用酒精或其他清潔液。

4、護
以上3種方法都是被動的保護鏡頭,而對鏡頭最有效的保護就是為DC加裝UV鏡,因為一片UV鏡只需幾十元錢,在UV鏡與鏡頭表面之表形成一個相對密閉的環境,可以有效地隔離灰塵。而對UV鏡的清潔亦可使用以上方法,即使損壞也不必心疼。

5、干
無論是DC鏡頭,還是機身的電子部件,都是要排斥潮濕環境的。所以在雨天拍攝後,或鏡頭濕清洗後,都建議擦乾後置於乾燥箱中。其實乾燥箱我們自製的,到超市購買一個密封性好一點、大小適中的塑料儲物箱,收集一點乾燥劑(許多電子設備包裝中,或部分小食品包裝中都有)置於箱中即可。

攝影鏡頭是照相機光學系統中主要的結像部件,相當於人的眼睛,如果人的眼睛出了毛病,就無法看東西,照相機的眼睛——鏡頭,如果出了毛病,就不能很好地結像,因此保護照相機的鏡頭應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小心。
(1)防污染、勿常擦
在購買照相機的同時,最好購買一隻UV鏡或天光鏡,使用和保存時都要安裝在鏡頭上,因為這兩種濾光鏡對攝影的曝光最無影響,對色光也無影響,所以彩色和黑白攝影都可以使用。不要對著鏡頭說話,以免唾液飛濺到鏡頭上;切記手指和其它臟物接觸鏡片表面防止鏡片表面沾上水珠和油污;拍攝完畢後應立即將鏡頭蓋蓋上,卸下的鏡頭應立即蓋上後蓋。
平時不用經常用擦鏡頭紙或是脫脂棉擦拭鏡頭鏡片表面,因為經常擦拭鏡片表面,會將鏡片表面的加膜層擦傷,更不能用手指、手巾、衣服等較硬的物體去擦拭鏡頭表面。
(2)、防摔震、勿擠壓
使用鏡頭時應輕拿輕放,使用完畢,應將調焦距離調節到「∞」的位置;變焦鏡頭縮到最短處;光圈調節至最大,以提高鏡頭的抗震性能。
(3)防潮濕
使用時要防止火花、雪花等飄落在鏡頭上,存放時,不要放在鏡頭皮套內,應放在乾燥器內,無乾燥器可放在餅干筒內保存,以免因潮濕而引起鏡頭發霉。
(4)防高溫、勿曝曬
攝影鏡頭是由很多的鏡片用樹膠粘合在一起的透鏡組構成,高溫和曝曬都容易造成鏡頭中的鏡片脫膠。因此,在存放和使用過程中都要避免高溫和較長時間的日曬。

照相機是一種精密的設備,細心地維護可以延長其可靠使用的壽命。下面是幾點基本的提示:
1.在涼爽、干凈、乾燥的地方保存照相機。開車外出時,不要把它放在汽車儀表盤旁的小儲物箱里,一是那裡烤箱般的熱量會影響照相機,二是容易被偷竊。
2.除拍攝時以外,平時應該總讓鏡頭蓋蓋在鏡頭上。
3.除非接受過職業的培訓並具有專用的工具,否則不要嘗試修理照相機。出現故障時,應該把它送到行家那裡。
4.不要讓手指接觸到鏡頭的透鏡,皮膚上的酸性物質會損傷鏡頭的表面。
5.保持照相機內外的潔凈。清潔內部時,打開照相機(確保其中沒有膠片),用橡皮洗耳球輕輕地將碎片和塵埃吹出。不要使用壓縮空氣罐,對於照相機內部精密的機構來說其它過於猛烈。
6.保持攝影包內外的潔凈。清潔其內部時,應該騰空攝影包,用普通家用的真空吸塵器將灰塵和殘余物清掃干凈。

如何清潔鏡頭
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拍攝的影像盡可能的清晰。但是,如果鏡頭或者濾光鏡弄臟了,影像就會模糊。因此,必須保證被攝體和膠片之間的所有透鏡都非常的干凈。每次拍攝任務之前,都應該去除鏡頭上的污垢和塵埃,具體作法如下:
首先,使用洗耳球或者柔軟的駱駝毛或紫貂毛的毛刷輕輕地去除塵埃。千萬不要用嘴去吹鏡頭的表面,因為唾液會落到鏡頭上面。先用洗耳球輕輕吹去塵埃,然後再用毛刷輕輕去除所有殘留的灰塵。
第二,在鏡頭表面哈氣。注意,要張開嘴輕輕哈氣,這樣才不會噴出唾液,而不能像吹滅生日蠟燭那樣。我們只是想在鏡頭表面產生一層薄霧。
第三,使用柔軟的專用鏡頭紙輕輕擦拭鏡頭表面。不要使用眼鏡布,它上面的雜質可能會損傷鏡頭表面的鍍膜,也不要使用普通的紙巾,因為可能會在鏡頭表面遺留下纖維屑,還不要使用手帕,它可能會劃傷鏡頭,更不要使用接觸鏡頭的清潔劑,它也會損傷鏡頭的鍍膜。一定要使用專用的鏡頭紙。如果在嘗試了吹拂和擦拭之後,鏡頭上仍然頑固地殘留著污垢,那麼可以這樣做:將一條鏡頭紙鬆散地纏繞在一根棉花葯簽上,並用其頭部蘸一兩下鏡頭清潔液(決不能把清潔液直接滴在鏡頭上),然後以圓周運動的方式從鏡頭的中心開始輕輕地擦拭鏡頭。
清潔鏡頭的關鍵就是要動作輕,無論做什麼,都要輕。

關於天光鏡
每當購買鏡頭或者照相機時,售貨員大概都會推銷所謂"保護鏡頭"的天光鏡。這樣的說法正確嗎?實際上,天光鏡是一種非常淺的品紅色濾光鏡,其真實的作用是降低紫外光線。對於業余愛好者來說,它所承擔的第二個作用才是保護鏡頭。
"保護"鏡頭免遭什麼呢?免遭污物?不是的。濾光鏡同樣會被弄臟。避免纖維屑?也不是。纖維屑會殘留在濾光鏡上。避免灰塵?不是。塵埃。會落在濾光鏡上。污垢、纖維屑、灰塵都會附著在天光鏡暴露的表面上,就像它們附著在鏡頭的暴露表面上一樣。那麼,天光鏡到底能防護什麼呢?它能夠防護鏡頭表面的劃傷。
這樣做的道理是,如果劃傷了天光鏡的表面,只要花幾塊錢就可以更換它。但是,如果劃傷了鏡頭的表面,就可能要花費數百元才能更換為新的。因此,這種方法對於業余愛好者來說是不錯的。如果對照片的要求是"相當好"就足夠了的話,那麼使用天光鏡是正確的。但是,如果要使照片達到更高的標准,比如說專業照片的標准,那麼就應該忘掉使用天光鏡作為鏡頭的無形防護物的方法。
問題的關鍵是濾光鏡並不是無形的,它是一塊具有厚度、質地和兩個表面的玻璃。因此,所有的濾光鏡都會降低達到膠片的影像清晰度。這里所說的所有濾光鏡,當然包括天光鏡。假如濾光鏡玻璃自身存在任何缺陷的話,那麼這種缺陷都會表現在影像上。
天光鏡還會增加炫光的發生幾率。我們應該還記得,炫光就是明亮的光線從鏡頭透鏡單元表面反射的結果。在鏡頭上增加天光鏡(或者任何其他濾光鏡),就是增加了能夠產生炫光的兩個附加表面。誰會需要這樣!
因此,我們的忠告是,對於專業標準的照片不要使用天光鏡來保護鏡頭。避免鏡頭劃傷所需要的是維護方面的常識和使用方面的細心。
小結:為了獲得清晰的影像
我們介紹了每次拍攝中都應該做的四件不同的事情,這些肯定會有助於我們每次都得到最清晰的可能影像:
1. 不要使用天光鏡來保護鏡頭;
2. 確保鏡頭非常干凈;
3. 仔細和精確的聚焦;
4. 當無法端穩照相機以及不能使用非常高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時,只要條件允許就使用三腳架或單腳架,以避免照相機發生震動。
如果我們每次都能做到以上這幾點,一定會驚奇地在我們所拍攝的照片上開始直接地看到更加清晰並且更為專業的結果。

B. 微機維修工具及其功能分析

我也是到處看的
希望對你有用:http://nic.sicnu.e.cn/service/list.jsp?id=370

(1) 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一體機專用維修工具:螺絲刀、超聲波清洗機、烙鐵、萬用表、吸錫槍、清洗劑、棉花、示波器、鑷子超聲波清洗機。
(2)板卡維修需准備的工具:示波器、烙鐵、超聲波清洗機、萬用表、熱風焊台、編程器、測試卡、數據採集卡、打阻值卡、BGA晶元測試座、晶元貼裝機等。
(3)硬碟維修需配備的工具:示波器、烙鐵、萬用表、熱風焊台、編程器、螺絲刀及密封空間等。
(4)顯示器維修需配備的工具:
螺絲刀、烙鐵、萬用表、吸錫槍、示波器、鉗子等

微機是高精密的設備,除了要正確地使用之外,日常的維護保養也是十分重要的。筆者在長期的維修工作中發現,大量的故障都是由於缺乏日常維護或者維護方法不當造成的。我們推出這一組文章全面地介紹了微機系統各個部分的拆卸和常規維護方法,旨在幫助微機用戶自己動手維護自己的電腦,作到防患於未然。本文是這組文章的第一篇,主要介紹常用的維護工具、維護注意事項、主機箱內各部分連線的拆除、機箱內部除塵及板卡的常規維護方法。

一、維護工具:

電腦維護不需要很復雜的工具,一般的除塵維護只需要准備十字螺絲刀、平口螺絲刀、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普通毛筆容易脫毛不宜使用)就可以了。如果要清洗軟碟機、光碟機內部,還需要准備鏡頭拭紙、電吹風、無水乙醇(分析純)、脫脂棉球、鍾表起子(一套)、鑷子、吹氣球(皮老虎)、回形針、鍾表油(或縫紉機油)、黃油就可以了。如還需要進一步維修,再准備一隻尖嘴鉗、一隻試電筆和一隻萬用表。

二、維護注意事項

有些原裝和品牌電腦不允許用戶自己打開機箱,如擅自打開機箱可能會失去一些當由廠商提供的保修權利,請用戶特別注意;

各部件要輕拿輕放,尤其是硬碟,摔一下就會要了它的命;

拆卸時注意各插接線的方位,如硬碟線、軟碟機線、電源線等,以便正確還原;

還原用螺絲固定各部件時,應首先對准部件的位置,然後再上緊螺絲。尤其是主板,略有位置偏差就可能導致插卡接觸不良;主板安裝不平將可能會導致內存條、適配卡接觸不良甚至造成短路,天長日久甚至可能會發生形變導致故障發生;

由於計算機板卡上的集成電路器件多採用MOS技術製造,這種半導體器件對靜電高壓相當敏感。當帶靜電的人或物觸及這些器件後,就會產生靜電釋放,而釋放的靜電高壓將損壞這些器件。日常生活中靜電是無處不在的,例如當你在脫一些化纖衣服時有可能聽到聲響或看到閃光,此時的靜電至少在5kV以上,足以損壞微機的元器件,因此維護電腦時要特別注意靜電防護。故在拆卸維護電腦之前必須作到以下各點:
(1)斷開所有電源;

(2)在打開機箱之前,雙手應該觸摸一下地面或者牆壁,釋放身上的靜電。拿主板和插卡時,應盡量拿卡的邊緣,不要用手接觸板卡的集成電路。如果一定要接觸內部線路,最好戴上接地指環;

(3)請不要穿容易與地板、地毯摩擦產生靜電的膠鞋在各類地毯上行走。腳穿金屬鞋能良好地釋放人身上的靜電,有條件的工作場所應採用防靜電地板;

(4)保持一定的濕度,空氣乾燥也容易產生靜電,理想濕度應為40%-60%;
(5)使用電烙鐵、電風扇一類電器時應接好接地線。

三、微機主機的拆卸

拔下外設連線

關閉電源開關,拔下電源線以後,就可以開始拆卸主機了,拆卸主機的第一步是拔下機箱後側的所有外設連線。

拔除外設與電腦的連線主要兩種形式,一種將插頭直接向外平拉就可以了,如鍵盤線、PS/2滑鼠線、電源線、USB電纜等等;另一種插頭需先擰松插頭兩邊的螺絲固定把手,再向外平拉,如顯示器信號電纜插頭、列印機信號電纜插頭,早期的有些信號電纜沒有螺絲固定把手,需用螺絲刀擰下插頭兩邊的螺絲。

打開機箱蓋

拔下所有外設連線後就可以打開機箱了,無論是卧式還是立式機箱,機箱蓋的固定螺絲大多在機箱後側邊緣上,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幾顆螺絲就可以取下機箱蓋。

拆下適配卡

顯示卡、音效卡插在主板的擴展插槽中,並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條形窗口上,拆卸介面卡時,先用螺絲刀擰下條形窗口上沿固定插卡的螺絲,然後用雙手捏緊介面卡的上邊緣,平直的向上拔下介面卡。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數據線一頭插在驅動器上,另一頭插在主板的介面插座上,捏緊數據線插頭的兩端,平穩的沿水平方向拔出即可。

拔下驅動器數據線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拉著數據線向下拔,以免損壞數據線;二是注意拔下的方向以便還原,驅動器數據線的邊緣有一條紅線(線1),此線與驅動器、主板驅動器介面上的腳1相對應,在驅動器和主板驅動器介面插座旁大多有1的標識。

拔下驅動器電源插頭

硬碟、光碟機電源插頭為大四針插頭,軟碟機電源插頭為小四針插頭,沿水平方向向外拔出即可,安裝還原時請注意方向,反向一般無法插入,強行反向插入接通電源後會損壞驅動器。

拆下驅動器

硬碟、軟碟機、光碟機都固定在機箱面板內的驅動器支架上,拆卸驅動器時請先擰下驅動器支架兩側固定驅動器的螺絲(有些固定螺絲在面板上),即可向前抽出驅動器。擰下硬碟最後一顆螺絲時請用手握往硬碟,小心硬碟落下,硬碟輕輕摔一下就會損壞。有些機箱中的驅動器不用螺絲固定而採用彈簧片卡緊,這種情況只要松開彈簧片,即可從滑軌中抽出驅動器。

拔下主板電源插頭

電源插頭插在主板電源插座上,ATX電源插頭是雙排20針插頭,插頭上有一個小塑料卡,捏住它就可以拔下ATX電源插頭。AT電源插頭為兩只六針插頭P8、P9,平穩向上拔出即可。最後還原AT電源插頭時請注意方向,六針插頭P8、P9中間的黑線應靠在一起向下插入,方向錯誤將導致電源短路。

其它插頭

需要拔下的插頭可能還有CPU風扇電源插頭、光碟機與音效卡之間的音頻線插頭、主板與機箱面板插頭、音效卡與主板間的SB-LINK插頭等,拔下這些插頭時應作好紀錄,如插接線的顏色、插座的位置、插座插針的排列等以方便還原。
四、清潔機箱內表面的積塵

對於機箱內表面上的大面積積塵,可用擰乾的濕布擦拭。濕布應盡量干,擦拭完畢應該用電吹風吹乾水漬。各種插頭插座、擴充插槽、內存插槽及板卡一般不要用水擦拭。

五、清潔插槽、插頭、插座

需要清潔的插槽包括各種匯流排(ISA、PCI、AGP)擴展插槽、內存條插槽、各種驅動器介面插頭插座等。各種插槽內的灰塵一般先用油畫筆清掃,然後再用吹氣球或者電吹風吹盡灰塵。

插槽內金屬接腳如有油污可用脫脂棉球沾電腦專用清潔劑或無水乙醇去除,電腦專用清潔劑多為四氯化碳加活性劑構成,塗抹去污後清潔劑能自動揮發。購買清潔劑時一是檢查其揮發性能,當然是揮發越快越好;二是用PH試紙檢查其酸鹼性,要求呈中性,如呈酸性則對板卡有腐蝕作用。

六、清潔CPU風扇

PII和賽揚類CPU目前還較新,風扇一般不必取下,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就可以了。較舊的CPU風扇上積塵較多,一般須取下清掃。下面以Socket 7的CPU為例,介紹CPU風扇的除塵。

散裝CPU風扇是卡在CPU插座兩側的卡扣上,將風扇卡扣略略下壓即可取下CPU風扇。取下CPU風扇後,即可為風扇除塵,注意散熱片的縫中有很多灰塵。

原裝CPU風扇與CPU連為一體,需將Socket 7插座旁的把手輕輕向外側撥出一點,使把手與把手定位卡脫離,再向上推到垂直90度位置,然後向上取下CPU。清潔CPU風扇時注意不要弄臟了CPU和散熱片的結合面間的導熱硅膠。

七、清潔內存條和適配卡

內存條和各種適配卡的清潔包括除塵和清潔電路板上的金手指。除塵用油畫筆即可。金手指是電路板和插槽之間的連接點,如果有灰塵、油污或者被氧化均會造成接觸不良。陳舊的微機中大量故障由此而來。高級電路板的金手指是鍍金的,不容易氧化。為了降低成本,一般適配卡和內存條的金手指沒有鍍金,只是一層銅箔,時間長了將發生氧化。可用橡皮擦來擦除金手指表面的灰塵、油污或氧化層,切不可用砂紙類東西來擦拭金手指,否則會損傷極薄的鍍層。

光碟機的拆卸和維護 --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和激光功率調整

光碟機是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基本配置,在實際使用中,光碟機出故障時候較多,光碟機在最初出現故障時,一般是挑盤,以後越來越嚴重,直至不能讀盤。這種故障通常是聚焦透鏡、激光頭積塵較多或激光管老化等原因引起。因此在出現不能讀盤的故障後,首先可對光學頭作清潔處理,包括一般除塵和清洗聚焦透鏡、激光頭。如果故障仍然不能排除,可能是激光電流調節電位器接觸不良或者激光二極體老化所致,可嘗試通過調節電位器解決。筆者處理的故障光碟機中,大部分通過上述辦法得以修復。本文主要以SONY CDU311八速光碟機為例,介紹拆卸光碟機,清潔聚焦透鏡、激光頭以及調整激光功率的方法。

光碟機是集光、電、機械於一體的高精度設備,拆卸及清洗應該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否則很容易損壞。光碟機的拆卸通常可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拆卸底板

將光碟機底部向上平放,用十字螺絲刀拆下固定底板的螺釘,向上取下金屬底板,此時能看到光碟機底部的電路板。有些光碟機底板上有卡銷,卡銷卡在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相應卡扣上,卸這類光碟機底板須將底板略向光碟機後側推,使之脫離卡銷,然後向上取下底板。

2、拉出光碟托

在光碟機進出盤按鈕左側,有一直徑為1.0~1.5mm的強行退盤孔,將一根回形針扳直,插入應急退盤孔中並用力推入2.5cm左右,光碟托會向前彈出,再用手拉出光碟托。有些光碟機沒有強行退盤孔,可接通電源,按進出盤按鈕使光碟托滑出,然後關閉電源。如光碟進入時有卡盤現象,取出機芯後應檢查光碟托架滑道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擦掉後滴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當然卡盤也有可能是機械故障造成的,此時應該檢查機械部分。

3、拆卸光碟機前面板

在前部面板的兩側和頂部,各有一隻卡扣卡在金屬外殼(凹形金屬上蓋)的卡孔中,向內輕推卡扣使之與脫離,向前拉出前部面板。

4、取出機芯

SONY CDU311光碟機的機芯(包括電路板)在拉出前部面板後,即可從外殼中取出。

5、 清洗聚焦透鏡

將機芯正面向上,抽出光碟托,已能看見光學頭組件,頂部黃豆大小的玻璃球狀透明體是聚焦透鏡,現在你已經可以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清洗聚焦透鏡了。清洗聚焦透鏡之前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一下聚焦透鏡表面,可能會看到灰塵或霧蒙蒙的一片,用脫脂棉或鏡頭紙輕輕擦拭去透鏡表面的灰塵,稍稍多擦幾下,就會還你一隻清明透亮的鏡。聚焦透鏡安裝在彈性體上,擦拭時可稍稍加力,但用力過大使透鏡發生位移或偏轉會影響讀盤。不要使用鑷子,以避免劃傷透鏡表面。也不要碰傷聚焦透鏡側部的聚焦線圈。

清洗光學頭是否須要清洗液,用什麼清洗液業界曾有爭論。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不必使用清洗液。如果幹檫不能去除污物,再考慮使用清洗液。用水清洗是絕對不行的。能否用酒精清洗激光頭的問題也有爭論,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是完全可以的。所謂酒精通常是指含有水分和雜質的乙醇溶液。因此,酒精的確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而無水乙醇則是一種近於中性的弱有機溶劑,其純度從低到高可分為:工業純、化學純、分析純、光譜純幾種。純度越高,所含水分和雜質越少。光碟機的光學頭由激光發生器、光電檢測器、聚焦透鏡、激光束分離器、伺服電機幾部分組成。最容易沾上灰塵的是位於光碟片下面的聚焦透鏡,一般情況下的清洗是指清洗這個透鏡的表面。透鏡的表面鍍有一層薄膜,稱為增透膜,其材料為氟化鎂。增透膜的主要作用是減少折射,增加透明度。氟化鎂並不溶於乙醇,但是氟化鎂容易吸潮而變形。

由於分析純以上檔次的無水乙醇,含水分和雜質已經很低,揮發性很強,能夠溶解有機雜質,而對於增透膜不會造成損壞。因此筆者認為用高純度的無水乙醇來清洗光學頭透鏡是可以的。在實際的檢修工作中,這樣作也沒有造成對透鏡表面薄膜的損壞。而用清水來清洗是不可取的,因為氟化鎂容易吸潮後變形,而且水中雜質多這些都可能造成對增透膜的損壞,使得光碟機不能正常工作。同樣,含水分和雜質較多的酒精也是不適合用來清洗激光頭的。

6、 拆卸激光頭組件

如果清洗聚焦透鏡不能排除故障,可進一步拆卸激光頭組件作進一步的處理。激光頭組件一側套在一根園柱形金屬滑動桿上,另一側與步進電機傳動機構相銜接。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頭組件固定點在光碟機上部,只需擰下一顆鏍絲,拔下軟排線即可向上取下激光頭組件。拔下軟排線前建議先用鋼筆在排線與插座介面處畫一條直線,做好記號,以方便在還原時判斷是否正確回位。拔、插軟排線請勿拆疊,輕拔輕插,損壞後極難維修。

7、清洗激光頭

激光頭(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安裝在一小塊電路板上,一般有八根引出線,由軟排線引出。激光頭電路板大多安裝在激光頭組件側部。激光發射管發射出的激光通過由棱鏡形成的直角拆射光路,經聚焦透鏡和光碟反射後,從原路返回,再由光電接收管接收。激光頭電路板固定在光頭組件上,即可取下電路板即可清洗激光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還可從電路板對應的孔中伸入棉花擦拭孔中的棱鏡。

SONY CDU311光碟機的光學頭取消了反光棱鏡,直接經聚焦透鏡發射和接收激光束。可採用不卸下電路板的方法清洗。

清洗SONY CDU311光碟機的激光頭須先取下蓋在聚焦透鏡上的黑色塑料防塵罩。塑料防塵罩兩側有兩只上的卡扣,通過金屬鑄件上的兩只卡孔卡在光頭組件底部並用粘膠粘著,將激光頭底部朝上,用鑷子尖部將防塵罩兩端卡扣上的膠去除,松開卡扣,向上抽出防塵罩。

抽出防塵罩後可看到聚焦透鏡正下方有一園孔,園孔下部正對激光頭,用一段細銅絲做成L形,纏上棉花,將棉花小心的伸入小孔底部擦拭激光頭光電器件。擦拭時注意不要激光擦傷光電器件表面,也不得碰傷弄斷懸掛聚焦透鏡的彈性金屬絲,它其不僅起懸掛作用而且是聚焦線圈的引出線,否則會聚焦線圈迴路損壞。應該說明的是大多數光碟機的激光頭密封的腔體內,不易進入灰塵,拆卸清洗也不方便,操作不慎極有可能導致光碟機報廢,強烈建議一般用戶不實施此頂操作。

8、調節激光管的工作電流

經過清潔處理的光碟機如果仍然不能工作,說明激光管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可試調整激光管的工作電流以增大輸出功率。

SONY CDU311光碟機激光工作電流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只有綠豆大小。很多早期激光功率微調電位器在激光頭組件側部,需要取下激光頭組件才能較為方便的調節。

調節前先用色筆在電位器上作一記號,記下初始位置;用鍾表起子將電位器向某一方向旋轉一個小角度。 根據筆者的經驗,微調電位器本身接觸不良也是造成故障的原因之一,有時只要稍微動一下電位器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強烈建議每次調節不要超過10度,有條件的用戶可用萬用表測量一下,向電阻減少的方向調整。每調整一次裝機試一次,到能夠正確讀盤為止。總調整范圍不可太大,以防止電流過大燒毀激光管。

讀了本文後,你可能想清洗一下自己的光碟機。但是稍微的不慎即可造成光碟機報廢。由於目前光碟機的價格並不便宜,因此筆者認為還應該說明下述注意事項。

1、不要打開沒有故障的光碟機,光碟機是精密設備,隨意拆卸反而會對光碟機造成傷害。很多光碟機不可修復故障是拆御和維護不當造成的,言下之意是:只要你的光碟機能夠正常工作就不要去折騰它了。

2、有些光碟機不能正常讀盤可能是光碟片質量不好、電路故障、機械故障甚至軟體因素引起的,建議首先排除其它因素。

3、拆卸光碟機時注意保存好拆卸下的所有零件,任一個小零件遺失均可能會造成光碟機無法還原。

4、由於光碟機部件很多是由塑料製成的,操作時用力應適中,否則會損壞塑料部件。此外,也不要使用電吹風,熱風不僅可能導致塑料件變形,還可能影響其它部件的正常性能。

5、不同型號的光碟機結構略有不同,本文主要針對SONY系列光碟機作了介紹。你的光碟機如何拆卸、清洗主要還須靠你自己去摸索。

軟碟機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軟碟機是微機系統中需要重點維護的外部設備之一。積塵過多是導致軟碟機故障的最常見原因,而軟碟機清洗除塵的重點有磁頭、光電檢測器、步進電機傳動絲桿。清洗除塵時注意不要損傷磁頭或使磁頭移位,否則人為導致的磁頭損傷和磁頭移位故障都是極難處理的。磁頭如不是太臟,可用清洗盤清洗,不必拆卸軟碟機就可以進行。假如用清洗盤清洗效果不好,就必須拆開軟碟機手工清洗了。下面按順序介紹其處理過程。

八、用清洗盤清洗磁頭

由於磁頭與軟碟片經常接觸,碟片上的各種污物將污染磁頭,積塵過多導致軟碟機
磁頭不能正常讀寫是最常見的軟碟機故障。用軟碟機清洗盤清洗軟碟機磁頭十分簡單,將清潔劑或無水乙醇(要求分析純級別)均勻噴灑在清洗盤面上,微機上電,系統啟動成功之後,將清洗盤插入軟碟機中,軟碟機將自行轉動,清洗盤會吸附磁頭上污垢及周圍的灰塵。

十、折卸清洗軟碟機

1、取下上蓋

軟碟機的凹形薄鐵皮上蓋是用螺絲固定在鑄鋁底座上的,手工清洗時先用十字螺絲刀擰下固定上蓋的一或兩顆螺絲(有的軟碟機沒有螺絲,可省去此步),將上蓋略向兩側外扳,使上蓋脫離鑄鋁底座上的凸出卡扣,即可取下軟碟機上蓋板。

2、清洗磁頭

軟碟機0、1號磁頭分別固定在尋道小車上、下方,下方磁頭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下固定臂上,不能移動,較容易清洗。上方磁頭通過一彈性片貼在塑料磁頭小車的活動臂上,上活動臂另一端是螺絲固定的彈簧片。清洗上磁頭時可以略略用力,但應注意用力過大會造成磁頭偏移,而人為導致磁頭偏移故障極難調校,清洗時切切注意。

清洗磁頭時用醫用脫脂棉簽沾無水乙醇或專用的磁頭清潔劑,輕輕地擦洗磁頭,多擦幾次,則可把較頑固的附著物擦去。清洗上磁頭時可用手將磁頭略略向下壓,以免磁頭移位,待酒精溶解上磁頭污物後,輕輕擦除污物。

3、清洗步進電機轉軸絲桿

軟碟機讀盤過程中如果系統常給出讀取文件錯誤或扇區找不到的提示,多半是步進電機轉軸與磁頭小車有銜接不好的現象,請檢查步進電機轉軸絲桿上的潤滑油,如果太臟或有凝固現象,可將其用酒精擦洗干凈後補充少許鍾表油或者高級黃油。還可用手轉動絲桿來移動磁頭小車,以便清洗整個絲桿。

4、清洗光電檢測器

老式的軟碟機其防寫檢測、盤密度檢測、換盤檢測、0道檢測是由光電檢測器完成的,可用棉簽沾少許無水乙醇擦拭光電發射管和光電接收管表面。新型軟碟機其檢測器均為微動開關則無須處理。

滑鼠的清潔維護與維修

滑鼠是當今電腦必不可少的輸入設備。當你在屏幕上發現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就應當為滑鼠除塵了。滑鼠的清潔及維護可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基本除塵

滑鼠的底部長期和桌子接觸,最容易被污染。尤其是機械式和光學機械式滑鼠的滾動球極易將灰塵、毛發、細維纖帶入滑鼠中。下面以光機式滑鼠為例說明拆卸和除塵方法。

在滑鼠底部滾動球外圈有一圓形塑料蓋,輕壓塑料蓋逆時針方向旋轉到位,即可取下塑料蓋,取出滾動球。用手指清除滑鼠內部的兩根轉軸和一隻轉輪上的污物,清除時應避免污物落入滑鼠內部,滾動球可用中性洗滌劑清洗。

2、開蓋除塵

如果經上述處理指針移動還是不靈,特別是某一方向滑鼠指針移動不靈時,大多是光電檢測器被污物檔光導致,此時請用十字螺絲刀卸下滑鼠底蓋上的螺絲,取下滑鼠上蓋,用棉簽清理光電檢測器中間的污物。

3、按鍵失靈排障

滑鼠的按鍵磨損是的導致按鍵失靈的常見故障,磨損部位通常是按鍵機械開關上的小按鈕或與小按鈕接觸部位處的塑料上蓋,應急處理可貼一張不幹膠紙或刷一層快乾膠解決。較好的解決方法是換一隻按鍵,滑鼠按鍵一般電氣零件商行有售,將不常使用的中鍵與左鍵交換也是常見處理方法。

雜牌劣質滑鼠的按鍵失靈多為簧片斷裂,可用廢棄的電子打火機微動開關內的小銅片替代。滑鼠電路板上元件焊接不良也可能出現故障,最常見故障是機械開關底部的焊點斷裂或脫焊。

鍵盤的清潔維護

鍵盤是最常用的輸入設備之一,即使一個鍵失靈,用起來也很不方便。由於鍵盤是一種機電設備,使用頻繁,加之鍵盤底座和各按鍵之間有較大的間隙,灰塵容易侵入。因此定期對鍵盤作清潔維護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簡單的維護一是將鍵盤反過來輕輕拍打,讓其內的灰塵落出;二用濕布清洗鍵盤表面,但注意濕布一定要擰干,以防水進入鍵盤內部。

使用時間較長的鍵盤需要拆開進行維護。拆卸鍵盤比較簡單,拔下鍵盤與主機連接的電纜插頭,然後將鍵盤正面向下放到工作台上,擰下底板上的螺釘,即可取下鍵盤後蓋板。以下分別介紹機械式按鍵鍵盤和電觸點按鍵鍵盤的拆卸和維護方法。

一、機械式按鍵鍵盤

取下機械式按鍵鍵盤底板後你將看到一塊電路板,電路板被幾顆鏍絲固定在鍵盤前面板上,擰下螺釘即可取下電路板。

拔下電纜線與電路板連接的插頭,就可以用油漆刷或者油畫筆掃除電路板和鍵盤按鍵上的灰塵。一般不必用濕布清洗。按鍵開關焊接在電路板上,鍵帽卡在按鍵開關上。如果想將鍵帽從按鍵開關上取下,可用平口螺絲刀輕輕將鍵帽往上撬松後拔下。一般情況沒有必要取下鍵帽,且有些鍵盤的鍵帽取下後很難還原。

如有某個按鍵失靈,可以焊下按鍵開關進行維修,但由於組成按鍵開關的零件極小,拆卸、維修很不方便,由於是機械方面的故障,大多數情況下維修後的按鍵壽命極短,最好的辦法是用同型號鍵盤按鍵或非常用鍵(如F12)焊下與失靈按鍵交換位置。

二、電觸點按鍵鍵盤

打開電觸點鍵盤的底板和蓋板以後,就能看到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三層薄膜分別是下觸點層、中間隔離層和上觸點層,上、下觸點層壓制有金屬電路連線和與按鍵相對應的圓形金屬觸點,中間隔離層上有與上、下觸點層對應的圓孔。電觸點鍵盤的所有按鍵嵌在前面板上,在底板上三層薄膜和前面板按鍵之間有一層橡膠墊,橡膠墊上凸出部位與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相對應,按下按鍵後膠墊上相應凸出部位向下凹,使薄膜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通過中間隔離層的圓孔相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在底板的上角還有一小塊電路板,其上主要部件有鍵盤插座、鍵盤CPU和指示燈。

由於電觸點鍵盤是通過上、下觸點層的圓形金屬觸點接觸送出按鍵信號,因而薄膜上圓形金屬觸點有氧化現象需用橡皮擦拭乾凈;另別輸出介面插座處如有氧化現象,須用橡皮擦乾凈介面部位的氧化層。

嵌在底板上的三層薄膜之間一般無灰塵,只需用油漆刷清掃薄膜表面即可。

橡膠墊、前面板、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用水清洗,如鍵盤較臟,可使用清潔劑。有些鍵盤嵌在前面板上的按鍵可以全部取下,但由於取下後還原一百多隻按鍵很麻煩,建議不要取下。

將所有的按鍵、前面板、橡膠墊清洗干凈,就可以進行安裝還原了。安裝還原時注意一是注意要等按鍵、前面板、橡膠墊全部晾乾以後,方能還原鍵盤,否則會導致鍵盤內觸點生銹,二是注意三層薄膜准確對位,否則會導致按鍵無法接通。

電源的除塵和維護

開關電源是整個主機的動力。雖然電源的功率只有200-350W,但是由於輸出電壓低,輸出電流很大,因此其中的功率開關晶體管發熱量十分大。除了功率晶體管加裝散熱片外,還需要用風扇把電源盒內的熱量抽出。在風扇向外抽風時,電源盒內形成負壓,使得電源盒內的各個部分吸附了大量的灰塵,特別是風扇的葉片上更是容易堆積灰塵。功率晶體管和散熱片上堆積灰塵將影響散熱,風扇葉片上的積塵將增加風扇的負載,降低風扇轉速,也將影響散熱效果。在室溫較高時,如果電源不能及時散熱,將燒毀功率晶體管。因此電源的除塵維護是十分必要的。

電源的維護除了除塵之外,還應該為風扇加潤滑油。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拆卸電源盒

電源盒一般是用螺絲固定在機箱後側的金屬板上,拆卸電源時從機箱後側擰下固定螺絲,即可取下電源。有些機箱內部還有電源固定螺絲,也應當取下。電源向主機各個部分供電的電源線也應該取下,在《機箱除塵及板卡維護》中已經作過介紹。

二、打開電源盒

電源盒由薄鐵皮構成,其凹形上蓋扣在凹形底蓋上用螺絲固定,取下固定螺絲,將上蓋略從兩側向內推,即可向上即可取出上蓋。

三、電路板及散熱片除塵

取下電源上蓋後即可用油漆刷(或油畫筆)為電源除塵,固定在電源凹形底蓋上的電路板下常有不少灰塵,可擰下電路板四角的固定螺絲取下電路板為其除塵。

四、風扇除塵

電源風扇的四角是用螺絲固定在電源的金屬外殼上,為風扇除塵時先卸下這四顆螺絲,取下風扇後即可用油漆刷為風扇除塵,風扇也可以用較乾的濕布擦拭,但注意不要使水進入風扇轉軸或線圈中。

C. 維修工具使用與維護應注意些什麼

使用工具人員,必須熟知工具的性能、特點、使用方法、保管和維修版方法及保養方法權各種施工工具必須是正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工作前必須對工具進行檢查,嚴禁使用腐蝕、變形、松動、有故障、破損等不合格工具停止工作時,禁止把機件、工具放在機器或設備上。帶有牙口、刃口尖銳的工具及轉動部分應有防護裝置使用特殊工具時(如噴燈、沖頭等),應有相應安全措施。小型工器具放在工具袋中妥善保管。人員的安全一定要注意,避免由於違規操作出現問題。

D. 提問:鏡頭保養維修,橡膠拆卸工具 井字拆卸工具 哪個 好

兩個都需要用到,沒有說哪個好
鏡頭保養維修
一、工具准備:
井字扳手、起子(平頭或十字頭)、橡膠開鏡器、鏡頭清洗液、鏡頭布、皮老虎、尖嘴鑷子、吸盤、白手套……
吸盤是用來取出鏡片的,這些吸盤可以取之於家裡的吸盤掛鉤上。經濟適用。專業一點應該是用鏡頭筆。但價格顯然高於只有幾分錢的吸盤!用吸盤取鏡片效果很好,只要在吸取的過程中小心一點,不要用力過猛劃傷鏡頭鍍膜即可。
有齒圈用井字扳手開啟,平頭圈用牛筋開鏡器開啟。因牛筋開鏡器比較專業,價格也不便宜,將鏡頭後蓋加以改裝,得到了媲美牛筋開鏡器的自製開鏡器。關鍵是性價比實在是高。過程如下:
准備一袋硅橡膠(電子商店有售5元),將鏡頭後蓋外緣突起部分刮花、刮毛以增加硅橡膠與之粘附力,將硅橡膠均勻塗在後蓋外緣突起部分。室溫下放置24小時讓其自然凝固。
鏡頭後蓋塗有硅橡膠的白圈部分恰好與平頭圈等大,而中間部分是凹陷的,又不會摩擦到鏡頭。將鏡頭後蓋塗膠部分與平頭圈吻合並壓緊,然後逆時針轉動,即可利用摩擦力將壓圈松動並旋下。
二、拆卸清理:
用拆卸工具拆下前透鏡組和後透鏡組,記住每個透鏡的安裝位置以及鏡片的朝向,以便清理之後能夠正確復原。拆卸過程中動作要慢、輕。尤其在壓鏡圈卸下後,不要猛地倒出鏡片,那樣多個鏡片以及壓圈一股腦滾出,讓你記不住次序之外還有可能散落一地!桌面上鋪一張柔軟淺色毛巾,一是防止細小零件滾落,而是防止鏡片碰撞損壞,三是細小零件在淺色毛巾上易於看見不至於丟失。鏡片應以吸盤吸出,不要磕出或摳出,切記不要劃傷鏡片鍍膜!清洗鏡片時,清洗液不能直接噴在鏡頭上,應將清洗液噴在鏡頭布上,再用鏡頭布浸濕的部分擦拭鏡片,而後用乾燥的部分擦拭一遍直至霉斑完全清除為止,若霉斑頑固難除,可反復多次,但必須輕柔,用力過大會擦傷鍍膜。將鏡頭一片片裝回去的過程中,應每裝一片,就用氣吹吹一下,防止鏡片之間留有灰塵和纖維。
三、對焦調節:
往回組裝鏡片未必是按原樣有序復原就了事,因為,鏡頭組拆卸後,調焦筒已經松動,發生錯位,已不是出廠時的位置。所以,最後要完成無窮遠對焦。過程是醬紫的:
鏡片一一安裝到位後後,不要固定調焦筒,將鏡頭焦距放在無窮遠,慢慢轉動調焦筒,直至畫面清晰為止,然後保持調焦筒在此位置上並將緊固螺釘旋上、擰緊。不同鏡頭的調焦筒緊固螺釘會在不同的地方,鄙人的兩個老鏡頭,一個是美能達(70-210)、一個是理光(70-210)。美能達鏡頭調焦筒的四個緊固螺釘在鏡頭正前方。理光鏡頭調焦筒的四個緊固螺釘在鏡頭防滑橡膠圈的裡面,需將防滑橡膠圈退下才能看到。

E. 單反相機更換鏡頭的時候要怎麼操作

單反相機更換鏡頭的時候,首要任務是避免相機進灰,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1、最好在干凈的室內環境更換,盡量不要在灰塵多,或有大風,下雨的環境下操作。
2、拆裝鏡頭的時候務必讓相機吊掛在脖子上,卡口要朝下,可防止灰塵落入。
3、准備好鏡頭後蓋,快速拆下鏡頭後把後蓋旋上去先保護好鏡頭,再放入包里。
4、快速拆下需要用的鏡頭後蓋,並將鏡頭旋入相機。
以上第3步特別注意,很多人為趕時間,把鏡頭拆下後就直接放包里,忘了蓋後蓋,結果包里的灰就進入鏡頭里。在保護相機不進灰的同時,也需要保護好鏡頭。

F. 鏡頭筆怎麼用

鏡頭筆主要是擦鏡頭用的,鏡頭筆分為兩頭,一頭是碳餅,一頭是軟毛刷子,我們把帶有碳餅的那頭輕輕的放在鏡頭上擦拭,但是力度邀請不要太用力,太用力的話會毀壞鏡頭上的一層鍍膜。



鏡頭筆使用方法
任何擦鏡頭的行為都是傷害鏡頭鍍膜的!鏡頭筆雖是比較安全的工具,您也要小心使用。對鏡頭永遠要多吹少擦!吹子一定要好,必要的話要配好一點的UV保護鏡頭。
使用鏡頭筆前務必保證吹凈鏡頭表面,確保沒有任何灰塵顆粒,再豎直輕壓鏡頭筆從鏡頭中間順時針向外趕,一次後注意吹去鏡頭表面脫落的鏡頭碳粉,再觀察效果,再擦再吹!反復4-5次鏡頭就應該光亮如新啦!
有個口訣是一看、二吹、三擦,大功告成!鏡頭筆用後蓋好筆帽,擰幾下倒出碳末真品鏡頭筆的筆帽是有自潔功能的。


對於我們使用鏡頭筆擦拭鏡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太用例,不然會壞了鏡頭上面的一層鍍膜就不好了。所以我們在使清理鏡頭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一看,二吹,三擦的不走。

歡迎進入 相機論壇 交流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G. 維修單反相機和鏡頭需要哪些設備和工具

其實維修單反和鏡頭需要的工具非常少,一個工作台,一個好一些的伸縮台燈,一個眼部放大鏡,一個熱吹風機,一個好一些的電工萬能表,再買一套精密維修用工具包,最好是德國進口的,這基本就可以了。

H. 照相機鏡頭磨花了,怎麼辦

照相機鏡頭磨花了,如果影響拍攝效果只能換了。

照相機鏡頭保護介紹:
1.鏡頭清潔:
鏡頭上的指紋、灰塵會降低相機的性能,最好在購買時配上UV保護鏡,擦鏡頭要有一定的方法,否則易擦傷鏡頭。
方法一:
在擦拭鏡頭時我們選擇如下工具:專業擦鏡布/麂皮(絕不可用眼鏡布)、專業鏡頭紙、軟毛刷、吹氣球、擦鏡水等(這些都可以到專業器材店買到)
如果有灰塵,首先用吹氣球吹去灰塵,吹不去的可用毛刷掃一掃,記住軟毛刷不可用手觸摸,因為手有油,然後用擦鏡液滴在擦鏡布上從里向外旋轉擦出,注意力度,可以反復幾次,不要一次用的力度過大。然後將餘下的灰塵用吹氣球吹凈即可。

方法二:
在器材不充足情況下,比如我們只有擦鏡布或擦鏡紙
那麼吹鏡頭的方法是:用手擋在鏡頭前成30~45度角,用口向手中吹氣,氣反射到鏡頭上以便吹去灰塵,這樣的好處是,防止口水吹在鏡頭上。
擦鏡的方法:在鏡頭上哈上一口氣(相當於擦鏡液的作用),防止灰塵擦傷鏡頭,然後用擦鏡布或擦鏡紙,由里向外旋出擦拭法擦鏡頭。
用以上兩種簡易方法相互配合就可以做到應急時的鏡頭清潔,平時一定要按方法一進行。

2.一些注意事項

在海灘或化學物品附近使用後要徹底清理鏡頭及機身。

相機如出現故障,在任何情況下勿自行拆卸,應送到維修部門修理。

切勿在相機上使用溶劑苯、殺蟲濟等揮發性物質,以免相機變形甚至溶解。

不要把數碼相機放置在日光下的密閉汽車當中,高溫不僅會使塑料殼變形,同時也會縮減數碼相機的使用壽命。

3. 在LCD上

最常見的就是會有手指指紋或是一些油垢灰塵之類的覆蓋,看來不甚光彩的面貌,一般可用細致的眼鏡布來擦拭,切記要輕輕擦拭,注意不要使用強烈的玻璃清潔劑,因為部份數碼相機的LCD表面有一層抗強光膜,這層膜一旦被破壞之後,無法修護,也不在保固范圍之內。另外,也可以購買使用屏幕保護貼,只要拿回去剪裁成適當大小,貼在LCD屏幕上,就可以防止LCD屏幕被刮傷刮壞的機率。
不過現在大多數碼相機都改進了LCD,外層是一層玻璃,所以不必太在意在LCD上加屏幕保護貼,這樣看上去清晰些,不要讓這些貼防障了拍攝的樂趣。

I. 單反相機怎麼正確的去拆卸鏡頭呢

單反相機鏡頭和機身之間的連接是通過一個叫卡口的東西來實現的,一般都是內三刀或者外三刀式,為了防止鏡頭從機身上脫落,都設有鎖定卡榫。不同廠家生產的相機不同,鎖定裝置的位置及操作方法也略有不同,使鏡頭的裝卸存在差異,例如尼康的F卡口是內三刀,逆時針旋轉安裝,而佳能的EF卡口則是內三刀順時針旋轉安裝,而且鏡頭插入時定位點的初始位置也是有區別的。

為什麼要使用旋轉卡口。最初的可更換鏡頭的相機鏡頭與機身的連接是採用螺口的方式,就像螺絲擰進螺母一樣(例如影響范圍巨大的M42螺口),隨著時間的推移,螺口變得不適應新的用戶需求了,比如螺口基本無法實現全開光圈測光,收縮光圈拍攝的需求,而這是卡口單反相機最基本的功能,於是,卡口就應運而生了。

安裝鏡頭的時候要細心操作,在卸下鏡頭的過程中更要小心,向外拔出鏡頭時一定要垂直,否則不僅不易拔出,也易損傷鏡筒或機身卡口。旋轉鏡頭時手應握持鏡頭的鏡筒部位,不宜握持光圈環或調焦環、變焦環。裝鏡頭應將鏡頭上的紅點和機身上的紅點對准後插入,按要求的方向旋轉到底,並聽到鎖定的「咔嗒」聲為止。2091固件,2093固件,2097固件,MP3維修論壇,MP4維修論壇,MP3圖紙,MP4圖紙,固件光碟,MP3維修工具,MP3維修培訓,MP4維修培訓,U盤數據恢復,MP3刷固件,中維數碼,維修論壇,$D6Y&n$q3z)~0h+J7d

在風沙和灰塵較大的環境下,攝苑網維修小編提示您盡可能不要更換鏡頭,以免沙塵進入反光鏡箱,既有可能沾到CCD上,也有可能進入活動部件中導致磨損加劇甚至故障。如果一定要在惡劣環境中換鏡頭,那麼把機身翻過來,卡口對著下方裝卸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沙塵的進入,換下來的鏡頭應當盡快蓋好前後蓋放如包內或者鏡頭筒中。。。(金





結)

J. 攝影器材具體怎麼使用

不知道你要的是哪種攝影器材的使用方法,找了一個http://bbs.my0511.com/viewthread.php?tid=2206057
上面是使用的,下面是保養和清潔
建議你自己網路下

攝影器材的保養和清潔
最常用的保養清潔工具有吹耳球、羊毛筆、鏡頭紙、麂皮、專用的鏡頭清潔液、純棉手套和擦鏡布等,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再准備一個小的手持式吸塵器。其實保養工具還有防潮箱、鏡頭包等,不過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說明清潔方法和清潔工具的使用,所以那些就不在文中提出了。下面解釋一下每樣東西的用途:

吹耳球:

主要用於吹掉鏡片上的灰塵和雜物,這是清潔鏡片的第一步,一定要先用吹耳球將灰塵吹掉以後再用鏡頭紙擦,否則將會劃傷鏡頭,這東西在醫療用品店裡有賣,而且非常便宜又好用,最好不要去攝影器材店裡面買,又貴又不實用。

記得,千萬不要用嘴吹,否則看著自己心愛的鏡頭會不自主地流口水,如果吹到鏡片上就不好了,呵呵呵呵。

羊毛筆:

用來對付鏡片或LCD表面那些比較頑固的灰塵,因為羊毛筆非常的柔軟,所以用來清潔鏡片比較合適,不過千萬不要以為它很軟就可以過分用力,而是要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樣輕輕的掃。這種東西只能在攝影用品店裡才有了,挑選時一定要找那種沒有雜毛,非常柔軟的,而且在使用過程中絕對不可以用手去接觸羊毛筆端,否則手上的汗漬會粘到鏡頭上,非常難清潔。

鏡頭紙:

這個是用來擦洗鏡頭的主力武器了,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先將鏡頭紙輕輕的捲成一個棒狀,然後用力拉斷一段,此時就會看到斷面處的紙纖維會形成像毛刷一樣的,這樣就可以用來擦鏡片了,不過在擦之前最好沾一點點鏡頭清潔液來擦洗。

因為鏡頭紙在使用時可能會掉一點紙纖維,不用著急,等鏡頭清潔液徹底揮發完後用羊毛筆輕輕刷掉就好了。

是用鏡頭紙要注意兩點,一是動作要輕柔,而且要從鏡片的中心擦起,以螺旋形慢慢擦到外圈,擦完一遍後檢查一下,如果沒有擦乾凈一定要再換一張紙擦洗,否則紙上沾的灰塵會再次污染鏡頭。二是要注意鏡頭清潔液不要沾太多,將紙濕潤了就好,否則過多的鏡頭液會順著鏡片的縫隙流到鏡頭裡面。

這個東西只能在攝影器材店裡才能買到,而且不要捨不得錢,一定要買好的,劣質的鏡頭紙纖維太硬,而且可能帶有很多雜質,會損傷鏡片的。

麂皮:

這是個好東西,不會掉纖維,而且非常柔軟,使用時可以輕輕折疊起來沾清潔液擦洗鏡片,操作方法與使用鏡頭紙相同,只是這個東東比較貴,但是真的很好用。

這東西在攝影器材店裡有售,挑選時一樣要選擇沒有雜質、質地非常柔軟的那種,品質好的麂皮應該是一種很自然的皮革黃色,如果顏色看上去不自然多半是為了好看而染色的,最好不要用,否則鏡頭清潔液中的溶劑會將染料溶解出來,於是你的鏡頭前面就不知不覺地加上了一個彩色濾光鏡,呵呵呵呵。

鏡頭清潔液:

其實鏡頭清潔液的主要成分是溶劑,主要作用是溶解鏡片上的有機物,如:汗漬、指紋或是口水等,如果實在沒有的話其實也可以用化學實驗用的無水乙醇,記住,如果要使用無水乙醇一定要買正品,而且是那種純度為99%以上的分析純,否則會損傷鏡片。

還有就是這東西的使用范圍僅限於鏡片或LCD屏,千萬不要用它給機身「洗澡」,否則可能會損壞機身表面的塗層。還有就是千萬不要用多了,一點點就好,否則會流到鏡頭內部,影響鏡頭的機械性能。

擦鏡布:

這是一種採用特殊編織工藝織造的純棉布,質地很柔軟,而且不會掉纖維下來,所以用來清潔機身、鏡頭套筒或是LCD表面最合適不過了,但是最好不要用它來清潔鏡片,否則可能會造成劃傷。

這東西在攝影器材店裡有賣,在某些商場或超市也可以買到,只是不叫擦鏡布,具體叫什麼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是可以用來擦電視機屏幕的東東就可以了。

手持式吸塵器:

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比較乾燥,那麼在使用吹耳球和羊毛筆時最好將整個操作過程放到吸塵器口旁邊,這樣就可以將清理下來的灰塵直接吸走,以免飄散到空氣中又再次落在鏡片上。

這東西在哪可以買到就不用我說了吧,只是在使用時千萬要注意不要將吸塵口碰到機身或鏡片上就行了。

純棉手套: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最好戴上手套,因為整個操作過程都要耐心細致,因此手上肯定會多多少少的出些汗,這時手套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

這東西到處都有賣,不過建議大家買那種純白的,戴起來比較緊的薄手套,這樣不會影響操作。

最後再說一下清潔過程,整個操作過程要遵循先外後內、先機身後鏡頭的順序進行,而且每樣工具最好都是專用的,千萬不要把擦機身的麂皮用來擦鏡片,否則真的就損失大了。

另外在操作過程中要隨時記得保護好鏡片和機身內部,這些部位在清潔干凈後要馬上使用專用的鏡頭蓋或機身蓋把它們都蓋好,以免灰塵再次落在上面。

還有就是上述這些工具,除了鏡頭紙吹耳球以外,其他工具都是要定期清洗的,以保證使用的時候乾乾凈凈,清洗的時候建議用肥皂輕輕搓洗,然後一定要在清水中漂干凈再晾乾。

另外,上述這些工具使用起來是有優先順序的,也就是說,能用吹耳球吹乾凈的話就不要用羊毛筆,以此類推,如果能用羊毛筆掃掉的話就盡量不要使用鏡頭紙,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鏡頭。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對待鏡片、反光鏡和CCD表面時一定要記住,它們就是你的眼睛,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樣的態度和力道去對待它們,攝影器材都是有感情的,你對它好,它也會在關鍵時刻發揮出最大能力去回報你的,好好善待自己的器材吧,祝願我們大家的器材都能夠長久的跟隨自己走過快樂而充實的每一天! (本文來源:蜂鳥網 )

閱讀全文

與鏡頭的維修工具怎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做個家電維修網站 瀏覽:860
家用電器怎麼算電量 瀏覽:679
油檢測電路 瀏覽:726
惠普電腦石家莊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00
西安哪裡有寄存傢具的地方 瀏覽:913
長春天梭手錶維修中心 瀏覽:370
廣州阿里斯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 瀏覽:870
台灣天鵝空壓機維修電話 瀏覽:276
即電控制電路 瀏覽:588
連電路模擬 瀏覽:344
惠普電腦維修客服電話 瀏覽:619
家用電器與生活綜合實踐案例 瀏覽:487
成都哪裡可以維修收音機 瀏覽:415
維修基金憑證怎麼領 瀏覽:350
合肥美菱售後維修站 瀏覽:761
bose南京的維修點 瀏覽:612
怎麼撕廚房防水條 瀏覽:231
房屋維修有限公司英語怎麼讀 瀏覽:128
燈保修條款 瀏覽:677
屋裡防水卷材積水怎麼排水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