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1的基本規則
F1年度錦標o積分制(Championship points):F1的年度錦標分為兩種:車手錦標及車隊錦標。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錦標的價值大於車手錦標。計分方式是採用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相加累積的。F1賽事成績的評分是由國際汽聯(FIA)依據每站賽程比賽的結果來評定積分的。每站F1比賽的第一名車手和車隊各得10分、第二名各得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5分、第五名4分、第六名3分、第七名2分、第八名1分。
車身底盤 (Chassis):賽車的基本架構包括懸吊系統、鋼圈輪胎及其他各類車材的組合。一輛高科技F1賽車的車身底盤是由碳纖維板和其他材料合製成的,底盤非常的輕巧而且強力大耐用。
製造商/車隊 (Constructor):F1賽車的製造商是指車身底盤的製造者,而不是指引擎製造商。按照規定,底盤製造者的名字通常是放在引擎製造商名字的前面,在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車隊冠軍的榮耀是頒給車身底盤的製造商。
減速彎道 (Chicane):在直線賽道上設置的連續彎道,用來降低賽車的車速。
發夾彎道(Hairpin):難度非常高,車手駕控非常棘手的彎道,通常是180度象發夾似的彎道路段。
賽車駕駛艙 (Cockpit):賽車車身結構內車手駕車的座位區域,是專為車手量身定做的,車手在座位內僅可轉頭、手及腳。
亂流 (Dirty air):急駛中的賽車所產生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氣流。亂流會干擾緊隨其後的其他賽車所產生的氣流,從而影響(減少)空氣流動中所產生的下壓力,這就會使緊隨其後的賽車駕控受到影響,賽車有可能會打滑失控。
下壓力 (Downforce):賽車的車身,車翼及懸吊系統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因空氣流動的作用而產生向下的壓力。下壓力隨著賽車速度的增加會產生的更強,從而使賽車的抓地力增強。
風洞 (Wind Tunnel):賽車在急駛的過程中,車身周圍不同的風速會產生風洞。風洞對正在比賽中的賽車所造成的影響程度,是由專門的精密儀器來測量的。
排位 (Grid):賽車決賽時起跑的排列位置,是按照排位賽的比賽結果而排列確定的。賽車排列置於兩賽車交錯的行列,最前端的賽車領先下一輛賽車有8米遠的間隔距離。
起跑排位 (Starting Grid):根據車手的賽車在排位賽的成績來排定其賽車的起跑的位置。
竿位 (Pole Position):竿位又稱為P.P.是星期六下午排位賽取得的名次而定,以賽車所跑單圈最快的成績來確定車手在決賽起跑時最前面的排頭位。
排位賽 (Qualifying):排位賽分為兩部分,分別在周五和周六進行,每輛賽車只能做一圈排位。周五排位賽發車的順序按照前一站比賽成績(新賽季首站按上一年世錦賽成績)。周六排位賽發車順序按照周五排位賽得出名次的倒順序,即慢車先排位,快車最後排位。決賽排位是以周六的排位賽名次成績為准,第一名的賽車手決賽起跑位置稱為竿位。
裝備區 (Paddock):設在賽事賽道的起跑位附近,這是車隊管理和休息區及運輸車輛停放的地方。
維修區 (Pits):是所有賽車的車庫,供賽車檢修的地方。
維修道 (Pit Lane):經過特殊設計的在維修站前的通道,是賽車從維修站進入賽道或離開賽道返回維修站的通道。維修道是有嚴格速度限制的路段,一般速度限制在80-120公里/時速( 即每小時50-74英哩),不同的賽道有不同的限速規定。
停站 (Pit Stop):賽程中預定的後勤為維修區,是車手加油及換輪胎的地方,進維修站的時機及次數是每個車隊比賽的重要策略。
光頭胎 (Slicks):在乾燥路面上使用的沒有胎紋的賽車輪胎也稱干胎。光頭胎是於1998年的賽季前被有四條直紋溝槽的輪胎(干胎)給取代了,這些溝槽是用來降低賽車過彎道時的速度。
後勤維修人員 (Pit Crew):指在維修區負責車隊的工程師和技師。
賽車號碼 (Race Number):在新賽季之前FIA會根據前一年的車手排名,給予每輛F1賽車一個號碼,此號碼必須是很清楚地展示於車體的車鼻翼兩側,離地高度最少要有25mm。13這一數字西方人特別忌諱,因此13賽車號碼,是沒有的即沒有被使用過。
安全車 (Safety Car):是一輛閃著黃色車燈的賓士車,車身並貼有Safety Car的標志。安全車的駕駛者很有經驗,車上裝有與控制台聯絡的通訊系統。
賽場旗語
為有效指揮車手比賽,盡可能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F1大賽採用搖動各種彩色旗幟的辦法作為指揮信號。搖動的旗子不僅可以使車手在很遠處看到,提前引起注意,同時也可使現場觀眾了解比賽過程中發生的一切。
指揮旗為長方形,由賽道各處的裁判執掌,各種旗語的具體含義如下:
綠旗:比賽開始時出示,表示熱身圈比賽開始。
黃旗:出示黃旗後出示表示危險已經消除,賽場一切恢復正常,比賽可以正常進行。
黃紅條靜止旗:表示路面有水或油,賽車容易打滑,應小心駕駛。
黃紅條揮動旗:警告車手路面濕滑程度較重,駕駛應格外小心。
白旗:表示在賽道上有賽會指定的車輛或行駛緩慢的賽車,提醒車手注意避讓該類車輛,以免發生危險。
黃色靜止旗:表示前面有危險,車手應減速。
黃色揮動旗:表示前面有危險,車手應減速行駛,此時超車視為犯規;如果車手在同一地方再次看見裁判揮動黃旗,應減慢車速並做好停車准備。
藍色靜止旗:表示車後有其他賽車緊隨,車手應提高警惕,但不必避讓。
藍色揮動旗:表示緊隨其後的賽車准備高速超越,車手應注意安全,但仍可按原路線和速度行駛,無需避讓。
黑、白對角旗:表示對車手缺乏體育道德行為的第一次警告,如果車手置之不理,則出黑旗與白旗取消其比賽資格。
黑旗與白色數字旗組合使用:白色旗的數字顯示該數字編號的車已被取消比賽資格,車手必須在下一圈進入維修站,並向大賽組委會報告。
紅旗:一般不揮動。一旦揮動該旗,意味著比賽暫停或提前結束。停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卻不是按原來要求圓滿地進行完畢而停止的。
黑、白格旗:表示比賽圓滿結束。
B. 為什麼賽道會設計成在比賽完成後賽車還要繞場一圈才能從維修口回到自己車隊。
頭車完成比賽後,其實賽道上還有其他的車手仍然沒有完成比賽。一個是慶祝勝利,也是尊重所有的選手,大家是在一起比賽。不要你奪冠了就牛逼,直接開回家拉。
F1和各類比賽都對賽車有重量,機械上的規定。需要比對賽前和賽後的數據,看有沒有違規。
C. F1賽車通過維修區限速的原理是什麼
時速80進維修站之後按一各特殊的鈕就行了!
D. 賽車比賽中的術語
F1賽車術語解讀
車身底盤 (Chassis):賽車的基本架構包括懸吊系統、鋼圈輪胎及其他各類車材的組合。一輛高科技F1賽車的車身底盤是由碳纖維板和其他材料合製成的,底盤非常的輕巧而且強力大耐用。
製造商/車隊 (Constructor):F1賽車的製造商是指車身底盤的製造者,而不是指引擎製造商。按照規定,底盤製造者的名字通常是放在引擎製造商名字的前面,在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中,車隊冠軍的榮耀是頒給車身底盤的製造商。
減速彎道 (Chicane):在直線賽道上設置的連續彎道,用來降低賽車的車速。
發夾彎道(Hairpin):難度非常高,車手駕控非常棘手的彎道,通常是180度象發夾似的彎道路段。
賽車駕駛艙 (Cockpit):賽車車身結構內車手駕車的座位區域,是專為車手量身定做的,車手在座位內僅可轉頭、手及腳。
亂流 (Dirty air):急駛中的賽車所產生的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氣流。亂流會干擾緊隨其後的其他賽車所產生的氣流,從而影響(減少)空氣流動中所產生的下壓力,這就會使緊隨其後的賽車駕控受到影響,賽車有可能會打滑失控。
下壓力 (Downforce):賽車的車身,車翼及懸吊系統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因空氣流動的作用而產生向下的壓力。下壓力隨著賽車速度的增加會產生的更強,從而使賽車的抓力增強。
風洞 (Wind Tunnel):賽車在急駛的過程中,車身周圍不同的風速會產生風洞。風洞對正在比賽中的賽車所造成的影響程度,是由專門的精密儀器來測量的。
排位 (Grid):賽車決賽時起跑的排列位置,是按照排位賽的比賽結果而排列確定的。賽車排列置於兩賽車交錯的行列,最前端的賽車領先下一輛賽車有8米遠的間隔距離。
起跑排位 (Starting Grid):根據車手的賽車在排位賽的成績來排定其賽車的起跑的位置。
竿位 (Pole Position):竿位又稱為P.P.是星期六下午排位賽取得的名次而定,以賽車所跑單圈最快的成績來確定車手在決賽起跑時最前面的排頭位。
排位賽 (Qualifying):排位賽分為兩部分,分別在周五和周六進行,每輛賽車只能做一
圈排位。周五排位賽發車的順序按照前一站比賽成績(新賽季首站按上一年世錦賽成績)。周六排位賽發車順序按照周五排位賽得出名次的倒順序,即慢車先排位,快車最後排位。決賽排位是以周六的排位賽名次成績為准,第一名的賽車手決賽起跑位置稱為竿位。
裝備區 (Paddock):設在賽事賽道的起跑位附近,這是車隊管理和休息區及運輸車輛停放
的地方。
維修區 (Pits):是所有賽車的車庫,供賽車檢修的地方。
維修道 (Pit Lane):經過特殊設計的在維修站前的通道,是賽車從維修站進入賽道或離開賽道返回維修站的通道。維修道是有嚴格速度限制的路段,一般速度限制在80-120公里/時速( 即每小時50-74英哩),不同的賽道有不同的限速規定。
停站 (Pit Stop):賽程中預定的後勤為維修區,是車手加油及換輪胎的地方,進維修站
的時機及次數是每個車隊比賽的重要策略。
光頭胎 (Slicks):在乾燥路面上使用的沒有胎紋的賽車輪胎也稱干胎。光頭胎是於1998
年的賽季前被有四條直紋溝槽的輪胎(干胎)給取代了,這些溝槽是用來降低賽車過彎道時的速度。
後勤維修人員 (Pit Crew):指在維修區負責車隊的工程師和技師。
賽車號碼 (Race Number):在新賽季之前FIA會根據前一年的車手排名,給予每輛F1賽車
一個號碼,此號碼必須是很清楚地展示於車體的車鼻翼兩側,離地高度最少要有25mm。13這一數字西方人特別忌諱,因此13賽車號碼,是沒有的即沒有被使用過。
安全車 (Safety Car):是一輛閃著黃色車燈的賓士車,車身並貼有"Safety Car"的標志
。安全車的駕駛者很有經驗,車上裝有與控制台聯絡的通訊系統。
E. 賽車場加油維修
維修區一般建在發車區旁邊
以下的鏈接都是formula1 官網的賽道圖
你看每一個黑白旗標志也就是起點和終點的地方
旁邊都有一個維修通道 維修區就在通道里
有時車手會從這里發車的
巴林站 3月12日 沙克爾賽道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1.html
馬來西亞站 3月19日 雪邦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2.html
澳大利亞站 4月2日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3.html
聖馬利諾站 4月23日 伊莫拉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4.html
歐洲站 5月7日 紐伯格林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5.html
西班牙站5月14日 加泰羅尼亞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6.html
摩納哥站5月28日 蒙地卡羅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7.html
英國站 6月11日 銀石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8.html
加拿大站6月25日 蒙特利爾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59.html
美國站 7月2日 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0.html
法國站 7月16日 馬格尼-康斯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1.html
德國站 7月30日 霍根海姆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2.html
匈牙利站8月6日 布達佩斯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3.html
土耳其站8月27日 伊斯坦布爾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4.html
義大利站9月10日 蒙扎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5.html
比利時站9月17日 斯帕賽道(官方宣布,06年比利時站比賽正式取消)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6.html
中國站 10月1日 上海賽道
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7.html
日本站 10月8日 鈴鹿賽道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8.html
巴西站 10月22日 英特拉格斯賽道http://www.formula1.com/race/circuitmap/769.html
F. F1的 NO TIME OUT LAP IN PIT 什麼意思
1、NO TIME:沒做成績。
2、OUT LAP:出廠圈。
3、IN PIT :進入維修區。
相關術語:
1、Circuit:進行賽車比賽的封閉環形場地和周圍附屬建築。
2、Track:進行賽車比賽的封閉環形場地。
3、Hairpin:通常是180度像發夾似的彎道路段,比如上圖加拿大維倫紐夫賽道的10號彎。
4、Pit Lane:維修區前的通道,是賽車從維修區進入賽道或離開賽道返回維修區的通道。維修道有嚴格速度限制,速度限制在60-80公里/時速,不同的賽道和賽事有不同的限速規定。
(6)賽車為什麼要進維修區擴展閱讀
相關規則:
當比賽時間到時,首先開始暖胎圈,是為了確保車手的安全。如果此時車手的賽車熄火,則將在出發時排在最後;如果車手的賽車還在Pit中,那車手將在Pit的入口處出發。
這些車手原來的車位空缺。暖胎後,各車回到發車位,5盞發令燈一盞一盞的亮,全亮後當5盞一起熄滅時,方可起跑。如此時賽車還是熄火不能發動,將退出比賽。
比賽中車手的賽車如果發生意外,輕度可以重新回到比賽,嚴重的退出。如賽車熄火,車手能在10秒內重新發動,還可以繼續比賽。當賽會認為事故或環境引起危險時,會舞動黃旗,此時一般不許超車。
G. F1比賽中途,給賽車換輪胎、加油的通道稱為什麼有沒有比較專業的叫法
維修通道,他設置在賽道發車點的旁邊,要不然開賽時的技師豈不是很苦逼的要跑很遠
賽車從賽道進入維修區再回到賽道的通道,維修通道是在賽道上唯一有嚴格速度限制的地方,速度限制在時速80-120公里,依不同的賽道而有不同的規定,例如摩納哥由於賽道狹窄,維修通道的規定時速是60公里
H. F1比賽中賽車進站都需要做什麼是不是每個車都必須進站啊
F1比賽中賽車進站需要更換輪胎,添加燃油,在F1比賽中不是每個車都需要進站,而是根據車輛燃油的情況以及輪胎的磨損情況,由駕駛員選擇進站時機。
F1比賽的前15分鍾的階段,賽車可以使用任意燃油負載,而且在這兩階段中被淘汰的車手可以在正式比賽開始前重新加油。不過,前10名的車手必須帶著他們計劃在正賽中使用的油量進行最後20分鍾的比賽。在離開維修站之前要接受稱重,在這20分鍾內所消耗的燃油可以在此階段比賽結束後進行補充。
(8)賽車為什麼要進維修區擴展閱讀:
F1比賽開始後,第一圈開始暖胎,這樣是為了確保車手的安全。如果此時車手的賽車熄火,則將在出發時排在最後;如果車手的賽車還在Pit中,那車手將在Pit的入口處出發。這些車手原來的車位空缺。暖胎後,各車回到發車位,5盞發令燈一盞一盞的亮,全亮後當5盞一起熄滅時,方可起跑。如此時賽車還是熄火不能發動,將退出比賽。
F1比賽中車手的賽車如果發生意外,輕度可以重新回到比賽,嚴重的退出。如賽車熄火,車手能在10秒內重新發動,還可以繼續比賽。當賽會認為事故或環境引起危險時,會舞動黃旗,此時一般不許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