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機器維修三個為什麼

機器維修三個為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16 23:41:10

『壹』 工程機械維修採取哪些方法和措施

工程機械應急搶修的九個大招
來源: 八達工程機械網
1、簡修
工程機械在作業或行駛的過程中,若其突然發生故障,應採用簡單修理的方法,以使其能可靠地行駛或作業。
如推土機在作業時發動機突然熄火,拆檢發現發動機的連桿軸承燒壞。
由於現場沒有配件更換,於是採用焊錫補焊,再用小刀將其表面修至光滑平整、尺寸合適,清洗干凈後裝機,柴油機恢復了工作。
2、堵漏
工程機械使用久了,會產生漏油、漏水和漏氣的現象,應急堵漏,比較適合於長期在隧道中施工的工程機械,因其工作空間有限,易發生液壓或柴油的油箱因碰撞而導致滲漏的故障。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可用環氧樹脂膠貼補或用肥皂塗抹,應急堵漏。若有穿孔時,可用木塞款待住,必要時再用鐵絲或繩等捆牢。
如果因管接頭松動而漏油,可用隨機配帶的生膠帶在螺紋處纏上3-5圈後,將其擰緊即可。
3、換件
工程機械野外作業,應盡可能地多帶一些易損件的備件,以使應急更換。
如柴油機的冷卻水泵的密封件因水封磨損和老化均會導致水泵漏水,更換新的水封後水泵工作就會恢復正常。

當然,對液壓缸、液壓泵或液壓閥等,更換其密封件修復,都比較奏效。
還有,若能更換機件總成則更簡單方便,比如更換柴油濾清器或液壓油濾油器等。
4、捆綁
工程機械上某處螺栓斷裂或滑扣而無法緊固時,可考慮採用鐵絲和木棒等貼敷綁扎,使其暫時恢復運行狀態。
如74型挖掘機的氣壓機構損壞時,其前橋已無法接通,機器的越野性能下降,使其懸掛液壓缸不能閉鎖。
當需要接通前橋時,可將撥叉軸與氣缸分離且往裡推撥叉軸,然後在撥叉軸一圈後固定,如此可保證前橋的驅動。
同樣,若懸掛液壓缸或制動機構出現氣壓降低或無氣壓時,均可採取這種急救的方法。
5、拆卸
在不影響工程機械運行的前提下,可拆抻掉暫時不用且已損壞的機件。
例如,可將已損壞的柴油機的發電機拆下,臨時用蓄電池向起動系短時供電。
有的機件拆卸後經過簡單的修處長,仍可應急使用。
如柴油機的氣產讓損壞後,可拆下對其進行研磨,基本恢復與氣門座圈的密封,即可暫時使用。
6、短路
若工程機械起動系統或控制電路中的某個元件損壞後,既不能修復又無備件更換時,如使用情況允許,可考慮將其短路相接,應急使用。
但不能長期使用,因短路相接後常常會增中電路的發熱量,有可能燒毀其他的電路元件,待有條件時必須立即更換損壞的元件,以防出現新的故障。
7、補充
低壓液壓油管損壞後,可用其他管材使其恢復原有長度,以方便應急搶修。
例如,挖掘機,由於長期使用使油管老化或被磨損,導致油管破裂而又無法堵住時,在沒有備管更換時,可將其損壞的部分剪下,將塑料管或橡膠管等套在油管的兩端固牢、導通即可。
8、暫緩使用
工程機械在作業或行駛中,若電路或液壓系統損壞時,可將其損壞的部分斷開、暫不使用。
如發動機起動系統某處的導線搭鐵放電,一時又無法排除,可將其正極懸空斷電,只給點火系供電,以便急救。若液壓系統的幾個並聯分支迴路中某一個出現故障,此時可拆掉其進油管並用堵頭封住,這樣,其他的分支迴路仍可繼續工作,待作業完畢時及時修理。
9、替代
當工程機械某一零部件損壞使其不能工作時,可用車上暫不影響工作的其它零部件或就地取材製造的零部件來代替,但這種維修方法使工程機械性能恢復得較差,通常只在其空載運行時採用。
例如,小型挖掘機的風扇皮帶,在短時間內可用膠帶、背包用編織帶等來代替。

『貳』 麻雀機一直在用為什麼一個正轉,三個反轉,是什麼原因

綜述如下:

麻雀機只有輸送電的時候才會反轉的。有些牌子的機器也是會有反轉的功能的。機器反轉可能是電機電容損壞供電不足所致,還就是電機無力更換電機就行了。主板出現問題也會反轉,可以更換主板,最後一點要檢查一下看牌的光控損壞,也會反轉的!最後必要時可以聯系廠家為你上門維修。

麻將

麻將是一種中國古代發明的博弈游戲,牌類娛樂用具,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每副136張(有的地區74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不同地區的游戲規則稍有不同。麻將的牌式主要有「餅(文錢)」、「條(索子)」、「萬(萬貫)」等。

『叄』 工廠機器維修保養有哪些項目

一、設備的維護保養

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稱為設備維護保養。設備維護保養的要求主要有四項:

(1) 清洗設備內外整潔,各滑動面、螺釘、齒條、齒輪箱、油孔等部位無油污、無漏油、無漏氣,設備周圍切屑、雜物、污物要清理干凈;

(2) 整齊 工具、附件、工件(產品) 要放置整齊,管道、線路要有條理;

(3) 潤滑良好,及時加油或換油,連續加油,無干摩擦現象,油壓正常,油跡斑點,油麵光滑,油質滿足要求,油槍、油杯、毛氈干凈;

(4)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載使用設備,設備安全保護裝置完整可靠,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

設備的維護保養內容一般包括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設備潤滑和冷卻系統維護也是設備維護保養的一個重要內容。

設備的日常維護是設備維護的基礎工作,必須進行制度化、標准化。定期對設備進行維修,制定工作定額和材料消耗定額,並根據定額進行評估,將設備維修工作納入車間合同責任制評估。

定期檢查設備是一種有計劃的預防性檢查,檢查手段除了人的感官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檢查工具和儀器,根據定期檢查卡,定期檢查也稱為定期檢查。檢查機械設備的精度,確定設備的實際精度。設備維護應按維護規程進行。

設備維護規程是對設備日常維護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堅持執行設備維護規程,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1) 設備應整潔、干凈、堅固、潤滑、防腐、安全等工作內容、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和材料、標准和注意事項。

(2) 日常檢查維護及定期檢查的部位、方法和標准;

(3) 檢查和評定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程度的內容和方法等。

二、設備的三級保養制

三級維修制度是在總結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前蘇聯在華預修制度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維修制度,它反映了裝備重心的轉變。nt維修管理在我國從維修到維修,反映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進步。預防性維修管理政策更加明確。

三級保養制內容包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制是以操作者為主對設備進行以保為主、保修並重的強制性維修制度。三級保養制是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實行群管群修,專群結合,搞好設備維護保養的有效辦法。

(一)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般有日保養和周保養,又稱日例保和周例保。

1.日例保

日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當班進行,認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後四件事。

(1) 前四件事是消化圖紙和檢查移位記錄。根據規定對設備進行擦拭、潤滑和潤滑。檢查手柄的位置和手動操作的部件是否正確、靈活,以及安全裝置是否可靠。低速運行檢查變速器是否正常,潤滑和冷卻平穩。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運轉聲音,設備的溫度、壓力、液位、電氣、液壓、氣壓系統,儀表信號,安全保險是否正常。

(3) 四是關機後關掉開關,把所有手柄放在零位。去除鐵屑,污垢,擦拭導軌上的油漬和設備的滑動表面,並將油填滿。清潔工作空間,安排附件和工具。填寫倒班班和操作台的記錄,做好輪班工作。

2.周例保
周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在每周末進行,保養時間為:一般設備2h,精、大、稀設備4h。

(1) 外觀 擦凈設備導軌、各傳動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掃工作場地。達到內外潔凈無死角、無銹蝕,周圍環境整潔。

(2) 檢查各部件的技術狀態,擰緊松動件,調整配合間隙。檢查聯鎖裝置和安全裝置。傳輸聲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壓潤滑 清洗油線、防塵氈、濾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換油。檢查液壓系統,達到油質清潔,油路暢通,無滲漏,無研傷。

(4) 電氣系統 擦拭電動機、蛇皮管表面,檢查絕緣、接地,達到完整、清潔、可靠。

(二)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協助,按計劃對設備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油線、毛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設備的各個部位。

一級維修時間為4-8小時。一級維修完成後,應進行記錄,並注意未清除的缺陷。車間機械師應組織檢查驗收。保證的范圍應該是所有企業都在使用設備,關鍵設備要嚴格執行。

第一保證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設備的磨損,消除隱患,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並為在下一保證期內完成生產任務提供設備保障。

(三) 二級保養
二級維修主要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與。設備維護計劃中包括二級維護。對設備進行部分拆卸、檢查和修理,對磨損的部件進行更換或修理,對電氣部件進行清洗、更換和修理,使設備的技術條件完全滿足要求的設備完整性標準的要求。兩級維護時間約為7天。

二保完成後,維修工人應詳細填寫檢修記錄,由車間機械員和操作者驗收,驗收單交設備動力科存檔。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准,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延長大修周期。

實行「三級保養制」,必須使操作工人對設備做到「三好」、「四會」、「四項要求」 並遵守「五項紀律」。三級保養制突出了維護保養在設備管理與計劃檢修工作中的地位,把對操作工人「三好」、「四會」的要求更加具體化,提高了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的知識和技能。

三級保養制突破了原蘇聯計劃預修制的有關規定,改進了計劃預修制中的一些缺點、更切合實際。在三級保養制的推行中還學習吸收了軍隊管理武器的一些做法,並強調了群管群修。

三級維護系統在我國企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驗。三級維護系統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設備的完好率,降低了設備的事故率,延長了設備檢修周期,降低了設備大修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三、精、大、稀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一) 四定工作

(1) 定使用人員。按定人定機制度,精、大、稀設備操作工人應選擇本工種中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和實踐經驗豐富者,並盡可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

(2) 定檢修人員。精、大、稀設備較多的企業,根據本企業條件,可組織精、大、稀設備專業維修或修理組,專門負責對精、大、稀設備的檢查、精度調整、維護、修理;

(3) 定操作規程。精、大、稀設備應分機型逐台編制操作規程,加以顯示並嚴格執行;

(4) 定備品配件。根據各種精、大、稀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及備件來源情況,確定儲備定額,並優先解決。

(二) 精密設備使用維護要求

(1) 必須嚴格按說明書規定安裝設備;

(2) 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設備(恆溫、恆濕、防震、防塵)企業應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設備精度性能:

(3) 設備在日常維護保養中,不許拆卸零部件,發現異常立即停車,不允許帶病運轉;

(4) 嚴格執行設備說明書規定的切削規范,只允許按直接用途進行零件精加工。加工餘量應盡可能小。加工鑄件時,毛坯面應預先噴砂或塗漆;

(5) 非工作時間應加護罩,長時間停歇,應定期進行擦拭,潤滑、空運轉;

(6) 附件和專用工具應有專用櫃架擱置,保持清潔,防止研傷,不得外借。

四、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動力設備是企業的關鍵設備,在運行中有高溫、高壓、易燃、有毒等危險因素,是保證安全生產的要害部位,為做到安全連續穩定供應生產上所需要的動能,對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應有特殊要求:

(1) 運行操作人員必須事先培訓並經過考試合格;

(2) 必須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安全運行技術規程和運行記錄;

(3) 運行人員在值班期間應隨時進行巡迴檢查,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

(4) 在運行過程中遇有不正常情況時,值班人員應根據操作規程緊急處理,並及時報告上級;

(5) 保證各種指示儀表和安全裝置靈敏准確,定期校驗。備用設備完整可靠;

(6) 動力設備不得帶病運轉,任何一處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消除;

(7) 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和季節性檢查;

(8) 經常對值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保衛制度。

五、設備的區域維護
設備的區域維護也稱為維修承包商機制。維修工人承擔一定的生產區域的設備維護,工作與生產經營人員做好日常維護、檢查、定期保養、計劃檢修和故障排除,並負責設備完成在轄區內的機率、故障率等評估指標。

區域維修責任制是加強設備維修為生產服務、調動維修工人積極性和使生產工人主動關心設備保養和維修工作的一種好形式。

設備專業維護主要組織形式是區域維護組。區域維護組全面負責生產區域的設備維護保養和應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務是:

(1) 負責本區域內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確保完成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指標;

(2) 認真執行設備定期點檢和區域巡迴檢查制,指導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工作;

(3) 在車間機械員指導下參加設備狀況普查、精度檢查、調整、治漏,開展故障分析和狀態監測等工作。

這種設備維護組織的優點是,當緊急修理完成時,它具有高度的可移動性,從而最小化了設備修理中斷時間,當班裝配工可以在沒有人能夠進行緊急修理時完成預防性操作並參與計劃的修理。

設備維修區域的劃分應考慮生產設備的分布、設備狀態、技術復雜性、生產需要和維修裝配工的技術水平。根據上述因素,車間設備可以分為幾個區域,區域維修組也可以根據設備的類型進行劃分。生產線設備應按線路劃分為維修區。

區域維修隊應制定定期檢查和精確檢查計劃,並規定每班定期檢查時間。為了防止這些工作干擾生產,應安排在工廠非工作日對設備進行計劃檢查,並在生產工人午休期間安排每班例行檢查。

六、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的措施

為提高設備維護水平應使維護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規范化、工藝化、制度化。

規范化就是使維護內容統一,哪些部位該清洗、哪些零件該調整、哪些裝置該檢查,要根據各企業情況按客觀規律加以統一考慮和規定。

工藝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制訂各項維護工藝規程,按規程進行維護。

制度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不同工作條件,規定不同維護周期和維護時間,並嚴格執行。

對定期維護工作,要制定工時定額和物質消耗定額並要按定額進行考核。

設備維護工作應結合企業生產經濟承包責任制進行考核。同時,企業還應發動群眾開展專群結合的設備維護工作,進行自檢、互檢,開展設備大檢查

確保設施設備及場所處於良好的狀態,以提高優質服務的需要。

(一)、設備設施分類根據各類設備設施的功能、用途、重要性等因素對其實行分類管理,分A、B、C三類 如:

A類:監視系統設備,配電房各屏櫃,生活泵、消防水泵,消防報警系統,電梯及其它。

B類:排風設備,水箱(池),滅火器材,排污泵及其它。

C類:房屋本體照明設施、室內外插座、各式燈具、水龍頭、排水設施、道路及其它。

設備保養對於設備的使用壽命來說異常重要而且對於員工的使用安全也是休戚相關的,經常維修的設備不僅會方便生產,也會保證員工的安全。

這對於工廠來說不僅節約了資金也節約了人力物力,員工對於企業的滿意程度也會上升,經常維修和保養也會免去一些有關部門來檢查所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機器維修三個為什麼擴展閱讀:

設備維修是指為保持、恢復以及提升設備技術狀態進行的技術活動。其中包括保持設備良好技術狀態的維護、設備劣化或發生故障後恢復其功能而進行的修理以及提升設備技術狀態進行的技術活動。

設備維修的基本內容包括:設備維護保養、設備檢查檢測和設備修理(包括故障修理和主動修理)。

『肆』 工業機器人維修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

一、掌握安全理念
「軌跡交叉論」認為,在一個系統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形成過程中,一旦發生時間和空間的運動軌跡交叉,就會造成事故。所以,我們在給機器人「治病」時,一方面要熟悉機器人的安全設備,另一方面要遵守機器人安全操作流程,禁止出現「三違」行為。
二、熟悉安全設備
如果操作不當,機器人就可能引發很嚴重的安全事故,為此誕生了許多安全設備,以進一步降低發生事故的概率和降低事故危害。以某國產機器人為例,簡單介紹下機器人的安全設備。
(一)急停設備
機器人有以下急停設備:
1.示教盒急停按鈕;
2.控制櫃急停按鈕(斷開伺服電源)。
當急停按鈕被按下,機器人立即停止運行;外部急停輸入信號來自外圍設備(如安全光柵、安全柵欄、安全門);信號接線端在機器人控制櫃內。
(二)模式選擇開關
模式選擇開關安裝在機器人的示教盒上,維修人員能通過這個開關來選擇一種運行模式。通過模式選擇開關選擇運行模式時,相應的信息會顯示在示教盒(TP)的液晶顯示屏(LCD)上。
運行模式
1.操作界面有效;
2.能通過示教盒的啟動按鈕來啟動機器人程序;
3.安全柵欄信號有效;
4.機器人能以制定的速度運行。
示教模式
1.程序只能通過示教盒(TP)來激活;
2.機器人運行速度不超過250mm/s;
3.安全柵欄信號有效。
(三)安全設備
1.安全柵欄(固定的防護裝置);
2.安全門(帶互鎖裝置),安全插銷和插槽;
3.其他保護設備。
這些安全裝置必須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准。
安全柵欄
1.柵欄必須能夠抵擋可預見的操作及周圍沖擊;
2.柵欄不能有尖銳的邊沿和突出物,並且它本身不是引起危險的根源;
3.柵欄防止人們通過「打開互鎖設備」以外的其他方式,進入機器人的保護區域內(即非安全區域);
4.柵欄是永久固定在一個地方的,只有藉助工具才能使其移動;
5.柵欄要盡可能地不妨礙生產過程;
6.柵欄應該安置在距離機器人最大運動范圍足夠遠的地方;
7.柵欄要接地以防止發生意外的觸電事故。
安全門和安全插銷
1.除非安全門關閉,否則機器人不能自動運行;
2.全門關閉前,不能重新啟動機器人在線運行,這是操作人員必須要考慮的;
3.安全門利用安全插銷和安全插槽來固定,必須選擇合適尺寸;
4.安全門必須在危險發生前一直保持關閉狀態(帶保護閘的防護裝置),或者是在機器人運行時打開安全門就能發送停止或急停命令(互鎖的防護裝置)。
注意:要確保用來防止危險(如停止機器人系統的危險運行等)的互鎖裝置,不能成為產生新的危險來源(如危險物掉落到工作區域)。
三、相關注意事項
我們維修人員在給機器人維修時,經常會遇到「修不好」、「沒有維修價值」的情況,只能進行更換部件操作了。那麼更換部件又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
(一)更換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在操作機器人前,檢查控制櫃的前門急停按鈕被按下時,伺服電源燈是否為關閉狀態。在緊急情況下若不能使機器人停止,會引起人員受傷或設備損壞。
在機器人的活動范圍內進行示教操作時,請注意以下事項:
1.保持從正面觀看機器人;
2.嚴格遵守操作步驟;
3.確保在緊急情況下操作人員可以推到安全的場所;
4.由於誤操作所引起的機器人動作,可能引發傷亡事故;如有問題,請立即按下控制櫃或示教盒上的任一急停按鈕;
5.進行機器人示教作業前,要檢查機器人動作有無異常,檢查外部電纜遮蓋物有無破損。如有異常,則應及時修理或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6.示教盒用完後須放回原位。如不慎將示教盒放在機器人、夾具或地上,當機器人運動時,示教盒可能與機器人或夾具發生碰撞,從而引發人身傷害或設備損壞事故。
(二)更換控制櫃部件時需要注意
1.務必在斷開電源後,再打開控制櫃的門,否則有觸電危險;
2.切斷電源5分鍾後再更換伺服單元、開關電源盒單元、系統I/O單元、接觸器等元件,在這期間請不要觸摸接線端子,否則有觸電危險;
3.維修中,在總電源(閘刀開關、開關等)控制櫃及有關控制箱處貼上「禁止通電」、「禁止合上電源」等警告牌;
4.再生電阻器是高溫部件,不要觸摸,否則有燙傷的危險;
5.維修結束後,請不要將工具遺留在控制櫃內,確認控制櫃的門是否關好。
(三)更換伺服時需要注意
1.更換伺服單元,務必要在切斷電源5分鍾後進行;
2.在這期間,請不要觸摸接線端子,否則有觸電的危險。
(四)更換系統主機單元時需要注意
更換系統主機單元,務必要切斷電源,否則有觸電危險。
(五)更換接觸器等元件時需要注意
更換接觸器等電氣元件一定要切斷外部電源,務必確認機器人控制櫃沒有電源接入。
(六)更換電池時需要注意
1.舊電池應妥善處理,以免造成污染;
2.電池每2年更換一次,電池更換後確認零點位置是否正確。

『伍』 什麼是機械維修

其實就是機械設備維修 。
機床
機械維修是機械出現故障以後進行修理恢復正常狀態的一個過程。跟機械的保養和維護是兩回事
: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械、鑄造機械---像這類的設備維修、保養

『陸』  機械設備的維修

機械設備的維修,實際包括兩個方面,即對機器設備的維護和對已損壞的機械設備的修理兩個方面。

一般來說,對機器設備的維護有清潔、油漆、潤滑等日常工作。修理已損壞或鑒定正在運轉的機械設備是否正常,防止可能出現的故障都是屬於修理工作的范疇。下面我們從磨損與潤滑和一般機器設備的修理兩方面來加以介紹。

一、磨損與潤滑

各種運動的機器及零件,在工作過程中,都要發生磨損。為了減少機器及零件的磨損,通常採取的措施就是在發生摩擦的零件里加以潤滑物質。

機器在運轉過程中,互相運動的兩個零件的磨損有兩種形式,即自然的磨損和事故的磨損。

自然磨損是正常磨損,在機器的長期工作中,由於零件嚙合表面的摩擦、沖擊載荷、高溫作用、正常操作條件下對材料的化學作用和電化學作用而發生。自然磨損的程度,決定於機器構造的特點與機器工作時的工藝條件、製造零件所選用的金屬的質量、零件加工精度和光潔度、摩擦表面的狀況、潤滑劑的性質和種類、單位壓力的大小、機器的裝配精度和嚙合零件的嚙合精度、操作條件、維護和修理的質量等等。

事故磨損是在機器或其個別機構臨時損壞時,由於下列因素造成的:機器構造有缺陷,零件材料質量低劣(有裂縫、鑄孔等),零件的製造加工不良,違返機器的技術操作規程,部件或機器的裝配(安裝)不正確,違反潤滑規程,修理不及時或質量低,以及不可抗拒的災難等。

圖10-25所示為常見的軸頸和軸承組合件的磨損前後配合間隙的變化情況。

潤滑可以減少磨損。正確選用潤滑材料和規定一對磨損零件的合理潤滑系統會延長它們的使用期限,反之,不正確的潤滑會導致卡住、破壞等事故。

圖10-25軸頸和軸承組合件均勻磨損時配合間隙的變化情況

潤滑劑的粘性、油性、成分和溫度、摩擦表面的運動速度、運動零件間的單位壓力和構造等,對於摩擦系數和磨損的大小都有影響。

滑動摩擦可分為下列幾種形式:

(1)干摩擦未被或稍被潤滑的兩個不平的堅硬表面作相對運動時,就會發生干摩擦。在機械製造中,常用的金屬零件的干摩擦系數f=0.1~0.3。這種形式常見於摩擦傳動及各種制動器。干摩擦使摩擦表面發生很大的磨損。

(2)液體摩擦當一對摩擦零件的摩擦面完全被一層潤滑材料所隔開時,摩擦發生在潤滑層內。由於粘性液體內部的摩擦作用,這時摩擦零件具有的液體摩擦系數由0.003到0.010,也就是接近較好的滾動軸承所達到的效果。因為這對零件在工作時被潤滑油膜分開,故工作多年也不會發生顯著的磨損,所以要延長滑動的機器零件的壽命,應盡可能實現液體摩擦。

(3)半液體摩擦和半干摩擦處於干摩擦和液體摩擦之間,摩擦系數在0.01~0.3之間。這種方式的磨損當然比液體摩擦的磨損為大。但在實際工作中,某些摩擦件得不到完全的液體潤滑。如在相對運動速度小的摩擦表面上,軸與軸承的間隙大,擺動狀態的軸作往復運動的潤滑輕微的兩個平行表面(如活塞環),部分地發生在齒輪的牙齒間的潤滑、滾動軸承的滾珠和套的潤滑等等,甚至於滑動軸承,其正常工作時,是液體摩擦,而在起動和停車時,也會出現半液體潤滑的狀態。

(4)界限摩擦摩擦表面上保持很薄的油膜(0.1μm以下)。

以上列舉不同型式的摩擦,其摩擦系數相差可達20~40倍之多。可見潤滑的重要,而選用適當的潤滑劑就有很大的經濟意義。

二、機械設備的修理

在工廠中,每年從機械設備上更換下來的磨損和損傷的零件是很多的,如果將這些零件修復再用,就能節約很多的材料和資金。由此可知,機械零件的修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作為機械工作人員來說,必須掌握各種主要機械零件常用的修理方法。

機械設備的磨損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有一定的發展規律,而且這些規律是可以掌握的。為了使機械設備經常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防止發生事故,以取得生產上的主動性,就必須根據磨損規律,有計劃地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修理,把可能出現的故障排除在萌芽之中,因此,工廠中應建立計劃預修制度。計劃預修制度是預先作出各種修理等級(修理工作分為檢查、小修、中修和大修四個等級)的修理期限與工作量的年度計劃,按計劃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和修理。當然,根據拆卸和缺陷檢查的結果,每次實際的檢修工作量可能與計劃數有所出入,甚至可以降低修理等級。各種機械設備的修理期限和修理工作量應根據實際情況制訂。

表10-4中的數據,可供擬定維修計劃時參考。

各種修理等級的工作內容如下:

(1)檢查檢查工作一般由操作人員和值班修理人員在設備運轉的情況下進行,主要工作是檢查雜訊、振動、泄漏和潤滑情況以及進行定期潤滑等。

(2)小修小修由車間修理人員進行。小修工作包括緊固零件,揩拭摩擦面、研磨閥片、安裝填料、調整零件(如對軸承的調整)以及檢查油環、油槽、起動設備、傳動軸、傳動膠帶和鏈條、摩擦輪、填料函、各種密封件和管件等。

(3)中修中修除包括小修所做的全部工作外,還包括修換個別零件,如軸瓦的重新澆鑄與研刮,車光軸頸、更換制動片、鏈條、襯墊和密封件、修理襯里等。

表10-4幾種機械設備的連續操作時間和修理時停車時間

(4)大修大修工作包括機械設備的清洗和重新裝配,更換或修復所有磨損的零件,調整配合公差以達到技術要求以及修理基礎等。大修時也可進行機械設備的改造工作。

檢查中發現的損壞零件,凡能修復的都應根據其結構特點和技術要求,選擇正確的修理方法,予以修復。為了縮短機械設備的停機時間,可先用備用零件代替已損壞的零件,使設備恢復運轉後,再將損壞的零件修復。下面介紹機械零件磨損常用的修理方法。

機械零件和組合件的自然磨損是磨損的主要形式,它表現在:破壞了組合件的最初配合性質,改變了零件的幾何尺寸與形狀。為了恢復這些組合件的工作能力,必須恢復其最初的配合性質以及零件的幾何尺寸和零件形狀。

恢復組合件工作能力的修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僅恢復配合性質的修理方法;另一種是既恢復配合性質又恢復零件幾何尺寸與形狀的修理方法。

(1)僅恢復組合件配合性質的修理方法

僅恢復組合件配合性質的修理方法有墊片調整法、修理尺寸法和補充零件法等三種,現分述如下:

A.墊片調整法

修理時對組合件不進行加工或只進行研刮,而用減少調整墊片的方法使配合間隙從磨損後的最大間隙恢復到裝配時的初始間隙,如圖10-26所示,這種修理方法稱為墊片調整法。墊片調整法只能恢復組合件的配合間隙,但不能恢復零件的幾何尺寸和形狀。

圖10-26用墊片調法調整軸頸與軸承的配合間隙

B.修理尺寸法

修理時只對組合件中某一個零件進行修理加工,去掉其磨損層,以消除幾何變形,而另一個與之配合的零件則用備品備件來更換。這樣可使組合件的配合間隙恢復到最初的數值,但是修理好的組合件與新的組合件具有不同的尺寸,這些與初始尺寸不同的尺寸稱為修理尺寸,而這種修理方法稱為修理尺寸法。

在組合件中,究竟哪個零件應該修理?哪個零件應當更換?對這個問題應全面考慮。在一般情況下,總是將較貴重的零件進行修理而將較便宜的零件更換。

修理尺寸法既能恢復組合件的配合間隙,又能恢復零件的幾何形狀,但不能恢復零件的幾何尺寸。

C.補充零件法

用這種方法修理時,是把一個補充零件(內襯套或外襯套)以一定的過盈裝在磨損零件(軸承孔或軸頸)上,然後加工到最初尺寸,使組合件的配合間隙恢復。由此可知,這種方法實際上也是一種修理尺寸法,不過在這里是兩個相配的零件仍然一起使用,只是加上一個補充零件,故特稱之為補充零件法。

(2)既恢復組合件的配合性質,又恢復零件的幾何尺寸與形狀的修理方法

這類修理方法的實質是用各種工藝方法在磨損零件的表面上覆蓋一層金屬,經過加工後就完全恢復零件原來的幾何尺寸與形狀以及組合件的配合性質,屬於這一類的修理方法有覆焊法、補鑄法、噴鍍法和電鍍法等數種。下面介紹常用的覆焊法。

覆焊法或稱堆焊法是把熔化的金屬覆蓋在磨損零件的表面上,以形成連續均勻的覆蓋層。優點是連接強度高,不需專門設備,一般焊接工具即可。缺點是容易引起熱應力、裂縫、變形和金相組織的變化。覆焊法可用於修理用普通碳素鋼、優質碳素鋼、低合金鋼、鑄鐵和有色金屬及其合金製造的零件,對於高合金鋼零件的覆焊,其焊接工藝仍未完全掌握,一般不要採用。覆焊用的焊接材料通常是結構鋼焊條(優質碳素鋼和低合金鋼)。覆焊時可採用電弧焊或氣焊。如一層不夠厚,可以覆焊多層。對於重要的零件,為了便於覆蓋層的加工、消除殘余應力和改善金相組織,覆焊後應將覆焊層進行熱處理(高溫回火、退火或正火)。

『柒』 如何做好機器設備維修工作

一般在周么定期檢修。

『捌』 機械設備維護保養的目的是什麼了

機械設備維護保養的目的如下:

  1. 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應本著抓好"防"重於"治"這個環節,便能使設備少出故障,減少停機維修的時間,大大提高機器設備的使用壽命;

  2. 間接節約公司使用成本:

    直接關繫到設備能否長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精度和性能,關繫到加工產品的質量,關繫到工廠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3. 避免生產事故的作用:

    設備的管理和維護質量的好壞,關繫到繫到液壓設備的故障率和作業率、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容易因局部零件的損壞而造成重大生產事故的。

『玖』 機械設備維修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是什麼

機械設備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機械的部件磨損,間隙增大,配合改變,直接影響到設備原有的平衡,設備的穩定可靠性均會有相當程度的降低,甚至會導致機械設備喪失其固有的基本性能,無法正常使用。機械設備維修管理是一項技術全面、要求高、相互協同的工程。整個工程中設備維護間隔和周期的控制,維修項目的實施,維修改進等問題都需要制定出合適的管理維修規章制度。
機械設備維修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
一、機械設備管理的常見問題
(1)管理模式相對落後
傳統的管理模式,不考慮維修是否符合現實的經濟性,故這種管理模式是落後的,管理不僅要考慮的需要,更要追求維修的經濟性,合理降低維修投入。
(2)管理系統不健全
管理沒有健全的可行性高的管理,設備管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沒有投入管理的常備資金,導致整體管理水平低下。
(3)維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企業普遍精簡機構,使整個維修人員群體素質低下。導致許多設備的技術改造和維修任務無法完成,或修理後的精度、性能達不到要求,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
(4)設備利用率低下
企業普遍採用先進設備,但缺少相關的技術,因此許多情況下設備往往會因一個很小的故障而閑置,使資源浪費。
(5)行業的指導作用減弱
相應行業設備管理隨著技術的進步變得愈加落後,使維修的「三新」難以普及,容易造成一些人為的安全事故。
二、設備維修管理的改進
(1)一對一的維修方式
各個企業的設備、性能、工藝不同,作業環境及維修條件、維修人員技術水平等的差異,使維修成為一個工程。對此企業應採用多樣化、復合化、彈性化的原則,選取合適的維修制度。
(2)不同的設備採用不同的維修模式
一些應用了液壓、電子技術的設備結構復雜,故障後維修較困難,應採用狀態監測;一些簡單機械,可採用事後維修模式;一些不可或缺的機械,應採用預防修理和狀態修理相結合的維修模式。
(3)不同的部件採用不同的維修模式
設備各個零部件的狀態、運動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盡相同,對於那些結構復雜的液壓動力、控制、執行元件,應採用狀態監測模式;對於那些高速運轉部件,應採用計劃與預防相結合的維修模式;而車架之類的部件,可採用事後維修模式。
(4)不同的場合採用不同的維修模式
通常認為確定出設備故障的維修模式後,便可以在所有的同類設備上使用,事實上不能這么做。這是因為同類設備在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期望性能,另外同類設備在不同的環境下發生相同的故障可能會有不同的後果。
三、機床設備操作的規程
操作人員對於本崗位的設備,負有管好、用好、維護好的責任,要做到「四懂三會」(懂結構、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會使用、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
(1)正確使用設備
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熟悉操作(包括開車前的檢修准備、調整切換、停車和事故處理等),認真控制設備運行中的各項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時間、轉速、電壓、電流等),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2)認真檢查設備
操作人員應根據工藝流程確定巡迴檢查路線,嚴格執行巡迴檢查制度,採用聽、看、摸、比、聞等手段檢查設備運行情況。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遇有危險情況時應作緊急處理,同時作好檢查記錄。
(3)精心維護設備
認真做好設備的潤滑保養,實行潤滑(定質、定人、定點、定量、定期)的「五定」的制度。要經常檢查,注意防塵、防潮、防腐蝕、防冰凍。傳動設備要定期盤車和切換,對主要設備的交接要有詳細記錄。

『拾』 機械設備維護保養的主要內容怎麼概述

一、設備的維護保養
通過擦拭、清掃、潤滑、調整等一般方法對設備進行護理,以維持和保護設備的性能和技術狀況,稱為設備維護保養。設備維護保養的要求主要有四項:
(1) 清潔 設備內外整潔,各滑動面、絲杠、齒條、齒輪箱、油孔等處無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氣,設備周圍的切屑、雜物、臟物要清掃干凈;
(2) 整齊 工具、附件、工件(產品) 要放置整齊,管道、線路要有條理;
(3) 潤滑良好 按時加油或換油,不斷油,無干摩現象,油壓正常,油標明亮,油路暢通,油質符合要求,油槍、油杯、油氈清潔;
(4) 安全 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不超負荷使用設備,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
設備的維護保養內容一般包括日常維護、定期維護、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設備潤滑和冷卻系統維護也是設備維護保養的一個重要內容。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是設備維護的基礎工作,必須做到制度化和規范化。對設備的定期維護保養工作要制定工作定額和物資消耗定額,並按定額進行考核,設備定期維護保養工作應納入車間承包責任制的考核內容。設備定期檢查是一種有計劃的預防性檢查,檢查的手段除人的感官以外,還要有一定的檢查工具和儀器,按定期檢查卡執行,定期檢查有人又稱為定期點檢。對機械設備還應進行精度檢查,以確定設備實際精度的優劣程度。
設備維護應按維護規程進行。設備維護規程是對設備日常維護方面的要求和規定,堅持執行設備維護規程,可以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證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其主要內容應包括:
(1) 設備要達到整齊、清潔、堅固、潤滑、防腐、安全等的作業內容、作業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達到的標准及注意事項;
(2) 日常檢查維護及定期檢查的部位、方法和標准;
(3) 檢查和評定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程度的內容和方法等。
二、設備的三級保養制
三級保養制度是我國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在總結前蘇聯計劃預修制在我國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和發展起來的一種保養修理制,它體現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重心由修理向保養的轉變,反映了我國設備維修管理的進步和以預防為主的維修管理方針的更加明確。三級保養制內容包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級保養和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制是以操作者為主對設備進行以保為主、保修並重的強制性維修制度。三級保養制是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實行群管群修,專群結合,搞好設備維護保養的有效辦法。
(一)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
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一般有日保養和周保養,又稱日例保和周例保。
1.日例保
日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當班進行,認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後四件事。
(1) 班前四件事 消化圖樣資料,檢查交接班記錄。擦拭設備,按規定潤滑加油。檢查手柄位置和手動運轉部位是否正確、靈活,安全裝置是否可靠。低速運轉檢查傳動是否正常,潤滑、冷卻是否暢通。
(2) 班中五注意 注意運轉聲音,設備的溫度、壓力、液位、電氣、液壓、氣壓系統,儀表信號,安全保險是否正常。
(3) 班後四件事 關閉開關,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鐵屑、臟物,擦凈設備導軌面和滑動面上的油污,並加油。清掃工作場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寫交接班記錄和運轉台時記錄,辦理交接班手續。
2.周例保
周例保由設備操作工人在每周末進行,保養時間為:一般設備2h,精、大、稀設備4h。
(1) 外觀 擦凈設備導軌、各傳動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掃工作場地。達到內外潔凈無死角、無銹蝕,周圍環境整潔。
(2) 操縱傳動 檢查各部位的技術狀況,緊固松動部位,調整配合間隙。檢查互鎖、保險裝置。達到傳動聲音正常、安全可靠。
(3) 液壓潤滑 清洗油線、防塵氈、濾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換油。檢查液壓系統,達到油質清潔,油路暢通,無滲漏,無研傷。
(4) 電氣系統 擦拭電動機、蛇皮管表面,檢查絕緣、接地,達到完整、清潔、可靠。
(二)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是以操作工人為主,維修工人協助,按計劃對設備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規定的部位,疏通油路、管道,更換或清洗油線、毛氈、濾油器,調整設備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設備的各個部位。一級保養所用時間為4-8h,一保完成後應做記錄並註明尚未清除的缺陷,車間機械員組織驗收。一保的范圍應是企業全部在用設備,對重點設備應嚴格執行。一保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設備磨損,消除隱患、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為完成到下次一保期間的生產任務在設備方面提供保障。
(三) 二級保養
二級保養是以維修工人為主,操作工人參加來完成。二級保養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使設備的技術狀況全面達到規定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二級保養所用時間為7天左右。
二保完成後,維修工人應詳細填寫檢修記錄,由車間機械員和操作者驗收,驗收單交設備動力科存檔。二保的主要目的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准,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延長大修周期。
實行「三級保養制」,必須使操作工人對設備做到「三好」、「四會」、「四項要求」 並遵守「五項紀律」。三級保養制突出了維護保養在設備管理與計劃檢修工作中的地位,把對操作工人「三好」、「四會」的要求更加具體化,提高了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的知識和技能。三級保養制突破了原蘇聯計劃預修制的有關規定,改進了計劃預修制中的一些缺點、更切合實際。在三級保養制的推行中還學習吸收了軍隊管理武器的一些做法,並強調了群管群修。三級保養制在我國企業取得了好的效果和經驗,由於三級保養制的貫徹實施,有效地提高了企業設備的完好率,降低了設備事故率,延長了設備大修理周期、降低了設備大修理費用,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三、精、大、稀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一) 四定工作
(1) 定使用人員。按定人定機制度,精、大、稀設備操作工人應選擇本工種中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和實踐經驗豐富者,並盡可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
(2) 定檢修人員。精、大、稀設備較多的企業,根據本企業條件,可組織精、大、稀設備專業維修或修理組,專門負責對精、大、稀設備的檢查、精度調整、維護、修理;
(3) 定操作規程。精、大、稀設備應分機型逐台編制操作規程,加以顯示並嚴格執行;
(4) 定備品配件。根據各種精、大、稀設備在企業生產中的作用及備件來源情況,確定儲備定額,並優先解決。
(二) 精密設備使用維護要求
(1) 必須嚴格按說明書規定安裝設備;
(2) 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設備(恆溫、恆濕、防震、防塵)企業應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設備精度性能:
(3) 設備在日常維護保養中,不許拆卸零部件,發現異常立即停車,不允許帶病運轉;
(4) 嚴格執行設備說明書規定的切削規范,只允許按直接用途進行零件精加工。加工餘量應盡可能小。加工鑄件時,毛坯面應預先噴砂或塗漆;
(5) 非工作時間應加護罩,長時間停歇,應定期進行擦拭,潤滑、空運轉;
(6) 附件和專用工具應有專用櫃架擱置,保持清潔,防止研傷,不得外借。
四、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要求
動力設備是企業的關鍵設備,在運行中有高溫、高壓、易燃、有毒等危險因素,是保證安全生產的要害部位,為做到安全連續穩定供應生產上所需要的動能,對動力設備的使用維護應有特殊要求:
(1) 運行操作人員必須事先培訓並經過考試合格;
(2) 必須有完整的技術資料、安全運行技術規程和運行記錄;
(3) 運行人員在值班期間應隨時進行巡迴檢查,不得隨意離開工作崗位;
(4) 在運行過程中遇有不正常情況時,值班人員應根據操作規程緊急處理,並及時報告上級;
(5) 保證各種指示儀表和安全裝置靈敏准確,定期校驗。備用設備完整可靠;
(6) 動力設備不得帶病運轉,任何一處發生故障必須及時消除;
(7) 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和季節性檢查;
(8) 經常對值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保衛制度。
五、設備的區域維護
設備的區域維護又稱維修工包機制。維修工人承擔一定生產區域內的設備維修工作,與生產操作工人共同做好日常維護、巡迴檢查、定期維護、計劃修理及故障排除等工作,並負責完成管區內的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考核指標。區域維修責任制是加強設備維修為生產服務、調動維修工人積極性和使生產工人主動關心設備保養和維修工作的一種好形式。
設備專業維護主要組織形式是區域維護組。區域維護組全面負責生產區域的設備維護保養和應急修理工作,它的工作任務是:
(1) 負責本區域內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確保完成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等指標;
(2) 認真執行設備定期點檢和區域巡迴檢查制,指導和督促操作工人做好日常維護和定期維護工作;
(3) 在車間機械員指導下參加設備狀況普查、精度檢查、調整、治漏,開展故障分析和狀態監測等工作。
區域維護組這種設備維護組織形式的優點是:在完成應急修理時有高度機動性,從而可使設備修理停歇時間最短,而且值班鉗工在無人召請時,可以完成各項預防作業和參與計劃修理。
設備維護區域劃分應考慮生產設備分布、設備狀況、技術復雜程度、生產需要和修理鉗工的技術水平等因素。可以根據上述因素將車間設備劃分成若干區域,也可以按設備類型劃分區域維護組。流水生產線的設備應按線劃分維護區域。
區域維護組要編制定期檢查和精度檢查計劃,並規定出每班對設備進行常規檢查時間。為了使這些工作不影響生產,設備的計劃檢查要安排在工廠的非工作日進行,而每班的常規檢查要安排在生產工人的午休時間進行。
六、提高設備維護水平的措施
為提高設備維護水平應使維護工作基本做到三化,即規范化、工藝化、制度化。
規范化就是使維護內容統一,哪些部位該清洗、哪些零件該調整、哪些裝置該檢查,要根據各企業情況按客觀規律加以統一考慮和規定。
工藝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制訂各項維護工藝規程,按規程進行維護。
制度化就是根據不同設備不同工作條件,規定不同維護周期和維護時間,並嚴格執行。
對定期維護工作,要制定工時定額和物質消耗定額並要按定額進行考核。
設備維護工作應結合企業生產經濟承包責任制進行考核。同時,企業還應發動群眾開展專群結合的設備維護工作,進行自檢、互檢,開展設備大檢查

閱讀全文

與機器維修三個為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