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工程已結束,又發生的維修費應計入哪個科目
工程完工後發來生的維修費和源質保金,新規定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製造費用。
新准則規定,不滿足固定資產准則第四條規定確認條件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並在《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的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中明確指出:發生的與專設銷售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在「銷售費用」科目核算;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製造費用」科目與固定資產有關的費用項目是生產車間的機物料消耗、固定資產折舊,無固定資產修理費項目。
⑵ 竣工決算完後續發生的維修費能資本化么
首先是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資本化和費用化是籌建的時候才可以,固定資產價值都已經確定了,你還談什麼資本化和費用化?
其次只能說修理費是按權責發生制攤銷還是在發生當期一次攤銷。會計上並沒有規定明確的數量和金額,而所得稅法對此倒是有些規定。新實施的所得稅法,將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分為費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資本化的支出,其中資本化的支出又分為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新稅法將不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改建支出,將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大修理支出,均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准予稅前扣除。對於屬於動產的固定資產資本化後續支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固定資產大修理所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確定攤銷期限。與原先的所得稅法相比,新稅法提高了修理支出資本化比例,由支出占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提高到佔取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50%以上。同時,取消了「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也需要資本化的規定。
⑶ 工程竣工後 質保期內 養護工作
道路工程竣工後在質保期內的養護工作由建設單位或建設單位指定的管養單位負責,與施工單位無關!
1、道路工程竣工後,肯定必須的是「已經驗收合格」,並已經「交付使用」,因此說盡管在質保期內,但已經交付給了建設單位「正常使用」。正常使用階段的的養護工作是建設單位或建設單位指定或建設單位委託的專業管養單位來負責養護。
2、作為施工單位,只是「在保質期內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負責保證質量的維修責任」。
其依據應查看《施工合同》中「保質維修條款」中的有關約定,以及《施工合同》通用條款中的有關「保質維修條款」中的有關規定。
⑷ 項目已完工,竣工報告也已經收到,在項目質保期內發生的費用怎麼處理
看簽訂的合同,如果合同明文規定了是乙方免費質保,那就只有乙方自己承擔設備損壞產生的維修費、運費、安裝費。如果合同裡面沒有規定質保期內設備維修費用的條款。那隻有找甲方和總包方協商。不過按照行規。一般合同條款是規定了,而且一般都是乙方免費質保項目1年或者2年
⑸ 工程養護期一年從什麼時間開始算是竣工以後還是從開始施工起
通常是竣工驗收之日算起,從開工算對施工單位很有利,通常不這樣做。
施工期間的養護叫保活養護,峻工後的養護叫保成養護,也就是通常講的養護期。
⑹ 工程養護期滿後是叫竣工呢還是交工呢
工程養護期滿後那叫移交。。。工程施工完了就叫竣工
⑺ 工程完工後發生的維修費和質保金計入什麼科目
工程完工後發生的維修費和質保金,新規定計入管理費用,不再計入製版造費用。
新准則規定權,不滿足固定資產准則第四條規定確認條件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等,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並在《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的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中明確指出: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在「銷售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製造費用」科目與固定資產有關的費用項目是生產車間的機物料消耗、固定資產折舊,無固定資產修理費項目。
⑻ 工程已完工結算後期發生的維修費怎麼處理
朋友您問工程已完工結算後期發生的維修費怎麼處理?
答:工程已完工結算後期發生的維修費進入單位管理費。
⑼ 建築工程項目竣工交付後維保工人如何買保險
想要更好地為工人落實買保險,必須要再整一個項目,運營之前進行有效的溝通,必須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保險才更好。
⑽ 建成入住後多久需要保養,保養的費用是如何計算
物業維修基金是依據有關法規籌集的用於新商品房(包括經濟適用住房)和公有住房出售後的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維修之用的專門款項。 (一)關於維修基金的繳交。 1.維修基金繳納人。《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