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橋梁張拉液壓千頂維修和保養
按照廠家說明書操作即可,沒有多麻煩的。
② 橋梁人工操作張拉機使用說明
個回復回復
③ 錨索張拉機具的維修、運輸、貯存
1、維修不得在井下和粉塵場合進行,且由專業人員保養、維修;
2、包裝運輸必須版用鐵箱權或木箱,禁止在地上隨意拖拉,特別是壓力表不可損壞;
3、張拉機具存放時應先保養、維修,再交專人保管。
4、張拉機具應存放在乾燥、通風、無污染、無雨雪侵蝕的環境里。
④ 預應力張拉質量問題有哪些如何防治
1、錨具、夾片必須保存完好,無銹蝕、無散落,臘封完好的木箱包裝成品。
2、鋼絞線束錨固後的外露長度不小於30mm。鋼絞線的切斷禁止用氣割方式,必須用砂膠片切割機,並保證切割齊整。長期外露的錨具,可塗刷防銹油漆,或用砼封裹,以防銹蝕。
3、嚴格執行報檢程序,每道工序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油泵要放置在穩定牢固的場地,以防工作中產生顫動,影響油表的讀數。
5、預應力張拉注意要點
(a) 限位板和千斤頂安裝,夾具要清洗干凈,不得有油污雜物,清理好梁端錨墊板和鋼鉸線,保持有足夠工作長度;
(b)安裝千斤頂時需保持孔道中心、錨具中心及千斤頂中心在一條線上,以保證鋼絲束張拉端方向與錨固墊板垂直;
(c) 工具夾片要塗抹黃油、滑石粉或包裹塑料薄膜,保證工作夾片順利脫錨。
(d) 千斤頂和油泵由專人負責操作,兩端張拉時用對講機保持兩邊聯系,步調一致勻速進行,保證梁端油表讀數在同一時間段內一致,及時測量千斤頂的伸長值,填寫表格認真細致。
(e)張拉時如果錨頭處出現滑絲斷絲或錨具損壞,應立即停止操作,進行檢查並做出詳細記錄,若滑絲斷絲超過規定要求,則必須更換鋼束。
(f)張拉作業屬高精度,高危險性作業,其操作人員應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張拉作業主要操作人員一經確定操作熟練不得隨意更換,張拉機具按一般使用6個月或每200次進行重新標定,若有損壞經過維修後也要重新標定。
6、張拉前檢查油表、油泵、千斤頂是否按照標定證書上的配套使用,同時檢查油管接頭是否連接牢固,是否漏油。
7、壓漿時水泥漿必須過篩,在壓漿過程中要不斷攪拌,以免沉澱析水。
8、張拉過程中認真填寫好張拉記錄表,每個構件張拉完後,應檢查端部和其它部位是否有裂縫。
9、鋼絞線終張拉後,在錨具夾片後鋼絞線上沿鋼絞線周邊用油漆畫出標記,經
24小時後復查,確認無新的滑斷絲並經主管技術員認可,方可切割多餘鋼絞線,壓漿工作必須在鋼絞線張拉完成後48小時內完成。
⑤ 數控張拉機故障合維護
一、錨頭處部位拉爆(砼、錨墊板)1、澆築砼時錨頭處部位震倒不到位,導致錨頭處、墊板後出現砼不密實、空缺。故施加力之後錨墊板或錨頭處砼整塊爆烈。2、錨墊板與設計不相符合或工作錨與錨墊板不配套。3、錨頭處內部構件未安裝齊全或安裝錯誤(如彈簧筋、鋼筋網片、防崩鋼筋等)。4、錨墊板等錨具質量問題。5、施加力遠超過設計力值。
提前預防:1、澆注砼時加強震倒,對於錨頭處特別注意。震動棒需更加深入結構內部震動砼。工人震倒誤區:誤認為震動棒只為分散砼,使砼流動擴散。施工時出現此情況應立即給予糾正。2、安裝錨墊板、工作錨前應仔細核對圖紙,嚴格按設計安裝采購、安裝。3、製作錨頭部位時,嚴格按圖紙施工,安裝注意細節。如需要則另附加鋼筋網片、防崩鋼筋等。4、材料到場抽樣實驗檢測是否合格,如不合格需退換材料。5、數控張拉機時注意控制好油泵、壓力。
二、 無法安裝設計要求的千斤頂 1、錨固端位置安裝錯誤。2、錨固端嚴重傾斜。3、施工時未留輔助設備預留孔。4、其他工程設備及工程部位遮攔。
提前預防:1、按圖施工,正確安裝,嚴格控制尺寸。2、正確安裝,加固模板,防止跑模等情況發生。3、對相應部位預留孔,以便下步工序順利進行。4、提前考慮以及提前做好相應准備。
對於任何事故,細節決定成敗,所以細節問題我們不可忽視。對於機械設備,三分修七分養,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也只有這樣,才能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降低我們的運營成本,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⑥ 張拉機壓力鎖經常壞是什麼原因
活塞的油環磨損和斷裂。
⑦ 預應力張拉是怎麼施工的
一、鋼絞線安裝
1、鋼絞線下料:鋼絞線必須在平整、無水、清潔的場地下料,鋼絞線下料長度要通過計算確定,計算應考慮孔道曲線長,錨夾具長度,千斤頂長度及外露工作長度等因素,預應力筋地切割宜用砂輪鋸切割,下料過程中鋼絞線切口端先用鐵絲扎緊,採用砂輪切割機切割。
2、編束:編束時必須使鋼絞線相互平行,不得交叉,從中間向兩端每隔1m用鐵絲綁緊,並給鋼絞束編號。束成後,要統一編號、掛牌,按類堆放整齊,以備使用。
3、穿束:穿束前應檢查管道是否暢通,如果出現堵塞孔道現象,必須採取措施疏通。 鋼絞線端頭必須做成錐型並包裹,可利用人工或卷揚機進行牽引,並在澆砼之前穿束。穿束時在管道內穿入一根引索,利用引索將鋼絲引出,將鋼絲另一端與鋼束拖頭連在一起,用卷揚機將鋼束拉出。
二、張拉
1、一般要求
施加預應力所用的機具設備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並應定期維護和校驗。千斤頂與壓力表應配套校驗,以確定張拉力與壓力表之間的關系曲線,校驗應有經主管部門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詳見附表:千斤頂和油壓表對應編號及控制張拉力讀數換算。
張拉機具設備應與錨具配套使用,並應在進場時進行檢查和校驗。對長期不使用的張拉機具設備,應在使用前進行全面的校驗。使用期間的校驗期限應視機具設備的情況確定,當千斤頂使用超過6個月或200次或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不正常現象或檢修以後應重新校驗。彈簧測力計的校驗期限不宜超過2個月。
2、准備工作
①施工現場應具備經批準的張拉程序和現場施工說明書;
②現場已有具備預應力施工知識和正確操作的施工人員;
③錨具安裝正確,混凝土已經達到要求的強度;
④施工現場已具備確保全體操作人員和設備安全的必要預防措施;
⑤實施張拉時,應使千斤頂的張拉力作用線與預應力筋的軸線重合一致。
3、張拉操作工藝
(1)張拉設備及工藝:採用張拉應力與伸長量雙控的施工工藝。
(2)安裝錨具,帶好夾片之後,將鋼絞線從千斤頂中心穿過。張拉時採用張拉力和伸長值雙控,伸長值容許誤差控制在±6%以內,同一斷面的斷絲率不得大於1%,更不容許整根鋼絞線拉斷。當鋼絞線的初始應力達到0.1σk時停止供油,檢查夾片情況完好後,畫線作標記。
張拉過程如下:0 → 初應力(10%σk)→ 控制應力(100%σk),持荷2min後回油。伸長量較大時採用兩次或多次張拉,此時注意控制千斤頂的伸長值不超過千斤頂的行程20cm。為了消除鋼鉸線束不直和初始受力不均的影響,在張拉力達到一定初始值之後,再進行伸長值的量測。在鋼束張拉時初始張拉力(取設計張拉力的10%)狀態下標注伸長量起始記號,用量測值和理論計算值復核。若伸長量不足或過大,要及時分析原因,一般是管道布置不準,增大孔道摩阻,應力損失過大,有時也有可能設計計算使用的鋼絞線的彈模值與實際使用的彈模值不相同。總之要及時查明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後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
同束鋼絞線張拉,必須兩端同步進行,同時給千斤頂主油缸徐徐充油張拉,並以油表讀數為主,鋼絞線伸長值作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控制在6%以內,兩端鋼絞線伸長量保持一致,嚴禁一端張拉。
千斤頂操作人員注意保持千斤頂水平狀態,待受力後方可松開,防止受力時千斤頂偏側滑絲。張拉時千斤頂升降壓速度緩慢、均勻。兩端張拉力同步,切忌突然加壓或卸壓。加壓時,高壓油泵操作人員注意與千斤頂操作人員保持聯系。
(3)張拉時預應力管道與錨下墊板的錨口同心,錨墊板錨口與錨圈同心,錨圈與千斤頂同心。千斤頂不準超載,不準超出規定的行程。轉移油泵時必須將油壓表拆卸下來另行攜帶。張拉過程中斷、滑絲數量不超過預應筋總數的1%,並不得位於梁體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數量不得超過1絲。每跨框架頂底板張拉時,必須有專人負責及時填寫張拉記錄。張拉完畢後,預應力記錄須經主管技術員或質檢工程師簽字認可。
4、孔道壓漿
張拉完畢後靜停12小時,在24小時內進行灌漿,但不得超過三天,以免預應力鋼絞線銹蝕或鬆弛。壓漿採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
(1)張拉完畢後靜停12小時,在24小時內進行灌漿,但不得超過三天,以免預應鋼絞線銹蝕或鬆弛。
(2)灌漿前要檢查灌漿孔及排氣孔是否暢通,不容許產生堵孔現象。
(3)採取可靠的措施確保預應力管道內灌漿密實和飽滿,壓漿嘴和排氣孔可根據施工實際情況設置,壓漿前應用壓縮空氣清除管道內雜物,然後壓漿; C50混凝土管道壓漿要求採用R28強度大於C40的純水泥漿,水泥漿摻入微膨脹劑,但是不得摻入各種氯鹽,攪拌好的灰漿必須過濾,置於貯漿桶內,用木棒進行攪拌均勻,稠度14--18CM之間,自調制到壓入管道的間隔時間不得大於初凝時間,直至灌完為止。
(4)壓漿次序自上而下,從低端壓入高端壓出,一次壓滿,待另一端溢出濃漿後,封閉出漿孔。
(5)灌漿泵採用UB30型高壓注漿泵,額定工作壓力15kg/cm2,(灌漿操作時,灰漿泵的壓力取4--6 kg/cm2孔道較長可調整,灌漿進行到排氣孔冒出濃漿時,即可堵塞排氣孔。
(6)壓漿過程中經常檢查壓漿管是否通暢,工作完畢後,及時清洗設備,把壓漿管內殘留的灰漿沖洗干凈。水泥漿每班留有試塊。
5、澆築封錨端混凝土
(1)張拉完成後切斷鋼絞線,預留長度為超出工作錨外不小於3CM,用混凝土將錨端鋼絞線及工作錨封死,然後進行孔道壓漿。並按要求清理接合面上的油污及混凝土浮渣,並鑿毛梁端混凝土面層,綁扎端頭鋼筋。
(2)安裝封端模板,應安裝牢固,確保外型尺寸,新老混凝土面搭接≤5mm。
(3)混凝土要分層澆築,每層不大於30CM,振搗中嚴禁振搗器碰擊鋼絞線與錨具。
施工注意事項
1、從每批鋼絞線中任取3盤,並從每盤所選的鋼絞線端部正常部位截一根試樣進行表面質量、直徑偏差和力學性能試驗。如每批少於3盤,則應逐盤取樣進行上述試驗。試驗結果如有一項不合格時,在不合格盤報廢,並再從該批未試驗過的鋼絞線中取雙倍的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的復驗,如仍有一項不合格,則該批鋼絞線為不合格。每批鋼絞線的重量不大於60t。
2、鋼絞線下料時需防鋼絞線彈出傷人,非張拉工不允許在下料工作場地走動,下料前整捆鋼絞線應固定好,彈出時方可拉走,如需調整時應站在鋼絞線彈出的背向。
3、錨具、夾具進場應按照相應規范規定進行外觀質量、硬度及靜載錨固性能試驗。
4、張拉時千斤頂張拉方向嚴禁站人,每一夾片皆需落實到位,以防張拉時飛出傷人。
5、 在壓漿之後,要拆除兩端球閥觀察錨墊板上進,若排漿孔水泥漿較為結實,不流淌,用手按壓,能夠留下模糊的指引,就說明水泥漿強度增長較快。
6、在壓漿2d後及時進行觀察,壓漿孔硬化水泥若有輕微外凸,就能說明水泥漿十分飽滿。
7、嚴格進行強度檢測:任取10個作業工班所做的試件30組,3d的強度要超過30MPa,7d強度均應達到設計要求。
8、漿體要按施工配合比來嚴格控制。
9、不得在波紋管、鋼絞線附近進行焊接工作,若必須進行,需對波紋管、鋼絞線採取保護措施。
安全防護措施
1、在預應力筋張拉軸線的前方和高處作業時,結構邊緣與設備之間不得站人;
2、油泵使用前應進行常規檢查,重點是安全閥在設定油壓下不能自動開通;
3、輸油路做到「三不用」,即輸油管破損不用,介面損傷不用,介面螺母不扭緊、不到位不用。不準帶壓檢修油路;
4、使用油泵不得超過額定油壓,千斤頂不得超過規定張拉最大行程。油泵和千斤頂的連接必須到位;
5、電氣應做到:接地良好、電源不裸露,不帶電檢修,檢修工作由電工操作;
6、切筋時,應防止斷筋飛出傷人。
7、預應力施工除遵守上述規定外。還必須遵守建築工地施工安全的有關規定。
環境保護措施
1、在施工過程中,自覺地形成環保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產生的噪音和環境污染。
2、張拉設備定期保養、維護,避免油管漏油污染作業面。
3、嚴格按照當地有關環保規定執行。
⑧ 張拉施工要點
1、錨具、夾片必須保存完好,無銹蝕、無散落,臘封完好的木箱包裝成品。
2、鋼絞線束錨固後的外露長度不小於30mm。鋼絞線的切斷禁止用氣割方式,必須用砂膠片切割機,並保證切割齊整。長期外露的錨具,可塗刷防銹油漆,或用砼封裹,以防銹蝕。
3、嚴格執行報檢程序,每道工序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油泵要放置在穩定牢固的場地,以防工作中產生顫動,影響油表的讀數。
5、預應力張拉注意要點
(a) 限位板和千斤頂安裝,夾具要清洗干凈,不得有油污雜物,清理好梁端錨墊板和鋼鉸線,保持有足夠工作長度;
(b)安裝千斤頂時需保持孔道中心、錨具中心及千斤頂中心在一條線上,以保證鋼絲束張拉端方向與錨固墊板垂直;
(c) 工具夾片要塗抹黃油、滑石粉或包裹塑料薄膜,保證工作夾片順利脫錨。
(d) 千斤頂和油泵由專人負責操作,兩端張拉時用對講機保持兩邊聯系,步調一致勻速進行,保證梁端油表讀數在同一時間段內一致,及時測量千斤頂的伸長值,填寫表格認真細致。
(e)張拉時如果錨頭處出現滑絲斷絲或錨具損壞,應立即停止操作,進行檢查並做出詳細記錄,若滑絲斷絲超過規定要求,則必須更換鋼束。
(f)張拉作業屬高精度,高危險性作業,其操作人員應有豐富的操作經驗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張拉作業主要操作人員一經確定操作熟練不得隨意更換,張拉機具按一般使用6個月或每200次進行重新標定,若有損壞經過維修後也要重新標定。
6、張拉前檢查油表、油泵、千斤頂是否按照標定證書上的配套使用,同時檢查油管接頭是否連接牢固,是否漏油。
7、壓漿時水泥漿必須過篩,在壓漿過程中要不斷攪拌,以免沉澱析水。
8、張拉過程中認真填寫好張拉記錄表,每個構件張拉完後,應檢查端部和其它部位是否有裂縫。
9、鋼絞線終張拉後,在錨具夾片後鋼絞線上沿鋼絞線周邊用油漆畫出標記,經
24小時後復查,確認無新的滑斷絲並經主管技術員認可,方可切割多餘鋼絞線,壓漿工作必須在鋼絞線張拉完成後48小時內完成。
四、質量控制體系
實施建立和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項目部和作業隊二級質量管理體系,充分發揮質量管理小組的職能作用,做到責任到人,定點定人定責,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制定各工藝、各工序質量標准,保證施工有標准,檢查有依據,使整個施工過程處於均衡、穩定、連續的受控狀態,確保一次達優。
施工時嚴格按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現場試驗時,認真、及時地填寫試驗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以保證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嚴格報表制度,及時報監理工程師檢查。
虛心接受監理單位及業主提出的指導意見,積極請教完善質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