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車有毛病,賣車的不給維修找哪個部門解決
在遇到汽車維權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維權辦法:當汽車出現故障,車主確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建議車主首先和購車或固定修車處的4S店取得聯系,因為一般問題都能在4S店處得到解決。
維權流程:首先准備好翔實、充足的證據和必要的證明材料。然後在與經營者協商的過程中,車主要簡單闡明問題發生的事實經過並提出合理的要求,必要時可指明賠償要求所依據的法律條文,以達成問題的盡快解決。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汽車維權的最佳時效性,不要被經營者的拖延而錯過了投訴時間。但如果在證據確鑿、事實明確的情況下,經營者還故意推諉、逃避責任,車主就要果斷地採取其它方式來求得問題的解決。
二、向汽車廠家投訴請求解決辦法
維權辦法:如果車主的愛車遭遇的問題比較嚴重,在多次輾轉經銷商處仍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車主可以直接撥打汽車廠家的投訴熱線,以期廠家出面協調解決。
維權流程:車主可選擇撥打汽車廠家的投訴熱線,將問題反映到廠家的相關部門。在接到投訴後,廠家一般會記錄在案,並後續跟進。一般而言,廠家會將問題「踢」回經銷商,並給經銷商施壓。如果到廠家之後,經銷商的態度還是沒有改觀,那說明問題基本沒有妥協餘地了。
三、可向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辦法:當4S店與汽車廠家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時,或是汽車已過保修期,在維修廠維修仍不能得到解決時,建議車主向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維權流程:當車主向消協或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會針對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以調解為主的形式處理案件。具體的辦理流程是車主先立案,然後消費者協會及有關行政部門開始受理案件,接著消協與有關行政部門會就事件展開調查,最後對爭議雙方進行調解。如果調解失敗,車主可以提起訴訟,走法律程序。
四、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維權辦法:當消費者協會與有關行政部門都不能幫助解決問題時,建議車主申請仲裁或訴訟。
維權流程:仲裁是基於雙方簽訂的仲裁協議糾紛,消費者向約定的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訴訟是指消費者直接將車輛的生產者、銷售者或服務的提供者訴至有管轄權的法院。首先,車主要擬好維權起訴狀,然後搜集維權證據,最後到法院起訴。法院立案後,就會對事件進行排期審理。
最後,在消協調解不通時,車主可以同時選擇向新聞媒體曝光,或在網路投訴平台進行投訴,讓輿論監督整個流程的公正性。
❷ 汽車生產商為什麼不會直接面對消費者
汽車生產商搞生產有一套,但是做銷售,一是需要更大的資金投入,二是自己不專業,根本做不好。
❸ 車在4S店維修為什麼
大多數情況下,4S店仍然是普通車主保養車輛的最佳選擇!
1、去第三方修理廠保養?那是換機油,不許美化成保養
很多車主對車輛保養的理解,停留在更換耗材的層面上,一部分修理廠的生存空間就應運而生。覺得4S店保養又貴又慢?我們這里小保養二十分鍾!價格只是4S店的一半哦親!快速換機油!問題是,換機油機濾等耗材,是否等於做了保養?
如果你有心,在4S店觀察一下車子保養的全過程,就知道技師在顧問開列的維保工單之外,還需要執行標準的檢視流程和簡單維護工作。例如對車輛輪胎、燈光、底盤、機艙的檢查,以及對某些配件的快速維護,如潤滑車門鉸鏈和天窗滑軌,清理車身各處排水道中的樹葉等垃圾。很多車輛的潛在故障以及安全隱患,就是在這些檢視過程中被發現的。
而去修理廠更換機油機濾,得到的服務基本也只是更換機油機濾。對於車輛狀態的檢查,普通的修理廠既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去做。我說的能力,更多是一種專業程度的表述,這個文末我會詳細解釋。
2、4S之外來歷不明的「原廠配件」
有的車主認為,我的車的X配件就是Y廠生產的Z型號,我都清楚,廠家就是貼牌,何必去4S店挨宰呢?我在某東花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對應的原廠配件,去4S店保養的都是智障!
關於車輛原廠配件的定義,是經原廠生產或者指定工廠生產,並在原廠指定渠道提供的配件。離開了4S店的所謂原廠配件,正如水貨手機,你無法得知它是否是翻新甚至拼裝機。手機還好,汽車的原廠配件是不會供給原廠維保渠道之外的渠道。網上確實有部分車輛的原廠配件在出售,如果是授權銷售商也罷,前提是你有能力鑒別渠道,以及商家給你的,確實是正品。
此外,有的車主認為原廠的某款配件與其代工廠的某款配件是通用的。有的情況下,這種替換是成立的。但所謂原廠配件,是經過原廠裝車驗證,並根據車輛特性進行了適配,而普通車主並不清楚這種細節的差異。
舉個例子,很多車主自己采購機油,並盲目提高標號,殊不知原廠機油雖然標號低,但針對發動機特性調整了添加劑配方。而盲目提高標號後,也許在機油的粘度方面弄巧成拙。總的來說,除了輪胎、鹵素燈泡、濾芯、雨刷、玻璃水,我看不出有什麼配件是普通車主有能力自行選擇的。
至於有的車主讓修理廠代為采購配件,我建議你去阿里巴巴1688網站或者當地汽配城看一看那些粗製濫造的汽車配件,相當一部分修理廠采購的就是這些垃圾。
此外,不要以為買品牌配件就安全,電商也賣假機油來著。市面上,普通車主能買到的美孚、嘉實多、殼牌機油,不是假的就是真假摻著賣的。別的配件同理。實在想自購機油保養,請盡量避開這三個品牌。
3、空濾吹一吹用三萬公里?窮瘋了吧?
在知乎上,某個大V的觀點是,空調濾芯不需要經常更換,用自行車打氣筒吹一吹就行。這種思路也頗能獲得一部分人的青睞:你看,4S店多黑啊,本來吹一吹就能用的東西非讓我們換!
請問你會把一次性口罩吹一吹繼續用么?你也知道那是一層紙或者無紡布吧?那為什麼到了車上就覺得吹一吹就能湊合呢?有的4S店在保養車輛時看到你的空氣濾芯不算太臟就幫你用高壓氣泵吹一下,問題是,那是高壓氣啊,和自行車打氣筒是一回事么?
一個最好的非豪車空氣濾芯也不過一百多,常見車型的品牌空氣濾芯一般在五十左右,北方車主或者跑得多的車主,在每年四月份和十一月份把空調、空氣濾芯一起換一下,南方車主或者跑得少的車主,每年四月份把這兩個濾芯一起換一下。別瞎吹了,直接換吧,不會讓你破產的。
4、該修還是還換,什麼樣的配件在哪換,理性選擇
車主能自己動手換的配件並不多。25萬以下的車型,空調和空氣濾芯基本可以自己更換。雨刷可以自己更換,玻璃水可以自己加。剩下的,鹵素燈泡、電瓶和輪胎也是標准件,但選型和安裝也大有學問。
假設你在某東或某虎換電瓶,而不是去汽配城挨宰,那麼你確定你有能力為自己的車選擇合適的型號么?很多人換電瓶只看容量,錯誤地選擇了遠大於原車電瓶容量的型號卻不知看CCA參數。至於燈泡的安裝,輪胎的拆裝和動平衡,注意事項也夠一般車主頭大的。
由於國內消費環境的惡劣,我們車主對車子有些基本的了解,目的並不是單純為省錢,而是選擇合適的渠道、以合理的頻率對合理的部件進行保養維護。具備了一定的保養常識後,去4S店保養也是一樣可以自己做主的。
5、想省錢所以不去4S?其實4S店未必貴
現在的情況是,國內的汽車生意不景氣,4S店紛紛推出預約打折、季節促銷、返券等手段拉攏顧客。如果你選擇的修理廠足夠高大上,其維保費用頂多比4S店低百分之二十,而且這還是你的車子比較高端的情況下。如上文所述,如果你的車子裸車價25萬都不到,相信你選擇一家正規的第三方修理廠,價格並不會比4S店低,甚至會高於你自己品牌的4S店。原因可以想像,這種修理廠的用人成本和經營成本,比4S店是只高不低的。
如果你的車價在25萬以上,相信你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值錢,也不至於為了省一點錢跑到4S店之外做保養的。
6、再牛逼的綜合修理廠,未必比得上笨笨的4S店
重點來了。一家什麼車都接的綜合修理廠,你真的覺得比4S店更適合你的車么?
每家4S店的常規在保車型頂多十幾款到頭。廠家的維修手冊、相對規范的管理培訓體系、大量同款車型的經驗積累、廠家技術人員以及老技工的傳幫帶,這種情況下,光是應對你的車型常見問題的經驗就秒殺絕大多數綜合修理廠了。
我曾在一家圈內非常有名、以技術流著稱的修理廠對車輛進行過四次維修保養,每次都出問題。
- 第一次添加防凍液出現機艙內嚴重遺撒,剎車片用了供應商提供的假貨(事後4S店維保- 時指出這個問題,修理廠給我報銷了4S店更換剎車片的費用);
- 第二次四輪定位結束時技工忘記取下一側輪胎上的定位設備,險些發生事故;
- 第三次更換門鎖電機結果錯進貨進成了升窗電機,導致我跑了兩趟;
- 第四次更換變速箱油,技工誤打開了本不應打開的變速箱油底殼並且變速箱油備貨不足,又讓我跑了兩趟。
雖然這家解決問題的態度讓我還是滿意的,但相比解決問題的誠意,不出問題是不是更好一點?何況其他大多數第三方修理廠,並沒有這種解決問題的誠意。
歸結起來,第三方修理廠的管理、規范化、專業化、供應商支持,仍然是死結。修理的車型雜,代表了針對某種車型的維保經驗相對匱乏,並且沒有相應配件儲備。而供應商提供的配件的真偽和品質,由於同樣的原因,或者更惡劣的利潤問題,修理廠無法把關。
寫在最後
順便說一下,我的車輛出現過的幾個疑難雜症,最終還是在4S店解決的。都說4S店的高手流失到了修理廠和二三線城市,在我看來,我不認同高手和良心,只認同流程規范和專注的經驗。接受經銷商和原廠雙重監管的4S店如果有問題,難道個體修理廠反而更安全?
當然,如果你能找到比較靠譜的專修廠,或者對自己的人品足夠有信心,也可以繼續在第三方修理廠進行維保。對於實在希望在用車環節省錢的車主朋友,我倒是有兩個建議:買進口車,買二手車,或者——買二手進口車。進口車質量過硬,二手車免除了前期的購置和折舊費用,都能為你節省不菲的開支。
❹ 汽車出廠時故障,廠家不給解決怎麼辦
隨著城市居民私車擁有量的不斷增多,目前關於汽車質量問題的糾紛越來越多,其中發動機、變速器等汽車「大件」的質量糾紛目前比較少,而關於汽車輪胎、燈泡等易損件的索賠糾紛非常多。按照國內一些汽車廠家規定,車輛上的燈泡、制動片、「三濾」、輪胎等易損件在正常磨損范圍內是不予賠償的。但按照國內一些汽車生產商的承諾,目前不僅新車可以索賠,維修時更換的零部件也可索賠。前提條件是,這個零部件必須是在廠家的特約維修站購買並安裝的。一般來說,汽車生產廠家對零部件也規定了1年左右的保修期。 業內人士提醒購買新車的車主,為避免因汽車質量問題而引起索賠糾紛,在購買新車後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項。 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車主應該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操作方法使用車輛。 新車購買後,應該到汽車經銷商或售後服務站,咨詢更多的汽車質量擔保信息。 汽車質量擔保期內,不要做沒有經過汽車生產廠家認可的改裝,因為改裝容易導致人為因素的故障發生,而汽車廠家不認可這種索賠。 定期保養汽車是車主享受質量擔保的重要前提。如果車主的保養是嚴格按照要求到指定汽車服務站進行的,在質量擔保期內對享有質量擔保是非常有利的。 在目前情況下,從汽車首次領取正式行駛證、零部件購買之日起一年內或者二年內(各廠家規定不同),在此期間車輛出現質量問題,車主有權向該車的售後服務站提出索賠,服務站應對其故障立即進行診斷並排除,損壞的零部件根據技術要求進行修復或更換。 凡由下述原因造成的損壞不屬車商質量擔保范圍,車主不能實現索賠權:車輛由非廠家特約服務站維修過;車輛裝上未經汽車生產廠家許可使用的零部件,或車輛未經汽車生產廠家許可改裝過;車輛使用中未遵守使用規定使用,希望對你有用!!!
❺ 為什麼汽車不搞廠家直銷
實際上,許多行業現在都扮演著工廠直銷的角色。例如,當小米手機推出時,製造商直接連接了最終用戶,手機價格也有所下降。另一個例子是格力電器(Gree Electric),該公司長期以來被稱為Ban Gome,並擁有自建的銷售渠道。在那個時代,這也是一個開創性的舉動。
3.簡而言之,現代汽車的營銷和銷售實際上是一項技術工作。在現代社會中,汽車製造商的產銷量非常驚人。面對全國各地的顧客,讓顧客直接來工廠取車,並討價還價嗎?顯然是不現實的。
❻ 為什麼很少有汽車廠商自己開設4s店的
如今很多人都知道「代理產品」這個詞,幾乎各行各業都有。在這種模式下,各大汽車廠商也開始效仿起來,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除了在本地城市詢問之外,還會去其他城市去看看,一比較就會發現,各個店的汽車價格以及汽車的優惠力度是不同的。一打聽才明白,這都只是代理了同一個汽車品牌而已,並不是廠商直銷,這就讓很多的車主納悶了,汽車廠商為何不自己開設4S店呢?
經銷商代理的好處
選擇經銷商代理,那麼選店地址,人員招聘以及售後服務都可以「甩」給經銷商了,汽車產商只負責研發以及生產就可以了,這樣效率會更高。如果4S店的汽車賣不出去,汽車廠商也不用承擔多大的損失,而且4S店還能不斷的給汽車廠商提供資金流。
❼ 車在三包內壞在路上廠家不來維修怎麼辦
你得先把車拉到維修廠才能修呀,大路上的,如果有危險怎麼辦呀?你不知道維修的時候,安全生產多重要,一個火星都會發生火災。
❽ 汽車維修廠一直拖著不修理怎麼辦
這個並沒有什麼明文規定,所以老兄你只能看自己怎麼做人,跟保險公司交涉,再跟修理廠交涉,確定了可以讓他們無以為借口的時候,然後定下一個協議按時交車吧!
❾ 汽車保修期內售後維修不給維修怎麼辦
這種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廠家是質量保證,不是保,保養的
❿ 汽車生產廠商做維修業務嗎
不做,他們一般是指定修理廠家。他們指定的都是一些有資質,有能力的修理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