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中搖的老式的電話機是什麼工作原理
老式電話機的線路本身沒有電,所以要手搖發電——電話機內置了發電機和蓄電池,每次電話之前都要發電才能使用,所以要「搖一搖」,也就是給蓄電池充電。
當揚聲器拿起電話和送話器通話時,聲帶的振動會激發空氣振動並形成聲波。聲波作用在送話器上產生電流,稱為語音電流。話音電流沿線路傳輸到對方電話的接收器。另一方面,接收器的工作原理與送話器正好相反——將電轉換成聲波,聲波通過空氣傳到人耳。
這樣,就完成了最簡單的通話過程。
(1)老式手搖電話機發電機維修圖擴展閱讀:
歷史上對電話機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電話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機等。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電話機基本功能:
1、聲電互換
因為要進行快速的、遠距離的通信,不能直接傳送聲音,而必須先把聲音變成電信號(即以電作為載體),
到對方後再把電信號還原成為聲音。
2、摘機識別
當主叫方拿起電話機時,交換機應有能知道「有人要打電話」的功能,以便交換機做好接續准備。
3、發送信號
自動電話機正是通過發送撥號信號來指揮電話交換機的工作,並進而建立兩個電話機之間的連接的。
4、響鈴
即在對方來電話時,電話機能以鈴聲告訴主人:「有人來電話了。」
5、電接續
電話機中,實現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話器、叉簧、撥號盤(或按鍵盤)、電話鈴和電話迴路。
B. 修理電話機方法
按鍵電話機故障的快速查找步驟為達到快速、有效查找電話機不振鈴、不通話、不能撥號等故障部位的目的,一般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檢查。 那麼修理電話機方法是什麼呢?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有關修理電話機方法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電源指示燈不亮
1、 保險管熔斷,電壓無輸出,更換保險即可。
2、 指示燈故障,機器能正通工作。
3、 機器不能正常工作,電源部分故障。
單分機話機提機無音
1、 分機用戶板指示燈不亮,分機引出線斷路。
2、 分機用戶板指示燈長亮,分機引出線短路。
3、 電話機故障。
4、 用戶板分機電路損壞。
分機話機提機噪音
1、 全部話機噪單時,檢查電源電壓及交換機接地情況。
2、 單部許可查噪音時,檢查分機話機及分機線是否有接地或串線。
3、 交換機用戶板分機電路故障。
分機不振鈴,可以呼出及通話
1、 單部話機不振鈴:a話機故障。b分機電路振鈴繼電器觸點吸合,不能正常跳起,用手指敲擊用戶板繼電器即可恢復。
2、 所有分機不振鈴:a電源箱內部鈴流電路故障,需專人修理。b鈴流電源輸出線與母板對插接觸不良,關電後重新播入即可恢復。
分機話機呼出呼入單向通話
1、 話機故障。
2、 分機電路輸入輸出變壓器斷路。
3、 用戶板未插緊。
分機佔用外線無音
1、 外線斷路或短路。
2、 用內線分機代替中斷線,用分機號呼出試驗,如為一樣,則為交換機中繼板故障。
交換機所有分機提機無音
1、 交換機因電路故障。
2、 交換機電源電壓元
3、 交換機主時鍾晶振停振無時鍾輸出。多為環境溫度驟降等因素引起 ,關電後用手輕觸主機板時鍾晶體,然後開機即可恢復。
交換機與電腦不能正常連接
1、 電腦串口故障。更換電腦串口或電腦。
2、 交換機串口與電腦連接短路或斷路,用萬用表測量判斷或更換交換機和電腦連接線。
3、 交換機串口保護性閉鎖,復位交換機即可恢復。
4、 交換機串口故障,需專業人員維修或更換主機板。
分機不能呼出
1、 分機線路短路或斷路。
2、 分機話機不能正常發號。
3、 分機號級別為6級,只能呼入,不能呼出。
4、 分機用戶使用了密碼鎖。
分機不能呼入
1、 分機A級別為7級。只能呼出,不能呼入。
2、 分機線路短路或斷路。
3、 分機話機不會振鈴。
4、 分機號碼重復,每次呼叫分機時,序號在前的分機振鈴。
外線直撥分機時什幺情況會轉總機
1、 外線用戶撥通交換機中繼號碼後,超過一定時間(外線直撥間隔時間)不撥號。
2、 外線用戶脈沖撥分機號,脈沖發號不均勻,脈沖速度小於8次/秒,或者大於13次/秒。
3、 外線用戶線路故障。
4、 外線用戶呼叫分機正忙。
5、 外線用戶所呼分機設有免打擾功能。
6、 外線用戶話機音頻發號頻偏大於3%,超出交換機正常接收范圍。
環路中繼呼入交換機不接收
1、 環路中繼振鈴流頻率非國際25HZ,可調節本機收鈴頻率參數。
2、 環路中繼振鈴斷許續比非國際1:4,可調節本機收鈴響鈴時長參數;
3、 中繼線未良好接至交換機。
4、 交換機中繼開關打開。
內線串線,串單 外線串線,串音
1、 內部布線是否合理,查找有無別的干擾源影響線路,接地是否正確等。
2、 母板晶元(模擬機3494)首先將外線脫離本機,檢查是否外線故障引起,可以用別的中繼線替換來檢查。
3、 中繼板或母板故障。
通話正常,但不能撥號
通話正常,可說明撥號晶元的啟動電路工作正常,主要原因有:
1、撥號晶元得不到正常的工作電流。正常情況下撥號晶元被啟動後。脈沖腳輸出的電壓使電子門飽和尋通,這時撥號晶元工作的主電流疳從電子門管經過穩壓濾波電路。如果穩壓濾波電路的限流電阻或隔離二極體開路或虛焊,撥號晶元就得到正常的工作電流。
2、時鍾振盪電路不工作。將撥號晶元的伍一縱輸入線與伍一橫線短接後,測定元件的晶振輸出端對地電壓,正常時約為1。5V。若不正常,應先檢查定時元件是否良好,引腳是否脫 焊,如正常,則說明晶元損壞。
3、撥號鍵盤電路不正常。不能脈沖撥號,不能雙頻撥號。
檢查T/P轉換開頭是否接良好。雙音頻放大管的b極若無電壓,可判定放大器元件虛焊或印刷電路斷裂。
4、手柄不能送話。檢查手柄有無斷線,送話器的直流偏置電阻阻值是否變大或虛焊。
5、手柄送話音小,若檢查受話器的偏壓在2V左右,多為受話器的引線反接或受潮所致。同時,檢查送話器的偏置電阻,有無變質,電容有無不良等。
6、手柄不能受話。用鑷子觸碰前置放大管的b極,c極,若電話機聽筒中有無“喀喀”聲,應查彈簧手柄是否斷線,前置放大管,功率放大管是否良好。功率放大器輸出藕合電容有無不良。若聽筒中有“喀喀”聲,應查消側音電路元件不良。
高科技電話機的發展都是隨著無線通信的發達而形成的。電話機的發展趨勢經過Digital電話機和PCS後發展到可以用衛星通信的IMT-200服務。IMT-200支持信息的高速傳送,Packet,畫像等多媒體的服務,將來世界各個地方都可以使用所有聲音電話,電報用戶直通電路,傳呼和電子郵件;隨著電子郵件的普及,網路也日益化,網路電話已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現有的固定電話,已經不能提供人們的需要了。未來的固定電話講裝備攝像頭,帶有色彩的液晶顯示器,我們在接固定電話的時候,都能夠看到雙方。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C. 電話的電源電路圖
最基礎的電話機電路圖如圖所示:
基本結構
電話機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終端設備。歷史上對電話機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電話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機等。
基本按鍵
電話電源線、電話線、收線開關、受話器、增音按鈕、送話器、本機號碼片、鈴聲及免提喇叭、記憶代碼鍵、記憶號碼片、數字按鍵、記憶取出鍵、記憶儲存鍵、重撥鍵、工作指示燈、免提鍵、R鍵、免提送話器、鈴聲調節開關、P/T開關、免提接收音量調節旋鈕。
工作原理
電話通信是通過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並利用「電」這個媒介來傳輸語言的一種通信技術。兩個用戶要進行通信,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將兩部電話機用一對線路連接起來。
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聲波作用於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這樣,就完成了最簡單的通話過程。
發展歷史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基本功能
電話機設置在電話通信起點和終點的用戶側,是電話網的用戶終端設備。現代的電話機能夠方便地實現終端用戶之間的呼叫和通話,是經過一百多年來許多人的研究和無數次的改進而形成的。盡管它們的式樣千差萬別,但一般都有如下基本功能:
1、聲電互換
因為要進行快速的、遠距離的通信,不能直接傳送聲音,而必須先把聲音變成電信號(即以電作為載體),
到對方後再把電信號還原成為聲音。
2、摘機識別
當主叫方拿起電話機時,交換機應有能知道「有人要打電話」的功能,以便交換機做好接續准備。
3、發送信號
自動電話機正是通過發送撥號信號來指揮電話交換機的工作,並進而建立兩個電話機之間的連接的。
4、響鈴
即在對方來電話時,電話機能以鈴聲告訴主人:「有人來電話了。」
5、電接續
電話機中,實現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話器、叉簧、撥號盤(或按鍵盤)、電話鈴和電話迴路。
主要分類
有線電話
電話機具有將終端的音波轉換為電子信號,通過電話線傳送到遠距離的對方,同時將對方傳送來的電子信號再生為語音(音波),使其通話的功能,以及發送可從多個對方中選擇的信號(撥號脈沖),告知對方的呼叫音等功能。電話機由將語音轉換為電流發送到電話線的送話機、將對方傳送來的電流還原為語音的受話機、呼叫對方的撥號或按鈕、發送呼叫音的鈴聲、將這些連接在電話線上執行其功能的線路網等組成。送話機內有裝滿碳素顆粒的小箱子,其前方有薄硬鋁合金振動板。振動板根據語音振動,振動碳素顆粒,碳素顆粒傳導電流,隨著顆粒的接觸程度,電阻發生變化,生成語音電流。受話機接受對方的語音電流後,在線圈上生成語音電流引起的磁力,振動鐵振動板,發出聲音。
無線電話
無線環路-無繩電話 電
電話子母機
話子母機數字無繩電話
模擬無繩電話
行動電話手機
小靈通(無線電話)
智能電話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終端設備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本世紀初出現了一種帶個人數據助理(PDA)的電話機「智能電話」。
智能電話除了有完整的固定電話功能外,通常還具有大容量的名片管理功能、來去電管理功能、防止電話騷擾(電話防火牆)功能、企業集團電話名片(內部名片)管理功能,以及輔助辦公的許多功能,比如:日程安排、便箋、日歷、計算器等功能。早期的智能電話通過撥號上網,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換能力,實現了發送簡訊、接收文字信息的功能。隨著固網智能電話在中國近十年的發展,其處理能力加強,逐漸的增加了智能手機(Smartphone)具有的功能。
智能電話已有通過網際網路上網的能力及較強的多媒的體功能。可以進行網路瀏覽、音視頻的播放、具有電子書、電子相框等功能。同時智能電話在輔助辦公、輔助營銷、娛樂等方面的功能也有了大大的加強。在對傳統固定電話顛覆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多的商務功能和PDA功能。
使用環境
使用條件
環境溫度:-10°C~40°C
相對濕度:45~95%
大氣壓力:860~1060mbar
環境雜訊:≤60dB(A)
技術性能
1、工作頻率:300~3400HZ
2、脈沖通斷比:1.6±0.2∶1
3、雙音頻撥號頻偏:≤±1.5%
4、雙音頻信號電平:①低頻群:-9±3dB;②高頻群:-7±3dB;③頻率組合中高頻分量比低頻分量高2±1dB
5、振鈴聲級:≥70dB(A)
6、電聲性能:
①在0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3;在3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15;在5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15。
②在0公里時,客觀接收參考當量≥-5;在3公里時,客觀接收參考當量≤+2;在5公里時,客觀接收摻考當量≤+2。
③在0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3;在3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10;在5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10。
D. 手搖電話機怎麼接線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這種「搖把子電話」,其實是磁石式電話,也就是內置了磁石手搖發電機的電話機。打電話前,轉動搖柄發電,發出交流電。如果兩部電話是點對點直連,那麼這邊轉動搖柄的同時,對方的電話機就會響鈴。
手搖發出來的電,只是用來發送呼叫或結束通話的信號的。通話所需要的電能,來自電話機內置或外接的電池。1876年電話剛發明時,是這樣點對點直接連接的。但電話用戶數量越來越多。如果所有電話機,都要兩兩直連,所需要的電話線就太多了。
N個電話機,需要N*(N-1)/2條電話線,這成本極高。而且一部電話機要連著很多根線,顯然不合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電話交換機就出現了。
電話交換機實際上是一個線路的接續切換設備。電話機與電話機都通過這個設備里的交叉接點來連接。這些交叉接點平時是斷開的,當一個用戶需要與另一個用戶通話時,交叉接點就能把這兩個用戶的電話線連接起來。如此一來,N個電話機,只需要N條電話線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