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查詢銀川市自來水公司維修電話興慶區
公司地址在玉皇閣北街18號,水公司維修電話興慶區的電話你可以撥打24小時服務電話96666進行咨詢,祝你好運!
❷ 青島市自來水集團興國管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市自來水集團興國管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07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製造:鋁塑管、塑料製品設備(限分支機構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劉言喜
成立時間:2000-07-28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301801403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青島市李滄區永年路北端
❸ 天津市自耒水公司維修電話是多少.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供水服務營業廳明細
單位名稱
名 稱
地 點
營業時間
電 話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營銷分公司
漣源路營業廳
紅橋區漣源路1號(華水大廈一樓)
平日8:30至18:30;(17:00至18:30期間只受理IC卡售水業務)周六日、國家法定節假日8:30至17:00,中午不休息
27736600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營銷分公司
榮業大街營業廳
和平區榮業大街新文化花園新典居121號底商
27228701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營銷分公司
四緯路營業廳
南開區三馬路與四緯路交口延生里7號樓底商
27307051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營銷分公司
凌賓路營業廳
南開區紅旗南路與凌賓道交口
88377065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營銷分公司
紹興道營業廳
河西區紹興道175號(盛瑞公寓底商)
23262695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西青分公司
楊柳青營業廳
西青區西青道與青遠路交口
27947112
天津津濱威立雅水業有限公司北辰營銷分公司
北辰營業廳
北辰區京津公路431號(北辰供電旁)
26776071
天津津濱威立雅水業有限公司河東營銷分公司
新開路營業廳
河東區華捷道美福園1號樓底商
24417731
天津津濱威立雅水業有限公司河北營銷分公司
民權門營業廳
河北區民權門民權南里16號
24574501
天津津濱威立雅水業有限公司東麗營銷分公司
太陽城營業廳
河東區太陽城博山道463號(麗苑供熱站後身)
24459331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津南水務有限公司
鹹水沽鎮體育場路營業廳
津南區鹹水沽鎮體育場路46號(津南水務公司底商)
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期間為8:00至17:30;其餘時間為8:00至17:00(全年無休、中午不休息)
88910242
小站分公司營業廳
津南區小站鎮紅旗路東
28618306
雙港鎮營業廳
津南區雙港鎮赤龍街與五大道交口處
88828930
八里台鎮營業廳
津南區二八公路幸福河橋旁
28559339
葛沽鎮營業廳
津南區葛沽鎮南台新村
28690202
海河教育園營業廳
津南區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內
28625358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靜海水務有限公司
靜海區西城營業廳
靜海區勝利大街41號(靜海水務公司大門西側)
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期間為8:30至17:30;其餘時間為8:30至17:00(全年無休、中午不休息)
28933212
靜海區東城營業廳
靜海區東安道中段
68603216
大邱庄營業廳
大邱庄鎮長江道北頭電業所對面
平日上午8:30至12:00,下午14:00至16:30(全年無休)
68583808
看你在哪個地方,希望幫到你,望採納。
❹ 青島維修汽車種類最多的修理店的名字和具體位置
1.青島今日之星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海爾路16號)
2.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興源工貿有限公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西路東段)
3.青島藍宇晨輝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劉家下庄)
4.青島明星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後桃林村)
5.青島市城陽區東發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城陽鎮大北曲東村)
6.青島東方航空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汽車維修中心(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機場東航修理基地)
7.青島順通發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庄街道杏杭村華仙路北)
8.青島玉福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上苑中路)
9.青島中興運工貿有限公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普集支路24號)
10.山東省五金礦產進出口運輸公司汽車修理廠(宜昌路7號)
11.青島市市北區泰山路管區社區服務中心汽車修理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普集支路26號)
12.青島萬事得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棲霞路14號甲)
13.青島捷發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宣化路97號)
14.青島金安儲運有限公司汽車修理部(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四川路4號)
15.青島景鴻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台柳路260號)
16.青島城陽凱聯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總工會後院)
17.青島市嶗山區新馳精工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6號大麥島村內)
18.青島市四方環境衛生服務中心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傍海南路23號)
19.青島鐵路信通實業總公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四川路31號)
20.青島遠洋實業發展總公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寧夏路290號)
21.青島海川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萍鄉路11號)
22.青島金世紀進口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萊州路12號)
23.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龍騰賽馳進口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辛安辦事處團結路)
24.青島城陽君城運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城陽鎮京口村)
25.青島城陽喜盈門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城北路)
26.青島大陸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南京路202號)
27.青島信發達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寧夏路282號)
28.山東省隆海貿易中心汽車修理廠(通山路19號)
29.青島鴻玄進口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阜安辦事處)
30.青島金虹橋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紹興路76號)
31.青島寧運通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22號)
32.青島市城陽區華強盛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東荊村)
33.青島東風金龍商貿有限公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南昌路107號)
34.青島市華興鑫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銀川西路81號)
35.青島鑫逸飛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紹興路38號)
36.青島增鑫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鎮趙戈庄村)
37.青島正和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上馬街道南原鹽務局)
38.青海第一汽車修理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正定一路7號樓1-401)
39.青島魯鑫東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周口路341號)
40.青島城陽空港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流亭街道高家台村)
41.青島城陽青鋼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市場北)
42.青島福日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嶗山分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香港東路149號)
43.青島鑫運通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哈爾濱路48號)
44.青島志遠祥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重慶南路27號)
45.青島海神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小水清溝747號(長沙路東段))
46.青島航通實業有限公司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四流南路14號乙)
47.青島豪運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庄鎮杏杭)
48.青島精藝通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重慶南路266號)
49.青島瑞兆豐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渤海路1號甲)
50.青島福斯特汽車修理廠(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吳興路170號)
❺ 青島市李滄區自來水公司怎麼樣
簡介:來青島市李滄區自來水自公司成立於1982年07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維修安裝供應:供水、給排水、採暖管道工程安裝,管道水表等。
法定代表人:張青
成立時間:1982-07-09
注冊資本:699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131800205
企業類型:全民所有制
公司地址:青島市李滄區李村北園路8號
❻ 青島市李滄區的名勝古跡
青島梅園 位於李滄區樓山鄉十梅庵村村東的山坡上,佔地700餘畝 ,擁有126個品種的梅花共計10000餘株。梅園與青島禽鳴園、十梅庵碑林融為一體。冬春之際,各色各樣暗香浮動的梅花、匯集全國書法名家手跡的碑林石刻與離鳴園的花鳥蟲魚相映成趣,吸引八方來客。1999年3月20日至4月20日,第六屆中國梅花臘梅展覽會和老三屆梅花學術研討會在此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及部分國家和地區的10餘家單位和近2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展覽會,遊客達到50餘萬人。 鄉村 滄口地區長期為青島市郊區,鄉村佔比重較大。解放初期屬四滄區,所轄村莊有:十梅庵、樓山後、坊子街、南嶺、大棗園、小棗園、東小庄、石溝、文昌閣、姜家西流庄、褚家西流庄、曉翁村、西大村、東南山、窩鋪、營子、板橋坊、閻家山、鹽灘、沙嶺庄、孤山、大水清溝、小水清溝、大山、湖島、東廣場、小村莊、十三村、十四村、十五村等30個。1951年7月市區調整時,四滄區劃分為四方區、滄口區。滄口區所轄村莊有:曉翁村、姜家西流庄、褚家 西流庄、東南山、窩鋪、營子、板橋坊、鹽灘、沙嶺庄、孤山、大水清溝等11個。後來幾經變更,到1991年底又增加石家宋哥庄、劉家宋哥庄、徐家宋哥庄、灣頭、東南渠、西南渠、樓山後、坊子街、十梅庵、大棗園、小棗園、南嶺,東小庄、閻家山、香里等15個村莊。上述各村,曾分屬西流庄、樓山兩個人民公社。樓山人民公社於1984年改為樓山鄉,所屬灣頭、東南渠、西南渠、樓山後、石家宋哥庄、劉家宋哥庄、徐家宋哥庄、十梅庵、大棗園、小棗園、南嶺、坊子街、東小庄等13個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各村建有村民委員會。西流庄人民公社所屬生產大隊的農戶,1982年10月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1984年9月,成立滄口區經濟聯合公司,1990年又改稱滄口區第二工業局,原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6個工貿公司,1990年又改稱企業總公司。 第一節 樓山鄉 地理位置 樓山鄉位於區境的最北端,是陸路出入青島市的咽喉地帶。東倚嶗山山麓,同嶗山區夏庄鎮、李村鎮接壤;西瀕膠州灣,與嶗山區紅島鎮隔海相望,南與板橋坊街道辦事處轄區相接,北同嶗山區流亭鎮毗鄰。全鄉總面積為11.93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東南部為丘陵山地,有圍子山、虎頭石、南尖口、鳳山、樓山等山巒。西北部地勢較平坦。境內有灣頭村河、樓山後北河、樓山後南河3條季節性河流。鄉境東南部土地、水利資源較為貧乏,適合發展採石、建材行業;西北部土壤疏鬆,地下水源極為豐富,適宜種植糧食、蔬菜作物,沿海灘塗盛產蛤蜊等貝類海產品。境域南部有樓山,樓山鄉由此而得名。鄉政府機關在小白幹路523號。 歷史沿革 樓山鄉轄區原有17個自然村,建村最早的可上溯到明朝永樂初年,距今已有500餘年。在德國、日本侵佔青島以前,樓山地區隸屬即墨縣仁化鄉。1898年後,德國殖民當局將膠澳租借地劃為青島區和李村區,樓山地區隸屬李村區。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時,樓山地區南部諸村劃入四滄區,北部諸村劃入夏庄區。1938~1945年,日本第二次佔領青島期間,樓山地區劃入仙家寨區。抗日戰爭勝利後,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樓山地區南部劃入滄平鄉歸屬四滄區;北部劃入海濱鄉歸屬夏庄區。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其鄉區由南海專署嶗山行政辦事處統一管轄,樓山地區13個行政村南部諸村仍歸四滄區;北部諸村劃入嶗山辦事處一區。1951年7月青島市進行區劃調整,將郊區調整為9個區。1951年10月成立樓山區,樓山地區13個行政村除石家宋哥庄劃入流亭區外,其餘12個行政村歸屬樓山區。1956年1月,郊區改劃為27個鄉,實行農業合作化時,樓山地區各村分別劃入棗園鄉和雙埠鄉。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後,又全部劃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3個行政村改為13個生產大隊。1961年10月嶗山縣成立後,將樓山後,坊子街、小棗園、東小庄、西南渠、東南渠、石家宋哥庄、徐家宋哥庄、劉家宋哥庄8個生產大隊劃入西流庄人民公社,歸滄口區領導。1962年5月,又將以上8個生產大隊仍劃回仙家寨人民公社,歸嶗山縣領導。1962年11月,經青島市人民委員會批准,將樓山地區的石家宋哥庄、徐家宋哥庄、劉家宋哥庄、西南渠、東南渠、灣頭、坊子街、樓山後、大棗園、小棗園、十梅庵、南嶺、東小庄等13個生產大隊從仙家寨人民公社劃出,組成樓山後人民公社,歸嶗山縣領導。1965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將樓山後人民公社劃入滄口區,但農業生產仍由嶗山縣管理。1978年轉為蔬菜專業生產後,全部歸滄口區領導。 1984年體制改革後樓山後人民公社改為樓山鄉人民政府,所屬13個生產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 機構設置 1991年底,鄉設有黨委、政府、紀律檢查委員會、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及鄉工會、共青團、婦聯、武裝部等機構。鄉黨委下設組織、宣傳、信訪等部門;鄉政府下設經委、財政、審計、民政、司法、土地、計劃生育、農機、農技等部門。區有關部門還設立公安派出所、稅務所、工商所、人民法庭等派出機構駐鄉。 人口土地 1991年全鄉總戶數1.02萬戶,總人口2.9萬人。 由於國家建設需要和村民建房用地,耕地面積逐年減少,到1991年底全鄉可耕地面積僅有2 000餘畝,糧食作物已停止耕作,只種植蔬菜和少量的花卉。有8個村分別於1982年、1984年和1992年辦理了集體農轉非手續。至1992年非農業人口已佔全鄉總人口的55.8%。全鄉95%的勞動力從事工業、商業等多種經營。 文物古跡 鄉境內有文物古跡多處,現有址可考的有商周遺址——古城頂和大棗園石牌坊。 商周遺址——古城頂 位於十梅庵村東,據考此處屬商周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一處海防城堡,佔地約10畝。1949年和1955年曾在此出土了箭頭、短劍、陶片、骨器、石器等文物。還發現了夯土城堡的基礎和穴居洞室。 大棗園石牌坊 大棗園村中心大街矗立的兩座石牌坊(「文化大革命」時飾物被毀,現僅保留主體)。據牌坊上刻字和大棗園村《王氏祖譜》載,該牌坊是清康熙帝下旨,為表彰「國師」王懿及其祖父、父親而立,建於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所屬村莊 坊子街村 位於樓山鄉南部,東臨小白幹路,西南臨鳳山,南接小棗園村,北鄰樓山後村和青島汽車製造廠。村莊佔地0.28平方公里,住戶460戶,人口1 500人,均為漢族,是樓山鄉較小的村莊之一。 據該村《李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初年,李氏祖先由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後於、王、孫等姓陸續遷來,多以開坊子(小吃店)為生,故名坊子街。該村歷史上延續下來一集市,農歷逢四遇九為集日,俗稱棗園集。村東原有一自然小村——劉家台,解放後劃歸該村為一行政村。 該村在1956年農業合作化時,曾與樓山後、小棗園、東小庄聯合成立一高級社——紅日農業合作社,1962年加入樓山後人民公社,時稱坊子街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體制,改稱坊子街村至今。 該村建有中共坊子街村支部、坊子街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群眾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南嶺村 位於樓山鄉東南部,東臨虎石山,南與嶗山區李村鎮石溝村相接,西臨小白幹路,北與大棗園相鄰。村莊佔地面積0.35平方公里,住戶680戶,人口1 900人,均為漢族。 該村始建於明永樂初年,劉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地處丘陵地帶,故名南嶺村。 該村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部分果園。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2年劃入樓山後人民公社,時稱南嶺生產大隊,1984年後改稱南嶺村。 解放初期有耕地1 000餘畝,後土地被陸續徵用。從60年代初開始創辦一些副業項目,以採石、燒磚為主。改革開放後,由農業轉向工商業。至1991年全村企業11個,固定資產700餘萬元,年總收入1 800萬元,人均1 600元,為青島市農村經濟百強村之一。 該村建有幼兒園、小學、醫療保健、液化氣站等設施,村民子女免費入學。1986年起,村民實行退休養老制度。1991年被青島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莊稱號。 十梅庵村 位於樓山鄉東部,東臨圍子山,南臨虎頭石山,西南與大棗園村相接,北與灣頭村相鄰。村莊佔地0.4平方公里,住戶993戶,人口2 829人,均為漢族。 該村起源於明永樂初年,庄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後有臧、張等姓也陸續遷來。因村前山坡建有一廟宇,門前種植十株梅花樹而得名。該廟於解放前戰亂中被毀,遺址在「四清」時被清除。 解放前,隸屬李村區、四滄區、夏庄區等。解放後,劃歸樓山區。1956年劃為棗園鄉。1962年加入樓山後人民公社,時稱十梅庵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十梅庵村。該村建有中共十梅庵支部、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部分林、果。由於土地多為山嶺薄地,貧瘠乾旱、產量較低,加上人口逐年增多,靠單純的農業經濟不能滿足生活需要,從60年代起該村因地制宜,發展建材業,以採石、燒磚為主。至1991年,村辦企業已達30多個,固定資產1 000多萬元,年總收入4 300萬元,人均收入1 128元,為青島市農村經濟「百強村」之一。1989年開始發展外資企業。1988年和1989年被青島市人民政府分別授予花園式單位、文明衛生村稱號,1987年起,連續被授予青島市、滄口區文明村莊。1988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 樓山後村 位於樓山鄉中部,東與青島汽車製造廠相鄰,西靠四流北路,南與坊子街村相接,北至遵義路。村莊佔地面積0.3平方公里,住戶1 156戶,人口3 650人,均為漢族。 樓山後村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林氏祖先從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村南臨樓山,故名「樓山後」。 樓山後村公益事業發展較快,建有醫療保健、幼兒園、液化氣站、體育場、公園等設施。1980年開始實行村民退休養老制度。1989年開始均被授予青島市、滄口區文明村莊、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灣頭村 位於樓山鄉東北部,東、北與嶗山區夏庄鎮交界,西接東南渠村,南鄰十梅庵村,西與東南渠村相接。村莊佔地0.4平方公里,住戶1 025戶,人口3 069人,均為漢族。 據考,該村始建於1404年(明永樂二年),張、趙兩姓由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村東有一天然大灣(池塘),故取名「灣頭」。原灣頭村西南有一自然小村——欒家泊子,村東南山坡亦有一自然小村——許家庵子,合作化時劃歸灣頭村為一行政村。現欒家泊子與灣頭村連成片,許家庵子住房也陸續遷至灣頭村內。1956年灣頭村與東南渠村、西南渠村共同成立高級社——群英農業合作社。1962年劃入樓山後人民公社為灣頭生產大隊。現稱灣頭村。 西南渠村 位於樓山鄉北部,東臨小白幹路,南至遵義路,西靠青島鋼鐵總公司,北到青島人造板廠。村莊佔地面積0.27平方公里,住戶640戶,人口2 100人,均為漢族。 據考西南渠村始建於1410年(明永樂8年),相傳該村張氏祖先由雲南大槐樹里遷至。因村東北處有一處土埠(現歸東南渠村),村名定為安家(甲)埠。後因戰亂,村民不堪騷擾和負擔,又因村南有一小渠,遂將村名改為南渠(諧音「難去」)。1936年分為東、西南渠兩個村。 西南渠村在農業合作化時,曾與東南渠、灣頭村合並成立高級社——群英農業合作社。1962年劃入樓??後人民公社,稱西南渠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為西南渠村。 劉家村 位於樓山鄉西北部,東接膠濟鐵路,西與徐家村相接,北臨瑞金路,南靠樓山火車站。村莊佔地面積0.4平方公里,住戶1 243戶,人口3 716人,均為漢族,是樓山鄉較大的村莊之一。 據《劉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初年,劉氏祖先從即墨縣留村鎮東葛村遷至,時已有石氏居於西部,後又有徐氏遷至中部,同用「宋哥庄」村名。民國初年建立村行政時分為三村,該村冠以劉家宋哥庄。合作化時曾與徐家村合為一個高級社。1958年劃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劃歸西流庄人民公社,1962年為樓山後人民公社劉家生產大隊,1984年改稱為劉家村。 該村建有中共劉家村總支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群眾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徐家村 位於樓山鄉西北部。東連劉家村,西接石家村,南靠青島鋼絲繩廠,北至青島電站閥門廠。村莊面積0.4平方公里,住戶1 000戶,人口2 900人。 據該村《徐氏族譜》記載,清朝初年,徐氏從萊陽遷至。時已有劉、石兩姓居此,統稱宋哥庄。民國初年宋哥庄一分為三,因徐姓最多,故定名徐家宋哥庄。1956年合作化時,曾與劉家村合並成立高級社。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1961年兩村分別劃入西流庄人民公社,該村稱徐家生產大隊。1962年劃回仙家寨人民公社,同年又劃入新成立的樓山後人民公社,為徐家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改稱為徐家村。 該村有中共徐家村支部和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群眾組織。工業公司管理村辦企業。 大棗園村 位於樓山鄉東南部。東臨虎頭石山與嶗山區夏庄鎮交界,南與南嶺村相接,西臨小白幹路,北靠樓山鄉政府。是樓山鄉較大村莊之一。村莊總面積0.7平方公里,住戶1 480戶,人口3 988人。多為王姓,漢族。 據該村《王氏族譜》記載,該村祖先王氏於明朝萬曆初年由青州府臨朐縣禮讓鄉寺泊社四甲棘村遷至,村名仍沿用「棘林村」。後因此名陋俗,且本地當時多棗樹,遂將村名改為棗園村。後因王氏家族分出一支遷至村西南處,至20世紀30年代,取名小棗園。原棗園村改名為「大棗園村」,沿用至今。 大棗園村王氏家族人丁興旺,繁衍較快,且崇尚科舉。清康熙年間族人王懿(字文子),其祖、父三代皆由科舉入仕。據《王氏世譜》載,王懿曾入翰林院,做過胤稹(即雍正皇帝)之師傅,故有「國師」之說,盛極一時。現大棗園村內尚存建於康熙24年(1685年)為表彰王懿祖孫三代而修建的石牌坊兩座(「文化大革命」時其飾物被毀,現保留主體)。近代書畫家王知昌(字仙坡,1906~1987年)也是大棗園村人,青年時曾東渡日本留學,後因生活所迫回村務農,閑時潛心書畫,尤對山水畫造詣頗深,風格獨特,曾被編入《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 大棗園村解放前屬四滄區,1951年劃入樓山區,1956年以該村命名的棗園鄉為郊區27個大鄉之一。1958年加入仙家寨人民公社,時稱大棗園生產大隊。1962年劃入樓山後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村體制改稱為大棗園村。 該村建有中共大棗園村總支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並有共青團、婦聯、民兵等群眾組織,工業總公司管理村辦工商企業。 大棗園村經濟歷來以農業為主。解放初期,有耕地2 000餘畝,後因國家建設徵用土地,加上人口逐年增加,從60年代開始陸續辦起了一些小型工、副業項目。改革開放以後,該村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工商企業,到1991年共創辦工業企業48個,商業網點34個,處全鄉領先地位。全村固定資產總額1 747萬元,年總收入5 870萬元,年人均收入1 526元,為青島市農村經濟百強村之一。 大棗園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意發展村民公益福利事業。建有醫療保健室、幼兒園、液化氣站等各1處。村民實行退休養老制度。1990年被青島市、滄口區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 小棗園村 位於樓山鄉西南部。東臨小白幹路,西與青島鹼廠宿舍相鄰,南接東小庄,北靠鳳山。村莊佔地0.18平方公里。住戶250戶。人口750人。是樓山鄉最小的村。 東小庄村 位於樓山鄉西南部,東鄰興城路小學、青島造紙廠倉庫,西鄰原青島園藝六分廠,南靠青島泡花鹼廠,北接小棗園村。村莊佔地面積0.2平方公里,住戶250戶,人口800人,是樓山鄉較小的村之一。 東小庄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村子周圍土地原歸即墨縣大族黃家所有,並派家人住此管理,逐漸成村,取名小庄。民國時期,為與海西(陰島)的「小庄村」相區別,遂改為東小庄。 東小庄解放前作為鄉區歸四滄區管轄,日本侵佔青島時期曾在此設「卡子門」(封鎖線出入口)。解放後,劃入樓山區。合作化時曾和坊子街、樓山後、小棗園合並成立高級社——紅日農業合作社。1962年加入樓山後人民公社,為東小庄生產大隊。1984年恢復鄉村體制改稱東小庄村。 東小庄村經濟原以農業為主,兼有部分果園,隨人口逐年增長和耕地逐步減少,從60年代開始興辦一些小型工、副業。改革開放以後,村辦企業發展較快。至1991年,村辦企業共5個,固定資產達123萬元,年總收入256萬元,人均收入800元。東小庄村建有幼兒園一處,從1986年開始實行村民退休養老制度。 第二節 西流庄人民公社、滄口區第二工業局 沿革 前西流庄人民公社所轄區域在青島解放初期屬四滄區,1951年7月劃歸滄口區。經過1951年土地改革和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1955年成立了初級社,1956年成立了高級社。1958年8月,在原13個自然村形成的7個高級農業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了滄口區紅星人民公社。1959年6月改稱西流庄人民公社。1963年7月,原屬滄口區的西流庄人民公社劃歸嶗山縣領導,居民生活供應、文教衛生仍歸滄口區管理。1969年9月,又全部劃回滄口區統一領導。1982年3月和1983年2月,原屬嶗山縣李村人民公社領導的香里大隊、閻家山大隊先後劃歸滄口區西流庄人民公社領導。1982年10月西流庄人民公社所屬農業戶全部轉為非農業戶口。 1984年9月,公社體制改革後,原西流庄人民公社改名為滄口區經濟聯合公司,原生產大隊,先後更名為經濟公司、工貿公司、分公司等。1990年8月,滄口區經濟聯合公司改名為滄口區第二工業局,各分公司遂更名為企業總公司。1991年底,設局黨委、局機關、局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共青團、工會、婦聯、武裝部等組織。下設板橋坊、曉翁、鹽灘、水清溝、香里、閻家山等六個企業總公司。 地理位置 西流庄人民公社位於滄口區東南部,東至小白幹路,與嶗山區的李村鎮毗鄰,西接滄口區四流中路一帶的工廠和居民區,南至水清溝南山,與四方區接壤,北至樓山,與樓山鄉相連。面積6.9平方公里。境內多丘陵,牛毛山和東南山是境內的兩座小土山。西流庄南河、西流庄西河、東南山河、板橋坊河均屬季節性河流,自東向西流入膠州灣。 經濟情況 1991年底,滄口區第二工業局所轄工業基層單位64個,工業產品品種51個。其中局直屬工業企業8個,工業總產值4 239萬元,利潤總額73萬元;村辦企業56個,工業總產值4 065萬元,利潤額443萬元。另有第三產業網點36個,營業額4 515萬元,利潤總額111.1萬元。
❼ 青島市有線數字電視服務電話是多少
青島市有線數字電視服務電話號碼為。另外還可以撥打對應區域附近的青島有線營業廳的聯系電話號碼進行報修。
如登錄青島有線網上營業廳在聯系我們的欄目中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營業廳來撥打電話。如青島市市南區雲南路營業廳的聯系電話號碼為0532-68610051。鎮江路營業廳聯系電話號碼0532-85015090。
(7)青島自來水市北水清溝地區維修電話擴展閱讀:
青島有線部分營業網點以及聯系電話號碼:
1、萊蕪二路辦理點,青島市市南區萊蕪二路31號甲(海濱超市對面)。營業時間:8:30-17:30,電話:0532-82717953。
2、龍潭路營業廳,龍潭路4號(太清路和龍潭路交叉路口)。營業時間:工作日8:30-17:00.節假日9:00-16:30,服務電話:0532-83642110。
3、利群營業廳,市北區台東三路77號(利群商廈七樓)。營業時間:9:00-19:30,電話:0532-83637810。
4、寧夏路營業廳,地址:市南區寧夏路186號。營業時間:工 作 日:8:30--17:00、雙休日及節假日:9:00-16:30,電話:0532-85702082
5、伊春路營業廳,地址:伊春路155號東邊(伊春路與寧安路交界口)。營業時間:工作日:8:30--17:00、雙休日及節假日:9:00--16:30,電話:0532-85081916。
6、浮山後營業廳,地址:市北區富環路127號(浮山後二小區內)。營業時間:工作日:8:30--17:00、雙休日及節假日:9:00--16:30,電話:0532-88737683。
7、九江路營業廳,地址:四方區九江路83號(小水清溝消防中隊北50米)。營業時間:8:30--17:00,電話:0532-84878901。
8、永平路營業廳,地址:李滄區永平路32乙號。營業時間8:30-17:00,電話0532-84627289。
9、九水東路營業廳, 地址:李滄區九水東路496號(和達和城小區)。營業時間:工作日:8:30--17:00、雙休日及節假日:9:00--16:30,電話:0532-67706966。
❽ 青島市南區辛家莊到市北水清溝有幾公里
25分鍾 | 約10.2公里 | 23個紅綠燈 | 暢通
打車約23元 | 途經:山東路、瑞昌路
青島市南區辛家莊
從起點出發,沿香港中路向西行駛1.3公里,靠右進入南京路
沿南京路行駛999米,左轉進入江西路
沿江西路向西行駛955米,右前轉進入山東路
沿山東路行駛3.8公里,左前轉進入瑞昌路
沿瑞昌路向西北行駛2.0公里,右轉進入金華路
沿金華路行駛1.2公里,到達目的地
市北水清溝
❾ 請問上海市自來水市北公司的上級領導部門我們要反映他們領導的問題。13901798922,黃
上海市自來水市北公司的上級領導部門應該是上海市自來水總公司,再上級領導機關應該是上海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如果你投訴,還是直接投訴到局裡比較穩妥。上海市公用事業管理局地址:黃浦區延安東路34號,四川中路與延安東路路口以東約60米路北,沿延安東路方向 ,電話:6325,632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