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叉車維修危險源辨識
叉車抄作業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危襲險源辨識
1 適用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本公司各車間各類叉車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包括柴油車和電動車。 2 崗位安全作業職責
● 負責本崗位日常事故隱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後的排查和處置; ● 負責本崗位叉車裝卸作業,在作業和故障排除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安全操作,正
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 負責本崗位叉車的充電或加油過程的安全作業,嚴格按規定進行安全操作; ● 負責本崗位叉車及其安全裝置、工器具的日常保養,確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
養過程按規定安全作業,本崗位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修; ● 負責本崗位事故和緊急情況的報告和現場處置。 3 崗位主要危險有害因素(危險源)
4 勞動防護用品穿戴要求
4.1 作業人員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長發應盤在工作帽內,袖口及衣服角應系扣。 4.2 作業人員不得穿拖鞋或其他不防滑的鞋類。 5 叉車作業安全要求
5.1叉車駕駛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廠內機動車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作業時應隨身攜帶證書,證書由所在單位統一保管時,應隨身攜帶證書復印件。
㈡ 維修危險源有哪些
(一)車輛維修危險源
砂輪機、汽油,舉升機,千斤頂是車輛維修危險源。車輛的啟動情況,其實安全預防很重要,安全需要常抓不懈。
第一、砂輪機
砂輪機運行過程中容易濺起顆粒,造成人員傷害,同時砂輪機及電纜必須絕緣良好,否則會出現人員觸電。
第二、舉升機
舉升機工作時,存在人員觸電、傷害、高空等危險因素。
第三、千斤頂
使用千斤頂頂車時支架必須牢固,頂起和放下車輛時用力輕以免車輛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傷害。
(二)機房火災危險源:
機房外部建築行業有關、機房內的供配電系統起火、機房內的用電設備起火、人為事故引起的火災。
(1)機房內的用電設備起火,當設備長時間連續工作時,元器件因質量、故障、老化或接觸 電阻過大而發熱著火,引燃周圍可燃物,擴大成災。
(2)機房內的供配電系統起火,由於機房內的用電設備多,機房內供電線路布線集中復雜, 且機房內設備一般為連續運轉,導致機房內的供電線路發熱量較大甚至出現提前老化的現象,易發生供電線路的起火現象。
(3)人為事故引起的火災,由於機房內部的工作人員缺乏防火知識,違反有關安全防火規定 進行操作引起起火,若此時不能及時採取正確、有效的滅火措施,將會使火勢蔓延而造成重大損失。此類故障也包括外部人員利用保安措施上的疏漏進入機房故意縱火的破壞的情況。
㈢ 電機修理車間危險源的辨識有哪些
一、工作流程
准備工作(工具、材料)→電機車停放(指定地點、阻掩)→機車停電→檢查
瓦斯(井下)→檢修(質量標准)→驗收→電機車試運行→填寫記錄→清理現場
二、危險源辯識
1、精神狀態不佳或酒後上崗;
2、帶電檢修電機車;
3、維修或檢修未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
4、井下檢修電機車時,未對瓦斯濃度檢查;
5、起吊物件時,起吊物下站人;
6、拆卸零部件未按規定檢查、安裝。
三、預控措施
1、上崗前,吃好、喝好保持精神狀態良好,嚴禁酒後上崗,班前會嚴格檢查;
2、檢修前,嚴格執行「手指口述」拔掉開關電源,進行確認;
3、維修工在井下檢修電機車時,先對電機車周圍環境進行瓦斯濃度檢查;
4、起吊電機、減速箱、輪對、電源箱等時,先檢查繩扣、倒鏈、起吊鉤,必須完好可靠。所有人員離起吊電池組箱1米以上的距離。先起吊500mm,進行觀察可靠後,方可繼續起吊;
5、拆卸零部件時,現編號做好標記,放置在干凈、安全的地方,安裝時按相反的順序安裝;
6、機車檢查時,檢修質量必須符合〈〈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准〉〉,按規定進行試運轉,發現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須重新檢修試驗,直至合格為止。
四、作業標准
1、持證上崗,正確佩戴勞保用品;
2、准備工具器材時,工具器材狀態良好;
3、起吊部件捆綁牢固;
4、停電機車電源;
5、檢修機械部分(制動裝置、撒砂裝置、緩沖裝置、齒輪箱裝置、輪對裝置)
檢修電氣部分(控制器、集電氣、自動開關、脈沖調速器);
6、按質量標准驗收,各部件完好,系統運轉正常;
7、試運行正常;
8、認真填寫記錄;
9、清理現場時,工作場地清潔。
㈣ 干數控加工中心的危險源和預防措施有哪些。
危險源,調試時,刀抄具安全高度確認。
刀具的夾緊。
零件夾緊可靠
切削參數合理
刀具磨損的判斷與統計
切削液的保證。
程序切削前軟體驗證可靠性
首件調試的重要性
換刀後,刀具長度數據的確認
加工過程防護門關閉。
工作台更換工裝時,機床按下急停按鈕。
㈤ 機修有哪些危險源,如何預防
一、 機械修理工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
1、 燙傷 2、 機械傷害 3、 壓傷 4、 高處墜落、 墜物 5、 油料妨害
二、 機械修理工作業過程中的安全防護措施
1、 機械修理工必須掌握本崗位操作技能, 熟悉安全作業規范。
2、 機械修理工作業人員, 在作業時, 必須穿戴與工作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
3、 機械修理工嚴禁酒後作業、 疲勞作業。
4、 機械修理工嚴禁不聽指揮、 冒險作業、 違規作業。
5、 機械維修上下同時作業時, 必須由專人指揮, 協調作業。
6、 對電動設備的機械故障進行維修時, 必須切斷電源, 並派專人看守。
7、 機械的電氣故障, 必須由專業電工處理。
8、 對於運轉過熱的機械進行維修時, 必須待機械冷卻後方可拆卸部件和放油、 水等。
9、 拆卸機體時, 必須檢查支撐點是否安全可靠。
10、 在吊裝作業前, 必須檢查吊繩是否超負荷和是否掛好, 吊裝部件上是否有容易掉下的工具或部件。
11、 在機械下方作業, 必須防止機械上方拆卸後臨時存放的零件或使用的工具掉下傷人。
12、 在機械上方作業, 必須穿軟底防滑鞋防止在機械上滑倒。 在高於 2 米的機械設備上作業, 如沒有護欄應系安全帶。
13 多人操作的工作台, 中間應設防護網, 對面方向朝著時應錯開。
14、 清洗用油、 潤滑油脂及廢油渣及廢油、 綿紗不得隨地亂丟, 必須在指定地點存放。
15、 扁鏟、 沖子等尾部不準淬火; 出現卷邊裂紋時應及時處理; 剔鏟工件時應防止鐵屑飛濺傷人;活動板手不準反向使用; 打大錘不準戴手套; 大錘甩轉方向不準有人。
16、 用台鉗夾工作, 應夾緊夾牢, 所夾工件不得超出鉗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 機械解體要用支架,架穩墊實, 有回轉機構的要卡牢。
17、 修理機械應選擇平坦堅實地點, 支撐牢固。 使用千斤頂時, 須用直立墊穩。
18、 不準在發動著的車輛下面操作。 架空試車, 不準在車輛下面工作或檢查, 不準在車輛前方站立。
19、 檢修機械前必須先切斷電源, 鎖好開關箱, 應掛有「正在修理, 禁止合閘開動」 標志。 非檢修人員, 一律不準發動或轉動。 檢修時, 不準將手伸進齒輪箱或用手指找正對孔。
20、 嚴禁未拉閘斷電, 擅自檢修機械設備或機具。
21、 設備檢修後應先接零接地, 後接電源, 未接零接地前, 禁止送電試機。
22 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 聲響等, 發現不正常情況, 應立即停車
23、 根據施工環境、 施工現場的情況不同, 其他安全防範措施。
㈥ 沈陽機床加工中心風險辨識及危害
一般位置矮,自廠粉塵不癢,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