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城市市政消火栓配置標準是什麼
市政消火栓 配置標準是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但寒冷地區可採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也可採用乾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鶴。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並符合下列要求。
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市政消火栓應設置在消防車易於接近的人行便道和綠地等不妨礙交通的地點。
市政高架橋、隧道出入口和橋頭等市政公用設施處應設置市政消火栓;當市政高架橋長度超過3000m時宜設置市政消火栓。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設置市政消火栓, 並宜靠近十字路口。 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於120m。 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超過2m,距房屋外牆不宜小於5m。 市政消火栓應設置避免撞擊的地點,當必須設置在此處時應設置防撞措施。
市政給水管道上閥門的設置應便於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維護,並應符合《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的有關規定。
市政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標志,地下式消火栓應有永久性標志。 設有市政消火栓的給水管網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低於 0.18MPa,消防時最不利消火栓的給水壓力應經計算或測試確認能滿足消防時的設計流量,且供水壓力不應低於0.10MPa(壓力從地面算起)。
寒冷地區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m,且市政供水干管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
『貳』 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鶴
一、設置場所
城鎮(包括居住區、商業區、開發區、工業區等)應沿可通行消防車的街道設置市政消火栓系統。
二、管網設置
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設有市政消火栓的市政給水管網宜為環狀管網,但當城鎮人口小於2.5萬人時,可為枝狀管網。
2)接市政消火栓的環狀給水管網的管徑不應小於DN150,枝狀管網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當城鎮人口小於2.5萬人時,接市政消火栓的給水管網的管徑可適當減少,環狀管網時不應小於DN100,枝狀管網時不宜小於DN150。
3)工業園區、商務區和居住區等區域採用兩路消防供水,當其中一條引入管發生故障時,其餘引入管在保證滿足70%生產生活給水的最大小時設計流量條件下,應仍能滿足規范規定的消防給水設計流量。
三、設置要求
1.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並應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2.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並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
3. 市政橋橋頭和城市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設施處,應設置市政消火栓。
4. 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於120m。
5. 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於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小於0.5m,並不應大於2.0m。
2)市政消火栓距建築外牆或外牆邊緣不宜小於5.0m。
3)市政消火栓應避免設置在機械易撞擊的地點,確有困難時,應採取防撞措施。
四、市政消火栓設置數量
1. 市政消火栓或消防車從消防水池吸水向建築供應室外消防給水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供消防車吸水的室外消防水池的每個取水口宜按一個室外消火栓計算,且其保護半徑不應大於150m。
2)距建築外緣5m~150m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但當為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時,距建築外緣5m~40m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
3)當市政給水管網為環狀時,符合本條上述內容的室外消火栓出流量宜計入建築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但當市政給水管網為枝狀時,計入建築的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不宜超過一個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
2. 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大於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護半徑150m范圍內的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
註:在市政消火栓保護半徑150m以內,距建築外緣5m~150m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但當為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水時,距建築外緣5m~40m的市政消火栓可計入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因為在這個范圍內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可以利用市政消火栓進行撲救。
五、消防水鶴
1. 在嚴寒、寒冷等冬季結冰地區宜採用乾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嚴寒地區宜增置消防水鶴。
2. 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幹道上設置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m,連接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
3. 火災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於30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六、市政消防給水系統和室外消防給水系統的區別
市政消防給水系統:在城鎮規劃時,無法准確預知具體的建築類型和規模,只能根據規劃人口數量確定市政消防給水流量和生活給水流量,並以此為依據進行市政管網建設,並按規范要求在市政官網上設置市政消火栓,組成市政消防給水系統。
室外消防給水系統:
在城鎮發展建設過程中,各建築物會根據其用途、功能、體積、耐火等級、火災危險性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各自的室外消防設計流量(即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這個流量可能會大於市政管網的規劃設計流量,也可能市政管網或市政消火栓的布置不能滿足要求,需要建設各自的室外消防給水系統。主要由室外消防給水管網和室外消火栓組成,一般是從市政管網引入供水管路,組成環狀給水管網或枝狀給水管網,或者設置室外消火栓泵從消防水池取水,向室外消防給水管網供水。
『叄』 室外消火栓系統的設置要求,你知道多少
7.3.1 建築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除應符合本節的規定外,還應符合本規范第7.2節的有關規定。
7.3.2 建築室外消火栓的數量應根據室外消火栓設計流量和保護半徑經計算確定,保護半徑不應大於150.0m,每個室外消火栓的出流量宜按10L/s~15L/s計算。
7.3.3 室外消火栓宜沿建築周圍均勻布置,且不宜集中布置在建築一側;建築消防撲救面一側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宜少於2個。
7.3.4 人防工程、地下工程等建築應在出入口附近設置室外消火栓,且距出入口的距離不宜小於5m,並不宜大於40m。
7.3.5 停車場的室外消火栓宜沿停車場周邊設置,且與最近一排汽車的距離不宜小於7m,距加油站或油庫不宜小於15m。
7.3.6 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和液化烴罐罐區等構築物的室外消火栓,應設在防火堤或防護牆外,數量應根據每個罐的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但距罐壁15m范圍內的消火栓,不應計算在該罐可使用的數量內。
7.3.7 工藝裝置區等採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的場所,其周圍應設置室外消火栓,數量應根據設計流量經計算確定,且間距不應大於60.0m。當工藝裝置區寬度大於120.0m時,宜在該裝置區內的路邊設置室外消火栓。
7.3.8 當工藝裝置區、罐區、堆場、可燃氣體和液體碼頭等構築物的面積較大或高度較高,室外消火栓的充實水柱無法完全覆蓋時,宜在適當部位設置室外固定消防炮。
7.3.9 當工藝裝置區、儲罐區、堆場等構築物採用高壓或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消火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室外消火栓處宜配置消防水帶和消防水槍;
2 工藝裝置休息平台等處需要設置的消火栓的場所應採用室內消火栓,並應符合本規范第7.4節的有關規定。
7.3.10 室外消防給水引入管當設有倒流防止器,且火災時因其水頭損失導致室外消火栓不能滿足本規范第7.2.8條的要求時,應在該倒流防止器前設置一個室外消火栓。
7.2
7.2.1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在嚴寒、寒冷等冬季結冰地區宜採用乾式地上式室外消火栓,嚴寒地區宜增置消防水鶴。當採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地下消火栓井的直徑不宜小於1.5m,且當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凍線以上時,應採取保溫措施。
7.2.2 市政消火栓宜採用直徑DN150的室外消火栓,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應有一個直徑為150mm或100mm和兩個直徑為65mm的栓口;
2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應有直徑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個。
7.2.3 市政消火栓宜在道路的一側設置,並宜靠近十字路口,但當市政道路寬度超過60m時,應在道路的兩側交叉錯落設置市政消火栓。
7.2.4 市政橋橋頭和城市交通隧道出入口等市政公用設施處,應設置市政消火栓。
7.2.5 市政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不應超過150m,間距不應大於120m。
7.2.6 市政消火栓應布置在消防車易於接近的人行道和綠地等地點,且不應妨礙交通,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市政消火栓距路邊不宜小於0.5m,並不應大於2.0m;
2 市政消火栓距建築外牆或外牆邊緣不宜小於5.0m;
3 市政消火栓應避免設置在機械易撞擊的地點,確有困難時,應採取防撞措施。
7.2.7 市政給水管網的閥門設置應便於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和維護,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 50013的有關規定。
7.2.8 當市政給水管網設有市政消火栓時,其平時運行工作壓力不應小於0.14MPa,火災時水力最不利市政消火栓的出流量不應小於15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2.9 嚴寒地區在城市主要幹道上設置消防水鶴的布置間距宜為1000m,連接消防水鶴的市政給水管的管徑不宜小於DN200。
7.2.10 火災時消防水鶴的出流量不宜低於30L/s,且供水壓力從地面算起不應小於0.10MPa。
7.2.11 地下式市政消火栓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
『肆』 什麼是消防水鶴
消防水鶴又稱地上消防給水栓,是城市消防供水系統的主要設施之一。消防水鶴的主要功能是可以給消防水車快速加水,消防水鶴主要使用在東北、內蒙古等嚴寒地區。
由於該地區天氣較為寒冷,一到冬天氣溫快速下降,使消防管道水結冰造成安全隱患,消防水鶴可以將管道內的水排空。其特點是管徑粗,流量大,能夠快速、不間斷地供水,在滅火搶險救援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消防水鶴由於其外觀像鶴的形狀,所以被稱為消防水鶴。因其形狀突出於地上,不太美觀,一些城市擔心影響市容,所以較少修建消防水鶴。
有設置、配置的規范,根據消防部門的要求,消防水鶴的技術要求如下:
1.消防水鶴消防專用(專用工具操作),美觀、結構緊湊,操作方便;
2.消防水鶴具有良好的防凍性能,根據我國具體情況,一般要求在零下50˚C至零上50˚C之間;
3.消防水鶴的出水口可擺動0~100度,也可伸縮0~300mm;
4.消防水鶴的出水口距地面高度3150~3500mm;
5.消防水鶴的加水速度不低於0.6 m3/min;
6.消防水鶴在公稱壓力下,連接部位及排放余水裝置不得有滲漏現象。
(4)消防水鶴保護面積是多少擴展閱讀:
根據技術要求分析,消防水鶴的功能要可以界定為:「消防專用給水」,據此,又可以將其詳細分解為轉向、伸縮、開啟給水、關閉給水、快速泄水等功能。分析以上的功能要求,轉向、伸縮功能,在工程上比較容易實現,並且它們是相互獨立的子功能,可用兩個機構來實現。
給水、關閉給水、快速泄水在操作時需要突出快速、簡單操作、具有防凍性等特點,所以在尋找實現這些功能的結構載體時,必須統一考慮,也就是說這些功能的實現最好通過一個機構來操作,這樣才能使消防水鶴結構簡單、緊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把消防水鶴的結構分成六個部分,即:外殼部分,給水通道部分,轉向、伸縮部分,開關給水、快速泄水部分,與自來水管道連接部分,地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