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水卷材 > 煤礦防水是做什麼的

煤礦防水是做什麼的

發布時間:2023-05-30 06:15:01

❶ 煤礦里的地質防水工是幹啥的

對建築表層進行防水施工與維護管理等技術工作的工人。
只有防水功能主要工作內容包括了對地下防水工程結構的自防水滾睜中和卷材早森防水的主要施工以及屋面防水工程當中的卷材防水剛性防水的施工等。
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開採煤炭資源的區域,分為大山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

❷ 什麼是防水工程防水工程的主要作用

顯而易見,起到防水的目的,防水相對來說是屬於一個隱蔽工程,很多的業務和開發商對此往往都不是很重視,但是如果防水沒做好,所能造成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往小了說,引發和其他業主的矛盾,使傢具發潮發霉,影響居住環境。往大了說,鋼筋混凝土建築因自身防水性能不夠及熱脹冷縮等外部環境影響容易產生裂紋而出現滲漏現象,影響建築物本身的使用壽命及質量。另外重新做防水的費用是裝修或者承建之前的3-5倍。另外選擇防水材料也是一個關鍵,很多開發商為了節約資金選擇了一些劣質的防水材料,或者所做防水層達不到要求厚度,為建築主體埋下隱患。材料的選擇最好選擇在行業裡面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❸ 煤礦防治水工程指什麼

煤礦井下防治水工程主要是指防水閘門和防水閘牆。防水閘門由混凝土門垛、門扇、放水管、放氣管、壓力表等組成。防水閘牆分臨時性和永久性兩種。臨時性水閘牆是在有出水可能的採掘工作面事先准備好截水材料,如木板、石塊、砂袋等,一旦突水,利用截水材料將水堵截在較小范圍,以利於臨時搶險。永久性水閘牆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構築,用於堵截某一個區域開采結束後的涌水。永久性水閘牆可分為平面形、圓柱形、球形三種。
地面防治水工程主要有:
1、煤層露頭塌陷坑、地表裂隙,在雨季前用粘土堵塞、夯實,並稍高於地表,以防積水滲灌井下。
2、修築排(截)水溝。在附圖已標明的塌陷坑、地表裂隙及滑坡上方修築排(截)水溝,以防大氣降水從地裂隙滲入井下。
3、對地表擋矸牆、建築物後的水溝、擋土牆工程要在雨季到來前清理和修築完善。
4、查明有無漏填、錯填的積水老峒、老塘和廢棄井巷。在採掘工程圖上標明積水區及其最窪點的具體位臵和積水外緣標高,並圈出積水老空區的警戒線。

❹ 什麼是防水防水是什麼工作

防水是水電工做的。一般的裝修步驟是先做水電,再做防水。水電做完之後,需把地板與水管間隙填平,然後再做防水。

防水做完試水之後,還需在防水上面刷一層保護層後,再來鋪瓷磚,以免防水層被破壞。在一般的衛生間防水處理中,牆面上也要做大約30厘米的防水塗料,以防積水洇透牆面。但如果是衛生間的牆面是非承重的輕體牆,就要將整個牆面塗滿防水塗料。

防水工程結束後,必須要做24小時閉水實驗。在衛生間施工完畢後,將衛生間的所有下水口堵住,並在門口砌一道25厘米高的「坎」,然後在衛生間中灌入20厘米高的水。在24小時後,再檢查四周牆面和地面有無滲漏現象。這種24小時的防水實驗,是保證衛生間防水工程質量的關鍵。

❺ 礦井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哪些

井下防治水的主要措施包括留設防水煤(岩)柱、建築防水閘門和防水牆、探放水、疏放降壓開采、注漿堵水和礦井防排水系統等。 (1)防水煤柱 為了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滲人工作地點,需要留設一定寬度和高度的防水煤(岩)柱,常有的防水煤(岩)柱是井田邊界煤柱、斷層防水煤(岩)柱、上下水平(或相鄰采區)防水煤(岩)柱、水淹區防水煤(岩)柱、地表水體防水煤(岩)柱、煤層囂頭防水煤柱等。對於各種煤(岩)柱的寬度和高度,《煤礦安全規程》都有明確的規定。這些煤柱是嚴禁開採的。 (2)防水設施 防水閘門和防水牆是井下防水的主要安全設施。凡是受水患威脅嚴重的礦井,在井下巷道布置和生產礦井開拓延伸或采區設計時,都應在適當地點預留防水閘門、硐室和防水牆的位置,使礦井形成分翼、分水平或分采區隔離開采,在水患發生時,使礦井能分區隔離,縮小災情影響范圍,控制水勢危害,確保礦井安全。 (3)井下探放水 井下探放水是指當採掘工作面接近老窯、含水層、斷層、陷落柱等有水害隱患的地點,要先探明水情,然後有計劃地將水放出來。因此,應當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後掘」的探放水原則,決不可疏忽大意,更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執意蠻干。 探水與掘進應交叉進行,探水鑽孔終孔位置應當始終超前掘進工作面一定距離,即超前距。每次掘進長度不得超過允許的掘進距離。鑽場應加強支護,並在工作面迎頭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擋板;保持水溝暢通,在打鑽地點或附近安設專用電話,並設有與受水患威脅地點相通的防水信號;打鑽中如發現有透水可能時,應停止鑽進,但不得拔出鑽頭,並立即報告調度室,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後採取措施,進行處理。打鑽過程中,要加強通風和瓦斯等有害氣體的檢查。嚴禁用放炮方法放水。 (4)排水系統 每個礦井都應建立完善的防排水系統,水泵的防排水能力應在20小時內排出礦井24小時礦井的最大涌水量,排水管應與之相適應。主要水倉的有效容量達到《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水倉、沉澱池和水溝中的淤泥應及時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須清理一次。 在礦井發生水災時,礦井主排水泵不能停,水泵司機必須堅守崗位。

❻ 煤礦雨季三防是哪三防 煤礦雨季三防是什麼


1、煤礦雨季三防指:防汛、防雷擊、防排水。
2、煤礦企業必須切實摸清礦區范圍內水害情況,礦井必須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礦井及廢棄老窯積水情況,並將礦井以外至少100米范圍內相鄰礦井的井口位置、開采范圍、積水情況標繪在井上下。
3、煤礦企業必須根據通風系統、生產系統的需要,加大現場巡查力度,採掘、巷修工作面必須制定「雨季」頂板管理專項措施,各工作面的排水設備要完好、可靠,各種備用物資、設備要充足,特殊工種操作要規范,應急措施要符合規范,為順利渡汛奠定扎實的基礎。
4、煤礦企業要搞清本礦范圍內所有工作面與相鄰巷道的空間關系,各生產采區要保證工作面工程質量,加強支護,嚴禁缺柱少梁。對採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巷修工作面的頂板水加強治理,對斷層破碎帶、煤質疏鬆地段加強支護,嚴防冒落和垮塌,加強所轄范圍的大巷、石門、主要傾斜巷道的維護,手棚水溝、水倉的清挖,以滿足礦井排水的需要。
5、煤礦企業要認真檢查主排水泵、排水隱消管路、起動設備、防水閘門等,發現有損壞、老化等質量問題,要立即進行修復或更換,防水閘門、進水閥門及水倉聯絡巷閥門要及時檢畢攜則修、保證完好,要加強排水管路的管理工作,嚴防閥門隨意關、開,影響排水設施的正常排水,做好通訊暢通工作,確保通訊設施靈敏、可靠。

❼ 礦井構築防水牆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礦井防水包括礦床疏干、地表防水及地下防水幾個方面。
一、礦床疏干
就是對充水礦床進行人工泄水,在采礦前就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證採掘工作安全和正常地進行。疏乾的方法有:
(一)深水泵疏干法(地表疏干法):它是在需要疏乾的地段,在地面鑽鑿大口徑鑽孔,安裝深井泵或深井潛水泵,向地面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這種辦法適合於疏水性好、含水豐富的含水層;
(二)巷道疏干法:它是利用垂直地下水流方向布置的若干疏干巷道,有時還配合從疏干巷道鑽鑿的疏水鑽孔以降低地下水位的疏干方法。如圖1所示,是這種疏干方法的實例。

圖1 某礦疏干巷道布置示意圖
1-礦體;2-放水孔;3-疏干巷道;4-疏干硐;5-直流式放水孔;
6-地下水進水方向;7-地下水靜止水位
二、地表防水
防水的措施有
(一)切實了解礦山水文地質情況,掌握水流的季節性變化;
(二)當河流直接從礦床上部地面流過,而且河水沿地下通路與采區相連注入井下時,可以讓河流改道;當河流改道不允許或不合理時可以考慮蓄排防洪。
(三)蓄排防洪是用提壩攔截水流成調洪水庫,以排洪平硐或排洪渠道泄洪,將洪水引出礦區。同時用黃泥、粘土、水泥砂漿、瀝青等修補河底,以消除漏水。
(四)當巷道、豎井、風井通至地表的出口或塌陷區的位置在地表水流高水位以下時,修築防洪提擋住水流。
三、地下防水
就是預防突然涌水,限制和阻擋地下水進入礦井。措施有:
(一)設置防滲帷幕。即在地表或井下鑽出一系列鑽孔,向孔內灌注膠結材料,使其擴散到岩、土的裂隙和孔洞中,凝結後封閉裂隙和孔洞,並在地下形成一道能夠阻擋地下水進入礦井的帷幕。這種方法可以節省大量的排水費用,也可以避免因礦床疏干帶來的大面積塌落,又可以使一些因受地下水作用而無法開採的礦床得以采出。
(二)設置防水牆和防水門。當井下某一區段的涌水量達到短期內不能用水泵排出,使這一區段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則用防水牆或防水門與水源切斷。防水牆設在永外截水的地點,防水門設在既要防水,又要運輸、行人的巷道內,如井下水泵房、變電所的出入口以及有涌水危險但生產上又有聯系的采區之間,如圖2所示。

圖2 防水牆與防水門示意圖
(a)防水牆;(b)防水門
防水門與防水牆均應構築在岩石堅固之處並用鎬或風鎬開鑿岩石,以免原岩受爆破影響而產生裂隙。
(三)預先打探水鑽孔和放水鑽孔,井下有礫石層、流沙層、具有喀斯特溶洞的石灰層,當其積水具有很大壓力或和固定水源相通時,對採掘工作威協很大,則應超前打探水鑽,一般在距可疑水源70m以外既開始打鑽,鑽尖至少超前工作面5~10m。鑽孔數目至少要有一個中心眼和與之成一定角度的兩個幫眼,以便起到更好的探水效果,放水鑽孔徑應不大於75mm,以便遇涌水時容易控制。

❽ 煤礦防治水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煤尺清礦的防治水一般是治水「五項」:概括為五個字:防、堵、疏、排、截
防是搭困頃指:合理留設各類防知陸水煤柱。
堵是指:注漿封堵具有突出威脅的含水層。
疏是指:探放老空水和對含水層進行疏水降壓。
排是指:完善礦井的排水系統。
截是指:加強地表水的節流治理。
這五項內容概括了防治水工作的基本內容。

❾ 礦井突水的防治

(一)礦井突水及突水徵兆

凡是井巷掘進或工作面回採過程中,接近或溝通含水層、被淹巷道、地表水體、含水斷裂帶、溶洞、陷落柱而突然產生的突水事故稱為礦井突水。這是因為井下採掘活動破壞岩層天然平衡,採掘工作面周圍水體在靜水壓力和礦山壓力作用下,通過斷層、隔水層和礦層的薄弱處進入採掘工作面。礦井突水的發生與發展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有的表現很快(一兩天或更短)、有的表現較慢(採掘後數日至半個月),這與工作面具體位置、采場地質情況、水壓力、礦山壓力大小有關。從開拓工作面開始到產生突水事故期間,在工作面及其附近往往顯示出某些異常現象,這些異常現象統稱為「突水徵兆」。

1.承壓水和與承壓水有關的斷層水突水徵兆

1)工作面頂板來壓、掉渣、冒頂、支架傾倒或折梁、斷柱現象。

2)底軟膨脹、底臌脹裂。這種徵兆多在底板來壓之後發生,且較普遍。在採掘面圍岩內出現裂縫(特別是底板為脆性岩層),當突水量大、來勢猛時,底臌脹裂的同時還伴有「底爆」響聲。在受到壓力最大地段,柔性岩層變薄;相應地,壓力小的地段會出現增厚現象。

3)先出小水,後出大水。由出小水至大突水,時間長短不一。據統計,有1~2h至20~30d不等。如某煤礦某工作面1960年5月8日正式回採,6月2日發現工作面有底臌現象,在近F1斷層的溜子道的煤層由1.8m增厚至2.4m,到6月4日,采場底臌趨於明顯,並出現一條長11m、寬0.1m的裂隙,先出風、後出水,底板破裂時產生巨響,涌水量達4.8m3/min。隨著礦山壓力的增大,底臌更加明顯,裂縫增多、涌水量愈來愈大,6月5日23時涌水量達到70.2m3/min。突水水色開始為灰色,後轉為棕黃色,不久變清。

4)采場或巷道內瓦斯量顯著增大。這是因為裂隙溝通、增多所致。

2.沖積層水突水徵兆

1)突水部位岩層發潮、滴水,且水量逐漸增大,仔細觀察可發現水中有少量細砂。

2)發生局部冒頂,水量突增並出現流砂,流砂常呈間歇性,水色時清時渾。總的趨勢是水量、砂量增加,直到流砂大量湧出。

3)發生大量潰水、潰砂,這種現象可能影響到地表,導致地表出現塌陷坑。如吉林舒蘭豐廣礦三井二路石門,在揭露13層煤底板砂岩時,水、砂湧出,造成嚴重透水事故。最大涌水量為26m3/min,含砂量為60%,地表80m×700m的范圍內先後出現大量塌陷坑。

3.老窯水突水徵兆

1)礦層發潮、色暗無光。需挖去一薄層進行觀察,若仍發暗,表明附近有水;若裡面的礦體乾燥、光亮,則是由附近頂板流下的「表皮水」所造成。

2)礦層「掛汗」。礦層一般不含水也不透水,若其上或其他方向有高壓水,則在礦層表面會有水珠,似流汗一樣。其他地層若有積水,也可能有類似現象。

3)採掘面、礦層和岩層內溫度低———「發涼」。若走進工作面感到涼,且時間越長越感到涼;用手摸礦時,開始感到冷,且時間越長越冷,此時應注意可能會突水。

4)在採掘面的岩層內有「吱吱」的水呼聲時,表示因水壓大,水向裂隙中擠壓發出的響聲,說明採掘面離水體不遠,有突水危險。

5)老窯水呈紅色,含有鐵,水面泛油花,有臭雞蛋味,口嘗時發澀;若水甜且清,則是「流砂」水或斷層水。

(二)礦井突水的防治

礦井突水的防治工作應以防為主,即礦井防水是有效防治礦井突水災害的重要手段。礦井防水就是根據井田地質、水文地質條件構築各種必要的工程設施,防止礦井大量涌水,發生突水事故。礦井防水的措施可概括為地面防水、井下防水兩大類。

1.地面防水

地面防水是指在地表修築各種防排水工程,防止或減少大氣降水或地表水滲入井下,它是保證礦井安全生產的第一道防線,特別是以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為主要充水水源的礦井尤為重要,常採用以下方法:

1)河流改道。礦區范圍內有常年性河流流過且與礦井直接充水含水層接觸,河水滲漏量大,是礦井的主要充水水源時,會給生產帶來嚴重影響。這種情況下,可在河流進入礦區的上游地段築水壩,將原河流截斷,用人工河道將河水引出礦區。若因地形條件不允許改道,而河流又很彎曲時,可在井田范圍內將河道截彎取直,縮短河道流經礦區的長度,減少河水下滲量。

2)鋪整河底。礦區內有季節性河流、沖溝、渠道,當水流沿河床或溝底裂縫滲入井下時,則可在滲漏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築不透水的人工河床,阻止河水滲漏或減少滲漏量。

3)填堵通道。礦區內因採掘活動而出現的地面塌陷或地面開裂,經查明是礦坑涌水通道時,可用粘土或水泥填堵這些通道。對較大的溶洞或塌陷裂縫,可下部填碎石,上部用粘土覆蓋,並分層夯實,要求填土層略高出地面,以防積水。

4)挖溝排(截)洪。地處山麓或山前平原區的礦井,因山洪或潛水湧入井下,而構成水害隱患或增大礦井排水量時,可在井田上方垂直來水方向沿地形等高線布置排(截)洪溝、渠,攔截洪水和淺層地下水,將其通過安全地段引出礦區。

5)排除積水。有些礦區開采後引起地面塌陷,塌陷坑內常年積水,且隨開采面積增大,塌陷區范圍增大,積水增多。此時,可將積水排走,造地復田,消除水害隱患。

上述這些方法,從施工角度都是可行的,但採取何種方法應視礦區具體條件而定,可以採用單一方法,也可採用多種方法綜合防治。

2.井下防水

井下防水措施可歸結為「查、探、堵、排」四個字,即查明水源、超前探放水、堵擋水源、排水降壓。井下防水工程主要有防水閘門、防水礦(岩)柱、礦井注漿堵水等。

(1)防水閘門

防水閘門是井下防水的主要安全設施,以分區隔離為目的,可縮小災情范圍,控制水勢危害。一般設計為人工啟閉的弧形鐵門,四周用混凝土牆加固,牆內鑲有放水管及電纜、電話線管路等,水管一端進水並挖有水池,出水口設有閥門與壓力表,放水時可觀測水壓和調整水量。閘門向來水方向打開,並能承受設計水壓力。若水壓高時,需用高壓水閘門,構築時,需對四周岩層注漿,並做耐壓試驗。目前我國礦井所用的防水閘門均為鋼制,有平板型、圓弧拱型和膜型扁殼型3種基本類型,其中膜型扁殼型防水閘門具有門扇質量輕、抗壓能力大、結構合理、技術先進等優點,深受礦山開采部門的歡迎。

防水閘門一般設置在井下運輸巷內,正常生產時防水閘門敞開著,當水患突然發生時,可將防閘門關閉,切斷水路。凡受水患威脅嚴重的礦井,在井下巷道布置和生產礦井開拓延伸或采區設計時,應在適當的地點預留防水閘門的位置,使礦井形成分翼、分水平或分區隔離開采。

1)防水閘門位置的選擇至關重要,一般應考慮幾方面問題:①防水閘門應設置在對水害具有控製作用的部位和井下重要設施部位(如井底車場出入口處),能使水害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並考慮即使水害發生,也能恢復生產及繞過事故地點開拓新區。②防水閘門應設置在不受鄰近采動影響的地點,以免破壞防水閘門的結構和閘門周邊圍岩的隔水性與穩定性,防止防水閘門關閉後高壓水通過裂縫外泄。③防水閘門應建在圍岩穩定性與隔水性好的地段(要求圍岩硬度系數必須大於4),盡量避免在較弱岩層或礦層內砌築。若必須在礦層中砌築時,必須使閘身的混凝土結構和基岩結合成一體。④防水閘門應盡量修築在單軌巷道內,以減少掘進量和防水閘門的規模。

2)防水閘門的分類。從使用的角度出發,防水閘門可分為臨時性和永久性兩種。若預計突水量不大,水頭壓力較小時,可修築臨時性防水閘門,一旦突水,臨時性防水閘門可起緩沖作用,以便採取進一步的防治措施。永久性防水閘門投資大、施工要求高,只有在保證施工質量前提下,當關閉防水閘門後才能起到封堵水害的作用。

(2)防水礦(岩)柱

在地表水體周圍、強含水層或導水斷層附近採掘時,為防止地表水或地下水潰入井巷,在可能發生突水處保留最小寬度(或厚度)的礦(岩)柱,這種為保證地下采礦工程地段的水文地質條件不致明顯變壞而留設的最小寬度(或厚度)的礦(岩)柱稱為防水礦(岩)柱。

1)防水礦(岩)柱的種類及留設原則,一般包括幾個方面:①有突水威脅又不宜疏忽的地區,採掘時必須留設防水礦(岩)柱;②應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把礦柱厚度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提高資源利用率;③一個井田或一個水文地質單元內的防水礦(岩)柱,應在總體開采設計中確定,即開采方式和井巷布局與礦柱留設相適應,避免以後礦柱留設的困難;④多礦層地區防水礦(岩)柱留設必須統一考慮,以免某一礦層所留礦柱因另一礦層開采而遭破壞,致使整個防水礦(岩)柱失效;⑤同一地點若按不同條件留設礦柱時,最終選定留設礦(岩)柱的寬度,應滿足所有條件;⑥留設防水礦(岩)柱所需數據,必須就地取得,鄰區或外區數據僅供參考。若需採用其他地方的數據,應適當加大安全系數。

2)防水礦(岩)柱留設,包括兩種方法。

A.斷層礦(岩)柱的留設。礦層位於導水斷層上盤時的礦(岩)柱留設,分兩種情況。一是斷層上盤礦層與下盤含水層接觸或位於其上;二是礦層與導水斷層接觸,斷層溝通地表河流且與下盤含水層接觸,如圖4-11所示。可利用均布荷載「簡支梁」理論導出順層防水礦(岩)柱寬度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L為順層防水礦柱寬度(m);M為礦層厚度或采高(m);P為礦層所承受的水壓(MPa);K為礦層的抗張強度(MPa);A為安全系數,一般取2~5,取值應考慮斷層產狀要素可靠程度、破碎帶的寬度和強度、礦層變化及其強度值的可靠性、水壓變化及其可靠程度、采後礦柱破壞情況等諸多因素。

圖4-11 礦層位於導水斷層上盤時的防水礦柱

當岩層傾角較大時,可用下式計算水平防水礦柱寬度: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Lp為岩層傾角較大時,順層防水礦柱的寬度(m);L為順層防水礦柱的寬度(m);β為礦層傾角(°),當岩層與斷層間夾角較小時,應考慮底板突水可能性,並用底板防水岩柱厚度來校驗。校驗時先確定底板防水岩柱,再根據礦層與斷層間的夾角用下式計算順層防水礦柱的寬度: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Ha為安全防水礦(岩)柱寬度(m);θ為礦層與斷層夾角(°);其他符號意義相同。

將式(4-21)和式(4-22)計算結果進行比較,取大值作為防水礦(岩)柱寬度的最終選定值。

圖4-12 礦層位於導水下盤的防水礦柱圖

B.安全防水岩柱厚度(Ha)確定方法。

a.根據礦井實際觀測資料確定。Ha可根據各礦具體情況和經驗確定,應大於隔水層受采動影響而遭到直接破壞的無效隔水層厚度。我國峰峰、焦作、淄博等礦區採煤對底板破壞深度為6~14m,有些地區大於14m,在無資料情況下,可利用直接破壞帶厚度與采場岩體試驗資料作為參考(堅硬岩層為11~20m,中硬岩為10~17m,軟弱岩層為8~12m)。

b.突水系數(Ts)的估算。突水系數指突水點處突水臨界水壓力與其有效隔水層厚度的比值(MPa/m)。先根據礦區各突水點資料算出臨界突水系數值,再利用突水系數值計算安全防水岩柱厚度。根據定義,突水系數及安全防水岩柱厚度(Hs)表達式分別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4-23)和式(4-24)中:P0為臨界水壓力(MPa);P為隔水層承受水壓力(MPa);M1為隔水層厚度(m);M0為礦壓對底板破壞的最大深度(m)。

斯烈薩列夫隔水層底板臨界厚度(t)的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L為巷道底寬或回採工作面最大控頂距離(m);γ為隔水層容重(t/m3);K為隔水層抗張強度(t/m2);其他符號意義同前。

再計算安全防水岩柱厚度(Ha),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當L不大時,M0→0,則Ha=t。

礦層位於導水斷層下盤時,礦(岩)柱的留設除按式(4-21)計算順層安全防水礦柱外,還需計算導水裂隙帶與斷層保持一定安全厚度的防水岩柱時,順層防水礦柱寬度(圖4-12)。比較兩者大小,取大值。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L為順層防水礦柱寬度(m);L1、L2、L3分別為順層防水礦柱分段寬度(m);Ha為斷層安全防水岩柱寬度(m);Hml為導水冒裂帶高度(m);θ為斷層面與煤層的銳夾角(°);δ為走向塌陷角(°)。

礦層位於不導水斷層上盤時,礦(岩)柱留設根據斷層兩盤的礦層與含水層的相對位置可分為:含水層高於冒裂帶高度、含水層處於冒裂帶中和含水層低於礦層等3種情況。

(3)礦井注漿堵水

注漿堵水就是將制好的漿液壓入井下圍岩裂隙或巷道中,使其擴散、凝固和硬化,從而提高岩層強度、完整性和不透水性,從而達到封堵、截斷補給水源和加固圍岩的目的,也是礦井防治水害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廣泛用於礦井井筒注漿、封堵突水點、恢復被淹礦井,在帷幕注漿堵水截流減少礦井涌水量,底板注漿加固防止突水等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1)注漿材料與注漿工作程序。

A.注漿材料:注漿材料的選擇應根據注漿堵水的目的、地質條件、施工條件、注漿工藝和投資多少等諸多因素決定。一般情況下,凡是水泥漿能解決問題的,盡量不採用化學漿。化學漿主要用於彌補水泥漿的不足,解決一些水泥漿難以解決的問題。當地下水流速小於25m/h時,採用單液水泥漿;流速大於25m/h時,採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用於底板岩溶、斷層破碎帶的注漿堵水及處理井下突水事故時,多採用先灌注惰性材料(如砂、爐渣、礫石、鋸末等)充填過水通道,縮小過水斷面,然後灌注快凝水泥、水玻璃漿液,再用強度較高的化學漿進一步封堵。

B.注漿工作程序:

a.注漿段高和注漿方式。注漿段高是指一次注漿的長度,可分為全段一次注漿和分段注漿兩種。前者是在注漿孔終孔後進行一次性注漿,適用於含水層距地表近、厚度不大、裂隙發育較均勻的岩層。其優點是一次鑽進,一次完成注漿,可縮短施工時間;缺點是段高大時,不易保證質量。當岩層吸漿量大時,要求注漿設備能力大,易出現不均勻擴散,影響注漿堵水效果。當注漿深度較大且穿過裂隙大小不同的多個含水層時,為防止漿液在大裂隙擴散遠、小裂隙擴散近,或上部岩層的裂隙進漿多、下部岩層裂隙進漿少等問題,宜採用後者,即分段注漿。段高可按岩層破碎程度劃分,我國經驗數據是:極破碎岩層一般為5~10m;破碎岩層為10~15m;裂隙岩層為15~30m;重復注漿可取30~50m。注漿方式是指注漿順序,分下行式和上行式兩種。自上而下依次注漿稱為下行式注漿,即從地表鑽進含水層開始,鑽一段,注一段漿,反復交替,直至全孔。其優點是:上段注漿後,下段高壓注漿時,不跑漿,上段同時獲得復注,注漿堵水效果好;缺點是:鑽孔與注漿交替進行,工期長。該方式適用於岩層破碎或裂隙發育的地層。自下而上的注漿稱為上行式注漿,即在注漿孔鑽進結束後,使用止漿塞,自下而上逐段注漿。優點是無重復鑽進,能加快注漿速度。該方法適用於岩層較穩定,垂直節理不發育的地層。

b.注漿前壓水。目的在於將裂隙中松軟的泥質充填物推送到注漿范圍以外,使漿液進入裂隙後增加填充的密閉性和膠結強度。對於大裂隙,壓水時間約為10~20min,中小裂隙則需15~30min或更長。重復注漿鑽孔壓水時間適當延長,一般為30~60min。壓水時,壓力應由小增大,最大不得超過注漿終壓。

c.下放止漿塞及注漿。止漿塞放至規定位置後,接好輸漿管,壓縮漿塞止漿並經壓水試驗檢查後,即可進行注漿。注漿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堵漿、跑漿及冒漿,並採取措施保證注漿工作順利。

C.注漿參數:

a.漿液擴散半徑。裂隙中漿液的擴散半徑隨岩石的滲透系數、注漿壓力、注漿時間的增加而增大,隨漿液的濃度和粘度的增加而減小。據實際經驗,岩溶地層的漿液平均擴散半徑為10~15m,裂隙地層平均為4~8m。

b.注漿壓力。注漿壓力對漿液的擴散影響很大。經驗表明,隨著注漿壓力的提高,填充物質的強度急劇增加,這就保證了填充物具有足夠強度和不透水性。當地下水流速大時,應設法增加漿液的流動阻力,則需降低注漿壓力。合理運用注漿壓力是注漿的關鍵,宜根據水文地質條件選擇注漿壓力,如有的地區選用注漿壓力為靜水壓力的2~2.5倍,有的則根據岩石裂隙採用合適的壓力值。

c.漿液注入量。可根據擴散半徑和岩石裂隙率進行粗略計算,計算公式為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Q為漿液注入量(m3);r為漿液擴散半徑(m);n為裂隙率,一般取1%~5%;H為注漿段長度(m);β為漿液在裂隙內的有效充填系數,約為0.3~0.9,視岩層性質而定。

2)井筒注漿堵水。井筒注漿堵水一般可分為井筒地面預注漿、井筒工作面注漿兩種方式。

井筒地面預注漿就是在井筒開鑿前,從地面打孔,採用閉合帷幕方式進行預先注漿,封堵含水層中的孔隙、裂隙、溶洞,將水隔離於井筒開鑿范圍以外,保證井筒施工順利進行。該方法適用於含水層較厚且離地表較近,或含水層較薄且層數多的水文地質條件,它具有施工條件好、速度快、不佔施工工期等優點。

A.注漿孔的布置:一般多呈外環式布孔。即注漿孔布置在井筒毛斷面(荒徑斷面)的外圍,由注漿孔組成注漿外環。外環圈的直徑大於井筒荒徑0~1m,各孔的間距不應小於3~4m。對裂隙小、耗漿少的地層,間距可略大些(圖4-13)。

圖4-13 外環式注漿孔布置

注漿孔孔數的確定與岩石裂隙發育程度、井筒斷面、注漿泵能力等因素有關,可由下式確定:

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式中:N為注漿孔數(個);D為井筒掘進直徑(m);L為注漿孔間距,一般取3~5m;A為注漿孔至井筒掘鑿邊界距離(m),一般取0.5~1.5m,當注漿孔深度小於200m時,且鑽孔水平偏距不大時,A值可取小些。

注漿孔應按由稀到密的原則分組施工,待第一組鑽孔施工並注漿完畢後,再進行第二組,依此類推。這樣可根據施工和注漿情況,檢查注漿效果和修改必要的注漿參數,如調整孔距、漿液濃度、注漿段長度等,也便於鑽機交叉施工。注漿孔結構應盡量簡單,在鑽機設備能力允許的條件下,終孔直徑盡可能大些,一般以不小於89~108mm為宜。

B.井筒工作面預注漿:該方法是在井筒掘進工作面鑿至距含水層尚有一定距離處,停止掘進,從工作面上打鑽至含水層預先注漿堵水。優點是可節省鑽孔工程量及鑽進時間、漿液消耗量低、對上段岩層情況和注漿效果檢查直觀,還可作為下段注漿施工參考的依據;缺點是鑽孔注漿在工作面進行,場地小、施工不便、鑽孔直徑和深度均受到限制,而且佔用建井工期。

3)突水點(口)注漿堵水。礦井因突水事故被淹沒後,可以採取強排疏干法和注漿堵水法,使其恢復生產。強排疏干法即利用大流量水泵(水泵排水量要大於礦井突水後的總涌水量)強行排水,並採取相應措施恢復生產。它適用於突水點(口)涌水量和含水層靜儲量小、礦井排水設備及電力供應條件好、排水後對工農業和居民用水無影響等條件下。注漿堵水是指用各種方法和材料(水泥、水玻璃、化學材料等)堵塞井下突水點,切斷通道和水源,增加突水點及其周圍岩層和隔水層的強度,故又稱為突水點(口)注漿堵水。適用於突水點埋藏深且涌水量大、井巷斷面有限、不能安裝大型排水設備、突水點水源與工農用水和居民供水屬同一水源、排水後會引起水源地枯竭或產生環境水文地質問題時。

按注漿孔的位置,突水點(口)注漿堵水可分為地面注漿堵水和井下注漿堵水。按堵水的先後順序,突水點(口)注漿堵水分為先堵後排法和先排後堵法。我國淹沒礦井恢復注漿堵水常採用的是地面注漿先堵後排法。

A.注漿堵水前的水文地質工作。注漿堵水時應解決的問題是:井下突水點的具體位置在哪裡?在什麼部位注漿效果最好?根據什麼原則布置勘探注漿孔?突水點堵水效果如何判斷等。為了正確選擇堵水方案,確保注漿鑽孔能命中堵水的關鍵地點或部位和正確評價堵水效果,一般需進行下列水文地質工作:

a.分析已有水文地質資料,進行野外地質調查,補充必要的勘探工作,查清突水點的位置,確定或判斷突水水源,查明突水點附近斷裂構造與含水層的特徵及岩溶發育程度和規律,分析突水點與它們之間的水力聯系等。

b.測定地下水流速、流向和地下水的水質與水溫。

c.布設地下水動態觀測網,進行堵水前、後和堵水過程中的動態觀測,並編制注漿觀測孔歷時曲線和等水位(壓)線圖。

d.利用鑽孔和被淹礦井抽(放)水試驗,進一步分析各含水層與突水點(口)的水力聯系,並利用注漿工程前後放水資料對比,評價堵水效果。

e.注漿前必須進行沖洗鑽孔及壓水試驗。沖洗鑽孔的目的是疏通岩層的空隙通道,有利於漿液擴散與膠結圍岩,提高堵水效果;通過壓水試驗可計算岩層單位吸水量、了解岩層的滲透性,以選擇漿液材料及其濃度與壓力。

B.待封堵於井巷內的水停止流動後,在接近防水閘門的正常巷道內向出水點附近的斷層或含水層打注漿孔,並用高壓注漿泵注漿,以封堵水源和加固突水點周邊的圍岩。

❿ 煤礦雨季四防是指什麼

煤礦雨季四防指的是防洪、防排水、防雷電、防大風。扎實做好雨季"四防"工作,是為了確保汛期各項工作正常有序開展,提高對因雨季到來而引發重大災害事故的快速搶險救災的反應能力。

雨季四防根據應用場合,有很多版本,以下是較常見的:

1、雨季施工建設四防:防雷、防汛、防暑、防尺坦爆。

2、雨季一般企事業單位四防:防洪、防爆、防雷電、防盜竊。

3、雨季礦山四防:陵褲桐防洪、防排水、防雷電、防大純絕風。

4、雨季養花四防:防水澇、防悶熱、防徒長、防蟲害。

5、雨季行車四防:防視線不清、防行車撞人、防車輛側滑、防涉水陷車。

閱讀全文

與煤礦防水是做什麼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莞麻涌防水報價多少 瀏覽:66
做傢具1個平方是多少 瀏覽:142
傢具店招工人多少錢 瀏覽:990
雷客點歌機維修電話是多少 瀏覽:455
廣州新秀麗拉桿箱維修點 瀏覽:891
電瓶摩托維修視頻 瀏覽:181
抖音哪裡買傢具最好 瀏覽:54
家電順義維修點在哪裡 瀏覽:897
沈陽聯想筆記本售後服務維修點電話 瀏覽:321
官換機有多少天保修 瀏覽:877
廣東美的燃氣熱水器維修怎麼 瀏覽:627
傢具物品拼單詞是什麼意思 瀏覽:719
華為手錶過了保修期 瀏覽:875
呼蘭海爾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743
廣州哪裡有藤編傢具 瀏覽:123
蘋果xr怎麼是保修兩年 瀏覽:962
漢中維修基金契稅在哪裡繳納 瀏覽:285
局部電路作用 瀏覽:721
上海帕瑪強尼售後維修網點 瀏覽:781
好孩子童車維修電話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