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箬是什麼意思
箬的意思是一種竹子,葉大而寬,可編竹笠,又可用來包粽子。
拼音:ruò。
1、一種竹子,葉大而寬,可編竹笠,又可用來包棕子:箬竹、箬笠、箬帽、箬席。
2、箬竹的葉子:箬篷(用箬葉編的船篷);箬簍迅棚嫌(用箬竹編的簍);箬包船(一種頭部尖狹和冊,船頂上包有穹畝手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箬粽(用箬竹葉包的粽子)。
3、筍皮:箬殼(筍殼;筍皮)。
出處:
1、箬,楚謂竹皮曰箬。——《說文》
2、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3、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魏學洢《核舟記》
箬字相關組詞
1、箬帽:用箬竹的篾和葉子製成的帽子,用來遮日避雨。
2、箬簍:用箬竹編的簍。
3、箭箬:即箬竹。稈勻細而節長,中空極小,可以制筷。葉片寬大,可以裹粽和制船篷。
4、箬笠:從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葉及篾編成的寬邊帽,即用竹篾、箬葉編織的斗笠。
5、箬包船:一種頭部尖狹,船頂上包有穹形箬篷以蔽烈日、雨雪的船。
6、箬寮尖:浙江省麗水市英川鎮箬寮村。構詞方式是動賓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7、箬下酒:酒名。因產於烏程縣箬溪北岸之下箬,故名。
② 竹笠是什麼意思
竹笠的解釋
竹絲或竹篾編成的笠帽。 宋 梅堯臣 《僧可真東歸因謁范 蘇州 》詩:「松門正投宿,竹笠帶餘暉。」 李准 《參觀》:「 林啟祥 從他們頭上戴著的竹笠上看出,這就是仿森 淮南縣 參觀團。」亦稱「 竹絲笠 」。《警世通言·崔侍詔生死冤家》:「一個 漢子 頭上帶個竹絲笠兒,穿鋒答著一領白段子兩上領布衫。」
詞語分解
竹的解釋 竹 ú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備基畝生筍,莖有很多節,中間是空的,質地堅硬,種類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築材料: 竹子 。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指竹製管樂器: 金石 絲竹。 中國 古代樂器八音 笠的解釋 笠 ì 用竹篾或棕皮編制的遮陽擋雨的帽子:斗(弖 )笠。竹笠。草笠。 竹篾編成的笠形覆蓋物:笠蓋。笠覆。 部首 :竹。
③ 箬笠是什麼
問題一:箬笠是什麼意思啊? 竹子編的帽子
問題二:箬笠什麼意思 ke./...%F3%D2
問題三:青箬笠,綠蓑衣中的箬笠、蓑衣是什麼意思 箬笠――用箬竹葉及篾編成的寬邊帽
ke./view/1504214#sub1504214
蓑衣――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後來人們發現棕後也有用棕製作的。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塊,穿在身上與頭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這種雨具穿在身上勞動十分方便。
ke./view/1504214#sub1504214
問題四:箬笠的意思 斗笠又稱笠帽、竹笠、箬笠、箬笠,是一種以竹子編成的寬大帽子,呈圓錐形,是將成熟竹子劈成竹篾用以作為胎骨,再附上一層層的竹葉或竹篾,並使用絲線固定,是東亞及東南亞農夫及漁民的傳統日常服飾,輕便好用,可遮陽擋雨。台灣早期有大量出產,俗稱「葵笠仔」,但現在市面上以大陸貨為主。可用來遮陽避雨。
斗笠常見於中國文學之中,如:《紅樓夢》、《漁歌子》等。
問題五:箬笠和蓑是指同一種東西嗎? 箬笠(ruò lì ) 從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箬笠是用箬竹葉及篾編成的寬邊帽,即用竹篾、箬葉編織的斗笠。 《紅樓夢》第四五回:「 寶玉 頭上虛散戴著大箬笠,身上披著蓑衣。」 許傑 《鄰居》四:「在風雨瀟瀟中,他拿著一支鈍鑿,沒有箬笠,更沒有蓑衣,出著頭,在雨下淋到酒店。」 (摘自漢典網)
《西遊記》第一回:「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
蓑衣suō yī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後來人們發現棕後也有用棕製作的。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塊,穿在身上與頭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這種雨具穿在身上勞動十分方便。蓑衣於1970年代化纖產品的出現而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所以,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一個是帽子,一個是雨披。
問題六:箬笠與蓑衣是什麼顏色? 《漁歌子》中說「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就把並灶箬笠和蓑衣畫成青色和綠色吧
而且我覺得和船的棕色也比較搭配
問題七:什麼箬笠什麼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問題八:青箬笠綠蓑衣指是什麼 青箬笠綠蓑衣指的漁父。描寫了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
漁歌子
作者:張志和 (唐代)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絕譽扮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④ 蓑衣和斗笠是什麼意思
蓑衣,是勞動者用一種不容易腐爛的草(民間叫蓑草)編織成的一種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樣能穿在身上。後來人們發現棕後也有用棕製作的。
斗笠是指一種遮擋陽光和蔽雨的編結帽,是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爛指,同時也是兒童文學作家王宜振的一首詩歌作品。斗笠是斗篷里的主要類型。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
(4)用竹子編成的防水帽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斗笠的歷史
中方斗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發展經歷了漢代的渣悶雛形期,明代的成熟期,清代的鼎盛期,民國的興盛期至建國以來的繁榮、衰敗期。
相傳乾隆年間,時任太常寺博如歷彎士的中方荊坪村人潘仕權執掌宮庭禮儀,他回鄉省親返京,將中方斗笠獻給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極高贊賞。從此中方斗笠成為清朝貢品,名聲鵲起。解放後,中方斗笠歷久彌新,十分走俏,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方年生產斗笠800餘萬頂。
1979年,中方斗笠參加廣州商品交易會,1985年馬尾斗笠在北京農展館展出,產品風靡香港,遠銷日本、荷蘭、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斗笠成為懷化首個打入國際市場的創匯產品。
⑤ 竹子做的帽子叫什麼
斗笠
笠: 用竹子做的帽子。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棚激簡成。 在江南農村一帶,幾乎每家每鉛吵戶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們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頭上。成了自己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鏈褲 斗笠,這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更有一些旅遊勝地,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十分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