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基防水兩層如何鋪設
針對特殊情況,做防水防潮處理要求所有牆、地面都要做防水防潮處理。廚衛是防水重點,按照廚衛防水施工指導要求進行。
1.基面處理
整平、清潔(基面無雜物、污油),潮濕基面。突出地面和牆面的管根、地漏、排水口、陰陽角等易發生滲漏的部位,應先做處理。
2.攪拌
先將2/3的液料倒入容器中,再將粉料慢慢加入,同時攪拌3-5分鍾,再繼續倒入剩下1/3液料,充分攪拌至形成無粉團和顆粒的均勻漿料即可使用(最好使用攪拌器)。
3.塗刷
用毛刷或滾刷直接塗刷在基面上,力度使用均勻,不可漏刷;一般需塗刷2遍(根據使用要求而定),每次塗刷厚度不超過1mm;前一次略微干固後再進行後一次塗刷(剛好不粘手, 一般間隔1-2小時),前後垂直十字交叉塗刷,塗刷總厚度一般為1-2mm;如果塗層已經固化,塗刷另一層時先用清水濕潤。
4.養護、保護
施工24小時後建議用濕布覆蓋塗層或噴霧灑水對塗層進行養護。施工後完全乾固前請採取禁止踩踏、雨水、暴曬、尖銳損傷等保護。
5.檢查(閉水試驗)
防水塗層固化後,不應出現起泡,空鼓,皺折,露胎,起皮等;衛生間、水池等部位請在防水層干固後(夏天至少24小時,冬天至少48小時)儲滿水48小時以檢查防水施工是否合格。輕質牆體須做淋水試驗。
而其他牆面和地面,則按照防潮方式進行處理,使用防水漿料的塗刷一遍即可達到防潮、防霉效果,塗刷厚度為0.8mm-1mm。
⑵ 樁基承台基礎防水怎樣做
樁基承台基礎防水做法如下:進行防水卷材施工前必須先做好降水及排水工作,地下水位應降至防水層底標高300mm以下,並保持該水位至防水層施工完畢。
鋪貼防水層的基層應乾燥、平整、牢固,並不得有起砂、空鼓、開裂等缺陷,陰陽角處應做成圓弧形鈍角。含水率不得大於9%。
樁頭:基層要求牢固,干凈對於有明顯裂縫(一般指縫裂寬大於0.2mm)的地方需要修補,滲漏部位應預先堵漏。在施工層基體砂漿混凝土上灑水,充分濕潤施工面,但不能有明水。
穿牆管道及預埋件,必須在澆築混凝土前按設計要求予以固定,有套管的管道部位應高於基層表面不少於20mm,並檢查合格後方准施工,預埋套管應設置止水環,並滿焊嚴密。在防水層鋪貼前應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
將清理干凈的基層塗刷基層處理劑,塗刷時要均勻一致,不得漏刷或堆,基層處理劑塗刷完畢後,必須經過8小時以上達到乾燥程度方可進行熱熔法卷材施工,以避免失火。
(2)基礎地基怎麼做防水擴展閱讀:
樁基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深基礎形式。基礎可以分為淺基礎和深基礎。樁基礎的使用條件是:荷載較大,地基上部土層軟弱,適宜的地基持力層位置較深,採用淺基礎人工地基在技術上、經濟上不合理時;
河床沖刷較大,河道不穩定或沖刷深度不易計算正確,位於基礎或結構物下面的土層有可能被侵蝕、沖刷,如採用淺基礎不能保證基礎安全時。
當地基計算沉降過大或建築物對不均勻沉降敏感時;當建築物承受較大水平荷載,需要減少建築物水平位移和傾斜時。
當施工水位或地下水水位較高,採用其他深基礎施工不便或經濟上不合理時;地震區,可液化的地基中,採用樁基礎可增加建築物的抗震能力,樁基礎穿越可液化土層並伸入下部密實土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樁承台
⑶ 地基防潮的最佳方法
1、在農村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在壓實的地基基礎上,全面的覆蓋上一層聚乙烯薄膜的防潮層,全面密封好了之後再在防潮層至少澆築鋼筋混凝土。
2、還有一種方法在農村也是見得比較多的,首先將底層的地基用沙土處理的平整夯實,然後在中間層用碎石和熟石灰攪拌均勻沙土,並進行壓實,最後再用水泥灰漿進行抹面處理。
3、還有一種就是在牆體的下部與土壤接觸的地方用砌體做一個水平砌築砂層,一般在-0.06m處設置20mm厚的磚體,然後按照1:2的比例混合防水砂漿做成一個水平防潮層。
⑷ 地基防水該怎麼做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27
⑸ 打地基用什麼防潮
打地基用砌築砂漿、塑料薄膜、油氈、防水卷材防潮。
地面防潮一般在基礎回填土夯實後,在土層之上鋪一層油氈或是塑料薄膜再進行後續施工即可。而基礎防潮層是為了防止了地面下土壤中的水分進入磚牆,一般做在首層牆體的下部,與土壤接觸的下方,頂替一道砌築砂漿。
地下部分如果是混凝土結構,它可以起到自防潮的作用,無需額外做防潮措施。如果是磚混,需要在室內地坪以下60mm處,塗刷摻有防水劑的1:2水泥砂漿一層,厚約2—3cm。防水砂漿做法為:水泥占總比例的2/3,水占總比例的1/3,再加總水泥比例5%的防水劑即可。
除了防水砂漿,農村還常用防水卷材來做基礎防潮。基礎墊層之後,將防水卷材鋪貼在勒腳處的磚縫中,卷材搭接長度不小於70mm。卷材防潮層有韌性,不易開裂,防潮效果好,不過如果是在抗震設防地區的農村自建房,不應採用防水卷材,因為這樣會在該處形成砌體間的分割現象,對砌體抗震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其他地基防潮的注意事項為:
1、選址:盡量不要選在低窪處;目的是有利於排水。
2、地基:承載強度要達到要求。否則由於地基陷落而引起地面裂縫,失去防潮功能。
3、在散水外邊沿外應做深度適當的排水溝,且要有利於排水。
4、長期潮濕的地區,可以採用房內置炭或和室地板下鋪竹炭,對於房間濕度的平衡與塵蹣的防治和空氣的凈化都有很好的效果。 不要在室內養任何東西(花、鳥、魚、蟲、各種寵物等)尤其是魚和各種植物(包括仙人掌)。
⑹ 地下室基礎防水施工的流程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高樓越來越多,地下室也更多的被人們利用起來,比如居民樓地下室通常會作為停車場、儲藏室。但是,地下室的防水防潮問題總是會給大家帶來極大的困擾。地下室常年陰暗,接收不到陽光,很容易發霉有異味,而且遇到雨季就更加嚴重,容易出現積水,給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一定要做好地下室基礎防水施工。
在地下室基礎防水施工之前,應該確保地基以及結構已經驗收合格。先檢查一下基層是否堅實並且乾燥,表面是否干凈沒有污染物,進行基層處理。然後需要塗布面塗膜防水層,塗布的方向應該順直,先垂直面後水平面。最後檢查驗收防水質量,開始下一道工序的卷材施工。
(一)由於地下工程的復雜性,地下室基礎防水施工的設計方案,應該遵循「以防為主,以排為輔」的原則,在了解地下水質、土質的情況下,採取先進有效的施工法案。比如說,根據實際的情況,採用柔性的防水或者是剛性防水,必要的時候施行剛柔結合的方案。多方面考慮,從而保證防水工程的質量。
(二)在一般地下室基礎防水施工中,外牆主要是抗水壓或著起到自防水的作用,之後再用來做卷材外的防水。做防水工作面的時候,可以採用外防內貼的方法。為有效的保護防水層,可以採用像聚苯板這一類的軟保護層。
(三)地下室基礎防水施工期間,地下的水位應該降到防水工程底部最低的標高下,直到完成防水工程。同時,在地下室里,當最高水位高於地皮表面的時候,設計應該偏向於整體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以保證防水效果。
⑺ 地基什麼時候做防水
一般情況下,在水電改造好後,將地面垃圾清理干凈,就能開始做防水了。
刷防水時還要注意以下細節:管道口處要多刷幾遍,而且第二遍一定要等第一遍幹了後才可以刷;刷好後,開始放水測試,等上48小時後結果,一定要測試沒有問題才能施工。
⑻ 地下室防水怎麼做最好
一:外防外貼法施工
外防外貼法,說直白點就是在底板鋪設卷材防水層,並且等到圍護結構牆體施工完後,再把立面卷材直接鋪在圍護結構的外牆面,然後採取保護措施。此種做法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久了,牆體的混凝土會慢慢乾燥,能有效防止室內潮濕。但需要注意的是:當基坑採取大開挖和板樁支護時,則需採取措施,以解決堵漏的問題。
二:外防內貼法施工
外防內貼法,說直白點就是在先將保護牆全砌完,接著再把卷材鋪在保護牆及底板墊層上,等到防水層全部做完後,再澆築圍護結構混凝土。此種做法唯一的缺點就是施工條件受限,是不得不採用的一種防水施工方法。
三:離壁式襯砌防水施工
除了以上兩種防水措施之外,為達到施工要求,你還可以在主牆內側增設一道內牆。該方案雖是多道設防,但是有助於排水,唯一的缺點就是造價高,圍護結構牆體不易變干,以及較難確保水密性等問題。
⑼ 農村自建房如何做基礎防水
其實農村的
自建房
基礎的防水很好做,因為一般農村的房子都需要,提高一點房屋基礎,也就是說房子的地面與室外的地面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通常房子的地面會高於室外的地面,所以我們通常去農村的家庭,會看到進房子之前會要先上一個台階,這樣是為了便於讓房間內更容易乾燥一些,這就是防水的第一步。
第二步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那就是在建房的時候,做房子的基礎
圈樑
這一環節,需要用高標號的混凝土才可以,因為高標號的混凝土首先是為了結實,其次是不容易被水滲透,所以都會使用標號更高一些的混凝土,這樣也是可以起到防水的效果,另外在牆體建築完成後先不要急於回填,要用高標號的水泥或是
防水材料
,將房子四周的牆面最下方的30公分一直到圈樑的位置,通過防水材料或
高標號水泥
塗抹至少兩遍,這樣就可以起到防止
回填材料
的水分滲入到牆體,或是鋪貼完地面以後,由於房子地下的潮濕被牆面吸收導致牆面
返潮
。
當以上幾步完成後,就可以回填沙土或者是混凝土了,如果回填的是沙土,一定要用
打夯機
夯實,再打上一層混凝土層,這樣才可以鋪貼瓷磚,如果直接選用混凝土會更加方便,而且地面更加結實,這樣可以省略了夯實地面的步驟,當地面處理完後,需要從地面高度測算到牆面的30公分以內的高度,再次用高標號的水泥或防水材料塗抹一遍,這樣自建房的基礎防水也就完成了,之後就可以等房子通風晾乾後即可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