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下電纜線如何防水
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導線,讓水和電纜隔絕開來,從而起到防水功能。電纜的製作中,電纜首先會被嵌入在類似果凍的化合物中,保護即使在與海水接觸的情況下電纜也不會損壞。然後將光纜裝入鋼管中,防止水的壓力將其破壞。接下來將其包裹在整體強度極高的鋼絲之中,並套在銅管之中,最後套上聚乙烯材料的保護層。靠近大陸架的海岸,海底電纜的鋪設通常採用輕質電纜搭配強度更大的鋼絲,並覆蓋瀝青塗層以防止海水腐蝕。
海底電纜(undersea cable)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於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互聯網信號。全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是1850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中國的第一條海底電纜是在1888年完成。
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海底通信電纜主要用於通訊業務,費用昂貴,但保密程度高。海底電力電纜主要用於水下傳輸大功率電能,與地下電力電纜的作用等同,只不過應用的場合和敷設的方式不同。由於海底電纜工程被世界各國公認為復雜困難的大型工程,從環境探測、海洋物理調查,以及電纜的設計、製造和安裝,都應用復雜技術,因而海底電纜的製造廠家在世界上為數不多,主要有挪威、丹麥、日本、加拿大、美、英、法、意等國,這些國家除製造外還提供敷設技術。
目前220kv光電復合海纜打破國外壟斷格局,開始不需要完全依靠進口。 2015年8月份,寧波某家電纜公司,國內首條220kv(目前全球海底電纜電壓的最高等級)電纜開始裝船,意味著中國也能夠自行研發製造高壓電纜,不再依賴國外進口!
⑵ 樓地面鋪設普通電線防水要求
防水需要專門的防水電線,是雙層護套的。樓地面鋪設普通電線防水要求要高於普通的電線。為了防止漏電,地下的電線接頭要進行兩次處理,即用絕緣黑包布包緊,再用防水的塑料包布進行處理。
⑶ 75平方的電纜線斷了如何接好,接好後埋在地下還要防水
問題補充:(如果避雷針確實要裝 可以直接把避雷針直接焊接在鐵制的屋頂上嗎?這個問題非常重要! 謝謝) 這個問題已經很清楚了,不是可以直接焊接的問題,而是必須直接焊接在金屬屋頂上。 因為如果避雷針不與屋頂焊接在一起,當接閃雷電時,雷電會沿著避雷針-----避雷引下線-----地網-----可以導電的任何物體(包括金屬水管、進出室內的供電和電話線路、濕潤的牆壁)等進入到室內,造成對人身和設備的襲擊。 但是焊接在一起了後,形成了等電位體,這時相應地抬高了地電位,但是由於電位均衡的原理,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相對來說要隱患少一些,規范當中也特別提倡在建築物的天面上所有可導電的物體必須進行等電位連接----也就是焊接在一起,比如金屬的廣告牌,屋頂的旗桿,供暖供水系統,通風設施。 金屬的板房屋頂可以直接拿來做成避雷網的,稱之為「自然避雷設施」。依據《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94(2000版)中第2.0.4條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及省級檔案館。
二、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12次/a,且小於或等於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築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三、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且小於或等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物。
四、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的一般性工業建築物。
五、根據雷擊後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及產生的後果,並結合當地氣象、地形、地質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23區火災危險環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於15d/a的地區,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在平均雷暴日小於或等於15d/a的地區,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 所以:你的金屬板房是屬於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的。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包括: 第3.4.1條 第三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宜採用裝設在建築物上的避雷網(帶)或避雷針或由這兩種混合組成的接閃器。避雷網(帶)應按本規范附錄二的規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擊的部位敷設。並應在整個屋面組成不大於20m×20m或24m×l6m的網格。平屋面的建築物,當其寬度不大於20m時,可僅沿網邊敷設一圈避雷帶。 第3.4.2條 每根引下線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但對本規范第2.0.4條二款所規定的建築物則不宜大於10Ω。其接地裝置宜與電氣設備等接地裝置共用。防雷的接地裝置宜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當不共用、不相連時,兩者間在地中的距離不應小於2m。在共用接地裝置與埋地金屬管道相連的情況下,接地裝置宜圍繞建築物敷設成環形接地體。 第3.4.3條 建築物宜利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礎的鋼筋作為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並應符合本規范第3.3.5條二、三、六款和下列的規定:
一、利用基礎內鋼筋網作為接地體時,在周圍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於0.5m,每根引下線所連接的鋼筋表面積總和應符合下列表達式的要求: S≥1.89kc2 (3.4.3) 式中 S —-鋼筋表面積總和(m2)。
二、當在建築物周邊的無鋼筋的閉合條形混凝土基礎內敷設人工基礎接地體時,接地體的規格尺寸不應小於表3.4.3的規定。 第3.4.7條 引下線不應少於兩根,但周長不超過25m且高度不超過40m的建築物可只設一根引下線。引下線應沿建築物四周均勻或對稱布置,其間距不應大於25m。當僅利用建築物四周的鋼柱或柱子鋼筋作為引下線時,可按跨度設引下線,但引下線的平均間距不應大於25m。 第3.4.9條 防雷電波侵人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對電纜進出線,應在進出端將電繞的金屬外皮、鋼管等與電氣設備接地相連。當電纜轉換為架空線時,應在轉換處裝設避雷器;避雷器、電纜金屬外皮和絕緣子鐵腳、金具等應連在一起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二、對低壓架空進出線,應在進出處裝設避雷器並與絕緣子鐵腳、金具連在一起接到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當多迴路架空進出線時,可僅在母線或總配電箱處裝設一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過電壓保護器,但絕緣子鐵腳、金具仍應接到接地裝置上。
三、進出建築物的架空金屬管道,在進出處應就近接到防雷或電氣設備的接地裝置上或獨自接地,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宜大於30Ω。 你所說的避雷設施的接地措施應按照以下條文來實施,具體地說:別吝嗇您的鍍鋅鋼筋,多打幾根,這樣接地電阻越低,越利於雷電能量的對地泄放。 第4.3.1條 埋於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體宜採用角鋼、鋼管或圓鋼;埋於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體宜採用扁鋼或圓鋼。圓鋼直徑不應小於10mm;扁鋼截面不應小於100mm2,其厚不應小於4mm;角鋼厚度不應小於4mm;鋼管壁厚不應小於3.5 mm。 第4.3.5條防直擊雷的人工接地體距建築物出人口或人行道不應小於3m。當小於3m時應採取下列措施之一:
一、水平接地體局部深埋不應小於1m;
二、水平接地體局部應包絕緣物,可採用50~80mm厚的瀝青層;
三、採用瀝青碎石地面或在接地體上面敷設50~80mm厚的瀝青層,其寬度應超過接地體2m。 第4.3.6條 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裝置,其連接應採用焊接,並在焊接處作防腐處理。 你的屋頂與地網之間的「避雷引下線」應按照以下條文來實施: 第4.2.1條 引下線宜採用圓鋼或扁鋼,宜優先採用圓鋼,圓鋼直徑不應小於8mm。扁鋼截面不應小於48mm2,其厚度不應小於4mm。 第4.2.2條 引下線應沿建築物外牆明敷,並經最短路徑接地;建築藝術要求較高者可暗敷,但其圓鋼直徑不應小於10mm,扁鋼截面不應小於80mm2。 第4.2.3條 建築物的消防梯、鋼柱等金屬構件宜作為引下線,但其各部件之間均應連電氣通路。 第4.2.3條 採用多根引下線時,宜在各引下線上於距地面0.3m至1.8m之間裝設斷接卡。當利用混凝土內鋼筋、鋼柱作為自然引下線並同時採用基礎接地體時,可不設斷接卡,利用鋼筋作引下線時應在室內外的適當地點設若干連接板,該連接板可供測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電位連接用。當僅利用鋼筋作引下線並採用埋於土壤中的人工接地體時,應在每根引下線上於距地面不低於0.3m處設接地體連接板。採用埋於土壤中的人工接地體時應設斷接卡,其上端應與連接板或鋼柱焊接。連接板處宜有明顯標志。 第4.2.5條 在易受機械損壞和防人身接觸的地方,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3m的一段接地線應採取暗敷或鍍鋅角鋼、改性塑料管或橡膠管等保護設施。 綜上所述,你不需要額外樹立避雷針和避雷帶了,但是必須把金屬的屋面各個連接處焊接在一起,因為螺絲扭的地方它們的電氣接觸是很不好的,焊在一起後就形成一個統一的「自然的避雷天面」了。 然後在你屋頂的四個角上找個對角線的兩個角引兩條避雷引下線到地下,引下線可以採用10個大的鍍鋅圓鋼,更好的選擇是16平方以上的銅線,如果是鍍鋅圓鋼,則上要與屋頂焊接,下要與地網焊接;如果是銅線,可以用扁鋼和銅接線鼻使用氬弧焊焊接成銅鐵接頭,用這個接頭一端與銅線用壓線鉗可靠壓緊一端與鋼材焊死,這樣電氣接觸就可靠和牢固了。然後你的地網選擇環繞房屋一周是最好的,如有硬化地面和道路不可行,就選擇周圍的綠化帶或者潮濕低窪的地方,開挖長度為15米以上,深度為80公分以上的地溝,在地溝下將50mm一米五以上長度的鍍鋅角鋼接地極打到地底,接地極之間距離大於2米以上吧,規范要求是5米的間距,然後之間使用10mm的鍍鋅圓鋼焊接在一起。 但是這樣僅僅是接地哦,接地電阻是降不到哪去的,要降低接地電阻,最好是找附近的框架建築物的水泥立柱,敲掉一點,從裡面的鋼筋焊接出來,這些立柱內的鋼筋是自然接地體,接地電阻一般都能滿足要求。 另外,如果有水井或者自來水公司的金屬水管埋地,連接這個也可以有效降低接地電阻滿足要求。
⑷ 地下室穿牆電纜的防水做法
工藝流程:
止水套管預埋――套管清理――安裝管道/線纜――內側堵塞――外側堵塞――打密封膠――防水附加層――防水層
節點圖:
構造做法:
1、止水套管預埋
止水環與套管必須滿焊。
澆築混凝土前將套管內表面清理干凈並將孔口臨時封閉。按要求定位並安裝牢固。
2、套管清理
在安裝管道/線纜前須先清除套管內的雜物、鐵銹,並在管壁刷防銹漆,等防銹漆干透之後安裝管道/線纜。
3、安裝管道/線纜
管道介面不得設在套管內。
調整管道坡度及支吊架,固定好管道/線纜後方可進行管道/線纜與套管間隙的封堵。
4、內側堵塞
先從內側用瀝青油麻絲填充至套管的中間部位,並填充密實。
5、外側堵塞
從外側填堵瀝青油麻絲。
6、打膠
打室內套管與管道密封膠,在室內採取措施頂實密封材料後打室外套管與管道間隙密封膠。
7、防水附加層及防水層
在迎水面一側,沿套管周邊施工防水附加層。防水附加層沿套管及套管外牆周邊各不小於150mm。
防水附加層經驗收合格後與外牆一起施工防水層。
質量控制點:
1、止水套管安裝
2、管道/線纜安裝
3、油麻、瀝青油膏堵塞密實
4、防水附加層及防水層范圍、厚度控制
⑸ 地埋電纜接頭怎麼做防水處理
1.買電纜附件,有防水材料的
2.自己組合,買熱縮管或者防水自粘帶纏繞
⑹ 電纜溝防水怎麼做
電纜溝防水是要進行隔層的,這個是地下防水施工的標準的。
⑺ 電線接頭怎麼防水
電線接頭的接法有很多種,雖然它們在外行人看來似乎是沒什麼區別的,但是實際上根據用途以及具體適用場景方面的差異以及消費者自己的後期操作習慣看來,關於電線接頭接法的選擇還是相對而言較為重要的。那麼今天著重介紹的就是這個板塊的信息,並且還包括了關於電線接頭防水的處理方法以及電線接頭套管的介紹等等其他方面同樣值得參考學習的知識。
一、電線接頭接法
電源線接頭分為「十」字接法、「-」字接法、「丁」字接法等等。接頭應纏牢,光滑無刺。在線頭斷開前,應先用鋼絲鉗絲輕壓一下,再纏繞至口處,然後左右擺動,線頭就會很地服貼地在接頭處斷開。如果接頭在乾燥處,應先用絕緣黑布裹兩層,再裹塑料膠帶(也叫PVC膠粘帶)兩層,再用J-10絕緣自粘帶拉長200%左右裹二三層,最後裹兩層塑料膠帶。因為直接使用塑料膠帶缺點多多:塑料膠帶時間一長易生膠錯位、膠開;電器負荷重時,接頭發熱,塑料膠帶易熔化收縮;電源接頭在接線盒內相互壓,接頭有毛刺時,很容易戳空塑料膠帶等,這些隱患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引起線路適中,造成火災。而使用絕緣黑膠布就不會出現以上情況,它具有一定的強度、柔性,能長期緊裹著接頭處,受時間及溫度影響而干固定型,不會脫落,並且阻燃。再者,用絕緣黑膠布裹後再裹膠帶能防潮、防銹。當然,絕緣自粘帶也有缺陷,它雖防水性能好但易破,所以最後需裹上兩層塑料膠帶作保護層,接頭與接頭的絕緣自粘帶相互不粘,性能更好。
二、電線接頭怎麼防水
高壓防水膠帶,跟普通塑料絕緣膠帶一樣的用法,包起來就可以了。這種膠帶看起來像橡膠一樣的,就像汽車輪胎那種黑色的,軟的,比較厚,包起來後捏一下就成一個整體了,完全密封起來,不怕水的。去賣電工材料的地方都能買到。
三、電線接頭套管介紹
一般的電源線外要用質量,硬度大點的套管,套管的防火性能、防水性能要好。
套管,通常用在建築地下室,用來保護管道或者方便管道安裝的鐵圈。
套管的分類:剛性套管、柔性防水套管、鋼管套管及鐵皮套管等。
上文從用戶以及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並且我們假設電線接頭方面的專業基礎知識並不是大家都能夠清楚了解的,因此就主要分析了電線接頭的接法以及具體的關於它的防水方面的處理步驟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考慮到不少人士在其他方面會遇到的問題,我們更是呈現了關於電線接頭套管的內容,由此不難能夠了解到它能起到保護作用,是十分關鍵的。
⑻ 電線裸露在外怎麼防水
首先要切斷電源,然後用防水絕緣膠布包裹住裸露在外的電線 ,兩邊露在外面的接頭多纏一點,比較安全
⑼ 水下電纜接頭如何防水
水下電纜接頭防水方法:
一、電纜穿過電力預埋管
可以使用電纜管道封堵袋,將電力預埋管的兩頭進行嚴密封堵,能起到100%的防水作用,同時還能起到防小動物侵入的效果,給予整段電力管道一個清潔、乾燥的環境。
不會因為時間推移產生開裂漏水等問題。少部分情況下電纜穿牆後進入水下環境,這種工況下也可以在牆體內預埋電力管,然後採用電纜管道封堵袋有效密封,也可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二、電纜在水下進行連接
一部分情況下,電纜必須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由於電纜不是無限長,兩端電纜之間的連接部位(接頭)一旦位於水中,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防水處理。
1、端子壓接好以後,在端子周圍纏繞防水填充膠。收縮熱縮管。
2、如果是一般略微潮濕的環境,就在電纜兩端分別纏繞上防水填充膠帶,收縮護套管(護套管兩端必須帶膠)即可。
3、如果環境比較惡劣,就必須使用自粘性防水膠帶進行加強防水。
敷設方式:
海纜敷設主要包括電纜路由勘查清理、海纜敷設和沖埋保護三個階段。電纜敷設時要通過控制敷設船的航行速度、電纜釋放速度來控制電纜的入水角度以及敷設張力,避免由於彎曲半徑過小或張力過大而損傷電纜。
其中,在淺灘段(南嶺側)敷設時,電纜敷設船停在距離海岸4.5千米的地方,通過岸上的牽引機牽引,將放置在浮包上的電纜牽引上岸,電纜上岸後拆除浮包,使電纜下沉至海底。
深海段敷設時,電纜敷設船釋放出電纜,使用水下監視器、水下遙控車不斷地進行監視和調整,控制敷設船的前進速度、方向和敷設電纜的速度,以繞開凹凸不平的地方和岩石避免損傷電纜。
在施工的最後階段,主要是對海底電纜進行深埋保護,減小復雜的海洋環境對海底電纜的影響,保證運行安全。
⑽ 電線埋入地下的接頭如何處理
接頭處用紅磚干擺電纜接頭井,以後檢查和維修方便,接頭井的底部一定要大一些,電纜接頭的線要有富餘 ,周圍回填用干凈的沙子,防水電纜走護套管後埋入地下。接牢後,用熱縮管封住。接頭位置錯開,對接管外先塑料帶,然後自粘帶,最後塑料帶,都用半包法纏兩層。芯線絕緣做好,電纜絕緣按同樣的辦法處理。如果有電纜護套或UPVC管,可以包在電纜最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