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建造羊舍牆面用什麼材料好呢原因是什麼
農村建造羊舍,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花最少的錢,建造最經濟實用的羊舍。我們常見的農村羊舍有棚舍一體羊舍、塑料暖棚羊舍、封閉式羊舍、半封閉式羊舍、樓式羊舍等等,因為羊舍建造方式和用料不同,所以牆面和頂棚的材料也不太一樣,下面分別做介紹:
最後總結:以上就是我了解到的農村建造羊舍牆面和頂棚分別需要的主要材料。我們在實際建造過程中,只要選擇最佳材料即可。
Ⅱ 冬季養羊需要注意什麼你有什麼看法
冬季養羊需要注意,要有充足的日光浴,飲溫水,棚舍有足夠乾燥清潔墊草,增加能量飼料冬季南方和北方差異很大,我也是養羊戶地處南方廣西,這里只說我養羊過冬辦法,別處另論。由於我所處位置常年無雪,冬季最低氣溫也只有十度左右,所以冬季山上多以乾草為主仍有許多綠色植物,只要不是下雨天皆可放牧,夜晚封閉好羊舍不透風再加喂些種植的牧草即可。
入冬之前可以准備一些乾草,冬季缺草時粉碎後餵羊。也可以製作青貯料,但青貯料要加入大量乾草混合後餵羊,否則容易拉稀。還涉及到保溫,取暖的問題了,做保溫棚,類似於蔬菜大棚的,參考東北保溫棚,做棚架,扣塑料布,整個大油桶,做土爐子,燒柴,燒樹枝,秸稈都可以,大桶平放,做好排煙通風,保溫同時注意安全。
Ⅲ 羔羊冬天怎樣保暖
冬季養羊要點
保暖
羊的耐寒能力相對較強,但冬季羊舍不能低於0℃,羔羊舍不能低於8℃,產房保持在10℃~18℃為宜。過冬前,要及早檢修羊舍,對屋頂和牆壁進行必要的修補,防止漏風漏雪。地處野外的羊圈,應在北牆外用玉米秸埋設擋風屏障。密閉式羊圈,應在門口、窗口上懸掛擋風草簾。簡易式養羊大棚,可將屋檐向前延伸,架設塑料暖棚,頂上覆蓋草簾子。過於寒冷的季節,應在圈舍內生火爐取暖。
氣候寒冷,如何既能給羊保暖又能保膘?冬季養羊技巧分享
保群
冬牧能讓羊群吃到合適的牧草,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有利於增強體質,鍛煉抗寒、抗病能力,這是保群的主要措施。放牧要選擇避風向陽、水源較好的陽坡低凹地。初冬時節,有些牧草、野菜還未枯死,這時要抓緊時間放牧,抓住晴天中午比較暖和的有利時間,讓羊群盡量多採食一些青草、野菜。深冬季節將羊群轉為舍飼。對體質虛弱的羊,要實行特殊的管理措施,如飼喂多汁飼料、增加精料飼喂量、加強體質鍛煉等。
氣候寒冷,如何既能給羊保暖又能保膘?冬季養羊技巧分享
保膘
供給羊群優質青乾草和作物秸稈,及時補充豆粕、玉米、瓜干、麥麩等精料,保證每天每隻羊能吃到200克~250克精料。留做種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每天每隻羊應補飼500克~600克精料。每天定時供給2次~3次飲水,最好飲用淡鹽水,水溫18℃左右。深冬季節,即使天氣很冷,晴天中午也要盡量讓羊群外出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母羊的保膘十分重要,妊娠前期,口糧可由50%的苜蓿、30%的青乾草、15%的青貯玉米、5%的精料組成;妊娠後期,口糧組成為1公斤~1.5公斤青乾草、1.5公斤青貯飼料、0.45公斤精料。
Ⅳ 夏天怎麼給羊防熱
我國南方夏季高溫、多雨、潮濕,因此,羊舍要建在乾燥、排水良好和背風的地方,要能防熱、防濕、防風雨,還應靠近放牧地和清潔的水源。
羊舍要有一定的面積和高度,一般佔用面積公羊為1.2平方,母羊0.8平方米,哺乳母羊為2平方米,其他羊為0.6-0.7平方米。要按公羊、哺乳母羊、臨產羊和後備羊等分開關養,切不可大欄混群飼養。南方羊舍防熱防潮重於防寒,羊舍要適當高些,一般高度要達到2.5米以上,以保證舍內有足量的空氣和良好的通風。
羊舍內應有充分的光線,窗戶面積一般佔地面面積的1/15,窗要開在兩面牆上,距地面1.5米以上,前窗(向陽窗)要大些,後窗要小些,也可在羊舍南面修築90-100厘米高的半牆,上半部敝開,以保證空氣流通。
羊舍內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並有一不定期的傾斜度(約2-3厘米),在靠牆一端開設排糞尿口,便於清除糞尿、保持乾燥。有條件的地方,在羊舍內墊以竹簾或者竹(木)條,羊在高燥通風的竹簾(條)上飼養,糞尿從竹條縫隙中漏到地面,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發生,提高羊的成活率和增重速度。
羊舍的類型依據養羊方式而定,按屋頂可分為單坡式、雙坡式和拱形等,根據通風情況分密閉式、敝開式和半敝開式,按平面分為長方形、直角形和半口形等。根據江蘇省的氣候條件和目前的養羊方式,羊舍應選擇雙坡式、半敝開式,冬天能防寒,夏天能降溫。
建樓式羊舍 羊舍隔層用木條鋪做,木條間距以保持羊腳不落空為宜。隔層與地面距離一般為20厘米~30厘米,保持羊舍透風,便於清理糞便。羊舍高度應保持在2米左右,可達到防水、透風、隔熱。
放牧早出早歸中午11時至下午3時讓羊在圈內休息吃草料,下午放牧,可在晚7時收牧。供足鹽和清潔飲水,每天給羊喂1次~2次混合飼料(麥麩、玉米面、豆餅加稻糠、草粉),同時,每天給羊群飲4次~6次淡鹽水。切忌讓羊飲用排灌水、死塘水、窪溝水或把羊趕入潮濕泥濘地方放牧、休息,以免引起風濕症和食入寄生蟲卵。
嚴防暴雨襲擊羊群 羊遭雨淋易感冒發燒,造成掉膘。放牧時有條件的可自帶能容納羊群的大塊苫布,把四角系牢在大樹根上,中間用較粗的木棍頂起,讓羊群及時避雨。
及時晾羊 中午放牧後不要將羊急於趕入羊圈,可讓羊在林蔭下休息、飲水。晚上放牧後,可讓羊呆一段時間後再入圈休息,經常保持羊舍清潔、乾爽、通風。
搞好疫病防治 按照羊的免疫程序,及時免疫接種疫苗。羊舍要定期進行消毒,為防止蚊虻叮咬,還可以對羊體噴灑葯物。
Ⅳ 羊舍的一般要求,都有哪些呢
不管是大型養殖場還是農村散養戶,想通過養羊發家致富總離不開羊舍的修建。羊舍是羊場的核心部分,羊只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其中完成。因此,修建一座科學合理的羊舍,能為養殖戶在養羊過程中帶來不少便利。其實修建羊舍的一般要求並不高,只需從以下10個方面入手。
總結
以上就是羊舍修建的一般要求,從選址、面積、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地面、門窗、到牆壁和頂棚這10項詳細參數當中,養殖戶總能建造成功適合自己的羊舍。當然,還應最大程度利用當地的各項有利條件,爭取節約資金,把更多的錢投入到引種和草料儲備上面,這樣也符合絕大多數養殖戶養羊賺錢的基本利益。
Ⅵ 養羊時都要注意哪些問題
羊挺不錯養的,我建議你利用圈養羊技術:
一,羊舍工程建築應坐南朝北:羊舍每個以15-20平米為宜,用木板釘成溫室大棚,抬高圈底,高寬比為30-40公分。那樣的羊舍,有益於防凍,防寒保暖,防水,自然通風和養殖管理方法。
八,適度分群:依據周齡的尺寸,將羊群分成羔羊群,青年人羊群和種羊群,每羊羊舍飼養羊數不能太多,以15-20隻求宜。為防止爭食和斗爭,懷孕母羊,餵奶母羊和種大公羊應拴養或獨立喂養,以防斗爭,撞擊,造成自然流產和創傷。九,按時除蟲:羊群可以用阿牛丁,丙硫咪唑祛除身體外裂頭蚴。此外,間群由放養喂養變為舍飼,特別注意羊舍的通風換氣,維持羊舍乾躁,不然易產生羊眼部疾病。針對產生眼睛疾病的羊,可以用自家血眼部皮內注射給與醫治,一般5-7天就能治癒。
羊棚工程建築是不是有效,對羊成長發育關聯非常大.一直以來,我縣農副產品養殖羊均是散養,地圈墊草積肥,有的羊牛同圈,圈舍濕冷,太陽不夠,奶羊常常病發,發生春夏季發展趨勢,秋肥冬身亡,給養殖羊戶導致巨大損害.關鍵因素是圈舍工程建築不合理,不標准,管理方法較弱。為了更好地確保奶羊身心健康生長發育繁殖,推動養羊業發展趨勢,小編融合縣內氣候條件及奶羊生活習性,制訂奶羊圈舍工程建築規定。
Ⅶ 羊舍冬季如何保溫效果好
1、開放式羊舍,可以採用塑料布進行覆蓋,且最好採用雙層塑料布,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風、防寒與保溫的效果,這種方法適用於育肥羊舍、非哺乳期母羊舍。進一步提高羊舍溫度,可以在塑料布覆蓋的基礎上,再採用鍋爐或暖氣等進行加熱。
2、封閉式羊舍,對於北方寒冷地區、不耐寒羊種(例如山羊)及不抗凍生長階段(羔羊、哺乳母羊)的封閉式羊舍,應盡可能採用鍋爐或暖氣等進行加熱
這兩種方法是提高羊舍溫度
二、做好羊舍封閉與通風
天氣轉冷前需要對羊舍進行查修,及時更換破損門窗,天氣轉冷後需要關閉好門窗以保證羊舍溫度。不過在做好羊舍封閉工作的同時,還應做好通風換氣工作,以降低羊舍內濕度、有毒有害氣體含量,可根據氣溫等因素適當開啟一些通風口,以及晴朗無風的白天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換氣。
三、增加羊舍圍牆厚度
羊舍的四周圍牆、頂部可以通過堆砌泥土、農作物秸稈等方式增加厚度,這樣便可以提高保溫效果,當然最好在羊舍初建時就對牆體做加厚處理。
四、羊舍地面要乾燥
冬季羊舍地面糞污較多的情況下,會加快羊體溫度的散發,而且一旦結冰則影響羊的活動,孕羊易出現流產,因此羊舍內的糞便、污水需要及時清理干凈。為了節省飼養員勞動強度與保持羊舍長時間乾燥,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鋪設簡易發酵床,羊舍地面鋪設3~5公分粉碎秸稈、鋸末或稻殼等,並接種上一些發酵益生菌,這樣既可以保持羊舍乾燥衛生,又可以為羊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趴窩環境。
五、盡可能飲溫水
冬季羊長時間飲冷水、冰凍水,一來影響羊的正常消化功能,二來會增加能量消耗、降低生長速度,三來孕羊容易出現流產,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給羊飲溫水。
六、增加喂料次數
冬季需要增加喂料次數,以達到增加採食量的目的,進而填補由於溫度低造成羊體內脂肪、肌內代謝產熱造成的虧空。進入冬季後應改早、晚兩次飼喂為早、中、晚三次飼喂,有條件的情況下夜間還需補飼一次。
七、提高飼料能量水平
冬季羊舍保溫不好的情況下羊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禦寒,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提高飼料能量水平來達到保膘的目的。第一種方法將日糧中精料比例提高5%~10%,第二種方法每隻羊每天喂50克(育肥羊、成羊用量)食用油,第三種方法精料中添加10%的糖。
八、增加羊舍採光面積
開放式羊舍南側要有較大的開放面積,以備冬季覆蓋塑料布便於採光;封閉式羊舍南牆和舍頂要預留窗口,以便冬季陽光照進羊舍。另外天氣良好的白天,可將羊趕到運動場曬太陽、增加運動量。
供您參考,歡迎評價!
Ⅷ 養山羊技術
一、舍飼山羊的好處
1、山羊生長發育快。由於減少了遊走覓食活動,飼草轉化成羊肉的比例提高,單位草量能產出更多的羊肉,飼養周期可縮短一半時間,周轉快,效益高。
2、積肥多。放養一隻羊年平均積肥500kg,而圈養時為1000kg。
3、疾病少,產羔成活率高。放養山羊由於「風餐露宿」,容易感染疾病,而且不容易及時發現病羊,所以羔羊夭折現象經常發生。圈養山羊可以進行精細管理,不喝臟水,染病機會少,因而母肥仔壯,成活經幾乎可達100%。
4、促進植被的恢復,解決林牧矛盾,有利於飼草業商品化,帶動草食動物生產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二、山羊舍飼養殖技術
舍飼,即不放牧。將飼草定時、定量地放在羊舍飼槽或欄內飼喂山羊,讓其在在舍內完成生長、發育、繁殖、育肥等全過程的一種方式。舍飼的飼料為人工牧草、野草、灌木枝葉、秸桿類,同時必須給予充足的飲水,加餵食鹽、尿素(尿)、維生素、礦物質飼料或舔磚等。
(一)羊舍建造
山羊舍是山羊長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山羊提供安全的環境條件。所以,一棟理想的山羊舍要有防雨淋、防太陽曬、防疾病傳播、防野獸為害等功能。根據山羊的生物學特性和馬山縣自然條件,羊舍建造要符合如下要求:
1.羊舍面積。羊舍應有足夠面積,使山羊在舍內不太擁擠,可自由活動。每隻山羊平均佔有最低面積是:種公山羊為1.2—1.5平方米,成年母山羊為0.8—1.0平方米,哺乳母山羊為2.0—2.5平方米,幼齡公、母山羊為0.5—0.6平方米,閹山羊為0.6—0.8平方米。
2.山羊舍外要有運動場,運動場的面積為山羊舍面積的2—5倍。運動場圍牆的高度,小山羊為1.5米,母山羊為2米,公山羊為2.2米。運動場內應架設飲水裝置、草架、食槽等。
3.馬山縣屬高溫多濕地區,防暑、防濕重於防寒,因此羊舍要建成內部乾燥、空氣流通、光線充足、冬暖夏涼的敞開式羊舍,檐高3米以上,舍內架設的羊床離地1-1.5米,舍外應種樹以利防暑降溫。
4. 屋頂要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能耐火耐用,要有一定坡度,除平頂和圓拱頂外,若用樹皮、瓦、草料做屋頂,分別需要有15、35、50度的坡度,以利防水和排水。馬山縣氣候炎熱,羊舍屋頂應側重於防暑,所以用水泥屋頂時應設隔熱層。
5.羊舍地面要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地面緻密、堅實、平整、無裂縫、由里向外應有一定傾斜度,靠外面的低地處應開設排糞溝。
6.門、窗、牆要堅固耐用。
7.羊舍外邊要建有貯糞池。
(二)及時去勢
不宜留種的公羊,除部分公羊留作試情公羊外,其餘的在出生7-60日齡應進行去勢,去勢後的公羊性情溫馴,便於管理。
(三)合理搭配青、粗、精料
羊屬食草動物,飼料應以牧草、樹葉為主,精料為輔,在夏秋季節,應多喂些草料、樹葉或牧草(一般種植桂牧一號0.15畝可養成年羊一隻),禾本科(如桂牧一號、象草、類玉米等)與豆科(如銀合歡、任豆樹、沙皮樹葉等)牧草投喂比例為 4:1,適當補充精料。冬春飼草比較缺乏,有條件的地方,應利用冬閑田種植黑麥草作補充,也可通過多喂些混合飼料解決飼草不足的問題。混合料參考配方:玉米粉54%、草粉40%、黃豆或花生餅4%、麥麩2%,外加礦物質適量,每隻羊每天餵食鹽5克。
(四)供足飲水
為消化食入的粗飼料,山羊每天必須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同時體內循環、養分輸送也離不開水分。所以山羊缺水的後果往往比缺料更嚴重,容易導致食慾下降、消化不良、膘情下降等。因此,應供給充足而干凈的飲水,冬季應飲溫水。
(五)精心管理
1、每天清潔羊舍地面一次,圈舍及其周圍要定期消毒,每半個月清除羊樓下羊糞一次,並將其遠離羊舍堆積發酵。重胎母羊、哺乳母羊及其所帶羔羊要隔離於小單間飼養(2㎡/間),以防擁擠造成母羊流產和壓死羔羊,小單間應保持乾燥清潔衛生,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溫度以18-20℃為宜。
2、山羊的繁殖
(1)性成熟。公羊一般3—4月齡,睾丸可產生精子和雄性激素,母羊4—5月齡,卵巢可產生卵子和雌激素。此期可繁衍後代。
(2)母羊發情表現。不安心食草,鳴叫搖尾,有的爬跨它羊,初期陰部流出透明粘液,末期粘液成膠狀稠樣(粘稠),從發情開始到結束,一般1—2天,發情周期18—21天。
(3)母羊適宜的初配期為8月齡,第一胎於4月初配種,9月初產羔,第二胎10月初配種,來年3月產羔。目前馬山縣山羊多為自然交配,因人工授精所需的設備、技術要求較高,推廣山羊的人工授精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條件尚未成熟。
(4)妊娠與分娩。母羊配種後20天不再發情,說明可能已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