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水卷材 > 仔豬如何預防水腫

仔豬如何預防水腫

發布時間:2022-07-28 15:02:26

① 怎樣預防仔豬水腫病的發生

降低飼料蛋白質水平,可有效地緩解斷奶仔豬腹瀉和降低水腫病的發病率 單純降低日糧蛋白質水平可能影響仔豬對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而降低生長, 因此,在降低日糧蛋白質飼料時, 必須平衡多種必須氨基酸。 飼料酸化飼料中添加有機酸, 如檸檬酸、乳酸、甲酸鈣、食醋等,能使胃保持一定的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還促使高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抑制大腸桿菌有害菌的繁殖 ,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 適當提高日糧纖維素水平 日糧纖維素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降低日糧養份,維持養份攝人量與仔豬消化之間的平衡。通過日糧纖維素發酵,降低水份吸收, 增強胃腸蠕動,促進大腸桿菌毒素的排出。因此, 飼喂較高纖維素飼料也是控制水腫和腹瀉的有效方法之一。 預防仔豬水腫病應在仔豬斷奶時,加強飼養管理,適當減少飼喂量,以後逐漸增加,一至二周增至常量。使用營養全面的乳豬料或仔豬料, 自配飼料盡量品種多樣化, 補充微量元素及添加劑,避免飼料過於單一或蛋白質過多,多喂青飼料,及時補鐵、補硒。 防止突然改變飼料和飼養方法 改變飼料和飼養方法一定要逐步進行,若因突然改變而發生本病,應暫時恢復原來的飼料和飼養方法,待病情完全恢復後,再逐步改變。必要時,可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葯物如土黴素、磺胺嗜陡鈉, 或吠喃酮類。 若同群仔豬已有發病,可給未發病仔豬肌肉注射抗毒水腫靈每公斤體重,一日一次,連用二天。 對已發生水腫病的圈舍,要清除所的糞便,然後沖洗所有圈舍,並用草木灰水溶液和生石灰水溶液進行地面消毒,用消毒液,煤酚皂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確保未感染仔豬的健康。

② 怎樣防治仔豬水腫病

仔豬水腫病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毒素引起仔豬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常發生於斷奶前後,小至數日,大至3~5月齡也偶有發生,多以地方性流行或散發性出現。在同一窩內,最初患病的小豬為生長快、體膘最好的,病豬幾乎全部死亡。本病的發生與飼料和飼養方法的改變,以及飼料單一、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一些應激因素有關。

臨床上最早通常突然發現1~2頭體壯的小豬出現精神委頓,減食或停食,病程短促很快死亡。多數病豬先後在眼瞼、結膜、齒齦、臉部、頸部和腹部皮下出現水腫,嚴重的頭頂甚至胸下部出現水腫。有的站立時弓背發抖,步態蹣跚,漸至不能站立,肌肉震顫,倒地四肢劃動如游泳狀,發出嘶啞的尖叫聲,體溫正常或偏低。病程短者數小時,一般1~2天內死亡,病死率可達90%。

病理變化主要特徵是各組織發生水腫,尤以胃壁腸系膜和體表某些部位的皮下水腫為最突出。眼瞼及結膜較易見水腫。胃壁的大彎和賁門部水腫,黏膜層和肌層之間有一層膠凍樣無色或淡紅色水腫。

[防治措施]

(1)對已發病的仔豬無特異治療方法,初期可口服鹽類瀉劑,以減少腸內病原菌及其有毒產物,同時可使用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葯物。可用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每千克體重3~5毫克,肌肉或靜脈注射,或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 0.3~0.5毫克,每天2次,選用其中一種葯物即可。再加上下列葯物同時治療,每5千克體重內服1片雙氫克尿塞,每天服2次;每20千克體重肌肉注射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10毫升,每天2次;或每千克體重口服1片復方桿菌凈,每天2次,經 2~3次用葯後,病狀就會消失,當仔豬能站立,眼瞼水腫已消失,則停止用葯,並注意給足飲水。

(2)仔豬斷奶時,要防止飼料和飼養方式的突變,避免飼料過於單純或蛋白質過多,多喂些青飼料與礦物質,並在斷奶前1周和斷奶後3周,每頭每天內服磺胺甲嘧啶1.5克,可預防本病發生。

③ 仔豬水腫病怎麼辦怎麼預防啊

豬也會發生生理結構變化,在它成長的過程中,面臨生病也是在所難免。在養豬時盡可能做到就是,細心照料,避免突發性生病,盡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豬最容易患的病有腹瀉、仔豬水腫。而且這種一旦患病,容易造成大規模影響。

我們無論在從事任何工作時,都要認真對待,才會有好的回報。養豬也是如此,養豬的目的,不就是想效應最大化嗎?由於自己照顧不周,造成豬意外患病,不僅增加成本投入,而且還有可能功虧一簣,損失慘重。

④ 怎樣防治豬水腫病

豬水腫病是由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引起的豬的急性致死性疾病。當飼料單一缺乏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時,導致剛斷奶的仔豬發病,而且生長快、又肥又胖的仔豬先發病。雖然發病率不高,往往一窩中只有1~2頭,多者3頭仔豬發病,但是死亡率極高,可達90%~100%,給養豬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症狀]

突然發病並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倒地死亡。有的發病初期興奮轉圈,眼皮、頭、頸水腫,全身肌肉痙攣,角弓反張,運動失調,不能站立,倒地,四肢劃動,口吐白沫,麻痹死亡。

[預防]

(1)加強對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飼料中要有足夠的礦物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和維生素E。防止仔豬便秘。飼料不能突然改變等。

(2)每噸斷奶仔豬飼料中加入鹽酸土黴素500克,調勻後,連喂7天。

(3)每100千克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20克,調勻後連用7天。

(4)豬場可採取病死豬的淋巴結送化驗室進行細菌培養,再做葯敏試驗,選出敏感葯物,對全窩仔豬應用。

[治療]

(1)先用硫酸鎂50克+50毫升水送服(一次即可),再立刻肌內注射鏈黴素每千克體重10毫克+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2毫升/頭,每天2次,連用3天。

(2)0.1%亞硒酸鈉每千克體重1~2毫升+維生素E每千克體重200毫克,肌內注射,每兩天1次,連用2次。

(3)硫酸新黴素25萬國際單位/頭,肌內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

⑤ 怎樣防治仔豬水腫病

仔豬水腫病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毒素引起仔豬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常發生於斷奶前後,小至數日齡,大至3~5月齡也偶有發生,多以地方性流行或散發性出現。在同一窩內,最初患病的仔豬為生長快、體膘最好的,病豬幾乎全部死亡。本病的發生與飼料和飼養方法的改變,以及飼料單一、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一些應激因素有關。

臨床上最早通常突然發現1~2頭體壯的仔豬出現精神委頓,減食或停食,病程短促很快死亡。多數病豬先後在眼瞼、結膜、齒齦、臉部、頸部和腹部皮下出現水腫,嚴重的頭頂甚至胸下部出現水腫。有的站立時弓背發抖,步態蹣跚,漸至不能站立,肌肉震顫,倒地四肢劃動如游泳狀,發出嘶啞的尖叫聲,體溫正常或偏低。病程短者數小時,一般1~2天內死亡,病死率可達90%。

病理變化主要特徵是各組織發生水腫,尤以胃壁腸系膜和體表某些部位的皮下水腫為最突出。眼瞼及結膜較易見水腫。胃壁的大彎和賁門部水腫,黏膜層和肌層之間有一層膠凍樣無色或淡紅色水腫。

【防治措施】

(1)對已發病的仔豬無特異治療方法,初期可口服鹽類瀉劑,以減少腸內病原菌及其有毒產物,同時可使用抑制致病性大腸桿菌的葯物。可用氫化可的松注射液,每千克體重3~5毫克,肌內或靜脈注射,或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 0.3~0.5毫克,每天2次,選用其中一種葯物即可。再加上下列葯物同時治療,每5千克體重內服1片雙氫克尿塞,每天服2次;每20千克體重肌內注射磺胺-5-甲氧嘧啶注射液10毫升,每天2次;或每千克體重口服1片復方桿菌凈,每天2次,經 2~3次用葯後,病狀就會消失,當仔豬能站立,眼瞼水腫已消失,則停止用葯,並注意給足飲水。

(2)仔豬斷奶時,要防止飼料和飼養方式的突變,避免飼料過於單純或蛋白質過多,多喂些青飼料與礦物質,並在斷奶前1周和斷奶後3周,每頭每天內服磺胺甲嘧啶1.5克,可預防本病發生。

⑥ 如何防治豬水腫病

在豬水腫病的防治措施中,根本的辦法是加強仔豬斷乳前後的飼養管理工作。仔豬要提早補料,訓練採食,使斷奶後能適應獨立生活,斷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變飼料和營養方法;飼料喂量逐漸增加,防止飼料單一或過於濃厚,增加維生素豐富的飼料,圈舍要乾燥清潔,要特別注意食槽的衛生。

豬水腫病的治療方法很多,但療效不很明顯,對本病治療主要是採取綜合、對症療法。應在發現第一病例後,立即對同窩仔豬進行預防治療,其具體方法是首先立即停喂精料,投服適量緩瀉鹽類瀉劑,促進胃腸蠕動和分泌,以排出腸內容物。其次在飼料內添加適量的抗菌葯物,如土黴素、新黴素,每千克體重5~20毫克,也可添加磺胺嘧啶、大蒜等葯物,大蒜的用量,每日每頭豬10克左右,連用3天。對發病豬可試用:卡那黴素(25毫克/毫升)2毫升,5%碳酸氫鈉30毫升,25%葡萄糖液40毫升,混合後1次靜脈注射,每天2次,同時肌肉注射維生素C2毫升,每天2次。也可用醋酸可的松50~100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

中葯治療:①黃柏、大腹皮、陳皮各20克,黃連、黃芩、桑白皮、茯苓皮、姜皮(夏天可不用姜皮)各15克(每頭小豬量),煎汁喂服,每天3次,連用4~5劑。②金銀花20克,連翹20克,車前草10克,馬鞭草10克,茯苓10克,白術10克,甘草10克,加水適量,煎湯可喂10頭仔豬,每天2~3次,連喂3~5天。

⑦ 如何有效預防仔豬水腫病仔豬水腫病

豬水腫病是由一種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腸毒血症。

(1)症狀 病豬在眼瞼、結膜、齒齦、頸部、腹部皮下發生水腫,嚴重的全身水腫,指壓水腫部位下陷。發病初期,表現出興奮、轉圈、痙攣,站立時背部拱起,發抖;前肢如發生麻痹,則站立不穩,後軀麻痹,不能站立,行走時四肢無力,共濟失調。口吐白沫,體溫一般正常,升高的很少。多數在發病後數小時到1~2天死亡,以剛斷奶或斷奶不久的小豬最易發病。

(2)防制 根據多方面的報道,預防本病應從改善飼養管理入手,採取綜合性防制措施:①採取早期補食,斷奶過渡到以食為主,增強胃腸道功能和適應能力,促進腸道發達,排空能力增強。②斷奶後1~3周內保持低蛋白水平(控制在15%),採取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吃飽不吃足,並補給鮮嫩青飼料,增加必要的纖維素,提高腸道的活動能力,加快殘食在腸道的通過時間。③添加必要的礦物質及復合微量元素等物質,增強胃液的形成和胃蛋白酶的活性。④補充硒與維生素E,母豬產前15天,注射亞硒酸鈉或維生素E5毫升,仔豬產後15~20日齡每頭注射0.5毫升。⑤補充維生素A,除每天給予適量新鮮青飼料外,可選用蒼術,每頭每天5~10克。⑥發生水腫病後,應採取有效措施,以穩定豬群病情為主。首先,應停止吃食,排空胃腸內容物,在空腹有強烈飢餓感條件下,喂以加糖的稀糊粥及少量鮮嫩的青飼料,大蒜、蔥、韭菜等,由少到多。注意給病豬飲水,防止便秘;病豬心跳加快,捕捉時應輕放,不能倒提。

全群豬每頭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1~2毫升,必要時10天後再注射一次。

可按每千克體重注射慶大黴素2毫克,每天2次,或鏈黴素每頭每次20萬~30萬單位。

對有一定症狀的病豬,叫聲尚未嘶啞,四肢尚能站立的,應同時靜脈注射5%葡萄糖20~40毫升,加維生素C 250~500毫克,結合注射維生素B12200~300毫克,維生素B1100毫克。

⑧ 豬仔水腫怎麼防治

仔豬水腫病是斷奶仔豬的一種急性散發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病,運動共濟失調,驚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頭部水腫。剖檢變化為頭部皮下、胃壁及大腸間膜水腫。自1932年愛爾蘭首次發現仔豬水腫病以來,該病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前蘇聯發病率1.1%~36.7%,有的農場高達60%,致死率100%。日本發病率1%,致死率80%~100%。美國的發病率4%~40%,致死率90%。我國1956年在北京地區首先發生仔豬水腫病,1980—1989年的10年間,發病達1258115頭,死亡527911頭。該病已成為目前我國危害仔豬的主要疾病。
(1)病因致病微生物見前面介紹。其他原因如下:
①仔豬消化生理學特點與水腫病的關系消化酶不健全。仔豬胃腺不分泌澱粉酶,小腸黏膜和胰臟在35日齡內分泌很少。因此,不能充分地利用澱粉,更不能消化吸收禾本科穀物中的可溶性非澱粉化合物。當仔豬斷奶後的1周內,胰脂肪酶、胰蛋白酶、胰澱粉酶和糜蛋白酶等酶的活性顯著下降。除胰脂肪酶外,其他酶在12~14天後方可恢復到斷奶前水平。這些變化能導致早期斷奶仔豬對植物蛋白質和澱粉的消化率降低,至4周後才恢復到最高水平。因此,早期斷奶仔豬如飼料配製不當,或誘食過遲,未能促使仔豬消化酶系統提前分泌,必然導致消化不良、腹瀉,為大腸桿菌等病原菌異常增殖創造了有利條件。
仔豬胃底腺不發達,在生理上缺乏產生足夠胃酸的能力。據測定,正常仔豬胃內pH,20日齡為3.42、30日齡為4.29、40日齡為3.25,2.5~3月齡鹽酸濃度才接近成年豬水平。哺乳仔豬可以通過乳酸桿菌,將奶中的乳糖轉化為乳酸,維持其酸性環境。因此,盡管哺乳仔豬分泌胃酸的能力很弱,但消化仍良好。仔豬斷奶後,乳糖來源終止,乳酸生成減少,胃內pH上升,不管採食何種固體飼料,胃內pH均會立即上升,酸度下降。據測定,每100克胃內容物有機酸濃度,從斷奶前的10毫摩爾降至3~4毫摩爾。在鹼性環境中,仔豬胃蛋白酶朊不能激活為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影響日糧蛋白質的消化吸收,蛋白質在腸道內腐敗,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為大腸桿菌的增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仔豬免疫功能缺乏,胎兒在子宮內沒有接觸抗原,而通過初乳獲得大量抗體。在哺乳階段,仔豬依賴乳中大量抗體與腸內大腸桿菌等病原菌發生中和反應;仔豬出生10日齡以後才開始產生抗體,30~35日齡前數量還很少。當仔豬斷奶後,母源抗體來源終止,而自身免疫系統尚未健全,循環抗體水平降低,細胞免疫受到抑制,抗病力減弱。尤其當採食固體飼料後,飼料抗原引起腸道損傷,消化吸收不良,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大量增殖。綜上所述,由於仔豬消化功能不健全,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分泌少,當仔豬斷奶後,乳糖來源終止,乳酸生成減少,這時仔豬胃鹽酸分泌仍很少,而飼料蛋白質和無機鹽陽離子與酸結合,pH上升,蛋白質不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消化過程生理失調,腸內存在大量未被消化的蛋白質和未被吸收完全的氨基酸,導致腸內菌群區系平衡變化,大腸桿菌大量增殖。②仔豬消化不良、腹瀉與水腫病的關系Timoney(1950)和Lamont等(1950)指出,仔豬水腫病發病前1~2天常有消化不良和輕度腹瀉,認為消化不良和腹瀉與水腫病發生相關。斷奶仔豬腸道遭到損傷後,病原微生物容易大量增殖,腹瀉加劇。因此,病原微生物的增殖可能只是仔豬腹瀉的繼發性疾病。消化不良的腸內容物可以作為大腸桿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營養基質,病原菌利用其進行大量生長繁殖;充足的營養素,有利於大腸桿菌在小腸定植和大腸桿菌病的發生。③日糧蛋白質與水腫病的關系Schofield和Schroder(1954)認為,全價飼料的生產和使用,與水腫病發病率的增長呈平行關系。通過適當減少或停喂全價配合飼料,同窩仔豬病況可望得到緩解,甚至控制。據Willinger(1964)的試驗,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增高,對發病有著特別意義。1977年,原蘇聯學者就提出,早期斷奶及向高精料型的急劇改變,乃是發生水腫病的主要原因。匈牙利、波蘭的學者認為,仔豬水腫病的發生與濃厚的蛋白質飼料過多有關。為防止發病,匈牙利學者提出晚一點斷奶,減少蛋白質飼料和飼料酸化等措施。日本、波蘭、原蘇聯等國家的學者,都提出防止仔豬水腫病應避免給於多量的高蛋白質精料。消化液和食糜的成分,對腸道菌群的種類和數量有很大影響,營養物質過剩,有利於大腸桿菌定植,限制飼喂能降低包括水腫病在內的大腸桿菌病的發病率。甘孟候(1991)指出:仔豬斷奶後,喂給大量濃厚的精料,引起胃腸機能紊亂,有利於病原菌繁殖和產生毒素,誘發本病。佘永建(1993)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廣泛應用蛋白質含量高或動物性飼料過多的部分顆粒料、濃縮料或配合料等有一定關系。
仔豬消化道及酶系統的發育健全有一個過程,消化道蛋白酶的發育必須經過6~8周齡才趨完善。因此,早期斷奶仔豬的消化生理特點,決定了對植物性蛋白質的消化能力差,較多的飼料蛋白質進入大腸後會發生腐敗,對器官組織發生傷害,腸絨毛縮短,隱窩增生,消化酶活性下降,腸吸收功能降低。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進入大腸後,會改變腸道內微生物菌群,使腸道微生物以大腸桿菌等糖蛋白水解菌為主。這些細菌能分解蛋白質,釋放出屍胺、腐胺、酪胺和組胺等毒素。這些毒素刺激腸壁,引起腸道損傷和消化功能紊亂。進入大腸中未被消化吸收的飼料蛋白質是腸道細菌很好的培養基,大腸桿菌可利用大腸內容物中的蛋白質大量增殖。④硒和維生素E與仔豬水腫病關系硒和維生素E在機體內共同參與機體的抗氧化防禦體系,保護細胞與亞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免受脂質過氧化物游離基的破壞,兩者有協同作用。機體缺乏時,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減弱,致病性大腸桿菌大量增殖。肝臟、胰臟和胃腸道等消化器官病理性損傷,尤其是肝臟損傷最突出,引起仔豬肝臟營養不良,消化酶活性降低,影響消化道正常生理功能,使腸道正常pH和菌群區系發生變化,從而為某些致病性大腸桿菌的增殖、附著和毒素產生與吸收創造了條件。因此,硒和維生素E缺乏,能促進和誘發仔豬水腫病。⑤應激與仔豬水腫病的關系仔豬水腫病的發生與應激因素如斷奶、環境變遷、氣候突變、運輸、冷熱刺激、飼養管理改變等相關。應激反應使機體在受應激因素刺激後,通過下丘腦和垂體,使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量增加,繼而血液中皮質酮升高,心跳加快,血壓上升等一系列變化。處於應激狀態的機體淋巴系統功能退化和淋巴細胞減少,對病原菌的抵抗力減弱。在諸多應激因素中,斷奶應激對仔豬影響最突出。早期斷奶應激,使仔豬水腫病發病率為2.58%,死亡率也為2.58%,致死率為100%。斷奶應激主要原於心理應激(母子分離)、營養應激(從母乳轉向固體飼料)和環境應激三個方面。Funderburke等(1990)曾研究了三種應激對早期斷奶仔豬的影響,結果發現營養應激最強烈,影響最大,心理應激和環境應激次之,斷奶應激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導致腸道正常菌群區系失調,大腸桿菌等有害菌大量增殖。⑥管理與仔豬水腫病的關系補飼不充分
植物性蛋白質是主要抗原物質,抗原進入腸壁後,能激活腸道局部免疫系統,如仔豬未能產生免疫耐受性,免疫系統處於待發狀態,當斷奶後再次接觸抗原時,會發生抗原抗體反應,損傷腸道,消化酶活性下降,腸道吸收功能降低,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腸道正常菌群發生較大變化,從而為某些致病性大腸桿菌定植、增殖和產生毒素創造了良好條件。仔豬提前並充分補飼,能提高仔豬對固體飼料的生理適應性。據報道,斷奶患病仔豬比正常仔豬平均晚10天補飼固體飼料。
斷奶過早:由於仔豬消化器官、酶系統和免疫系統發育需要一定時間,仔豬消化生理特點決定了對植物蛋白質的消化能力差,不能充分地利用澱粉,斷奶越早,發病率越高。暴食暴食是導致農戶仔豬水腫病發生的重要誘發因素,尤其是農忙季節和仔豬價格上漲時期,發病較多。仔豬斷奶後,乳糖來源終止,乳酸生成減少。不管採食何種固體飼料,胃內pH立即上升、酸度下降,常用仔豬料pH為5.8~6.5,酸結合值高,仔豬短時間內大量採食後,胃內pH立即高於閾值4。據研究表明,28日齡斷奶仔豬每天僅能分泌胃酸20毫升,只能消化酸結合值為35的飼料75克,即使到了10~12周齡,也難以補償飼料的緩沖效應。在高pH的環境中,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必然導致消化不良,蛋白質在腸內腐敗,為大腸桿菌的定植、繁殖和毒素產生與吸收創造良好條件。
(2)臨床症狀疾病暴發初期,患豬常見不到症狀就突然死亡。發病稍慢的早期病豬,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不振,多數體溫不高,有的升高至40.5~41℃,行走不穩,搖擺,四肢運動不協調。有些病豬無目的走動或轉圈,或類似盲目亂沖,有的病豬前肢跪地,兩後肢直立,突然猛向前躍,當各種刺激或捕捉時,十分敏感,觸之驚叫,突然倒地,四肢亂彈,呈游泳姿勢,空嚼,磨牙,口流泡沫液後期反應遲鈍,呼吸困難,聲音嘶啞,腹瀉或便秘。病豬常見眼瞼水腫,嚴重時上下限瞼間僅現一小縫隙,然後逐漸延至顏面、頸部,頭部變「胖」。病程較快,除最急性死亡外,一般在3天內死亡或可耐過,年齡稍大的豬,病期可長至5~7天。(3)病理變化病程長短不同,剖檢變化不全一樣,主要的變化是水腫。上下眼瞼、顏面、下頜部、頭頂部皮下水腫,切開水腫部呈灰白色涼粉樣,厚度可達0.5~1厘米,流出少量白色或黃白色液體。胃壁及腸間膜水腫最為典型。胃壁特別是胃大彎部顯著水腫,在胃的肌肉層和黏膜層之間切開,呈膠凍樣,流出少量清亮無色或呈黃白色液體,水腫厚度達0.5~3厘米。有時水腫的部分較小,須多切幾處方可見到。賁門部也常見到水腫,結腸腸間膜水腫也很明顯,整個腸間膜涼粉樣,切開有少量無色液體流出,腸道黏膜紅腫,大腸壁也發生水腫。全身淋巴結幾乎都有水腫,尤以腸系膜淋巴結明顯。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變化。肺臟水腫,心包、胸腔、腹腔內積液,呈無色或淡黃色,暴露空氣後很快凝固成膠凍樣。腦膜充血,大腦間有水腫或有出血點。部分病例其他器官亦有出血和變性的變化。(4)診斷豬水腫病的診斷,主要依據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特別是斷奶後小豬發病,病程短,常是突然死亡,致死率高。發病大多是營養良好的體格健壯的仔豬。臨床症狀主要是體溫不高,四肢運動障礙,後軀無力,搖擺和共濟失調;眼瞼、顏面及頭部水腫。剖檢主要特徵是胃大彎、腸間膜和淋巴結水腫。
本病須與營養不良性水腫相區別。營養不良性水腫,病程長,結膜貧血黃染,一般無神經症狀,屍體消瘦,皮下及體內脂呈膠凍樣水腫,實質臟器呈營養不良性變性,如肝臟腫大,呈土黃色。改善飼養條件,增加蛋白質及青綠飼料後,常可逐漸恢復;從腸系膜淋巴結中分離不到溶血性大腸桿菌,缺乏典型的臨床變化。(5)治療本病缺乏特異療法,一般以綜合療法為主。保得勝,每千克.體重0.1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2天,效果較好;20%甘露醇20~50毫升或25%山梨醇30~50毫升,加慶大黴素8萬~16萬單位,維生素C2支,輔酶和三磷酸腺苷各1支,靜脈緩慢注射,每天一次,連用2天,效果理想;普康素1~2支,肌肉注射,每天2次。若有條件,最好經葯敏試驗後選擇用葯。
(6)預防措施降低飼料蛋白質水平
降低飼料蛋白質水平,可有效地緩解斷奶仔豬腹瀉和降低水腫病的發病率,但可能影響仔豬對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量而降低生長。因此,在降低日糧蛋白質水平的同時,必須平衡多種必需氨基酸。飼料酸化飼料添加有機酸,能使胃保持一定酸度,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同時有利於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長,又能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繁殖。目前推廣應用的主要有檸檬酸、延胡索酸、乳酸、甲酸鈣和食醋,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適當提高日糧纖維素水平日糧纖維素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日糧養分濃度和提高飽感,維持養分攝入量與仔豬消化力之間的良好平衡。日糧纖維素在結腸發酵產生揮發性脂肪酸,改變水分的吸收,促進胃腸蠕動和食糜流動,從而促進大腸桿菌及其毒素的排出。飼喂高纖維素飼料,或自由採食纖維素,是仔豬水腫病和腹瀉的有效控制方法。建議日糧中的纖維素含量應該佔5%。應用乳清粉乳清粉中乳糖含量在60%~70%,在日糧中添加10%~30%乳清粉,乳糖發酵生成乳酸,能降低胃腸pH,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繁殖。應用添加劑硒和維生素E缺乏會破壞免疫系統,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仔豬日糧中補加硒0.3~0.4毫克/千克、維生素E 100毫克/千克時,抗大腸桿菌血漿抗體滴度比對照組高2~3倍。飼用微生物添加劑飼用微生物添加劑能維持腸道菌群平衡,有益菌在腸內大量繁殖,能產生有機酸,降低胃腸pH等多種功能。抗生素飼料中添加桿菌肽鋅、喹乙醇、土黴素鹼、硫酸抗敵素等,不但能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的繁殖,還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日增重。其中桿菌肽鋅和硫酸抗敵素合並使用效果較理想。鋅缺鋅可使胃腸黏膜發生炎症,胃腸的運動機能和分泌機能紊亂,導致消化吸收率下降。來源於高劑量氧化鋅的鋅離子能抑制大腸桿菌的呼吸鏈,削弱其活性,從而減少甚至杜絕大腸桿菌病。乳酸鋅、葡萄糖酸鋅、氧化鋅、硫酸鋅均可作為仔豬日糧的添加劑。效果較好的是乳酸鋅,而比較經濟實用的是氧化鋅(0.06%比例拌料)。仔豬使用高鋅日糧時,要按比例相應增加其他微量元素的用量,尤其銅和鐵,一般按鋅、銅比4:1和鋅、鐵比1:1.5的比例添加硫酸銅和硫酸亞鐵,要留意仔豬血紅素狀況。充分補飼在斷奶前充分補飼,可使仔豬對飼料抗原獲得免疫耐受性,能減輕或避免斷奶後仔豬的超過敏反應。如補飼不充分,仔豬免疫系統處於待發而非耐受狀態。當斷奶後,再次接觸抗原性飼料時,超過敏反應更加強烈。對抗原性飼料充分補飼,並保持斷奶前後日糧種類不變,可明顯降低斷奶後過敏反應的程度。斷奶技術由於我國仔豬料是玉米一豆餅類型,以植物性蛋白質為主,不適宜仔豬消化生理特點。因此,斷奶不宜過早。大量試驗證明,斷奶越早,發病率越高。一般35~40日齡斷奶為宜,斷奶要逐步進行,即在斷奶前1~5天減少餵乳次數,最後2天將母豬移舍,以減小心理性應激。斷奶時最好採取移母留子的辦法,讓仔豬留在原地飼養。斷奶措施要有利減小斷奶應激。少量多餐限制仔豬採食量,有助於避免消化不良及其他副作用,有助於減少進入腸道的飼料蛋白質,從而減少飼料蛋白質的抗原作用和腐敗作用,減少大腸桿菌的繁殖和大腸桿菌病的發生。仔豬斷奶初期適當增加飼喂次數,最好能保證料槽內不斷料,讓其自由採食。斷奶仔豬飼喂次數增多,發病機會減少,這是防制斷奶仔豬水腫病十分重要的措施。其他疾病及治療大腸桿菌可以繼發於其他疾病之中或病後,尤其是當仔豬發生消化道疾病時,大腸桿菌即可在腸道內大量繁殖,以至於達到臨床顯著水平。對仔豬消化不良(糞便灰白色,拉稀等)要及時治療。便秘、腸道弛緩,蠕動緩慢,有利於腸道內大腸桿菌繁殖到致病水平。
在還沒有實用的免疫預防方法時,預防水腫病的發生主要在於加強管理。首先要搞好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盡量降低大腸桿菌傳入豬群內。在已有菌株存在的豬群要增強仔豬抵抗力,降低病原性大腸桿菌在腸道內的感染達到致病水平。

閱讀全文

與仔豬如何預防水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浙江pvc手套廠家電話號碼是多少 瀏覽:100
華碩筆記本北京維修點 瀏覽:799
涪陵空調維修電話附近 瀏覽:247
宜昌工貿家電在哪裡 瀏覽:527
閃修俠龍崗維修點 瀏覽:845
翻新機怎麼變成真機 瀏覽:111
海清家居服 瀏覽:222
防水灑到啞光磚上怎麼辦 瀏覽:869
鐵路護欄翻新用什麼漆價格是多少 瀏覽:495
湘潭華為維修點查詢 瀏覽:623
史密斯熱水器售後維修這行 瀏覽:921
重慶九陽電器售後維修 瀏覽:91
廣州頂級傢具 瀏覽:807
偉威家電維修部怎麼樣 瀏覽:100
本地傢具回收哪裡好 瀏覽:511
電路板補點 瀏覽:973
西藏口碑好的傢具包括哪些 瀏覽:743
電路第五版第三章答案 瀏覽:528
常熟索尼電視機哪裡維修店 瀏覽:588
家居彩裝膜價格圖片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