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光溫室保溫不好怎麼辦
在關於你說的這個「大棚保溫不好」這樣的情況,確實說的比較籠統。對於我回答給你更確切的解決辦法來講,並不太友好。因為你並沒有說明你是怎麼的溫室大棚,是哪裡的問題導致保溫效果不好。這樣對於我幫助你解決實際的問題上就比較直觀一點,如果可以提供照片的情況,這樣我解決實際的問題就會好一些。可以直接指導你現場該如何處理,這樣解決起來也非常順手的。
▲保溫被蓋住後屋面
保溫被的安裝也很重要,最關鍵的就是兩點,其一、保溫被在後牆的固定位置,我的建議是把保溫被加工的時候要加長一點,覆蓋到後牆上有10-20公分左右,這樣後屋面就不會漏風,也就是增加保溫性。其二、就是前屋面的保溫被增加捆綁器,也就是使得保溫被在大風的情況下,不會被大風吹起來講。尤其是保溫被兩側一定要有捆綁器固定好,很多時候風都是從兩側吹進去的。
總結:對於日光溫室的保溫性不好來講,就要從這兩方面入手檢查了。這個也是我給你的一點建議,但是不知道你的大棚是否是日光溫室。對於我在這個行業中的了解,冬季種植又提到保溫效果不好,基本可以斷定是日光溫室。但是不能判斷是否是磚牆的日光溫室或土牆的日光溫室,或許還有其他的。從這兩方面入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㈡ 在冬季,如何讓大棚的保溫性更好
目前的大棚牆體多為土牆,容易發生滲漏,這樣不僅會導致棚內溫度降低,還會影響大棚的牢固性,所以在冬季來臨之時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治雨雪滲漏到大棚當中,這就要求我們要及時修繕大棚牆體,同時鋪設防水材料。
比如,在雨雪來臨之前鋪設一層塑料膜,可以起到防水、防風、保溫的作用,同時可以防止滲漏,延長大棚的壽命,綠之洲植保老師建議先鋪設一層草苫,然後再鋪設塑料膜,注意做好固定工作,避免塑料膜被大風吹走。
增施肥料
很多農戶認為冬季保溫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很多精力都投入到大棚保溫、棚內增溫等工作當中,其實除了保溫之外,提升作物的抗寒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們提到過,使用礦源黃腐酸鉀能夠提升地溫,同時它還具有提升作物抗寒能力的作用,在冬季大棚中使用時非常合適的。
另外,很多種植戶只知道磷肥和鉀肥能夠補充作物花朵和果實所需的養分,其實磷鉀肥還具有提升作物抗逆性的效果。
在冬季可以使用高磷水溶肥、高鉀水溶肥進行噴施,同時增加芸苔素內酯和葡萄糖,其中芸苔素內酯是一種植物調節劑,能夠提升作物光合作用,讓葉片更加厚實,這樣就提升了作物的抗寒能力,而葡萄糖則能合成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在蔬菜處於不利的生長環境時,作物自身生產的葡萄糖是無法滿足作物生長的,所以需要配合葡萄糖一起使用
㈢ 怎麼才能讓下雨天大棚內地面不泥濘
下雨大棚裡面地面泥濘是雨水滲透導致,建議外圈挖排水溝,內部墊高防止滲水,建立防水牆等。
較長時間霧霾陰雨低溫天氣,部分蔬菜瓜果田間病害較嚴重,有的棚不同程度的發生秧苗萎焉和葉片下垂現象,建議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和自己蔬菜瓜果秧苗長勢採取相應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性天氣對蔬菜瓜果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
水肥管理方面,在霧霾和陰、雨低溫天氣連續幾天後,作物根系的吸收功能大大下降,一旦天晴,因植株蒸騰作用加強,根部吸收跟不上,往往會發生萎焉死秧現象。建議前期多使用美國維盛的根盛產品,加強對根系的保護;其次,天氣突晴,中午光照過強時,可選用維盛糖醇系列等有機葉面肥,進行葉面噴霧,有效補充養分,彌補根系吸收的不足,防止閃苗現象的發生。
同時應該加強管理,保持棚內溫度達到作物生長的適溫范圍之內,注意天突晴後的高溫烤苗和降溫導致的低溫凍害現象的發生。對日光溫室和大棚喜溫蔬菜如黃瓜,西瓜等瓜類蔬菜及番茄,辣椒,茄子等果菜類蔬菜,施肥時適量加入影響者有機肥配合使用,可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低溫能力,達到保根、保秧的目的,減少作物養分的過度消耗,提高抵抗力。
最後要加強病害的防治。要結合天氣情況採取相應技術措施,加強蔬菜瓜果病害的防治工作,並盡量降低棚內濕度,防止灰霉病、晚疫病、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的流行。
㈣ 下雨大棚裡面地面泥濘怎麼辦
下雨大棚裡面地面泥濘是雨水滲透導致,建議外圈挖排水溝,內部墊高防止滲水,建立防水牆等。
方法一:
建議在大棚建造時,棚與棚之間要留出一定的距離,兩棚之間空地的正確距離以4-5米為宜,在棚前臉處挖一條與大棚同長的排水溝,排水溝寬約半米,深約30厘米左右,好讓大棚面上留下的水隨時流走,防止積水過多流入棚內。
同時,這樣在冬季既不互相遮陰,又可排雪排水,作用明顯。
在棚區建設時,最好有規劃好的防洪溝或其他溝渠,遭遇強降水時可及時將積水排出。
方法二:
東西山牆也是儲熱的載體,在大棚保溫性上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通常在覆蓋棚膜的時候都會多出幾米,將東西兩山牆外側全部覆蓋,這樣對山牆的外部起到了很好的防水效果。
當夏季將草簾和浮膜收存以後,要及時檢查兩側山牆附近的棚膜,發現孔洞要及時修補,避免進水,導致山牆牆體塌方。
若棚膜有破損,可在牆體上再覆蓋幾層舊塑料棚膜,減少雨水對牆體可能的為害。
方法三:
在大棚後牆防雨上,最常見的是使用舊薄膜將棚體覆蓋,雨水會順流而下,不會侵濕棚體,而且薄膜能很好地抵禦大風,保溫性好。
在選膜和固定上就要特別注意,在大雨前,要隨時查看後牆覆蓋薄膜的情況,確保不漏水。
方法四:
常情況下漏水是因為卷簾機支架在後屋面的穿口位置很低,水流在該處聚集或流經此處才導致進水。因此只要把這個地方抬高,就不會出現漏水問題了。
具體操作是從棚裡面沿三角鐵的內角向上塞地膜,一直塞到外面覆蓋的薄膜隆起一塊,使水流不在該處聚集或流淌,就減少了進水的機會,由於三角鐵的直角面向下,下雨時就不會因為阻擋而造成雨水聚集,從而就不會使雨水順三角鐵進入後屋面了。
使用水泥柱的可將立柱周圍的棚膜提高,然後用膠帶密封好,或在立柱周圍多覆蓋幾層膜然後粘牢。
註:
可根據自身大棚情況來結合防水,起到棚內土壤不泥濘的目的。
在地勢比較低的拱棚邊緣再包裹上了一層農膜,距離地面約20厘米,然後再按照兩邊放風口的大小安上的防蟲網。
防蟲網一般幅寬1.3米即可。
這樣既可避免雨水灌入棚內,又可防止害蟲潛入進來,還能有效地放風,改善棚內小環境,效果不錯。
㈤ 溫室內的保溫措施主要有哪些
我知道的溫室大棚保溫被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腈綸棉保溫被:它的主要材料是腈綸棉、太空棉,用無紡布做面料,採用縫合方法製成。優點是可滿足在保溫性能上的要求,但其還是特別結實耐用。另外,它是採用縫合方法製成的,因此在雨雪天氣中,水可能會從針眼滲到裡面。
2、針刺氈保溫被:它是由舊碎線、布等材料經過一些處理後重新壓制而成的,用針刺氈作為主要保溫材料。它的優點是造價低,保溫性能和防風性能特好,也可在表面用上牛津防雨布,這樣就可以防水了。
3、棉氈保溫被:它主要是通過棉氈作防寒的主要材料,並且在兩面覆上防水牛皮紙,保溫性能與針刺氈保溫被差不多。由於牛皮紙價格便宜,所以保溫被的價格也相對較低,但其使用時間比較短。
4、復合型保溫被:它是採用兩毫米厚蜂窩塑料薄膜兩層、加兩層無紡布,再外加化纖布縫合製成。優點是質量輕、保溫性能好且便於機械卷放。它的缺點是裡面的蜂窩塑料薄膜和無紡布經機械卷放碾壓後容易破碎。
5、泡沫保溫被:它採用微孔泡沫作主料,用化纖布作上下兩面的面料。微孔泡沫具有柔軟、質輕、防水、保溫、耐化學腐蝕和耐老化的特性,經加工處理後的保溫被不僅持久保溫,防水性能也極好,容易保存,耐使用。它的缺點是質量太輕,需要解決好防風的問題。
6、新型大棚保溫被:其採用超強、高保溫新型材料多層復合加工而成,具有質輕、防水、保溫隔熱、防老化線等功能,使用壽命長,保溫效果好,同等條件下比草苫覆蓋溫度可提高10度,易於保管收藏,
我使用的是河北惠農保溫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型大棚保溫被,已經用了好多年了,性能好,特耐用,是性價bi較高的一款。
㈥ 大棚內增溫與保濕的措施分別有哪些
1.棚前挖防寒溝。在大棚前沿外側挖深0.5m,寬0.4m與大棚同長的平底溝,墊入一層舊薄膜,然後填入秸草,上面再蓋一層薄膜防漏水。這樣可避免棚內土壤熱量外傳,也能防止前沿作物根系受低溫傷害。
2.棚後建擋風屏。在大棚北側沿棚東西方向用蘆葦稈、玉米秸稈等建成帶有一定坡度的護風屏障,再加上一層舊薄膜,這樣既有利於擋風又起到反光作用。
3.棚上覆蓋草簾。日落後至日出前在棚上覆蓋草簾,草簾的內側用蒲草或稻草,外側用蘆葦花等聯結成厚0.04m、寬2m的覆蓋物。也可單用稻草制草簾覆蓋,以增強其保溫性。
4.棚膜內壁塗SN。普通薄膜噴塗SN防水滴劑後,膜上就不容易形成水滴,透光率可提高35%左右。同時還應及時清除薄膜上的塵土、雜物。
㈦ 怎樣做才能提高溫室內的溫度,有效地預防冷害、凍害的發生
在嚴寒季節,低溫特別是低夜溫是溫室生產的最不安全因素,是造成冷害、凍害,影響蔬菜生長發育的主要制約因素。如何增強作物的抗寒、抗凍害性能,提高設施內的溫度,維持適宜的晝夜溫差,是安全生產、獲取高產高效的最基本條件。主要措施如下:
(1)建設1個外有保溫保護層、內有完整的防寒溝、磚包復合孔穴牆體、內撐外壓、結構合理、透光率高、增溫快、保溫性能良好的溫室設施。
(2)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護能力。使作物自身能夠具有較強的抗寒、抗凍等抗逆性能。方法有:
①選用耐低溫、抗逆能力強的品種。
②種子催芽時進行低溫鍛煉,提高幼苗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③用「天達-2116」灌根、塗莖、噴灑植株,提高作物自身的抗冷凍、耐低溫的能力。
「天達-2116」植物細胞膜穩態劑,不但能促進發根、提高葉片的光合效應、具有極強的增產能力,而且它具有獨特的生理作用,能啟動作物自身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作物自身的生命潛力、生產能力和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能顯著增強作物自身的抗乾旱、抗病、抗葯害、抗酸雨、抗低溫冷害的能力。眾多的實際例證說明:「天達-2116」對蔬菜、果樹和各種農作物的低溫、凍害及其他災害的防禦上,作用顯著,效果明顯,在溫室使用效果更為顯著。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在定植蔬菜秧苗時,要用600~1000倍壯苗型「天達-2116」+4000~5000倍96%的天達惡霉靈葯液灌根,每株100~150毫升。此後再用600~1000倍「天達-2116」+120倍紅糖+300倍尿素+無公害防病用葯液,細致噴灑作物的莖葉、幼果。每10~15天1次,連續噴灑3~5次。
(3)起高壟畦栽培。冬季土壤溫度低,需陽光輻射土壤表面、室內熱空氣通過土壤表面傳導加熱來提高土壤溫度。土壤表面積大小,是影響土溫高低的主要因素。若採用平畦栽培,土壤表面積小,受熱面小,接受熱量少,土溫低,熱土層薄。而起高壟畦栽培,可顯著增大土壤表面積,土壤吸收熱量多、增溫快,土溫高、熱土層厚、蓄積熱量多。土溫高,不但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發育、提高根系的活性、達到根深葉茂、生長健壯的目的,而且較高的土壤溫度在夜間又能釋放較多的熱量,穩定夜間溫度,減少冷害、凍害的發生。
(4)全面積覆蓋地膜。地膜覆蓋後,能顯著地提高土壤的溫度(表2)和保水能力。
㈧ 塑料大棚如何防霧防水滴
1、使用功能膜:有消霧、防水滴的。
2、調整膜的角度,角度大普通膜也有流滴功能。
3、使用防霧劑:
一種廣泛應用於生產塑料無滴膜的DYFW-01內添型塑料大棚防霧劑日前在山東省萊陽市大易化工有限公司研製成功,並投放市場。
該產品添加到塑料樹脂內,可製成一種低表面張力的膜,當水汽蒸發後碰到該薄膜表面時,不會像其他普通塑料薄膜上的水一樣收縮成折光水滴附在薄膜上,而是形成連續的水膜沿棚壁流下,因而賦予塑料大棚薄膜以很好的防霧防滴效果,並使射入的太陽光線不發生折射、反射,極大地提高光線透過性。同時,這種防霧劑還具有抗紫外線輻射和良好的耐熱性,可使塑料薄膜耐老化,延長其使用壽命。
㈨ 大棚怎樣保溫,才不怕「寒潮」突襲
在使用多年的棚子里,雨雪和水會滲入後牆,影響後牆的牢固性和保溫性。建議後牆可以覆蓋廢塑料薄膜和無紡布,既可以防雪防水,又可以大大提高後牆的保溫效果。溫室兩側山牆的保護一般用塑料薄膜覆蓋,既能防止雨水沖刷破壞牆體,又能防止強風穿透牆體,有利於溫室的保溫。同時,建議在棚子山牆的薄膜上覆蓋一層無紡布,既可以避免上下棚子時直接踩在薄膜上,又可以抵禦寒風,保持溫室溫暖,既省心又實用。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無紡布一定要固定好,可以用廢棄的水泥柱壓實,防止大風吹起來。
如果冬季氣溫較低,灌溉後土壤會與外界隔絕,這一水層能起到保冷作用,主要是溫差的原因。如果氣溫突然下降,可以給溫室一個降溫的機會。但是澆水的方式要引起種植者的注意,避免淹水,如果棚內濕度高,最好不要用這種方式。寒潮來了,除了降溫,光線也不夠。這時,人們經常選擇用燈泡來填充燈。但是必須注意,燈泡不能隨便買。應選用專業的補光燈和白熾燈,60~100瓦最好,以免高溫灼傷農作物。過去,許多人冬天在家裡用爐子取暖。其實溫室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但是,當人們進入溫室時,應該首先通風,以避免過多的二氧化碳造成中毒。
㈩ 怎樣做才能提高溫室內的溫度,有效地預防冷害、凍害發生
在嚴寒季節,低溫特別是低夜溫是溫室生產的最不安全因素,是造成冷害、凍害,影響辣(甜)椒生長發育的主要制約因素。如何增強辣(甜)椒植株的抗寒、抗凍害性能,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維持適宜的晝夜溫差,是辣(甜)椒安全生產、獲取高產高效的最基本條件。主要措施如下:
①建造一個外有保溫保護層、內有完整的防寒溝、磚包復合孔穴牆體、內撐外壓、結構合理、透光率高、增溫快、保溫性能良好的溫室設施。
②提高辣(甜)椒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護能力。使辣(甜)椒自身能夠具有較強的抗寒、抗凍等抗逆性能。方法有:第一,選用耐低溫、抗逆能力強的品種。第二,種子催芽時進行低溫鍛煉,提高幼苗對低溫的適應能力。第三,用天達2116灌根、塗莖、噴灑植株,提高辣(甜)椒自身抗冷凍、耐低溫的能力。
天達2116植物細胞膜穩態劑,它不但能促進發根、提高葉片的光合效應、具有極強的增產能力,而且它具有獨特的生理作用,能啟動辣(甜)椒自身的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辣(甜)椒自身的生命潛力、生產能力和適應惡劣環境的能力,能顯著增強辣(甜)椒植株自身的抗乾旱、抗病、抗葯害、抗酸雨、抗低溫冷害的能力。眾多的實際例證說明,天達2116在對栽培辣(甜)椒的低溫、凍害及其他災害的防禦上,作用顯著,效果明顯。在溫室使用效果更為顯著。具體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在秧苗定植時,要用600倍壯苗型天達2116+3000~6000倍96%天達
土壤全面積覆蓋地膜後,抑制了土壤水分的蒸發,從而減少了溫室熱量的損耗,提高和穩定了溫室溫度(表8-4)。前人的研究結果證明,在25℃左右的條件下,土壤中每蒸發1千克水分,需從土壤中吸收432.5千焦左右的熱量。蒸發的水分還會在薄膜上凝結形成水珠或水膜,把熱量通過薄膜傳導到室外空氣中去,造成熱量大量損失。同時採光面上一旦形成水珠或水膜,會對光線產生折射,又會明顯降低太陽光的入射率,降低室內光照度,使辣(甜)椒的光合效能下降,並造成室內熱量不足。
在一般情況下,一個350米2的溫室,如不覆蓋地膜,每天最少從土壤中蒸發水分10~15千克,可損失24325~36487.5千焦的熱量。而這些熱量,經測算可使該溫室的空氣溫度提高或下降7~10℃。因此,全面積覆蓋地膜,抑制土壤水分蒸發,不但是降低室內空氣濕度,減少病害發生的有效措施,而且還是提高室內溫度,維持熱量平衡,穩定室內溫度,防止辣(甜)椒凍害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覆蓋地膜時,要做到行間、株間都全面積覆蓋嚴密,不讓土壤裸露,而且還要把操作走道、室內前沿全面積覆蓋,把因土壤水分蒸發引起的熱量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⑤嚴密封閉,消除孔隙散熱。造成溫室孔隙的原因及防止策略:第一是薄膜破碎,俗話講,針尖大的孔洞,斗大的風,薄膜孔洞在嚴寒的夜間,可因氣體交換而損失掉大量的熱量。第二是因壓膜繩拉得不緊,造成薄膜呼扇。薄膜呼扇時能快速吸進冷空氣,壓縮排除室內熱空氣,引起室內快速降溫。因此,必須把每根壓膜繩拉緊、系結實,防止有風時,薄膜呼扇和拉開薄膜之間的壓縫,引起內外空氣快速交換,造成溫室內急速降溫。第三是牆體存有縫隙,門窗封閉不嚴。要注意把每個磚縫、孔隙處理嚴密,並要把門窗處理好,防止存有縫隙,形成空氣對流,引起熱量散失。
⑥提高不透明覆蓋物的保溫質量。在夜晚,室內熱量可以通過紅外線輻射、與薄膜的傳導,使室內熱量大量損失,如果不用不透明保溫層覆蓋,加以保護,則室內溫度可下降至0℃,甚至更低。目前,最常用的不透明保溫層有草苫、防水紙被等。用草苫覆蓋,要注意選擇厚度達5厘米左右、編織密度緊密、縫隙極少的稻草苫。否則,如果草苫編織不緊密,顯露縫隙,覆蓋溫室後,夜晚室內熱量,可以紅外線的形式,通過草苫存留的大量縫隙,輻射傳遞於室外,使室內溫度快速下降,難以保住溫度。
用草苫覆蓋,遇到雨雪天氣,草苫吸水之後,變得非常沉重,既降低了保溫效果,又給操作者帶來了困難。因此用草苫覆蓋,草苫外面還需加蓋一層塑料薄膜,這樣做,既能防止雨水、雪水打濕草苫,又提高了保溫效果,可比單用草苫覆蓋,提高溫度2~3℃。
防水紙被是比草苫更為優良的保溫覆蓋材料,它是用三層防水牛皮紙,內夾一層瓦棱紙製成,其內夾有一層不流通的空氣,導熱系數極低,並且防輻射傳熱,用其覆蓋,其保溫效果可比用草苫覆蓋提高室溫5℃左右。也有用棉被進行保溫的,其保溫效果更好。
⑦點火加溫,溫室內栽培辣(甜)椒,如果遇到強寒流襲擊,室內夜間溫度低於6℃時,則需進行室內點火加溫,最好的加溫方法是在設施內點燃沼氣,每60~100米2設一個沼氣爐,通入沼氣,並點燃使設施增溫。
用沼氣加溫不但能夠提高設施內的溫度,而且還可以增加設施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能大幅度地提高辣(甜)椒的光合效率與產量。
如果沒有沼氣設備,可在傍晚採用爐火加溫。用舊鐵桶,打掉桶底,配上爐條,在桶內燃燒干樹枝(木柴)。注意:用爐火加溫,其煙氣當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為避免有害氣體超量,危害辣(甜)椒,及高溫烘烤植株,操作時,需人工挑著爐子,在溫室的操作道上走動燃燒,燃燒的時間不可超過30分鍾,而且必須明火、足氧、充分燃燒,以防止有害氣體超量,危害辣(甜)椒。
溫室內適量、適時燃燒干木柴,不但能隨即提高室內溫度2~3℃,而且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具有溫室效應,能減緩室內溫度的下降,可使清晨室內的最低溫度提高2~3℃,翌日白天辣(甜)椒見光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有利於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產量、品質的提高。
⑧盡力提高白天室內溫度,進入嚴冬季節以後,只要室內溫度不高於辣(甜)椒適宜溫度的上限3℃,白天就要嚴禁通風,使溫度維持並穩定在較高的范圍內,用高氣溫提高土壤溫度,以高土壤溫度穩定夜間室內溫度,預防低溫危害。
⑨在溫室的牆體外面增設保溫層,方法如下:用普通農膜,或用溫室換下的舊薄膜,經裁截加工成膜寬3米左右、膜長=溫室長度+山牆長度的長幅。將薄膜兩端用熨斗加熱,黏結成10厘米左右的縫筒,各插入3米長的毛竹或木棍,將其拉開、拉緊包住後牆與山牆。兩端的毛竹或木棍,下頭扎入地面泥土中,入土深30厘米以上,上頭以鐵絲纏系,固定於山牆外沿處,薄膜底部邊緣埋於牆外土內。然後在牆與薄膜之間的縫隙內填滿碎草,厚度30厘米左右,再用泥土把薄膜上部邊緣埋壓於溫室後坡上。
如此處理後,溫室牆體外面有一層良好的保溫層,牆體熱量不再向外散發,夜晚寒冷時,牆體熱量只向室內釋放,可顯著提高溫室內的夜間溫度,比不設保溫層的溫室夜間溫度提高3~5℃。對穩定嚴寒時期的夜溫,效果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