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荊門,荊州,荊沙,到底怎麼區別另外荊州有關羽廟嗎
湖北省荊門市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西岸,轄2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回即東寶、掇刀2區和沙洋答、京山2縣及鍾祥市。全市總人口300.6萬人。處荊山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西北和中部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東部和南部為平原湖區,地面高程多在30~50米。河流東部為漢江及其支流;西北部屬漳河水系,均南入漳河水庫;南部屬長湖水系,均南入長湖。
荊州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東經111°54′—112°19′,北緯30°6′—30°39′。面積1046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572052人。轄3個街道、7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湖北荊州城南經濟開發區)。共有36個居委會、119個村委會。區人民政府駐荊州市荊州中路80號。郵編:434020。行政區劃代碼:421003
荊沙市地處湖北省鄂中西南部中心,濱臨黃金水道——長江,坐依國家綜合商品基地——江漢平原,東連省會武漢,西接三峽宜昌,南與湖南交界,北與襄樊毗鄰。
❷ 荊州的區號是多少
荊州區號0716。
荊州市,是湖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立的鄂中南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中游交通樞紐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共轄2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2個縣,總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60萬。
荊州地處湖北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港口城市。
荊州是一座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濱江城市。「禹劃九州,始有荊州。」荊州建城歷史長達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國建都紀南城,先後有6個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朝萬曆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從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荊州吟詩作賦。
2019年,荊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6.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5%。
關公鎮守荊州十年,其「忠、義、仁、勇」的精神品質千古流芳,成為華人崇拜的「武聖」「財神」。始建於三國時期的荊州古城牆,被譽為「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荊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孕育了「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開拓精神,「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進取精神,「清廉高潔,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九八抗洪精神,以及「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處置中荊州人民展示的「大義大愛」精神,都成為荊州有別於其他城市的鮮明特徵。
龍舟節荊州是中國龍舟文化的發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國荊州國際龍舟節」,已成為荊州獨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全市人民的盛大節日。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稱花鼓子、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
❸ 荊州有幾家北京現代4S店
只有一家。荊沙大道馬河漁場,荊州市恆信德龍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荊州荊沙大道馬河漁場北京現代4S店
0716-8490909
0716-8490919
❹ 荊州資料
荊州地處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東望武漢,西接三峽,北臨漢水,南極瀟湘。全市國土面積1
❺ 湖北荊沙的區號是多少
已經沒有荊沙,現改名為荊州市
區號 0716
❻ 湖北荊州的歷史
荊州以三國時期的荊州城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治江陵縣荊州鎮。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屬省轄市。1955年,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管轄。1979年,沙市市復為省轄市。1983年劃出荊門縣改荊門市,為省轄市。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合並設立荊沙市,潛江、仙桃、天門三市劃出為省直管縣。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將京山縣、鍾祥縣劃出歸荊門市管轄。
荊州市區荊州專區、荊州地區
1949年設荊州專區,專署駐江陵縣(荊州)。京山、鍾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縣。 1951年原沔陽專區所屬沔陽(駐仙桃鎮)、監利、石首3縣劃入荊州專區。轄11縣。 1952年由沔陽縣析置洪湖縣,駐洪湖。荊州專區轄12縣。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縣析置荊江縣,駐斗湖堤。荊州專區轄13縣。
1955年撤銷荊江縣,並入公安縣。公安縣遷駐原荊江縣址陡湖堤,原公安縣城關改名為南平鎮。荊州專區轄12縣。
1958年原由省直轄的沙市市劃歸荊州專署領導,洪湖縣遷駐新堤鎮。
1960年以江陵縣的沙洋鎮設立沙洋市,由荊州專署領導。轄2市、12縣。
1961年撤銷沙洋市,改設為沙洋鎮,劃歸荊門縣領導。荊州專區轄1市、12縣。 1970年荊州專區改稱荊州地區,地區駐江陵縣。轄沙市市及江陵、荊門、鍾祥、京山、監利、石首(駐綉林鎮)、天門、潛江、沔陽(駐仙桃鎮)、洪湖(駐新堤鎮)、公安(駐陡市鎮,即原陡湖堤鎮)、松滋(駐新江口鎮)等12縣。
1979年由荊門縣的城關鎮及附近地區設立荊門市,由荊州地區領導。荊州地區轄1市、12縣。沙市市改由省直轄。
沙市區(原沙市市) 本江陵縣沙市鎮,1949年設沙市市,由省直轄。1958年沙市市交由荊州專署領導。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轄。合並後為荊州市沙市區
沔陽專區 1949年設沔陽專區,專署駐沔陽縣。轄沔陽(駐仙桃鎮)、漢川、漢陽(駐蔡甸鎮)、嘉魚、蒲圻、監利、石首等7縣及新堤辦事處。
1950年撤銷新堤辦事處,改設新堤鎮,歸沔陽縣領導。
1951年沔陽專署駐沔陽縣新堤鎮。同年,撤銷沔陽專區,將沔陽、監利、石首3縣劃歸荊州專區;漢川、漢陽2縣劃歸孝感專區;嘉魚、蒲圻2縣劃歸大冶專區。(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沿革》(1949-1979)史為樂編)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沙市區北京路。(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沙市區轄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勝利路、朝陽路5個街道辦事處和立新、關沮、聯合、羅場4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路;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江陵區轄原江陵縣的郝穴、觀音壋、岑河、資市、灘橋、熊河、白馬寺、沙崗、普濟9個鎮和馬家寨、秦市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郝穴鎮。(3)荊沙市轄原荊州地區的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和新設的沙市區、荊州區、江陵區。原荊州地區的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由省直轄。鍾祥市、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號)撤銷松滋縣,設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99號)將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鍾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州市江陵區,設立江陵縣。縣人民政府駐郝穴鎮。
❼ 湖北省荊州市荊沙人信城五證全嗎
1,五證: 第一抄個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國土局),第二個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規劃局), 第三個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局), 第四個是《建設工程施工證》(建設局), 第五個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房管局)。
2,預售證是五證里最後一個辦理的證件,是房管局負責審批辦理的,你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當地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如果預售證已經辦理出來了,說明該小區的五證是齊全的,可以放心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