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ISO9000中公司內審,各個部門需要准備什麼材料
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劃和記錄;合同要求等。
按照內審程序規定,制定年度審核計劃,管理者授權成立審核組,由審核組長制定專項審核活動計劃,准備審核工作文件,通知審核。工作文件的准備主要為審核所依據的標准和文件、現場審核記錄、不合格報告等。
標准和文件必須是有效版本,必須已在現場實施。它們主要有:ISO9001標准;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劃和記錄;合同要求;社會要求(有關法律、法規和衛生、生態要求);有關質量標准(包括產品、設備、材料、環境、方法、人員等產品、資源性標准)。
(1)售後服務內審表擴展閱讀:
內部質量審核的相關要求規定:
1、應加強對審核後的區域、過程的實施及糾正情況進行跟蹤審核,並在緊接著的下一次審核時,對措施的實施情況及效果進行復查評價,寫入報告,實現審核閉環管理,以推動連續的質量改進。在任何組織中,從審核得到的真正益處最終均來自「自身」的審核。
2、現場審核結束後,應提交審核報告。工作內容包括:審核報告的編制、批准、分發、歸檔、考核獎懲,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的提出,確認和分層分步實施的要求。
3、以首次會議開始現場審核。審核員運用各種審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審核證據,得出審核發現,進行分析判斷,開具不合格項報告,並以末次會議結束現場審核。審核組長應實施審核的全過程式控制制。
2. 請問:我是ISO9000認證的內審員,5月份要來內審,我應該做那些准備工作謝謝!急需答案
企業認證之前應具備的材料
一、文件和記錄的管理:
1. 辦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記錄空白表格清單;
2. 外來文件(質量管理方面、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標准、技術文件、資料等)清單特別是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的文件及控制發放的記錄;
3. 文件發放記錄(各部門都要有)
4. 各部門受控文件清單。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各部門的支持性文件、外來文件(國家、行業、等標准;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資料等);
5. 各部門質量記錄清單;
6. 技術文件清單(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及發放記錄);
7. 各種類文件的都要進行審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種質量記錄簽字要齊全;
二、管理評審:
9. 管理評審計劃;
10. 管理評審會議的「簽到表」;
11. 管理評審記錄(管理者代表的報告、與會者的討論發言或書面的材料);
12. 管理評審報告(其中的內容見《程序文件》);
13. 管理評審後的整改計劃和措施;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記錄。
14. 跟蹤驗證記錄。
三、內審方面:
15. 年度內審計劃;
16. 內審計劃及日程安排
17. 內審小組長的任命書;
18. 內審成員資格證書復印件;
19. 首次會議記錄;
20. 內審檢查表(記錄);
21. 末次會議記錄;
22. 內審報告;
23. 不符合報告及糾正措施驗證記錄;
24. 數據分析的有關記錄;
四、銷售方面:
25. 合同評審記錄;
26. 顧客台帳;
27. 市場調查結果、顧客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顧客投訴、抱怨及反饋的信息,台帳,記錄,並進行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28. 售後服務記錄;
五、采購方面:
29. 合格供方評定記錄(包括外協代方的評定記錄);以及對供貨的業績評價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評質量台帳(在某個供方采購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購質量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31. 采購台賬(包括外協產品台帳)
32. 采購清單(應有審批手續);
33. 合同(應經部門負責人批准);
六、庫房: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細台帳;
35. 工具名細台帳;
36. 量具明細台帳(應包括量具檢定狀態、檢定日期、復檢日期)及檢定的證書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報廢手續);
38. 量具檢定記錄;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標識(包括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
40. 入、出庫手續;
七、設備方面:
41. 設備清單;
42. 檢修計劃;
43.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
44. 特殊過程設備認可記錄;
45. 標識(包括設備標識和設備完好狀態標識);
八、生產方面:
46. 年度生產計劃;及生產、服務過程實現的策劃(會議)記錄;
47. 完成生產計劃的項目清單(台帳);
48. 不合格品台賬;
49. 不合格品的處理記錄;
50. 半成品、成品的檢驗記錄及統計分析(合格率是否達到質量目標);
51. 產品的防護、倉儲的各項規章制度、標識、安全等;
52. 各部門的培訓(業務技術培訓、質量意識培訓等)計劃、記錄;
53. 作業文件(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操作規程到現場);
54. 關鍵過程一定要有工藝規程;
55. 現場標識(產品標識、狀態標識、設備標識);
56. 生產現場不能出現未經檢定的量具;
57. 各部門的每一類工作記錄要裝訂成冊,便於檢索;
九、產品交付:
58. 發貨計劃;
59. 發貨清單;
60. 對運輸方的評定記錄(也屬於合格供方的評定);
61. 顧客收到貨物的記錄;
十、人力資源:
62. 崗位人員任職要求;
63. 各部門培訓需求;
64. 年度培訓計劃;
65. 培訓記錄(包括:內審員培訓記錄、質量方針和目標培訓記錄、質量意識培訓記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記錄、技能培訓記錄、檢驗員上崗培訓記錄,均應有相應的考核評價結果)
66. 特殊工種名單(經有關負責人批准上崗的、及有關證件);
67. 檢驗員名單(經有關負責人任命,並規定職責和許可權);
十一、 安全管理:
68. 安全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有關國家、行業及本企業的法規等);
69. 消防設備、設施清單;
說明:
1. 以上內容必須准備完善;
2. 強調各個部門的質量記錄一定要完備;
3. 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一定掌握本部門的質量職責;
4. 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各部門的分解目標要掌握;
5. 崗位責任要求每一員工都要掌握。
6. 以上內容,按各個專項負責人/班組的職責分工准備好材料。
3. 如何做GJB內審檢查表
企業認證之前應具備的材料
一、文件和記錄的管理:
1. 辦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記錄空白表格清單;
2. 外來文件(質量管理方面、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標准、技術文件、資料等)清單特別是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的文件及控制發放的記錄;
3. 文件發放記錄(各部門都要有)
4. 各部門受控文件清單。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各部門的支持性文件、外來文件(國家、行業、等標准;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資料等);
5. 各部門質量記錄清單;
6. 技術文件清單(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及發放記錄);
7. 各種類文件的都要進行審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種質量記錄簽字要齊全;
二、管理評審:
9. 管理評審計劃;
10. 管理評審會議的「簽到表」;
11. 管理評審記錄(管理者代表的報告、與會者的討論發言或書面的材料);
12. 管理評審報告(其中的內容見《程序文件》);
13. 管理評審後的整改計劃和措施;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記錄。
14. 跟蹤驗證記錄。
三、內審方面:
15. 年度內審計劃;
16. 內審計劃及日程安排
17. 內審小組長的任命書;
18. 內審成員資格證書復印件;
19. 首次會議記錄;
20. 內審檢查表(記錄);
21. 末次會議記錄;
22. 內審報告;
23. 不符合報告及糾正措施驗證記錄;
24. 數據分析的有關記錄;
四、銷售方面:
25. 合同評審記錄;
26. 顧客台帳;
27. 市場調查結果、顧客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顧客投訴、抱怨及反饋的信息,台帳,記錄,並進行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28. 售後服務記錄;
五、采購方面:
29. 合格供方評定記錄(包括外協代方的評定記錄);以及對供貨的業績評價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評質量台帳(在某個供方采購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購質量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31. 采購台賬(包括外協產品台帳)
32. 采購清單(應有審批手續);
33. 合同(應經部門負責人批准);
六、庫房: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細台帳;
35. 工具名細台帳;
36. 量具明細台帳(應包括量具檢定狀態、檢定日期、復檢日期)及檢定的證書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報廢手續);
38. 量具檢定記錄;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標識(包括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
40. 入、出庫手續;
七、設備方面:
41. 設備清單;
42. 檢修計劃;
43.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
44. 特殊過程設備認可記錄;
45. 標識(包括設備標識和設備完好狀態標識);
八、生產方面:
46. 年度生產計劃;及生產、服務過程實現的策劃(會議)記錄;
47. 完成生產計劃的項目清單(台帳);
48. 不合格品台賬;
49. 不合格品的處理記錄;
50. 半成品、成品的檢驗記錄及統計分析(合格率是否達到質量目標);
51. 產品的防護、倉儲的各項規章制度、標識、安全等;
52. 各部門的培訓(業務技術培訓、質量意識培訓等)計劃、記錄;
53. 作業文件(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操作規程到現場);
54. 關鍵過程一定要有工藝規程;
55. 現場標識(產品標識、狀態標識、設備標識);
56. 生產現場不能出現未經檢定的量具;
57. 各部門的每一類工作記錄要裝訂成冊,便於檢索;
九、產品交付:
58. 發貨計劃;
59. 發貨清單;
60. 對運輸方的評定記錄(也屬於合格供方的評定);
61. 顧客收到貨物的記錄;
十、人力資源:
62. 崗位人員任職要求;
63. 各部門培訓需求;
64. 年度培訓計劃;
65. 培訓記錄(包括:內審員培訓記錄、質量方針和目標培訓記錄、質量意識培訓記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記錄、技能培訓記錄、檢驗員上崗培訓記錄,均應有相應的考核評價結果)
66. 特殊工種名單(經有關負責人批准上崗的、及有關證件);
67. 檢驗員名單(經有關負責人任命,並規定職責和許可權);
十一、 安全管理:
68. 安全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有關國家、行業及本企業的法規等);
69. 消防設備、設施清單;
說明:
1. 以上內容必須准備完善;
2. 強調各個部門的質量記錄一定要完備;
3. 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一定掌握本部門的質量職責;
4. 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各部門的分解目標要掌握;
5. 崗位責任要求每一員工都要掌握。
6. 以上內容,按各個專項負責人/班組的職責分工准備好材料
4. 請各位老師指教一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審的流程,以及該審什麼該怎麼審
ISO9001內審流程
企業認證之前應具備的材料
一、文件和記錄的管理:
1. 辦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記錄空白表格清單;
2. 外來文件(質量管理方面、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標准、技術文件、資料等)清單特別是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的文件及控制發放的記錄;
3. 文件發放記錄(各部門都要有)
4. 各部門受控文件清單。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各部門的支持性文件、外來文件(國家、行業、等標准;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資料等);
5. 各部門質量記錄清單;
6. 技術文件清單(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及發放記錄);
7. 各種類文件的都要進行審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種質量記錄簽字要齊全;
二、管理評審:
9. 管理評審計劃;
10. 管理評審會議的「簽到表」;
11. 管理評審記錄(管理者代表的報告、與會者的討論發言或書面的材料);
12. 管理評審報告(其中的內容見《程序文件》);
13. 管理評審後的整改計劃和措施;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記錄。
14. 跟蹤驗證記錄。
三、內審方面:
15. 年度內審計劃;
16. 內審計劃及日程安排
17. 內審小組長的任命書;
18. 內審成員資格證書復印件;
19. 首次會議記錄;
20. 內審檢查表(記錄);
21. 末次會議記錄;
22. 內審報告;
23. 不符合報告及糾正措施驗證記錄;
24. 數據分析的有關記錄;
四、銷售方面:
25. 合同評審記錄;
26. 顧客台帳;
27. 市場調查結果、顧客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顧客投訴、抱怨及反饋的信息,台帳,記錄,並進行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28. 售後服務記錄;
五、采購方面:
29. 合格供方評定記錄(包括外協代方的評定記錄);以及對供貨的業績評價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評質量台帳(在某個供方采購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購質量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31. 采購台賬(包括外協產品台帳)
32. 采購清單(應有審批手續);
33. 合同(應經部門負責人批准);
六、庫房: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細台帳;
35. 工具名細台帳;
36. 量具明細台帳(應包括量具檢定狀態、檢定日期、復檢日期)及檢定的證書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報廢手續);
38. 量具檢定記錄;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標識(包括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
40. 入、出庫手續;
七、設備方面:
41. 設備清單;
42. 檢修計劃;
43.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
44. 特殊過程設備認可記錄;
45. 標識(包括設備標識和設備完好狀態標識);
八、生產方面:
46. 年度生產計劃;及生產、服務過程實現的策劃(會議)記錄;
47. 完成生產計劃的項目清單(台帳);
48. 不合格品台賬;
49. 不合格品的處理記錄;
50. 半成品、成品的檢驗記錄及統計分析(合格率是否達到質量目標);
51. 產品的防護、倉儲的各項規章制度、標識、安全等;
52. 各部門的培訓(業務技術培訓、質量意識培訓等)計劃、記錄;
53. 作業文件(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操作規程到現場);
54. 關鍵過程一定要有工藝規程;
55. 現場標識(產品標識、狀態標識、設備標識);
56. 生產現場不能出現未經檢定的量具;
57. 各部門的每一類工作記錄要裝訂成冊,便於檢索;
九、產品交付:
58. 發貨計劃;
59. 發貨清單;
60. 對運輸方的評定記錄(也屬於合格供方的評定);
61. 顧客收到貨物的記錄;
十、人力資源:
62. 崗位人員任職要求;
63. 各部門培訓需求;
64. 年度培訓計劃;
65. 培訓記錄(包括:內審員培訓記錄、質量方針和目標培訓記錄、質量意識培訓記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記錄、技能培訓記錄、檢驗員上崗培訓記錄,均應有相應的考核評價結果)
66. 特殊工種名單(經有關負責人批准上崗的、及有關證件);
67. 檢驗員名單(經有關負責人任命,並規定職責和許可權);
十一、 安全管理:
68. 安全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有關國家、行業及本企業的法規等);
69. 消防設備、設施清單;
說明:
1. 以上內容必須准備完善;
2. 強調各個部門的質量記錄一定要完備;
3. 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一定掌握本部門的質量職責;
4. 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各部門的分解目標要掌握;
5. 崗位責任要求每一員工都要掌握。
以上內容,按各個專項負責人/班組的職責分工准備好材料
一、編制年度內審計劃:一般在體系建立初期時或年初編制。
二、內審實施計劃:根據年度內審計劃編制的具體內審實施計劃。
三、召開內審首次會議。
四、實施內部審核,填寫內審記錄。
五、開出內審不符合報告。
六、編制內審報告。
七、召開內審末次會議。
八、各部門根據不符合報告分析不符合原因,制定糾正計劃,必要時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計劃。
九、各部門實施整改。
十、內審員實施整改有效性驗證。
十一、將內審情況提交管理評審。
5.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內部審核員審核計劃書怎麼寫
ISO9001的導入分五個階段:知識准備——立法——宣貫——實施——檢查。
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1.知識准備階段:主要是ISO9001標准知識的學習培訓,目的是明確標准要求,掌握標准要領。2立法:就是體系文件編制(共4層次文件),公司的體系文件就是公司的法。首先策劃質量方針、目標,然後編制手冊(1級)、程序文件(2級)、作業指導書(3級)和所需的表格(4級);3.宣貫:就是將公司編制的文件要求向每個人員傳達,確保所有人員清楚自己的職責和應做的工作;4.實施:就是根據文件規定的要求實施,比如該填寫記錄的要填寫記錄,該做標識的要做標識;5.檢查:檢查體系運行(即實施)情況,體系運行2個月的樣子,組織內審員(或聘請外部審核員)對公司體系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內部審核,將審核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改善,不適用的文件進行修改。當公司覺得外部審核機構可以審核的時候,就可以填寫認證合同,迎接外審了。當然,一個公司實施ISO也不一定非要外部審核,當客戶需要你提供ISO證書的時候,還是需要外部機構審核,獲取ISO9001證書的。 所以你在編制ISO9000導入計劃的時候,可以根據這五個步驟去編制。也就是說知識准備階段即培訓階段分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可以規定幾次培訓的時間和內容(一般的標准培訓時間累計為16小時);立法即文件編制階段(一般至少一個月時間):你可以分方針目標的制定、手冊、程序、作業文件、表格編制的完成時間;宣貫(一般培訓時間至少8小時):你准備分幾次培訓,比如按部門培訓或者是文件的層次培訓,計劃一下;實施:你要明確什麼時候開始實施(即從文件正式下發的時間開始算起),累計運行2個月,檢查:內審的時間一般分為成立內審小組,內審小組成員接受內審知識培訓、編制內審計劃和內審檢查表、開始內審(根據公司規模,一般為1-3天不等),內審不符合整改:根據不符合項的整改內容,有的可以當場整改,有的可能需要更多甚至一個月時間,然後,就是選擇認證機構,向認證機構提交認證合同和申請。
6. ISO9001內審流程是怎樣的
ISO9001內審流程
企業認證之前應具備的材料
一、文件和記錄的管理:
1. 辦公室要有全部文件和記錄空白表格清單;
2. 外來文件(質量管理方面、與產品質量有關的標准、技術文件、資料等)清單特別是國家強制性的法律法規的文件及控制發放的記錄;
3. 文件發放記錄(各部門都要有)
4. 各部門受控文件清單。含: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各部門的支持性文件、外來文件(國家、行業、等標准;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的資料等);
5. 各部門質量記錄清單;
6. 技術文件清單(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及發放記錄);
7. 各種類文件的都要進行審核批准及日期;
8. 各種質量記錄簽字要齊全;
二、管理評審:
9. 管理評審計劃;
10. 管理評審會議的「簽到表」;
11. 管理評審記錄(管理者代表的報告、與會者的討論發言或書面的材料);
12. 管理評審報告(其中的內容見《程序文件》);
13. 管理評審後的整改計劃和措施;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記錄。
14. 跟蹤驗證記錄。
三、內審方面:
15. 年度內審計劃;
16. 內審計劃及日程安排
17. 內審小組長的任命書;
18. 內審成員資格證書復印件;
19. 首次會議記錄;
20. 內審檢查表(記錄);
21. 末次會議記錄;
22. 內審報告;
23. 不符合報告及糾正措施驗證記錄;
24. 數據分析的有關記錄;
四、銷售方面:
25. 合同評審記錄;
26. 顧客台帳;
27. 市場調查結果、顧客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顧客投訴、抱怨及反饋的信息,台帳,記錄,並進行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28. 售後服務記錄;
五、采購方面:
29. 合格供方評定記錄(包括外協代方的評定記錄);以及對供貨的業績評價的材料;
30. 合格供方評質量台帳(在某個供方采購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購質量統計分析,是否完成質量目標;
31. 采購台賬(包括外協產品台帳)
32. 采購清單(應有審批手續);
33. 合同(應經部門負責人批准);
六、庫房:
34.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細台帳;
35. 工具名細台帳;
36. 量具明細台帳(應包括量具檢定狀態、檢定日期、復檢日期)及檢定的證書的保存;
37. 不合格量具、工具的控制(報廢手續);
38. 量具檢定記錄;
39.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標識(包括產品標識和狀態標識);
40. 入、出庫手續;
七、設備方面:
41. 設備清單;
42. 檢修計劃;
43.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
44. 特殊過程設備認可記錄;
45. 標識(包括設備標識和設備完好狀態標識);
八、生產方面:
46. 年度生產計劃;及生產、服務過程實現的策劃(會議)記錄;
47. 完成生產計劃的項目清單(台帳);
48. 不合格品台賬;
49. 不合格品的處理記錄;
50. 半成品、成品的檢驗記錄及統計分析(合格率是否達到質量目標);
51. 產品的防護、倉儲的各項規章制度、標識、安全等;
52. 各部門的培訓(業務技術培訓、質量意識培訓等)計劃、記錄;
53. 作業文件(圖紙、工藝規程、檢驗規程、操作規程到現場);
54. 關鍵過程一定要有工藝規程;
55. 現場標識(產品標識、狀態標識、設備標識);
56. 生產現場不能出現未經檢定的量具;
57. 各部門的每一類工作記錄要裝訂成冊,便於檢索;
九、產品交付:
58. 發貨計劃;
59. 發貨清單;
60. 對運輸方的評定記錄(也屬於合格供方的評定);
61. 顧客收到貨物的記錄;
十、人力資源:
62. 崗位人員任職要求;
63. 各部門培訓需求;
64. 年度培訓計劃;
65. 培訓記錄(包括:內審員培訓記錄、質量方針和目標培訓記錄、質量意識培訓記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培訓記錄、技能培訓記錄、檢驗員上崗培訓記錄,均應有相應的考核評價結果)
66. 特殊工種名單(經有關負責人批准上崗的、及有關證件);
67. 檢驗員名單(經有關負責人任命,並規定職責和許可權);
十一、 安全管理:
68. 安全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有關國家、行業及本企業的法規等);
69. 消防設備、設施清單;
說明:
1. 以上內容必須准備完善;
2. 強調各個部門的質量記錄一定要完備;
3. 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一定掌握本部門的質量職責;
4. 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及各部門的分解目標要掌握;
5. 崗位責任要求每一員工都要掌握。
以上內容,按各個專項負責人/班組的職責分工准備好材料
一、編制年度內審計劃:一般在體系建立初期時或年初編制。
二、內審實施計劃:根據年度內審計劃編制的具體內審實施計劃。
三、召開內審首次會議。
四、實施內部審核,填寫內審記錄。
五、開出內審不符合報告。
六、編制內審報告。
七、召開內審末次會議。
八、各部門根據不符合報告分析不符合原因,制定糾正計劃,必要時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計劃。
九、各部門實施整改。
十、內審員實施整改有效性驗證。
十一、將內審情況提交管理評審。
7. iso9001內審售後服務部主要檢查哪些
首先明確售後服務部的職責是什麼?接著找到對應的體系運行記錄。
8. 急需一份簡單生產部內審檢查表~~~~
以下表單供你參考,你可以根據這個表單結合你公司實際做一個表,那樣效果更好。內部審核檢查表NO:受審部門:生產部 編制/日期: 審定/日期: 序號檢查內容涉及條款參考文件檢查方法檢查結果記錄1a.組織是否已確定生產和服務的全過程?b.是否獲得了控制生產和服務過程的信息,包括產品特性、作業指導書等。c.使用的設備、測量和監控裝置是否滿足需要?d.是否對使用設備進行了有效的維護保養,使設備處於完好狀態?e.有哪些特殊過程和關鍵過程?是否對其實施了監控活動?f.是否設置了監控點,是否合理、正常和有效?g.人員是否具備條件和資格?h.是否對產品放行的條件、方法進行了規定?是否正確實施?i.在交付後的工作中承擔什麼責任?7.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COP10COP11COP03COP14(1)詢問生產部經理:如何確定和策劃生產和服務的全過程,策劃的結果能否確保這些過程處於受控狀態,貫徹實施情況如何?(2)現場抽檢1~2個關鍵過程(特殊過程)和2~3個一般過程,了解過程管理狀況。確認:a.是否得到了過程式控制制所需的表述產品特性信息的文件,包括產品標准、;圖樣、合同要求等。b.對沒有作業指導書就不能保證質量的過程是否制定了作業指導書,如對關鍵和比較復雜的過程是否制定了作業指導書之類的文件。c.設備是否符合要求,監視和測量裝置是否得到配置,所處的環境是否適宜。d.生產過程中,有關執行人員是否遵守工藝規程等文件的規定。e.對過程參數和有關的質量特性是否進行了監視和測量並做好了記錄。監控點的設置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對關鍵和特殊過程進行有效控制。f.是否有設備用、管、修的管理制度,是否對設備進行日常和定期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狀態。g.人員是否具備上崗資格。(3)詢問生產部經理是否規定了產品放行的條件、方法,並在現場抽查2~3批產品的檢驗記錄,核實一下是否都按規定進行了檢查後才放行。(4)查詢如何配合營銷部作好售後服務工作。 2a.是否以適宜的方式在生產和服務的全過程對產品進行標識?是否制定了有關標識的規定?標識用的標簽等是否得到了有效管理?b.當有可追溯性要求時(可能是自身規定或合同要求),其產品的標識是否具有唯一性,並加以記錄?c.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狀態標識有無問題?7.5.3標識和可追溯性COP09(1)詢問生產部經理:對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的管理情況。確認:a.是否有文件規定以適當的方式對產品進行標識。b.標識的方法、方式是否有明確規定。c.生產過程中產品/物料移動後是否能及時移植標識(必要時),是否作出了規定。d.對有可追溯性的場合,是否對每個或每批產品進行唯一性標識。e.對於可追溯性標識是否有規定性記錄。f.對標識的管理(如標簽、印章等的管理)是否作出了明確的規定。(2)現場抽查車間標識情況。確認:a.是否對產品進行標識,標識方法、位置是否正確。b.在生產過程中標識移動後是否及時移植。c.對有可追溯性的產品是否保持唯一性標識,是否做了記錄。(3)抽查2~3種產品的檢測狀態標識的實施情況,觀察有無問題。 3文件控制4.2.3COP05(1)查看各種文件,了解文件受控情況。(2)查看作廢文件是否已清除。(3)查看引用的外來文件的受控情況。(4)詢問參加文件定期評審的情況。 4記錄控制4.2.4COP22結合查閱各種質量記錄,查、看、問質量記錄保存和使用情況。 5管理承諾5.1質量手冊COP24(1)抽查1~3名員工,看其是否了解滿足顧客、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1) 查看生產部資源是否充足。 6以顧客為關注焦點5.2質量手冊COP24詢問2~3名員工,如何看待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如何將顧客的要求轉化為相關工作要求並確實實施。 7質量方針5.3質量手冊COP24向生產部經理2~3名員工詢問公司的質量方針是什麼?如何為實現質量方針作出貢獻? 8質量目標5.4質量手冊COP24(1)向生產部經理及2~3名員工詢問公司的質量目標是什麼?本部門的質量目標是什麼?(2)查看部門目標的實現情況。 9職責和許可權5.5.1 (1)詢問生產部經理生產部在公司中的作用是什麼?(2)詢問2~3名員工,看其對自己的職責和許可權是否了解,是否知道與其他部門(崗位)的關系。 10內部溝通5.5.3COP28詢問2~3名員工,了解他們如何與其他部門(崗位)進行溝通。 11管理評審5.6COP01詢問生產經理參加管理評審的情況,生產部應為管理評審提供什麼資料。 12資源管理6COP12COP13COP24(1)詢問生產部經理,資源短缺時,如何配置?(2)查看人力資源是否充足?與2~3名員工進行面談,了解他們的質量意識。(3)詢問員工培訓情況。(4)查看工作環境是否適宜。(5)詢問參加設備驗收的情況。 13產品實現的策劃7.1COP02詢問生產部經理如何參與特定產品、項目或合同的質量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工作? 14與顧客有關的過程7.2COP03(1)詢問生產部經理參加產品要求(合同)評審的情況。(2)查詢如何將合同規定轉化為生產計劃。 15設計和開發7.3COP04詢問生產部經理是否參加設計評審、設計確認。 16采購7.4COP06COP07查詢生產部在采購部選定供應商時的作用。 17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7.5.2COP11詢問參與特殊過程確認的情況。 18顧客財產7.5.4COP08詢問如何參與顧客財產的管理,親查看顧客產品的使用情況。 19產品防護7.5.5COP21(1)查詢如何做好生產過程中產品的防護工作(包括包裝、搬運、保護等工作)。有無在製品、半成品管理辦法。(2)查看現場裝箱、包裝、標志過程是否符合要求。 20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7.6COP17抽查測試設備標識情況,查操作工人對設備的熟悉情況。 21內部審核8.2.2COP23(1)詢問是否定期接受內部質量體系審核?如何對待?(2)查閱最近1~2次內審時發現的不合格項報告以及糾正措施的實施與驗證記錄。 22過程的監視和測量8.2.3COP11COP16詢問生產部經理是否對生產過程進行了監視和測量,是如何實施的,有無監視記錄。 23產品的監視和測量8.2.4COP15COP16抽查2~3個產品的檢驗實施情況,查看有無問題。 24不合格品的控制8.3COP19詢問生產部經理生產過程中不合格品的控制情況。 25數據分析8.4COP30查看生產部是否對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及時進行分析,並針對其中的問題,採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26改進8.5COP20COP31詢問參加改進、糾正及預防措施的情況。
9. 如何編制銷售部門的內審檢查表
按照程序要求的工作內容,逐項進行
銷售無非是從訂單的管理開始,一是合同評審,二是合同管理,三是發貨申請,四是發貨通知\管理,五是運輸過程的管理,六是售後服務及顧客反饋的意見處理,七是顧客滿意,八是顧客走訪計劃及落實,
如果市場也在這時,市場的開發及新產品的開發\調查工作,也不能忘記
針對這些較具體的過程,結合你企業的程序要求流程,應能編寫出較全面的內審檢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