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吳江震澤在什麼地方
長江下游另一有名的古澤藪震澤,又名具區、笠澤。它位於長江、錢塘江下游三角洲上,面積二千四百二十平方公里,是僅次於鄱陽湖和洞庭湖的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來隨著湖面縮減已退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鄱陽湖由原來的第二上升為第一,太湖由原來的第三上升為第二)。 震澤與洞庭、彭蠡同是在燕山運動時形成的。古震澤地區在近萬年前遭遇隕石大撞擊,四周地層發生強烈的褶皺,中間斷落下沉降為凹地,初步形成了震澤的原始湖盆,以後被海水浸淹成為一個大海灣。到第四紀冰後期,氣候轉暖,水量增多,河流搬運泥沙的作用日漸顯著,長江和錢塘江所挾帶的大量泥沙不斷地在河口地段堆積,逐漸形成了兩大古河口沙嘴。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大沙嘴相對伸展,終於使其間開曠的海岸封閉起來。從此,震澤開始與大海隔開,封淤成一個碟形的古瀉湖。因此,古震澤是由構造運動和瀉湖封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古震澤初形成時范圍很大。根據歷史及地質調查資料分析,它的北岸大致在常州經江陰至常熟一線,南達杭州灣北岸,東至崑山、金山一帶,西臨溧陽、宜興、長興的丘陵地區。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不斷東伸,大量泥沙沉積下來,使原來相連的古瀉湖逐漸淤積,形成介於長江與錢塘江之間的太湖平原,也就是長江三角洲的主體。後來隨著陸地的不斷沉降,而沉降中心即在太湖及其周圍地區,形成四面略高而中部低窪的盆地,接納發源於茅山、天目山荊、苕二溪的來水,瀦水成湖,並在與外海隔絕以後,轉入湖水淡化過程,慢慢地形成為內陸淡水湖泊。
2.太湖的入海水道——三江
《尚書·禹貢》有「淮海惟揚州,……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的記載,雖未明確三江所指,但其意已說明三江為震澤尾閭排泄 震澤地圖
入海之道,這三條水道暢通了,震澤就不致有壅塞之害。後世學者如晉庾闡、顧夷及唐代張守節等,咸認為三江即指太湖下游入海的三條水道婁江、松江及東江。北支婁江即今瀏河,經崑山、太倉到瀏河口入海;中支松江即今吳淞江,近代又稱蘇州河,從吳江向東進入上海後入海;至於南支東江,早已淤塞,究在何處,成為千年來註疏家爭論所在。近年來通過微地貌的調查和沉積物的分析,在今蘇州東南三十里古三江口處發現太湖尾閭地帶存在著三個顯著的線型低砂地帶向著太湖輻集,其中兩個與吳淞江、瀏河符合,另一個則由澄湖、白蜆湖及淀泖地區向著東南至海鹽附近有一個低窪地帶,比附近地面約低數十厘米至一米,根據這一地貌上的表現,顯示了太湖尾閭東江的所在,系由淀泖湖區南流至海鹽的蘆瀝浦(今平湖廣陳以東)附近入海。 三江古代均為水量浩瀚的大江,尤以中支松江為最寬。據《松江舊志》稱,唐時河口處寬二十里。宋時青浦縣河段尚「面闊九里」②。當時太湖接受西部山區的來水,足以通過三江排入大海,故古代太湖平原很少泛濫。湖區面積遠較目前為小,今太湖以東,以北諸湖盪大都不存在。據成書於戰國至東漢時期的《越絕書·吳地傳》記載:「太湖周三萬六千頃」,漢制每頃當今七十畝,共折含二百五十二萬畝,一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只相當於今日太湖面積的百分之七十。
3.三江的阻滯與太湖的變遷
唐宋以後,由於長江三角洲的下沉以及泥沙在河口地帶大量堆積,原來宣洩太湖水入海的三江,也在海潮的倒灌下「向之欲東導於海者反西流,欲北導於江者反南下」。東江和婁江相繼淤塞,吳淞江也日趨束狹,堵塞了太湖水的入海去路。於是發生泛濫,使太湖中部平原窪地沼澤化。不僅太湖本身水體面積擴大,並在其東、北部先後形成了大小零星的湖泊,今太湖以東的澄湖(舊作陳湖),傳說為唐天寶六年(747年)陸地下陷而成,故一作沉湖⑤。澱山湖(又名薛淀湖)最早的記載見於北宋郟僑的《水利書》,都是在東江湮沒以後形成的。蘇州與崑山之間的陽澄湖則與婁江的湮塞有關。這就是說,三江的淤塞與阻滯,使太湖的面積擴大,並在其尾閭一帶出現了湖泊廣布的局面。 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蘇州、平望間吳江長堤的修建,使吳淞江源受阻,流水不暢,以致下游日益淤塞①,水勢「轉於東北,迤邐流入崑山塘」。經過不斷沖蝕,使北支婁江至十三世紀末形成瀏河。明永樂初(1403年),夏原吉「掣淞入瀏」,以增加瀏河水勢,瀏河代替吳淞江成為太湖的「入海大道」③,鄭和下西洋即多由瀏河口入海。中支吳淞江淤塞更加嚴重了,到明天順二年(1458年)另闢新道,形成了今日的蘇州河,其故道則為今日殘存的「虯江」。南支東江自被封塞後,最初其水經淀泖湖區改向東流,經今閔行以東,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入海;一部分從閘港折向北流注入吳淞江,成了吳淞江的支流。以後隨著吳淞江故道的淤廢而日益擴大,成為黃浦早期的雛形。明永樂元年(1403年),夏元吉疏浚范家浜,上接黃浦引淀泖之水,自今外白渡橋至復興島東的古南蹌口入吳淞口,而成今日黃浦江入海的河道。入清以來,瀏河日益束狹淤淺,黃浦江不斷擴大,成了太湖入海的主要泄水道。 《史記·河渠書》:「於吳,則通渠三江五湖」,對於五湖,歷來各家解釋不一。有以五湖即指太湖,如張勃《吳錄》:「五湖者,太湖之別名,以其周行五百餘里,故以五湖為名」;有以五湖乃指以太湖為主的湖群,如韋昭即以為:太湖邊有游湖、莫湖、胥湖、貢湖,就太湖為五湖」,他所指的這幾個湖都在太湖東岸的灣口;另一說:「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為五」。其中除太湖東岸灣口的胥湖外,蠡湖(一名漕湖)在今無錫市南;洮湖即今金壇縣南長盪湖;滆湖即今太湖西北、常州市西南的滆湖。酈道元《水經注》的五湖還包括射貴湖,又名芙蓉湖,在今常州、無錫、江陰之間,已於明宣德(1426—1435年)年間湮廢。由此可見,古代所謂五湖最初可能系指太湖,後來泛指太湖湖群而言。 太湖自唐、宋三江日漸淤塞以後,每當洪水季節,常因排泄不暢而釀成洪澇災害。據統計,從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開始,有關「太湖溢」的記載即達三十一次,其間十一、十四、十五、十七世紀都在五次以上。1931年7月的一次大水,受淹農田達五百九十二萬畝,損失極為嚴重。 解放以來,對太湖流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綜合治理,興建塘壩水庫,增闢新的入湖水道,並在平原圩區拓浚河道,建設閘壩,發展機電排灌等,基本上做到了排、引、航運相結合,從而根本改變了過去水系紊亂、宣洩不暢的狀況。太湖地區一千四百三十多萬畝農田,糧食畝產一千二百多斤,總產量比解放前增加三倍多,每年為國家提供商品糧達七十億斤,美麗富饒的太湖獲得了新生。
㈡ 吳江鎮在哪裡有這個地嗎
江蘇省的文化古鎮,那裡青山懷抱、綠水直繞。震澤鎮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宋紹興年間即已設鎮。名勝古跡眾多,有古橋、古塔、古寺、古廟、古宅,其中最有盛名的是慈雲寺塔。
慈雲寺塔四面湖光環繞,中流塔影。被譽為名勝古跡的慈雲寺塔,坐落在震澤鎮東。寺始建於南宋咸淳年間,舊名廣濟明天順中改今名,是吳江歷史上規模較大的佛寺之一。慈雲寺塔是寺中現今唯一遺存的建築。其初建於一八五四年,後多次修繕。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慈雲寺塔是一座石身林詹樓閣式塔,總高三十八點四四米,六面五級田塔壁,迴廊、塔心組成。
旁邊就是浙江湖州的南潯鎮、是個經濟發達且不是古韻的一個古鎮、也值得一去、到震澤後還可以去南潯一游、很近 有公交過去
㈢ 吳江哪有好玩的,一個人出差,好
1、同里古鎮
同里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
2005年被中央電視台評為「2005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
《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於外,一鎮包涵於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
1、名人多。自宋代至清末年間,先後出狀元1名,進士42名,文武舉人93人。同里鎮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詩人葉茵、明代畫家王寵、清朝軍機大臣桂芬、書畫家陸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陳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煙橋、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王紹鏊、著名經濟學家金國寶家。
2、明清建築多。鎮志記載,自1271-1911年,鎮上先後建成宅院38處,寺、觀、宇47座。
3、水、橋多。鎮上有各朝代的古橋四十多座,有南宋詩人葉茵建造的思本橋,元代的高觀橋等。
鎮中最有名的園林是退思園,面積十畝八分,小巧玲瓏。以居住與園林相結合的江南居住建築為特點。如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等。
2、靜思園
為2003年由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花費十年時間建造的私家園林,國家4A級旅遊景點,號稱「江南最大的私家園林」。
雖是新園,但園中不乏百年古物。
匯聚了明代太湖西山的「楠木廳」,道光元年廣東人的「揭普豐會館」,上海老城廂清代的「弘雅堂」、「拜石軒」,蘇州城區明末清初的「福壽廳」、「靜遠堂」、「綉樓」等精美建築,多由園主陳金根花費心血,精心保護移建過來的。
鎮園之寶「慶雲峰」曾獲得基尼斯靈璧石之最,這塊巨石高大嶙峋,通體孔竅密布。
餐飲/住宿/購物購物:同里狀元蹄、同里閔餅、黎里油墩、盛澤松糕、冬節團子、震澤黑豆腐乾、盛澤盤籠糕、熏豆等都是吳江有名的糕點。盛澤鎮有中國最大的絲綢市場——中國東方絲綢市場。
交通
蘇州汽車南站→靜思園:每15分鍾一班車程:30分鍾,票價:6.5元;
蘇州汽車北站→靜思園:每20分鍾一班車程:40分鍾,票價:7元;
靜思園→吳江市區:每8分鍾一班,5路、10路公交車,票價:1元;
靜思園→同里古鎮:每8分鍾一班,5路公交車,票價:1元。
自駕車路線:1.從上海往318國道至黎星往松厙公路抵同里向前三公里。
2.經滬寧高速公路,在蘇州東出口往南行同里方向。
3.經滬杭高速公路,在嘉興出口往平望方向,經205省道至松陵往東3公里。
3、吳江博物館
坐落於吳江市區江陵南路的吳江博物館興建於1998年10月,竣工於2000年6月,同年7月1日對外開放。這是一座氣勢雄偉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建築,佔地面積1216平方米,建築面積3653平方米,它是吳江文化標志性建築之一。館內收藏陶瓷器、青銅器、玉石器、書畫、錢幣等各類文物一萬余件。展示了吳江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底蘊。
吳江地處江蘇最南端,西瀕太湖。在吳越交匯之間,素有吳頭越尾之稱,吳文化與越文化兼而得及之,是不可多得的地域資源。吳江又有悠長的歷史,6000餘年的文明展示,足可引以為豪。吳江博物館的建成將成為所展示吳江的重要窗口,將為吳江的現代化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
吳江博物館現已開放6個展廳,即歷史文化陳列廳、古代傑出人物展廳、近現代傑出人物展廳、書畫藏品展廳、吳根生錢幣陳列廳和友誼廳(友好交往禮品展廳),以及籌建中的視聽科普展廳和多個臨時展。
「吳江歷史文化陳列廳」的陳列,以先秦文化為陳列主線,配以六朝至明清時期的各類文物,反映了吳江六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和文明傳承,以及吳江先民的勤勞和智慧。從桃源廣福村的馬家浜文化遺址中發現的20多處墓葬葬式及出土陶器、動植物遺骸可證明,遠在六、七千年之前,吳江的先民們尚處於母系社會階段,但已過著定居生活。被譽為「江南第一村」的梅堰龍南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村落遺址,距今已5300年左右,從遺址中可以發現,當時的人們依河而居,隔河相望,一派水鄉特色,遺址中發現的碳化稻穀、家豬遺骸,充分說明吳江稻作文化和家畜飼養的悠久歷史,展示了一幅先民們以農業為主,漁獵為副的生產、生活圖景。有力地證明了太湖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梅堰袁家埭遺址的黑陶蠶紋壺,以及在吳江普遍出土的紡輪、骨錐、骨針等,又表明吳江的栽桑、養蠶、紡織歷史可追溯到四千多年之前。此外,展廳中陳列的磨製精細的石器,精緻剔透的玉器,質朴凝重的青銅器,以及造型各異的陶瓷器和工藝品等等,無不在向人們講述著吳江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生產力的發展過程。
吳江博物館書畫藏品十分豐富,計有一萬余件,「書畫藏品展」從中遴選了近百幅精品佳作。其中既有「明四家」中沈周、唐寅、文徵明,清初「四王」之一的王原祁,以及清末吳昌碩、任薰等大家之作,超絕脫俗,嘆為觀止;又有吳江籍歷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其清末海上畫派代表人物王禮和吳門畫派代表人物陸恢,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昭示了吳江書畫藝術的源遠流長和傳統文化的熠熠光輝。此外,還有革命文學團體南社社員和近現代政界文壇人物的書法作品,如陳其美、陳去病、李根源、於右任、胡適、梁啟超等等,構成了該展廳的一大特色。廣大觀眾置身於這藝術殿堂之中,體味著吳江良好的歷史人文環境,感受著書畫藝術特有的神韻和魅力,豈非美哉!
「吳根生錢幣陳列」以中國錢幣史為序,展出了一千餘枚錢幣。吳根生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錢幣收藏家。他收藏的錢幣上溯春秋戰國刀、布、環、貝,下至近現代各種錢鈔一萬余種,其中珍稀品150餘種。他集藏的歷代各種版別的鐵五銖達200餘種,內有40餘種極品,被稱為「江南鐵五銖王」。吳根生先生已決定將其錢幣藏品全部捐贈給吳江博物館。錢幣廳的陳列,將使廣大觀眾對中國貨幣的發展史,以及與其相關的中國歷代經濟、文化發展演變過程留下深刻的印象。
吳江素以鍾靈毓秀,人文薈萃著稱。「吳江古代傑出人物展」、「吳江近現代傑出人物展」,共展示了82位吳江古今精英的生平事跡。政界從明代以廉節公正著稱的父子尚書吳洪、吳山,反閹名賢周宗建、抗清民族英雄吳昜、愛國將領張曜,到近代著名外交家施肇基、我國早期婦女運動的先驅張應春、傑出的愛國民主人事費鞏、當代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科學界從明代造園家計成、清初天文學家王錫闡,到我國蠶絲教育奠基人鄭辟疆、當今中科院院士黃文熙、馮新德、劉建康、沈善炯、陳開甲、楊嘉墀、汪集暘;藝術文學界從西晉文學家張翰、明代著名戲曲家「吳-」領袖沈璟、明文學家「午夢堂」主葉紹袁及其葉氏一門、清初邊塞詩人吳兆騫,到近代國學家大師金松岑、辛亥革命風雲人物、南社創始人陳去病、柳亞子,可謂名人輩出,群星璀璨。這些鱸鄉驕子用血和汗水甚至生命,描繪了振興中華的壯美畫卷,也為吳江的文明譜寫了絢麗篇章。今天,在觀瞻學習他們的動人事跡時,必將激勵人們勇於拼搏、開拓奮進,迎接更加輝煌的新世紀。
吳江博物館四樓的「友誼廳」,陳列了外國友好城市和友人贈送的禮品,這些禮品既反映了吳江對外開放的成果,也充分說明了這些國家民族的文化特色。與這些城市的互往,充分說明我們吳江正迅速地走向世界,正漸為世界所矚目。
吳江博物館是新成立的具有綜合性展示功能的現代化博物館,開館至今已接待海內外觀眾10萬餘人次,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吳江博物館當以「知我吳江、愛我吳江」為主題,使博物館成為介紹吳江、展示吳江的窗口,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全力以赴地為我市的經濟建設及我市的更大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還望各界人事參觀後不吝垂教、指正!
4、先蠶祠
時代:清
地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五龍路口
在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漢族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並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並衍生出許多風俗。
先蠶祠是漢族古典廟堂式建築,正面門樓飛檐斗拱,氣勢軒昂。旁側是八字形清水磚壁,樸素雅潔,再前過柵門是小廣場,原是香客集散處。三座拱門正中豎匾為祠名,兩側上方分別書寫「織雲」和「綉錦」是為當年盛澤絲綢業繁榮的寫照。
過門樓不遠就是戲樓,戲樓兩側與廂樓相通,戲台朝北,下面的石板廣場延至正殿前,場地開闊,可容萬人。
正殿雄偉高敞,供奉中中華民族人方始祖軒轅、神農和嫘祖三座塑像,各位都知道軒轅就是黃帝,神農是我國的農業祖先,又稱炎帝,通常所說的炎黃子孫就是他們兩人的後代了。至於那位遠古女子嫘祖是黃帝的妻子,是她教會百姓養蠶繅絲,可以說她是我國絲綢行業的祖師爺了。這在殿上「先蠶遺澤」、「衣被蒼生」的匾額上表述得最清楚不過了。以往養蠶之前或養蠶期間,鄉民到祠里去拜一拜,祈求神靈保佑,取得蠶繭豐收,實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以往先蠶祠里香火鼎盛。
先蠶祠為國家AA級景點,2013年5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重修,於當年向社會開放。先蠶祠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為盛澤絲業商人公建,已經有170餘年歷史。我國向有祭祀祖先和行業祖師的優良傳統,先蠶祠就是祭祀蠶絲行業祖師的公祠,它還是盛澤絲業公所和農會的辦事處所。
5、吳江文廟
吳江文廟,亦名吳江孔廟。全國最早建造的孔廟在山東曲阜,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翌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廟。漢以後歷代帝王多崇奉孔子創立的儒學,敕令在京城和各州縣建造孔廟。據說全國孔廟最多時達3000餘座,隨著歲月流逝,滄海變桑田,至今各地孔廟尚約有300座。偌大一個中國,僅存這么些孔廟,而吳江作為一個縣級市擁有其一,不可不謂之幸甚。
吳江孔廟坐落在吳江中學校園內,始建於宋紹興年間(1131—1162),至淳祐年間(1241—1252)先後建大成殿、崇聖祠、通號舍、琴書樓、登龍橋等,宋代末悉毀於兵燹。元至元元年(1335年)至至正十年(1350年),重建正殿,塑聖賢像,建欞星門、儀門、戟門等建築。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崇禎十五年(1642年),鐫刻卧碑,建觀德亭,築泮池、石橋等,以後陸續建文昌閣等,擴建名宦、鄉賢祠。清咸豐十年(1860年)年,孔廟毀於兵燹。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大成殿,十二年(1873年)重建崇聖祠,為現存格局。
現今,步至吳江孔廟前,只見一座四柱三間的欞星門矗立在大成殿前,穿門而入,一條石板甬道向前延伸著,甬道東側是一個花園,園中池水漣漣,花木扶疏,假山嶙峋,一座飛檐翹角的六角亭翼然東南角山石之巔,池內金魚在游弋嬉水,躍起陣陣波漪,甬道西側為一草坪,坪上綠樹與山石參差錯落,相映成趣。甬道盡處即是大成殿。該殿為廡殿式,重檐,面闊五間計24 .7米,進深三間計13. 3米,外檐斗拱重翹,門前中三間排列著落地長窗,邊上兩間為半窗,殿上方高掛著一塊黑底金字的豎匾,「大成殿」三個大字系由著名書法家徐穆如先生書寫。據志載,大成殿正中祀至聖先師孔子,殿東、西兩旁祀「四配」。所謂「四配」,系指孔子的學生、「復聖」顏淵,孔子的孫子、「述聖」子思,孔子的學生、「崇聖」曾子和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亞聖」孟子。另外,大成殿內還祀閔子損、冉子雍等「十二哲」及諸先賢。
出大成殿,又是一個大草坪,鵝卵石甬道交錯其間,石桌石凳掩映在綠樹叢中。沿著甬道走過草坪,便是崇聖祠。該祠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計26米,進深三間計11米,門前中三間排列著落地長窗,邊上兩間為牆,牆上開著圓形花漏窗,祠上方豎匾「崇聖祠」三字也為徐穆如先生所書。崇聖祠與大成殿前後相望,蔚為壯觀。據志載,崇聖祠祀孔子先五代以及「四配」、「宋六子」之父。
大成殿、崇聖祠的左側為吳江政協於2001年10月建造的「歷代名人詠吳江」碑廊,廊中立有張翰、白居易、杜牧、陸龜蒙、陳堯佐、蘇舜欽、王安石……陳去病、柳亞子等歷代名人吟詠吳江的42塊詩碑。右側則是吳江市政府於2002年7月建造的「孔子論語集句碑廊」,立有《論語》選句等43塊碑石。
大成殿的西邊為吳江縣學遺址。遺址中為一碧水池,池中金魚歷歷可數,池四周山石嶙峋錯落,圓形半島上一株樹皮斑駁的金針松伸展著虯枝,池南側有一座由武康石砌置的斷橋顯露於清波之上,為宋代遺物,系當年吳江縣學內泮池石橋遺存,池北側水中有三個巨大的青石柱礎,為明崇禎二年(1629年)重建吳江縣學明倫堂的遺跡。遺址北邊建有一座名為「坐仰先賢」的碑亭,亭中立著一塊明萬曆元年(1573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徐師曾所記,梁林、何綏等當時吳江政要同立的「重修吳江縣廟學記」石碑。此碑雖已有碎縫,但上面的文字可辨:「今天下,無無學之郡縣,亦無無廟之學。慨自宋興迄於慶歷,而天下學宮猶不能備,獨我吳江之學肇於大中祥符(1008—1016),蓋前此三十餘年,可謂幸矣……」由此可知,吳江的縣學要比宋慶歷年間(1041—1048)全國各郡縣都有廟學時要早30多年,於此,也可證明吳江實乃文化教育的先驅之地。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垂虹路172號
乘車線路:吳江區內乘94、109、113、202路空調等路公交在吳江中學站下車可達。
6、吳江報恩寺
報恩禪寺坐落於柳字圩,位於屯村社區及西側,據寺內碑文(碑1959年被毀)和清順治《屯村志》記載:始建於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為顧文通的王裔為報恩舍宅再建,佔地120畝。整個禪寺由山門、石佛大殿和觀音殿三部分組成,是江南五大古剎名寺(即金山寺、天寧寺、白鵲寺、靈隱寺、報恩寺)之一。
寺院「廟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餘畝,或和尚自種,或租給當地農民耕種。寺西建有小屋和打穀場,有條小河,稱「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東邊有座古橋,名為報恩橋。寺設有東西兩庵,西庵稱「洗心堂」,坐落在鎮西義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稱石塔圩;東庵稱「濟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鎮東南),故稱和尚角(現磚瓦廠址)。
相傳五代十國遭兵燹(909~960年)。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僧玄重建,敕賜凈戒壇,寺基95畝。
明永樂(1403~1424年)初,運糧官軍停泊東關,0寺田中油菜籽,被寺僧逮住,運糧官軍即以叛僧截皇糧為由奏請朝廷,抄毀寺宇,塔盡廢,並將三千餘畝常住田沒入官府,僧被逮至京,後辨明釋放。
宣德年間,僧良上疏奏請重建,佔地50畝,以後正統(1436~1449年)、天順間(1457~1464年)、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先後增修,萬曆十九年(1591)、二十九年(1601年)兩次又加整修,崇禎年間(1628~1643年)置常住田百餘畝。
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僧浮石增建兩廊,乾隆八年(1743年)僧宗開重建觀音殿,光緒五年(1879年)尚存。
民國初期,僧守殿基,重建了五大間磚木結構殿堂,稱為觀音殿,按原樣塑佛像供奉,後日軍侵入,破壞嚴重。解放初,報恩寺殘存文物僅有:一座觀音殿,四尊石雕大佛(如來、文殊、彌勒、普賢),一尊木雕觀音菩薩大佛,三尊泥塑大佛(觀音、善財、龍女)。大殿的石樑石柱、青石雕刻的佛石還完好無損,兩塊青石碑依然豎立在大殿前面。大殿柱的石樑石柱倒塌在地,觀音殿的殿基一米多高的青石石駁岸還完整,三口鐵鑄大香爐和一口金屬大鍾尚保存完好。石駁岸邊有8棵黃櫸,寺內有銀杏、黃櫸、桂花、黃楊、玉蘭等。上述文物在20世紀50年代都曾登記上報。
1954年洪水爆發,低田圩圍告急,石駁岸、大殿石雕佛台都被拆去護岸,甚至連「天濟」古橋也拆去修圩,同年寺內的菩薩被砸,並以火焚之。至1958年兩座石碑、兩只石獅子、四尊石雕大佛被砸,並運去燒石灰;一隻大鍾、三隻鐵香爐被砸碎,運去「大煉鋼鐵」,牌樓拆去當柴燒。1970年,石佛大殿的石樑石柱(見方50~60厘米、長8~10米)被拆去作鄉村石橋之用。
相傳,乾隆帝下江南至蘇州時,向知府提出要去報恩寺進香拜佛。乾隆帝只知報恩禪寺坐落在有個帶「吳」字的縣境內,但不知在吳縣還是吳江境內。知府聽了暗暗叫苦。乾隆帝去進香,要公開身份,還要接駕開道。報恩禪寺在屯村,路途遙遠,修大道顯然時間上不允許,舟船也一時難覓。冥思苦想,就向乾隆帝說,報恩寺離府不遠。隨即知府連夜吩咐下去,把吳縣境內的北塔報恩禪寺修飾一新,並掛上報恩禪寺牌匾。次日乾隆帝遂到北塔寺進香。後乾隆帝撥款重修「報恩禪寺」(北塔報恩寺)。所以,至「文革」前,蘇州北寺塔前的石碑樓坊上一直掛著「報恩禪寺」的匾額。
7、盛澤濟東會館
濟東會館坐落在斜橋街上,1986年7月被列為吳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原規模較大,後因年久,其建築或坍圮,或改建。現存建築為民國十二年(1923)重修,有門廳、茶廳、議事廳三進,坐北朝南,佔地329.26平方米,三進均面闊三間,硬山頂,現辟為盛澤圖書室。大門臨街依河,當年裝卸貨物、迎賓送客十分方便。牆門前立有四根石柱,每根石柱上蹲若一隻栩栩如生的石獅,牆門中間石庫門框內開著兩扇黑漆大門,門兩側是清水磚柱,門上方磚刻「濟東會館」四個大字在飛檐翹角的映襯下透射著古樸的氣息。牆門內方磚鋪地,里側排列著鏤花落地長窗。過門廳,是一個狹長的天井,石板地上擺放著幾盆翠竹,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第二進為茶廳,系會客之處。兩根黑漆大柱立在廳前側,里外兩側均排列著鏤花落地長窗,梁枋上雕刻著各種花紋圖案,現該廳為閱覽室,人們正安坐其內,默默無聲地讀著書報。過前廳,是一個寬敞的天井,天井偏南建有戲台,現台基尚存,天井前側東西各開有一門,均有門額,東為「瀛洲」,西為「閬苑」。這兩門額頗富濤情畫意,「瀛洲」是傳說中的仙山,《史記-秦始皇本紀》中雲道:「海中有三神山,名日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閬苑」,是傳說中的神仙居處,常用指宮苑,如蘇東坡有詩句雲:「閬苑千葩映玉霞,人間只有此花新。」從這兩個門額中,可以想像出當年這里如神境、似仙處的景象。天井兩側建有走廊,與茶廳後面的走廊相環通。
明代末期,盛澤絲綢業已相當發達,「絡緯機杼之聲,通宵徹夜。那市上兩岸綢絲牙行,約有千百餘家,遠近村坊織成綢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賈來收買的,蜂攢蟻集,挨擠不開,路途無佇足之隙……」入清,「絲綢之利日擴,南北商賈成萃焉」,至乾隆年間 「居民百倍於昔,綾綢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賈輦金至者無虛日,每日中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隨著絲綢業的發展,全國各地來盛澤做生意的商人日益增多,從清順治年間起便有了會館。至乾隆、嘉慶年間,各地商人則紛紛籌款建造會館。一時間,盛澤會館林立。當時,《盛湖竹枝詞》中就有一首形容了這一景象:「棟宇沉沉會館多,承平商貨萬千羅……」
據當地方誌記載,清末至民國年間,盛澤尚有八所會館,有康熙四十九年(1710)建的山西會館,乾隆年間(1736—1795)建的華陽會館、寧紹會館,嘉慶十四年(1809)建的徽寧會館,有附設在關帝廟和西廟內的金陵會館與紹興會館,另外兩所,均為山東商人所建,一所是兗州府濟寧州人集建的濟寧會館(亦名任城會館),另一所便是濟南府人於嘉慶年問建的濟東會館。爾後,『ll西會館在抗戰時為日寇所焚毀,濟寧、金陵兩會館在「文革」中被作為「四舊」拆毀,寧紹、紹興會館被改建他用,徽寧會館(僅門廳)遷至目瀾洲公園,華陽會館現也已不存,相比之下,濟東會館的命運為最好,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舜新南路斜橋街上
乘車線路:江蘇或吳江乘開往盛澤鎮或嘉興的班車,到盛澤後換乘出租或小巴至斜橋街;乘163路公交在目瀾路口站下車可達。
8、蘇州太湖牛仔風情度假村
度假村坐落於太湖第一島——西山島。周圍積聚著林屋洞、石公山、縹緲峰、明月灣古村等著名景點。
度假村建築按照美國西部小鎮風格建造,整體上體現出一種粗獷、豪放的原生態風格。度假村的企業使命是「與你一起開創健康、和諧、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一期項目陸地面積達300多畝,水域面積有200多畝,提供綠色餐飲、住宿、戶外游樂、會務、培訓等服務,為華東地區少見的綜合性大型度假村,是企業團體康樂活動、商務旅遊、慶典、會議、年終晚會、拓展培訓、游樂、白領自駕游、情侶度假、親子游、及學生夏令營、冬令營、春遊、秋遊的理想活動場所。
相關信息
騎馬:(圈內騎乘、野外田園風光騎乘、環太湖騎乘)(大馬小馬一並俱全)騎駱駝乘觀光馬車動物喂養與觀賞:馬、駱駝、鴕鳥、山羊等。
水上活動: 水上自行車、雙人小蜜蜂、雙人小天鵝、水上獨木舟、水上飛碟、四人小蜜蜂、四人小天鵝、四人小龍舟,摩托艇、快艇,水上飛拓展設施。
高空:高空鐵索橋(1)、滑道(1)、斷橋(1)、抓杠(2)、天梯(2)
陸地:網牆(1)、背摔(2)、求生牆(1)、梅花樁(1)、迷宮、定向
水面:水上扎筏,4人小龍舟,游泳等。
游泳戲水:天然泉水,三大游泳池,華東最大露天游泳池,達5000平方米。
射箭:男士弓、女士弓、少年弓,彈弓迷你小摩托,卡丁車,沙灘車,協力車熱氣球:(天上飄)。
露營:印地安帳篷、蒙古包。
燒烤:提供食物,自帶食物隨意選擇。
康樂活動:卡拉OK、手動足球、滑板球、檯球、象棋、圍棋、麻將、飛鏢、投籃機。
運動類活動:乒乓球、籃球、羽毛球、排球、網球。
有機蔬菜:無化肥,無農葯,健康養生。
會議:大會議室(可容納150人)、小會議室(可容納30人)。
餐飲:健康養生餐、茶水、點心、水果。
住宿:標間、印第安帳篷、蒙古包、團體房、露營。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江蘇省蘇州太湖西山島金庭鎮消夏灣
乘車線路:蘇州市內乘開往太湖西山的班車,到西山金庭鎮後在換乘695路在廟東站下車可達。
自駕線路:
滬寧高速——蘇州繞城高速東(往周庄甪直方向)——西山出口——右拐沿孫武路、胥香路、環太湖大道(沿雙黃線行駛)——過三座太湖大橋——西山島——沿雙黃線直行約8分鍾三岔路口右拐沿雙黃線繼續行駛15分鍾至佳怡假日酒店右拐(請注意沿路牛仔路牌)
滬寧高速——蘇州繞城高速西(往西山方向)——西山出口——右拐沿孫武路、胥香路、環太湖大道(沿雙黃線行駛)——過三座太湖大橋——西山島——沿雙黃線直行約8分鍾三岔路口右拐沿雙黃線繼續行駛15分鍾至佳怡假日酒店右拐(請注意沿路牛仔路牌)
蘇嘉杭高速——尹山樞紐(往西山方向)——西山出口——右拐沿孫武路、胥香路、環太湖大道(沿雙黃線行駛)——過三座太湖大橋——西山島——沿雙黃線直行約8分鍾三岔路口右拐沿雙黃線繼續行駛15分鍾至佳怡假日酒店右拐(請注意沿路牛仔路牌)
㈣ 奔騰B50哪家有售
南通卓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南通市城港路68號(港閘區區政府西側) 郵編:226002 銷售電話:0513-85302106 宿遷蘇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江蘇省宿遷市經濟開發區徐淮路680號 郵編:223800 銷售電話:0527-81883333 南京紅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大道2號 郵編:210028 銷售電話:025-85391616 無錫龐大華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無錫市惠山區惠山經濟開發區惠山大道1555號高力汽博城南門 郵編:214174 銷售電話:0510-83573111 連雲港華威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連雲港市海州開發區瀛洲南路120號 郵編:222062 銷售電話:0518-85380222 吳江市天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吳江市橫扇鎮菀坪社區南北快速干線菀坪出口處 郵編:215200 銷售電話:0512-63485555 鹽城市洪兆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新興鎮開放大道668號 郵編:224400 銷售電話:0515-88251111 常州外汽紅旗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常州新北區黃河路98號 郵編:213022 銷售電話:0519-85136288 南京國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南京市大明路17號 郵編:210007 銷售電話:025-52633666/52633991 蘇州蘇天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蘇州市工業園區東興路23號 郵編:215006 銷售電話:0512-67169666 徐州維信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江蘇省徐州經濟開發區三環東路32號稼悅園北側 郵編:221004 銷售電話:0516-87980222 鎮江市天翼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鎮江市丁卯橋路277號 郵編:212009 銷售電話:0511-85909955;85909933 江陰市永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江蘇省江陰市澄楊路51號 郵編:214432 銷售電話:0510-86299338 淮安市宏宇實業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淮安市翔宇大道33號 郵編:223005 銷售電話:0517-83600088 蘇州創元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電子地圖) 地址:蘇州新區玉山路98號 郵編:215011 銷售電話:0512-68090616
㈤ 蘇州有哪些上市公司
000551 創元科技 創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機械製造 000777 中核科技 中核蘇閥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軸承製造 002079 蘇州固鍀 蘇州固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元件 002081 金螳螂 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裝修裝飾 002089 新海宜 蘇州工業園區新海宜電信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設備 600200 江蘇吳中 江蘇吳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綜合 600290 華儀電氣 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市 600736 蘇州高新 蘇州新區高新技術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房地產開發 600527 江南高纖 江蘇江南高纖股份有限公司 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 化學纖維製造 002333 羅普斯金縣級市有:002091 江蘇國泰 張家港國泰,江蘇國泰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出口貿易 600273 華芳紡織 張家港華芳紡織,張家港華芳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紡織業 002075 高新張銅 張家港高新張銅,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屬 600105 永鼎光纜 吳江永鼎光纜,江蘇永鼎股份有限公司,通信 002127 新民科技 吳江新民科技,江蘇新民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紡織業 600487 亨通光電 吳江亨通光電,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通信 000301 絲綢股份 吳江絲綢股份,吳江絲綢股份有限公司 002071 江蘇宏寶 張家港宏寶五金股份有限公司,機械製造 勝利精密 002426 禾盛新材 002290 國內家電級復合材料PCM/VCM 設計、製造龍頭企業公司 中利科技 002309 中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常熟東南經濟開發區 通信特種電纜 ----重點關注 長江潤發 002435 全球第三的電梯導軌製造商
㈥ 想知道: 蘇州市吳江天順一汽奔騰在哪
關於300,一個星期
㈦ 張家港有沒有一汽奔騰50
貌似暫時還沒,不過江蘇省一共有15家奔騰4S店,總有一家離你最近!你可以參考一下,哪個近去哪個,電話自己去官網查吧,發不了。常州外汽紅旗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常州新北區黃河路98號。丹陽新名流汽車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丹陽市丹金路東側。淮安市宏宇實業有限公司
地址:淮安市翔宇大道33號。江陰市永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江陰市澄楊路51號。連雲港華威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連雲港市海州開發區瀛洲南路120號。南京國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大明路17號。南京紅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大道2號。如皋大生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如皋市如城街道解放西路168號(如皋國家汽車城)。宿遷蘇鵬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宿遷市經濟開發區徐淮路680號。吳江市天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吳江市橫扇鎮菀坪社區南北快速干線菀坪出口處。蘇州蘇天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蘇州市工業園區東興路23號。徐州維信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江蘇省徐州經濟開發區三環東路32號稼悅園北側。無錫龐大華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無錫市惠山區惠山經濟開發區惠山大道1555號高力汽博城南門。鹽城市洪兆連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地址: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新興鎮開放大道668號。鎮江市天翼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鎮江市丁卯橋路2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