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服務 > 售後服務的發展歷史

售後服務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2-01-25 14:22:31

① 有誰了解深思想UV列印機這家公司的發展史,和售後服務怎麼樣

一家生產uv列印機廠家了,做了有幾年,常見了uv列印機型號有

小型6090uv列印機,專5萬-7萬,印刷屬幅面60厘米90厘米,配置1到2個dx5噴頭。
普通1610uv列印機,8萬-15萬,印刷幅面160厘米100厘米,配置1到4個dx5噴頭或5個gs508噴頭。
大型2513uv列印機,16萬-60萬,印刷幅面250厘米130厘米,配置1到4個dx5噴頭或4-14個gs508噴頭或4-14個gs1024噴頭。

② 蘇寧起家歷史

1990年12月26日,蘇寧電器集團開始創業;1993年和八大國營商場對壘的空調大戰,使蘇寧在商戰中脫穎而出,演繹了引人深思的「蘇寧現象」;1994年,蘇寧以年銷售5.6億,榮登全國空調銷售第一;1996年,蘇寧電器集團總部喬遷南京亞商圈湖南路丁家橋2號,建成全國最大的專業空調商場。

1996年,揚州蘇寧掛牌,蘇寧全國第一家連鎖店成立;1997年,蘇寧電器集團投資3000萬元征地36畝興建蘇寧售後中心和物流中心;1998年,蘇寧榮獲江蘇省唯一的著名服務商標;1999年,中國電器網上線;1999年,蘇寧電器大廈成功開盤,蘇寧進軍海外市場和綜合電器流通領域。

2000年,蘇寧電器集團成立十周年,蘇寧實施二次創業戰略,推進全國電器連鎖經營。2001年6月,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核准成立。

(2)售後服務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蘇寧易購是建立在蘇寧雲商長期以來積累的豐富的零售經驗和采購、物流、售後服務等綜合性平台上的,同時由行業內領先的合作夥伴IBM合作開發的新型網站平台。

2014年4月1日,最後一家主流電商蘇寧易購宣布設置免運費門檻,針對消費滿48元以上的訂單、自提訂單、針對移動客戶端產生的訂單,蘇寧將給予全場免運費的政策。

③ 求三菱電機VRF、大金VRV、三星DVM空調的發展歷史、我國市場佔有率、產品一般特性、維保及售後服務方面資料

發展歷史你可以在這些品牌的官網上查下,具體的市場佔有率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大金》三菱電機》三星。產品質量三菱電機》大金》三星。
售後和維保方面,中央空調的品牌經銷商一般會有2種資質,一種是只有銷售資質的,另一種是有銷售、安裝和維修資質的,這類經銷商是企業在異地的特約維修中心,做得都比較大。

④ 空調的發展史

公元前1000年左右,波斯人已發明一種古式的空氣調節系統,利用裝置於屋頂的風桿,以外面的自然風穿過涼水並吹入室內,令室內的人感到涼快。

19世紀,英國科學家及發明家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壓縮及液化某種氣體可以將空氣冷凍,此現象出現在液化氨氣蒸發時,當時其意念仍停留於理論化。

1906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Stuart W. Cramer正找尋方法增加其南方紡織廠的空氣濕度。Cramer把技術命名為空氣調節,並在同年將其用於專利申請中,作為水調節(water conditioning)的代替品。

1915年,卡里爾成立了一家公司,它是世界最大的空調公司之一。但空調發明後的20年,享受的一直都是機器,而不是人。

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一家商場,常因天氣悶熱而有不少人暈倒,而首先安裝了三台中央空調,此舉大大成功,涼爽的環境使得人們的消費意欲大增,自此,空調成為商家吸引顧客的有力工具,空調為人們服務的時代,正式來臨了。


(4)售後服務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空調的工作原理

空調分為單冷空調和冷暖兩用空調,工作原理是一樣的,空調以前大多一般使用的製冷劑是氟利昂。 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氣態變為液態時,釋放大量的熱量。而由液態轉變為氣態時,會吸收大量的熱量。(即先吸熱氣化再液化放熱)空調就是據此原理而設計的。

壓縮機將氣態的製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然後送到冷凝器(室外機)散熱後成為常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所以室外機吹出來的是熱風。

然後到毛細管,進入蒸發器(室內機),由於製冷劑從毛細管到達蒸發器後空間突然增大,壓力減小,液態的製冷劑就會汽化,變成氣態低溫的製冷劑,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蒸發器就會變冷,室內機的風扇將室內的空氣從蒸發器中吹過。

所以室內機吹出來的就是冷風;空氣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的蒸發器後就會凝結成水滴,順著水管流出去,這就是空調會出水的原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空調

⑤ 汽修企業發展史

從開始到現在?不要怪我,長了點:

汽車發展史

汽車發展史——早期
我國古代的車輛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是中華民族的祖先發明的。據史料記載,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有一個叫奚仲的人,他發明的車由兩個車輪架起車軸,車軸固定在帶轅的車架上,車架附有車箱,用來盛放貨物。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輛車。
最初的車輛,都是由人力來推動的,稱為人力車。後來人們開始用牛、馬拉車,稱為畜力車。據傳說,畜力車是商湯的先祖相土和王亥共同發明的。
在歷代車輛發展過程中,有重要技術價值的還要數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在三國時期,有一位叫馬鈞的技術高明的大技師,他發明了指南車。指南車是一種雙輪獨轅車,車上立一個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開始行車,不論向東或向西轉彎,木人的手臂始終指向南方。
記里鼓車是早在公元3世紀時,中國最先發明的記錄里程的儀器,可惜最初結構已失傳,到宋代才由燕肅重新製造成功。
指南車和記里鼓車都是利用齒輪傳動原理來進行工作的。它的出現,體現了700多年前我國車輛製造工程技術已達到的高度水平,是我國古代技術的卓越成就。
汽車發展史——早期
第一輛蒸汽汽車
1765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蒸汽機,帶領人類進入了"蒸汽機時代"。許多發明家也紛紛把瓦特的發明應用到"自走式車輛"的設計中。
法國人居尼奧花了6年時間,於1769年製成了世界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汽車。這輛式樣很奇特的汽車,車身用硬木製成框架,由三個一人多高的鐵輪支撐。車的前面放著容積為50L的梨形大鍋爐,鍋爐後邊有兩個容積為11加侖的汽缸。鍋爐由簡單的曲拐把活塞的運動傳給前輪,使前輪轉動。同時前輪還是轉向輪,由於前輪上壓著很重的鍋爐,所以操縱轉向桿很費力。
這輛蒸汽車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每走15分鍾後,鍋爐的壓力就損耗盡了,只得停下來再加上水燒開成蒸汽,而它的最高時速也只有4km/h。
這輛車由於方向桿操縱困難,試車中不斷發生事故。一次在般聖奴兵工廠附近下坡時,因轉彎不及時而撞到了兵工廠的牆上,值得紀念的世界第一輛汽車,被撞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

(1):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一)
18世紀末在歐美各國,出現了一個研究和製造蒸汽汽車的熱潮,各種途的蒸汽汽車相繼問世。汽車的車身和其它機構也在迅速改進。到了19世紀期,出現了一個蒸汽汽車的全盛時期。
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製造了英國最早的蒸汽汽車。兩年後,代又製成了形狀類似公共馬車的蒸汽汽車。這輛公共汽車能乘坐8個人,創造了在平路上時速為9.6km/h,坡道上時速為6.4km/h的世界紀錄。
1825年英國公爵嘉內製成了第一輛蒸汽公共汽車。這輛車的發動機裝在後部,後軸驅動,前軸轉向。它採用了巧妙的專用轉向軸設計,最前面兩個輪並不承擔車重,可由駕駛者利用方向舵柄輕便地轉動,然後通過一個車轅,引導前軸轉動,使轉向可以輕松自如。
1831年嘉內利用這輛車開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營業務,所以這輛車也被認為是世界最早的公共汽車。

(2):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一)
1828年,哈恩格克製成了比嘉內的汽車性能更好的蒸汽公共汽車,並開始了公共運輸事業的企業化。他的車可以乘載22名乘客,時速32km/h,營運後很受歡迎。1834年,發展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汽車運輸公司--"蘇格蘭蒸汽汽車公司"。

(3):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黃金年代(二)
1805年,美國人艾文思首次製造了裝蒸汽發動機的水陸兩用汽車。這種水陸兩用汽車是費城港當局為了疏通費城港,委託艾文思負責製造的,原來打算是製造疏浚船,不料船製成以後,因發列作業場地不在海岸邊,於是不得不考慮將這艘蒸汽船運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裝上了四個車輪,用船上的蒸汽發動機驅動。這樣便把船運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陸兩用車。它也成為現代水陸兩用汽車的鼻祖。
1928年,法國人配誇爾製造了一輛蒸汽牽引汽車。這輛汽車首次採用將發動機置於車的前端,而由後軸驅動的總布置方案。在發動機和後軸之間,用鏈條傳動。為了轉彎靈活,後軸系由兩根半軸構成,當中由差速齒輪連接,這就是最早發明的差速器。此外,兩個小小的前輪,是各自與車架彈性相接的,這稱作獨立懸掛。這種獨立懸掛設計,在當時有劃時代的意義。配誇爾的鏈條傳動、差速器、獨立懸掛等設計,對汽車的發展貢獻極大,至今仍在汽車上廣泛地應用。

(4):汽車發展史
早期蒸汽車的衰落
在蒸汽車的最初發展時期,它們的設計都很簡單,就是把一個蒸汽機裝上底架和輪了。為了達到一定的輸出功率,就要有個盡可能大的鍋爐;為了達到一定的行程,又要備有充足的水和煤;車身重了,就要求有一副結實的底架和堅固的車輪。就這樣,惡性循環,車越來越笨重,操縱越來越困難。
所以,這些大型蒸汽車僅適用於定班的往返行駛,路線固定,沿途又有煤、水供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制動困難,車太重,車輪窄,慣性大,轉向不靈敏。有時候明知要減速轉彎就是慢不下來,轉不過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車撞上障礙物,要麼就是制動太狠,輪軸斷裂。更可怕的是,爐壓過高,一時難以控制,經常發生鍋爐爆炸事件。
而且,乘坐這種車還得看天氣:下雨天車上遮蓋不嚴,道路泥濘不安全;嚴寒天燒水難,易熄滅,行駛也慢;熱天坐在鍋爐邊沒人願意忍受;刮風天要看風向,順風時車尾的濃煙會把乘車人熏得喘不過氣來。

⑥ >> 如何建立優質的售後服務體系

把服務提升到一個應有的高度,系統的規范為客戶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形成獨具特色的新型服務模式。在這關繫到企業生死存亡的商戰中,競爭已從單一的質量、價格、廣告諸方面,升華凝聚到一點上面——品牌競爭。品牌,它不僅僅是商品或企業的名稱代表,它包涵了一個商品的豐富的內涵,知名品牌更是向消費者傳達了一個清晰的信息——高品質的產品,更優秀的服務,可以說,正是這兩點,構成了一個品牌的最根本的基礎。這里,著重談一談優質木門售後服務對優秀品牌提升的重要作用。成品木門從它面市,已有十餘年的歷史,要想創立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必須把抓產品質量及搞好售後服務作為打造品牌的最根本的兩項工作,尤其在搞好木門售後服務工作方面更要做出巨大的不懈的努力,木門從客戶訂單開始,應建立完備的客戶檔案: 首先,由於裝修房屋的建築年代不同,執行的建築標准有變化,以及地區不同,房屋建築設計功用不同等等因素,決定了訂制木門產品的尺寸非標准化,無論門洞的高寬,牆體的厚薄,均不一致。其次由於建築年代不同,牆體材料亦發生變化,為我們售後的安裝工作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特別是高端品牌產品,多為個性化訂制,體現每位顧客審美和喜好的獨特風格,因此訂貨式樣、風格繁多,如現代前衛、現代簡約、中式古典、歐式古典、現代中式、美式鄉村、地中海風格等等,不勝枚舉,決定了產品樣式,材質等的多樣化。因此,木門的售後服務同質量管理體系一樣,售後服務工作的落實同樣需要一個完整的管理體系。我們通過多年的實踐,逐步完善了這一體系的建設,使售後服務工作在促進銷售、維護、提升品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木門產品絕大多數的訂單為定製商品,有其特殊的銷售流程,訂單只是銷售工作的第一步,從訂單到完成加工,完成安裝,這中間有大量的服務配套,每一步都需要做細致的工作。有時候,客戶的預定產品與現場客觀的安裝條件有沖突,我們就應該運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向客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或修改圖紙,或修改定貨,使訂單得以延續執行。還有這樣的情況,訂單已進入工廠加工製作階段,客戶突然要作修改,為慎重起見,我們就應該按規定必須重新到現場測量尺寸。曾經有一位客戶,為了趕工期,一邊做基礎,一邊按工程進度陸續確定木門規格,結果,我們的服務人員硬是反復赴現場8次復核尺寸,達到了客戶的要求,完成了訂單的延續,客戶很感動。我們認為服務只要到位,把客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去做,這樣的服務才叫質量。任何商品,在消費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問題,零部件的老化,使用中的不慎損傷,都將給使用者帶來不便,木門產品作為一種以天然材料製成的商品,更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氣候變化,空氣濕度變化,使用過程中的保養不當等等,極易使木門產品產生諸如木料收縮膨漲等現象,如何對待消費者的維修訴求,及時解決消費者購買產品後的後顧之憂,將衡量出一個品牌的高低優劣。 售後服務的重要一點,是要建立起售後服務部門,銷售網點、生產工廠互動協調的快速反應機制,一旦有顧客的售後服務訴求反映,我們的售後服務人員必定在24小時內趕赴客戶現場,查詢問題產生原因,評估維修程度,同消費者協商定出解決方案,凡能夠現場維修解決的,即刻派出維修人員上門處理,不能現場處理的,馬上聯系返廠維修,決不拖延,決不推諉,讓消費者感到,產品出點小毛病我們能理解,最怕出問題後無人理睬,有了這樣的服務,我們放心。良好的售後服務,使我們的品牌在廣大消費者中口碑相傳,品牌效益日益凸現,在我們的客戶群中,兄弟姐妹相互推薦前來定購者有之,朋友間互為介紹而購買者有之,數年前購買了我們的產品,而今天換房後再度購買者有之,他們說產品質量好,服務好,我們信得過。綜上所述,木門產品要做好售後服務,必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設計、測量、製造、安裝、保養、維護全流程的技術支持和咨詢及實質性服務。

⑦ 質量管理的發展史和全面質量管理是什麼

質量的概念:產品、過程或服務滿足規定、潛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徵和特性的總和,包括產品本身質量、工作(服務)質量及過程(工序)質量。

現代質量管理理論認為必須從用戶角度對質量進行定義,因此也可以說質量就是適用性,而適用性就是產品和服務滿足顧客需求的程度。

1質量管理的發展歷史

質量管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產生和發展的,從工業發達國家來看,大體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1)質量檢驗階段

質量檢驗階段一般是指從20世紀初到40年代這段時期。這一階段的所謂質量管理,主要是由專職的質量檢驗人員,按事先規定的質量標准,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區分合格品與不合格品,保證出廠產品合格,稱之為「專職檢驗人員的質量管理」。

2)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大體上是指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這段時期。這一階段的質量管理,由於採用了統計質量控制方法,從而實現了從單純的「事後檢驗」向以「預防為主、防檢結合」的轉變。

3)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大體上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至今。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費根堡姆(圖5-24)提出的。他是全面質量控制的創始人。我國是在1987年才開始引進全面質量管理並進行試點的,隨後即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廣泛運用,從而有效地促進了我國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圖5-24費根堡姆

2全面質量管理

1)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是指在全面社會的推動下,企業中所有部門、所有組織、所有人員都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把專業技術、管理技術、數理統計技術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學嚴密高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因素,以優質的工作、最經濟的辦法提供滿足用戶需要的產品的全部活動。

2)全面質量管理的特點

(1)具有全面性,控制產品質量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

(2)是全過程的質量管理;

(3)是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

(4)是全社會參與的質量管理。

其意義有: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產品設計、加速生產流程、鼓舞員工的士氣和增強質量意識、改進產品售後服務、提高市場的接受程度、降低經營質量成本、減少經營虧損。

⑧ 奧康的發展歷程

奧康人將企業的發展歸納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88—1991年,是企業的初始階段。在這四年裡,他們完成了兩個積累,一是資金的積累,二是製鞋經驗的積累;
第二個階段為1992—1994年,是企業的起步階段。主要標志有四個:一是1992年新建了2幢廠房,投入160多萬元購置國內的機器設備,新招300多名員工,當年的產值達到1280萬元。二是進行了股份合作制企業的規范化建設。三是抓質量、創品牌,1994年,奧康商標就成為溫州市首屆知名商標,奧康皮鞋被評為溫州市第一批名牌產品。四是鄧小平的南巡講話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第三個階段為1995年到現在,是企業的快速發展階段。1995年6月,成立了溫州鞋革企業中最早的溫州奧康集團有限公司。1996年,公司產值達到1.18億,利稅1500萬元,在浙江省皮鞋行業中名列第二位。1997年實現了企業規模三級跳:1997年6月,上升為浙江奧康集團有限公司;7月,國家農業部核准奧康為全國鄉鎮企業集團、全國大型二檔企業;8月,國家工商局核准奧康為全國性無區域集團。當年的產值達到2.38億,利稅3500萬,比96年翻了一番,利稅增加了2000萬,是浙江省最佳經濟效益的鄉鎮企業,名列同行第一位。1998年2月份,奧康第一次登上了中國真皮鞋王之位,成為全國行業十強企業。當年的產值3.78億,利稅4800萬元,又比97年分別增長了50%以上,這個發展速度在全國同行業裡面是最快的。1999年,企業被評為浙江省名牌產品50強,全國民營百強企業。2001年,奧康產量達700萬雙,產值8.2億,利稅1.2億,根據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六項經濟指標綜合評估,奧康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二位,浙江第一位。2002年,公司產量達到800萬雙,產值超10個億,實現利稅1.8億,再創歷史新高。……
透過這一組組讓人驚嘆的數字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奧康在全國連鎖專賣網路的迅猛擴張。從1998年的第一家發展到如今的2000多。
連鎖經營自20世紀80年代引進中國,已經十幾年了。開始的十年,它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多的注意,但是近兩三年發展特別迅速。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截止去年6月,全國連鎖企業達2100家,店鋪數達3.2萬個,年銷售總額達2300億元。連鎖經營是一個企業快速擴張的法寶,是一個企業在取得一定的聲譽後將自己的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的必然選擇。
一般來說,現代企業的連鎖經營分為直營連鎖與特殊連鎖。直營連鎖是企業自己投資開設的專賣店,而特殊連鎖是一種加盟性質的連鎖店,企業輸出的不僅是有形的物質產品更是一種無形的管理模式,而這種無形的管理模式是連鎖專賣店生存的最關鍵因素。通常而言,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都會採取這兩種方式並行的模式,來擴大企業的營銷網路:一方面採用直營連鎖建立直營店,這樣可以起到形象店的作用,藉此宣傳企業的品牌文化。如在一些重要城市的商業步行街由總部直接投資或控股經營,在產權上是從屬關系;另一方面採用特殊連鎖,由加盟商來經營,在產權上與總部沒有從屬關系。當企業在開設了一定數量的自營店之後,就會馬上考慮用特許連鎖的方式來發展加盟店,擴大企業的競爭力度和宣傳力度。其一是可以成為加盟店的樣品店;其二是以特許連鎖的方法來發展加盟店,總部出資少,不需要較大投資;其三是通過特許連鎖的方式不斷擴展企業的營銷網路。
奧康正是採取這兩種模式,從1998年1月在永嘉縣城開出了國內第一家皮鞋自營專賣店之後,就已經大規模地建立特許連鎖加盟店。至今已成功開設了2000餘家連鎖專賣店、800多家專廳(店中店)。特許連鎖加盟店雖然不需要總部投入過多的資金,但是要成功地經營卻並非易事。如果有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導致全盤皆輸。因此對於總部來說,必須要有一整套吻合本企業發展的運作模式,在這方面,奧康已經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首先,奧康將開辦加盟店所涉及的風險降至最低。例如:他們對合作夥伴的人品選擇、信譽程度、資金實力、店址的選擇等都要經過實地考察和詳盡的市場調查分析,才初步建立加盟商檔案,經篩選後才開始洽談合作,以便雙方在合作前就達到共贏的目的;其次是確保加盟商必須遵循總部既定的經營模式;第三是持續地協助引導加盟店:總部派市場部經理和市場營銷人員定期檢查加盟店並給予實質性的支援,如促銷活動的策劃、POP宣傳畫冊的張貼、櫥窗的擺設和導購員的培訓等等,幫助加盟店制訂可行的營業計劃,改善經營績效,進行有效的市場分析,並給予廣告宣傳及品牌形象等方面的支持;第四是市場督查人員定期監督考核店長、導購員的日常規范及傳授銷售技巧。經常保持總部與各加盟店的有效溝通,加強考核糾正加盟店的不良做法。
連鎖經營在共享同一商譽的基礎上講求的是四個統一,即統一產品、統一服務、統一形象、統一管理。正是因為這四個統一,奧康才迅速的克隆出一個又一個的專賣店,將自己的銷售終端伸向各地。
同時,奧康還在結合實踐,總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化」經營模式:形象標准化,所有的專賣店都要位於城市繁華地段,有統一店貌、裝潢和品種,具有奧康自已的特色;經營一體化,實行配貨、送貨、批發、零售一條龍服務,在各省、市及中心專賣店都設有配貨中心,各連鎖店、店中店可就近到配貨中心提貨,並有專車運輸,形成了產、銷、批、零一體的流通格局;管理規范化,各專賣店都建立了人事、培訓、財務、統計等方面的制度和經營計劃;服務超值化,努力做好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工作。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實踐中還形成了自己一套獨到的管理方法,如編寫出奧康的營業員培訓教材。筆者在采訪時隨手翻了一下奧康的營業員培訓教材,不得不佩服奧康的這些營銷一線的營銷精英,正是他們用十幾年的實踐經驗,寫就了這本絲毫沒有水分的教材。
此外,利用遍布全國的營銷網路,展開全國互動的動態服務,在向客戶提供優質產品的同時,還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這已成為奧康在新的市場形勢下的競爭優勢。
奧康集團是以生產銷售男女皮鞋為主的企業,比起其他生活用品,皮鞋的科技含量不高,但奧康在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還注重打造一個「奧康」的服務品牌。公司先後設立了客戶服務部門,設置了專職的售後服務員,由專人值班受理消費者提出的各種問題。發放產品信譽卡,實行質量「三包」,對在限期內出現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包修、包換或包退。超出「三包」期限的,也將繼續跟蹤服務,真正做到盡善盡美的服務,讓顧客滿意。
奧康承諾:消費者無論在何地購買的奧康鞋,只要在「三包」期范圍內,到國內任何一個專賣店,都能享受一樣細致的售後服務。只要是客戶的合理要求,公司會盡量滿足。售後服務一切以客戶滿意為中心。
近兩年,國內一些大企業為提高品牌的美譽度,都大力投資推出富有特色的售後服務。比如別克推出了「別克關懷」的獨立品牌,開創售後服務的「關懷」年代,從被動式的維修服務進化到了主動關懷的售後服務理念。奧康目前也正向「主動關懷」的售後服務年代挺進,比如每年的「消費者日」前後,都會組織相關的咨詢活動,當場處理一些顧客的投訴,還會組織人員上門處理投訴。此外,客戶服務部正在建立「顧客俱樂部」,對照時尚的會員制,為奧康的每一個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售後服務。

⑨ 奧迪的發展歷程

奧迪是整個汽車歷史中最具神話而多彩的傳奇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奧迪四環代表著歷史最悠久的德國汽車製造商之一,並象徵著1932年四家獨立汽車製造商(奧迪、小奇跡、霍希、漫遊者)的聯合。這四家公司為當今奧迪股份公司奠定了基礎。

奧迪是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汽車製造商之一。從1932年起,奧迪開始採用四環徽標,它象徵著奧迪與小奇跡(DKW)、霍希(Horch)和漫遊者(Wanderer)在克姆尼茨理合並為汽車聯盟公司。在20世紀30年代,汽車聯盟公司涵蓋了德國汽車工業能夠提供的所有乘用車領域,從摩托車到豪華轎車。

奧古斯特·霍希 1909 年在茨維考成立的公司從 1910 年開始使用奧迪( Audi )名稱,「Audi」是「Horch」的拉丁譯文(在德語中的意思是「聽」),公司主要製造豪華類轎車。 奧迪於1928年並入小奇跡集團,1932年加盟汽車聯盟公司。 從1912到1914年,奧迪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國際拉力賽上的輝煌戰績,充分證明了奧迪品牌的卓越性能。

奧迪「四環」徽標象徵著歷史最悠久的德國汽車製造商之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奧迪100多年的輝煌歷史吧。

1899年11月14日,奧古斯特·霍希(1868-1951)在科隆Ehrenfeld區創立了A. Horch & Cie.公司。1901年初,公司研製的第一輛汽車面世。1902年3月,公司遷至薩克森地區的萊欣巴赫。兩年後,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並再次進行了搬遷。1904年5月10日,A. Horch & Cie.汽車製造公司在茨維考成立。

右方駕駛源於馬車時代,那時馬車夫就坐在馬車右側。1921年,奧迪在德國率先推出了左舵駕駛的量產汽車奧迪K型。左舵駕駛使得駕駛員的視野更加開闊,從而使超車操作更加安全。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左舵駕駛已經逐漸成為主流。

『1958 DKW 36』

1928年8月,J. S. Rasmussen獲得了奧迪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從1931年開始,他在茨維考的奧迪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前輪驅動的小型DKW轎車。這款轎車也採用覆蓋人造革的木製車身和DKW二沖程發動機。這種設計成為DKW小型轎車成為20世紀30年代最成功的德國小型轎車之一奠定了基礎。到1942年為止,這款小型轎車在茨維考共生產了250000多輛。

1945年,在進駐德國的蘇聯軍方的命令下,汽車聯盟公司的薩克森工廠作為戰爭賠款而遭到拆除。隨後,公司的所有資產被無條件沒收。1948年8月17日,位於克姆尼茨的汽車聯盟公司被注銷。

在1963年法蘭克福車展上,NSU展台的活頂雙座車引起了轟動:採用後置式單缸轉子發動機的汪克爾Spider。NSU 與菲利克斯·汪克爾共同研究新發動機概念,通過轉子壓縮燃油/空氣混合氣(轉子發動機),從而取代往復運動的活塞。

『1980年3月3日第一輛quattro在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

1980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的奧迪展台上,四輪驅動運動型雙門轎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奧迪quattro是第一款四輪驅動的高性能車。這種駕駛理念以前僅應用於卡車及越野車。奧迪quattro的四輪永久驅動系統在汽車運動領域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並且逐漸應用於所有的奧迪車型系列。

『奧迪Avus quattro』

1991年,奧迪推出兩款舉世矚目的跑車概念車:法蘭克福車展上的奧迪quattro Spyder和東京車展上的奧迪Avus quattro。這兩款概念車的車身一致使用鋁質車身預示著奧迪未來批量生產輕量化結構的趨勢。

● 奧迪在中國

1986年,奧迪公司與中國進行首次正式接觸,開始在長春與一汽共同進行一項技術的可行性研究。在此後兩年中,奧迪轎車的技術開發工作繼續進行,並於1988年授予一汽生產許可證。當年共組裝了499輛汽車。
1990年,中國一汽安裝了奧迪轎車組裝線,日生產能力達50輛。1993年,奧迪加入一汽-大眾合資企業。1995年,一汽-大眾開始准備生產專門為中國開發的奧迪200 V6車型。次年,奧迪200 V6下線。

1996年,奧迪在北京設立了售後服務部。奧迪的技術人員常駐在一汽的一號服務站,除提供技術支持外還對中國員工進行在職培訓。同年,奧迪在北京建立了一支由汽車銷售、市場開發、公關和售後服務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以促進奧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售後服務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