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7歲失去雙腿,21歲修電器,29歲經營煤礦成億萬富翁,回報社會
《世說新語》有言:“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你不能決定自己人生的起點,但從精神層面上,你會成為弱小的蒲柳,還是成為堅毅的松柏,取決於你對自己定位是怎樣。
唐毅顯然便屬於後者。他7歲失去了雙腿,這意味著,他要付出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才能維持正常生活,更不要說打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但唐毅真的做到了,他21歲便開始修電器,奮斗多年成了億萬富翁;即使吃了無數苦,他也沒有忘記善良的初心,不斷回報著社會。
意外失去雙腿
唐毅,重慶合川區三匯鎮星寨村人,他的童年,因為一場意外而蒙上了陰影。1974年8月的一天,唐毅如往常一樣出去幫家裡放牛,放牛地點附近便是煤礦。7歲的孩子,正是對什麼都感到好奇的年紀,他湊近去看那矸石絞車,卻不想,絞車忽然啟動了,他摔進了轉盤里。
巨大的痛楚襲來,唐毅瞬間便昏了過去。當他在醫院醒來時,第一眼便看到母親哭得眼睛紅腫:“媽媽,我的腿呢?”母親什麼話也說不出來,抱著他不停流眼淚。唐家窮,不少人都勸唐毅的媽媽:“別要這個娃了。”
但母子天性,哪裡是說舍棄就能舍棄的?唐毅在母親的照顧下順利出院,沒有了雙腿,小小年紀的孩子便開始艱難地學用木凳托住身體行走,他不想自暴自棄,他還盼望著靠讀書改變窮孩子的命運,更渴望做出點成績來,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沒能上成大學
再回到學校的唐毅,在一群手腳健全的孩子里顯得格外“可憐”,總有人用同情的眼光看著他,也許他們都在想:這孩子腿都沒了,生活不便,讀書能跟得上嗎?出乎所有人意料,唐毅還是和以前一樣好學上進,從小學到高中,他每節課都聽得認真,書上永遠寫滿了筆記。
學校里常常掛著“天道酬勤”之類的勵志話語,同學們都看慣了,不以為奇,唯獨唐毅每天都把這話記在心裡,每次考試,他的成績都在班上排前面。只可惜,命運又給唐毅設置了新的考驗:18歲那一年,唐毅參加高考,成績超過了某所重點高校的本科錄取線。
然而,因為身體原因,唐毅沒等來錄取通知書,只等來了老師面帶為難的解釋。這對一個盼著靠讀書走向城市發展的農村孩子而言,無異於致命的打擊。唐毅灰心失望,他忽然覺得努力沒有用,總有一些不公平是後天努力也補不上的......
他撐著板凳,一步一挪,去了一座鐵路橋上。橋下是山谷,在當時的唐毅眼中,只要縱身一躍,這些煩惱就沒有了!幸運的是,一位路過的老爺爺看情況不對及時將他拉回來:“你硬是不怕死嗦?都有勇氣死還沒勇氣活下去不成?”一語驚醒夢中人,唐毅在心中暗暗立了個誓,一定要“站起來”!不能被眼前這點困難徹底擊垮!
走上創業之路
大學這條路走不通,擺在唐毅面前的就只剩下了工作。在唐毅的老家,不少中斷了學習的男孩都會去學門手藝為生,可對唐毅來說,學手藝也比其他人難,因為很多師傅都不願意收殘疾弟子。唐毅不服氣:我還有手呢!
為了拜師,在當年年底一個大雪飄落的日子裡,唐毅不顧家人的勸阻,撐著木凳一步步走了六十里的路,來到龍市鎮拜師。師傅打開門,看到這個孩子渴盼的眼神,再看看他身上的落雪,得知他走了大半天那麼遠的路只為了求師,不禁被打動了,終於破例答應收他為徒。
拜師只是個開始,往後的日子裡,唐毅每天都要跟著師傅學習,師傅要求嚴格,唐毅絲毫不敢馬虎,很快便學有所成。3年後的一天,師傅說:“我已經把修理技術都傳給了你,你可以出師了!”唐毅鄭重其事地謝了師傅,回到家和家人商量之後,決定自己開一家修理鋪。
沒有足夠的資金,唐毅只能四處借了幾百塊,把電器修理部開了起來。年輕的維修師傅手藝好,人又老實,鄉里鄉親都很樂意來支持他的生意。唐毅不僅還完了錢,還在有一些積蓄後便往餐飲行業看,開起火鍋館。失去雙腿,唐毅還有聰明的頭腦,5年之後,他接著投資興建碳酸鈣廠和汽車修理廠,同樣經營得有聲有色。
身為殘疾人,唐毅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選擇頑強地創業奮斗,如松柏般百折不撓,創造財富的同時,也不忘回報社會。無論是他的人生態度,還是他這種樸素的感恩之心,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