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維修 > 售後外包成家電維修領域潛規則

售後外包成家電維修領域潛規則

發布時間:2023-07-12 05:57:00

1. 「山寨維修」亂象叢生,家電「正規軍」為何會「隱形」

家電正規軍因為利潤低、成本高、網點少、便民性差等多種因素成了隱形的存在。

家電維修市場中山寨維修亂象叢生,而家電了正規軍卻成了隱形的存在著,給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不便,而且也讓很多消費者經常上當受騙。因為很多家電生產企業在把家電上市銷售以後,會把售後維修的份額直接外包或者讓給其他企業認為家電維修的利潤特別低,不想為此投入太多。

家電質量的提升,三包期內家電問題的減少,也是導致正規維修金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使家電正規的維修成了隱形的存在,因為很多家電產品開始流行,以換代修的因素使正規的家電維修數量越來越少。想要規范現在的家電維修市場,必須多方面努力協同發力,規范市場,明確收費標准和質量規范,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不正規的山寨家電維修得到有效治理,才能讓家電維修中的正規軍越來越多。

2. 家電維修為什麼越來越差,什麼原因

家電維修行業各種潛規則,用戶與維修師傅信息不對稱,為了能夠賺取更多回的高額費用,借著消答費者沒有相對專業的知識,不懂產品技術,刻意誇大家電故障問題的嚴重性。
必須要對家電維修服務進行規范才行。
現在維修行業O2O平台的崛起也正是維修服務規范的時候。因此若要家電維修,建議還是到文錢網 專業平台上來報修。師傅要是想接單,必須要提高服務質量。

3. 揭秘家電銷售十大「貓膩」


貓膩1:以「特價」噱頭哄騙顧客
家電市場競爭充分,廣告自然也就無孔不入。許多人都曾在電梯間看到樓宇廣告,以聳人聽聞的「跳樓價」開頭,以斗大的價格沖擊為噱頭,以短促的時間節點結尾,從而招攬消費者前去購買。但往往卻被銷售員告知「來的晚了」或「早就賣完了」,他在表示惋惜的同時,熱情地向你介紹其他商品。而這些商品往往比廣告中的商品貴出很多,讓消費者有一種當了冤大頭的感覺。
評語:低價永遠無往而不利,但這卻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能招攬顧客,贏得口碑;用得不好,難免招致質疑,砸了招牌。抓住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哄騙顧客上門,這其實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消費者感覺自己被欺騙,與此同時,商場的品牌信譽也就遭受了一次重創。在失去商品的同時,消費者對商家的信任也將一並失去。
貓膩2:「免費」安裝上門收費
在家電銷售中,許多商品都是需要賣家上門安裝。安裝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產品使用,譬如空調、熱水器等。而由於安裝環節的報價並非像商品價格一樣明碼實價,十分不透明,因此成為貓膩叢生的區域。譬如空調安裝,商家說「免費」安裝,卻並不說明免費的界限。安裝完畢後,就拿出一沓費用:材料費高空作業費、高溫費、上門費等等,這讓消費者難以接受。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只能忍氣吞聲,付賬了事,然後決定以後再也不找此類公司「上門服務」。
評語:很多時候,一些不具備足夠實力的家電製造商為了避免攤子鋪得過大,會將上門安裝業務外包,只需向外包公司支付免費上門安裝的勞務費,而家電安裝以外的材料使用費則由安裝公司向消費者現場收取。他們賺的就是這一部分錢。實際上,這是製造商與外包公司之間的協議,而消費者買了商品卻買不到服務,並且無處維權兄塌叢。因此,事先問明並簽訂真正的免費協議,才是上上之策。
貓膩3:網店賣場標價不一
雖然網購越來越發達,但因為不能像實體店一樣體驗產品,所以許多時候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在賣場購買。但是,一台電飯煲店裡標價599元,砍價後就成了499元,而消費者到網上一看,發現同品牌同型號的電飯煲標價不到400元。在此情況下,消費者只能悔恨為何不早點去網購了。
評語:中國有句話叫做貨比三家。作為消費者,不要認為賣場里的商品都是明碼標價的。很多時候,網購價格往往比實體店要便宜好多,這羨櫻是因為網店是以低價進貨,免去進場費之後的售價,自然便宜好多。為了避免自己購買的價格偏高,最好貨比三家後再出手。只是在網購時,消費者卻又要遭遇另外一些貓膩了。
貓膩4:家電買得起修不起
許多消費者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家的電視出問題了,例如屏幕上有豎線、黑屏或者布滿雪花。這時消費者只好打電話找製造商售後上門維修,結果被告知換個屏要上萬,尤其是一些外國品牌,都能抵上當初買電視的價錢了。而在空調常見的問題上,比如製冷制熱效果不好,售後服務人員在進行檢查後常常查不出什麼問題。而當消費者提出要求更換時,卻被告知要自己去檢測,如果檢測報告表示有問題才可以換,可檢測費幾乎都能再買一台新空調了。
評語:家電在維修前最好先詢問一下基本維修費、零部件更換需要多少錢,如果權衡之後感覺費用太高倒不如買台新的。消費者要知道,製造商不是平白無故設置保修年限的。過了期,零件自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尤其是一些外資品牌。汽車有個年檢和報廢年限,家電也一樣。在這一點上,中國消費者總是希望使用年限越長越好,而往往忽略了衫姿因此而帶來的負面作用,譬如環保費和維修費。
貓膩5:家電退貨需交「包裝費」
許多消費者並不知道「包裝費」為何物。我們在購物時,只有拆開包裝才能使用商品,然後才能知道它合不合適,耐不耐用,喜不喜歡。但是對於一般的消費者來說,包裝盒往往會被隨意丟棄。而一旦有了質量問題需要退換貨,對方要求「完璧歸趙」的時候,消費者提供不了,只能任憑對方出價。
評語:對於因產品質量問題退貨,商家還要收取包裝費的做法,多數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但由於相關法律法規對此事沒有明確規定,所以還是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新電器後可別急著把包裝盒給處理了,最好保留15天至1個月。否則,一旦要退貨或換貨,就可能得交上一筆價格不菲的「包裝費」了。
貓膩6:買家電他敢贈你敢要嗎
購買10000元的液晶電視,就可以獲得價值1000元的贈品。許多時候,消費者對於這樣的促銷語錄完全沒有抵抗力,往往在實際不需要的情況下就掏了錢,目的只為了贈品中的一個造型可愛的水家電,或者一款覬覦已久的電水壺,而忘了這些贈品的實際價格。聰明的消費者在此時都應該想到,用同等的折價金額在市場上是否能買到這些贈品?這些贈品是否是專門配用,不能替代的?
評語:為了贈品買家電的行為,與買櫝還珠無異。在商家五花八門的促銷中,要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贈品都是專門配送的,上面會有贈品或非賣品的標記。這個時候你大可放心購買。如果沒有,那消費者就要掂量一下贈品的實際價值了。
貓膩7:空調沒插頭,電視沒底座
有消費者花5000多元買了一台櫃式空調,安裝時卻發現空調本身沒有插頭。安裝人員告訴他,插頭需要消費者自己配置,而且自己安裝到空調的電線上。無奈之下,消費者只好掏錢按照安裝人員的「指導」購買了價格不菲的插頭。可是以後每當使用空調的時候,他總是感覺堵得慌,很不舒服。
評語:買來空調沒插頭,買來電視沒底座,買來電腦要裝機,買來燃熱沒管路,許多時候消費者都要遭遇到這種產品本身與零部件分開銷售的「貓膩」。消費者在戴著一頂「上帝的帽子」的同時,卻在遭受商家的潛規則。在此情況下,許多人忍氣吞聲付錢了事,只有少數人能據理力爭,贏得勝利。其實關鍵在於,是否有相關法規進行約束,以及這個法規是否被嚴格執行和完善監督。
貓膩8:買賣雙方玩價格「躲貓貓」
多年來家電行業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定價規則,即為維護產品價格的統一性,供應商會從自身品牌定位出發,為零售商確定兩個價格標准,一個是統一掛牌價,另一個是最低零售指導價。在具體的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會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相關產品推薦和價格協商,統一掛牌價是最理想賣出價格,而最低零售指導價則是成交底限。消費者的最終成交價格可以在這兩個價格標准之間浮動。這種定價模式導致的價格不透明,消費者與銷售人員玩價格「躲貓貓」,致使消費市場變得混亂無序,消費者是否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殺價」功力。
評語:在眾多賣場推行明碼標價的情況下,「一物兩價」這樣的貓膩正在被逐步糾正。但是有部分商家仍在價格上做文章,而消費者則以懷疑的態度執意要砍價。這需要買賣雙方的相互信任,而這種信任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需要商家首先拿出誠意。
貓膩9:家電交錢就可「延保」
筆者曾經到某外資綜合商場購買電飯煲,銷售員極力推薦針對此款產品的延保產品,稱只要花80元就能延長保修期一年,多付錢多延保。思考之下,筆者拒絕了這項服務。但是筆者發現,許多家電產品都在推出延保政策,而不少消費者對此很感興趣。
評語:花錢買平安應該是商家抓住消費者心理,推出延保的根本原因。但實際上在延保過程中卻有許多貓膩存在。首先,延保屬於舶來品,目前國家尚無相關法律進行針對性的約束。其次,延保並非延長三包,而是一種風險管理產品,即使延保了,消費者仍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因此,簽訂延保協議是比較妥帖的辦法。
貓膩10:售後謹防「山寨」維修
家電出了故障,如果在保修期內,自然是找原產廠家上門維修。如果出了保修期,相信許多消費者大多會選擇在網上尋找就近的一家維修站進行上門服務。但是,一般來講這些維修站點十有八九屬於山寨維修點。特別是如今山寨維修站眾多,消費者往往真假難辨。
評語:山寨維修的網站一般是偽造的,單位是虛構的,網上公布的地址也不屬實。他們上門「維修」,收錢走人之後,消費者的家電一旦二次出了故障,要想再找到他們難比登天。因此為了預防山寨維修,除了熟知根底的維修站外,消費者最好不要貪圖省錢,寧可撥打原產廠家售後服務電話,聯繫上門服務為好。

4. 空調維修行業

http://www.jdwxmagazine.com/mybbs/forum-163-1.html
這里最適合你,專業技術論壇,喜怒哀樂都有,自己瀏覽吧。
我是版主嘉德誠。

5. 家電企業為什麼要把維修服務外包

家電維修服務外包,確實有很多弊病,一些維修人員掛著「特約維修部」的幌子,坑內害用戶!容我們搞維修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求人的。我就碰到過一次:一台TCL電視機的存儲集成塊壞了,由於生產廠的原因,市場上無法買到,只能求助特約維修部人員,特約維修部人員「抓住有利時機」大敲竹杠,市面上2、3元的存儲塊竟會開價50元!是可忍實不可忍!另外,如果您的電視機已經過了保修期,這些所謂特約維修部的維修費也比普通維修部要高出很多!像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希望生產廠家能引起重視!

6. 現在的容聲冰箱售後現在還是外包的嗎

產品的售後服務外包給一些簽約維修商很正常,基本上各個廠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種操作模式。
比如主流廠家在較為偏遠地區的售後服務,基於成本考慮,一般是外包的。還有就是一些售後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廠家,售後服務很多都是外包的。
不管是外包還是自營,關鍵是企業要對自身的售後服務體系有好的整體把控、控制力,控制管理能力太弱,就會導致售後服務混亂,反過來影響到產品的品牌信譽度。

7. 層層要價、小件大換,家電維修亂象該如何整治

應該多部門聯合發力,下大力氣整治市場亂象。

層層要價,小件大換家電維修亂象已經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讓消費者苦不堪言。想整治這個市場,改變這種局面,必須是多部門聯合發力,只有下大力氣多方面入手,加大監管力度,加大處罰力度,才能讓這些市場亂象得到有效的整治。

家電維修亂象已經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只有市場監管部門和家電行業以及其他監管部門共同發力,對這個市場進行有效的監管,明確行業規范,明確收費標准,才能讓這些市場亂象得到有效的治理,另外相關部門還要出台有效的投訴渠道,在消費者上當受騙被坑的時候,能通過合法渠道進行投訴,查實以後要對涉事的維修企業進行重罰,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這樣才能讓家電維修亂象得到整治。

8. 為什麼空調售後都包給第三方

企業由於實體維修點和人員成本較高。
為降低運營成本,很多企業都把售後服務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商,家電企業將售後服務外包成了行業內的共識,也是行業的潛規則。
大多服務被層層轉包,最終實現服務的可能僅是幾個基層維修工人,行業存在標准不統一、亂收費、人員素質差等現象。售後服務方面亂象頻出,問題亟待解決。

閱讀全文

與售後外包成家電維修領域潛規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區分美版蘋果是翻新機 瀏覽:752
舊牆面翻新膩子粉怎麼處理 瀏覽:318
支付寶維修系統維修多久 瀏覽:578
全自動家居裝修 瀏覽:890
國家電網用什麼控制系統 瀏覽:770
類似國家電網這樣的企業有什麼 瀏覽:735
電路板沒有防水膠如何防水 瀏覽:966
老三電動車維修怎麼樣 瀏覽:414
6號傢具網 瀏覽:92
室外實木椅子怎麼翻新 瀏覽:92
山西忻州國家電網電話是多少錢 瀏覽:968
仕瑋傢具 瀏覽:662
如何翻新紅木地板 瀏覽:429
京東自營家電有什麼優勢 瀏覽:148
杭州哪裡有家電清洗設備 瀏覽:158
海外傢具多少錢 瀏覽:533
北京維衛馬桶售後維修 瀏覽:746
德州雨虹防水旗艦店電話號碼多少 瀏覽:938
舊手機翻新機多少錢 瀏覽:449
如何不被坑買到翻新機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