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職學生技能大賽項目有哪些
中職組比賽項目:電工電子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服裝設計與模特表演,建築工程技術,現代物流,會計技能。推薦咨詢【西安北方交通技工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入學即實訓,學習即實戰。三分理論,七分實踐。【點擊獲取專業課程資料】
具體的還有焊接技術、機電一體化、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應用、數控綜合加工技術、電工電子、烹飪、汽車運用與維修、服裝設計與工藝、建築裝飾技能、美發與形象設計、現代物流、農業技能、現代製造技術、會計技能、護理技能、建設技能、酒店服務、光伏發電安裝調試、手工制茶、服裝設計與工藝、化工儀表自動化、化工生產設備維修、工業分析檢驗、建築設備安裝與調控、電梯維修保養、建築CAD輔助設計、職業英語技能、企業網搭建與應用、電子商務技術、工業產品CAD 設計、中葯傳統技能、機器人技術應用、煤礦安全、動漫、智能家居安裝維護,單機片控制裝置安裝調、液壓與氣動系統安裝調、電氣安裝與維護、藝術技能、工程測量、電機裝配與運行檢測、城市軌道交通、汽車營銷、模特表演、藝術插花、裝配鉗工、戶式中央空調安裝與調、農機維修、種子質量檢測、物聯網技術、車加工技術、數控車、銑加工技術、數控車床裝調與維修、機械裝配技術、模具製造技術。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中職學生技能大賽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西安北方交通技工學校】。西安北方交通技工學校以汽車、計算機、高鐵、航空等現代化智能交通服務類專業為主,現有三年制高職專業12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省級專業2個,省級示範專業2個,學校立足「高起點、高標准、高水準、高水平」的辦學理念,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積極探索和完善學校與北方職教集團企業「雙主體」培養的職業教育模式,得到學員們一致認可。
『貳』 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農業機械管理,發揮農業機械作用,促進我省農業生產的發展,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業機械是指縣、鄉、村和國營農場系統(不包括國營林、漁場)用於農、林、牧、副、漁業和各種農用動力機械和與其配套的作業機械(以下簡稱農機)。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機質量監督、經營、使用、維護的單位和個人。
對上道路行駛的拖拉機,依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管理。第四條各級農業機械管理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的農機管理工作。
國營農場總局負責本系統的農機管理工作。第二章農機產品的質量監督第五條農機新產品(含省外引進的)在正式投入生產前,必須經法定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檢驗,由有關主管部門按法定農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數據組織鑒定,檢驗、鑒定合格後方可批量投產。第六條生產農機產品的企業主管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必須對本系統農機產品質量嚴格管理,監督生產企業保證農機產品質量。第七條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應當對推廣使用的農機產品加強質量監督,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農機使用者對農機產品質量的意見。第八條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農機產品質量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抽查,並定期公布抽查結果。第三章農機產品的經營第九條農機產品經營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必要的量檢具和保管條件,配備熟悉農機商品知識的人員,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准經營農機產品。第十條農機產品經營單位和個人必須經營具有產品檢驗合格證的農機產品;已實施生產許可證和推廣許可證的農機產品,還必須具有生產許可證和推廣許可證。第十一條農機產品經營單位在經營主機的同時應經營其配件,保證農機使用和維修。第十二條農機產品經營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執行物價部門規定的價格,不準任意加價。第四章農機的使用第十三條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十二馬力以上的座機,在使用前必須由農業機械管理部門注冊登記,進行技術檢驗,經檢驗合格的,發給牌證。未取得牌證的不得投入使用。第十四條取得牌證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十二馬力以上的座機,在投入使用後,應接受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的定期技術檢驗。經檢驗不合格的應限期修復;復檢仍不合格的,收回牌證;按規定達到報廢程度的,應當予以報廢、停供油料,不得繼續使用或買賣。第十五條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十二馬力以上座機的駕駛和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考核,經考核合格的,發給駕駛證或操作證。未取得駕駛證或操作證的,不得駕駛或操作。第十六條農機駕駛和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省有關農機安全操作規則,不得違章駕駛或操作。第十七條大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田間作業由村合作經濟組織統一安排,按規定的作業質量標准進行作業。作業質量合格的,由村合作經濟組織按省物價和農業機械管理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統一收取機耕費;作業質量不合格的應當返工重作,不能返工重作的,應當減收機耕費或賠償經濟損失。第十八條大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所有者應當提取大修費和折舊費。
大修費和折舊費由村合作經濟組織按作業收入統一提取,銀行專戶存儲,專款專用,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監督使用。大修費和折舊費及其利息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歸農機所有者。第十九條農業機械管理部門和石油部門應當加強農用油料的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擠占、挪用、倒賣農用油料。第五章農機的維修第二十條農機維修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農機維修能力和檢測設備,配備具有技術合格證和修理工等級證的人員,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准從事農機維修。第二十一條農機維修單位和個人應當對農機維修質量負責,在保修期內,因維修質量造成損失的,應當返修或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第二十二條農機維修單位可與農機所有者協商,自願簽訂包修合同,並結合包修進行技術狀態檢查、高號保養、故障排除等技術指導。第六章罰則第二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十條規定的,有關主管部門有權責令其停止生產、經營,限期整頓,由技術監督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其全部非法收入,並視其情節輕重,處以非法收入15%至20%的罰款。
『叄』 河北省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農業機械維修管理,提高農業機械維修質量,保障維修經營者和送修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河北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業機械維修,是指為恢復用於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動力機械、作業機械、運輸機械的技術狀態和工作能力進行的技術服務活動。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機械維修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第四條農業機械維修管理工作,應當遵循方便群眾送修和安全生產的原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業機械維修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水利、林業、漁業、農墾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依照本辦法和有關規定,負責本行業專用農業機械維修管理工作。第六條從事農業機械維修的國有、集體、私營企業和個體戶(以下統稱農業機械維修企業),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按照《河北省農業機械維修廠、點維修等級劃分標准》,分別評定為一級、二級、三級維修廠和專項維修點,並發給相應等級的《河北省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第七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的技術工人,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培訓、考核,並取得技術等級證書,方可從事農業機械維修工作。
農業機械維修企業技術工人的培訓、考核,應當按照《河北省工人考核辦法》和《河北省農機維修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及技術等級(職務)考核的實施意見》辦理。第八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必須取得《河北省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方可開業。第九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應當依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評定的維修等級承攬相應的維修項目,並按照有關維修技術標准和工藝規程進行維修。
農業機械維修企業使用的農業機械維修配件,必須是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合格產品。第十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對大、中型農業機械的維修,應當建立維修技術檔案;對小型農業機械的維修,應當填寫維修記錄。
農業機械維修企業應當建立質量、財務、統計和計量等管理制度,並按本省有關規定向縣級以上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報送年度統計報表。第十一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必須接受所在地縣(市、區)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對其維修質量、維修收費、安全生產、技術工人技術等級、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技術狀態等進行的年度審驗。第十二條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農用拖拉機、柴油機、脫粒機、水泵和農用汽車等動力機械的維修管理,並確保其維修質量。第十三條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依法對農業機械維修企業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佩戴農業機械管理行政執法標志,並出示河北省人民政府制發的《行政執法證》。第十四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超越維修等級承攬維修項目,不按農業機械維修技術標准進行維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處以五百元以下的罰款;維修質量不合格的,在保修期內應負責無償返修;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或人身傷害的,應依法予以賠償;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五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的工人技術等級、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技術狀態不合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責令其整頓,並限期達到規定標准;逾期達不到規定標準的,弔扣其《河北省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第十六條農業機械維修企業未取得《河北省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而開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處以五百元以下的罰款,並責令其停業整頓;待取得《河北省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後,方可開業。第十七條當事人繳納罰款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應當出具省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罰款收據。第十八條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十九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復議或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二十條本辦法由河北省農業廳負責解釋。
『肆』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有哪些項目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又稱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該大賽的項目分為中職組與高職組,具體比賽項目及分組如下:
一、中職組的比賽項目
焊接技術、機電一體化、機電一體化、計算機應用、數控綜合加工技術、電工電子、烹飪、汽車運用與維修、服裝設計與工藝、建築裝飾技能、美發與形象設計、現代物流、農業技能、現代製造技術、會計技能、護理技能、建設技能、酒店服務、光伏發電安裝調試、手工制茶
服裝設計與工藝、化工儀表自動化、化工生產設備維修、工業分析檢驗、建築設備安裝與調控、電梯維修保養、建築CAD輔助設計、職業英語技能、企業網搭建與應用、電子商務技術、工業產品CAD 設計、中葯傳統技能、機器人技術應用、煤礦安全、動漫、智能家居安裝維護
單機片控制裝置安裝調、液壓與氣動系統安裝調、電氣安裝與維護、藝術技能、工程測量、電機裝配與運行檢測、城市軌道交通、汽車營銷、模特表演、藝術插花、裝配鉗工、戶式中央空調安裝與調、農機維修、種子質量檢測、物聯網技術、車加工技術、數控車、銑加工技術、數控車床裝調與維修、機械裝配技術、模具製造技術
二、高職組的比賽項目
精細化工生產技術、零部件測量、零部件測量、計算機網組建、嵌入式應用開發、儲配方案、復雜部件、樓宇智能化、汽車維修、機器人技術、機械創設製造、光伏發電、三網融合優化、晶元檢修、計算機網路、英語口語、會計技能、測繪測量、電子產品設計製作、電子產品檢測維修、汽車檢測與維修、汽車營銷、中餐主體宴會設計、風光發電系統安調、農業技能、農產品質量安檢、烹飪技能、服裝設計、報關技能、化工儀表自動化
化工生產設備維修、工業分析檢驗、智能電梯裝調維護、物聯網技術應用、現代物流儲存配送、計算機網路應用、信息安全管理評估、護理技能、中葯傳統技能、自動化線安裝調試、機器人技術應用、工業造型設計成型、數控機床裝調維修、樓宇自動化安調、水環境監測與治理、煤礦安全、文秘速錄、藝術技能、移動互聯技術應用、民族技藝、電子產品設計及製作
飛機發動機檢測與維修、選礦技術、智能電子產品系統工程、三維建模數字化設計與、機械設備裝調與控制技、雞新城疫抗體水平測定、植物組織培養、農機維修、基站建設維護及數據網、中華茶藝、導游服務、市場營銷、動漫製作、工程造價基本技能、移動互聯網應用軟體開發、雲安全技術應用、園林景觀設計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項目中沒有程序設計這一比賽項目,而涉及到程序設計內容的比賽項目有很多,例如: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智能電子產品系統工程、移動互聯網應用軟體開發、雲安全技術應用等都會涉及到程序設計。
(4)農機維修技能大賽視頻擴展閱讀:
一、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簡介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起,聯合相關部門、行業組織和地方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國性職業院校學生技能競賽活動。 「大賽」網站是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承辦。
大賽作為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設計與創新,深化了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了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的結合,擴大了職業教育的國際交流,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大賽已經成為廣大師生展示風采、追夢圓夢的廣闊舞台,成為促進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對職業院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2016年大賽由37個部門(單位)主辦,共設置94個競賽項目。承辦校分布在天津、北京、山西、吉林、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甘肅、青島和寧波等16個賽區,直接參與企業上百家,參賽選手預計過萬人。
大賽期間將同時舉辦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藝術表演賽、中國職業教育現代化論壇暨第二屆全國職業教育科研院(所)聯席會議、全國大賽參賽選手就業洽談會、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博物館參觀活動等活動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中國職業教育學生切磋技能、展示成果的舞台,也是總覽中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的一個窗口。
『伍』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代碼是多少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學校代碼為11068。學院創建於1980年的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分校;1981年,更名為鄭州走讀大學;1985年,更名為中州大學;2009年,鄭州藝術學校並入學校;2014年,鄭州廣播電視大學並入學校;2016年3月,升格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6月,學校建有中國行為法學會國家與地方治理研究會學術研究基地、中原綠色發展研究院、高性能有機功能材料鄭州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鄭州安全檢測中心等16個研究所(中心);市級重點實驗室11個;省級創新型科技團隊2個。
科研成果
2017年,該校共有2項成果獲得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分別是李欣主持申報的《中國古詩的春節習俗文化研究》和譚笑風主持申報的《聽障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探析》。
2015年,學院教師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和廳級項目共940項,其中國家級6項,省部級199項。獲省部級、廳級獎共512項,其中省部級獎11項。發表學術論文4056篇,其中SCI、EI、CSSCI等收錄237篇。
2014年,學院共獲批省哲學社科規劃項目立項3項,結項2項;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中標4項,結項2項;省科技廳科研項目獲得立項17項,結項16項,鑒定成果17項;河南省社科聯項目批准立項63項,通過2013課題結項項目61項,獲得一等獎20項,二等獎5項;河南省社科聯社科普及項目立項4項;鄭州市社科聯項目批准32項;通過2013年度課題結項50項,獲得一等獎7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獎4項;獲批鄭州市哲學社科規劃重點課題1項;鄭州市科技局項目批准立項38項,結項17項,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獲得立項結項2項;獲2013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4項,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立項4項,結項2項;人文社會科學應用對策研究「三重」專項立項2項;獲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教育廳就業專項課題立項2項;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鄭州市學術論文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教育部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結項1項。
2014年,學院教師共發表論文451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的著名期刊1篇,CSSCI收錄21篇,CSSCI-E收錄7篇,EI收錄13篇,EI期刊2篇,CPCI-SSH收錄2篇,發表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179篇;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2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8年7月學院圖書館官網顯示,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圖書館館藏有各類紙質圖書文獻140餘萬冊,擁有電子圖書120多萬種,訂閱紙質報刊1132種,並擁有中國期刊全文、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萬方、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庫克音樂、中科軟股學習、樂考、EBSCO、中數圖學術視頻等中外文資料庫。
學術刊物
《中州大學學報》設置有:區域經濟與文化產業,法學研究,文藝學與文學評論,語言文化與翻譯,出版與傳媒,社會學與歷史,教育學研究,數理工程技術研究等欄目;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台灣CEPS數據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化學化工文摘、全國報刊索引、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等11家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並被評為河南省一級期刊、全國地方高校優秀學報、《CAJ—CD》執行優秀期刊,全國高職高專核心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6月,學院先後與加拿大聖力嘉應用藝術與技術學院、英國奇切斯特學院、日本築波技術大學、馬來西亞林國榮創意科技大學、澳大利亞斯文本科技大學等多所國外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形象標識
校徽圖案由英文校名、校訓、建校時間及輪廓所暗喻的車輪、船舵組成;以「錦紅色」為主色系。
車輪代表著勇往直前,象徵著鄭州工院與時俱進的步伐,也闡述了校訓的「篤行與拓新」。兩個正方形組成的八角形分別指向八個方向,體現鄭州工院的八方桃李,學生遍天下。船舵,指引船舶的航向。船舵形象代表了鄭州工院為莘莘學子指引著人生航線,也代表了學生是未來的舵手。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結字富有裝飾性。體劃嚴肅,布白嚴謹,體態端莊而妍美,採用篆書體現了鄭州工院對中國文化傳承,更具文化氛圍。
校徽以「方圓」為基本輪廓。方,是規矩、做人之本;圓,是圓融、處世之道。無方,沒有了規矩;無圓,將不能自理。方外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相濟,才會和諧,人生自在方圓。
紅色為中國色,蘊涵著中國文化,錦紅,彰顯含蓄穩重。象徵鄭州工院莘莘學子的前程似錦。
精神文化
校訓
修德、敏學、篤行、拓新
修德:古人雲:「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美德與學識歷來就是人們所需具備和追求的。所謂「修德」,就是要讓學生擁護黨的方針路線,培養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
敏學: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古人所謂「敏」,為「敏捷」「靈敏」「多干實事」的意思。而「敏學」則意味著能勤奮地學習,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理論素養,有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篤行:《中庸·第二十章》中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講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是為學的幾個遞進階段。「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到「篤行」。「篤行」也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三風
校風:團結、勤奮、求實、創新。
教風:博學、善教、愛生、敬業。
學風:勤學、善思、勵志、誠信。
『陸』 江蘇省農業機械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農業機械管理,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農業機械(以下簡稱農機),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加工的動力機械和作業機械。第三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機生產、銷售、使用、維修及農機試驗研究、鑒定推廣、教育培訓、質量監督和安全監理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辦法。第四條縣級以上農機管理部門是同級人民政府的農機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本辦法負責所轄區域的農機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水利、林業、漁業等管理部門依照部門職責分工,協助農機主管部門負責有關農機管理工作。第二章農機鑒定與推廣第五條農機新產品在正式投入生產前,必須經過法定的農機產品試驗鑒定機構檢驗合格,取得鑒定證書後,方可投入生產。專利產品的生產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六條推廣農機產品,必須在推廣地區經過試驗證明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方可推廣。對國家規定列入實施農機推廣許可證目錄的農機產品,須經過推廣鑒定,獲得推廣許可證後,才能推廣。第七條鼓勵引進國外、省外適用的農機化新技術、新產品。引進大中型機具或批量引進農機具須經試驗,適用者方可推廣。第三章農機產品責任第八條出廠的農機產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並備有標識、檢驗合格證、使用說明書和隨機配件、附件、工具。第九條農機產品的質量監督、質量責任和爭議仲裁,由農機管理部門、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條例》的規定執行。第十條農機生產企業要保證產品維修配件的生產供應,在產品停產後的配件保供期內,由該產品生產企業負責提供配件。第十一條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農機產品第四章農機產品銷售第十二條銷售農機產品的單位和個人,須具備必要的量、檢具和保管條件,配備懂得農機商品知識的人員,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可銷售農機產品。第十三條農機銷售單位銷售的農機產品,必須符合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的規定。
農機銷售單位在銷售主機的同時,必須銷售其配件,保證農機使用和維修的需要。第十四條農機銷售單位應對銷售的農機產品質量負責,在保證期內,要負責對用戶實行包修、包換、包退,因質量不符合標准造成用戶損失的,應負責賠償。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包修、包換、包退或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責任或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供貨者責任的,銷售者有權依法向生產者或供貨者追償。第十五條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的農機產品或偽劣農機產品。第五章農機監理第十六條拖拉機和其它農機具,使用前必須由農機安全監理機關注冊登記,經檢驗符合要求的,發給牌證。未取得牌證的,不得投入使用。
拖拉機和其它農機的駕駛、操作人員,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並考核合格,取得駕駛證或操作證後,方可駕駛或操作。第十七條取得牌證的農業機械和駕駛、操作人員,須參加農機安全監理機關定期進行的檢驗和審驗,未參加定期檢驗審驗或檢驗審驗不合格的,應停止使用和操作。第十八條無產品合格證的、無來歷證明的以及報廢的農機具,農機安全監理機關均不得辦理入戶手續。第十九條農機安全監理機關應經常對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開展安全生產檢查。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國家和省有關農機安全操作規程,不得違章作業。第二十條上公路從事盈利性運輸的拖拉機及駕駛員,按國家和省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
拖拉機及其它農機具,在鄉村機耕道路、田間、場院作業或轉移作業場所發生的碰撞、碾壓、翻車、火災等農機事故,由縣級以上農機安全監理機關負責處理。第六章農機維修第二十一條農機維修點的設立,按農業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全國農村機械維修點管理辦法》辦理,由縣農機管理部門考核發給技術合格證書和修理工技術等級考核證書,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給營業執照後,方可營業。第二十二條農機維修廠點修理農機,必須在審定的維修等級和修理范圍內開展修理業務,並保證修理質量。對達到大修等級的農機具,必須出具保修憑證。
『柒』 農機維修的拆卸,具體操作的步驟是什麼
拆卸的目的是為便於檢修和維修。由於機械設備的構造各有其特點,零部件在重量、結構、精度等各方面存在差異,若拆卸不當,將使零部件受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無法修復。為保證維修質量,在解體之前必須周密計劃,對可能遇到的問題有所估計,做到有步驟地進行拆卸。
1.拆卸前必須先弄清楚構造和工作原理
利用錘子或其它重物在敲擊或撞擊零件時產生的沖擊能量把零件拆下。
(1)優點:工具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工具與設備。
(2)不足之處:如果擊卸方法不對,零件容易損傷或破壞。
(3)應用:應用場合廣泛,一般零件幾乎都可以用擊卸方法拆卸。
(4)注意事項:
1)要根據拆卸件尺寸大小、重量以及結合的牢固程度,選擇大小適當的錘子和注意用力的輕重;
2)要對擊卸件採取保護措施,通常使用銅棒、膠木棒、木錘擊木板等保護被擊卸的軸套、套筒擊輪緣等;
3)要對擊卸件進行試擊,目的是考察零件的結合牢固程度,試探零件的走向。如聽到堅實的聲音,要立即停止擊卸,進行檢查,看是否由於走向相反或由於緊固件漏拆而引起的。發現零件嚴重銹蝕時,可適當加些煤油加以潤滑;
4)要注意安全。
2.拉拔法
用精度較高不允許敲擊或無法用去卸法拆卸的零部件應使用拉拔法。它是採用專門拉拔器進行拆卸。
(1)優點:拆卸件不受沖擊,拆卸比較安全,不易破壞零件
(2)缺點:需要製作專用拉具。
(3)應用場合:適用於精度較高,不許敲擊的零件和無法敲擊的零件。
(4)注意事項:在拉卸中,以軸、套的居多
1)要仔細檢查軸、套上的定位緊固件是否完全拆開;
2)查清軸的拆出方向。一般總是軸的大端、空的大端及花鍵軸的不通端。
3)防止零件毛刺、污物落入配合孔內卡死零件。
4)不需更換的套一般不要拆卸,可避免拆卸的零件變形,更換的套不能任意沖打,因端部打毛後會破壞配合孔的表面。
3.頂壓法
利用螺旋C型夾頭、機械式壓力機、液壓壓力機或千斤頂等工具和設備進行拆卸。適用於形狀簡單的過盈配合件。在機修拆卸中,許多零件都不能在壓機上拆卸,應用相對較少。
4.溫差法
拆卸尺寸較大、配合過盈量較大或無法用擊卸、頂壓等方法拆卸時,或為使過盈較大、精度較高的配合件容易拆卸,可用此種方法。如拆卸軸承與軸時,往往需對軸承內圈用熱油加熱才能拆下來。在加熱前用石棉把靠近軸承的那部分軸隔離開來,防止軸受熱脹大,用拉卸器卡爪鉤住內圈,給軸承施加一定拉力,然後迅速將加熱的100°C的左右的熱油澆注在軸承圈上,待軸承內圈受熱膨脹後,即可用拉力器將軸承拉出。
5.破壞法
若必須拆卸焊接、鉚接等固定連接件,或軸與套互相咬死,或為保存主件而破壞附件時,可採用車、鋸、鏨、鑽、割等方法進行破壞性拆卸。
『捌』 哈爾濱市大中型農機具管理條例(2004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大中型農機具管理,提高大中型農機具使用效率,保護大中型農機具所有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管理、經銷、使用、維修大中型農機具的單位和個人,均應當遵守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大中型農機具(以下簡稱農機具),是指用於農業生產、農業工程的十四點七千瓦以上(含十四點七千瓦)的動力機械和與其配套的作業機械。第四條農機具管理,應當堅持專業部門管理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業機械化納入農業發展規劃,扶持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
鼓勵個人、聯戶、聯營、股份合作經營農機具,為農業生產服務。第六條本條例由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市農業、林業、水利、鄉鎮企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條例負責系統內農機具管理工作。第七條經銷農機具及其零配件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
經銷農機具及其零配件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對其經銷的產品質量負責,不得購進和經銷偽劣、假冒產品。第八條單位和個人購置的農機具,應當由市、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注冊登記,發放牌照後,方可使用。第九條農機具駕駛者、操作者,應當經市、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考核合格,發給駕駛證、操作證後,方可駕駛、操作。第十條從事維修農機具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第十一條農機具的使用者、駕駛和操作人員,應當接受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對農機具技術狀態的年檢和對駕駛證、操作證的年審。第十二條國家補貼購置和集體所有從事田間作業的農機具,在農忙季節未完成田間作業任務的,不得從事工副業生產。第十三條國家補貼購置的農機具,其轉讓、變賣、抵債、報廢,應當經所在區、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批准,並由同級財政部門收回國家補貼資金。第十四條鄉(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和村機耕服務隊的財產,屬集體所有或國家與集體共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平調。第十五條從事田間作業的農機具經營者與需要用農機具進行田間作業的農民,應當簽訂合同,並嚴格履行。第十六條農機具田間作業實行質量管理。田間作業質量標准,由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依據有關規定確定。第十七條農機具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標准收取作業費。
農機具作業收費標准,由市、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會同物價部門結合本地區具體情況確定。第十八條對鄉(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村機耕服務隊的機組人員,根據一定時期內農機具的作業數量、質量和維修保養、技術狀態進行獎罰,獎罰辦法由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第十九條農機具的技術狀態應當達到國家和省規定的技術標准。第二十條鄉(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應當設有農機具停放場、機車庫、零件庫、主副油庫。
村機耕服務隊,應當設有農機具停放場、機車庫、貯油設施。第二十一條鄉(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應當建立農機具技術檔案,並報區、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備案。第二十二條農機具恢復性修理,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制定的技術標准執行,保證修理質量。第二十三條國家補貼購置和集體所有的拖拉機達到下列標准之一的,經市、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可予以報廢:
(一)使用期超過十二年以上的;
(二)經檢查調整後,發動機功率降低值超過出廠額定值百分之十五或耗油率上升幅度超過出廠額定標准百分之二十的;
(三)一次性換修部件費用占機械原值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第二十四條國家補貼購置和集體所有的農機具折舊費和恢復性修理基金,由鄉(鎮)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部門在年末向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和村機耕服務隊一次性提取。提取的標准:折舊費每年按照農機具原值的百分之八提取;恢復性修理基金每年按照農機具原值的百分之三提取。第二十五條提取的折舊費和恢復性修理基金歸鄉(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和村機耕服務隊所有,應當專戶存儲,專項用於農機具更新和恢復性修理,不得挪作它用。
農機具折舊費和恢復性修理基金的使用,應當經鄉(鎮)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區、縣(市)農業機械主管部門備案。
『玖』 安徽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農業機械管理,促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保護農業機械生產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農業機械(以下簡稱農機),是指用於農業生產和農業工程的動力機械及其配套設備。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機生產、經營、使用、維修、鑒定、推廣、監理和教育培訓等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機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農機管理工作。鄉鎮農機管理服務機構負責本鄉鎮的農機管理工作。
工商、技術監督、物價、公安、交通、機械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做好有關農機管理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機管理部門主要負責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農機化的法律、法規,制定並組織實施農機化發展計劃、規劃,建立健全農機化服務體系,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指導農機科技推廣、教育培訓,對農機產品鑒定、經營、使用、維修實行行業管理,實施農機安全監督管理等項工作。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機化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增加對農機化事業的投入,並根據財力建立農機化發展基金;完善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機化事業的發展。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農機管理部門,對發展農機化事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生產經營與質量監督第八條農機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必須對其生產、經營的農機產品質量負責。第九條各級農機管理部門對農機產品的引進、推廣、經營、維修和農機作業服務進行行業質量監督檢查。第十條農機新產品正式投入生產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鑒定。未經鑒定或鑒定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第十一條農機生產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生產條件,並按照國家、行業標准生產農機產品。沒有國家和行業標準的,應按地方、企業標准生產。第十二條從事農機經營的企業和個人,應當具備所經營產品的設施條件和檢測手段;並取得縣以上農機管理部門核發的全省統一的農機經營技術合格證和工商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第十三條企業和個人經營的拖拉機、聯合收獲機、脫粒機、粉碎機等國家規定實行農機推廣許可證管理的農機產品,必須經推廣鑒定合格,具有省農機管理部門核發的推廣許可證。第十四條禁止生產、維修、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和假冒偽劣農機產品。禁止銷售報廢的農機產品或將報廢的農機拆散拼湊成新的產品銷售。第十五條農機維修企業和個人應當配備相應的維修設備和檢測儀器;持有縣以上農機管理部門核發的全省統一的農機維修技術合格證和工商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方可從事維修活動。
農機維修人員必須通過縣以上農機管理部門組織的技術等級考核,並取得農機維修技術等級證書,方可上崗維修。第十六條農機維修企業和個人應當依照國家和省有關農機維修標准開展維修業務,對維修質量負責,並規定包修期。出現維修質量問題的,在包修期內應當負責返修;給用戶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第十七條從事農機作業服務,應按當事人雙方約定的質量標准作業。作業質量不合格的,作業者應當減收作業費或者重新作業;造成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第十八條農機維修和作業質量發生爭議的,由當地農機管理部門進行調解,當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章技術推廣與教育培訓第十九條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農機技術推廣機構。農機技術推廣,實行農機技術推廣機構與農機科研、教育培訓、生產企業以及群眾性科技組織相結合的推廣體系。第二十條農機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機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定農機技術推廣規劃和計劃。農機推廣機構負責試驗、示範、推廣農機新技術,組織實施農機技術推廣項目。第二十一條向農業勞動者推廣的農機技術,必須在推廣地區經過試驗證明具有先進性和適用性。第二十二條農機技術推廣機構向農業勞動者進行示範、提供技術信息和技術指導,實行無償服務。
以技術轉讓、技術承包等形式提供農機技術的,可實行有償服務,但當事人雙方應依法簽訂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