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東方紅拖拉機的使用維修
東方紅-75拖拉機液壓系統的使用與維修
東方紅-75拖拉機液壓系統是屬於分置式的,其中包括齒輪油泵、分配器、油箱、油缸和各種油管等。這些液壓元件分別布置在拖拉機前後各部位,相互間
由高、低壓油管連接。
一、東方紅-75拖拉機液壓系統主要用來實現農具升、降及高度調節
主要技術規格
液壓油泵型號 CB-46
分配器型號 FP1-75A
油缸型號 YG-110
油箱容積(L) 25
濾油器安全閥開啟壓力(MPa) 3.43
系統額定工作壓力(MPa) 9.8
安全閥調整壓力(MPa) 12.75
分配器自動回位壓力(MPa) 10.78
提升時間(s) 不大於3.5
液壓系統用油:冬季(4度以下)ECA20柴油機機油;夏季(4度以上)ECA30柴油機機油。
東方紅-75拖拉機液壓系統,有中立、提升、下降和浮動四個工作位置。
二、東方紅-75拖拉機液壓系統的使用與維護
1.液壓系統的四個工作位置,是由操縱分配器手柄實現的。所以,必須根據工作情況正確選用分配器手柄的四個工作位置。
(1)拖拉機懸掛帶支地輪的農具作業時,應利用高度調節方法工作。因此,手柄應放在「浮動」位置。否則,易損壞液壓元件或農具。
(2)拖拉機懸掛無支地輪的農具作業時,分配器手柄可放在「中立」位置。保持農具與拖拉機的相對位置。如果因某種原因農具下降,可操縱分配器手柄,再提升到原位。
(3)拖拉機懸掛的農具需要強制入土時,如推土作業,可以將分配器手柄扳到「下降」位置。但工作時間不宜太長。
(4)拖拉機懸掛寬幅農具(如中耕機、播種機)作業時,除將分配器手柄放在「浮動」位置外,還應該把吊桿長孔與縱拉桿連接,以便農具仿形。
(5)扳動手柄時,應當動作敏捷准確,輕擊快推,不準停留在工作位置的過渡間隔內,以免滑閥把油路封死,使油壓反常升高。每扳到預定工作位置,應立即放手。
2.作遠距離運輸時,農具提升至最高位置後,用手將定位閥按下,堵死油缸下腔油道,使農具可靠地保持在「運輸」位置上。
機組運輸,應選擇平坦的路面行駛。越溝或轉彎時要減速行駛。停車時,應將農具放到平坦的地上。
3.田間作業時應注意:(1)在地頭升、降農具時,應在行走中進行。特別是翻地作業時,如果停車起犁,阻力增加相當大,將超過犁未入土時起犁阻力的50%左右,液壓系統易產生液壓沖擊,損壞油管等元件。(2)在地頭轉彎時,應在農具升起後進行轉彎;在轉彎後開始直行時,再降農具。否則易損壞農具或懸掛裝置。(3)在調整或清理懸掛農具時,為了避免人身事故,不要在提升起的農具下邊進行。必要時可將機具支住後進行調整或清理工作。
4.液壓系統的冬季使用。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液壓油粘度增加,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除選擇適當的液壓油外,在使用前應很好地預熱,油溫不低於20度時方可進行工作。
5.在液壓系統工作前,油泵傳動離合器必須在發動機啟動前結合,否則,易損壞或加速牙嵌式離合器的磨損。
Ⅱ 農用四輪拖拉機液壓修理方法
以下是四輪拖拉機液壓制動裝置的常見故障原因及檢修方法做一介紹,供拖拉機駕駛員和維修人員參考。
一、液壓制動裝置常見故障的原因
1.液壓制動無力或疲軟。這是由於制動管路或制動分泵中混入空氣,當踩下制動踏板時,液壓油在管路中流通不暢,因而造成制動無力或制動疲軟。
2.液壓制動不能徹底解除。由於總泵推桿的頭部與活塞之間的間隙過大或過小造成制動不能徹底解除。正常情況下,當完全放鬆制動踏板,制動板、鋁活塞回位後,總泵推桿的頭部與活塞之間的間隙為1~2 mm。如果此間隙過大,會使腳踏板的空行程過長,而不便於操作;如果間隙過小,又會引起推桿頂住活塞,使總泵泵缸的回油孔被橡膠密封皮碗的邊緣蓋住,產生制動不能完全解除的故障。
3.制動不靈活。制動不靈活是由於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調整不當引起的。正常情況下,該間隙應為0.3~0. 5 mm。如果間隙過大,制動踏板行程過長,會使制動時間延長,影響制動效果;如果間隙過小,又會使制動溫度升高,引起制動抱軸的故障。
4.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由於小四輪拖拉機配帶掛車運輸貨物時,重心位於掛車部位,剎車時掛車向前的慣性較大,需要的制動力也大。如果調整不當,就會造成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的故障。
二、液壓制動裝置常見故障的檢查與診斷
在液壓制動油路沒有漏油現象時,踩踏制動踏板,根據情況來進行診斷。
連踩幾下踏板,若感覺有彈力,則說明油路中有空氣;若踏板踩不動,則說明制動油液中有其它油使總泵皮碗膨脹;若踩下制動踏板後松開時,總泵發出「撲味、撲嘯」的回聲,則說明總泵皮碗被踏翻或頂桿過長,再就是分泵回位彈簧的彈力不足或回位彈簧已折斷;若連續踩制動踏板,仍感覺不到有阻力時,則說明總泵缺油。
三、液壓制動裝置常見故障的檢修方法
檢修液壓制動裝置故障時,應先對液壓制動油路進行檢查,在確認沒有漏油現象時,再按以下方法進行檢修。
1.對液壓油管路進行排空處理
先停車熄火,將管路中各部位的接頭擰緊,連續踩下制動踏板,直到踩不動為止。
此時,管路中的氣體被擠到裝在車輪內的制動分泵中。然後由一人踩住制動踏板,另一人將分泵的放氣螺釘擰松,使殘余氣體由分泵的放氣孔中排出。重復上述動作1~2次,直到殘余氣體全被排凈,然後擰緊放氣螺釘。這樣一個分泵一個分泵進行,直至將氣體全部排出。
2.調整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
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過小,制動鼓溫度升高,易引起制動拖滯、抱死等故障;間隙過大,制動踏板行程過長,駕駛員操作不便,剎車時間延遲,影響制動效果。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的間隙應調到0. 3~0. 5 mm。先將制動蹄片與制動鼓之間調為沒有間隙使兩者完全合攏,再向放鬆方向撥動制動調整螺母,沿其外圓表面撥動7~8個齒即可。調整制動蹄片支點固定的制動器時,可分多次撥動兩個制動蹄片支點的偏心軸,並在調整時進行制動試驗,直至制動效果滿意為止。
3.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的調整
對主機與掛車制動不同步的調整,應邊調整,邊試車。調整的具體方法是:先把主機的制動連桿摘掉,對掛車制動裝置的各個部位進行調整,直至剎車時掛車的車輪與地面出現拖滯印痕為止,然後再把主機的制動連桿與踏板的傳動臂連接好,調整主機制動連桿的連接長度,直到機組制動時,所有的車輪與地面有摩擦痕跡,即為調整合格。
4.制動鼓與制動蹄的修理
若制動鼓失圓,可在車床上車圓。若制動鼓內徑大於制動蹄外徑,可在摩擦片兩面加合適的布墊片;如果制動鼓內徑小於制動蹄外徑,則可對制動鼓適當進行車削加工。無論採用哪種方法,最後必須使制動鼓與制動蹄的接觸面積達到70%以上。
5.快速接頭彈簧壓力的調整
在確認快速接頭沒有裝反而出現自鎖現象時,必須調整兩個頂珠的彈簧壓力,使前方(來油方)頂珠的彈簧壓力小於後方。
6.分泵漏油的排除
如果不是分泵零件損壞造成的漏油,很可能是分泵定位孔中心與制動蹄被頂處的距離過小造成的。當測量此距離小於54 mm時,可用銼刀銼去制動蹄被頂處深2~4 mm。
Ⅲ 如何排除拖拉機液壓系統分配器故障
東方紅-802型拖拉機分配器如圖4-23所示。
圖4-23 東方紅-802型拖拉機分配器
1.半圓鍵 2.球頭螺母 3.手柄 4.手柄杠桿 5.手柄杠桿防塵片 6.密封圈 7.手柄杠桿軸 8.上蓋 9.上蓋墊片 10.回油閥蓋 11.回油閥彈簧座 12.密封圈 13.回油閥導套固定環 14.回油閥蓋墊片 15.密封圈 16.回油閥導套 17.回油閥 18.回油閥彈簧 19.安全閥支座 20.鋼球 21.安全閥彈簧支座 22.安全閥彈簧 23.螺母 24.墊片 25.調整螺釘 26.鎖緊螺母 27.回油閥座 28.下蓋墊片 29.下蓋 30.螺柱 31.定位彈簧座 32.滑閥彈簧 33.止動墊片 34.滑閥彈簧固定螺塞 35.滑閥彈簧下座36.滑閥 37.滑閥彈簧上座 38.定位彈簧固定螺釘 39.定位彈簧40.密封墊片 41.鋼球 42.密封圈 43.螺塞 44.分配器殼體
該拖拉機分配器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如下:
(1)分置式液壓回油閥關閉不嚴,應拆洗回油閥,清除導套及閥座處臟物;若閥座錐面有輕微溝槽,可用木棒將其插入回油閥腔互研,再用煤油做密封檢查,使閥與閥座密配。
(2)回油閥卡死在開啟位置,可用木棒輕擊,再拆卸清洗,若已損壞,必須更換。
(3)滑閥磨損後與孔的配合間隙超過0.03毫米應換新。
(4)安全閥關閉不嚴,如彈簧折斷則換新,如閥座輕微磨損,可用專門工具拆下,用細研磨膏研磨,閥座重新裝入時,須更換墊圈後再擰緊。
(5)鋼球磨損應換新,新球裝入閥座後要輕輕敲擊,使之密合。
(6)整體式液壓系統控制閥卡死,可取下左、右蓋板,將控制閥來回推動幾次,使閥活動,如因閥桿總成與控制閥內方孔磨損,使閥難以擺動,應修整控制閥和閥內方孔,再配製相應尺寸的閥桿總成。
(7)回位彈簧折斷應換新。
Ⅳ 拖拉機液壓系統抖動怎麼辦
摘 要 拖拉機的液壓系統是由液壓缸、液壓泵、分配器和輔助裝置等組成的循環液壓油路,主要目的是為提升農機具提供動力。本文簡要介紹了拖拉機的液壓系統,著重分析了液壓系統故障原因以及一些修理方法。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8/view-5888215.htm
關鍵詞 拖拉機;液壓系統;故障
中圖分類號 [U4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9-0075-02
0引言
拖拉機液壓系統故障是拖拉機使用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而且修理費用比較高,所以有必要對拖拉機液壓系統的故障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及時找出正確的故障原因,減少液壓系統故障帶來的影響。
1拖拉機液壓系統
拖拉機的液壓系統是由液壓缸、液壓泵、分配器和輔助裝置等組成的循環液壓油路,主要目的是為提升農機具提供動力。拖拉機液壓系統分為分置式液壓系統、半分置式液壓系統、整體式液壓系統。分置式液壓系統的油泵、油缸、分配器和油箱被安裝在拖拉機的不同位置。半分置式液壓系統的油泵單獨安裝,油缸、分配器和操縱機組成提升器安裝在後橋殼處。整體式液壓系統的油泵、油缸、分配器、操縱機構等部件都安裝在後橋殼處,形成一個整體。目前國內中大型拖拉機通常採用分置式液壓系統,也有小馬力拖拉機使用整體式液壓系統,液壓泵多採用齒輪泵結構。
2拖拉機液壓系統故障及簡易修理
2.1農具不能提升
農具出現不能提升的問題時,應當首先考慮操作系統失靈或者卡閥。駕駛員要及時檢查操縱手柄和滑閥的連接處的彈簧是否有彈力,如果一切正常就要考慮是液壓系統漏油嚴重或者油管堵塞、活塞卡住等問題導致液壓油的供給不足。由於農具不能提升,所以無法通過不同操作判斷漏油或者堵塞位置,只能根據可能的原因依次檢查。如果液壓油外漏,那麼應該檢查油管和密封圈的是否順壞,如果損壞應該立即更換排除故障;如果是液壓油內漏,那麼應該首先檢查各閥與閥孔、閥座的密封是否緊密,同時檢查是否卡閥。如果卡閥,應該及時清洗。卡閥的原因主要是液壓油太臟,減少了閥與閥孔的配合間隙。
排除了以上故障後應該檢查油缸,油缸的活塞可能被有鋼表面的殘留油膜黏住而卡在油缸處。駕駛人員可以用酒精或汽油進行沖洗。如果是金屬活塞環發生銹蝕,或者液壓油雜質卡入配合間隙則最好應該交由專業人士清理。
如果在作業中突然不能提升,那麼問題可能是因為連接桿件折斷、分配器或者油缸嚴重損壞。這時應該立刻關閉液壓系統,然後再檢查故障,避免造成更大損壞。另外,拖拉機超負載的情況下也是不能提升農具的,這時安全閥會發出雜訊。
2.2農具提升緩慢
農具提升緩慢的原因主要是壓力不夠,所以可能是由於系統中的一些部件磨損堵塞,使系統產生內部漏油所致。在排除故障時,應當首先從外觀上觀測。看液壓油是否足夠,油液的粘度不是不過高,液壓油不夠的要添加液壓油,然後看油箱是否有氣泡產生,觸摸泵體感覺其溫度是否過高,看濾油器和吸油管是否暢通,看吸油接頭有沒有擰緊,將發現的問題及時排除。之後檢查油管路是否損壞和漏氣,檢查時可以將油路管卸下放在水中,一端用空氣加壓看是否有氣泡。如果以上都沒有問題,那麼可以根據不同的液壓系統採用不同的方式檢查液壓系統內部的漏油情況。
2.2.1整體式液壓系統
發動機在中低速時農具無法提升,高速時可以勉強升起,如果降低發動機轉速農具會沉降,熄火後會降下。駕駛員可以讓油泵離合器位於結合位置,手柄換到提升位置,等到農具提升了一段距離後移動手柄到中立位置。如果農具可以保持在這個位置上,說明操作閥和油缸正常,油泵出現了漏油現象或者進入了空氣。排除這些故障後應該繼續檢查油泵的柱塞、單向閥磨損情況,磨損嚴重也會導致漏油問題,這種情況下造成的提升緩慢問題都是逐漸出現的,如果是突然出現的話那麼就是柱彈簧壓力減弱。如果提農具升緩慢而且抖動,手柄換位到下降位置時農具很快沉降,那麼油缸、活塞環等的磨損嚴重,系統內漏油多[1]。
2.2.2分置式液壓系統
分置式液壓系統的拖拉機的操作員可以讓發動機低速運轉,將油缸的限位閥壓下來,關閉壓降油路,再將分配器手柄移動到壓降處,注意不要讓其跳回中立位置,然後注意觀察拖拉機的狀態,這個過程一定要迅速,否則會損壞軟管。如果聽到安全閥的回油聲,分配器手柄有跳到中立位置的趨勢,進油管抖動,發動機無力,那麼就可以確定是油缸漏油的問題。如果進油管不抖動,安全閥也沒有回油聲,手柄沒有跳到中立位置的趨勢,發動機運轉正常,那麼油缸就沒有問題,分配器或者是齒輪泵出現了故障。
分配器里的回油閥關閉不嚴等會導致液壓油泄露。如果問題不嚴重,駕駛員可以用木棒緊插入回油閥芯內孔,然後在密封帶上塗抹機油和氣門砂自行研磨。對於軸套和齒輪端面磨損的問題,駕駛員可以用不超過2mm的銅片墊在軸套下補償磨損量。另外,鑒於分置式液壓系統的容易拆裝的特點,駕駛員可以將分配器拆下檢查。
2.2.3半分置式液壓系統
駕駛員先農具提升至最高位置後把油缸前面的截留閥擰緊,如果農具不下沉,說明液壓油缸沒問題,是分配器和其他部件的故障。這時若農具出現下降現象,說明問題在液壓油缸,需要將液壓油缸卸下,檢查油缸的活塞、密封膠圈密封狀況、限位球閥卡是否卡滯。如果油缸和活塞間的配合面之間沒有明顯劃痕,那麼油缸和活塞正常,更換活塞密封膠圈即可。如果液壓油缸與活塞之間有明顯劃痕,那麼需要更換油缸和活塞。
如果到最高位置時,安全閥處發出尖銳的雜訊,那麼就是回油閥卡住不能打開,操作員可以用螺絲刀撥回回油閥。提升過程緩慢且抖動,可能是安全閥損壞,駕駛員應該研磨清洗安全閥的密封帶或者緩慢增加安全閥的彈簧預緊壓力。如果安全閥沒有問題,那麼可能是油泵密封圈沒有安裝,吸油濾網需要清洗。提升過程中沒有抖動,那麼有三種可能原因。一是油泵磨損嚴重出現漏油現象,這時可以加點銅片或者更換油泵。二是高壓管路、高壓濾清器的密封套圈損壞,及時更換即可。三是套管的緊套筒沒有擰緊[2]。
2.3懸掛農具不能下降
這是指操縱手柄扳至下降位置後農具仍留在原來的高度,不能下降。這種故常首先考操作系統故障,駕駛員應當檢查控制閥的彈簧,以及其和手柄軸的連接銷有無損壞。實際檢查時可以將控制閥的調節螺絲按順時針向里擰,打開該閥,同時觀察農具是否降落。如果沒有下落,駕駛員可將鎖緊軸扳到分離位置,看農具是否下落。如果不是上述原因,有可能是油缸排油道沒打開或者提升閥卡住。遇到這種情況下不能用強力壓下農具,否則很容易損壞拖拉機的液壓系統。
2.4懸掛農具自動下沉
拖拉機在行走的過程中,農具會出現自動下沉現象,同時操縱手柄也自動回到中立位置。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控制閥或者操縱閥磨損嚴重,配合間隙增大,導致液壓油漏油。拖拉機在中立位置時,液壓油不能嚴密的密封在油缸內。如果控制閥沒有問題,也可能是油缸處的問題,比如油缸漏油,與油缸連接的油管路、閥門、配合面漏油,也會造成農具自動下沉。
2.5其他問題
實際上拖拉機的液壓系統需要的動力不大,在小油門的條件下就可以正常運行,如果出現了大油門才可以正常工作時,就證明液壓系統已經出現故障了。雖然這時可能農具的升起正常,但是仍然要及時對拖拉機進行檢修,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在拖拉機的液壓系統出現故障時,首先要分析其的原因和部位,不要亂拆。確定故障部位後拆卸之前,要先清理外部的油污,拆下的部件各進出油孔都應封好,防止拆卸時外部的灰塵進入。對於需要清洗的部件不能用應棉紗等帶纖維的織物清洗,否則上面的纖維會進入堵塞各種閥的小孔和配合縫隙[3]。
3 結論
總之,拖拉機液壓系統的故障及維修是比較復雜的,所以在排查時相關人員要有一定的順序,先外後內的查找故障原因。在檢查時還要注意專業試驗儀器的使用,以准確找到液壓系統故障,及時修理。
參考文獻
[1]孫錫斌,王金秋.小四輪拖拉機液壓系統常見故障分析及排除[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0(3):73.
[2]杜仁理,國輝,張振林.東風-35型輪式發動機液壓系統故障診斷[J]現代化農業,2012(3):65.
[3]王國義.拖拉機液壓系統的使用與維護[J].現代農業科技,2012(12):181.
Ⅳ 東方紅拖拉機液壓升降易出現的故障及修理方法
拖拉機液壓升降器出現故障及修理方法如下;
1 ,提升後農具跳動
液壓懸掛系統將農具提升到最高位置後,在正常情況下,分配器就自動處於中立位置,來自齒輪油泵的高壓油直接回到油箱。可是在液壓系統各環節中,如果有滲漏,情況就會不一樣。
由於有滲漏,油缸中的壓力就會略為降低,農具也就略下降。通過懸掛機構中的各桿件,使提升臂隨之轉動,帶動提升軸和位調節凸輪一起轉動一個小的回轉角,而位調節杠桿的滾輪端是經常與位調節凸輪相接觸的,由於回轉,凸輪增加了一小段升程,使位調節杠桿以控制端離開主控制閥一小段距離,從而使主控制閥也外伸一小段距離,於是分配器的中立位置被破壞。
回油閥的彈簧端小油道開啟,關閉了回油道W。自齒輪油泵來的高壓油,沖開單向閥向油缸補充壓力油,於是農具就再被提升。由於農具提升,提升軸上的位調節凸輪升程又回落,通過位調節杠桿的壓力,主控制閥又回縮一小段距離,分配器又恢復中立位置。接下來還是重復上述過程:漏油一農具下降一油缸補充油一農具上升一漏油。
因為提升跳動的根源是漏油,我們應該找出漏油的環節,但這種漏油不像找外觀滲漏那樣明顯,那樣容易找到,這種漏油都是液壓系統內部的微量滲漏。跳動問題看起來不影響使用,似乎不排除也行,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液壓系統每循環一次,各桿件和提升軸就得受一次沖擊,受力情況就改變一次。日久會使提升臂、內提升臂與提升軸的花鍵配合松曠,甚至疲勞斷裂,因此應予重視。現將可能滲漏環節分述如下:
[1] ,油缸活塞漏油
這里所指的油缸活塞漏油情況和產生原因與前面提到的滿負荷不能提升的原因相同,只是活塞油缸和密封件盅勺損壞程度還沒有如此嚴重,還沒有到連提升也不可能的程度。排除這種故障的辦法是更換O形密封圈,注意用油清潔,對於油缸和活塞只能換新零件。
[2], 單向閥漏油
油缸每充一次油,單向閥必被齒輪油泵的高壓油沖開一次,而且沖開後在關閉時還要受農具的重力回擊一次。特別是在使用力調節時,油缸的充油是比較頻繁的。因此,單向閥與閥座的密封接觸面容易受損而漏油。本來單向閥在關閉時是不允許油缸內的油外漏,當閥與閥座之間接觸面受損,油缸就會漏油。有些機型的閥座是鑲人分配器殼體的,但閥座與殼體經無數次沖擊以後也要松動滲漏。
閥與閥座之間漏油,對於以錐體密封的單向閥,可以用車床修研閥體和用此閥體對閥座進行對研的辦法修復。對於以球體密封的單向閥,可以用新換上的鋼球對閥座進行配研解決。不論哪一種單向閥在修復以後,都必須進行密封試驗。用煤油檢查密封性,應在5 min內不得有明顯滲漏,並對各件進行清洗後才能裝配。
[3],分配器與油缸接合面漏油
在分配器與油缸接合面處有一個O形密封圈,放在平面的凹坑內。此零件老化、有缺陷或被高壓油沖破時也會漏油,使油缸內的油不經過任何關卡直接滲回油箱。此故障可以更換O形密封圈以及緊固分配器與油缸的三個緊固螺釘來解決。
[4], 主控制閥和閥套嚴重磨損
主控制閥與閥套是精密偶件副,其配合間隙在0.004~0. 010 mm之間,用選配方法達到的。主控制閥的小端封油圓柱體,是專門為開閉油缸的卸油通道x而設置的(見圖2),當主控制閥或閥套嚴重磨損時,油道X就滲漏。此故障應同時更換主控制閥和閥套。如果有條件,也可以對主控制閥的磨損段進行鍍硬鉻後再磨削及研磨到與閥套相配的尺寸。
[5], 截斷閥漏油
截斷閥的中部也有一個O形密封圈,當此密封圈有缺損時,油缸中的油也會由此而直接滲回油箱。這也只能用更換新零件來解決。
[6],液壓輸出管漏油
在提升器殼體內的分配器與提升器殼之間有一根液壓輸出油管,此管兩端各有O形密封圈密封。當此密封件受損、有缺陷或老化時,油缸內的壓力油也會由此管道滲漏回油箱,形成內漏,應予注意。用更換新密封件辦法可以解決此故障。
2 農具不能提升
首先通過「問診」了解故障是漸進性的還是突然發生的。如果提升器由正常工作迅速地變為提升緩慢直至不能提升,則屬漸進性故障。其原因是提升器內機油漏盡,故障可能原因有以下幾點。
(1)液壓油泵出油密封圈破損。由於該處油壓較高,密封圈破損後液壓油迅速漏到變速箱內。
(2)液壓泵主動齒輪軸的自緊油封損壞或脫出。
(3)提升器液壓油缸和殼體4個固定螺栓處的O型密封圈損壞。如果故障是突然發生的,則通過「切診」法確定故障是在高壓油管前還是後。若故障在高壓油管前,在確定液壓油泵進油管不缺油和操縱手柄已經接合的前提下,其原因有:
①液壓泵殼體碎裂,需更換油泵。
②液壓泵主動齒輪軸折斷。
這可能是液壓泵連接盤與後橋箱體接合面之間有凸台抵住導致。在更換主動齒輪軸後,應在操縱手柄分離狀態下,轉動齒輪泵,確保無卡滯現象。若故障在高壓油管後,其原因有:
①主控制閥卡在下降或中立位置。排除方法是將力、位調節手柄同時上下扳動,並轟一下油門,滑閥通常能彈出來,若彈不出來,則需打開提升器蓋,用螺絲刀將閥挑出。若機油中鐵屑較多,則應更換機油,以避免這種故障的發生。
②分配器進油插管上的O型密封圈漏裝。這種故障只在修理後出現。因此修理時應特別注意,應將拆下的零件集中擺放,油管上的密封圈應套上,不可散放,以免漏裝。
③回油閥卡在開啟位置。排除方法是拆卸清洗。一般在修理或拆洗分配器時都應清洗回油閥。由於回油閥在分配器側面,位置不很明顯,一些機手將它漏洗。
3 農具不能降落
將操縱手柄放至下降位置,農具依然停留在原來的高度,不能降落。當操縱手柄失去作用時,多是由於定位塊與手柄軸或控制閥的連接失效,此時手柄雖然放到下降位置,但控制閥未移動,沒有打開下降油路,農具無法降落。對這種故障一般可用手感法判斷。如果下降速度調節閥未打開,可擰動調節手輪使該閥打開,並觀察農具是否下降,予以判斷。
為了使機組在道路上安全行駛,當農具提升後,常使用鎖緊裝置,將內升臂鎖死在提升狀態,當在扳動手柄降落農具之前,未將鎖緊裝置去除,此時農具也無法降落。如果確認是活塞卡在提升位置上,但卡滯不嚴重時,可用人力幫助農具降落。倘若卡得很死,則切勿強力下壓機具,以免損壞機件。
4 農具下降太慢
拖拉機帶農具機組在田間作業時,對農具的下降,要求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一般應在1.5~2s較為合適。太快了容易發生沖擊,使機件受損;太慢了不但影響生產率,還要發生漏耕,使農具的人土行程拖長,耕作質量變壞。
調節農具下降速度的元件稱為下降速度控制閥,它阻梗著油缸的泄油通道。其型式有兩種:一種使用的是圓柱形閥,以調節桿的螺紋作軸向推進,而閥的退出靠油缸的壓力排出。另一種是使用的圓柱形旋閥,以手柄擺動來調節泄油道的啟閉,稱為調速閥。
(1)當下降速度控制閥開度太小時,農具下降變慢,可以重新將開度調大些。
(2)當液壓系統由於油溫上升或油質變臟而使下降速度控制閥卡住在開度較小位置時,農具下降速度就變慢。圓柱形下降速度控制閥在卡閥時,在外部轉動螺紋調節桿無效時,可以打開提升器上蓋,拆下分配器前端的下降速度控制閥進行清洗或研磨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