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售後維修 > 瀾滄縣南嶺鄉家電維修

瀾滄縣南嶺鄉家電維修

發布時間:2022-02-28 23:52:12

❶ 南嶺鄉的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南嶺鄉共有土面積471平方公里,摺合706500畝,按2005年總人口計算,人均有土地30.1畝。目前,全鄉已利用土地60464畝,佔全鄉土地面積的8.6%,可利用土地102436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4%。人均擁有以上地資源豐富。
土地的利用狀況,經綜合,耕地面積46811畝,佔全鄉土地總面積的6.63%,各種林地395386畝,佔55.96%,園地5500畝,佔0.78%,荒地及零星地168234畝,佔23.81%,石山等難利用地83297畝,佔11.79%,小庫塘、河流、溝渠等水域面積4419畝,佔0.63%。道路交通及田地廈2853畝,佔0.4%。
土地利用方式單一,絕大部分土地用於農業,其中耕地大部分又用於種植糧食。在耕地中,旱地佔大多數,集約化經營程度低,且多為坡地,台地極少。從2004年土地「兩地兩權」流轉的數據上看,186234畝,佔全鄉土地總面積23.81%的荒山荒地零星地均可分別用於農業,但尚未開發利用。
水資源
南嶺鄉水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黑河、謙哲河、勐坎河,但是綜合利用率低。一是分布不不均勻,流經鄉邊界的黑河利用率幾乎為零;二是降水集中在5—10月份,時旱季及冬季農業開發用水明顯不足;三是水資源多匯集於山谷,山高水低,水資源難以有效利用。
植物資源
1、林 類 鄉內主要有思茅松、曼登、青岡櫟、包頭櫟、毛櫟樹、麻樹、樟樹、山槐、合歡、楊柳、牛肋巴、秧青、炮繩、榕樹、桉樹、萬年青、皂英樹、白蠟樹、山合樹、紅杏樹、黑心樹、水冬瓜樹、椿樹、桂花樹、拐棗樹、漆樹、木荷、花皮樹、木漿子樹、豆腐樹、白木、枇杷樹等。其中思茅松為多。樟樹、白木為珍貴樹種,其中白木在南嶺鄉芒弄村有少量分布。此外,還有多種雜、灌木分布於多地。
2、竹藤類 野生竹類主要有苦竹、綿竹、泡竹、黃竹、實心竹等,多在山中或河邊、箐溝邊與灌木林共生;藤類有藤篾、藤葛、麻藤、小表藤等。慣藤篾主要分布於南嶺鄉的冷涼地帶,是編制傢具地上等村料。
3、瓜果類 野生果類有多衣、酸瓜、欖橄、干天果、野楊梅、羊奶果、鼻涕果、羊屎果、野李子、黃泡果、毛柿果、雞嗉果、醬提果、火把果、碎米果、野芒果、野葡萄、猴子咽袋果、明油等。乾果類有毛櫟曼登、苦子等。野菜類有苦冷盤、水芹菜、犁頭犁極菜、雞爪菜、魚腥草、火蓮菜、羊乾菜、山百合、山毛薯、大白花、白藤花、山筍等。
4、觀賞花類 主要有大葉杜鵑、山茶花、緬桂花、雨水花、檳榔花、搖錢樹花、櫻桃花、羊蹄甲、月季、喇叭花、鳳仙花、雞冠花、絲錢花、金鳳花、百合花、姜苗花、海棠、綉球花、菊花、刺桐花、仙人掌、金剛鑽、龍舌蘭、牽牛花、燈籠花、玫瑰、蘭花、吊蘭、夜來香、攀枝花、鳳花、萬年壽等。
5、中草葯類 南嶺鄉中草葯豐富,品種繁多,據初步調查,植物類葯材主要有三七、人參、蘇木、何首烏、三棵汁、胡茯苓、紅花、白茫、板蘭根、積克、秀緣、紫蘇、白扁豆、砂仁、金銀花、草果、蔓京子、蓽撥、紫草茸花、薄荷、女貞子、益母草、石斛、崴靈仙、草豆鼓、天冬、南五味子、繼斷、麥冬、鉤藤、百合、柴胡、重樓、黃精、蘿夫木、台馬、通草、膽草、秀附、馬尾黃邊虎杖、防風、三紅花、黃草、雞血藤、苦棋子、余甘子等。 民間問草葯主要有馬蹄香、白虎草、大將軍、鍋葉、燈台樹、豌豆跌打、芋子蘭、理肺散、黑冬葉、鳳丹、小黃散、小紅蒜等等。
6、菌 類 主要有木耳、白參、樹花、香菌、雞樅、菇堆菌、麻櫟窩、雞油菌、紅菌、奶漿菌、米湯菌、羊肝菌、喇叭菌、黃面頭、辣菌、八擔柴、火炭菌、半鍋菌、芝麻菌、掃把菌、蒒子菌、根菌、馬屁泡等可食用和其它多種毒菌。
7、草 類 有茅草、香茅草、扁草、掃把草、水草、狗尾草、四樓草、飯勺草、含羞草、鬼針草、三棱草、秧草、飛機草、牛毛草、槍桿草、燈芯草、馬蹄草、魚草等、全鄉各地都有分布。此外,還有計較不知名的雜草,分布於鄉。
動物資源
獸 類 有豹、狗能、野豬、豺狗、麂子、獐、岩羊、狐狸、九節狸、刺蝟、風猴、灰猴、水獺、野貓、黃鼠狼、破臉、野兔、竹鼠、飛鼠、田鼠、松鼠、穿山甲、蝙蝠等。
鳥 類 主要有白閑、畫眉、山鴣、鸚哥、八哥、野雞、麻雞、錦雞、長尾鳥、百靈、鷓鴣、鵪鶉、布穀、夜鶯、貓頭鷹、老鷹、野鴨、斑鳩、燕子、喜鵲、烏鴉、鷺鷥、麻雀、谷雀、屎鳥、秧雞、點水雀、打魚郎、黑頭等。
蛇蟲類 有蟒蛇、黑蛇、眼鏡蛇、水蛇、青竹標蛇、紅脖子蛇、花被子蛇、馬梢蛇、秤桿蛇、古堆蛇、馬鬃蛇、青蛙、箐雞、蟾蜍、壁虎、蛤蚧、晰、蝴蝶、蜘蛛、蜻蜓、蚯蚓、螳螂、土狗、螞蟻、蜈蚣、蠍子、甲蟲、屎克郎、蟬、蜜蜂、黃土蜂、葫蘆蜂、夜蜂、小掛蜂、蚊、蠅等種。
水生類 有白魚,青魚,細鱗魚、鯉魚、草魚、鰱魚、團魚、面瓜魚、豹子魚、大頭魚、刺角魚、紅尾巴魚、扁頭魚、黃鱔、泥鰍、烏龜、螃蟹、田螺、蚌、蝦、螞蟥等種。
礦藏資源
南嶺鄉的礦藏資源據歷史記載的初步探明的有鉛、鋅、鐵、錫等礦種。鉛、鋅等礦種在南現、謙哲麻粟片區發現,但至今尚未探明儲量。鐵礦各村都有發現,但尚未探明儲量。
旅遊資源
南嶺鄉雖然沒有文物古跡,但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拉祜族的蘆笙舞、擺的、哈尼族的竹筒舞,使人第進無限的想;全縣最高的山麻栗黑山(海拔2516米),白鳩柳樹山仙里具有生物的多樣性,是人們旅遊觀光、考察避暑的好的方;百草溫中的雅口溫泉,位於南嶺鄉麻栗村雅口村旁,出水量15立方/分鍾,溫度40,距思瀾路7 公里, 尚待開發。

❷ 瀾滄縣的拜年活動是什麼樣的

在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瀾滄,每年的初三拜年聯歡活動總是能以其宏大的場面和獨具民族風情的年俗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參與其中,將本就喜慶的拉祜山鄉渲染得熱鬧非凡,更是成為了瀾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和文化名片。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開始,瀾滄縣每年春節都會有兩個鄉鎮的幹部群眾代表到縣城拜年的習俗,這對於全縣20個鄉鎮中的每一個鄉鎮來說,10年才能輪到一次到縣城拜年,機會非常難得。

在大年初三這天,來自各鄉鎮的少數民族群眾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來到縣城參加春節拜年聯歡活動,用少數民族特有的歌舞和風俗為新的一年祈福。這不僅是一個莊重的年俗活動,更是瀾滄縣各族群眾團圓歡聚的盛會,亦是瀾滄人心中那抹不掉的鄉愁。而對於瀾滄人來說,只有參與到每年初三的拜年活動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年」。

大年初三這天,來自南嶺鄉、糯扎渡鎮及上允鎮部分少數民族幹部群眾,帶著年禮一路載歌載舞來到位於縣城中央的拉祜廣場,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也不約而同的相聚在那裡。而瀾滄縣的四班子領導也會身著各自民族的盛裝,拿著蘆笙,邊吹邊跳,在葫蘆廣場大門口迎接拜年聯歡團的到來,並舉行拜年儀式,交換禮物。

最後,大家一起牽起手走到葫蘆廣場上圍成圈,跟著蘆笙、嗩吶、象腳鼓和三弦等樂器的伴奏載歌載舞。隨著圍觀的群眾加入其中,將葫蘆廣場變成歌的世界、舞的海洋。

拜年活動一般從初三的中午開始到初四的早晨結束,通宵達旦,整個縣城都沉醉在一片節慶的歡樂之中。

❸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截止到2006年,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下轄3個鎮、17個鄉:鎮:勐朗鎮、上允鎮和糯扎渡鎮。鄉:謙六彝族鄉、東河鄉、大山鄉、南嶺鄉、酒井哈尼族鄉、惠民哈尼族鄉、東回鄉、拉巴鄉、竹塘鄉、富邦鄉、安康佤族鄉、文東佤族鄉、富東鄉、雪林佤族鄉、木戛鄉、發展河哈尼族鄉和糯福鄉。

❹ 瀾滄縣惠民鎮多少人口

瀾滄縣下面根本就沒有惠民鎮,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轄3個鎮(勐朗鎮、上允鎮、糯扎渡鎮),17個鄉(謙六彝族鄉、東河鄉、大山鄉、南嶺鄉、酒井哈尼族鄉、惠民哈尼族鄉、東回鄉、拉巴鄉、竹塘鄉、富邦鄉、安康佤族鄉、文東佤族鄉、富東鄉、雪林佤族鄉、木戛鄉、發展河哈尼族鄉、糯福鄉)。

❺ 普洱市瀾滄縣有幾個鄉鎮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轄20個鄉(鎮)。

下轄鄉鎮分別是勐朗鎮、上允鎮、糯扎渡鎮,謙六彝族鄉、東河鄉、大山鄉、南嶺鄉、酒井哈尼族鄉、惠民哈尼族鄉、東回鄉、拉巴鄉、竹塘鄉、富邦鄉、安康佤族鄉、文東佤族鄉、富東鄉、雪林佤族鄉、木戛鄉、發展河哈尼族鄉、糯福鄉。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地處雲南省西南部,位於普洱、臨滄、西雙版納三州(市)交匯處,轄20個鄉(鎮)、161個村委會(社區),總人口50.09萬人,具有「老少邊貧,廣富香樂」的鮮明特點。

(5)瀾滄縣南嶺鄉家電維修擴展閱讀

1、拉祜族人現狀:

瀾滄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有8個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佔全縣總人口的79%,其中拉祜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43%、全國拉祜族人口的1/2、全世界拉祜族人口的1/3。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拉祜納和拉祜熙2個方言。

2、拉祜族服飾:

拉祜族的傳統服飾以黑為美,男女服飾的主色調都是黑色。男子一般穿對襟短衫、黑布長褲,戴黑布便帽或用黑色頭巾裹頭。婦女穿開襟、開衩的黑布長衫,袖口、襟邊鑲著銀泡、縫綴著各種花邊,下著黑布長褲,頭纏黑色的長頭布,頭布兩端裝飾著彩色長穗,裹綁腿。

3、拉祜族建築:

拉祜族以拉祜族寨的形式聚居。寨內大多建有茅草房、大公房、教堂、牛棚等。有的還在位於拉祜族寨中心位置建有葫蘆廣場,葫蘆廣場形似一隻碩大的平面葫蘆,中心有一組石雕葫蘆。傳說拉祜族的祖先延於葫蘆中,因此葫蘆廣場表現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觀念。

參考資料來源: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官網-瀾滄概況

❻ 南嶺鄉的經濟綜述

南嶺鄉一九七八年在經濟體制上實行公社三級所有,以生產隊為基礎的體制。公社和大隊分別向生產隊每年提取公共積累總數的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作為公社積累和大隊積累,由公社和大隊使用。政治體制上實行政社合一,黨政一員化領導,書記主任一人當任。

一九七八年全公社包括賽罕大隊共9個大隊,131個生產隊。總農戶4247戶。全社總耕地面積977703畝,其中當年糧豆種植面積92986畝,產量672940公斤,人均307公斤。比上年增產1824050公斤,增產25%。油料等經濟作物面積4508畝,產量402650公斤。在糧豆作物中,水稻面積25677畝,產量408500公斤,單產159公斤。旱稻面積1386畝,產量621600公斤,單產45公斤。玉米面積蓄5791畝,產量977200公斤,單產62公斤。各種雜糧13597畝,產量3333350公斤,單產25公斤。小春糧豆面積22685畝,產量716750公斤,單產32公斤。大豆面積1374畝,產量55900公斤。
一九七八年農村總收入1515760元,人均69元,比上年增收333145元,28.2%.在經濟總收入中,農業收入1369840元,占總收入的90.3%;其中糧豆折款1278680元,占收入的84.3%。林業收入48649元,占總收入的3.2%;牧業收入22293元,占總收入的1.5%;副業收入74984元,占總收入的4.9%。
一九七八年全公社茶葉總面積2223畝,已摘面積969畝,干茶產量1400公斤。生產隊聯辦茶廠7個,從業人員222人,年收入合計7316元。全公社放養紫膠376畝,干膠產量2450公斤。水果面積931畝,產量合計42625公斤。
一九七八年實大牲畜8662頭。其中黃牛7207頭,水牛1460頭,騾馬19頭。年內出售163頭。山羊516頭。大畜屬集體所有。生豬存欄12363頭。其中集體養409頭。年內出售和宰殺肥豬2680頭。
一九七八年社辦畜牧場1個,從業人員7人,當年收入1200元。
一九七八年農村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業為主,糧食業為主。林.牧.茶.膠雖屬確定的支柱產業,但資金投入有限,發展緩慢。
一九七八年農作物各種自然面積2357畝,損失產量124000公斤。是歷史以來災情較輕的一年。
一九七八年完成上交國家農業稅(公糧)250000公斤,訂購糧490050公斤。社員人均實有口糧227公斤。
一九七八年全公社推廣施用化肥174噸,其中,氮肥43噸。種高產樣榜田1400畝,台地2225畝。
一九七八年是文革之後全國掀起農學大寨高潮的一年,公社黨委層層召開會議,認真慣徹執行中央和上級的各項指示精神。組織公社機關和所屬單位幹部職工積極投入農業學大寨運動。抽調機關幹部組成工作組,深入到各大隊生產隊,和社會員群眾一起同吃.同住.同勞動。冬春兩季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開發利用一切水利資源,組織群眾挖溝渠,築壩塘等,千方百計想辦法擴大灌溉面積。同時組織群眾開新田,挖台地,改造低產田等。工作組長期住紮在各生產隊,從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到春耕栽播,夏季鋤草田間管理,直到秋收秋種任務完成。工作組不但參加集體勞動,而且要負責指導社員群眾推廣使用化肥,農葯和化學鋤草,推廣伏良品種,種高產和示範樣榜田地等,同時要幫助群眾解決生產和生活上的困難問題,一九七八年糧豆總產和總收入都超過歷史最高年的一九六五年。
一九七九年南嶺公社通過學習和傳達貫徹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調整了部分生產規模,允許社員群眾實行季節性小片開荒,調動了社員群眾集體生產的積極性,推動了集體生產。生產隊規模調整後,由原來的131個調整為294個。根據三中全會精神,允許社員群眾開墾集體放荒的小片土地(小片開荒)和在田邊地角種植糧食,蔬菜等。廣大社員為了掄節令,起早貪黑大搞小片開荒。一九七九年全公社社員小片開荒9872畝,主要種植糧食和瓜豆菜等。
根據三中全會精神,取消了公社和大隊每年向生產隊提取的公社積累。並減免了部分山區貧困生產隊的農業稅(公糧)負擔,受到廣大社員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全鄉農業稅金額由原來的46777元,減少到19979元,減少57.2%,其中有37個生產隊全免。
一九八0年全國農村實行體制改革。南嶺公社全面貫徹執行中央各項方針政策,認真落實社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公社機關和大隊幹部深入到各生產隊,幫助社員群眾把土地和大牲畜等生產資料落實到戶。通過落實,全公社9個大隊,249個生產隊。4298戶,22937人,勞動力合計11563人。承包耕地98191畝,其中水田25598畝,旱地72593畝,劃定自留地33473畝(包括飼料地)。承包糧豆總產量5593650公斤,農業稅公糧80100公斤,定購糧356000公斤。作價變賣社員的大牲畜8444頭。
一九八0年社員開墾地種植糧食25082畝,戶均6畝。產量1265450公斤。集體種植和社員家庭種植糧豆總產7368600公斤,比一九七八年最高年產量增加639200公斤,增9.5%。其中玉米面積35901畝,產量1825900公斤,是歷史上玉米種植最多的一年。
一九八一年是家庭聯產包責任制實行已後收益的第一年。社員得到自主經營,計劃發展,合理安排產業。全社保持糧食穩步發展的同時,開展各種經營發展出經濟。全社經濟總收入比上年有所增長。
一九八二年是全公社災情較重一年,水田受災1869畝,旱地受害2451畝,因災損失產量189200公斤。洪災較重的謙折,芒付和蟲害嚴重的黃回,南現等村,使很多農戶造成糧食減產。雖然災情重。但全公社糧豆總產和經濟總收入分別比上年增加6.7%和7.9%。
一九八三年由縣上調整,將賽罕大隊和下屬的28個生產隊劃歸富邦公社管轄。南嶺公社下屬8個大隊,204個生產隊。總農戶3971戶,人口21729人,糧豆面積74150畝,產量5300250公斤,人均244公斤。經濟總收入1646343元,人均76元。
一九八三年按照縣人民政府的統一步置,全公社進行「兩山一地」的劃定落實工作。抽調公社機關和各大隊幹部,組成工作組深入到各生產隊實地劃定落實。把集體所有的森林分別劃定給社員開發經營。通過兩山一地的落實,全公社現有森林面積235476畝,劃定為國家有林地78939畝;集體林地劃為責任山給社員承包管理的面積114049畝;社員自主經營的自留山4288畝。兩山一地的劃定落實,根本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護林防火和亂坎亂伐等很多問題,推動了林業生產的發展。
一九八四年是全國農村體制改革的一年。我縣全面進行設區建鄉體制改革。將南嶺公社改為文革前的南嶺區,把下屬的8個大隊改為鄉,把生產隊改為合作社。
設區建鄉以後,全區8個鄉,198個合作社。農業人口217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01人。各鄉召開代表大會,選出新的鄉長,副鄉長。區公所屬縣的派出機構,實行黨政分開,由縣委,縣政府任命書記和區長。一九八四年的體制改革,新培養選拔了一批年輕,有文化,有知識,能辦事的「四化」幹部。換下來的一批老土改幹部,年老體弱,身體帶病,沒有文化,在新形勢下工作比較吃力,讓他們退休,安度晚年。
一九八四的體制改革,撤消了長達十多年的人民公社三級所有的體制,使之成為歷史。區、鄉、社體制的恢復,充分調動了各級幹部和廣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推動了經濟,社會及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改善了上下級之間,黨群干群之間的關系。
一九八五年省委提出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增百致富」活動。號召全省各族人民迅速行動起來,力爭每個農業人口在年內增加一百斤糧食和一百元錢。在區委的統一領導下,區,鄉,社層層召開幹部和群體會議,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省委指示精神。並抽調區級機關幹部組成工作組,深入到各鄉、各社。幫助社員群眾訂計劃,找措施,並把計劃措施落實到行動中。
一九八五年全區種植糧豆61857畝,產量5124950公斤,比上年增產98450公斤,人均增4.4公斤,經濟總收入3961000元,人均增收85元,雖然未能實現百斤糧食和百元錢,但這次活動打開了廣大群眾的思路,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一九八六年在上級各部門的支配持下,利用思瀾公路開通的有利條件,麻粟和黃回兩個鄉開始規劃開發黑河沿岸土地。首先種植香蕉,菠蘿,咖啡和芒果等。後逐年試種推廣西瓜,玉米,黃豆和菜類。
一九八七年在區鄉兩級的統一規劃和具體指導下,開辦南現黑山茶廠和芒弄邦波茶廠。兩個茶廠屬合作社聯辦茶廠。從開墾土地,挖台地開始,移植茶苗,中耕薅鋤等都由各社抽勞動力。上級財政扶持資金,群眾投工投勞。
一九八八年全縣開始撤區建鄉,由區公所改為鄉政府。下屬的8個鄉為行政村。新建的南嶺鄉,召開第一次鄉人民代表會議,選舉鄉人大主席,鄉長和副鄉長。原下屬的8個鄉鄉長任為村長。同時設立了鄉財政所,新的鄉人民政府有了自己的財政管理權。
一九八八年體改後,先後召開了黨代會,團代會和婦代會。新的各種組織機構開始運行。
根據上級黨委的指示精神,全縣開展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大穩定小調整工作。南嶺鄉抽調鄉級機關幹部和村公所部分幹部,組成工作組,先後深入到各村社,認真落實解決各種余留問題。通過這次調整落實,使社員群眾思想更加安定,推動了各項經濟的發展。
一九八八年全鄉8個行政村,197個合作社,4502戶,總人口23092人,全半勞力9825人。其中從事個體商業和運輸的18人。全鄉糧豆種植面積66156畝,比八七年減少2632畝。主要是改變過去落後的廣種簿收,減少低產作物,退根還林和還牧。開始縮小耕地面積,集約經營,提高單產,全年糧豆總產量5213434公斤,比八七年減產376178公斤,減產6.7%。一九八八年是糧食災害嚴重一年,全鄉農作物受災面積21054畝,因災害損失產量173610公斤。其中水田和旱地病蟲害面積18519畝,是歷年來少見的。
一九八八年經濟總收入5065568元,比八七年增收841768元,增19.9%。人均219元,比八七年增29元。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六日晚十時發生強烈的大地震。南嶺鄉鄰近地震中心,造成房屋倒塌和嚴重受損,人員傷亡和家庭財產損失。農田水利設施受到破壞。地震發生後,全鄉上下,各級各部門都以抗震救災工作為中心,首先搶救傷員,及時就醫,對死亡人員作好善後處理。同時著重解決好吃住問題。
一九八九年全鄉各村始大面積推廣種植雜交水稻,並在農科人員的指導下採用薄膜育秧新技術。全鄉推廣種植雜交水稻765畝,平均單產265公斤。從此南嶺鄉廣大農民群眾真正認識了雜交稻增產的優點。此後每年都會自覺地到農科部門購買雜交水稻籽種。
一九八九年全糧豆種植面積65659畝,產量5589731公斤,比上年增產376297公,增產7.2%。經濟總收入625362元。比上年增收1139794元,增收22.5%。人均增產16.7公斤,增收50.5元。
一九八九年施用化肥包括無償支援部分共483噸,比以前歷史最高年多293噸。
一九九0年重點抓茶葉生產,新辦的南現黑山茶廠,芒弄邦婆茶廠勐炳龍唐茶廠擴大茶葉種植面積。黃回和勐炳兩個茶廠主要對低產茶園進行更新改造。全鄉當年新植茶園面積115畝,總面積達到4292畝,茶葉產量28700公斤。黃回茶廠有利利用黑河沿岸熱區開發,在思瀾公路旁開辦了分廠,主要種植咖啡和水果等。同時在獨水井開發甘桔基地,准備引種甘桔。
一九九0年芒付村新開辦的松香廠正式投廠,當年采脂37500公斤。芒付松香廠屬鄉辦企,個人承包,財政扶持方式建廠的。總收入的百分之十五交鄉政府。
一九九一年在社教工作組協助下,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群眾投工修通芒弄公路。從此南嶺鄉8個村,村村通公路。加上南嶺鄉政府至思瀾公路的開通,南嶺的運輸業有了更快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步伐大大加快。全鄉一九九一年從事交通運輸,建築,工商,飲食服務等專業人員164人。經濟收入比例不斷擴大。在一九九一年的經濟總收入中,林業收入701345元,佔99%;牧業收入1124792元,佔16%;運輸,建築,工商飲食服務等收入871023元,佔12.3%。改變了過去糧食作物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經濟格局。
一九九二年冬春兩季各村大張旗鼓修村社公路,為進一步開發山區有利資源。通過辛苦努力,通公路的合作社從上年的63個增加到91個。一九九二年除勐炳和謙哲兩個村外,6個村普遍種植雜交水稻。全鄉雜交水稻種植面積2096畝,比上年增加1340畝。雜交水稻的種植成功,為南嶺鄉提高水稻單產,減少山地旱稻面積,解決全鄉人民的溫飽打下了基礎。
一九九三年重點抓黑河沿岸熱區開發種植和烤煙生產。麻栗和黃回共種植芒果220畝,香蕉5畝。其他6個村主要推廣種植烤煙,全鄉試種烤煙63畝,收取煙葉11735公斤。芒付、謙哲和勐坎推廣種植油菜新品種下田135畝,收獲產量2300公斤。
一九九四年全鄉經濟總收入突破一千萬元的歷史記錄。全鄉農村總收入12171127元,比上年增加4398354元,增56.6%,是歷史上增收最大的一年。在經濟總收入中,種植業包括糧豆、茶葉、水果等收入8377657元,佔68.8%;林業收入包括木材採伐、松香、松籽、紫膠、板栗等收入102362元,佔8.7%;畜牧業收入主要是大牲畜交易收入1726423元,佔14.2%,工副業包括商業零售,飲食服務,建築和運輸等收入531329元,佔4.6%。一九九四年全鄉木材採伐銷量大,農民家庭經濟收入增加.由於大力開展多種經營,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
一九九五年黃回和麻栗兩個村部分合作社推廣種植甘蔗1684畝,為全鄉大面積種植甘蔗打下基礎。同時在麻栗開始推廣西瓜種植40畝,產量達20000公斤。全鄉烤煙種植擴大到191畝,但是煙葉產量由於質量不高而下將,只收取銷售2400公斤。
一九九五年鄉鎮企業(主要指聯辦廠)收入突破百萬元。全鄉5個聯辦茶廠和芒付松香廠總收入1597069元,比上年增加712402元,增80.5%,是歷史以來的最高一年。其中5個茶廠增收535402元,增收70.9%;芒付松香廠增收177000元,增收136.2%。
一九九五年全鄉災害面積大,芒付和謙哲洪災嚴重,其他各村有病蟲害和風雹災.全鄉受害面積4317畝,旱地蟲災和風雹災2657畝,損失糧食產量642282公斤。
一九九六年撤消了芒付松香廠,全鄉國有林,集體林和社員自留山等的松脂開采權轉讓給浙江省一位個體戶承包。從此結束了本鄉農民采脂加工的歷史。
一九九六年全鄉除謙哲村外,7個村大面積推廣種植甘蔗,全鄉甘蔗面積7328畝,單產3085公斤,總產達2261噸。
一九九六年全鄉糧豆總面積52675畝,產量5757143公斤,比上年增產93263公斤,增產16%。經濟總收入15726072元,比上年增產1300392元,增9%。糧豆總產人均246公斤,經濟總收入人均671元。
一九九六年全鄉茶葉種植總面積4479畝其中已摘3877畝,茶葉產量117497公斤是歷史最高年。
一九九六經濟增長項目主要是甘蔗、茶葉和水果等。逐步改了產業收入結構。一九九七年全鄉重點抓甘蔗種植。鄉政府機關幹部包括書記,鄉長等帶頭承包土地種甘蔗,鄉屬機關各單位職工也積極承包土地種植。並用政策措施引進外鄉外縣人來承包土地種甘蔗全鄉種植甘蔗19073畝,當年單產2762公斤,總產達52680噸。西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到189畝,產量378000公斤。由於甘蔗面積擴大,經濟總收入達到19758963元,是歷史以來的最高年。比上年增加4032892元,增收257%。人均805元,比上年人均增收134元。
1999年,全鄉按照縣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在1984年「大穩定小調整」的基礎上,完成了第二輪土地順延承包工作。本次面積39212.94畝,順延承包人口5407戶,23539人。第二輪土地順延承包工作的完成,進一步鞏固家庭聯產承包的雙層經營體制,給廣大農民吃了顆定心丸,促進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當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676801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9元;糧食產量6770936公斤,人均佔有口糧242公斤。
2004年,全鄉大規模地開展了以落實農戶順延承包面積,加快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工作,在穩定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30年不變的前提下,加快農戶和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促進了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實現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的規模效益。
從1979年允許社員群眾實行季節性小片開荒,1980年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兩山一地」到戶,1984年「大穩定小調整」,到1999年第二輪土地順延承包,再到2004年的「兩地兩板」流轉,都是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經營權和管理權的明確和落實,每一次的明確和落實又都極大地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和各項事會事業的發展。

❼ 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一共有多少個鄉鎮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下轄3個鎮、17個鄉:鎮:勐朗鎮、上允鎮和糯扎渡鎮。鄉:謙六彝族鄉、東河鄉、大山鄉、南嶺鄉、酒井哈尼族鄉、惠民哈尼族鄉、東回鄉、拉巴鄉、竹塘鄉、富邦鄉、安康佤族鄉、文東佤族鄉、富東鄉、雪林佤族鄉、木戛鄉、發展河哈尼族鄉和糯福鄉。

閱讀全文

與瀾滄縣南嶺鄉家電維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2個房間翻新得多少錢 瀏覽:77
海爾為什麼被稱為白色家電 瀏覽:369
國家電網預留手機號怎麼更改 瀏覽:844
臨海家電器在哪裡 瀏覽:572
上海利仁電器維修點 瀏覽:82
貴陽元度家居匯 瀏覽:768
相關方維修危險源是什麼 瀏覽:464
oppo咸陽維修點 瀏覽:252
沈陽中興電器維修 瀏覽:284
北侖有哪些家電大市場 瀏覽:700
72v25a充電器維修 瀏覽:708
興平市電器維修哪裡有 瀏覽:831
realme如何查看是不是翻新機 瀏覽:388
海寧家電維修公司 瀏覽:55
大志洗衣機特約維修部怎麼樣 瀏覽:793
監控維修常用的工具有哪些 瀏覽:38
福州晉安區電器維修部 瀏覽:942
上海家用電器維修96 瀏覽:127
手冠電器維修部怎麼樣 瀏覽:96
傢具品牌口號 瀏覽: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