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動縫紉機跳針、斷線的修理方法
跳針和斷線是電動縫紉過程中常見的兩種情況,先分析可能產生的原因,再對應原因進行解決。
以下是常見的跳針、斷線原因和解決辦法。
一、關於跳針:
1、機針與旋梭的側隙和高低位置不對以及方向錯誤(找維修師傅安說明書上的標准校正一下。)
2、機針彎曲(更換機針)
3、機針和縫料薄厚不相稱(選擇合適的機針【薄布料用型號小的9——14,厚布料用型號大的14——18】)
4、底線張力和壓腳壓力過弱(增加底線張力和壓腳的壓力)
5、針短,型號不對(選擇合適的機針)
二、關於斷線:
1、線路沒調好會斷線(調線路最好的方法是先調底線、調底線應該是線芯放在梭套裡面後,一手拿著線、梭套慢慢往下掉為宜、然後根據底線再調面線)
2、梭床和針尖間隙太大會斷線(調梭床時梭鉤和針槽的距離應該是0.1mm,小於0.1mm很容易斷針。)
3、壓腳沒調好會斷線(調壓腳時壓腳邊和針有摩擦、在調壓腳時應用手左右搖晃壓腳看看會不會碰到針)
4、布料太薄會斷線。(車縫時壓腳走出布料斷線)
5、布料太厚會斷線(緊一下壓腳頂上面的螺絲,使其有一定的壓力)
6、針桿和梭床不同步會斷線(調針桿時用梭套放在針板上面,針桿剛剛調到一個梭套那麼高,然後再調梭床)
7、車針針孔太鋒利會斷線(建議用圓頭針,價格略高)
(1)維修縫紉機視頻教程調節線結擴展閱讀:
電動縫紉機的注意事項
1、電源按扭與腳踏板並不能同時使用;
2、整流器與干電池不可同時使用,同時使用將造成機器損壞;
3、電池正負極錯誤時將造成機器逆轉,機器逆轉時將無法縫制;
4、連續的長時間逆轉機器,會損壞機器;
5、質地過硬、過厚的布料本機器無法使用;
6、整流器請用6V1.0A或5號電池4個。
B. 電腦縫紉機線 跡調不緊怎麼修理'
要是鎖頭卡線的話把懸索向右邊調整 但是不能太多 能過線就行 太多會跳線 你機器估計是線調不松 送了會浮線 緊了會斷線的問題吧 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平車的線路很好調的啊,一般都是要底面線一起調才行的,不知道你的是底線不好還是面線不好,你可以慢慢摸索試試的
電腦平車分 圓刀和平刀剪線機構。不剪線有很多情況。1不剪上線 2不剪下線 3兩根線多不剪 。平刀和園刀不剪線有下面幾點1,動定刀的咬合 2,剪線凸輪的剪線時間 3,分線片沒調整好。4,電腦控制有問題。你要把問題說清楚我才能幫你解決。
縫紉完畢,剪線後面線自動回拉造成松脫的話。
有自動打結功能,在停針前使用。
然後有自動剪線功能,直接跟著用此功能。
隨便哪邊線都不會拉松脫了。
如果沒有以上功能。
自己在收針時回三針作為固定。
就算面線再回拉,也不會松脫了。
另外,請調整下線張力,太緊了容易回拉。
C. 縫紉機跳線怎麼辦圖解
縫紉機跳線,需要用到旋梭來輔助,方法如下:
一、拿出一個旋梭,在上面纏上線進行安版裝。
(3)維修縫紉機視頻教程調節線結擴展閱讀
旋梭是縫紉機的重要組成部份,在縫紉設備中,以鎖式線跡縫合的縫紉機最為普遍。這些縫紉機大多數是採用旋梭,以其梭尖勾住線環,同時擴大線環,並引導線環環繞過梭心而構成鎖式線跡的。
旋梭的工作原理通常在機針上升一定距離後,旋梭床的梭尖,開始勾進線環,梭尖勾住線環後繼續轉動,當線環被送到旋梭架導軌口時,線環被梭架分線鉤勾住,這時機針應由下極限位置上升2毫米左右。
旋梭機構的操作周期,203°~312°間是勾住線環及擴大線環的階段,312°~320°間是針從梭心套缺口退出階段0°~180°是空行程。上軸一轉,旋梭二轉,並在第二轉時產生作用。
D. 縫紉機跳線維修圖解法
一、縫紉機跳線的維修方法
縫紉機跳線一般有這樣幾種可能:
1)針彎或針裝反引起的故障,更換新針或將針正確安裝即可;
2)挑線簧張力過大或沒有挑線簧引起的故障,把挑線簧放鬆、加裝挑線簧即可解決;
3)旋梭的梭尖有毛刺引起的故障,用細砂紙輕輕磨掉毛刺即可;
4)旋梭與針的位置誤差過大引起的故障,調整旋梭和針的位置即可解決。
具體操作如下:
a)調整針與旋梭的上下位置首先將針旋至最下方,然後慢慢繼續旋轉待針慢慢向上移動時,此時旋梭的梭尖應正好移動到針平面的中間位置,如果不對調整即可。
b)完成a的調整即可調整針與梭尖之間的位置,操作如下:將旋梭的梭尖與針之間的距離調至0~0.1mm然後旋緊旋梭的固定螺栓即可。
二、老式縫紉機跳線
1、故障特徵:引不上底線
產品原因:梭線太短、梭線夾於梭門、機針太高,擺梭無法勾住線環。
處理方法:拉長梭線、檢查底線是否被卡住,並排除之。針桿連接軸堅固螺釘松動針桿上移,應下調針桿,重新對針,擰緊緊固螺釘。
2、故障特徵:針桿竄動
產品原因:針桿孔、針桿磨損、針桿連接扎螺釘松動,針桿位移。
處理方法:調換針桿套,或選配新針桿、重新對針;並擰緊緊定螺釘。
3、故障特徵:過若干針跳一針線
產品原因:擺梭磨損,擺梭尖太鈍、縫紉機針太高或過低。
處理方法:換擺梭、調整針桿高度或機針高度,重新對針。
4、故障特徵:連續跳線或一針也不能縫
產品原因:機針質量差或機針彎曲不能正常產生線環。縫紉機針太高,勾不住線環,縫料縫線機針三者配合不當。長期使用擺梭,擺床等零部件嚴重磨損或折。
處理方法:更換合格機針或校直機針。調整針桿或縫紉機針高度。一般情況下可更換擺梭或梭床,必要時進行大修。
5、故障特徵:縫薄不跳線,縫厚跳線
產品原因:壓腳壓力不夠、縫紉機針太細、勾線機構等零件嚴重磨損。
處理方法:調整壓腳壓力、換機針、更換零件,進行修理。
6、故障特徵:縫厚跳線,縫薄跳線
產品原因:針板的容針孔磨損過大、縫紉機針太粗、壓腳底部磨損,或壓腳壓力過小。
處理方法:更換針板、換細針、換壓腳,換壓腳,或調整壓腳壓力。
E. 電動縫紉機老斷面線,求視頻維修方法
縫料起皺
分析復:機針斷尖、底制線張力過大、差動機構調整不當。
處理方法:更換新機針、旋松梭心簧螺釘、重新調整差動機構。
縫料下面被「啃破」形成格齒痕
分析:送布牙齒尖太銳、壓腳壓力太大。
處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齒尖、旋松壓腳調壓螺釘。
縫料下面有線毛,縫紉時有打斷纖維的聲音
分析:機針斷尖或過鈍。
處理方法:更換全新的機針。
縫料停滯不前
分析:送布牙太低、壓腳壓力過大。
處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緊調壓螺釘。
F. 縫紉機跳線如何維修(圖解法)
一、縫紉機跳線的維修方法
縫紉機跳線一般有這樣幾種可能:
1)針彎或針裝反引起的故障,更換新針或將針正確安裝即可;
2)挑線簧張力過大或沒有挑線簧引起的故障,把挑線簧放鬆、加裝挑線簧即可解決;
3)旋梭的梭尖有毛刺引起的故障,用細砂紙輕輕磨掉毛刺即可;
4)旋梭與針的位置誤差過大引起的故障,調整旋梭和針的位置即可解決。
具體操作如下:
a)調整針與旋梭的上下位置首先將針旋至最下方,然後慢慢繼續旋轉待針慢慢向上移動時,此時旋梭的梭尖應正好移動到針平面的中間位置,如果不對調整即可。
b)完成a的調整即可調整針與梭尖之間的位置,操作如下:將旋梭的梭尖與針之間的距離調至0~0.1mm然後旋緊旋梭的固定螺栓即可。
二、老式縫紉機跳線
1、故障特徵:引不上底線
產品原因:梭線太短、梭線夾於梭門、機針太高,擺梭無法勾住線環。
處理方法:拉長梭線、檢查底線是否被卡住,並排除之。針桿連接軸堅固螺釘松動針桿上移,應下調針桿,重新對針,擰緊緊固螺釘。
2、故障特徵:針桿竄動
產品原因:針桿孔、針桿磨損、針桿連接扎螺釘松動,針桿位移。
處理方法:調換針桿套,或選配新針桿、重新對針;並擰緊緊定螺釘。
3、故障特徵:過若干針跳一針線
產品原因:擺梭磨損,擺梭尖太鈍、縫紉機針太高或過低。
處理方法:換擺梭、調整針桿高度或機針高度,重新對針。
4、故障特徵:連續跳線或一針也不能縫
產品原因:機針質量差或機針彎曲不能正常產生線環。縫紉機針太高,勾不住線環,縫料縫線機針三者配合不當。長期使用擺梭,擺床等零部件嚴重磨損或折。
處理方法:更換合格機針或校直機針。調整針桿或縫紉機針高度。一般情況下可更換擺梭或梭床,必要時進行大修。
5、故障特徵:縫薄不跳線,縫厚跳線
產品原因:壓腳壓力不夠、縫紉機針太細、勾線機構等零件嚴重磨損。
處理方法:調整壓腳壓力、換機針、更換零件,進行修理。
6、故障特徵:縫厚跳線,縫薄跳線
產品原因:針板的容針孔磨損過大、縫紉機針太粗、壓腳底部磨損,或壓腳壓力過小。
處理方法:更換針板、換細針、換壓腳,換壓腳,或調整壓腳壓力。
G. 電腦縫紉機不斷線維修視頻
電腦縫紉機不斷線維修,您可以檢查電腦縫紉機里的出線口,以及線的輸出線頻率時間是否需要調整。
H. 縫紉機扎線怎麼修理
一、縫紉機在運轉時卡線底線打結而斷線是因為梭芯不幹凈有絨毛導致的。
處理方法:拿出鎖芯清理干凈然後在放上去。
二、斷底線的原因:
1、梭芯線繞的太滿、太松、太亂、使底線在縫紉過程中出線不暢,造成斷線;
處理方法:修正繞線器,使梭芯上的繞線達到均勻、緊湊、整齊即可。
2、梭芯太大或梭芯同心度不好,運轉不靈活;
處理方法:適當改善梭克與梭芯的配合。
3、送布牙位置太低,送布牙底部快口處和底線出線的距離過小,使底線和牙齒底部快口發生接觸摩擦;
處理方法:合理調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或拆下送布牙用細砂皮拉光牙齒底部的快口處。
4、梭皮壓底線口由於磨損而造成快口;
處理方法:更換新梭皮。
5、旋梭皮邊緣發毛,擦斷底線;
處理方法:修磨旋梭皮邊緣不光處。
6、梭皮和梭克外殼配合不好,配合有間隙,出線的張力不圴。
處理方法:合理調整梭皮和梭克外殼的配合間隙,使底線出線張力無變化。
I. 誰會縫紉機修理,縫紉機跳線怎樣修理。
縫紉機跳線一般有這樣幾種可能
1
)針彎或針裝反引起的故障,更換新針或將針正確安裝即可
2
)挑線簧張力過大或沒有挑線簧引起的故障,把挑線簧放鬆、加裝挑線簧即可解決
3
)旋梭的梭尖有毛刺引起的故障,用細砂紙輕輕磨掉毛刺即可
4
)旋梭與針的位置誤差過大引起的故障,調整旋梭和針的位置即可解決。具體操作如下:
a
)調整針與旋梭的上下位置
首先將針旋至最下方,然後慢慢繼續旋轉待針慢慢向上移動時,此時旋梭的梭尖應正好移動到針平面的中間位置,如果不對調整即可。
b
)
完成a的調整即可調整針與梭尖之間的位置,操作如下:
將旋梭的梭尖與針之間的距離調至0~0.1mm然後旋緊旋梭的固定螺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