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與印度人合作如果解決外貿出口的售後服務問題
在全球開放的條件下,自由貿易是有利於各國經濟發展的。而當全球經濟出現危機或蕭條時,就會出現更多的貿易保護。比如上世紀30年代美國在大危機後出台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將兩萬多種進口產品的關稅大幅提高,引發各國競相效仿。結果反而加劇了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的蔓延。
當前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各國經濟出現了下滑和衰退。雖然各國領導人都表示要汲取上世紀30年代貿易保護主義的教訓,採取必要手段限制本國貿易壁壘升高,但無論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選擇來看,2009年很可能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高發期。
很多人會把貿易保護主義的關注點放在發展中國家。我個人認為,在對待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貿易沖突上,應該分開來考慮。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它們在國際上占競爭優勢的產業或產品還是比較少的。南南合作對中國來講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對待這些國家的貿易問題需要非常小心和謹慎。對於南南國家,應該從建立互補的貿易結構以及尋求合作機制入手,貿易戰不應當是主要的。對於一些較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個人認為,應採取區別對待的方式來考慮貿易沖突的解決方案。如巴西是資源型國家,
印度和中國是兩個最大的競爭性的發展中大國,俄羅斯經濟與我國有很強的互補性,對於與這些國家產生的貿易爭端,應建立有針對性的雙邊貿易合作戰略和體制,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加以解決。
而對發達國家的貿易沖突應是我們重點考慮的。發達國家傳統貿易保護的方式主要是反傾銷,新的方式是反補貼。補貼是政府行為,有時代表了一國的公共政策,因而對反補貼的界定是非常困難的。它有時不是一個貿易政策,而是演變為金融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在這方面美國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作用,它經常採用反補貼方式來挑起貿易爭端。而國際社會很少有國家使用這種方式的。除此之外,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都已成為發達國家貿易保護的主要手段。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已成為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者。原因非常簡單,第一,在發展中國家中,中國出口佔世界總量的比例最高;第二,中國是一個大國經濟,出口規模很大,且增長潛力不容忽視,極易對貿易夥伴國形成非常大的沖擊和影響;第三,中國的產業結構低下,
出口的大部分產品是低端勞動密集型產品,競爭非常激烈,容易引發貿易摩擦。中國出口佔世界總量的8%左右,而所受到的貿易保護訴訟卻達到15%以上。第四,中國勞動力過剩導致全球勞動密集型工序和生產環節紛紛轉移到中國,形成加工貿易順差大於貿易總順差的順差轉移,一些國家利用雙邊貿易不平衡要求中國開放金融、電信等行業並迫使人民幣快速升值,否則以貿易制裁相威脅。這對我國企業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又加上我國很多出口企業是中小企業
,老闆是農民出身的企業家,讓他們掌握國際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利益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在發生全球金融危機的情況下,這個問題只會越演越烈,對我國中小企業可謂雪上加霜。
首先,政府應該加快推動自由貿易區(FTA)的建設。近年來,我國已經與巴基斯坦、智利、紐西蘭、新加坡等國簽署了FTA,與澳大利亞、海灣合作組織、南部非洲關稅同盟等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也在推進,這樣做的目的是實現小范圍內的自由貿易,減少貿易沖突。
其次,對中國來講,應嘗試建立出口協調機制。今後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和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也意味著今後的貿易沖突和貿易摩擦會越來越嚴重。比如,如果我國某個行業的產品要出口到歐美市場,即使這個行業的生產集中度非常低,企業非常分散,我們也可以通過出口協調機制,在出口價格、質量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作出保證,並且建立有序的出口規模增長速度,從而減少貿易摩擦。
第三,要把中國的出口和投資結合起來。這是日本解決貿易沖突中很重要的經驗。比如,當日本要出口100萬輛汽車到北美時,它就把100萬輛汽車的產能配置在北美,在當地生產或組裝,把本國的生產體系變為全球的生產體系。
第四,應做好公共關系,在國際社會爭得更多的話語權。要正面宣傳中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性質,贏得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促進中歐、中美貿易的正常健康發展,這對減少貿易沖突和貿易摩擦是非常重要的。現在紡織工業總會做得很好,每年召開一次全球紡織大會,宣傳我國紡織業的發展情況,聽取貿易夥伴的批評意見,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其他行業協會也應該這么做。
最後,針對歐美對華的貿易制裁或訴訟,最好的對策是針鋒相對,但要做到有理、有利、有節。這不僅是企業的責任,因為在反補貼、技術壁壘等貿易保護手段方面,我國企業的經驗很少,因而需要更多的法律援助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參與。
B. 如何與印度人合作如果解決外貿出口的售後服務問題
你好,印度會做生意的商人喜歡討價還價,他們也特別了解中國人的溝通方式,專印度商人還是非常精明的,和印屬度人合作首先價格不能報的太高,因為印度人喜歡給很多家供應商發詢盤,報的太高沒有機會;也不能報的太低,以留他們談判降價的空間,他們會拿詢到的最低價甚至比最低價更低的價格要求降價。至於價格和質量兩方面,需要自己衡量了。
印度人和你談價的時候會說量很大,但是實際下單也許並沒有那麼多,建議以階梯報價的形式和他談。售後方面,如果能有當地代理是更好,不知道你們的產品是什麼,如果產品不是太復雜,自己做售後也是客戶的。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C. 進口設備出口到國外維修怎麼操作/出境維修代理公司
修理物品進口適用范圍:
1、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境維修的貨物回
2、隨維修貨物進口所需的答零部件
修理期限:
修理期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辦理延期的
無原產地、原進出口報關單遺失等問題解決方法。
如發生原進出報關單遺失(三年內),可代理補辦證明聯
注意事項:
進出口手續辦理完畢後,將提前30天提醒您繳納保證金的到期日,以便及時提供退保資料辦理相關手續,避免保證金超期轉稅帶來的不便
在您貨物進出口前,提供全面有效的單證審核,避免貨物到港後因資料不全造成的時間延誤
維修物品進出口報關咨詢欣海報關
D. 怎麼核算出口貨物維修費
怎麼核算出口貨物抄維修費?
維修費的稅額是可以辦理出口退稅的,屬於出口加工勞務。
收到維修費的時候: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支付維修費的時候:
借:主營業務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出口總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如下:
出口換匯成本=出口商品總成本(人民幣)/FOB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
出口商品總成本(退稅後)=出口商品購進價格(含增值稅)+定額費用-出口退稅收入
定額費用:出口商品購進價格×費用定額率(5%-10%不等,由各外貿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實際經驗情況自行核定。定額費用一般包括銀行利息、工資支出、郵電通訊費用、交通費用、倉儲費用、碼頭費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費用)
退稅收入=出口商品購進價(含增值稅)÷(1+增值稅率)×退稅率
出口盈虧額=(FOB出口外匯凈收入×銀行外匯買入價)-出口商品總成(退稅後)
E. 出口的機器在國外出故障需要檢修,但是在國外沒有維修點,如何將機器運到國內來,報關手續怎麼處理等等,
報進時需要提供復出口貨制物報關單(復印件)即可,當然還有進口形式發票,修理協議,說明等。貿易方式按照修理物品申報。進口時需要向海關繳納保證金,金額相當於稅款金額,會在出口後退給你。如果你修理需要收匯,海關會在你申報出口時出具收匯報關單給你,你就可以找國外要錢了。如果你是免費修理,出口後,退完保證金就可以結束了。
F. 外貿,售後服務怎麼解決呢比如MP3出口了,總不可能寄回中國來保修吧 是不是就一錘子買賣壞了由進口商修
像數碼電器來這類型產品,售後維源修這一塊說必然的。
做牌子的一定要在國外有售後維系服務處。
要說山寨手機之類的,買家也是圖個便宜,估計賣家也沒有心思和財力在售後維修這一塊兒,差不多是一錘子買賣的事兒。
進口商修不修和你沒關系啊,基本上東西出去了,就和賣方沒關系了,合同里說清楚比較好,如果可以的話,貴司可以在技術上支持買方。
G. 電子產品出口,售後維修怎麼做
如果是正規渠道,當地必有維修點或經銷商,否者怎麼辦進出口業務內?
如果是水貨,那容就算不給保修也是投訴無門。
我一朋友從美國帶回來一台HP的列印機,該型號在中國沒有發行過。問了維修站和HP公司。得到的答復是在中國沒有使用該機器的權利,所以也就談不上保修的權利了。
H. 出口的設備壞了,返廠維修怎麼辦理
首先要讓發貨人從國外運輸設備回國,辦理臨時進出口,維修好,再托版運出去就可以了權,不過建議你讓他們准確的描述下設備是哪裡出現的問題,能郵寄配件的話,郵寄配件過去, 或者讓工程師過去維修,返廠維修,時間,來回的運費都是成本
I. 海外銷售部收到配件訂單後,怎麼才做下面的流程把訂單直接給生產部還是像售後服務部
這應該是屬於你們公司的內部問題,遇到這樣的問題應該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由上級領導安排流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