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暫估入庫的商品已經銷售結轉成本嗎
需要結轉成本抄。
(1)沒有收到進貨發票,可以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估價)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2)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3)按估價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收到進貨發票後,先沖銷估價入賬分錄:
借:庫存商品(估價)(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紅字)
(5)沖銷按估價結轉的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然後,按發票價格作結轉銷售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Ⅱ 暫估入庫原材料,隔幾個月後收到發票怎樣結轉成本
先按暫估抄金額做原材料入庫,等發票到時先沖銷暫估憑證,再按發票上的金額調整實際成本。
借:原材料-*** 暫估價
貸: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 暫估價
借:原材料-*** 暫估價(紅字)
貸: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 暫估價(紅字)
借:原材料-***(發票上的成本價)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 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發票上的含稅價)
Ⅲ 暫估入庫的未實現銷售可以結轉成本嗎
暫估可以結轉成本,結轉成本轉本年利潤就沖減利潤了(成本結轉後是平的),但是沒銷售就結轉成本,下一期的利潤又要高了(只有銷售沒了成本)。這將是永久循環,一直到你的銷售收入降低時或是成本升高時,方可停止。這就是配比原則,就是為什麼高利潤留的行業始終還是高利潤。
如果銷售收入沒辦法調整,就只有成本逐步減少,按計劃期平均分攤,如想4個月達到正常,就每月25%。
在庫存商品三級明細賬的核算當中,有時會碰到暫估入庫的情形。暫估入庫,就是貨物已到,發票帳單未到達企業,無法進行登記入庫的商品。
這時要按貨物的數量估計一個金額月末登記入庫,月初沖回。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方法。實際當中暫估入庫的情形非常復雜,數量多、品種雜、時間長、價格不統一。
(3)暫估入庫銷售後怎麼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庫存商品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生產的產成品一般應按實際成本核算,產成品的入庫和出庫,平時只記數量不記金額,期(月)末計算入庫產成品的實際成本。生產完成驗收入庫的產成品,按其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農產品」等科目,貸記「生產成本」、「消耗性生物資產」、「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產品種類較多的,也可按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其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可以單獨設置「產品成本差異」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產品日常核算的,發出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認定法計算確定。
對外銷售產成品(包括採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產成品),結轉銷售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本科目。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發出產品還應結轉產品成本差異,將發出產品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購入商品採用進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進價,借記本科目,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
購入商品採用售價核算的,在商品到達驗收入庫後,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商品進價,貸記「銀行存款」、「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委託外單位加工收回的商品,按商品售價,借記本科目,按委託加工商品的賬面余額,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商品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貸記「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Ⅳ 暫估商品未做入庫但成本已結轉,發票到後怎麼調整
當時貨已銷出,但發票未到? 貨銷售出去,應該是你們開具發票內啊,怎麼容是發票未到?
從你後面的說法來看,應該是你們購買貨物的吧。
當時,貨到,發票未到,暫估入帳
借:庫存商品-暫估成本
貸:應付帳款/銀行存款等
結轉銷售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暫估成本
現在發票到了,需要紅字做一筆賬來沖減憑證
借:庫存商品-暫估成本 (紅字)
貸:應付帳款(銀行存款等)(紅字)
再做正確的就行了
按發票金額入賬: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調整1月A產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按其差額調整)
貸:庫存商品-A產品(按其差額調整)
備註:若暫估數大,沖減差額(紅字);若暫估數少,調增差額(藍字)。
Ⅳ 暫估入庫的商品月末如何結轉
需要結轉成本,做以下分錄:
(1)沒有收到進貨發票,可以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估價)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2)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3)按估價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收到進貨發票後,先沖銷估價入賬分錄:
借:庫存商品(估價)(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紅字)
(5)沖銷按估價結轉的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然後,按發票價格作結轉銷售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暫估入庫銷售後怎麼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應付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採用售後回購方式融資的,在發出商品等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
回購價格與原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應在售後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購回該項商品等時,應按回購商品等的價款,借記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Ⅵ 關於上月原材料暫估入庫並已結轉成本,下個月如何做分錄
借:原材料-50000
貸:復應付賬款制-50000
再做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
貸:應付賬款
先把上個月暫估數按原數用紅字沖掉,然後按發票實際金額收料入賬,如果這個入庫材料月末有餘額或沒余額,上月已結轉成本,本月就不用再紅沖和結轉,如果暫估的材料和來的發票只有一點差額,在月末成本結轉時一起調整掉就可以了。
(6)暫估入庫銷售後怎麼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應付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Ⅶ 跨年可以沖暫估入庫嗎2011年12月暫估一種庫存商品入庫,銷售後結轉成本,2012年1月收到發票,如何沖減
12月預付采購
借:預付賬款貸:銀行存款
12月商品入庫,暫估入庫
借:回庫存商品-暫估答貸:應付賬款-暫估
12月商品銷售,這里不計算稅金
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
怎樣結轉成本啊
按暫估成本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
發票到了以後就跨年了,
先紅沖暫估,再重新記賬
銷售成本如果無差異不用調整,有差異則需要調整
希望能幫助到你!
Ⅷ 暫估入庫的商品銷售怎麼結轉成本
暫估入庫的商品已經銷售,需要結轉成本,否則,一是收入、成本不配比,二是庫專存商品屬結存會出現紅字。賬務處理:
(1)按購貨合同金額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2)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按暫估價計算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收到進貨發票後,沖銷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然後,按實際成本入賬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5)沖銷按暫估價計算結轉的已銷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然後,按實際成本計算結轉已銷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Ⅸ 暫估入庫且已銷售怎麼做會計分錄,並且怎麼結轉成本
直接按照暫估入庫的金額結轉成本,次月紅字沖回暫估憑證即可,等票到回了,就做一張藍答字的入庫憑證,並且不需要對成本做任何調整,調整已經隱含在紅字藍字之中了。
暫估的時候
借:庫存商品
100
貸:應付賬款-暫估100
結轉的時候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下月紅字沖回
借:庫存商品-100
貸:應付賬款-暫估-100
實際收到發票時
借:庫存商品
90
貸:應付賬款
90
其中-10已經隱含在紅字和藍字之間了,月底結轉庫存商品的時候就會結轉到成本,不需要單獨調整成本了
Ⅹ 原材料暫估入賬可以結轉成本嗎
暫估入庫的材料可以結轉成本,按照正常程序結轉;當收到發票時,沖減暫估款即可。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者近期同類商品的購進成本、當月或者近期類似商品的購進成本、同類商品同流通環節當期市場價格、售價*預計或平均成本率、等)暫估入賬。
對於上月暫估入庫並已銷售商品的銷售成本,從理論上應當進行調整,但是,由於企業購銷活動的經常性和大量性,從會計的重要性原則出發,出於簡化會計核算的考慮,對於暫估成本的發出成本,不予單獨進行調整,而是隨庫存商品今後的收發業務自行消化。
(10)暫估入庫銷售後怎麼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帳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該帳戶也應按產品類別設置明細分類帳戶。
首先為了結出余額,如對存貨「產成品」會計科目,要結轉本月的生產成本即注銷已銷產品的成本,目的就是求出產成品的當前余額;其次,為了計算本期的成本,需要結轉的成本費用類的科目很多,諸如製造費用、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等都要結轉到生產成本科目;
再次,為了計算利潤,要把當期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的發生額都要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最後,要在會計年度末把所有會計科目的余額結轉到下個會計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