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安鈴木4S店沒有了,事故車怎麼定損
摘要 你好,如果長安鈴木4S店沒有了,事故車定損只要找保險公司合作的4s點即可。保險公司合作的汽車4S店裡的事故車輛定損流程:
㈡ 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都屬於長安車嗎
昌河鈴木不屬於長安,長安鈴木屬於長安。
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昌河鈴木)成立於1995年6月1日,是由江西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江西昌河航空工業有限公司、日本鈴木株式會社、日本岡谷鋼機株式會社四方共同投資成立的中日合資企業。
㈢ 長安鈴木4S店沒有了,事故車怎麼定損
摘要 事故車定損這個不是說一定要到4s店定的,修理店也是可以進行定損的,這個也是一樣的,該怎麼維修怎麼維修就好了。這個你把車開到修理店,然後修理店會和保險公司進行溝通來定損劃價,維修處理的。
㈣ 請問長安鈴木客服電話是多少
長安鈴木客服來電話:
400-107-7988
800-807-7988
以上信息經過源網路安全認證,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時,請以官網信息為准
官網客服信息請點擊:http://www.changansuzuki.com/suzuki/lxwm.php
㈤ 長安鈴木和鈴木是什麼關系
長安鈴木是一個中國和日本的一個合資品牌,鈴木是單純的指日本鈴木公司
㈥ 據說鈴木要退出中國市場了,想入手一個鈴木,有什麼影響
可能售後有些影響。2018年的全國汽車市場註定是一個動盪的環境。為了利用新能源時代的市場優勢,汽車製造商不遺餘力地推出新車型。一個比另一個更令人驚訝。但是,一切都有兩個方面。在如此快節奏的競爭環境中,汽車製造商自然無法跟上,但被迫淘汰。今天我們不得不說鈴木這個品牌,目前鈴木已完全撤離中國市場已經確定。
盡管日本鈴木離開了市場中國,但長安鈴木將繼續存在,因此仍然會有汽車銷售。並在隨後的期限內進行保修。很多人不禁要問,它仍然被稱為鈴木嗎?您能保證車輛的質量嗎?但是,這個問題確實更令人擔憂。
㈦ 鈴木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到底是因為什麼
據了解,2017 年長安鈴木整體銷量僅為 8.39 萬輛,同比下降近 50%,而在 2018 年後,它的銷量也依舊沒有起色,一季度銷量僅為 1.3 萬輛,同比下降 56%。看來銷量上的失敗,是鈴木出走的最主要原因。中國汽車品牌的數量已經不低於100個,堪稱是世界上「最包容」的汽車市場。但就是這么一個全球車企都看好的市場,有一個日本品牌卻悄悄離場,它就是有「小車之王」稱號的鈴木。
此時的鈴木在國人的印象中已經從「性價比」轉變為「廉價」。鈴木在中國推出新車型的速度比較慢,這樣的缺點就是容易使得國內車主產生「審美疲勞」,銷量上自然不太樂觀;其次,鈴木在中國的宣傳力度不是特別大,這點相比還是沒有大眾、豐田聰明,品牌有影響力車主才會面子,車主有面子車型銷量自然才能上去。
㈧ 鈴木汽車怎麼樣
還可以。以鈴木e-SURVIVOR為例子:
鈴木e-SURVIVOR概念車的整體設計極具未來感和科技感,預示著未來鈴木SUV車型的設計方向。新車採用五孔式進氣格柵,且有玻璃覆蓋,品牌標識位於格柵正中,兩側為圓形LED頭燈。同時,頭燈和格柵邊緣均有淡藍色LED燈帶點綴,以凸顯其純電動車型的定位。
新車採用與鈴木90年代推出的X-90車型相似的可折疊敞篷結構,配備設計獨特的大尺寸輪圈,輪圈內部同樣有藍色裝飾。同時,e-SURVIVOR概念車尾部採用分體式C型尾燈,尾部造型極具辨識度。
長安鈴木情況:
如今長安鈴木在售車型有維特拉、奧拓、雨燕、驍途、啟悅等車型。2017年全年銷量僅有86513輛,年環比下降26%,其中銷量冠軍是維特拉。
維特拉定位小型SUV,雖然看起來有點小,但是小巧而硬派的風格還是得到了傳承。提供1.4T和1.6L兩種排量發動機,與其搭配的是6擋手動或者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售價在9.98萬-15.98萬。
可以看到,即使鈴木有意想恢復當年在國內的巔峰,但是僅僅依靠如今這幾款SUV是不夠的,產品過於單一是造成長安鈴木銷量低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㈨ 曾經風雲一時的長安鈴木,如今為何越來越被邊緣化
此前,汽車行業某大咖曾經斷言:「未來存在的合資品牌可能僅有20家左右」。雖然,這樣的結論到底會否實現我們無法判斷,但是「馬太效應」是必然的,合資品牌中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兩極分化局面,未來只會越來越清晰。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長安鈴木,一家即將被人們遺忘的合資品牌。
曾幾何時,鈴木這個名字充滿著濃濃壽司味的汽車製造商,製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銷售神話。不論是早期席捲中國大地的鈴木王摩托,還是後來的奧拓,再往後的鈴木羚羊,都算是風光一時的車型。但是反觀近幾年,國內的日系品牌中,鈴木的存在感真的是越來越低了。銷量的節節敗退,也使坊間傳出了鈴木將撤出合資公司甚至退出中國市場的流言!
不難看出,長安鈴木旗下車型相對較少,特別新車國產步伐太慢,這是導致鈴木汽車在市場上作為不大的主要原因。而近幾年,在快速發展的自主品牌陣營中,以吉利、上汽、廣汽為代表的產品,無論是在造型還是性價比上都比長安鈴木的車型具有更明顯的優勢。
沒落的長安鈴木何處去?
早在2012年11月份,在連年虧損之下,鈴木被迫撤出北美市場。有媒體統計,2017年長安鈴木銷量僅為11萬輛,年環比下降30%。根據鈴木在2011年銷售22萬輛,2012年銷售17萬輛,2013年銷售14.8萬輛,2015年銷量跌至12.02萬輛。業界悲觀估計,這或許可以看作是鈴木停產倒計時的開始。
關於「鈴木真的會退出中國市場嗎」這個問題?買車君覺得鈴木股東們不捨得,怎麼說中國也是一個年銷量10萬+的市場,再加上這幾年來鈴木在中國基本是「零投入」,沒有新的工廠,新車型換代也不頻繁,就算推「新車」也是「換殼+改名」,如果能穩定住這個銷量,那麼中國市場還是能帶不少利潤的!
不管鈴木離開與否,在股東們為自身利益打著小算盤之餘,請為還支持鈴木產品的消費者多考慮一下,別把他們當「待割的韭菜」。不求產品「多碉堡」,但求質量「能過關」。
㈩ 鈴木汽車退出中國市場了嗎
鈴木汽車退出中國市場了。
2018年8月23日,日本汽車製造商鈴木宣布,將解除與長安汽車的合資關系,退出中國汽車市場,集中精力轉向印度市場。
鈴木將把「重慶長安鈴木汽車」中所持有的50%的股份全部出售給長安汽車。雙方解除合資關系後,鈴木將與長安汽車簽訂合約,允許長安汽車繼續生產帶有鈴木標志的車輛。
(10)鈴木和長安分家了售後怎麼辦擴展閱讀:
鈴木在與重慶長安的合資工廠生產小型SUV「維特拉(Vitara)」和「S-CROSS」等4個車型,一直尋求重振業務。但2017年度產量同比下降35%,僅生產約7萬輛。大型SUV等在中國暢銷,這個因素對鈴木產生負面影響。此外,鈴木產品線中缺乏中國政府推動普及的純電動汽車(EV)也是不利因素。
解除合資關系後,今後重慶長安將從鈴木獲得授權,繼續展開生產。不過有鈴木的高管表示,實際上「看不到中國銷售改善的苗頭,也無法對面向中國的車輛開發投入資金」。
結果,鈴木將在事實上撤出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居世界第1和第2位的汽車市場。盡管與鈴木同為日本中型車企的馬自達將與豐田成立合資公司,開拓美國市場,但鈴木對撤出世界2大市場並不感到遺憾。